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脅迫案例
❶ 如何認定脅迫行為
摘要 脅迫行為的認定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❷ 被脅迫結婚的當事人該怎麼辦
現實問題
尤某(女)在飯店打工期間,與許某(男)相識並相戀。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後,尤某發現許某不僅性格暴躁,還有酗酒、賭博等惡習,便提出分手。許某堅決不同意,並多次揚言,如果尤某不與其結婚,要讓尤某身敗名裂,還要殺死尤某一家,並三番五次到尤某所在的飯店和家裡吵鬧。無奈之下,尤某與許某辦理了結婚登記。婚後共同生活期間,許某依然如故、惡習難改,並常因生活瑣事對尤某大打出手。絕望的尤某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解除痛苦的婚姻關系,半年後,尤某走進了法院,申請法院撤銷與許某之間的婚姻關系。那麼在本案中,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本案涉及有關可撤銷婚姻的問題。所謂可撤銷婚姻,是指當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成立的婚姻,或者當事人成立的婚姻在結婚的要件上有欠缺,法律賦予一定的當事人撤銷婚姻的請求權,該當事人可以通過行使該請求權而使該婚姻無效的一種婚姻關系。通過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行使撤銷權,可以使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婚姻關系失去法律效力。
在這則案例中,尤某與許某結婚前,確實受到了許某的威脅,符合《婚姻法》關於可撤銷婚姻的相關規定,兩人的婚姻屬可撤銷婚姻,法院應判決予以撤銷。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條 婚姻法第十一條所稱的「脅迫」,是指行為人以給另一方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願結婚的情況。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婚姻當事人因受脅迫而請求撤銷婚姻的案件,應當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❸ 以脅迫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怎樣
以脅迫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會被認定無效。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但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消滅。構成脅迫需要脅迫者具有故意,實施非法的脅迫行為,且被脅迫者需要因脅迫違背真實意願而行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❹ 民法典正式全文2021關於對方用逼迫手段簽了證據法院應如何判定
❺ 民法典被脅迫簽訂的合同效力怎麼認定
法律分析: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這說明合同有效的,但是要撤銷合同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請,否則依然有效。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則不能申請合同被撤銷。
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❻ 民法中脅迫的構成要件
法律分析:1、脅迫人具有脅迫的故意。即脅迫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將會對受脅迫方從心理上造成恐懼而故意為之的心理狀態,並且脅迫人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受脅迫者作出的意思表示與脅迫者的意願一致。
2、脅迫者必須實施了脅迫行為。如脅迫者必須要有以將要有的損害行為或者接對對方施加損害相威脅的行為。如果沒有脅迫行為,只具有主觀上的故意,不構成脅迫行為。脅迫在合同中常常表現為強制對方訂立合同而實施的,也可以是在合同訂立後,以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3、脅迫行為必須是非法的。脅迫人的脅迫行為是給對方施加一種強制和威脅,但這種威脅必須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理由對另一方施加壓力,則就不構成合同中的威脅。如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如對方若不按時履行合同,就要提起訴訟,則因為提起訴訟是合法手段,不構成脅迫。
4、必須要有受脅迫者因脅迫行為而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脅迫者訂立的合同。如果受脅迫者雖受到了對方的威脅但不為之所動,沒有與對方訂立合同或者訂立合同不是由於對方的脅迫,則也不構成脅迫。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❼ 脅迫的法律行為有哪些
法律分析:脅迫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此種情形下,不僅合同無效,而且脅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脅迫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承擔侵權行為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❽ 民法典關於欺詐脅迫規定
法律分析: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是無效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從法條上我們不難看出,合同欺詐的構成有四個要件。1、一方故意,告知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實事實;2、對方因此陷入錯誤認識,也就是說欺詐與錯誤具有因果關系;3、對方因錯誤認識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就是認識錯誤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間有因果關系;4、欺詐具有不正當性。從這四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互為因果,可見法律對欺詐認定的嚴謹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❾ 民法中的脅迫咋證明
上周看到幾個以脅迫主張合同無效的案例,基本上都沒被支持,打官司嘛都想贏,但輸了也很正常,別管多大的勝算,都得做好一半一半的准備。
尤其是這個脅迫,人都被脅迫了,怎麼可能還能固定當時的證據呢,於是案例里的人怎麼說,因為在派出所里協商所以受脅迫。。。還好在派出所有出警記錄和筆錄,要不然真是平白無故被甩鍋啊。
#民法#里你簽了字基本就能看出認可,要是想證明脅迫,那起碼得有個錄音吧,如果沒有錄音,你就找找附近的監控。還有就是仙人跳里讓你付錢,那個不是脅迫,那叫敲詐勒索,直接報警就行。
❿ 關於脅迫的案件有哪些
受脅迫婚姻撤消案例
1999年5月,女青年王某在一飯店打工期間,與比她大4歲的印刷廠職工初某相識並相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後,王某認為兩人性格不合,遂提出終止戀愛關系。初某對此堅決反對,並多次揚言:王某如不與他結婚,就殺死她一家。懾於初某的淫威,2001年12月,王某違心與初某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在共同生活期間,初某常因生活瑣事對王某大打出手。隨著矛盾的加劇,王某決定通過法律手段解除這一痛苦的婚姻關系,並於今年6月訴至法院,請求依法撤銷與初某的婚姻關系。法院經調查認為,王某與初某結婚前,初某結婚前,初某確實存在威脅、恐嚇等言行。根據婚姻法的關規定,法院判決王某與初某的婚姻屬可撤銷婚姻,予以撤銷。評析: 可撤銷婚姻,是指婚姻雙方當事人一方採取暴力、威脅、恐嚇等手段,以給對方或對方的親友的人身自由、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願作出虛假的意思表示而與之結婚的行為。當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實而成立的婚姻,在結婚的要件上有欠缺。通過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使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婚姻關系失去法律效力。本案中,初某採用威脅的手段與王某結婚,王某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撤銷婚姻的申請,完全符合上述法律規定,法院依法撤銷這一婚姻的判決是正確的。應當指出的是,當事人自登記結婚之日起一年內,或者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請求撤銷婚姻的,就不能以脅迫為由請求撤銷婚姻,而只能按離婚訴訟程序處理。法律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一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名少女引誘脅迫一批女學生 多次賣淫
永嘉縣的陳某和金某兩個女伢兒,年紀輕輕不學好,竟組織一批女學生從事賣淫。等待她們的,將是在獄中虛度青春年華。4月24日,二人被檢察機關以組織賣淫罪向永嘉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06年10月份,19歲的陳某、17歲的金某等人預謀組織女學生賣淫賺錢。隨後,陳某與黃某等人(另案處理)四處聯系嫖客,了解客源。當陳某發現從中有利可圖後,便物色呂某、吳某、鄭某、潘某等一批女學生,她們中小的只有14歲,大的也只有16歲。
陳某把她們帶到甌北鎮,對她們進行「人活在世上為了錢」的思想引誘,又用「你現在過去陪男的睡,如果你不去,我們幾個人都不好過」等語言來恐嚇她們從事賣淫。至當年12月份止,陳某、金某先後多次組織這批女學生在甌北一些酒店裡從事賣淫活動,然後從她們賣淫所得中抽利。
檢察機關認為,陳某、金某以引誘、強迫的手段組織多人多次賣淫,情節嚴重,應以組織賣淫罪追究刑事責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舉、控告行為是否構成脅迫
————從申某訴郭某等撤銷權案談起
案情
某電子公司成立於1989年1月26日,其原名為某聯誼經營部,1989年11月,該聯誼經營部經工商登記變更名稱為華龍經營部,1994年該經營部又經工商登記變更名稱為某電子公司。原告申某曾任某電子公司董事長,也是該公司股東。被告郭某是該電子公司董事副經理。2002年11月18日,縣公安局以挪用資金罪將原告申某刑事拘留,同年11月21日,原告獲准取保候審。2002年12月16日原告與被告郭某簽訂備忘錄,備忘錄上有原、被告雙方及其律師簽字。同年12月18日,原告與被告郭某、申某簽定協議書,原告、二被告及其律師在協議書上簽字。同日,原告又出具承諾書。備忘錄、協議書、承諾書的主要內容為:(1)某電子公司(含下屬企業某冷氣工程安裝有限公司)的全部資產及債權債務由二被告享有和承擔。(2)二被告給予原告補償金80萬元。(3)因辦理電子公司成立登記的原章程中申某、古某、陳某均未出資,凡登記資料與本協議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協議為准。(4)電子公司在某鎮人民路某號的房產原辦證在原告及二被告三人名下有誤,原告配合二被告將房產變更為二被告或電子公司所有。
協議簽定後,二被告按其內容於2003年7月15日前將80萬元給付原告。2004年9月25日,某鎮人民路某號房屋所有權人登記為二被告,同年10月21日,該房屋土地使用權登記在二被告名下。2004年5月,某電子公司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同年6月17日,工商局批准對電子公司的注銷登記,同日,二被告設立了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為二被告。
原告認為由於其與被告郭某經營意見分歧,郭某到公安局告他,他才被刑事拘留的。2002年12月18日的協議書是在其取保候審期間被告脅迫他簽訂的,該協議書使其喪失了在電子公司的股權和房屋產權。該協議是自己對法律無知的情況下,被脅迫的違心簽字,現電子公司已更名為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故原告要求人民法院撤銷2002年12月18日雙方簽訂的協議書及相關協議,恢復其在某電器公司的股權及某鎮人民路某號的房屋產權。
經過審理調查,一審法院認為原告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證明二被告對其實施了脅迫行為。原、被告在簽訂協議書、備忘錄時,原、被告雙方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意思表示真實,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故原告所述受脅迫事實理由不能成立。原告親自簽訂協議,且有律師提供法律幫助,原告在2002年12月18日就應當知道撤銷事實,而原告於2004年12月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已經超過一年的訴訟時效,原告的撤銷權已經消滅。據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判決駁回了原告申某的訴訟請求。該案一審判決後,原、被告均服判息訴。
評析
撤銷權源於古羅馬法中的「廢罷訴權」,是指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詐害債權的行為,得以通過訴訟程序予以撤銷的一種民事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二)顯失公平的。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撤銷權的構成須有兩個要件:(1)一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2)所簽訂的合同對意思表示不真實一方明顯不利,合同的履行會給其造成損失。
本案中,申某陳述郭某向公安局進行檢舉、控告,公安局將其刑事拘留後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期間,政治地位極不平等,對法律無知,加之郭某等人揚言若不簽協議,還要將他弄去坐牢,所以他才違心的簽字,其行為是受到了郭某、申某的脅迫才做出的,應當予以撤銷。
必須明確,公民的檢舉、控告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對於公民的檢舉、控告由國家相關機關負責處理,公民行使檢舉、控告權不能形成構成脅迫的事實,且取保候審沒有對犯罪嫌疑人的民事權利進行限制。申某在簽訂協議時,委託了律師到場並在協議書上簽字,所以申某陳述其受脅迫的事實不能成立。
申某在2002年12月18日就應當知道撤銷事實,其於2004年12月才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申某提起訴訟時距其應當知道撤銷事由時已經超過一年,故其撤銷權已經消滅。
因此,一審法院作出的駁回原告申某的判決是正確合法的。
綜上所述,脅迫行為是屬於非正當的行為,其採取的是非法的手段對他人進行要挾,顯然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而檢舉、控告行為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合法行為。從二者的合法性相比較就可以看出,檢舉、控告行為不屬於脅迫行為。如果對方當事人因為怕受到檢舉、控告,擔心失去自己的非法利益,因而作出一定的意思表示,這樣的意思表示也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撤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