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冒用民法

冒用民法

發布時間: 2022-05-13 10:11:03

Ⅰ 怎麼區別盜用和冒用

法律分析:盜用,是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使用或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冒用,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三條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稱。

第一千零一十四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或者名稱權。

Ⅱ 竊取冒用身份證實施犯罪可能違反民事上的法律有哪些

竊取冒用他人身份證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民法上,屬於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考試民法 盜用和假冒他人姓名的區別

根據抄我國《民法通則》和有關的司法解釋,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

1、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未經他人同意而使用其姓名的行為。例如自稱是某名演員的弟子,以吸引觀眾,擅自以某名教授的名義為自己的作品作序,以蒙惑讀者等。盜用他人姓名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或牟取其他利益.

2、假冒他人姓名。這是冒名頂替,即使用他人姓名並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進行其他行為假冒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前者侵權人妄稱自己既是某人,侵權人完全以姓名權人的身份從事活動; 後者侵權人是用他人的名義為一定行為,不妄稱自己就是某人。

Ⅳ 姓名權的冒用和盜用有什麼區別

冒用指頂替,代替別人,在經過別人同意後使用,強調的是名義。

盜用是通過不法手段在未經別人同意下使其蒙受損失或非法盈利。

強調的是乘人不備,而不是真假。

假冒是指偽造、變造行為,以假充真。

(4)冒用民法擴展閱讀:

姓名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

法律規定,對於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為,應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

法人的名稱權是法人依法享有的決定、使用、改變自己的名稱,並排除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的權利。

法律規定.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有使用、依法轉讓自己名稱的權利。

姓名變更權,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變自己姓或名的權利,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許的,只不過需要到戶籍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改名權就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也稱為姓名變更權。

其含義為,自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不受其他限制。

這種變更姓名的行為,雖然僅依單方意思表示就可以生效,但是不經過公示,不得對抗第三人。

登記姓名的變更,也必須經過登記,非法變更登記程序不生效力。

使用權

姓名使用權,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專有使用權。

使用自己的姓名是自然人姓名權的重要內容,自然人在民事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可以使用本名,也可以使用自己的筆名、藝名或化名等。

任何組織與個人都不得強迫自然人使用或不使用某一姓名。

姓名使用權是一種專有的使用權,他人不得故意使用別人的姓名。

在現實中有重名的現象,並不是侵權行為。

重名也叫姓名的平行,即數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

在這樣的情形下,各人都有權使用自己的姓名,也都是正當行使權利,但是故意混同的除外。

Ⅳ 冒用他人身份證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使用他人身份證,且以他人名義進行活動,屬於冒用他人身份證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視情節輕重,會承擔不同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責任:罰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沒收違法所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二、民事責任:冒用者需賠償損失,被冒用者無需承擔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刑事責任:冒用者觸犯刑法,以犯罪論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盜竊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5)冒用民法擴展閱讀:

要注意的是,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且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反復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

用證單位不履行人、證一致性核對責任導致公民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像案例中的韓某拿著武漢胡小姐的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銀行顯然沒有盡到審核義務,也應擔責。

提醒: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應妥善保存。

2、可申請登記指紋信息防盜用。

現在,出入很多場所都需要出示身份證,隨身攜帶身份證也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出行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身份證被冒用?受訪的兩位律師表示,個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謹慎,切記身份證原件盡量不要外借或寄存他處,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

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不妨礙內容閱讀處親筆詳細註明用途,萬一日後有意外發生,也好查對筆跡、認定責任。

一般來說,身份證復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時才有效,同時,身份證復印件也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手機卡惡意欠費,主要過錯在於業務員沒有認真審核。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在身份證復印件上進行簽注,加以預防:用藍色圓珠筆或簽字筆寫上『某某事務專用』字樣,內容盡量詳細,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在簽注時部分文字與身份證要有交叉;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後面要畫上橫線,以免被他人偷加文字。

8月10日,公安部、中央綜治辦、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社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8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確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同時,公告也對防止信息被冒用加以明確: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如果是身份證丟失去補辦身份證,可以登記指紋信息,這樣可以更保險。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盡量不外借身份證。

Ⅵ 冒用別人公司的名字,違反了什麼法律

這個看造成的後果,嚴重就構成犯罪。如果情況一般屬於欺詐或者不誠信的行為。

Ⅶ 冒用和盜用他人姓名權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民法通則和民法通則意見明確規定:公民的姓名權,禁止他人干涉,假冒,盜用。當假冒,盜用姓名造成損害的時候,認定為侵權行為。假冒,盜用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詐或者愚弄他人,並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 ,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包括精神損失,並且收繳非法所得。
其中,盜用和冒用在這里的關系是並列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假冒行為以後做出的違法行為即為盜用做出,兩者基本沒有區別,假冒和盜用他人姓名權,是一個詞,不必要理解成兩個或者深究它們的區別。

Ⅷ 冒用別人的身份證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法律分析:使用他人身份證,且以他人名義進行活動,屬於冒用他人身份證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視情節輕重,會承擔不同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責任:罰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沒收違法所得。

二、民事責任:冒用者需賠償損失,被冒用者無需承擔責任。

三、刑事責任:冒用者觸犯刑法,以犯罪論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Ⅸ 思想品德中冒用和盜用的區別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有關的司法解釋,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

1、盜用他人姓名。這是未經他人同意而使用其姓名的行為。例如自稱是某名演員的弟子,以吸引觀眾,擅自以某名教授的名義為自己的作品作序,以蒙惑讀者等。盜用他人姓名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或牟取其他利益。

2、假冒他人姓名。這是冒名頂替,即使用他人姓名並冒充該人參加民事活動或進行其他行為。

假冒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的區別在於:前者侵權人妄稱自己既是某人,侵權人完全以姓名權人的身份從事活動; 後者侵權人是用他人的名義為一定行為,不妄稱自己就是某人。
盜用應當是取它而為己用,冒用包括盜用.

法制晚報:今年7月16日,蒙古族歌手騰格爾因沈陽一家音樂藝術公司未經允許使用其姓名和照片,以侵犯其名譽權、姓名權和肖像權為由將該公司訴諸法庭,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騰格爾終審勝訴,並獲賠經濟損失2萬元。而就在昨天,記者驚聞騰格爾又一次被京城某民辦大學盜用其名義,招攬學生。該校新聞部長:騰格爾會參加學生的匯報演出.記者獲悉後立刻采訪了該校新聞部負責人劉女士。「我們學校的藝術大使是騰格爾,還有好多別的知名藝人。」當記者質疑藝術大使的作用時,劉女士聲稱藝術大使只是一個榮譽稱號,在學校不屬於什麼職務,但會參加學校學生的匯報演出,甚至還可以作學生的評審。騰格爾:我沒擔任過該校的藝術大使.當記者向騰格爾求證此事時,騰格爾的反應卻是,「我沒擔任過什麼學校的藝術大使,從來沒有。別人利用我的名字做的事情很多,但和學校聯系在一起還是頭一次」。那麼面對這樣的侵權行為,騰格爾會怎麼做呢?「如果情況屬實,我肯定會找律師維護我的權益」。經紀人:騰格爾只擔任過國家環保總局的綠色形象大使.隨後,記者又采訪了騰格爾的經紀人、北京天堂文化公司的盛經理,他直言此事如果屬實會在今天委託法律顧問處理此事。據盛經理介紹,騰格爾確實參加過該校的一次晚會,但與擔任藝術大使沒有聯系,騰格爾只是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出任過國家環保總局的綠色形象大使,此外再沒有類似的合作。「如果他們對外宣稱騰格爾是該校的藝術大使,還用於吸引學生,事情就變質了,我們會派法律顧問處理此事,甚至上訴。」盛經理說。律師:騰格爾有權要求賠償. 「此事如果屬實,該學校就屬於非法侵犯騰格爾的姓名權及其他衍生權利。因為學校與騰格爾並沒有任何關於擔任該校藝術大使的合作協議與合同,所以顯然這是不合法的。」北京金格律師事務所的孟晉律師解答了記者的疑問。如果學校通過利用騰格爾擔任所謂的藝術大使一事吸引生源,這又屬於盈利行為,騰格爾是否可以取得一定的賠償呢?「騰格爾可以要求民事賠償,根據對方的額外收益度來要求賠償的額度。」孟律師說。

盜用他人姓名犯法 :2004-1-18 原告金某,男,1968年生,漢族,個體戶,住江蘇省響水縣黃圩鄉黃圩村。

被告張某,男,1951年生,漢族,文化站站長,住江蘇省響水縣黃圩鄉文化站。

[案情]

原告金某從1989起租賃被告張某所在單位黃圩文化站門面房一間開照相館,與被告家屬門市緊鄰,相互關系較好。1997年4月底,張某因其家屬門市資金不足,向黃圩信用社申請貸款。由於張某尚欠該信用社貸款,信用社表示不予再貸。被告張某想到金某沒有向信用社借過款,就在文化站對面的刻章門市找陳某刻金某私章一枚,於1997年5月2日以金某的名義向黃圩信用社申請貸款1000元。金某因准備購買房屋,向黃圩信用社申請貸款,得知張某以其名義在信用社借款尚未歸還,信用社未能貸給,於是原告金某與被告張某發生爭執。張某交出私刻的金某印章一枚,當面銷毀,同時應金某的要求寫了一份「如此章發生任何問題由我負責」的保證書,並將以金某名義辦理的貸款按期歸還。後張某以黃圩文化站站長的名義向法院起訴,要求金某退出所租房屋,金某則以詐騙為由向公安部門報案。由於公安部門沒有追究張某的刑事責任,於是金某向法院起訴,要求張某向原告登報賠禮道歉,賠償原告經濟和精神損失1000萬元,並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

[審判]

響水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張某擅自以金某名義辦理貸款,行為是錯誤的。所刻私章雖已經銷毀,但如再發生其它後果仍由被告負責。由於原告未能提供相關證據,故其精神損失和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能維護。遂於1998年7月18日作出響民初字第144號判決;(一)本判決生效後三日內,被告向原告口頭賠禮道歉;(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訴訟費650元,由原告負擔450元,被告負擔200元。宣判後,響水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認為,本案處理不當,決定另行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再審認為,被告張某未經原告同意,私刻金某私章是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於1998年11月9日作出響民再字第8號判決:(一)撤銷響民初字第144號判決;(二)被告張某向原告金某賠禮道歉;(三)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費300元,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交付。案件受理費650元,由原告負擔200元,被告負擔450元。宣判後,被告張某不服,提起上訴。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張某刻章是金某同意的上訴理由無證據證實,不予採納,於1999年3月31日作出鹽民再終字第7號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再審判決,上訴案件受理費450元由張某負擔。

[評析]

關於訴訟標的問題。本案的訴訟標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被告因為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姓名私刻印章,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姓名權屬人身權的一種,而人身權和財產權都是民法保護的內容。這種侵權行為不僅僅是「錯誤」的,而且是違法的。由於違法行為情節較輕,被告只以該私章辦理了一筆貸款,沒有進行其他違法活動,且又按期歸還了貸款,主觀上不存在詐騙的故意,故尚未犯罪。其性質屬於民事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關於經濟和精神損失的問題。一審原判決認為,被告私刻原告印章,沒有造成原告直接經濟損失,精神損失沒有法律依據,因此判決駁回原告的除賠禮道歉外的其他訴訟請求,應該說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再審合議庭認為被告私刻原告印章,給原告金某的經濟和精神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為此事進行訴訟,影響了正常營業,減少了經濟收入,由於精神損失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故只判決賠償經濟損失300元。事實上,本案被告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原告的精神上、心理上和名譽上的損害,應當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侵犯公民肖像權而被判決承擔精神損失的案例不在少數,而侵犯同樣屬於人身權的姓名權,也應當賠償精神損失,這也符合《民法通則》的規定。如果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可以教育公民依法進行民事活動,本案訴訟的社會效果會更好。

關於訴訟費負擔的問題。訴訟費負擔應當體現過錯責任原則,一審原判決以原告訴訟請求10000萬元只被維護300元的比例,決定被告承擔少部分訴訟費,而原告承擔大部分訴訟費,沒有體現過錯責任原則,體現不出法律的價值取向,所以再審和二審改變訴訟費用的負擔是正確的。

熱點內容
防害司法 發布:2025-01-11 01:35:52 瀏覽:676
新婚姻法里的小三違法嗎 發布:2025-01-11 01:22:59 瀏覽:89
蓄禽養殖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1 01:18:45 瀏覽:27
現代社會保障法的本位 發布:2025-01-11 01:04:16 瀏覽:168
司法拍賣的房屋 發布:2025-01-11 00:48:51 瀏覽:720
婚姻法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1 00:47:28 瀏覽:673
代遺囑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1 00:36:43 瀏覽:547
持續性履行的合同終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00:13:24 瀏覽:784
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管理程序 發布:2025-01-10 23:55:20 瀏覽:847
法律碩士如何調劑 發布:2025-01-10 21:39:50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