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刑法原則的發展
㈠ 簡述漢代刑法的主要原則
1、刑事責任年齡,幾次變化:10歲—70歲;8歲—80歲;7—80歲;10—80歲。
2、上請原則(貴族官僚有罪先請原則) 一定范圍內的官僚、貴族及其子孫犯罪,不交一般司法機關處理,而應先奏請皇帝裁決。官貴犯罪可以請示皇帝給予優待。
3、親親得相首匿(親屬相隱原則:漢宣帝),親屬間首謀藏匿犯罪可以不負刑事責任。
4、尊老憐幼原則(恤刑原則) 對於犯罪的老、幼、婦孺、病殘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給予照顧 。
㈡ 漢代的刑法改革和漢代的刑制改革一樣嗎
一、論漢初的刑制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時間:2011-03-17作者:新聞來源:湖州檢察【字型大小:大 | 中 | 小】
楊東江
1.漢初刑制改革的原因
1.1 漢初刑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漢文帝廢除肉刑,決不單純是受到孝女緹縈言行的感動,而是與漢初整個形式有關,由當時的勞動力缺乏造成的。漢文帝時,西漢社會經濟開始繁榮興盛,社會秩序比較安定,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社會的繁榮地主貴族日益奢侈,需要從農民身上剝削更多的財物,這些都要求增加可供剝削的勞動人手,而肉刑使犯罪者失去勞動力,這是漢文帝廢除肉刑的真正原因。
漢文帝主張無為而治,除廢除肉刑外還推行刑罰改革。他認為漢高祖時所制定的法律有的條文比秦更為苛刻。法律規定一個人犯法株連父母妻子兒女,這樣做不利於國家,要加以改變。由於漢文帝的堅持,頒布了詔書,廢除了連坐法令,減輕了其他刑罰。漢文帝的刑罰改革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1.2 漢初刑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此次刑制改革始於漢文帝十三年,直接原因是緹縈上書。[③]緹縈之父有罪當處肉刑,緹縈上書皇帝,痛陳肉刑「刑者不可復屬,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之弊,願自納為官婢以贖父刑。文帝知道後很為感觸,即下令大臣擬定具體辦法改革舊有的刑罰體制。
2.漢初刑制改革的內容
漢初刑制改革主要在秦朝的法律法規上進行,為糾正秦朝法制的暴虐殘忍,漢朝以「仁政」精神為指導,廢除了許多肉刑酷法,使沿襲了兩千多年的肉刑逐步廢除,刑罰進入了相對文明,還確定了刑事責任的承擔標准,順應了當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1 廢除肉刑
廢除肉刑由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提出具體改革方案,主要是用徒、笞、死三刑取代黥、斬左趾、斬右趾等肉刑。將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劓刑改為笞三百,斬左趾改為笞五百,斬右趾入於死刑,並相應確定徒刑的固定刑期。此次改革雖然以徒刑、笞刑取代了黥、劓、斬左趾、斬右趾等肉刑,但所定笞數太高,實際上經常笞人至死,故時人有「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之評。為此,景帝元年兩次下詔遞減笞數,再行改革,將原來劓刑笞三百最終定為笞一百,斬左趾笞五百定為笞二百並頒布「箠令」,確定笞刑的刑具、行刑方法,限制笞杖規格及受笞部位,使「加笞與重罪無異,幸而不死,不可為人」的境況得以改變,「自是笞者得全」。[④]還規定[⑤]:竹板長五尺,寬一寸,末梢薄半寸,並削平竹節;笞打的部位是臀部,笞打過程中不得換人。這樣就減輕了笞刑對身體的傷害程度,也減少了受笞刑而死者的數量。初漢刑制改革的另一項內容就是明確規定了刑期,以前的刑罰均為無期刑,經過改革,無期刑終於變為有期刑。此外,改革還廢除了收孥相坐律令及誹謗罪等。此次改革使刑罰從野蠻走向相對文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勞動力,從而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另外,刑罰改革還為後來確立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打下了基礎。
2.2親親得相首匿
秦代奉行「法治主義」,為維護國家統一法律秩序,獎勵告奸,重懲匿奸行為。與秦代不同,漢朝依照儒家宗法倫理思想,確立了親親得相首匿的刑事法律原則。所謂親親得相首匿,是指漢代法律所規定的直系三代血親之間和夫妻之間,除犯謀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應相互包庇隱瞞,不得向官府告發;對於親屬之間容隱犯罪的行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具體而言,親親得相首匿原則包括以下內容:卑幼首匿尊親長,不負刑事責任;尊親長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請減免外,其他也不負刑事責任。自漢宣帝後,親親得相首匿即成為中國古代重要刑事法律原則之一,為後世封建王朝所沿襲。
2.3恤刑
為糾正秦朝法制的暴虐,漢朝以「仁政」精神為指導,確立了恤刑原則。對於犯罪的老、幼、婦孺、病殘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給予照顧。漢代實行的恤刑原則,主要是因為統治者認為老幼病殘者,對於封建統治危害不大,對其加以寬免,既可以博得「仁政」的美名,又不至於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
2.4刑事責任年齡
秦律以身高確定刑事責任能力,漢代不是以身高,而是以年齡作為確定刑事責任的標准,這一變革使得刑事責任能力制度更為科學。漢代法律定有承擔刑事責任年齡的最低年齡和最高年齡,對於一般犯罪在最低責任年齡之下的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擔刑事責任;在最高責任年齡之上的耆老之人也不承擔刑事責任,體現了矜老恤幼的仁政精神。
2.5 上請
所謂「上請」,是指一定范圍內官僚、貴族及其子孫犯罪,不交一般司法機關處理,而應奏請皇帝裁決的制度。上請制度是儒家思想「尊尊」原則的要求,也是「刑不上大夫」原則的具體體現。在漢代,自漢高祖以下,平帝、宣帝以及東漢光舞帝時都有關於上請制度的詔令,享受上請特權的范圍也逐漸由漢初的郎中一級官吏擴大到東漢時的幾乎所有官員。
3.漢初刑制改革的評價
此次刑制改革廢除了兩千多年的肉刑,使刑罰走向相對文明,是中國古代刑罰制度改革的重大歷史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作為一次封建刑制改革,其目的必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所以必然有其局限性。 3.1 漢初刑制改革的局限性
文景時期刑罰改革的局限性在於並沒有完全徹底地廢除殘酷的肉刑,如作為肉刑重要刑種之一的宮刑在此次改革中並未明確廢除或予以取代。同時,此次改革以後不久,斬右趾又復施行。應該說,漢文帝廢除了自夏朝以來實行了兩千多年的黥刑、劓刑、刖刑等肉刑,是中國古代刑罰制度改革的重大歷史進步,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漢書·刑法志》認為,這項被後世稱為仁政的舉措,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斬右趾者又當死,斬左趾者笞五百,當劓者笞三百,率多死」。即原來應受刖右趾刑的,在改革之後都變成了死刑,這顯然是加重了刑罰;用笞刑代替了劓刑和刖左趾刑,由於笞數過多,致使許多犯人在受刑的過程中就被打死,因此《漢書·刑法志》指責文帝廢除肉刑是「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在文帝廢除肉刑的基礎上,漢景帝繼續進行改革,主要是在減輕笞刑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景帝下詔書說:加笞與重罪無異,幸而不死,不可為人。其定律:笞五百日三百,笞三百日二百。但即使是這樣尚且不能保全犯人的性命,於是,景帝中元六年,即公元前144年,又下詔日: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畢,朕甚憐之。其減笞三百日二百,笞二百日一百。與此同時,制定了《簍令》規定:笞者,篁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臀。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景帝時的《篁令》統一規范了刑具的長短厚薄,規定了只可笞罪犯的臀部,規定行刑的過程中不得換人。這一改革使得「笞者得全」,但仍存在「酷吏猶以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輕,民易犯之」的弊端。[14]
3.2 漢初刑制改革的意義
漢初刑制改革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維護了封建統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對後世乃至現在我國的刑罰制度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司法制度相對完善的今天,這次成功的刑制改革仍有許多經驗和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3.2.1漢初刑制改革的歷史意義
漢初的刑制改革在中國刑罰發展史上有著巨大的貢獻。秦朝的刑罰制度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其中肉刑與各種形式的自由刑並存,並且自由刑尚不規范、缺乏合理的差等階梯。肉刑本是奴隸制的刑罰,它在漢初之所以仍被採用,是奴隸制殘余在刑罰制度上的反映。文景二帝廢除肉刑,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有利於保護社會生產力。盡管在刑制改革的過程中,局部范圍內曾有過一定程度的反復,甚至有倒退;比如斬右趾刑改為死刑棄市,由輕變重;宮刑本已廢除,但後來又予恢復;等等,但這些畢竟都屬支流。廢除肉刑使我國古代的刑罰手段由野蠻殘酷變得相對文明。西漢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不僅廢除了劓刑等肉刑,還確立了以徒刑和笞刑為主體的封建刑罰制度。自此以後,作為早期刑罰體系主要特徵的肉刑不再是刑罰的主體,殘酷的肉刑方法在觀念上已不為人所接受。封建制刑罰體系中的徒刑、笞杖刑開始成為刑罰的主體,並不斷走向完善與系統化。文帝、景帝及以後各朝代刑罰制度經歷多次變革,至隋唐時期最終形成了中國封建五刑制度。可以說,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是中國古代法律超越野蠻、走向文明的里程碑。
-------------------------------------------------------------------------------------------------------------------
2、漢初刑罰改革的主要內容
學界一般認為漢文帝改制有兩項內容,一是廢除收孥相坐律令,二是廢除肉刑並相應規定勞役刑的刑期。
這樣看來,二者很是相似,但事實上刑法改革是刑制改革的一部分。
㈢ 漢代法律內容的變化和特點
漢朝法律的特點包括: (1)兩漢統治者以「德主刑捕」即「大德而小刑」作為法制指導思想。 (2)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兩漢時期為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採取了許多措施。首先,確立統一的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次,打擊封建割據勢力,防止結黨營私;再次,漢武帝時在全國建立十三州部監察區,派刺史「六條問事」,以打擊強宗豪右和郡守二千石的不法行為。 (3)改革刑制。自漢文帝「除肉刑」後,景帝時又進一步改革,從而使刑罰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變化是中國法制發展史上的大事,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從野蠻走向文明和進步。(4)推行抑商政策,打擊商人的勢力。 四、兩漢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構 1、中央司法機構? 兩漢的中央司法機構,由尚書、廷尉和御史大夫組成。尚書的司法審判職能與廷尉並立,司法審判大權由廷尉和尚書共管。廷尉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審理皇帝交辦的詔獄,同時審理地方上報的疑難案件。其屬官有廷尉正,主決疑獄;工右監,管逮捕;左右平,掌平詔獄;還有廷尉史、奏讞(審判案件)掾、奏曹掾等。廷尉掌刑獄,漢時有所謂「召致廷尉」,即由廷尉決獄。 御史大夫為御史之長,下設御史中丞,主要職掌是舉劾案章。御史中丞還有權與廷尉等承詔治獄。 2、地方司法機構 地方司法機構基本上是郡、縣兩級。漢初由於郡縣與封國並存,封國享有相對獨立的審判權,但不構成獨立的司法管轄機關。據《反漢書。百官志》載:郡太守的職掌,包括賞罰、司法、監察等權。郡守、縣令因為有司法之權,故下設有關機關懲治不法。由此可見,漢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司法機構系統已很完備。 (二)訴訟與審判制度 1、告劾 漢代的起訴叫「告劾」,一方面是指當事人自己直接到官府告訴,就是今天所說的「自訴」;另一方面指官府官吏,主要是監察官吏御史和司隸校尉,「察舉非法」、「舉劾犯罪」,就是今天所說的「公訴」。 兩漢時期,在一般情況下,必須按司法管轄逐級告劾,但有冤獄,可以越級上書皇帝。 根據漢律「親親得相首匿」原則,除大逆、謀反之外,在一般情況下不準卑幼告發尊長,告者要受到懲處。
㈣ 西漢文帝景帝的刑制改革的背景、內容及其意義是什麼
西漢文帝廢除肉刑一事,作為中國刑罰史上著名的改革舉措而引人矚目。前人和今人的評價很多,而在成為一門學科之後的中國法制史的研究中,各種評價基本對文帝改革刑制持肯定態度。本文作者和諸位學者在這一方面是完全一致的。現在提出再評價,只是考慮到,由於文獻記載不足,有些問題尚未得到適當的解釋;有些評價其本身則也需要評價;還有對一些學者的卓見雖然十分敬佩,但覺得似還可以再深入一些分析並予以補充。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求新免不了出現失誤,深析也並不能保證正確,本文不過是想提供一種思路,以期在學術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對斬右止改入於死的推想
沈家本在他的《歷代刑法考》刑法分考五「議復肉刑」條中,列舉了漢魏晉等時期有關議復肉刑的各種主張及觀點之後,在最後的按語部分說到:
漢文帝除肉刑,千古之仁政也,班固首議其非。……蓋自班固創於前,自此推波助瀾,至東晉之末而猶未息,可為法家中之一大爭端矣。推求其故,則張蒼定律改斬右止為棄市,系由生入死,人遂得據此以為言耳。在當日,定律之本旨必非無因,特其說不傳,論者不察,並一切肉刑而亦議之,紛爭不已,何其固也?〔1〕
沈家本的說法頗有道理。如果我們根據散見的各種文獻,同時發揮一些想像力,追尋文帝改革時可能面對的現實情形,也許多少能夠發掘出當日定律之本旨。
在肉刑存在的時代,如參考睡虎地秦簡中《法律答問》所記載的有關加罪的解釋,可以看出在一罪的情況下,最高只判處到斬左止黥為城旦:
何謂「加罪」?五人盜,贓一錢以上,斬左止,又黥以為城旦;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劓以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錢,黥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錢,遷之。〔2〕
從這一秦法,我們可以猜想,如果盜罪的最高處刑是斬左止黥為城旦,則秦時對以贓物計算的普通盜罪並不處以死刑;另一種可能是相反的情況,即如果盜罪最高處刑不屬於加罪,因而可能在贓額達到一定數量後處以死刑,那麼,作為一個罪名而言,盜罪的加罪最高也只加到斬左止的一級,再往上已經不屬於加罪而是直接入於死刑。無論事實是上述情況的哪一種,因此可以首先作出以下推測:
A. 斬左止一般是作為加罪來使用的。
其次,作為文帝改革中難於被後人理解的改斬右止為棄市,考慮到文帝並非一位庸主,不可能不知道把生刑改為死刑,如果沒有較充足的理由,定會遭後人非議。丞相張蒼等一批經驗豐富的朝廷大臣議定此事後提出的改革方案,如果毫無道理就將斬右止隨便改為棄市,肯定當時參與議律的眾人就會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更不要說如不做出恰當的分析解釋,漢文帝這最後一關也難獲通過。可是,明顯有悖情理的事情,文帝竟沒有提出意見,而是「制曰可」即絲毫沒有窒礙地予以批准,那麼,我們分析的時候,就應該為此事找出一個我們雖然從史書上見不到而在實際上必然存在的改動理由。問題的關鍵,不用說就是當時斬右止在什麼情況下施用。根據有關文獻,我們似乎可以做出第二項推測:
B. 斬右止可能是作為加重處罰或針對累犯而使用的。並且一旦施加了斬右止,可能意味著罪人左止也不復存在。這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罪人在一次的判決中因數罪並罰而被同時斬去左右止。二是罪人以前犯過被斬左止的罪如再犯斬左止的罪,將被斬右止;或因累次犯罪已經被黥劓斬左止,則再犯黥為城旦以上的刑罪時要斬右止。
例如《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講到龐涓妒忌同學孫臏的才能,將其召到魏國,「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又如《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
以上都是先秦時代的例子。能反映漢代情況的,是見於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的一件漢
初案例。案情說的是:女子符逃亡,後趁自占書名數即自動到官府登記身分戶籍時,隱瞞了原來的身分而登記了名數,接著又做了大夫明的女奴。明將她嫁給隱官解為妻。解原先受過黥劓,這時為隱官。隱官是指受過肉刑的刑徒,後因赦免、除罪等原因不再作為刑徒看待,被安排在不易被人看見的處所生活和勞動的人。
本案被提起訴訟是因為符被人(可能是符原先的主人)發現並被送到官府,逃亡一事被告發。隱官解因為娶亡人符為妻,依律:「娶亡人為妻,黥為城旦」,解作為違反這項法律規定的人被判處黥的肉刑和城旦的勞役刑。黥是肉刑中最低的一個等級,在它上面依次還有劓、斬左止、斬右止等幾個級別。但本案受到刑罰的解不是初次被刑,由於解以前已受過黥劓的肉刑,便不再施黥,結果處刑是「斬左止為城旦」。〔3〕
可以推想,假如「解」再被赦為隱官,以後又犯了黥為城旦以上的刑罪,則將會被斬右止。這樣來推測如果符合當時的情況,那麼「解」至少需要犯三次刑罪才能到斬右止的一級。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一個人多次犯有黥城旦的罪,累積起來則需要犯四次刑罪才到達被處斬右止的一級。即使作為加重處刑的前述最重的一種「五人盜,贓一錢以上,斬左止,又黥以為城旦」的情況,也需要再犯一次黥城旦以上的罪才到達斬右止的重級別肉刑。以這種情況而論,累犯的次數既多,所犯罪行又都較重,應當是不多見的。
以上推論如與文帝時改革刑制聯系起來看,那麼張蒼等人提出將斬右止改為棄市的方案,實際上可能是將累次犯有較重之罪達到斬右止的改為死刑。至於漢代是否有初犯而且是一
罪便被斬右止的情況,現在還不能肯定,我個人的看法是傾向於沒有。
受到後人推崇的唐律里,就有累犯加重的法律規定。請看《賊盜》律中的一條律文:諸盜經斷後,仍更行盜,前後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絞。
這雖然只是特指盜罪,並未作為普遍原則使用,但是從疏議解釋的立法目的來看,實質上是對多次犯罪不思改悔的人加重處刑。疏議是這樣說的:「行盜之人,實為巨蠹。屢犯明憲,罔有悛心。前後三入刑科,便是怙終其事,峻之以法,用懲其罪。」對唐代的這一法律規定,因為說明的很清楚,因此未必使人反感。如果聯繫到漢除肉刑,改斬右止為棄市,倘若當時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對累犯應處肉刑者改為棄市,以對「屢犯明憲」者峻之以法,以避免廢除肉刑並規定刑期後,可能帶來的對這類人處罰過輕的問題,不是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嗎?
由於文帝改革受到後人指責的一點就是把斬右止改為棄市,在無法了解當時具體情況的人看來,這的確是不大合適的做法。但改律時文帝和張蒼等君臣都不以為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其中一定有不為後人所知的理由。根據新出土的漢簡《奏讞書》,我想找出一個較為合理的解釋,所以提出以上的看法。據整理張家山漢簡的學者所講,漢簡「律令中尚存有大量的肉刑,如黥、劓、府、斬左止、斬右止等,」〔4〕其中「斬右止」的相關條目對解釋文帝改革有關鍵的意義。本文的看法只能作為一種參考意義上的假說,希望在張家山漢簡全部公布出來後,能從中得到部分驗證。
二、對現行說法的反思
對漢文帝除肉刑的評價,國內比較多的一個說法,是從經濟著眼,即從破壞還是保存社會生產力的方面加以分析。比如有的學者立論認為:文景之世的刑制改革,明確提出了廢除肉刑的具體內容。這是中國社會從奴隸制過渡到封建制以後,在法律制度方面所出現的一次重要變革,是刑罰制度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歷史進步。作為奴隸制刑罰制度核心內容的肉刑,是一種殘害人的肢體,破壞人的生理機能,使人終身殘廢的野蠻殘酷的刑罰。它通過對一部分勞動力的人身傷害,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的健康發展,阻礙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這已不能適應封建個體小農階層已成長為廣泛社會基礎,封建個體小農經濟已構成為主要經濟成分的封建時代的社會要求,不能滿足統治階級日益增長的對勞動力的剝削需要。因此,文景之世廢除肉刑的改革,不僅擴大了剝削對象,增加了創造物質財富的社會來源,客觀上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與經濟的恢復,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歷史進步,而且也使刑罰制度由極端野蠻殘酷向相對寬緩人道逐漸過渡,從而消除奴隸制殘余在法律制度方面的消極影響,推動封建法律制度向深入發展。
我個人以前也曾持此說中所主張的、除肉刑對發展社會經濟有利和對勞動力的需求有關系的看法。現在看來,如果以漢文帝改革的特定的時點來分析,我們的這一看法也許有些牽強。
文帝改革刑制的時段,似乎不存在所謂的肉刑嚴重破壞社會生產力的情況。在《漢書·刑法志》提到廢除肉刑一事之前的一段文字中,班固是這樣說的:「及孝文即位,……風流篤厚,禁罔疏闊。選張釋之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罰大省,至於斷獄四百,有刑錯之風。」這里談到一年之中,斷獄即刑事審判的案件只有四百。當然這也許是大約的數量,但既然有確切的四百這一基本數字,應當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認為這不過是班固的溢美之詞,恐怕還需要拿出其他的證據來證明,否則難以服人。現在根據這一數字繼續往下追問,就要難免出現一些不易回答的問題。比如說,每年只斷獄四百,如果受到審判的罪人所受到的處罰包括死刑、肉刑、徒刑、遷刑、財產刑等所有各類刑罰,那麼被判處肉刑的人是十分有限的,只會佔四百個案件中的一部分。從勞動力角度去計算,這些人和漢代當時已經擁有的幾千萬人口相比,不能不說是微乎其微的。再比如說,即使象師古注釋時說這四百「謂普天之下重罪者也」(不知師古是有根據還是推測出此種含義),也難以和勞動力問題相聯系,因為不要說重罪應包括死刑,就算四百個案件涉及的罪人所受的刑罰都是肉刑,那也不過是四百而已,單純從勞動力方面講,保留肉刑也不致出現不能滿足統治階級日益增長的對勞動力的剝削需要。還有更主要的被忽略的事,那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即使人們被施加了肉刑,也沒有表明就此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黥刑應是肉刑中使用量最多的刑種,劓刑一般使用的已經不很多,從勞動能力看,被黥、被劓的人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至於斬止的刑罰,我們至少知道斬左止往往並處城旦的徒刑。城旦據漢代人應劭說是「旦起行治城」即一早就要去築城,不論刑徒是否這樣分工,起碼城旦也是指重體力勞動。這說明斬左止的人即使身體活動能力受限,但仍然能承受較重的勞動。以前我曾著文提到,受了斬止刑罰的人,可能只是斬去腳的一部分(如果大膽地推測,也可能就是斬去腳趾,受刑者仍能雙足站立乃至行走,只是有些行走不穩)。
對肉刑本身的分析,應當說日本學者提出的觀點更能揭示其實質。滋賀秀三先生認為:在中國的上古時代,「受肉刑者已不被看作是社會的一員,任憑他們是死是活都無人關心,與最原始的放逐形態一模一樣。可以認為這就是肉刑的本來目的。也就是說,與死刑一樣,肉刑所追求的目的,在本質上與放逐是相同的。刀斧之痛、傷殘之苦都不是肉刑的主要目的,肉刑的主要意義,在於它加之於肉體的毀傷,是社會廢人、市民權被終身剝奪的象徵。」而讓刑人充當賤役,可能是這些被社會拋棄的人難以生存,因此照顧性的給予其度過殘生的謀生條件。後來認識到這些人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才逐漸發展出針對刑人的相關制度。滋賀先生對中國早期刑罰的起源還提出一個十分精闢的觀點,即認為: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從「驅逐出社會」的角度,一元化地領會死刑、肉刑和放逐刑。〔5〕
所以,判斷肉刑屬於嚴重破壞生產力,或者說廢除肉刑有擴大剝削對象的意圖,似乎分析的都不夠到位。如果就事論事,應當承認漢文帝除肉刑的本意,還是文帝自己說的,是要實行德政,為罪人開通改行為善之路。
漢末曹操執政時期,曾經考慮恢復肉刑,但這時任少府一職的孔融堅決反對復肉刑。他提出的主要意見是:第一是時代變了,當今與古代社會條件已不同,復古刑不合時宜。第二是肉刑殘酷,容易讓人聯想起商紂王,紂王曾砍開朝涉者的小腿研究為何這些人不怕冰冷的溪水敢在早晨涉水過去,天下因此評價紂王無道。肉刑中的刖也是砍下人的腳,「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天下常有千八百紂也」,想求得天下祥和怎麼可能呢?第三是從歷史上來看,受過肉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歸正」,一些人如趙高、黥布之流反倒往往「為世大患」。說明肉刑的使用並不能阻止人再做壞事。而一些好人受了肉刑,「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罹刀鋸,沒世不齒」。他們雖然都有令人佩服和感嘆之處,但作為刑餘之人,由於身份低賤而永遠不能和普通人一樣,也失去了進取的機會。「漢開改惡之路,凡為此也」。也就是說漢除肉刑有利於受過處罰的人們不失去對未來的希望,刑罰的目的是使人復歸社會而不是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孔融的這些話等於為以前漢文帝廢除肉刑提出了有力而詳盡的論據。他舉出的例子有的也不是很恰當,但是,中心論點如肉刑的殘酷無道,肉刑不能阻止惡人作惡反而有時會傷害好人,以及肉刑斷絕了人們改惡從善的希望等等,都很有說服力,因此他的意見被聽取了,刑罰沒有改動。(見《晉書·刑法志》)
孔融的論點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他所說的「一罹刀鋸,沒世不齒」,以及漢除肉刑是為了「開改惡之路」。滋賀先生更明確地指出:「文帝改革的著眼點在於開辟改過自新之道,而肉刑是一旦受之、終身不改的,所以被廢止了。廢止終身勞役刑,規定勞役刑的期限,對開辟改過自新之道,同樣是必要的措施。」〔6〕
我完全贊同滋賀先生的上述觀點和看法。基於這些基本的觀點和看法,我想做出進一步的推論:也許我們可以從「排除出常人社會」的角度,來認識秦漢時期肉刑所造成的實際後果。也就是說,滋賀先生重點分析的是刑罰的原始意義和機能,刑罰的起源和目的;同時又和補充,以具體研究秦漢的肉刑將會對受刑者造成哪些直接和間接、明顯和不明顯的影響。 三、肉刑造成的綜合性後果及廢除肉刑的意義
孔慶明將秦代的黥刑歸類到侮辱刑,認為是「在面上作犯罪的標志,以侮辱之」,把它放在肉刑之外去考察;在論漢代刑罰時又將其列入肉刑之內,但又同時認為黥和劓也是侮辱刑。〔7〕這似乎和古代人的看法不大一致。坦率地說,我並不贊同把黥劓視為侮辱刑的命名方法,但另一方面,也承認這些肉刑乃至所有肉刑都會帶來的「辱」的性質。不過我在這里所說的「辱」,和「侮辱刑」所表示的含義有本質上的不同。
秦漢的肉刑,如果從刑徒的意義上分析,可以認為對受刑者造成一系列的綜合性後果。如人們所熟知並經常談到的,第一,身體受到傷殘,並且永遠不可能恢復原狀。第二,除奴隸外,一般還要並處勞役刑。不過,更為重要的第三點往往被我國當今的學者所忽略,那就是被處肉刑的人,同時也意味著作為一種正常人身分的喪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與其認為肉刑是一種侮辱刑,不如說它是一種因身體受到外部傷殘而同時具有的身分刑。對於他本人的影響,正象孔融所說的是「沒世不齒」,或者更具體的,如滋賀先生所說的因身分低賤受到卑視,以及只能操賤役和被人視為不潔不祥之人。不過我進一步認為,可以說肉刑所造成的後果,還應當包括1、由於伴隨而來的個人身分性原因,對後人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常人一旦受肉刑,是上有辱祖先,下遺害子孫。2、即使被釋放,個人的自由權也有相當一部分永久性地喪失。3、根據新出土的漢簡所示,秦和漢初的罪人一旦受肉刑,他此前擁有的個人的小家庭也隨即被破壞。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案例一七,談到樂人講因被人誣指合謀盜牛而被黥為城旦,判決後他的家因此被收,即他的妻子等家屬被收孥罰沒為奴隸並被賣掉,他所擁有的家庭財產也被沒收。這些表明,他不僅遭受肉刑的傷殘之痛和刑徒的強制勞役之苦,而且他的家也是人財兩空。雖然講後來被平反,但卻因當初判決黥城旦即受過黥這種肉刑的事實無法更改,釋放後不能恢復原身份(平民),而只能做低賤的隱官。〔8〕
到漢文帝元年廢除了收孥相坐律令,那時象講這種類型的人不會再受到附加的親屬和家庭財產被收沒的處罰了。但這只是使無罪的家屬不再從坐,而受過肉刑的罪犯本人即使被釋放,恐怕還是只能成為隱官。作為一個隱官,本人的自由顯然受到極大的限制,他既不能自由擇業,又不能在人前露面,特別是行動上受到的限制,使他可能還不如奴隸,因為奴隸大概不會被禁止在人們面前露面和去某些公共場所。前述龐涓的惡毒計謀,正是利用「欲隱勿見」這一身遭肉刑之人所受到的限制,使孫臏不僅永遠失去進取的機會,而且永無出頭露面的可能。
更糟糕的是受過肉刑的人在身分方面所伴隨終生的低賤性質。前面談到的,隱官解娶明的隸名叫符的人為妻,如果最後我們能確認「隸」是指奴隸,那麼,隱官社會地位的低賤,等於已經降到和奴隸屬於一個階層,因此才有這種婚配的情形出現。甚至象已經被齊國使者偷帶至齊、因卓越的才能受到齊王重用的孫臏,當齊威王打算任命他當領兵打仗的將時,也不得不加以辭謝,原因是他所說的「刑餘之人不可」。至於為何「不可」,史籍中沒有說。聯繫到其他文獻對刑人社會地位的描述,估計就是因為受過肉刑的人不能象常人一樣立於眾人之前,更不要說對眾人發號施令了。在滋賀先生文中曾舉出《《左傳》所記如下例子:齊
魯之間交戰,魯國的臧堅受傷被齊俘虜。齊靈公派閹人夙沙衛去看望臧堅,目的是告訴他不要因被俘感到羞愧而自殺。臧堅一面表示拜謝,一面又因不滿於齊靈公「使其刑臣禮於士」抉傷而死。可能齊靈公本來出於一種貴族風度的好意,只不過一時疏忽派了親信閹宦傳話。結果同樣講究貴族風度的臧堅,不是因被俘而是因齊君居然派來一個刑餘之人,反而無法忍受這種恥辱而選擇了自殺。聯繫到這一事例,我們很容易就能猜想到,前面所講的孫臏不當將帥,不僅是考慮各種不利的表面影響(因為這些也許並非不可從權,否則齊王就不會考慮這項任命),而是和戰場指揮、戰爭勝負等這些最實際的問題密切相關。試想,假如軍中有人羞於接受孫臏這樣刑人的號令,寧死也不接受孫臏的指揮,那仗還怎麼能打呢?總之,「沒世不齒」,象一座大山一樣壓在這些刑人的頭上,使他們不得不比常人矮上老大一截,受到諸多的限制並且幾乎是任何情況下也無法改變的。肉刑的影響不僅及於自身,還會對後人產生影響。
如《左傳·庄公十九年》記載:「初,鬻拳強諫楚子,楚子不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鬻拳曰:『吾懼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楚人以為大閽,謂之大伯,使其後掌之。」鬻拳本來出於耿耿忠心,才採取強諫的方式。由於楚君不聽,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用武器威脅逼迫楚君按他的主張去做。楚君因害怕而聽從了,但鬻拳認為自己對君主犯下大罪,然後自己給自己處以斬足的刑罰。因為受過刖刑的人往往從事守門之事,所以他被人們視為頭號守門人。守門如果普遍由刑人擔當,顯然並不是什麼好差事而是一種很低賤的職業,可是,他的後代也成了這種職業掌門人,不能不說是因他受過肉刑所致。
又如《史記·蒙恬列傳》說的趙高的情況:「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這里的「隱宮」二字,有的學者認為應改作「隱官」,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賤。」只是由於「秦王聞趙高強力,通於獄法」,按當時的標准等於即有武又會文,可能才特別給予任宦的待遇。其實到趙高這一輩已經是受過肉刑之人的後代了,但還是不能免於列入卑賤。甚至到後來秦二世登上皇帝寶座,已經重用趙高,和趙高商量如何解決「大臣不服,官吏尚強,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等問題時,趙高還是不免需要說到自己的身分。趙高當時回答:「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這時當上郎中令,官職已經很高,但「今高素小賤」一句,仍然表明他作為刑人的後代這種低賤的身分永遠不能抹去。
肉刑這種伴隨終身的身分性,以及對後代所產生的不能消除的影響,應當說對人的長期傷害才是最重的。因為肉體所遭受的傷痛只是暫時的,甚至並處的勞役刑也不是沒有終止之期,傷殘有時也只是一種外表的畸形化或造成行動的不便。「哀莫大於心死」,只有受過肉刑以後所具有的卑賤的身分,才是讓人沒有了希望、使人永遠喪失改悔從善之機會的關鍵所在。在分析廢除肉刑的意義時,似乎不能忽略這一主要之點。廢除肉刑和規定刑期的最大意義,是開辟改過自新之路,使罪人有可能復歸社會,使其本人和其後代不致被社會長期歧視。《漢書·刑法志》記載緹縈所說的肉刑一旦受之「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的凄切話語,能夠使文帝受到觸動,難道就不能使我們今天的研究家受到些許觸動,而非要從擴大剝削對象等經濟角度著眼,去認識廢除肉刑的意義嗎?
西漢文帝廢除肉刑一事,作為中國刑罰史上著名的改革舉措而引人矚目。前人和今人的評價很多,而在成為一門學科之後的中國法制史的研究中,各種評價基本對文帝改革刑制持肯定態度。本文作者和諸位學者在這一方面是完全一致的。現在提出再評價,只是考慮到,由於文獻記載不足,有些問題尚未得到適當的解釋;有些評價其本身則也需要評價;還有對一些學者的卓見雖然十分敬佩,但覺得似還可以再深入一些分析並予以補充。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求新免不了出現失誤,深析也並不能保證正確,本文不過是想提供一種思路,以期在學術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對斬右止改入於死的推想
沈家本在他的《歷代刑法考》刑法分考五「議復肉刑」條中,列舉了漢魏晉等時期有關議復肉刑的各種主張及觀點之後,在最後的按語部分說到:
漢文帝除肉刑,千古之仁政也,班固首議其非。……蓋自班固創於前,自此推波助瀾,至東晉之末而猶未息,可為法家中之一大爭端矣。推求其故,則張蒼定律改斬右止為棄市,系由生入死,人遂得據此以為言耳。在當日,定律之本旨必非無因,特其說不傳,論者不察,並一切肉刑而亦議之,紛爭不已,何其固也?〔1〕
沈家本的說法頗有道理。如果我們根據散見的各種文獻,同時發揮一些想像力,追尋文帝改革時可能面對的現實情形,也許多少能夠發掘出當日定律之本旨。
在肉刑存在的時代,如參考睡虎地秦簡中《法律答問》所記載的有關加罪的解釋,可以看出在一罪的情況下,最高只判處到斬左止黥為城旦:
何謂「加罪」?五人盜,贓一錢以上,斬左止,又黥以為城旦;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劓以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錢,黥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錢,遷之。〔2〕
從這一秦法,我們可以猜想,如果盜罪的最高處刑是斬左止黥為城旦,則秦時對以贓物計算的普通盜罪並不處以死刑;另一種可能是相反的情況,即如果盜罪最高處刑不屬於加罪,因而可能在贓額達到一定數量後處以死刑,那麼,作為一個罪名而言,盜罪的加罪最高也只加到斬左止的一級,再往上已經不屬於加罪而是直接入於死刑。無論事實是上述情況的哪一種,因此可以首先作出以下推測:
A. 斬左止一般是作為加罪來使用的。
其次,作為文帝改革中難於被後人理解的改斬右止為棄市,考慮到文帝並非一位庸主,不可能不知道把生刑改為死刑,如果沒有較充足的理由,定會遭後人非議。丞相張蒼等一批經驗豐富的朝廷大臣議定此事後提出的改革方案,如果毫無道理就將斬右止隨便改為棄市,肯定當時參與議律的眾人就會出現意見不統一的情況,更不要說如不做出恰當的分析解釋,漢文帝這最後一關也難獲通過。可是,明顯有悖情理的事情,文帝竟沒有提出意見,而是「制曰可」即絲毫沒有窒礙地予以批准,那麼,我們分析的時候,就應該為此
㈤ 漢朝的刑罰制度改革內容!急急
漢代的刑制改革:景帝頒布《棰令》,規定了刑具的規格,這次刑制改革為結束奴隸制肉刑奠定了基礎。
漢代的司法制度:
(1)春秋決獄:其特徵是根據《春秋》等儒家經典論心定罪。是漢律儒家化在司法領域的體現。(2)秋冬行刑:理論基礎是天人感應理論,行刑必待秋冬以順應天意。唐律中的「立春」後不決死刑,明清的秋審制度皆本源於此。
1)內容: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刑制,主要是廢除肉刑,以笞,徒,死刑來取代原有的刑罰。具體為:把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劓刑改為笞三百,斬左趾改為笞五百,斬右趾改為棄市。
漢景帝執政之後,進一步完善了文帝改制的內容。一方面,兩次減少笞的數量。另一方面,景帝命丞相劉舍和御史大夫衛綰指定《棰令》,具體規定執行笞刑的刑具尺寸,重量,規格,行刑時中途不得更換人。
2)意義:漢文帝廢除殘人肢體,刻人肌膚的肉刑,具有進步歷史意義,不僅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而且還使中國刑罰制度擺脫原始形態,由野蠻殘酷走向更為人道文明的道路。這也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為後世以身體刑,勞役刑為主體的「五刑」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當然漢朝這次刑制改革仍存在局限性。如改革過程中,局部范圍曾有一定程度的反復,倒退,斬右趾改為死刑棄市,由輕至重,宮刑本已廢除,後來又予以恢復等,改革後的刑制仍十分繁雜。即便如此,其進步意義是不可否定的。
㈥ 漢朝定罪量刑的原則主要有哪些
漢朝定罪量刑的原則主要有
1、關於刑事責任年齡
總的來說是:70或80以上,10歲或8歲、7歲以下犯罪,一般要減刑或免刑.
2、關於法律時效
時效是指法律溯及力問題,即是否溯及既往的問題。所謂溯及既往,是與不溯既往相對而言,是指實施犯罪行為時與判決時法律不一致時,適用哪個法律問題。
按照漢朝的法律規定:「犯法者各以法時律令論之」,這條法律規定可以看到漢代審理案件已有時效問題了。
3、親親得相首匿(父子相隱)
《論與.子路》記載:「葉公與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直直躬者異與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
4、先自告者除其罪
5、貴族官僚有罪先請
貴族官員犯罪要先請示皇親如何處理,司法機關不能直接判決。這一規定是使貴族官員在法律上享受特權。
㈦ 評述漢初刑制改革及其歷史意義
改革:
漢文帝廢肉刑,定刑期。1、用徒刑、笞刑和死刑分別代替黥、劓、刖三種肉刑,把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改劓刑為笞刑三百,改斬左趾為笞刑五百,斬右趾為棄市刑。2、規定了歲刑刑期。之後漢景帝減笞數。這是中國法制史上首次重大刑制改革。①它將肉刑從律典的法定刑中予以廢除,使刑罰制度向著寬緩、文明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②廢止殘人肢體的肉刑有利於保存勞動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③以較文明的徒刑、笞刑和死刑取代肉刑,也為封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文景帝時期的刑制改革是刑制由奴隸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過渡的重要標志。
意義:
漢初的刑制改革在中國刑罰發展史上有著巨大的貢獻。秦朝的刑罰制度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其中肉刑與各種形式的自由刑並存,並且自由刑尚不規范、缺乏合理的差等階梯。肉刑本是奴隸制的刑罰,它在漢初之所以仍被採用,是奴隸制殘余在刑罰制度上的反映。文景二帝廢除肉刑,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有利於保護社會生產力。盡管在刑制改革的過程中,局部范圍內曾有過一定程度的反復,甚至有倒退;比如斬右趾刑改為死刑棄市,由輕變重;宮刑本已廢除,但後來又予恢復;等等,但這些畢竟都屬支流。廢除肉刑使我國古代的刑罰手段由野蠻殘酷變得相對文明。西漢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不僅廢除了劓刑等肉刑,還確立了以徒刑和笞刑為主體的封建刑罰制度。自此以後,作為早期刑罰體系主要特徵的肉刑不再是刑罰的主體,殘酷的肉刑方法在觀念上已不為人所接受。封建制刑罰體系中的徒刑、笞杖刑開始成為刑罰的主體,並不斷走向完善與系統化。文帝、景帝及以後各朝代刑罰制度經歷多次變革,至隋唐時期最終形成了中國封建五刑制度。可以說,文景時期的刑制改革,是中國古代法律超越野蠻、走向文明的里程碑。
㈧ 漢代法律制度發展進程的表現是什麼
漢朝法律制度
漢朝法律制度是秦末農民大起義,推翻了秦王朝。秦滅以後,劉邦和項羽進行了奪取全國政權的斗爭。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全國,定都長安,建立了西漢王朝,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朝。但王莽政權僅存17年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以劉秀為代表的豪強地主集團奪取了農民起義的果實,於公元25年重新恢復了漢朝的統治,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兩漢歷經四百餘年的統治,封建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與此相適應,封建法制也進一步完備,在秦律的基礎上有了顯著的發展。
中文名
漢朝法律制度
指導思想1
與民休息,寬省刑法
指導思想2
禮法並用,德主刑輔
原因
秦末農民大起義
法律內容
刑事法律 民事法律
快速
導航
法律形式
立法活動
刑制改革
法律內容
司法制度
指導思想
與民休息,寬省刑法
漢朝統治初期,統治者深刻反思法家思想,嚴厲批判「專任刑罰」、「重刑輕罪」的主張,確立了黃老學派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寬省刑法」的指導思想。
禮法並用,德主刑輔
漢初經過七十餘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期,封建統治已具備雄厚的物質基礎,漢武帝決心改「無為而治」為「有為而治」,採納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將「禮法並用」、「德主刑輔」作為法制指導思想。漢代的刑罰適用原則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確定了「上請」、「恤刑」、「親親得相首匿」等刑罰適用原則。
法律形式
⒈律(基本法律):即法典,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法律形式,主要調整重要和基本的法律關系。漢律六十篇指的是蕭何所定的《九章律》(九篇),叔孫通所定《傍章律》(十八篇),張湯所定的《越宮律》(二十七篇),趙禹所定的《朝律》(六篇),加在一起共六十篇。漢律還有一個名稱,「三尺法」,因為漢律是用三尺竹簡書寫的。
⒉令(臨時發面的詔令):又叫做「詔」,是皇帝根據形式變化及時發布的。「令」可以用於補充法律,解釋法律,甚至可以代替法律,「令」往往又可以成為以後修訂法律的根據。
⒊科(單行刑事條例):又叫做「科條」或「事條」,是從秦朝的「課」發展而來的,據劉熙的《釋名》記載:「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科是關於考核,以及處刑標準的具體的法律形式。據《後漢書》記載:「漢興以來,三百二年,憲令稍增,科條無限。」可見,漢朝的「科」作為法律形式已經被廣泛使用。
⒋比(決事比,又叫決事比,即可以用來比照判案的典型判例。作為一種靈活的法律形式,「比」可以補充法、令的不足,在漢朝的時候被廣泛使用。可以比照的斷案成例。律無正條規定時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條文或同類型案件)。
.⒌《春秋》經是漢代的「憲法」,具有凌駕於各種法律形式之上的最高法律效力。
立法活動
西漢初期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宣布廢秦苛法與百姓「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這是西漢立法的開端「約法三章」。
建立西漢王朝以後,面對新的形勢,劉邦感到「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命丞相蕭何參照秦律制定漢律.蕭何在秦六律的基礎上增加《戶律》、《興律》、《廄律》三章,合為九章,稱《九章律》。《九章律》是漢朝的一部重要法典,是整個漢律的核心和主幹部分.
㈨ 論漢朝刑法的儒家化。親們,誰能幫幫忙啊~~~
二、漢代刑罰原則的儒家化
1、與秦代最大的區別就是強調禮的重要作用,強調維護禮制的重要性。出現了曲法而伸禮的傾向。秦代主張連作制度,家庭成員犯罪不舉報就構成連坐,是主張追究家庭成員的包庇責任。漢代為了維護家庭的穩定、家族的穩定,將此作出重大修改,提出「親親得相首匿」即有血緣的親屬之間發生了犯罪,家庭成員尊長親屬不舉報卑幼子孫犯罪,或者丈夫隱瞞妻子的犯罪。反過來祖父母、父母犯罪兒孫加以隱瞞,丈夫犯罪妻子加以隱瞞而不舉報。從穩定封建的統治秩序或從維護家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親親得相首匿」,法律規定親屬之間犯罪不得舉報。但是涉及到政治的犯罪如叛亂等危及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核心利益不包括在內。
因此可以看出漢代刑法原則儒家化的重要標志就是「親親得相首匿」。
2、上請原則。官貴或其親屬犯罪後,可以由中央的司法長官上報請示皇帝給有罪者某些優待。秦代是一斷於法、刑無等級、法不阿貴,強調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漢代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將這一原則調整,改變很大。
這些影響到封建後世,唐代的同居相為隱就是從漢代的親親得相首匿而來,魏晉南北朝的八議入律、官當、議請減贖等等,都是漢代上清的繼承和發展。可以看出封建時代除了維護君權至上,維護家族的權益、統治階級的特權,這種特權法的性質的法律有了進一步發展。
新東方的課件如是說。。。
㈩ 漢代刑法改革的內容過程和影響是什麼
漢代刑法改革發生在西漢中期 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改革刑制 主要內容:廢除肉回刑,以答笞,死刑來取代原有的刑罰。具體為:把黥刑改為髡鉗城旦舂,劓改為笞三百,斬左趾改為笞五百,斬右趾改為棄市。 漢景帝執政之後,進一步改善文帝改制的內容。一方面,兩次減少笞的數量,另一方面,景帝命丞相劉舍和御史大夫衛綰制定《箠令》,具體規定執行笞刑的刑具尺寸、重量、規格,行刑時中途不得更換人。至此,杖刑開始規范化。 影響漢文景帝廢除殘害人肢體、刻人肌膚的肉刑,具有進步歷史意義,不僅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順應歷史發展趨勢,而且還十中國刑罰制度拜託原始狀態,由野蠻殘酷走向更為人道文明的道路,這也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衛後世以身體刑、勞役刑衛主體的"五刑" 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當然,漢朝這次改革仍存在局限性。如改革過程中,局部范圍曾有一定程度的反復、倒退,斬右趾改為死刑棄市,由輕變種,宮刑本已廢除,後來又予恢復等,改革後的刑制仍十分復雜。即便如此,其進步意義是不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