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聽證會材料

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聽證會材料

發布時間: 2022-05-21 14:16:09

㈠ 申請司法救助的條件和程序

申請司法救助的程序為申請人在提起訴訟後,收到人民法院送達的預交案件訴訟費用、執行費用的通知後,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司法救助申請書以及本人身份證明、可以證明其生活困難的材料等,等到法院對其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查,符合法定申請司法救助條件的,法院則會作出對申請人採取司法救助措施裁定。
法律分析
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的條件則為:1、申請人的訴訟主張是為了追索贍養費或者是扶養費、以及撫育費和撫恤金的;2、申請人日常生活困難,屬於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或者是農村五保供養對象、以及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亦或者是沒有固定生活收入來源的殘疾人、重症病人;4、其訴訟請求為追索其依法應得的社會保險金以及工資和用人單位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5、其屬於事故受害人,例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等,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進行賠償的;6、因為見義勇為或者是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不受損害,導致其本人的合法權益遭到損害,所需要獲取賠償或是得到合適的經濟補償的;7、申請人屬於進城務工人員,其合法權益遭受侵害,需要通過法律途徑獲取賠償的。
法律依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應當在起訴或者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免交、減交訴訟費用的,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司法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應當向當事人書面說明理由。

㈡ 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試行

法律分析: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根據《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結合檢察工作實際,制定本細則。第二條 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是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採取的輔助性救濟措施。第三條 人民檢察院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輔助性救助。對同一案件的同一當事人只救助一次,其他辦案機關已經予以救助的,人民檢察院不再救助。對於通過訴訟能夠獲得賠償、補償的,應當通過訴訟途徑解決;(二)公正救助。嚴格把握救助標准和條件,兼顧當事人實際情況和同類案件救助數額,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三)及時救助。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應當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者依據職權及時提供救助;(四)屬地救助。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應當由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負責救助。

法律依據:《人民檢察院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試行)》

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辦案部門承擔下列國家司法救助工作職責:(一)主動了解當事人受不法侵害造成損失的情況及生活困難情況,對符合救助條件的當事人告知其可以提出救助申請;(二)根據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審查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需要,提供案件有關情況及案件材料;(三)將本院作出的國家司法救助決定書隨案卷移送其他辦案機關。

第五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承擔下列國家司法救助工作職責:(一)受理、審查國家司法救助申請;(二)提出國家司法救助審查意見並報請審批;(三)發放救助金;(四)國家司法救助的其他相關工作。

第六條 人民檢察院計劃財務裝備部門承擔下列國家司法救助工作職責:(一)編制和上報本院國家司法救助資金年度預算;(二)向財政部門申請核撥國家司法救助金;(三)監督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使用;(四)協同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發放救助金。

㈢ 司法救助辦法

為進一步規范我省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省委政法委日前制定出台《安徽省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實施細則(試行)》。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的基準、限額以及各種情況下救助標準的確定原則等。

細則首先規定,國家司法救助資金額度以作出救助決定時的案件管轄地所在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準,一般不超過36個月的工資總額。因損失特別重大,生活特別困難,案件特殊情況等確需突破救助限額的,應嚴格審核控制。救助金額不得超過人民法院依法應當判決給付或者雖已判決但未執行到位的標的數額。

在救助標准金額的確定原則方面,細則規定,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者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以其傷殘等級或損傷嚴重程度計算國家司法救助金額度。其中,6級傷殘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2個月;傷殘每提高一級,增加3個月救助金。重傷一級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8個月至22個月;重傷二級的救助金額為職工月平均工資×12個月至16個月。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意見中未確定重傷級別的,參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計算救助金。細則還對下列情況下的救助金額標准作了明確: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在標准救助金額的基礎上,救助額度同時根據救助申請人的生活困難程度和過錯責任及實際獲得賠償情況進行增減調整。其中,生活非常困難、特別困難的,救助金額在標准金額基礎上分別上調10%、20%;當事人過錯責任未達一半、一半以上但無重大過錯的,救助金額在標准金額基礎上分別下調10%、20%。

為鼓勵各地用足用好國家司法救助資金,細則還規定,國家司法救助資金分配與各地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相掛鉤。本年度國家司法救助資金使用率100%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增加20%;使用率為80%以上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不變;使用率為60%以上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減少20%至10%;使用率低於60%的地區,下一年度司法救助資金撥付額減少30%。

㈣ 怎樣申請司法救助

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打官司必須先預交訴訟費後人民法院才予立案受理。這條規定確實給那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迫切需要得到法律保護但經濟又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出了個難題。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終於出台《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給那些困難的當事人解了燃眉之急。根據該規定,當事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實行訴訟費的緩交、減交、免交:(一)當事人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二)當事人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三)當事人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四)當事人為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的;(五)當事人為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的;(六)當事人為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七)當事人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八)當事人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九)當事人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十)當事人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十一)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據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的,緩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案件的審理期限;同意減交訴訟費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

㈤ 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程序規定


1、詳見:《人民法院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程序規定(試行)》
①第一條人民法院的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由正在處理原審判、執行案件或者涉訴信訪問題(以下簡稱原案件)的法院負責立案辦理,必要時也可以由上下級法院聯動救助。聯動救助的案件,由上級法院根據救助資金保障情況決定統一立案辦理或者交由聯動法院分別立案辦理。
②第二條人民法院通過立案窗口(訴訟服務中心)和網路等渠道公開提供國家司法救助申請須知、申請登記表等文書樣式。
③第三條人民法院在處理原案件過程中經審查認為相關人員基本符合救助條件的,告知其提出救助申請,並按照申請須知和申請登記表的指引進行立案准備工作。原案件相關人員不經告知直接提出救助申請的,立案部門應當徵求原案件承辦部門及司法救助委員會辦公室的意見。
④第四條因同一原案件而符合救助條件的多個直接受害人申請救助的,應當分別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分別立案救助。有特殊情況的,也可以作一案救助。因直接受害人死亡而符合救助條件的多個近親屬申請救助的,應當共同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一案救助。有特殊情況的,也可以分別立案救助。對於無正當理由未共同提出申請的近親屬,人民法院一般不再立案救助,可以告知其向其他近親屬申請合理分配救助金。
⑤第五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其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救助。救助申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名救助申請人的近親屬、法律援助人員或者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無償代理的公民作為委託代理人。
⑥第六條救助申請人在進行立案准備工作期間,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協助提供相關法律文書。救助申請人申請執行救助的,應當提交有關被執行人財產查控和案件執行進展情況的說明;申請涉訴信訪救助的,應當提交息訴息訪承諾書。
⑦第七條救助申請人按照指引完成立案准備工作後,應當將所有材料提交給原案件承辦部門。原案件承辦部門認為材料齊全的,應當在申請登記表上簽注意見,加蓋部門印章,並在五個工作日以內將救助申請人簽字確認的申請須知、申請登記表、相關證明材料以及初審報告等內部材料一並移送立案部門辦理立案手續。
⑧第八條立案部門收到原案件承辦部門移送的材料後,認為齊備、無誤的,應當在五個工作日以內編立案號,將相關信息錄入辦案系統,以書面或者信息化方式通知救助申請人,並及時將案件移送司法救助委員會辦公室。原案件承辦部門或者立案部門認為申請材料不全或有誤的,應當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指定合理補正期限。救助申請人拒絕補正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未予補正的,視為放棄救助申請,人民法院不予立案。
⑨第九條人民法院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由司法救助委員會辦公室的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和評議,必要時也可以由司法救助委員會辦公室的法官與原案件承辦部門的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和評議。合議庭應當確定一名法官負責具體審查,撰寫審查報告。
⑩第十條合議庭審查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可以通過當面詢問、組織聽證、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群眾評議、信函索證、信息核查等方式查明救助申請人的生活困難情況。

㈥ 國家司法救助討論的會議記錄如何記

一、哪些人能夠得到國家司法救助?根據《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對下列人員提出國家司法救助申請的,應當予以救助:(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傷或嚴重殘疾,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無力承擔醫療救治費用的。(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依靠其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近親屬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因案件無法偵破造成生活困難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五)舉報人、證人、鑒定人因舉報、作證、鑒定受到打擊報復,致使人身受到傷害或財產受到重大損失,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六)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七)對於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權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八)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員。涉法涉訴信訪人,其訴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過法律途徑難以解決,且生活困難,願意接受國家司法救助後息訴息訪的,可參照執行。申請國家司法救助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救助:對案件發生有重大過錯的;無正當理由,拒絕配合查明犯罪事實的;故意作虛偽陳述或者偽造證據,妨害刑事訴訟的;在訴訟中主動放棄民事賠償請求或拒絕加害責任人及其近親屬賠償的;生活困難非案件原因所導致的;通過社會救助措施,已經得到合理補償、救助的。對社會組織、法人、不予救助。

㈦ 司法救助聽證會是不是代表通過了

為確保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公開透明,4月27日,通化市二道江區檢察院在徵得救助申請人同意後,引入公開聽證機制,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法院、派出所、司法所、社區等七名聽證人員參與公開聽證,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十五條特困人員供養的內容包括:
(一)提供基本生活條件;
(二)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
(三)提供疾病治療;
(四)辦理喪葬事宜。
特困人員供養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確定、公布。
特困人員供養應當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銜接。
第十六條申請特困人員供養,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特困人員供養的審批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

㈧ 申請司法救助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民事、行政案件的自然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鎮(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有關證明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追索養老金、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而生活確實困難的;
(三)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追索醫療費用和物質賠償,本人確實生活困難的;
(四)生活困難的孤寡老人、孤兒或者農村「五保戶」;
(五)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
(六)國家規定的優撫對象,生活困難的;
(七)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無其他收入,生活困難的;
(八)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九)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生活困難的;
(十)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民事、行政案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提交有關證據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當事人為福利院、孤兒院、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和民政部門主管的社會福利企業的;
(二)企業資不抵債,正在申請或被申請破產清算;
(三)企業拖欠工人工資達三個月以上,且交納訴訟費將影響工資發放的;
(四)企業的銀行帳號被凍結,廠房或生產設備被查封,經查實確實無力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五)企業資產遭受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確實不能預交或不能及時預交訴訟費用的。
當事人收到人民法院不同意其緩交、減交或免交案件訴訟費申請的通知書後,應當在七日內足額繳納訴訟費,逾期不交納,按自動撤訴處理。再次提出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申請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審查和答復。

㈨ 司法救助的條件都有哪些如何申請司法救助

一、申請司法救助的條件:

(1)殘疾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

(2)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3)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特困定期救濟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無其他收入的;

(4)因見義勇為或者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賠償或者補償的;

(5)確實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二、救助申請由當事人向辦案機關提出;刑事被害人死亡的,由符合條件的近親屬提出。申請一般採取書面形式。確有困難,不能提供書面申請的,可以採用口頭方式。申請人一般應提交以下材料:
1、救助申請書;

2、申請人有效身份證明;

3、實際損害後果證明;

4、生活困難證明;

5、其他與申請救助有關的證明材料。

生活困難證明,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或者其所在單位出具。生活困難證明應當如實載明申請人的家庭人口、勞動能力、就業狀況、家庭人均收入等具體情況。

熱點內容
法院分判決和 發布:2024-12-27 13:53:08 瀏覽:637
旌陽法院招聘 發布:2024-12-27 13:35:46 瀏覽:605
二建經濟法口訣 發布:2024-12-27 13:35:05 瀏覽:491
法官陳朝暉 發布:2024-12-27 13:23:40 瀏覽:860
政府案例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2024-12-27 13:22:18 瀏覽:283
車撞人法律責任劃分 發布:2024-12-27 13:00:54 瀏覽:545
高校法律援助站工作 發布:2024-12-27 13:00:49 瀏覽:965
稅務相關行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7 12:57:58 瀏覽:652
海商法實質 發布:2024-12-27 12:57:22 瀏覽:76
私刻公安局公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7 12:26:40 瀏覽: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