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自殺刑法

自殺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18 22:04:03

Ⅰ 如何分析自殺的刑法問題

個人自殺不屬於犯罪。刑法對於自殺的處理,應具體分析:

一、相約自殺。(1)雙方約定共同自殺,兩人均自殺身亡,不存在犯罪問題;(2)一方自殺成功,另一方自殺未逞,不構成犯罪;(3)相約自殺,一方先殺死另一方,然後自殺未逞,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二、行為人以某種行為引起他人自殺。(1)正當行為或輕微不法行為,引起他人自殺不成立犯罪;(2)嚴重不法行為引起他人自殺身亡的,以相關犯罪處理,可作為情節因素考慮從重處罰(如強奸導致受害人自殺),某些情況下按照結果加重犯處罰(如暴力干涉婚姻引起被害人自殺)。

三、教唆或幫助自殺。(1)欺騙兒童或精神病患者自殺,屬於故意殺人罪的間接正犯;(2)利用權勢,暴力、威脅使他人自殺的,成立故意殺人的間接正犯;(3)行為人教唆自殺的行為使被害人對法益的有無、程度、情況等產生錯誤,其對死亡的同意無效時,也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醫生告訴可能治癒的患者只能或兩周,使其自殺的)。

Ⅱ 犯罪自殺要負刑事責任么

犯罪後自殺不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犯罪人因實施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按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Ⅲ 自殺算犯罪嗎

自殺不屬於犯罪。在我國《刑法》中,沒有相關對自殺者進行定罪的規定,所以不構成犯罪。但是,在實施自殺行為時,侵害到他人人身財產的權益,或者危害到社會公共安全,該行為可能涉嫌違法,嚴重的,則可能構成犯罪。在此情況下,如果自殺者實際死亡的,則不再追究其法律責任;如果未死亡的,仍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例如,如果行為人在公共場所採用爆炸式自殺的,就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脅。如果實施爆炸後,行為人自己沒有死亡的,就應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Ⅳ 自殺是犯罪嗎

自殺本身不構成犯罪。犯罪是違反刑法的行為。從權利方面來說,這種行為是侵犯權利的行為。比如說,有人被非法監禁,那麼他的自由權利被侵犯了,又如某人被搶劫了,那麼他的財產方面的權利被侵害了。自殺不是一種侵犯權利的行為,自殺本身也不是一種權利。一般的理解,權利以及法律涉及社會行為。自殺本身不是一種法律權利,法律對此無禁止,應該說是自然人處置自己生命權的一種自由。但如果侵害到家人的權益,或者危害到社會公共安全,該行為可能涉嫌違法,嚴重的,則可能構成犯罪。最後,被自殺絕對是一種犯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上述條文是我國刑法關於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如果單純從字面上理解,「故意殺人」的「人」指所有人,既包括別人也包括自己;所以自殺也是故意殺人行為,自殺成功的,因行為人已死亡無法追究其刑事責任,自殺不成的,應當追究自殺者故意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但是,在我國沒有人會因為自殺不成功而被追究刑事責任(除非自殺行為本身又導致其它法益受到侵害),因為我們並不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法律規定的。所有關於故意殺人條款的解釋都認為,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故自殺不構成此罪。

Ⅳ 教唆自殺刑法是怎麼規定的

教唆自殺刑法的規定如下: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九條,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Ⅵ 自殺在什麼地方有罪

般為講自然死亡後,不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共場合一旦自殺未成就可能犯罪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每個人是自由的,雖然不能決定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決定自己的死亡,認為我們是有權利決定自己的身體與生命的,有的人則不這樣子認為,他們決定,無論是誰,都沒權利決定自己的死亡
所謂自殺,是指故意用某種手段終結自己生命的行為。其基本特徵是;
(1)自殺者主觀上有戕害自己生命的故意;
(2)自殺行為所指向的客體是本人的生命。
這是自殺與他殺的根本區別。本文結合我國的司法實踐,參考國外的一些情況,對有關自殺案件中的法律問題,作一粗淺探討。
二、自殺者應否承擔法律責任
這是西方學者爭論了幾個世紀的問題。諸家的思想歸結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主張認為,自殺是人的自然權利,為了逃避人生的痛苦,每個人都有權結束自己的生命。歷史上,伏爾泰,盧梭、霍爾巴赫等人都贊成自殺。在十八世紀,甚至把自殺視為英雄行為。
另一種主張認為,自殺並不純粹是個人的事情,它對社會、家庭和他人造成的影響是沉重的。自殺的犧牲者不僅是自尋短見的那個當事人,其家庭、親友和集體都因他的自殺而受到波及,所以,自殺是一種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行為。
關於自殺是否為犯罪行為,在英美刑法學家中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自殺是犯罪行為,其理由是;刑罰乃根據犯罪而來。因此,自殺行為完成者,只不過不能對其適用刑罰而已,但仍應視自殺者為有罪。認為自殺不構成犯罪的理論根據是:犯罪的成立以刑罰為要件,自殺既遂者,已無法再對他適用刑罰。因此,自殺為法所不罰的行為,亦即自殺非罪。
從各國法例來看,只有英國早期的普通法、美國若干州的法律及印度刑法等,把自殺作為犯罪。英美普通法把自殺作為謀殺罪的一種,理由是有「犯罪預謀」。「自殺」一詞本身就含有「自我謀殺」之意。英國早期普通法,視自殺為重罪,對自殺既遂者,在其死後還要施以羞辱性喪葬,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印度刑法典》第三0九條規定:「任何人企圖自殺,並為實現該犯罪而實施任何行為的,應處刑期可達一年的單純監禁,或罰金,或二者並科。」
【拓展資料】
我們認為,自殺問題並不純粹是個法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個道德問題,在有些國家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對自殺問題的探討必須持嚴肅認真的態度,要設身處地去考察引起自殺的種種復雜因素。既要看到絕大多數自殺者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同時也不能忽視某些自殺行為對社會和他人帶來的嚴重後果。同樣,對於自殺者應否承擔法律責任,也不能採取絕對主義的觀點,認為一切自殺行為都是合法的,而是應當分別情況,區別對待。我們認為,對以下兩種自殺行為進行法律制裁,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畏罪自殺。某些罪行嚴重的犯罪分子,在其罪行敗露後,為了逃避法律制裁或掩護同夥,往往畏罪自殺,企圖一了百了。有的先行毀滅罪證,製造假象,然後自殺,千方百計阻撓偵查工作的進行。對於這種自殺未遂的犯罪分子,在量刑時可作為從重情節,對於自殺既遂的,如果按其罪行應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就應該宣布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利。因為,其人雖死,但他還可能享有著作權、榮譽權、社會福利等項權利。

Ⅶ 自殺違法嗎,是否要坐幾年牢

自殺是不違法的。也不會坐牢的。因為你已經是。智商是你個人的行為,沒有傷害到別人。傷害的是你自己。我覺得不管怎麼樣的情況下都應該要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要輕易的放棄。

Ⅷ 自殺算不算犯法

不算。

按照法律精神來看,自殺是應該屬於故意殺人,只不過這中行為侵犯的是自己的生命權利,沒有侵犯他人。但是基於犯罪人已經死亡,所以談不上承擔法律責任,沒有法律責任的承擔者。這種刑事立法也即沒有現實意義,故刑法沒有明確自殺行為是犯罪,根據刑法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自殺不算犯罪。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8)自殺刑法擴展閱讀

自殺不可以視作公民權利,但殺死自己是不需負刑事責任的( 沒死也不須負責 )。組織集體自殺犯法,有鼓動他人的嫌疑,動機可議。阻止集體自殺不犯法。

生命權是公民的權利,但公民不享有自殺的權利 。因為法律不鼓勵公民自殺,因此 不會將自殺規定為公民權利。參加集體自殺不犯法,阻止他人參加集體自殺更不犯法。

出生和死亡是自然現象,不屬於法律規定的權利或義務。非自然死亡除外(指他殺等)。安樂死在我國目前沒有明確的立法。遵照他人的本人意願幫助他人實施安樂死,屬於幫他人實施自殺,犯法,但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故醫生不可以給病人實施安樂死)

熱點內容
用別人的卡付首付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4-12-31 03:54:43 瀏覽:101
勞動法對兼職工作的具體規定 發布:2024-12-31 03:54:40 瀏覽:96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免費下載 發布:2024-12-31 03:33:50 瀏覽:381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0 發布:2024-12-31 03:03:09 瀏覽:427
解讀中辦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4-12-31 02:53:50 瀏覽:980
事業單位能否設立公司法律規定 發布:2024-12-31 02:48:43 瀏覽:57
恩平廣東律仲法律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2024-12-31 02:33:14 瀏覽:212
法學國民性 發布:2024-12-31 01:31:56 瀏覽:531
什麼條例屬於行政法規嗎 發布:2024-12-31 01:31:10 瀏覽:666
律師會不會敲詐當事人 發布:2024-12-31 01:27:37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