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鎮雄縣人民法院審查官

鎮雄縣人民法院審查官

發布時間: 2022-05-17 21:56:06

1. 很急:民事申訴受理後,法院的審查程序是怎樣的

申訴案件分兩種。
一種是檢察院受理了,那麼檢察院會派人向作出生效判決的法院提起抗訴。另一種是直接向法院申訴被受理了,那麼再審要看是二審生效還是一審生效的,分別按照一審和二審的程序進行審理,無論是哪一種,原來的參與審判的法官書記員等都要迴避,即所謂另行組成合議庭。

但您說得不是太清楚。不知道你的申訴被受理具體是法院已經同意再審了還是僅僅受理了你的申訴請求而對你的申訴請求進行所謂的「審理」如果是後者,一般法院都有專門機構作為處理此類申訴的機關。這里的審查程序應該屬於法院內部的規范要求,即使有何不妥,申訴人也是無能為力的,但從法理上來講,涉及的法官應該是要迴避的。
另外對申訴不服還可以向該法院的直接上一級再要求申訴,但經過這兩次處理後,你的申訴如果仍然不被接受,那除了趙檢察院要求抗訴外就沒有辦法了,你當然還可以繼續申訴,但法律規定此時你的申訴就只是作為一般來信來訪處理而已。

如果是我所指的後一種情況,建議不妨冷靜下看看二審的判決究竟有何不妥,錯在何處,最好拿判決書讓專業人士幫助你分析一下,因為一般情況下要讓法院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再審是相當困難的。

2. 法官,檢察官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中枉法裁判,事實不清,濫用職權當事人向法院,檢察院舉報,控告法院紀檢,

你這個問題要明白:
法官 屬於法院系統的政府人員
檢察官 屬於檢察院的政府人員
對於勞動爭議必須先走勞動仲裁也就是經過勞動仲裁委員會,不服則起訴到法院 這個時候才有法官出現。
當你對一審法院法官的判決不服則可以上訴到上級法院 由上級法院法官來審理。
或者你對法院判決進行抗訴 這個時候才到檢察院,而這時候才能接觸到檢察官。
具體你要把問題寫明白,否則幫你回答不了

3. 向當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官每次都說找不到人,要不到錢,已快半年時間了該怎麼辦

其實判決所在地法院可以要求被執行人所在城市法院協助執行的。既然他們不願意也不想那麼做,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的規定,向該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如果執行官不作為,每次都說找不到人,可以分三步走反映情況:
【1】去找執行庭庭長反映情況。
【2】可以找法院領導反應情況。
【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3條規定,如果6個月一審法院還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執行,上級法院可以責令原審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由本院執行,或者由其他法院執行。
執行法官有點不負責,執行雖然是要找被執行人,但執行最關鍵的是找被執行人所有的可供執行的財產。所以,一方面要搜集被執行人有何財產父母的證據,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執行法官查詢被執行人銀行賬戶、車輛登記信息、股權登記、房屋登記等。

4. 勞動仲裁生效以後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一直到收到執行前語後找了執行官說了被告的財產情況,需要多久才能

1、通常在六個月執行完畢,既然是勞動案子,被執行的應該是公司吧,這個執行應該很快, 除非公司經營困難,無力履行。
2、還有問題,建議和執行法官多溝通。

5. 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一直跟執行官聯系人家卻總是推脫,見不到人,該怎麼辦

如果來執行官不作為,總是推脫源,可以分三步走反映情況:
【1】去找執行庭庭長反映情況。
【2】可以找法院領導反應情況。
【3】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3條規定,如果6個月一審法院還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執行,上級法院可以責令原審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由本院執行,或者由其他法院執行。

執行法官有點不負責,執行雖然是要找被執行人,但執行最關鍵的是找被執行人所有的可供執行的財產。所以,一方面要搜集被執行人有何財產父母的證據,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執行法官查詢被執行人銀行賬戶、車輛登記信息、股權登記、房屋登記等。

6. 2010年司法考試報名的時間和條件都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關於2009年司法考試公告】

我國實行司考資格與律師執業相分離制度,通過司考只是取得了律師資格,要想做律師,還須申請領取律師執業證書。根據《律師法》,申請頒發律師執業證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擁護我國憲法;
(2)具有律師資格;
(3)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4)品行良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頒發律師執業證書: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受過刑事處罰的,但過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開除公職或者被吊銷律師執業證書的。
初任法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應當從法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初任檢察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應當從檢察官或者其他具備檢察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1、什麼是司法考試?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
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2、司法考試報名時間、方式與地點、考試時間?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方式分為網上預報名和現場報名。
報名人員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由本人到戶籍所在市(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報名或確認。在戶籍所在地以外工作、學習的人員,持工作、學習單位開具的證明可以在工作、學習地報名

(一)報名時間

1.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的報名分為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2.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統一實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時間為6月1日至25日。報名人員應當在上述期間內登錄司法部網站(網址:http://www.moj.gov.cn)進行網上報名。
3.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現場確認時間為7月1日至20日。報名人員應當在上述期間內到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確認。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在上述期限內確定本地區的現場確認時間,並向社會公布。

(二)考試時間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19日、20日。具體為:
試卷一:9月19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19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9月20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9月20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3、司法考試的主要內容

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命題范圍以司法部制定並公布的《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為准。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四張試卷,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一、試卷四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相關內容。
報名人員可以選擇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在新疆、內蒙古、西藏自治區和吉林省報名參加考試。
考試紀律。應試人員應當認真閱讀《國家司法考試應試規則》和《國家司法考試違紀行為處理辦法》,自覺遵守考試紀律,自覺維護考場秩序。
試題參考答案異議。為確保國家司法考試公平、公正,進一步增加國家司法考試的透明度,司法部將在9月21日上午8時向社會公布考試試題,在9月24日上午8時公布考試試題參考答案。應試人員對試題參考答案有異議的,可在9月24日至29日期間登錄司法部網站,在該網站"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參考答案異議專區"中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異議並說明理由。司法部將組織專人收集、整理各方面對試題參考答案提出的意見,並在試卷正式評閱工作開始前提交"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研究、論證。經"試題參考答案審查專家組"論證的參考答案為試卷評閱的依據。

4、報名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依據《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司發通[2007]3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中部六省比照實施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縣(縣級市、區)(不屬於國家或者省扶貧開發重點的縣級市、區除外);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這一政策的適用期限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其學歷(學位)證書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後,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已經辦理報名手續的,報名無效:
(1)因故意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國家機關開除公職或者曾被吊銷律師執業證、公證員執業證的;
(3)被處以二年內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期限未滿或者被處以終身不得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
3.已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A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及已經取得B類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但尚未取得高等學校本科以上畢業學歷的人員,不得再次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5、考試的復習與輔導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的規定,司法部已制定出版《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可依據《2009國家司法考試大綱》進行復習、備考。
司法部不舉辦考前培訓班,也不委託任何單位進行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考前培訓輔導。

6、報名材料與程序

1. 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原件及復印件。
持護照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證明或者戶籍證明。
2. 本人學歷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普通高等學校2010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憑所在學校出具的證明報名,格式證明可在司法部網站下載。
持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或者國外高等學校學歷(學位)證書的人員報名時,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
3. 戶籍在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且要求享受放寬地方政策的報名人員,須提交戶籍證明復印件(列印版);報名表中所填寫的戶籍代碼應當與戶籍地一致。
4. 報名人員報名時,應當交納報名費。
上述報名材料真實、齊全,符合報名條件的,由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發給准考證主證。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復審合格,生成准考證副證,由報名人員自行從司法部網站下載。

7、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名單(09司考繼續落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等優惠政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廳(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六條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繼續在部分地方放寬擔任法官檢察官學歷條件的通知》、《司法部關於繼續在部分地方放寬擔任律師學歷條件的通知》精神,經研究,現就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自2007年5月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下列地方的國家司法考試報名學歷條件可以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的自治縣、自治旗,各自治區所轄縣、旗,各自治州所轄縣;

二、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

三、西部地區(除西藏外)11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縣(包括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級市、區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的縣級市、區);

四、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

附: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名單

司 法 部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

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名單

1.北京市(無)

2.天津市(無)

3.河北省 (40個)

靈壽縣、贊皇縣 、平山縣、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 、魏縣、臨城縣、巨鹿縣、廣宗縣、阜平縣、唐縣、淶源縣、順平縣、張北縣、康保縣、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萬全縣、赤城縣、崇禮縣、平泉縣、灤平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東光縣、海興縣、鹽山縣、南皮縣、獻縣、孟村回族自治縣、大廠回族自治縣、武邑縣、武強縣、(涿鹿縣趙家蓬區)

4.山西省 (54個縣1個區)

婁煩縣、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平順縣、壺關縣、武鄉縣、右玉縣、左權縣、和順縣、平陸縣、五台縣、代縣、繁峙縣、寧武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吉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汾西縣、興縣、臨縣、石樓縣、嵐縣、方山縣、中陽縣、陽曲縣、大同縣、沁縣、沁源縣、陵川縣、榆社縣、昔陽縣、萬榮縣、聞喜縣、新絳縣、垣曲縣、夏縣、古縣、浮山縣、鄉寧縣、文水縣、交城縣、柳林縣、交口縣、離石區

5.內蒙古自治區 (75個)

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土默特右旗、固陽縣、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海南區(烏海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敖漢旗、松山區(赤峰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東勝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扎蘭屯市、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豐鎮市、卓資縣、化德縣、商都縣、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烏蘭浩特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

6.遼寧省 (10個)

岫岩滿族自治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寬甸滿族自治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鳳城市、北寧市

7.吉林省 (11個)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伊通滿族自治縣、靖宇縣、鎮賚縣、通榆縣、大安市、龍井市、和龍市、汪清縣、安圖縣

8.黑龍江省 (14個)

延壽縣、泰來縣、甘南縣、拜泉縣、綏濱縣、饒河縣、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撫遠縣、同江市、蘭西縣

9.上海市(無)

10.江蘇市(無)

11.浙江省 (1個)

景寧畲族自治縣

12.安徽省 (30個)

長豐縣、樅陽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岳西縣、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無為縣、金安區(六安市)、裕安區(六安市)、壽縣、霍邱縣、舒城縣、金寨縣、霍山縣、利辛縣、石台縣、涇縣 、懷遠縣、望江縣、定遠縣、太和縣、碭山縣、蕭縣、靈璧縣、泗縣、渦陽縣、郎溪縣

13.福建省(無)

14.江西省 (38個)

蓮花縣、修水縣、贛縣、上猶縣、安遠縣、寧都縣、於都縣、興國縣、會昌縣、尋烏縣、吉安縣、遂川縣、萬安縣、永新縣、井岡山市、樂安縣、廣昌縣、上饒縣、橫峰縣、余干縣、波陽縣 、德安縣、都昌縣、石城縣、吉水縣、峽江縣、新干縣、永豐縣、泰和縣、安福縣、萬載縣、銅鼓縣、黎川縣、南豐縣、宜黃縣、資溪縣、弋陽縣、萬年縣

15.山東省(無)

16.河南省 (52個)

蘭考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宜陽縣、洛寧縣、魯山縣、滑縣、封丘縣、范縣、台前縣、盧氏縣、南召縣、淅川縣、社旗縣、桐柏縣、民權縣、睢縣、寧陵縣、虞城縣、光山縣、新縣、商城縣、固始縣、淮濱縣、沈丘縣、淮陽縣、上蔡縣、平輿縣、確山縣、新蔡縣、杞縣、通許縣、葉縣、郟縣、內黃縣、原陽縣、南樂縣、濮陽縣、舞陽縣、柘城縣、夏邑縣、羅山縣、息縣、扶溝縣、商水縣、鄲城縣、太康縣、鹿邑縣、正陽縣、泌陽縣、汝南縣

17.湖北省 (35個)

陽新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孝昌縣、大悟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麻城市、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神農架林區、遠安縣、興山縣、南漳縣、保康縣、監利縣、團風縣、浠水縣、崇陽縣、通山縣

18.湖南省 (42個縣2個區)

邵陽縣、隆回縣、城步苗族自治縣、平江縣、桑植縣、安化縣、汝城縣、桂東縣、新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沅陵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新化縣、瀘溪縣、鳳凰縣、花垣縣、保靖縣、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永順縣、龍山縣、茶陵縣、炎陵縣、衡山縣、祁東縣、新邵縣、綏寧縣、新寧縣、澧縣、慈利縣、南縣、永興縣、安仁縣、祁陽縣、江永縣、寧遠縣、藍山縣、會同縣、雙峰縣、張家界市永定區、武陵源區

19.廣東省 (3個)

乳源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

20.廣西壯族自治區 (75 個)

武鳴縣、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陽朔縣、臨桂縣、靈川縣、全州縣、興安縣、永福縣、灌陽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平樂縣、荔蒲縣、恭城瑤族自治縣、蒼梧縣、藤縣、蒙山縣、合浦縣、上思縣、江洲區(崇左市)、港口區(防城港市)、防城區(防城港市)、憑祥市、靈山縣、浦北縣、平南縣、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右江區(百色市)、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田林縣、西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金城江區(河池市)、宜州市、昭平縣、鍾山縣、富川瑤族自治縣、南丹縣、天峨縣、鳳山縣、東蘭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忻城縣、象州縣、武宣縣、金秀瑤族自治縣、扶綏縣、寧明縣、龍州縣、大新縣、天等縣

21.海南省 (9個)

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樂東黎族自治縣、陵水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亞市、東方市、五指山市

22.重慶市 (24個)

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大足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萬州區、南川市、涪陵區

23.四川省(133個)

金堂縣、雙流縣、郫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市中區(廣元市)、元壩區(廣元市)、榮縣、富順縣、米易縣、鹽邊縣、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中江縣、羅江縣、三台縣、鹽亭縣、安縣、梓潼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 、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蓬溪縣、射洪縣、大英縣、威遠縣、資中縣、隆昌縣、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嘉陵區(南充市)、南部縣、營山縣、蓬安縣、儀隴縣、西充縣、閬中市、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宜賓縣、南溪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珙縣、筠連縣、興文縣、屏山縣、廣安區(廣安市)、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達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萬源市、名山縣、滎經縣、漢源縣、石棉縣、天全縣、蘆山縣、寶興縣、巴州區(巴中市)、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安岳縣、樂至縣、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金川縣、小金縣、黑水縣、馬爾康縣、壤塘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康定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色達縣、理塘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西昌市

24.貴州省 (83個)

花溪區(貴陽市)、清鎮市、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鍾山區(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六盤水市)、水城縣、紅花崗區(遵義市)、匯川區(遵義市)、仁懷市、赤水市、盤縣、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正安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鳳岡縣、湄潭縣、余慶縣、習水縣、平壩縣、西秀區(安順市)、普定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江口縣、玉屏侗族自治縣、石阡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德江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萬山特區(銅仁地區)、興義市、興仁縣、普安縣、晴隆縣、貞豐縣、望謨縣、冊亨縣、安龍縣、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織金縣、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銅仁市、赫章縣、凱里市、黃平縣、施秉縣、三穗縣、鎮遠縣、岑鞏縣、天柱縣、錦屏縣、劍河縣、台江縣、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雷山縣、麻江縣、丹寨縣、福泉市、都勻市、荔波縣、貴定縣、甕安縣、獨山縣、平塘縣、羅甸縣、長順縣、龍里縣、惠水縣、三都水族自治縣

25.雲南省 (119個)

東川區(昆明市)、呈貢縣、晉寧縣、富民縣、宜良縣、石林彝族自治縣、嵩明縣、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宣威市、馬龍縣、陸良縣、師宗縣、羅平縣、富源縣、會澤縣、沾益縣、江川縣、澄江縣、通海縣、華寧縣、易門縣、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施甸縣、騰沖縣、龍陵縣、昌寧縣、昭陽區(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綏江縣、鎮雄縣、彝良縣、威信縣、水富縣、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臨翔區(臨滄市)、鳳慶縣、雲縣、永德縣、鎮康縣、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瑞麗市、潞西市、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楚雄市、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元謀縣、武定縣、祿豐縣、蒙自縣、屏邊苗族自治縣、建水縣、石屏縣、彌勒縣、瀘西縣、元陽縣、紅河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個舊市、開遠市、綠春縣、河口瑤族自治縣、文山縣、硯山縣、西疇縣、麻栗坡縣、馬關縣、丘北縣、廣南縣、富寧縣、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漾濞彝族自治縣、大理市、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梁河縣、盈江縣、隴川縣、瀘水縣、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香格里拉縣、德欽縣、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26.西藏自治區(全部共73個)

27.陝西省 (89個)

藍田縣、周至縣、戶縣、高陵縣、印台區、耀州區、宜君縣、陳倉區(寶雞市)、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縣、太白縣、三原縣、涇陽縣、乾縣、禮泉縣、永壽縣、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武功縣、華陰市、臨渭區(渭南市)、華縣、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寶塔區(延安市)、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安塞縣、志丹縣、吳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黃龍縣、黃陵縣、南鄭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榆陽區(榆林市)、神木縣、府谷縣、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漢濱區(安康市)、漢陰縣、石泉縣、寧陝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28.甘肅省 (71 個)

永登縣、皋蘭縣、榆中縣、永昌縣、平川區(白銀市)、白銀區(白銀市)、靖遠縣、會寧縣、景泰縣、麥積區(天水市)、清水縣、秦安縣、甘谷縣、武山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民勤縣、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樂縣、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涇川縣、靈台縣、崇信縣、華亭縣、庄浪縣、靜寧縣、金塔縣、安西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慶城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正寧縣、寧縣、鎮原縣、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岷縣、成縣、文縣、宕昌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兩當縣、臨夏縣、康樂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合作市、臨潭縣、卓尼縣、舟曲縣、迭部縣、瑪曲縣、碌曲縣、夏河縣、安定區(定西市)、武都區(隴南市)

29.青海省 (42個)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縣、湟源縣、平安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互助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門源回族自治縣、祁連縣、海晏縣、剛察縣、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共和縣、同德縣、 貴德縣、興海縣、貴南縣、瑪沁縣、班瑪縣甘德縣、達日縣、久治縣、瑪多縣、玉樹縣、雜多縣、稱多縣、治多縣、囊謙縣、曲麻萊縣、格爾木市、德令哈市、烏蘭縣、都蘭縣、天峻縣、茫崖行政區、冷湖行政區、大柴旦行政區

30.寧夏回族自治區(14個)

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平羅縣、鹽池縣、同心縣、原州區(固原市)、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中寧縣、海原縣、紅寺堡開發區(吳忠市)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71個)

烏魯木齊縣、鄯善縣、托克遜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伊吾縣、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精河縣、溫泉縣、輪台縣、尉犁縣、若羌縣、且末縣、焉耆回族自治縣、和靜縣、和碩縣、博湖縣、溫宿縣、庫車縣、沙雅縣、新和縣、拜城縣、烏什縣、阿瓦提縣、柯坪縣、阿圖什市、阿克陶縣、阿合奇縣、烏恰縣、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澤普縣、莎車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伽師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和田縣、墨玉縣、皮山縣、洛浦縣、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縣、鞏留縣、新源縣、昭蘇縣、特克斯縣、尼勒克縣、額敏縣、沙灣縣、托里縣、裕民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布爾津縣、富蘊縣、福海縣、哈巴河縣、青河縣、吉木乃縣、和田市、喀什市

這個是去年的報考條件,今年的具體還沒出來呢,不過應該還是這樣,據說2012年才會改革。
考試時間是每年9月份的第三個周末,今年是9月18.19號。
答案來源:華慧網

7. 官審制度

審級制度是一國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法律規定的審判機關在組織體繫上設置的等級,當事人可以上訴或檢察機關可以抗訴幾次,一個案件經過多少級法院審判後,判決、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的一種訴訟法律制度。」 [1]審級制度在刑事司法體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國學者對其關注卻遠遠不夠。這些年來,學者多關注於具體制度的研究,如一審程序中的審判方式改革、如何提高二審程序的開庭率、建立死刑復核巡迴法庭等,很少有學者從宏觀的角度對審級制度進行整體反思。有觀點認為「有關三審終審制還是兩審終審制的爭論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從審級制度著手研究第二審程序具有很大的理論局限性,其研究視野只能觸及第二審程序程序的外部合理性問題,而無法對第二審程序自身的構建是否合理這一更具現實意義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 [2]

誠然,研究審級制度未必能夠觸及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每一項具體制度、每一個細節,但將一審程序、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等從審級制度的宏觀視野進行研究,我們完全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上述制度在實踐中為什麼問題百出。當然,筆者並非反對具體制度的研究,只是擔心研究具體的操作性的、改良性的問題無助於從根本上改革現狀,甚至具體的良策出台後會被傳統的積習所吞噬。由此,本文試圖從公正、效率的角度入手對審級制度進行反思和重構,並將上述具體制度納入研究視野,以期能夠從宏觀上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

一、 現行審級制度的歷史沿革

目前,我國法院共有四級設置,實行「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一種審級制度。 [3]目前的這一制度經過了很長的歷史演變過程。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各革命根據地的訴訟程序中已設有上訴制度,並在有關的法令和條例中作了明確的規定。1934年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司法程序》中規定,「如區為初審機關,則縣為終審機關;縣為初審機關,則省為終審機關;省為初審機關,則最高法院為終審機關。……最高法院在審判程序上,為最後的審判機關。」 [4]

抗日戰爭時期,各抗日根據地基本上仍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有的根據地曾實行三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如陝甘寧邊區於1942年一度改為三審制,即以邊區審判委員會作為第三審級,受理不服邊區高等法院一審或者二審之刑事民事上訴案件。 [5]

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繼續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有的地區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有些案件准許進行第三審。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中規定:「人民法院基本上實行三級兩審制,以縣人民法院為基本的第一審法院;一般案件以二審為終審,但在特殊情況下,得以三審或一審為終審。」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審級制度是以兩審終審為主體,以一審終審和三審終審為例外的審級制度。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取消了特殊性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一律實行兩審終審制。這就以正式的法律制度廢除了三審終審和一審終審的例外情況。從此,兩審終審製作為正式的法律制度得以確立。

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7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2條、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對於為什麼採用「兩審終審制」?學界主流觀點以及司法界一般這樣解釋: [7]

1.符合我國國情。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的國家。縣、地區、省三級法院相距甚遠,不宜把過多的案件集中到省級法院終審。如果實行三審終審……一個案件從縣、地區、再到省里,勢必使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席法庭,來往奔走,長途跋涉,影響生產和工作。

2.便利群眾。依靠群眾是我國完成各項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路線,也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根據我國法院審判管轄的規定,除極少數重大案件屬省級以上法院審理外,大多數案件屬縣、地區兩級法院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使大多數案件可以在縣、地區兩級法院得到解決。一般來說,縣與地區比較靠近,辦案人員依靠群眾進行調查核實案情,傳喚當事人和證人接受詢問,出席法庭都比較方便,也有利於審判公開,向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和接受群眾監督。

3.有利於及時懲罰犯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既保障了當事人的上訴權利,又簡化了訴訟程序,減少了重復審理。當事人的上訴,不論是認定事實還是適用法律方面的問題,通過全面審查,包括對一審判決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一些法律問題,都能一起得到正確解決。案件的及時處理,對懲罰犯罪,糾正錯誤都有利。

主流觀點也認識到兩審終審制比三審終審制減少了一道程序,減少了當事人再次上訴的機會,這樣對案件的質量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可能造成影響,但是,同時他們認為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兩審終審制完全可以保證審判質量。理由如下:

1.我國的二審程序實行全面審查原則。全面審查原則要求第二審人民法院在審理上訴或者抗訴案件時,對整個案件的事實、證據、定罪量刑等問題進行綜合審查,全面考慮。二審法院貫徹全面審查原則,對於執行有罪必糾的方針,保證第二審程序任務的順利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2.死刑案件實行復核程序能夠保證死刑案件質量。二審終審後,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還須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即使被告人不上訴的案件。同時也須上報經過復核程序才能執行,從而切實保證特別重大案件的正確處理。

3.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具有強大的糾錯功能。人民法院對於發生法律效力的終審判決可以依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檢察機關實行法律監督,行使監督職能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糾正錯判,況且當事人在判決生效後如果不服還可以申訴。

二、審級制度的現狀觀察——公正和效率兩敗俱傷

主流觀點將我國目前的審級制度稱為「兩審終審制」的審級制度,但立法者在制定這一制度時,同時對這一審級制度能否有效運轉懷有深深的疑慮。為了保證兩審終審制能夠有效運轉,立法者又寄希望於中國特有的死刑復核程序與功能強大的審判監督程序。正如上文所述,立法者以及主流觀點認為這些制度能夠保障兩審終審的審級制度有效運轉,但事與願違。立法者的擔心還是發生了――死刑復核程序以及審判監督程序在實踐中的運行狀況無情地擊碎了立法者的美麗幻想。現實展現給我們的不是前文主流觀點所稱頌的既能懲罰犯罪又能保障當事人權益並且符合中國國情的「兩審終審制」的審級制度,而是「以兩審終審為主體,以死刑復核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為補充」的審級制度。並且,更讓立法者難堪的是,即便是這樣的一種審級制度在實踐中的運行也是滿目瘡痍、慘不忍睹,僅僅成為「話語描述」,而不能成為現實運作。

目前中國審級制度的運行現狀可以概括為兩審終審無法終審,死刑復核程序名存實亡,審判監督程序導致無限申訴,無限再審,終審不終,導致公正和效率兩敗俱傷。

(一)兩審程序:流於形式 [8]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一審判決之所以不是發生法律效力的終審的判決、裁定,主要在於人們普遍相信,法官的認識能力屬於有限理性,作出的判決、裁定不可能完全正確。為了給當事人提供一個救濟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程序吸收當事人的不滿,達到消弭糾紛的目的。各國普遍設立上訴制度,力圖建構完備的審級制度,使得下級法院作出的可能錯誤的判決、裁定能夠通過上級法院的復查得到糾正。

審級制度要求上級法院作為上訴審法院要承擔「勘誤」的職責,要審慎地對待下級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要通過司法權運作的過程達到糾錯與救濟的雙重功效。但事與願違,審級獨立的缺失使得中國的上訴審法院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司法獨立是現代化司法運作的核心理念。根據其包含的內容,可將司法獨立劃分為三個層次。 [9]首先是司法權的獨立。這是近代司法獨立的最初含義。近代司法獨立概念源於洛克、孟德斯鳩、漢密爾頓等人的權力分立學說,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在各新興國家得到實踐並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行。司法獨立的第二層含義是指法院的獨立。在現實的制度安排中,司法權的獨立體現為司法機關也就是法院的獨立。司法權獨立於立法權、行政權的理論,也就通過法院獲得不受立法、行政機關控制的地位而得以實現。司法獨立的第三層含義是法官的獨立。司法過程的特徵決定了它是一種個性化的活動,只能依賴法官個人的獨立判斷,公正才可能實現。因此,一些國家對司法獨立的規定直接表述為法官的個人獨立。

法院獨立是司法獨立的一個關鍵環節,它包括上下級法院之間的獨立以及同級法院之間保持獨立,不存在隸屬關系。法院獨立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使上下級法院之間形成一個「隔音空間」,使得上下級法院之間能夠產生「間離效應」,以發揮上級法院與下級法院之間的雙向制約作用,給當事人提供最大化的審級利益。

我國目前的絕大多數終審的判決和裁定由中級人民法院做出,即基層法院一審,中級法院二審,也就是終審。但目前在初級法院與中級法院的關繫上,存在的是等級化的行政關系。這種行政化的運作方式無情地擊碎了立法者力圖通過審級制度來實現司法公正的努力。

依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上下級法院的關系是監督關系,但目前這種關系已經發生了異化,行政化的傾向十分嚴重。這主要源於體制建構之初對法院功能認識不清以及對司法特性的認識不清,沒有遵循司法體制建構的普遍原理來設計我國的法院建構體制,將中國的司法體系設計成與現代法治國家相去甚遠的統制型的司法體制,使得法院走向了行政化或官僚化的道路。遵循行政化的方式來建構司法體制,使得法院行政機關化,上下級法院之間行政層級化。上訴審法院成為行政意義上的對下級法院實行單向監督與控制的「上級」法院,初級法院基於法院司法等級制的定位使得其甘於從屬的地位。這種行政化的司法體制建構,導致中級法院權力過大不受制約以及基層法院自決權喪失,審級獨立盪然無存,司法獨立更是無從可言。

這種司法體制下的下級法官為了自己的生計、升遷,不得不放下「法官」神聖的尊嚴,與上級法官進行所謂的交流、溝通,希望上級法院能夠提供「指導意見」。上級法院基於權力欲也樂於為下級法官提供指導,這樣上下溝通、未決先請,使得一審法院作出的判決實際上成了上下級法院「合謀」的結果。更為嚴重的是,「錯案追究制」加劇了這種司法運作中的「潛規則」,這導致下級法院法官在遇到比較復雜或者當事人有可能上訴的案件時就不得不向無論才學還是經驗都有可能遠遜於自己的上級請教,盡管極不情願,但迫於無奈其還是屈尊、迎合。

我們不能苛責甚至不能指責下級法官或者上級法官應該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因為問題的根本不在於法官, [10]而在於統制型的司法運作體制,是這種體製造成了上級法院法官權力膨脹,造成下級法院法官權力限縮、謹小慎微。

基於上述我們可以說,上下級法院之間存在的非司法化的關系已經給上訴制度存在的實效性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粉碎了當事人試圖通過審級來獲取正義的念頭。

與法院審級的行政化相伴而行的是法院的地方化。目前,地方法院已經蛻化為地方的法院。依前文分析,司法獨立、司法權獨立要求法院在整個國家權力結構體系中處於獨立的地位。而中國法院行政區劃式的設置使得地方法院與地方政府結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地方黨政機關控制著法院的人事、財政體制,法院的生存、法官的升遷系於地方。在審判實踐中,地方權勢部門往往利用各種正當的或者非正當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法院的審判活動,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很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壓力,尤其是在當地影響重大的案件,其判決往往取決於地方領導的基調。如若省級法院或者最高法院作為終審法院,則可以利用身處高層,對地方復雜的熟人社會中的人事關系有一定距離的特點,擺脫干擾、促進司法公正。

(二)死刑復核程序:名存實亡

2002年轟動全國的陝西「槍下留人」案, [11]隨著槍聲響起,也塵埃落定。但它卻留給我們巨大的反思空間,使得我們不得不審慎地思考死刑復核程序的價值取向和存在的意義。

死刑復核程序,是對判處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進行審查核準的一種特殊程序。 [12]如果仔細分析對於死刑復核程序的定義,我們認為這一程序的主旨在於強調「審查核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這一程序的內核在於「監督」未生效的死刑裁判。死刑復核程序的設立初衷在於控制死刑數量,統一死刑適用標准,貫徹少殺慎殺的刑事政策。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死刑復核程序中出現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死刑復核程序名存實亡,流於形式。

第一,目前,普遍存在死刑復核程序與二審程序合而為一,使得死刑復核程序名存實亡。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復核部分死刑立即執行案件以及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案件。實踐中,這兩類案件往往是由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審理的,高級法院作為二審法院,當中級法院作出判決後,如果當事人上訴,那麼高級法院就啟動二審程序,同時也就啟動了死刑復核程序,由同一審判庭進行二審與死刑復核,兩個程序合而為一。這樣立法者希望通過死刑復核程序來「復查核准」死刑案件的願望也被實踐中的對策無情地粉碎了。

第二,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除少部分死刑案件(如最高人民法院一審、二審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死緩的案件)外,都必須經過死刑復核程序。但實踐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案件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而被告人不上訴的案件才有幸得到真正有效的復核。因為,其他死刑案件都被上文所述的「合而為一」的二審程序消化掉了。這樣就使得大量的死刑案件名義上進入了死刑復核程序,而實質上並未得到復核。

第三,死刑復核程序的運作是行政化的,其審理方式是書面審、秘密審。這種行政審批式的運作方式難以確保死刑判決的公正性。司法不同於行政的一個顯著特徵在於司法強調多元參與,強調「看得見的正義」,而目前的死刑復核程序中當事人卻無從參與其中,律師也被排除在外,死刑復核程序中被告人的辯護權受到極大的限制,社會公眾更是無法得知程序的具體運作。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第282條之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或者核准死刑(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必須提審被告人。」然而,這一司法解釋對於最高法院進行死刑復核時是否提審被告人沒有作出規定,即最高人民法院完全可以通過書面審的方式進行死刑復核;並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被告人享有比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的被告人享有更多的權利。 [13]

當然,我們必須充分地肯定死刑復核程序這種行政化的運作方式使得訴訟效率大為提高,滿足了司法機關快速打擊犯罪的目的,但公正卻難以保障。

(三) 再審程序:功能擴張

針對有學者提出的兩審終審制能否保障判決公正的質疑,主流觀點往往將再審作為反駁的有力武器,認為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完全可以糾正兩級審判中的錯誤。殊不知這種觀點犯了致命的邏輯錯誤。再審程序只能作為生效裁判的救濟程序,相對於二審、三審來講是非常救濟程序, [14]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應當備而不用,克服裁判不公,糾正錯誤判決應當在審級制度中解決,動輒就使用非常救濟程序,就會使非常救濟程序演變為普通救濟程序。

依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為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在審判監督工作中人民法院敢於面對錯誤,勇於糾正錯誤,這無疑需要巨大的自我否定的氣魄。但法院主動提起再審程序卻備受質疑,因為其違背了訴訟法理,如司法的被動性、應答性,「法院不得對當事人未有所訴求的事項有所作為」等。 [15]這使得司法機關苦苦追求的司法公正的正當性受到質疑。

在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上,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也是重要的動力之一。而與人民檢察院――控方角色相對應的辯方――被告人卻僅有與之明顯不對等的申訴權(不如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享有的申請再審權)。人民檢察院抗訴帶來的是再審程序的必然啟動,而當事人的申訴往往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司法之不公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畢竟申訴權還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只要申訴,案件就有被再審的一線希望。再審的制度設計激發了當事人纏訟求勝的慾望,為了實現「為權利而斗爭」的權利,申訴者們如愚公移山,生命不息,申訴不止。 [16]這就源於救濟機制不暢,發泄不滿情緒的途徑缺失所致。

為了應付或者為了穩定民心,予民以救濟,無奈之下,程序外的救濟大行其道。各級人大、信訪部門以及黨的政法委員會設專人從事申訴接待工作。如果申訴者萬幸,得到領導關注或者媒體曝光,案件就有被再審的機會,否則當事人只能繼續在漫漫的上訪、申訴道路上前行,長此以往,或許有些當事人基於對司法制度信心的喪失就會真正「無訟」,那將是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莫大悲哀。

再審功能的極大擴張嚴重破壞了司法的終結性。更為惡劣的是,經過再審的案件也無法終結。終結性是司法的重要特徵,司法是國家為解決社會沖突、保障社會主體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法治原理假設了這個活動的權威性並依規律設計了保障其裁判正確的司法程序, [17]如果司法機關作出的裁判被隨意否定,社會將無正義可尋。基於此,大陸法系國家據此確立了「一事不再理」 原則,自羅馬法以來就被作為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但是,由於再審的頻繁發動,這一原則在我國遭到毀滅性打擊。

由於再審發動的任意性,司法終局性的喪失,隨之而來的是司法權威的喪失。司法界權威人士指出「司法無終審權,不可能保證司法公正,更不可能樹立司法權威。最高法院的裁判可任意申訴,其權威性如何體現。我國現階段的司法權威,從歷史上來看,已降到了最低點,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18]

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制度設計,以及我們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誤讀、對實體公正的盲目崇拜,再審制度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自我否定,因為根據我們的申訴和再審制度,任何判決都可動搖。當然,精神可嘉,但司法絕不應當適用這種精神。況且,司法過程的性質決定了即使案件經過再審也未必能夠保證質量,未必能夠做到司法公正。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有時候並不能解決裁判不公的問題,相反其有可能帶來更大的裁判不公、資源浪費。

三、現行審級制度的問題反思——對公正和效率的雙重違反

本文第三部分對中國審級制度的現狀進行了客觀描述,當然其中也穿插了一些評論。通過上文對中國審級制度沿革以及現狀的描述,我們認為,不管是從審級制度設立的初衷還是從審級制度在現實中的運行來看,我國現行的審級制度既不能保證公正也不能促進效率,造成對公正和效率的雙重違反。這促使我們不得不從宏觀上、從制度構建的價值取向上思考現行審級制度為什麼問題百出。

(一) 主流觀點以及立法者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建構了兩審終審的審級制度。

(二)

在前文中筆者描述了兩審終審制這一立法設計的審級制度的由來以及現階段主流觀點對於兩審終審制的認識。我們認為在解放前的戰爭年代,各革命根據地往往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理應實行特殊的司法政策,兩審終審制的審級制度無可厚非。目前,我們所採取的審級制度與其說是立法者基於中國國情的創造,不如說是對傳統的沿襲,積習使得我們懶於反思,惰於革新,而總是自欺欺人地為之作出合乎情理的註解。

「審級太多,浪費資源,耗費民力;兩審終審,便利群眾,方便訴訟」,殊不知這種論點完全建立在了功利主義的基點之上,將追求效率置於追求公正之上。「在中國,進行司法改革的初始理由卻很簡單,就是提高審判效率,減輕法院的財政負擔和案件積壓。」 [19]這樣的司法觀符合我們所倡導的「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恆的主題」嗎?

再者,主流觀點並沒有與時代發展與時俱進,在革命戰爭年代、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兩審終審制能夠適應時代要求,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今天,兩審終審制的審級制度卻失去了其正當性。盡管我們今天仍然可以說我國地域遼闊,但如果再強調「交通不便」就是無視現實,在今天看來,客觀條件已經不再成為當事人尋求正義的障礙,當事人對於正義的渴求遠遠足以戰勝一切客觀條件的阻隔。我們可以講中國人有「無訟」、「厭訟」的傳統, [20]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秋菊」式的為自己討說法的司法「難民」大量存在,今天國人「為權利而斗爭」的法意識遠遠超過傳統的無訟觀念。在現行制度下,自認為受到不公正對待的當事人會通過各種途徑發泄不滿,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她就要不斷申訴。一審、二審、再審,不行到最高人民法院申訴,最高人民法院這一途徑走不通,就到全國人大、政協乃至黨中央討說法。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難道我們能說審級增加會對當事人行使權利起到阻隔作用?

(二)實踐中的死刑復核程序在公正與效率的價值選擇中倒向了效率。

死刑復核程序一直被視為我們國家在堅持少殺、慎殺,防止錯殺的政策上對死刑進行程序控制的典範,認為其是在批判地繼承我國古代優秀法律文化和不斷總結司法經驗的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訴訟程序或曰中國獨有的訴訟制度。但是「死刑復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實行內部監督的一種程序,它強調了人民法院的職權,是權力型程序。由於它沒有考慮權利主體的參與,其價值也就受到很大的局限。」 [21]權力型程序運作的特點就是注重效率的提高,這一點從最高人民法院對於死刑復核程序的核心——死刑核准權的收與放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現行體制內,如果完全依照刑事訴訟法以及刑法的規定,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權,這無疑會促進司法公正,但相應地增加了訴訟成本,降低了訴訟效率。由此,死刑核准權特別是死刑立即執行的核准權由誰行使,就可以反映出立法者及司法實務部門在死刑復核程序上的價值取向。筆者認為,考察死刑核准權的收與放的歷史,我們對此可以一目瞭然。

建國初、「三反」、「五反」時期,死刑案件批准權屬於省級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特令指定之專員公署),部分死刑案件必須經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及各大行政區或者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及大軍區批准。這一時期國家處於疾風暴雨式的運動治時期,繼承了革命根據地時期死刑復核制度,無可厚非。當然由於司法體制處於初創階段,由行政機關乃至軍事機關兼理死刑復核,程序不夠完備,但這應當歸因於所處的歷史時代、特殊的歷史環境。

1954年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核准,其中中級人民法院對於死刑案件的終審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申請上級人民法院復核;基層人民法院對於死刑案件的判決和中級人民法院對於死刑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不申請復核,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准後執行。死刑案件的復核和核准權根據不同情況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1956年中共八大決議中指出:「需要判處死刑的案件,應當一律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根據這一精神,第一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作出決議「今後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於1958年5月29日決定:「自即日起,凡由最高人民法院判處或者審核的『死緩』案件,一律不再報送本院復核。」 [22]這一時期,死刑復核程序由缺失到建立,由死刑復核權力分散到逐步集中,並且死刑立即執行的核准權收歸最高人民法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核准權歸各高級人民法院,使得死刑復核程序逐漸步入正軌。我們認為這一死刑復核權的劃分是合理的,基於司法公正的考慮,立法者將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准權收歸最高人民法院;基於訴訟效率的考慮,立法者將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核准權交由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這種運作方式滿足了對於公正和效率的雙重渴求,是適應時代要求的。並且,這種立法模式奠定了今後我國刑事訴訟法關於死刑復核程序的立法模式,具有積極意義。

1979年刑事訴訟法以及此後頒布的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核准。」這是對文革前立法模式的延續,並無不妥。1980年3月16日,基於社會治安狀況的惡化,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出通知規定:在1980年內,對現行的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等犯有嚴重罪行應當判處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核准。1981年六月,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死刑案件核准權問題的決定》,規定除對反革命和貪污犯等判處死刑,仍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外,在1981年到1983年內,對犯有殺人、搶劫、強奸、爆炸、放火、投毒、決水和破壞交通、電力等設備的罪行,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死刑的,或者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被告人不上訴的,都不必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1983年9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修改了《人民法院組織法》。其中規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權,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

8. 材料已到檢察院公訴科快兩周了,到法院開庭還要多久啊

按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經過3個階段,即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和審判階段(人民法院)。

1、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對於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

2、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人的意見。檢察院對案件審查完畢,有三種結果:

1)、如果確定案件材料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那麼檢察機關就可以把案件移送法院,由法院判刑。

2)、如果認為犯罪嫌疑人行為不構成犯罪,則由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

3)、如果認為案件證據尚不夠充分,確鑿,那麼可以將案件退回到公安部門重新進行偵查。

3、審判階段: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法庭審理後,人民法院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8)鎮雄縣人民法院審查官擴展閱讀

法院通知被告的傳票送達方式:

1、直接送達:由法院的審判人員和書記員或司法警察將應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屬(對單位為法定代表人或專司收件的人)的送達方式。

2、委託送達: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委託其它法院代為送達的送達方式。它是直接送達的補充。嚴格意義上講委託送達不是一種獨立的送達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間的協助行為而已。

3、郵寄送達:法院送達人員將應送達的訴訟材料通過郵寄方式交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4、留置送達:即直接交給被告,而被告拒不簽收的情況下,將傳票留在被依據,即視為已經送達。

5、轉交送達:對軍隊中的軍人以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部門或監所行政部門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6、公告送達:又叫擬制送達。指在報紙或其它載體上刊登公告,經過一定期限即產生送達效果的送達方式。

法院送達訴訟文書,應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

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熱點內容
嵊州人民法院拍賣網 發布:2025-01-06 06:02:40 瀏覽:514
司法強拆程序 發布:2025-01-06 05:49:45 瀏覽:996
民事訴訟法答辯期審判期間 發布:2025-01-06 05:46:55 瀏覽:554
刑事訴訟法審委會 發布:2025-01-06 05:30:53 瀏覽:385
清華大學行政法考研經驗貼 發布:2025-01-06 04:46:05 瀏覽:570
法官任職步驟 發布:2025-01-06 04:15:55 瀏覽:143
2013年執業葯師葯事管理與法規答案 發布:2025-01-06 04:15:00 瀏覽:665
合同法對國有公司的重要性 發布:2025-01-06 04:07:52 瀏覽:929
河沖法規 發布:2025-01-06 03:46:59 瀏覽:919
西北大法學 發布:2025-01-06 03:26:40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