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刑法
『壹』 中國古代刑罰的分類
中國古代刑罰的分類在不同的時代有所不同,具體分類如下:
1、原始社會:舜禹統治的時期確認不少有關處罰的習慣。《尚書·舜典》載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 欽哉!惟刑之恤哉。」
《尚書·呂刑》對原始社會末期的處罰方式作了這樣的說明:「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淮作王虐之刑曰法」,「爰始淫為劓、刵、諑、黥」。又據《後漢書·刑法志》說:「(禹)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2、夏代:逐步確立了墨、劓、剕、宮、大辟的五刑制度。
3、商代:刑法嚴酷。盤庚規定「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死刑除去斬刑外,還有醢、脯、焚、剖心、刳、剔等刑殺手段。
4、西周: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罰,以及贖刑、流刑等制度作為五刑的補充,這一時期為奴隸制刑罰的成熟階段。
5、春秋戰國時期:仍然以五刑為主,殘酷性並沒有改變、商鞅被處死時,即用車裂之刑,這一時期為奴隸制刑罰向封建制刑罰過渡的階段。
6、秦:刑罰出現了新的變化,主要有笞、杖、徒、流放、肉、死、羞辱、經濟、株連八大類。其中前五類相當於現代的主刑,後三類相當於現代的附加刑。秦法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有明顯的過渡的特徵。
7、漢代:對刑罰進行了改革,漢文帝十三年,下詔廢除肉刑,著手改革刑制。漢景帝又兩次下詔減少笞數,改革之後,除死刑以外,還有笞刑,而宮刑未改。至此,兩漢肉刑有宮和斬右趾。
關於徒刑,漢初沿用秦制。但是漢代已經有了明確的刑期。此外,兩漢還沿用秦代及以前的罰金、徙邊等刑罰。另外有禁錮刑,是漢為禁止官史結黨,對有朋黨行為的官吏及其親屬,實行終身禁為官的政策。
『貳』 戰國時期的死刑較之前的朝代有什麼變化
戰國時期(前476年,一說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稱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一中原前),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兩種觀點都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補充。在前403年之前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和前403年三家分晉。目前,史記的觀點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得到多數採納。而在戰國時期的結束是在秦統一中國(前221年)。
伴隨著私田制和鐵器的廣泛運用,社會新興階層的崛起,戰國時期的中國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上迎來變革的高峰。戰國時期,土地國有制徹底瓦解,土地私有制也就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製得到確立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各國的改革或變法運動促進了這一轉變。土地自由買賣已經合法化,參與土地買賣的有貧民、官僚和貴族。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除井田,民得賣買」。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並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展開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涌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國的雛形。
秦王掃六合
秦王嬴政於公元前230年只公元前221年,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
1、揮師滅韓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內史騰率軍長驅直入,俘虜了韓王安,在韓國故地設置了穎川郡(郡治在今河南禹縣),韓國宣告滅亡。韓國的滅亡是秦統一戰爭全面展開的標志。
2、破趙逼燕。秦滅韓之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趙國。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地震和大飢荒,秦始皇再次命王翦、楊端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王翦施行反間之計,用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大肆誹謗李牧等人,說他們要謀反,促使趙王將李牧殺害。公元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攻克邯鄲,俘獲趙王遷,佔領趙國本土。接著揮師北上,屯於中山(河北定縣),逼近燕國。
3、攻破燕國。秦軍逼近燕國,引起燕、代一片恐慌。燕國的太子丹收容秦國叛將樊於期,並通過燕國勇士田光結識了刺客荊軻,企圖刺殺秦始皇,但荊軻未能殺掉秦始皇,反而激起了秦始皇對燕國的憤怒。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遼東。
4、佔領魏地。秦軍攻克燕都薊城後,把打擊的矛頭指向了魏國。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王翦的兒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去攻打魏國。王賁看到大梁城地勢較為低下,又離黃河、鴻溝不遠,遂令秦軍開渠,將黃河、鴻溝之水引至大梁城下。三個月後,城垣崩塌,秦軍攻入大梁。魏王假投降,不久被殺,魏國滅亡。
5、大舉伐楚。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李信率軍攻楚。李信輕敵冒進,先勝後敗。公元前224年,秦始皇親請老將王翦,令率60萬大軍伐楚。大破楚軍於蘄南,殺楚將項燕,佔領楚國大片領土。公元前223年,王翦與蒙武合攻楚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次年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楚國的江南地區,降服百越之君。楚國宣告滅亡。
6、吞滅齊國。楚國滅亡後,秦始皇派王賁率軍深入東北,掃除燕、趙殘余勢力。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至此,東方六國中就只剩下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賁率秦軍從燕國邊界南下進攻齊國。王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沒有遇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猝然攻入齊都臨淄(山東淄博)。齊王建入秦投降,齊國也被納入秦國的版圖。
疆域折疊編輯本段
東南西北上中下;
齊楚秦燕趙魏韓。
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漢中,甘肅東南部,重慶、四川大部。
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齊:約佔有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楚:約佔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的一部分。
燕:約佔有今河北北部,遼寧,吉林的一部分。
政治折疊編輯本段
戰國時,各諸侯國陸續形成國君之下將相分職、文武分權的中央官僚體制。相,又稱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長。將,又稱將軍,是武官之長。秦國於武王二年(前309)開始設丞相一職,丞相中最尊貴者稱相邦,最高武職初為大良造,到秦昭王時才設將軍。楚國一直以令尹為最高官職,柱國或上柱國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各國次一級的武官為尉,或稱國尉、都尉。國君的秘書稱御史,並有監察之任。郡縣的設置更為普遍,逐漸形成以郡統縣的格局。原來,官吏世襲,各有封地。戰國中期開始,國君對各級官吏改為給以一定糧食作為俸祿,或賞給黃金、錢幣。同時形成璽符制度,任免官吏以璽為憑,調動軍隊以兵符為據。從而將一切權力集中於國君之手。縣以下,有鄉、里、聚的組織。鄉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聚是村落,其下有伍、什的編制,五家為一伍,有伍長,十家為一什,有什長。
官制折疊編輯本段
中央結構
戰國各國都吸收春秋時君權下替的歷史教訓,建立新的官僚體制以糾過去宗法貴族把持國家大權之失。
戰國時中央最高的官吏為相邦。相邦是百官之長,治理朝中百事,對大小官吏有賞罰之權。各國都置此官,但名稱上略有歧異,有些國家借用太宰、冢宰、令尹之類的舊名。有的國家稱為宰相,秦有時不置相邦,而設左、右丞相。
較相邦為低並分掌各種具體職務的官吏,有主管民政、軍事和工程事務的司徒、司馬和司空(見三有事),有管理刑罰和辭訟的司寇或司理。還有專管農業、手工業、山林資源的司田、工師、虞師等官。
地方機構
地方上一般都分成若干縣,以替代過去貴族的封邑,秦商鞅變法後,全國共設四十一縣,《戰國策》說魏有百縣。縣也稱都,古書中常將縣都連稱。在縣以下有鄉、里。有的國家在鄉、里之間還有州。里之下又分成若干個什、伍,伍是五家,什是十家。縣的主管官吏為令,秦或三晉,也稱縣令為大嗇夫。在令之下有丞、尉、御史以及縣司空、縣司馬等官。鄉、里設三老、里典、伍長等。縣置於君主統治之下,君主的政令可通過地方小吏一直貫徹到鄉、里,中央集權制比過去大為加強。
各國在邊境地區或新佔領的地方,往往設郡以統縣。如魏在河西設上郡,秦滅蜀後設蜀郡,趙打敗林胡、樓煩後建立雲中、雁門等郡。戰國時的郡都比較大,韓的上黨郡有十七縣,趙、燕的代、上谷郡都各有三十六縣。郡的主管官吏為守,也有稱太守者。設郡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地方的軍事防禦能力,故郡守除治民外,還掌握兵權,可以率兵自衛或出擊敵人。
從相邦到地方的守、令,都由國君來任免。在任命官吏時要授予官璽。官吏有了官璽才能行使其權力。在免官時君主又要將官璽收回,當時稱為「收璽」或「奪璽」。君主通過所謂的「上計」,考核官吏治績。官吏不稱職或有過失者,君主可收其璽而免其官。《荀子》說:「相邦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則可,不當則廢。」相邦為百官之長,如君主對其不滿,隨時可被免職。可見當時對官吏的考核是比較嚴格的。正因為如此,各國政府大都能保持較高的行政效率。
任人唯親
春秋時實行任人唯親,官吏主要由公子、公孫擔任。戰國時任人唯賢比較流行。雖然象齊、楚等國任用宗族的現象仍未斷絕,但多數國家都主要從平民中擢用有用人才,甚至象申不害、范睢等出身於貧賤者也能被破格任用。秦多用外來的客卿,廣攬天下的英才。秦能最強於天下,與此不無關系。官吏人才多通過大臣或名流之推薦和保舉。如果推舉者徇私,則將受到一定的懲罰。如秦國對於「凡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官吏一般都是領取實物為俸祿。高官可以食祿千鍾,甚至到三千鍾、萬鍾。稍低的俸祿為一千石,依次而下為八百石、七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一百石、五十石。更低者為斗食。按照秦制,六百石以上者皆屬高官級別。官吏有特殊功勛者,國家往往賞賜田地。如《商君書》曾說:「得甲首一,賞爵一級,益田一頃。」
封爵仍有,但和春秋之制有較大區別。如屬宗室或有功之大臣,可獲得君或侯之稱號,有封邑或封地,主要食租稅,僅有一定的治民權。這些封君多終身或傳數世,很難長期世襲。稍低者為卿或大夫,一般是獎勵給功臣或名賢。秦的爵制,級別較多,從侯到大夫、士。其中的低爵,獲得者為平民或士兵。
法律折疊編輯本段
戰國初,各國變法進一步使法律系統化。魏國李悝所編《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盜法治偷竊,賊法治殺人。囚法和捕法是對盜賊偵查和逮捕的處理程序。雜法是對盜、賊以外犯罪的懲罰規定。具法是根據情況對犯罪予以減輕或加重處罰的規定。秦國本來就有族誅之刑。商鞅變法,設連坐之法,更制定了嚴厲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其它各國也競相制定嚴刑酷法。如齊有烹、殺、醞、金刀等刑,楚國有戮、肢解、烹、貫耳、鞭,笞、刖、宮、梏、礫、滅家、夷宗、三族等刑,燕有截、刳腹、系獄、劓等刑。
戰國時各國都用嚴刑峻法以治國。為此而制訂出一批新的成文法典。魏有李悝的《法經》,最為有名。趙有《國律》,燕有《奉法》。但這些法典都早已亡佚。秦律是在《法經》的基礎上編訂而成,也已不復存在。但1972年出土的雲夢秦律和其他有關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應是戰國時期秦國的法律條文,是了解秦或其他國家法制狀況的寶貴資料。
秦律將保護私有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性放在首要的地位,如對犯盜竊罪者處罰極為嚴酷。凡參與分贓或窩贓者,則將和盜竊者受到同樣的懲罰。竊賊盜竊所得,其價值超過六百六十錢,就要被處以次於死刑的重刑。如盜竊別人的桑葉,其價值不到一錢,也要服苦役三十天。
其次,法律對官吏的違法行為頗為重視。秦律中有多種的官府法規性質的內容,如有《置吏律》、《效律》、《軍爵律》等,還有和生產有關的《田律》、《工律》和《金布律》。官吏在執法時忽於職守者為「不勝任」,對重罪輕判或輕罪重判為「不直」,「不勝任」和「不直」都構成犯罪。「不廉潔」的官吏為「惡吏」,也為法律所不容。
戰國時刑罰殘酷。刑罰有死刑、肉刑、徒刑等類。肉刑分髡、黥、刖、劓等。徒刑是使罪人長期服苦役,三晉稱這類罪犯為胥靡,秦稱刑徒城旦或鬼薪、隸臣。秦徒刑中以城旦為最重,犯人髡發穿赭衣,頸中戴鐵鉗,腳上戴鐵釱。同時還要處以黥、劓等肉刑。城旦在嚴密的監督下服長期的苦役,實際上成為罪犯奴隸。肉刑在戰國時已成為前一時代的殘余,而徒刑則變為一種重要的懲罰手段。較輕的刑罰有遷刑、笞刑和罰金、罰徭。遷刑是把犯人遷徙到邊地去服役或戍守。犯人的家屬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法經》中的三族刑,即犯人的父、母、妻的親屬也要受株連。秦律中所謂的「收」,也是指籍沒罪人的妻孥。
諸侯國折疊編輯本段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人稱「戰國七雄」。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並,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小國有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國,蜀國,閩越。
戰國前期,「七雄」形成,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
戰國中期,就是大戰的時候。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面。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用范雎為相,採用了「遠交近攻」之計,破壞了各國的「合縱」,加強了秦國的國力、軍事,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削弱了各國的力量
『叄』 戰國刑法臏刑
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蓋骨的刑罰。將膝蓋骨去除,使人無法行走。
『肆』 春秋戰國時,常用的刑罰是什麼
從春秋時起,腰斬的刑罰常被使用。商鞅在秦變法時,曾明文規定對百姓實行連坐法,一家犯罪,鄰家不告發者,要處以腰斬。當時究竟有多少人被腰斬,難以統計,史載商鞅在渭水河邊處決囚犯,死者的鮮血把渭河水都染紅了。商鞅當時從中原跑到秦國輔佐孝公變法,他以峻法嚴刑理國,深刻有餘,德化不足,中國歷史上的專制餘毒自商君始。李斯是秦王朝的開國元勛,他曾諫阻《逐客令》,為秦收留了大量人才;曾任廷尉平理一國獄訟;主郡縣反分封、確立專制,獻焚書坑儒之策。秦始皇死,迎合趙高,改皇帝遺詔,殺公子扶蘇。秦嚴刑峻法,始於商鞅而熾於李斯,秦二世而亡,李斯難辭其咎。秦二世二年(前208),奸人趙高將李斯腰斬於咸陽,刑前,面對斧質李斯和其子還在憧憬悠閑的田獵生活,後相抱大哭,極哀。掃天下、滅六國的豪氣盪然無存,成了貪生怕死的可憐蟲。
『伍』 古代刑罰大全
中國古代刑罰的分類在不同的時代有所不同,具體分類如下:
1、原始社會:舜禹統治的時期確認不少有關處罰的習慣。《尚書·舜典》載有:「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眚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 欽哉!惟刑之恤哉。」
《尚書·呂刑》對原始社會末期的處罰方式作了這樣的說明:「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淮作王虐之刑曰法」,「爰始淫為劓、刵、諑、黥」。又據《後漢書·刑法志》說:「(禹)自以德衰而制肉刑」。
2、夏代:逐步確立了墨、劓、剕、宮、大辟的五刑制度。
3、商代:刑法嚴酷。盤庚規定「乃有不吉不迪,顛越不恭,暫遇姦宄,我乃劓、殄滅之無遺育」。死刑除去斬刑外,還有醢、脯、焚、剖心、刳、剔等刑殺手段。
4、西周: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罰,以及贖刑、流刑等制度作為五刑的補充,這一時期為奴隸制刑罰的成熟階段。
5、春秋戰國時期:仍然以五刑為主,殘酷性並沒有改變、商鞅被處死時,即用車裂之刑,這一時期為奴隸制刑罰向封建制刑罰過渡的階段。
6、秦:刑罰出現了新的變化,主要有笞、杖、徒、流放、肉、死、羞辱、經濟、株連八大類。其中前五類相當於現代的主刑,後三類相當於現代的附加刑。秦法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有明顯的過渡的特徵。
7、漢代:對刑罰進行了改革,漢文帝十三年,下詔廢除肉刑,著手改革刑制。漢景帝又兩次下詔減少笞數,改革之後,除死刑以外,還有笞刑,而宮刑未改。至此,兩漢肉刑有宮和斬右趾。
關於徒刑,漢初沿用秦制。但是漢代已經有了明確的刑期。此外,兩漢還沿用秦代及以前的罰金、徙邊等刑罰。另外有禁錮刑,是漢為禁止官史結黨,對有朋黨行為的官吏及其親屬,實行終身禁為官的政策。
『陸』 春秋戰國時期,見於典籍的刑罰可以怎樣分類
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柒』 戰國時期的刑罰有哪些
令不應者,立即拘留。有無信符而擅自通行者,斬。城防期間,實行宵禁。「昏鼓鼓十,諸門亭皆閉」。入夜,大將派人巡守。夜間通行者,必有符節,否則處斬。
城防期間,士卒不得欺侮他人,橫行霸道。後勤人員要保證物質供應,違令者罰。對於趁火打劫、偷盜、強奸婦女、擾鬧滋事、做反宣傳者,一律誅殺。
在城防中,乘城防守的將吏,必須把家屬送到「葆宮」,名曰由國家保護,實際上是當作「人質」。
在城防戰斗中,士卒失其令、丞尉,必須俘獲敵方令、丞尉,否則論罪。而令、丞尉損失部下十人,「奪爵二級」。損失百人以上,革職遣戍邊。只有殺獲同樣數目的敵人,才可以免罪。將士有臨戰後退或脫離戰斗崗位者,殺。
凡城防期間有與敵人通信、通言、響應敵人友好表示的,殺。城中吏民有敢「以城為外謀」者,處以通敵罪,車裂其本人,斬其父母妻子同產,滅其三族。主管將吏或里正等未及時發現者,亦斬首。如能及時發現並報告者則免罪。
守城的士卒,有逾城投敵者,其同伍之人未能捕獲,斬。有佰長投敵的,斬隊吏。有隊吏投敵的,斬隊將。凡投敵者,其父母妻子同產皆車裂。守城的軍吏、士卒、百姓有敢於「謀傷其將長者,與謀反同罪」。
從戰國充實和發展的軍事刑罰中,可以看出,在死刑中,車裂和滅族的條款增多了,並出現了處分犯罪者「父母妻子同產」的條文。在肉刑中,出現了耐刑和劓刑。在贖刑中,罰甲、盾,罰戍邊和罰服徭役的條文,已經很普遍了。
戰國時軍事刑罰的完備,一方面是它自身體系的不斷系統化;另方面也是它向更高階段發展演變的標志。
春秋以前的軍事刑罰,主要以士卒為對象。依據「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則,奴隸主貴族在刑罰中享有「八辟」亦稱「八議」特權。就是對親、故、賢、能、功、貴、勤、賓等八種人在量刑時可以減免刑罰。如晉中軍將荀林父喪師,未受刑罰,是以賢免。晉悼公弟楊干擾亂軍行,魏絳僅戮其仆,楊干是以親免等。
但是在戰國時,新興階級提出了「殺之貴大,賞之貴小。當殺雖貴重必殺之,是刑上究也,賞及牛童馬圉,是賞下流」的新型刑罰原則,取消了奴隸主貴族享有的「八辟」特權。顯然「刑上究,賞下流」與奴隸主階級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對立的。這說明戰國時的軍事刑罰象當時上層建築領域的其它社會制度一樣也發生了性質的變化。
『捌』 五刑指古代的那五種刑罰
死刑中國古代的死刑種類很多,死刑不僅僅是剝奪犯罪人的生命,還包括了羞辱、報復等含義。有的是一種很殘忍的酷刑。其種類有:凌遲、斬首、絞、賜死、棄市、車裂、脯、戮、炮格、磔(音折)、烹、焚、梟首等。有的是法定刑,如斬首、棄市、凌遲、絞,其他的則是一些臨時設置或使用的酷刑。
凌遲這種刑罰開始於亂世五代。宋仁宗時開始使用,主要是處死那些重罪犯人,以示報應、懲罰。遼、金、元、明、清都有這種法定刑。執行方法很殘忍,先從非要害部位割肉,直至犯人慢慢死去,民間叫做千刀萬剮。
斬首又名斬,但執行方式在南北朝前後有所不同。南北朝前經常是腰斬,之後則一般是砍頭,嚴重的也斬腰。絞古代將人用帛、繩等勒死或弔死叫做絞,自周、秦出現後,成為一種死刑。因為絞刑可以保全屍體,在隋唐之後,是法定刑中是次於斬的一種死刑。
賜死這是對貴族和官員的處死方式,在唐朝定型,一般五品以上官員犯死罪,用這種方式處死,具體做法有自刎、上吊和服毒。
棄市在秦漢時期是用刀刃殺死,魏晉以後是用絞刑處死,但地點都是在人多的鬧市,而且暴屍三天,以表示為眾人所拋棄,是一種帶恥辱特徵的死刑。
車裂車裂即五馬分屍。脯脯是把人殺死後將屍體曬成肉乾。戮戮是先示眾羞辱,再處死(參考「殺和戮」)。
炮格炮格就是炮烙,下邊點火把銅器燒熱,讓人赤腳在上邊走,使人掉進火中燒燙而死。磔磔即張裂肢體,令其乾枯,有的解釋說磔就是車裂。烹俗稱成煮。焚即活活燒死,有的時候叫點天燈。
梟首梟首是把人斬首,然後將人頭掛在木桿上示眾,起到恐嚇作用,隋唐宋曾經廢除,但明清時對強盜還用。
五刑和肉刑中國古代的五刑是五種刑罰的統稱,可分為奴隸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奴隸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刖(音月)、宮、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奴隸制五刑在漢文帝之前通行,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後通行。兩種五刑制只是對古代刑罰的一種概括,不能完全包括古代的刑罰制度。
奴隸制五刑中除了大辟即死刑外,其他四種又叫做肉刑,因為這四種刑罰是對肉體的刑罰,而且受刑後無法復原。墨刑又叫做黥(音晴)刑,先割破人的面部,然後塗墨,傷好後留下深色的傷疤。漢文帝廢除肉刑後,經過魏晉隋唐,都沒有此刑,但五代和宋又恢復,遼金元明清都有刺面刑,但有的輕罪則刺胳膊。到清末光緒末期,徹底廢除。劓即割鼻子,漢文帝廢除肉刑後,用笞三百代替,後來,又減少了笞數。此後,該刑不再出現。刖又叫|(音費),夏朝稱臏,周時稱刖。是指斬掉左腳、右腳或者斬雙腳。有的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秦朝稱為斬趾。宮又叫淫刑、腐刑、蠶室刑。開始是懲罰那些有***行為人,後來處此刑的人與***無關。宮刑是五刑中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東漢時曾經用這種刑罰來作為死罪減等刑。隋朝法律正式廢除。
大辟大辟,即死刑。秦漢以前的死刑種類很多,如戮、烹、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頭後懸掛示眾)、棄市(鬧市斬首後暴屍於眾)、絞、陵遲(也寫作凌遲)等。
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以前已經存在,到了隋唐正式定為法定刑罰使用。笞是笞打,原來的刑具用小荊條擰成,到了清朝則用竹板做成。這種刑一般打臀部。受刑的輕重和行刑人有關,可以徇私舞弊。笞分為五種等級: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杖用粗荊條擰成,到隋朝時定為法定刑,也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和一百。擊打部位是背、臀和腿。宋、明、清和隋唐相同,到清朝末年法律改革時廢除。徒強制犯人勞役的刑罰。《唐律疏議》的《名例》篇解釋說:「徒者,奴也。」即勞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則加脊杖。流就是將犯人流放到邊遠地區,不準回鄉。隋的流刑分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分別勞役二年、二年半和三年。唐朝則各加一千里,但勞役時間減少,都是一年。死隋唐之後,死刑一般是兩種:絞和斬。宋元明清還加上了凌遲。明清加梟首。
殺和戮殺和戮都有殺死的意思,但二者又有一些區別。在古代,人們將戮刑視為奇恥大辱,所以,在這里戮又有了羞辱和恥辱的含義。戮可以分為兩種,即生戮和死戮。
生戮即先將犯人示眾,然後再殺死。死戮是先將人殺死,然後再陳屍示眾,如果沒有被殺就已經死的,就陳屍示眾,有時為了泄憤,還要鞭屍。或者將屍骨故意弄得到處都是,叫做鞭屍揚灰,這不但是對死者的侮辱,還是對他在世的親屬的羞辱。
戮刑是對要受刑的人的一種羞辱,所以,到近代以後,都注重人的尊嚴和榮譽,處死犯人時一般要秘密處死。
『玖』 古代刑罰種類
古代刑罰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奴隸制社會時期刑罰分正刑、流刑和徒刑三種,正刑包括墨、劓、宮、髕、大辟這五種刑罰。進入封建社會後,舊五刑逐漸演變為笞、杖、徒、流、死,稱為「封建五刑」,也叫「新五刑」。
下面詳細介紹一些種類刑罰:
①髡、黥、劓、笞、杖、刖、臏、宮
髡(kun)又稱髡首,剃去犯人頭發的刑罰。
黥(qing)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額頰等處,再塗上墨,作為懲罰的標記,用來懲治犯有輕罪的人。古書記載「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劓(yi)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割鼻子的刑罰。這種刑罰大約起於商代。《史記・商君列傳》記載:「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
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種刑罰,是一種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罰。隋代把它定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種用大荊條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罰。隋代把它定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刖(yue)刑是古代的一種酷刑,是一種砍掉腳的刑罰。「昔卞和獻寶,楚王刖之」一句中記載的就是這種刑罰。
臏刑是古代的一種剔去膝蓋骨的酷刑。《漢書・司馬遷傳》中「孫子臏腳」即指臏刑。
宮刑是破壞人的生殖機能的一種酷刑。司馬遷曾受宮刑。
髡、黥、劓、晃、笞、杖、刖、臏、宮這幾種刑罰比較起來,一個比一個殘忍。髡刑最輕,宮刑最重。
②大辟、炮烙、湯鑊、車裂、凌遲、腰斬、棄市、梟首、菹醢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砍頭的刑罰。周、商、春秋、戰國等時期,為死刑的通稱。
炮烙(paoluo)相傳為商代紂王所用的一種酷刑。用炭燒銅柱使之熱,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墮人火炭中被燒死。
湯鑊(huo)也是古代的一種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滾湯中煮死。
車裂也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即將人頭、四肢分別拴在五輛馬車上,同時分馳,撕裂肢體。也稱「轅裂」,俗稱「五馬分屍」。「秦惠王車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車裂之刑而死的。
凌遲是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五代時開始在刑法外另設立凌遲一條。宋代凡是犯所謂「大逆」及「逆倫」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將凌遲(俗稱「剮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內,明清兩代沿用,直至雍正年間廢除。
腰斬也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即將罪人從腰部斬斷。《史記・商君列傳》:「不告奸者腰新,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
棄市是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暴露在街頭的一種刑罰。秦、漢、魏、晉各代,這種刑罰極為流行,隋唐兩代以後,雖然沒有列為刑罰種類,但是執行死刑,一般都用棄市。
梟首,將斬下的首級懸於高處示眾。
菹醢(zuhai),一種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古代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震懾民眾,創造了許多慘無人道刑罰,種類繁多,如果具體來分還有很多種,比如剝皮(朱元璋所創),活埋(即坑殺,除了對個人使用外,戰爭中也大規模對戰犯使用),脯(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傳說商紂王所創)等。
『拾』 春秋戰國刑法的原則、罪名、刑罰分別是
五刑最早源於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說源於上古時代蚩尤領導的九黎族。有苗氏亡於夏啟後,夏啟將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損益,形成了墨、劓、刖、宮、大辟五種刑罰,並使之成為主要的刑罰體系。這也就是所謂的奴隸制五刑。
五刑是由古時五行相剋的思想而產生的,先秦時期的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五種。因此,在中國古代,先秦五刑是被這樣解釋的:「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
墨,又稱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額頭上刺字,並染上墨,傷好後會留下深色的傷疤。楚漢相爭時期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的英布又名黥布,就是因為其曾受秦律被黥。
劓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輕於剕刑。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見贖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刖,夏稱臏,周稱刖,秦稱斬趾。斬掉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有另一說稱臏是去掉膝蓋骨。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不起來,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宮,又叫淫刑、腐刑、蠶室刑。開始是懲罰那些有淫亂行為人,後來處此刑的人與淫亂無關。宮刑是五刑中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東漢時曾經用這種刑罰來作為死罪減等刑。歷史上最著名的受過宮刑的人就是司馬遷,他留下的《報任安書》就對自己受宮刑的事情有過描述。
大辟,即死刑。秦漢以前的死刑種類很多,如戮、烹、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頭後懸掛示眾)、棄市(鬧市斬首後暴屍於眾)、絞、陵遲(也寫作凌遲)等。
奴隸制五刑是一種野蠻的、不道德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景公時濫用刖刑,無數人被割去了腳,使臨淄城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十分奇怪的現象,鞋子很便宜,都賣不出去,假腳很貴,卻買不到,叫做「踴貴履賤」。可見奴隸制五刑的殘暴。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以笞、杖代替。雖至漢末肉刑並未真正廢除,但傳統的五刑制度已開始發生變化,歷魏、晉、南北朝,不斷有關於廢除和恢復肉刑之爭,並對原有的五刑屢加更定。到隋、唐時期,商周以來的奴隸制五刑制度,終於為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在封建五刑中,笞是笞打,用竹板或荊條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笞刑在奴隸社會已廣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規定。漢文帝除肉刑時,用笞來代替肉刑。漢景帝時因笞刑過重,減笞五百為三百。後又改三百為兩百,最後降為一百。同時定《棰令》,規定以竹代小荊,削平其節;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換行刑人。魏晉時,婦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時的杖刑,實際上即隋以後的笞刑,且多作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數在200以下,數量不等。隋改鞭為笞,分為五等,並皆可用銅贖。唐沿隋制,並規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許自願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為五等,但允許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遼無笞刑,但有木劍、大棒擊背,類似笞刑。金國舊制,輕罪笞以柳條。元代笞刑分六等。明、清笞刑沿襲唐、宋制,分五等,可贖刑。
杖,用粗荊條擰成,用大竹板或大荊條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罰。起源甚早,《尚書·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記載。漢、魏、晉都設有鞭杖的刑罰。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把杖刑列入刑書。北魏開始把杖刑與鞭刑、徒刑、流刑、死刑並列,為五刑之一。北齊、北周沿襲魏制,依杖數分等,並均允許以金贖。隋代廢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來的杖刑。凡所犯重於五十笞者,則入於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規定,杖皆削去節目;決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並將杖刑作為附加刑。遼、金、元也均有杖刑規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廢。
徒,強制犯人勞役的刑罰。《唐律疏議》的《名例》篇解釋說:「徒者,奴也。」即勞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兩年,兩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則加脊杖。元代徒刑又分為五等,並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為五等加杖,准許以錢贖。
流,就是將犯人流放到邊遠地區,不準回鄉。隋的流刑分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分別勞役二年、二年半和三年。唐朝則各加一千里,但勞役時間減少,都是一年。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與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沒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並可用銅贖。清代流刑與明相同。
死即死刑。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為凌遲。遼代將凌遲定為正式刑名,將死刑定凌遲、斬、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雖僅斬、絞兩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殺。
古代的五刑制度隨著清末刑罰制度的改革而成了歷史的塵埃,但它的影響依舊深遠。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去回味,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