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刺客列傳刑法

刺客列傳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22 02:14:14

① 蒙驁的死

有蒙毅這個人!!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王學孟 譯注

【說明】在這篇傳記中,主要記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跡。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大業中,他們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國著名的將領,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奪得了幾十座城池,為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蒙恬做了將軍,大敗齊軍,屢立戰功。始皇兼並天下後,他又率領三十萬人的龐大隊伍,北逐戎狄,收復黃河以南土地,修築長城一萬余里,風風雨雨、烈日寒霜,駐守上郡十餘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擔當軍事重任;蒙毅在內為始皇出謀劃策,被譽為忠信大臣。
佞宦趙高犯罪當誅,是由蒙毅依法經辦的。始皇念及趙高平常辦事勤勉盡力,又赦免了他。從此結下怨仇。始皇巡遊會稽,中途駕崩,封鎖消息。李斯、趙高、胡亥暗中策劃,迫使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趙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寵幸。趙高趁機捏造罪名,日夜毀謗蒙氏,終於把蒙氏兄弟處死。
全文均以概括簡練的筆法,客觀地記述了蒙氏兄弟的一生事跡。使蒙氏的忠與趙高的讒佞奸詐相互對比,相互映襯,使兩者形象,忠之所以忠,奸之所以奸,就更加突出、鮮明了,從而表達了作者的愛憎。
蒙恬自殺前說:「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余里,此其中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把自己的罪歸咎於挖絕地脈、受到上天應有的懲罰。後來有些史家指責太史公記載「失辭」,是「演說報應」,宣揚迷信。其實贊語末「何乃罪地脈哉」一句,是可以說明太史公並不迷信。這是把蒙恬不願直接指陳殺害自己的罪魁禍首、有意轉換說法,做出一種無可奈何的解釋,表現蒙恬當時復雜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種含蓄、委婉、不露聲色的表現手法。這種文學的表現手法,《史記》其它篇章中不乏佐證。作者有意為之,是藉以揭露統治者殘害功臣的罪行,而不是有意地宣揚迷信。
本傳篇末批判了蒙恬在人心未定,痍傷未瘳的情況下,修築長城、馳道「阿道興功」,而不顧百姓疾苦,表現了作者的政治態度和關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蒙恬,他的祖先是齊國人。蒙恬的祖父蒙驁,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王,官做到上卿。秦莊襄王元年,蒙驁擔任秦國的將領,攻打韓國,佔領了成皋、滎陽,設置了三川郡。庄襄王二年,蒙驁攻打趙國,奪取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三年,蒙驁攻打韓國,奪取了十三座城池。始皇五年,蒙驁攻打魏國,奪取了二十座城池,設置了東郡。始皇七年,蒙驁去世。蒙驁的兒子叫蒙武,蒙武的兒子叫蒙恬。蒙恬曾做過獄訟記錄工作,並負責掌管有關文件和獄訟檔案。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蒙武擔任秦國的列將,和王翦一同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死了項燕。始皇二十四年,蒙武又攻打楚國,俘虜了楚王。蒙恬的弟弟叫蒙毅。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蒙恬由於出身將門做了秦國的將軍,率兵攻打齊國,大敗齊軍。授給他內史的官職。秦國兼並天下後,就派蒙恬帶領三十萬人的龐大軍隊,向北驅逐戎狄,收復黃河以南的土地。修築長城,利用地理形勢,設置要塞,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逶迤綿延一萬余里。於是渡過黃河,占據陽山,曲曲折折向北延伸。烈日寒霜,風風雨雨,在外十餘年,駐守上郡。這時,蒙恬的聲威震攝匈奴。秦始皇特別尊重推崇蒙氏,信任並賞識他們的才能。因而親近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就陪著始皇同坐一輛車子,回到朝廷就侍奉在國君跟前。蒙恬在外擔當著軍事重任而蒙毅經常在朝廷出謀劃策,被譽為忠信大臣。因此,即使是其他的將相們也沒有敢和他們爭寵的。

趙高,是趙國王族中被疏遠的親屬。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下來就被閹割而成為宦者的,他的母親也以犯法而被處以刑罰,所以世世代代地位卑賤。秦王聽說趙高辦事能力很強,精通刑獄法令,就提拔他擔任了中車府令。趙高就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導胡亥決斷訟案。趙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讓蒙毅依照法令懲處他。蒙毅不敢枉曲法令,依法應當判處死刑,剝奪他的官籍。始皇因為趙高辦事勤勉盡力,赦免了他。恢復了他原來的官職。
始皇打算巡遊天下,路經九原郡,直達甘泉宮。就派蒙恬為他開路,從九原到甘泉,打通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然而,這條通道沒能完成。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天,御駕外出巡遊會稽,依傍著大海,向北直奔琅邪。半途得了重病,派蒙毅轉回禱告山川神靈。沒等蒙毅返回,始皇走到沙丘就逝世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鎖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這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經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趙高平常就得到胡亥的寵幸,打算立胡亥繼承王位,又怨恨蒙毅依法懲處他而沒有袒護他,於是就產生了殺害之心。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劃,擁立胡亥為太子。太子擁立之後,派遣使者,捏造罪名,擬定公子扶蘇和蒙恬死罪。扶蘇自殺後,蒙恬產生懷疑,又請求申訴。使者就把蒙恬交給主管官吏處理,另外派人接替他的職務。胡亥用李斯的家臣擔任護軍。使者回來報告時,胡亥已經聽到扶蘇的死訊,當下就打算釋放蒙恬。趙高唯恐蒙氏再次顯貴當權執政,怨恨他們。
蒙毅祈禱山川神靈後返回來,趙高趁機表示替胡亥盡忠獻策,想要鏟除蒙氏兄弟,就對胡亥說:「我聽說先帝很久以前就選賢用能,冊立您為太子,而蒙毅勸阻說:『不可以。』如果他知道您賢明有才能而長久拖延不讓冊立,那麼,就是既不忠實而又盅惑先帝了。以我愚昧的淺見,不如殺死他。」胡亥聽從了趙高的話,就在代郡把蒙毅囚禁起來。在此以前,已經把蒙恬囚禁在陽周。等到秦始皇的靈車回到咸陽,安葬以後,太子就登極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趙高最得寵信,日日夜夜毀謗蒙氏,搜羅他們罪過,檢舉彈劾他們。
子嬰進言規勸說:「我聽說過去趙王遷殺死他的賢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顏聚,燕王喜暗地裡採用荊軻的計謀而背棄秦國的盟約,齊王建殺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後勝的計策。這三位國君,都是各自因為改變舊規喪失了他們的國家而大禍殃及他們自身。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國的大臣和謀士,而國君打算一下子就拋棄他們,我私下認為是不可以的,我聽說草率考慮問題的人不可以治理國家,獨斷專行、自以為是的人不可以用來保全國君。誅殺忠良臣子而起用沒有品行節操的人,那是對內使大臣們不能相互信任而對外使戰士們渙散鬥志啊,我私下認為是不可以的。」
胡亥聽不進子嬰的規勸。卻派遣御史曲宮乘坐驛車前往代郡,命令蒙毅說:「先主要冊立太子而你卻加以阻撓,如今丞相認為你不忠誠,罪過牽連到你們家族,我不忍心,就賜予你自殺吧,也算是很幸運了。你反復地考慮吧!」蒙毅回答說:「要是認為我不能博得先主的心意,那麼,我年輕時作官為宦,就能順意得寵,直到先主仙逝,可以說是能順應先主的心意了吧。要是認為我不了解太子的才能,那麼唯有太子能陪侍先主,周遊天下,和其他的公子比起來,相差太遠了,我還有什麼懷疑的。先主舉用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積慮,我還有什麼話敢進諫、還有什麼計策敢謀劃呢!不是我借口來逃避死罪,只怕牽連羞辱了先主的名譽,希望大夫為此認真考慮,讓我死於應有的罪名。況且順理成全,是道義所崇尚的;嚴刑殺戮,是道義所不容的。從前秦穆公殺死車氏三良為他殉葬,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因此,他死後給予評定為『繆』的稱號。昭襄王殺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死伍奢。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這四位國君,都犯了重大的過失,而遭到普天下人對他們的非議,認為他們的國君不賢明。因此,在各諸侯國中名聲狼藉。所以說:『用道義治理國家的人,不殺害沒罪的臣民,而刑罰不施於無辜的人身上。』希望大夫認真地考慮!」使者知道胡亥的意圖,聽不進蒙毅的申訴,就把他殺了。
二世皇帝又派遣使者前往陽周,命令蒙恬說:「您的罪過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牽連到您。」蒙恬說:「從我的祖先到後代子孫,為秦國累積大功,建立威信,已經三代了。如今我帶兵三十多萬,即使是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勢力足夠叛亂。然而,我知道必死無疑卻堅守節義,是不敢辱沒祖宗的教誨,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寵。從前周成王剛剛即位,還不能完全脫離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周公姬旦背負著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見,終於平定了天下。到成王病情嚴重得很危險的時候,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黃河,祈禱說:『國君年幼無知,這都是我當權執政,若有罪過禍患,應該由我承受懲罰。』就把這些禱祠書寫下來,收藏在檔案館里,這可以說是非常誠信了。到了成王能親自治理國家時,有奸臣造謠說:『周公旦想要作亂已經很久了,大王若不戒備,一定要發生大的變故。』成王聽了,就大發雷霆,周公旦逃奔到楚國。成王到檔案館審閱檔案,發現周公旦的禱告書,就流著眼淚說:『誰說周公旦想要作亂呢!』殺了造謠生事的那個大臣,請周公旦回歸。所以《周書》上說:『一定要參差交互地多方詢問,反復審察。』如今我蒙氏宗族,世世代代沒有二心,而事情最終落到這樣的結局,這一定是謀亂之臣叛逆作亂、欺君罔上的緣故。周成王犯有過失而能改過振作,終於使周朝興旺昌盛;夏桀殺死關龍逢,商紂殺死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落個身死國亡。所以我說犯有過失可以改正振作,聽人規勸可以察覺警醒,參互交錯地審察,是聖明國君治國的原則。大凡我說的這些話,不是用以逃避罪責,而是要用忠心規勸而死,希望陛下替黎民百姓深思熟慮地找到應遵循的正確道路。」使者說:「我接受詔令對將軍施以刑法,不敢把將軍的話轉報皇上聽。」蒙恬沉重地嘆息說:「我對上天犯了什麼罪,竟然沒有過錯就處死呢?」很久,才慢慢地說:「我的罪過本來該當死罪啊。起自臨洮接連到遼東,築長城、挖壕溝一萬余里,這中間能沒有截斷大地脈絡的地方嗎?這就是我的罪過了。」於是吞下毒葯自殺了。

太史公說:我到北方邊境,從直道返回,沿途實地觀察了蒙恬替國修築的長城和邊塞堡壘,挖掘山脈,填塞深谷,貫通直道,本來就是不重視百姓的人力物力。秦國剛剛滅掉其他諸候的時候,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創傷累累尚未痊癒,而蒙恬身為名將,不在這時候盡力諫諍,賑救百姓的急難,恤養老人,撫育孤兒,致力從事於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合始皇心意,大規模地修築長城,他們兄弟遭到殺身之禍,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嗎?哪裡是什麼挖斷地脈的罪過呢?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①。恬大父蒙驁②,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莊襄王元年,蒙驁為秦將,伐韓,取成皋、滎陽,作置三川郡③。二年,蒙驁攻趙,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五年,蒙驁攻魏,取二十城,作置東郡。始皇七年,蒙驁卒。驁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嘗書獄典文學④。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⑤,與王剪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蒙恬弟毅。

①先:祖先。②大父:祖父。③作置:設置。④書獄:指在審理案件時做記錄工作,猶現在審理案件時的書記員工作。書,寫,記載。這里是做記錄的意思。獄,官司,訴訟。典文學:指負責管理有關文件和獄訟檔案等項工作。這種工作實際是文書工作。典,主管,執掌。文學,文獻典籍。聯系「書獄」,這里的「文學」顯然不是泛指,應該是指與法律、刑獄有關的文件和材料。⑤裨將軍:副將,偏將。裨,輔助。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①。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戌狄 ②,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③,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④。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⑤。暴師於外十餘年⑥,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⑦。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⑧。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⑨,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①拜:授予官職。②戎狄:泛指我國西部、北部少數民族。③用:以。制:設立。險塞:猶「要塞」,形勢險要的設防要地。④延袤(mào,冒):綿延不斷。袤,長,長度。⑤逶蛇(yi,夷):即「逶迤」。彎曲而延續不斷的樣子。⑥暴(pù,鋪)師:指軍隊遭受風雨日曬。暴同「曝」。日曬。⑦振:通「震」。震動、威懾。⑧賢之:認為蒙氏賢良。⑨參乘:陪乘的人。

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①。趙高昆弟數人②,皆生隱宮③,其母被刑僇④,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⑤,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⑥。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⑦。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⑧。毅不敢阿法⑨,當高罪死⑩,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①諸趙:指趙氏王族的各支派。疏遠屬:遠房的親族。②昆弟:同母兄弟。③隱宮:即宮刑。因受宮刑而被閹割的人需一百日隱於蔭室養傷,所以稱隱宮。《索隱》引劉氏雲:「蓋其父犯宮刑,妻子沒為官奴婢,妻後野合所生子,皆承趙姓,並宮之。故雲『兄弟生隱宮』,謂『隱宮』者,宦之謂也。」《集解》引徐廣曰:「為宦者」。④刑僇(lù,陸):即「刑戮」,犯法受刑罰或處死。僇,通「戮」。⑤強力:指辦事能力強。⑥舉:提拔。⑦喻:教、教習。決獄:審理、判決獄訟。⑧法治:依法審理。⑨阿(ē,婀)法:不按法律辦理。阿,這里有歪曲、違背的意思。⑩當:依法判處。敦:勉,盡力。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①,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山堙谷②,千八百里。道未就③。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遊會稽,並海上④,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還禱山川⑤,未反⑥。

①道:路經,經由。②:同「塹」。挖掘。堙:填,堵塞。③未就:沒有完工。就,完成。④並(bàng,棒):依傍,沿著。⑤禱山川:祭祀山川之神,祈求保佑。禱,向神靈祝告祈福。⑥反:同「返」,返回。

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常從。高雅得幸於胡亥①,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為已也,因有賊心②,乃與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陰謀③,立胡亥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已死,蒙恬疑而復請之。使者以蒙恬屬吏④,更置⑤。胡亥以李斯舍人為護軍⑥。使者還報,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趙高恐蒙氏復貴而用事⑦,怨之。

①雅:平素,一向。幸:寵愛。②賊心:殺害人的惡毒之心。③陰謀:暗中策劃。④屬吏:交給主管官吏處理。⑤更置:易換,代替。⑥這一句《史記會注考證》引方苞曰:「『胡亥』二字衍。」舍人:任有職務的門客。⑦用事:當權、執政。

毅還至,趙高因為胡亥忠計,欲以滅蒙氏,乃言曰:「臣聞先帝欲舉賢立太子久矣①,而毅諫曰『不可』。若知賢而俞弗立②,則是不忠而惑主也③。以臣愚意,不若誅之。」胡亥聽而系蒙毅於代④。前已囚蒙恬於陽周。喪至咸陽⑤,已葬,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氏,求其罪過⑥,舉劾之⑦。

①先帝:指始皇。②俞:通「愈」。越,更加。③惑:迷惑、蠱惑。④系:拘禁。⑤喪:喪車,靈柩。⑥求:搜羅,尋求。⑦舉劾:列舉罪過而彈劾之。劾,揭發罪狀。

子嬰進諫曰:「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①,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倍秦之約②,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③。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④。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⑤,獨智者不可以存君⑥。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⑦,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

①秦派王翦攻趙,趙遣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利用郭開「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遷中了秦國的反間之計,使趙蔥、顏聚取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被殺。(詳見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②「燕王喜」句:此句指燕太子丹派荊軻以獻秦王仇人樊於期人頭和燕地督亢地圖的名義刺殺秦王政事。按燕王喜十四年、秦王政六年(前241),秦派蔡澤使於燕,以明秦不欺燕;蔡澤事燕三年後,燕太丹質於秦,以明燕不欺秦。燕王喜二十三年、秦王政十五年(前232),太子丹自秦逃歸,並著手准備刺殺秦王。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王政十九年(前228)荊軻辭太子丹入秦謀刺秦王(詳見卷八十六《刺客列傳》)。這里不說燕太子丹「陰用荊軻之謀而倍秦之約」,蓋燕王喜是當時燕國的國君。陰,暗地裡。倍,通「背」。背棄。秦之約,指燕與秦互不相欺之約。③這一句是指前221年,秦伐齊,齊王建聽信國相後勝的意見,向秦國投降。詳見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故世忠臣,指前代忠臣。④變古:改革陳規、歸制。殃及:遭受禍害。殃,禍害。⑤輕慮:草率地考慮問題。⑥獨智:剛愎自用,自以為是。⑦節行:節操、品行。

胡亥不聽。而遣御史曲宮乘傳之代①,令蒙毅曰:「先生欲立太子而卿難之②。今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賜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圖之③!」毅對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④,可謂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則太子獨從,周旋天下,去諸公子絕遠,臣無所疑矣。夫先主之舉用太子,數年之積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慮之敢謀!非敢飾辭以避死也⑤,為羞累先主之名⑥,願大夫為慮焉,使臣得死情實。且夫順成全者,道之所貴也⑦;刑殺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殺三良而死⑧,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⑨,故立號曰「繆」⑩。昭襄王殺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⒀。此四君者,皆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⒁。故曰『用道治者不殺無罪,而罰不加於無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聽蒙毅之言,遂殺之。

①乘:乘坐。傳:驛車,傳達命令的馬車。②難:責怪,非難。③圖:考慮。④順幸:遂順心意、獲得寵幸。沒世:死,一直到死。⑤飾詞:粉飾言辭。⑥羞累:以牽連先主的名譽為羞恥。⑦貴:推崇,崇尚。⑧殺三良:以三位良臣為秦穆公殉葬而死。見卷五《秦本紀》。三良,指子車奄息、仲行、針虎。⑨罪百里奚:百里奚原是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從捉住他的楚人那裡贖回來並「授之國政」的(見卷五《秦本紀》),其獲罪為秦穆公所殺事,不見於史而《風俗通·皇霸篇》有載。⑩立號曰「繆」:謚號叫「繆」。「繆」作為謚號,有二音二義。一是音、義均同「穆」,為美謚;二是音、義均同「繆」,為惡謚,有繆誤的意思。蒙毅認為是惡謚。因攻邯鄲事,白起與秦王意見不合,被賜死。(詳見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太子少傅費無忌以無寵於太子,常讒惡太子,後又誣陷太子謀反,楚平王召太子太傅伍奢責問,伍奢勸平王不要聽信讒言而疏遠骨肉之親。費無忌又進讒言,謂不殺伍奢父子終為國患,平王遂殺伍奢及其子伍尚。詳見卷四十《楚世家》、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⒀吳王夫差與伍子胥政見不合,太宰嚭日夜在吳王面前讒言蠱惑,伍子胥被賜死。詳見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⒁籍:通「藉」,狼藉。引申為名聲很壞。一說「記其惡於「史籍」。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①,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③。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④,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⑤,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離襁褓⑥,周公旦負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⑦,公旦自揃其爪以沉於河⑧,曰:『王未有識,是旦執事⑨。有罪殃,旦受其不祥⑩。』乃書而藏之記府,可謂信矣。及王能治國,有賊臣言:『周公旦欲為亂久矣,王若不備,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於楚⒀。成王觀於記府,得周公旦沉書,乃流涕曰:『孰為周公旦欲為亂乎!』殺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書》曰『必參而伍之』⒁。今恬之宗,世無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亂⒂,內陵之道也⒃。夫成王失而復振則卒昌;桀殺關龍逢⒄,紂殺王子比干而不悔⒅,身死則國亡。臣故曰過可振而諫可覺也。察於參伍,上聖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⒆,將以諫而死,願陛下為萬民思從道也。」使者曰:「臣受詔行法於將軍⒇,不敢以將軍言聞於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21):「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22),城萬余里(23),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葯自殺。

①君:古代對男子敬稱。②法及:按法律牽連到,株連。③功信:功勞,忠信。④倍畔:即背叛。倍,通「背」。畔,通「叛」。⑤義:此指君臣大義。⑥襁褓:包裹嬰兒的小被。⑦殆:危險。⑧揃(jiǎn,剪):剪下,剪斷。爪:手足的指甲。⑨執事:指掌管國家大事。⑩不祥:罪殃。記府:收藏文書史冊的地方。�大事:此指叛亂。⒀周公旦奔楚事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載有此事,而先秦典籍則無此記載。⒁《周書》即《逸周書》,舊題《汲冢周書》。必參而伍之:一定要參錯互交地多方詢問、反復審察。⒂孽臣:作孽、謀亂之臣。暗指趙高。⒃內陵:內部自相殘害。陵,欺侮,侵犯。⒄桀殺關龍逢:桀是夏末暴君,作酒池糟丘,通夜飲酒,關龍逢勸諫不聽,被殺。《莊子·人世間》、《荀子·解藪》、《呂氏春秋·必已》、《韓詩外傳》均及其事。⒅紂殺王子比干:殷紂王荒淫暴虐,比干屢諫,被紂王剖心而死。(見卷三《殷本紀》卷四《周本紀》。⒆咎:罪責。⒇詔:皇帝的命令文告。(21)喟然:嘆息的樣子。太息:嘆息。(22)屬:連接。(23)城:護城壕溝。

太史公曰: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①,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②,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養老存孤③,務修眾庶之和④,而阿意興功⑤,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脈哉⑥?

①亭障:邊塞堡壘。②痍傷:創傷。未瘳:尚未痊癒。③存孤:慰問孤弱。④務修眾庶之和:致力於百姓安居樂業。⑤阿意:迎合君主心意。阿:曲從,迎合。⑥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哪裡是因為斷絕地脈的罪過啊。
參考資料:http://www.ld.nbcom.net/shiji/liezhuan/lz028.htm

② 監獄里的司馬遷

司馬遷(前135 ~ 前87)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生於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親司馬談在武帝即位後,任太史令達三十年之久。司馬談博學,精通天文、《易》學和黃老之學。司馬遷十歲起誦讀「古文」,並接受其父的啟蒙教育。淵源久長的家學對他後來治學道路有深刻的影響。後隨父去長安,同當時著名經學大師孔安國、董仲舒學習《古文尚書》和《春秋》。十九歲為補博士子弟。二十歲隨博士褚太等六人「循行天下」,開始了他的游歷生活。他的足跡到達會稽,訪問夏禹的遺跡;到過姑蘇,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達淮陰,訪求韓信的故事;到過豐沛,訪問劉邦、蕭何的故鄉;到過大梁,訪問夷門,並考察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過楚,訪問春申君的宮殿遺址;到過薛地,考察孟嘗君的封邑;到過鄒魯,拜仰孔孟的家鄉。此外,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回到長安後,武帝對這個廣聞博識、學問豐富的年輕人十分重視,命他為郎中,讓他帶著皇帝的命令出使巴蜀,到達今天昆明一帶大西南地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奠定了司馬遷以後著書立說的厚實基礎。元封元年(前110),漢武帝封泰山,司馬談以職任太史公而不能從行,憤懋而死。臨終前他難過地對司馬遷說:「我死以後,你必為太史。做了太史,莫忘了我的遺願。今大漢興盛,海內一統,上有明主賢君,下有忠臣義士。我身為太史,而未能記載,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業!」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任父職為太史令,使他有機會讀遍皇家藏書處石室金櫃收藏的文史經籍,諸子百家,及各種檔案史料。太初元年(前104),他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歷官鄧平、落下閎、天文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歷法。經這批專家通力合作,反復計算、選擇,終於在這年五月造成新歷,這就是著名的《太初歷》。《太初歷》改以正月為一歲之首(秦歷以十月為一歲之始),一月的日數為二十九點五三天,一歲一年一的日數是三百六十五點二五天,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也是甲國歷法史上進行的第一次大改革。此後,他秉父遺志看手准備編寫《太史公記》(《史記》)。

天漢二年(前99),他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不作聲。武帝問他有什麼意見,書生氣十足的司馬遷百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漢武帝時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錢五十萬減死一等。但家境並不富裕的司馬遷拿不出這一筆錢,只能受「腐刑」(宮刑)來選擇「偷生」這條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馬遷精神受到極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殺,但他想起了父親的遺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憤有為鼓勵自己,終於以驚人的意志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身心備受摧殘、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馬遷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決心以殘燭之年,完成父親要他完成的史書。經過六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前93)終於出獄。武帝對司馬遷的才能還是愛惜的,任命他為中書令。從此他埋首奮發著述,終於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又稱《太史公記》、《太史記》,至東漢末年才百稱為《史記》。司馬遷意在使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漢宣帝時,司馬遷外孫楊惲把它公之於世。其時已有少量缺篇,為後人褚少孫等補足。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了紀傳體通史的恢宏先河。《史記》有本紀十二,列傳七十,此外還有世家三十、表十、書八,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五千六百字,記載了從黃帝至漢武帝約三千年間史事。 「本紀」是全書的總綱,以編年為體,記載歷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遠的以朝代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實際當權者為主。「本紀」實質上是全國編年大事記,起提綱摯領的作用。 「世家」亦以編年為體,記述王侯封國、開國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響的人物。其事或許並非牽涉全國,然於某一封國或全國社會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響,多數可視為「國別史」,諸如「晉世家」、「楚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等。 「列傳」所佔篇幅最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人物傳記,有一人一傳的專傳,有兩人或數人的合傳,按人物性質排列立傳。所記人物范圍極廣,涉及貴族、官僚、政治家、經濟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經學家、策士、隱士、說客、刺客、游俠、醫士、占卜者、俳優等社會各個階層。另一類是對外國或國內少數民族的記載,涉及中外關系史和國內民族關系史。前一類列傳有「伯夷列傳」,「孫子吳起列傳」、「刺客列傳」、「儒林列傳」等;後一類有「匈奴列傳」、「南越列傳」、「西南夷列傳」、「朝鮮列傳」等。「列傳」對「本紀」起了充實和具體化的作用。 「表」,以譜列帝王、諸侯、貴族、將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簡要政績,以年代遠近、史事繁簡而別為世表、年表、月表。今人觀之,也可分為大事表和人物表兩類,諸如「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等。「表」的作用是形象、直觀,便於觀覽,可補「本紀」、「世家」、「列傳」之不足,又可省去不少文字,使記載免於繁冗。 「書」,分門別類記述歷代歷法、禮樂、封禪、水利、經濟等典章制度,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史記》很重要的部分,諸如「禮書」、「樂書」、「歷書」、「河渠書」、「平準書」等等。其中尤以「平準書」最為精彩,記社會經濟狀況,特別是漢朝經濟政策的演變,開後代正史「食貨志」之先河。 歷來人們稱《史記》是紀傳體史書,強調本紀和列傳的重要性。其實,作為全書的組成部分,表、書、世家都有紀、傳不能代替的獨立的價值,嚴格地說,它應是紀傳志書體,是一種綜合體史書。 司馬遷在《史記》里不僅記載了大量史實,並且要「考其行事,綜其始終,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要從錯綜復雜的歷史事實中探索出一些道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來。因此,他不只是一個史事的整理者,而且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即探究天人關系、疏通古今變化的主旨,集中反映了司馬遷歷史哲學的精髓。 「究天人之際」,司馬遷首先強調天人相分,即認為天道與人事是不相乾的。在《伯夷列傳》里,他以伯夷、叔齊和顏淵為例,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說法進行批評,說「天之施善人,其何如哉?」到了近世,那些品行不好,專犯忌諱的人,卻「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反之,公正發憤的人,常「遇災禍者,不可勝數也」。由此,他深沉地寫道:「余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他對項羽英雄一世但從不自察,臨死之前還一再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持嚴肅批判的態度,說是「豈不謬哉!」他對漢武帝大肆揮霍搞封禪祭祀、祈求神仙的活動,予以深刻的揭露,認為這種活動毒害了社會風氣,「然其效可睹矣」,予以強烈的諷刺。而在寫到人的活動時,刻意寫出人事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在《太史公自序》里說,三十世家,是要寫出「輔拂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七十列傳,是要寫出那些「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人們的活動。這在中國史學發展上,第一次把人的活動放到如此重要的歷史位置上來看待。他還把人的活動與國家興亡聯系起來,認為:「君子用而小人退」,這是「國之將興」的徵兆;而「賢人隱,亂臣貴」則是「國之將亡」的跡象。進而指出:「其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誠哉是言哉!」(《楚元王世家》)後論一他還寓意很深地指出:要使國家強盛太平,「唯在擇任將相哉!唯在擇任將相哉!」(《匈奴列傳》後論) 「通古今之變」,包含了司馬遷歷史哲學的豐富內容。首先,他對歷史演進的過程提出了比較完整的看法,這從《太史公自序》中的《五帝本紀》至《高祖本紀》的序目、《三代世表》至《秦楚之際月表》的序目申可略見其大概。五帝、三代因歷史太久遠,無法「論次其年月」。《三代世表》至《十二諸侯年表》,年代是「自共和迄孔子」,是「諸侯專政」、「五霸更盛衰」。接下去是《六國年表》,起周元王(前475)、迄秦二世(前207),歷史特點是「陪臣執政」,「海內爭於戰功」,「務在強兵並敵,謀詐用而縱橫短長之說起」。《秦楚之際月表》起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至高祖五年(前202)九月,首尾八年。對這段歷史,司馬遷寫道:「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這四表不僅首尾相銜,貫穿古今,且勾勒出了各個歷史時代的特點,反映出司馬遷對於歷史進程的卓越見解。 其次,在敘述歷史變化過程中還闡揚他的歷史進化觀。他的這種見解,在「八書」中貫徹得尤為突出。 第三,提出了「物盛則衰,時極而轉」的歷史命題。《太史公自序》在講到撰述「本紀」時,提出對於歷代帝王業績要「原始察終,見盛觀衰」,即推究其何以始,詳察其何以終;於其極盛時要看到它日漸衰落的跡象。在司馬遷的歷史哲學中,歷史總在變化:要麼由盛變衰,要麼由衰轉盛。他就是用這樣的歷史哲學去觀察歷史,「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除《史記》外,司馬遷還作賦八篇,均已散夫,唯《藝文類聚》卷三十引有《悲士不遇賦》片段。 他的《報任安(少卿)書》,是一篇著名的論說散文。文中敘述了他因李陵事件而受宮刑的過程;抒發了忠而見疑、無辜受刑的悲憤,暴露了漢武帝的專橫殘忍及當時的酷吏政治;最後,表達了自已發憤著書、創作《史記》的決心。 司馬遷的學術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突出的地位。《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當之無愧的。

③ 司馬遷和史記的相關資料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一、繼父志,任史官

司馬遷,宇子長,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於龍門山下(在今天的陝西省韓城縣)。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父親司馬談的遺志,當上了太史令,開始從皇家藏書館中整理選錄歷史典籍。司馬遷的祖先並不十分顯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職。但是司馬遷和他的父親都以此為榮,在他們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他們為此奉獻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馬談一直准備寫一部貫通古今的史書。在父親的直接教導下,司馬遷十歲時便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他又跟著董仲舒學習《春秋》,跟孔安國學習《尚書》。司馬遷學習刻苦,進步非常快,極有鑽研精神。

司馬遷的父親病危時,拉著兒子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啊!"這一番諄諄囑托極大地震動了司馬遷,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難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也知道父親將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託在自己的身上。司馬遷低著頭,流著淚,悲痛而堅定地應允道:"兒子我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願。"

司馬遷做了太史令以後,就有了閱讀外面看不到的書籍和重要資料的機會。這為他以後著史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可是,資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復。由於當時的那些藏書和國家檔案都雜亂無序,連一個可以查考的目錄也沒有,司馬遷必須從一大堆的木簡和絹書中找線索,去整理和考證史料。司馬遷幾年如一日,絞盡腦汁,費盡心血,幾乎天天都埋著頭整理和考證史料。

司馬遷一直記得父親的遺志,他決心效法孔子編纂《春秋》,寫出一部同樣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歷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手寫他的偉大著作史記

二、直言受宮刑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於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鳳范。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他的責任。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復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官小家貧,當然拿不出這么多錢贖罪。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後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記寫完,"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三、 發憤著 史記

司馬遷從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為太史令後開始閱讀、整理史料,准備寫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共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 "書",共五個部分,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宇。

1、力求真實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復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鐵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從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抹殺他們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丑惡以及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 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葯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鑒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非常可貴的。本著實錄的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准。比如,他寫了許多諸如游俠、商人、醫生、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首創了以人載事,始終敘述一個人生平事跡的寫法。著重寫其"為人",並注意其"為人"的復雜性,是司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敘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贊項羽的驍勇,又對他的胸無大志、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羽的愛憎態度卻於敘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一。

2、愛憎分明

司馬遷愛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記當中表現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評價了秦末農民大起義。陳涉出身貧農,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可司馬遷卻將他和諸侯並列,放在"世家"當中來敘述。對於一個封建史學家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將陳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湯和周武王相提並論,同時明確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無道,人民就有權利起來推翻他。陳涉領導的這支農民軍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卻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秦末農民戰爭,最後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無道統治。對陳涉首先起義、推翻秦朝的歷史功績,司烏遷是完全持肯定態度的。

對於歷史上許多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馬遷也大加贊賞。他當年游歷時,曾到過湖南長沙北面的汨羅江,並在江畔憑吊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次憑吊極大地影響了司馬遷,他的心靈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詩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給屈原作傳時,他認為屈原可以同日月爭輝,並憤怒地譴責了楚國貴族統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惡行徑。當年,司馬遷還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對舜的事跡作了實地考查。後來在寫史記時,他便把舜的事情寫在《五帝本紀》里,贊揚他憂國憂民的高貴品質。司馬遷也非常推崇"完璧歸趙"和"將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藺相如和廉頗,對他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贊賞。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歌頌了那些為了反抗強暴,置自身性命於不顧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難、見義勇為的游俠。比如"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隻身刺秦王,最終血濺秦廷。司馬遷對這些人物進行大膽的歌頌,實際上便是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賞人民反抗強暴的願望。司馬遷對名醫扁鵲、諄於意等有益於人民的人,用很長的篇幅記錄了他們的生動事跡和醫學理論。這些人在當時都沒有社會地位,可在司馬遷的心目中,他們遠比某些王侯將相高貴。

對封建統治者的丑惡面貌,司馬遷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比如《酷吏列傳》一共為十個殘暴冷酷的官吏作傳,其中漢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漢武帝當時重用張湯,而"湯為人多詐,舞智以御人。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王屬交私"。所謂"乾沒",即空手得到的意思。這里描寫的是張湯為小吏時好用計謀以制服人的情況。張湯得勢後,與趙禹一起制定了各種殘的法令,其中有一條叫"腹誹之法",即不管有罪與否,只要被指控為對朝廷心存不滿,就可以據此治罪。張湯不僅善於巧立法令名目,而且還會迎合漢武帝的心意去處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個案件會使無數人家受到牽連,以致殺人如麻,視人命如草芥。這些人的罪惡活動都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他便是通過這些對漢武帝時期專制統治的殘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訴的。

司馬遷的進步歷史觀和敢於揭露帝王過失的大膽作風值得肯定。對於歷史的演進過程,他的思想也比較完整。他在給予歷史正確的評價後,又充分肯定了歷史是不斷發展進化的這一結論。

3、史家絕唱

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

在司馬遷的筆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動地刻畫出一個歷史事件或一個歷史人物。例如,對《田單列傳》中田單防守即墨城的描寫。田單用了六條妙計大勝燕國,使齊國得以恢復。"火牛陣"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計策。晚上,田單將紫紅色的帶有龍紋的布帛披在一千多頭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綁上鋒利的刀劍,用油浸透它們的尾巴,再用火點著。於是,一千多頭牛帶著熊熊火焰,像怪獸一樣沖進了燕兵的陣地。而齊國士兵也拿著武器沖向了敵人,還有一些人敲鑼打鼓,高聲喊叫,以壯聲勢。摸不著頭腦的燕兵嚇得爭相而逃,結果被殺得丟盔棄甲,燕兵的屍體遍布於戰場上,齊國大獲全勝。司馬遷雖著墨不多,可"火牛陣"就如一幅圖畫一般出現於讀者的腦海中。

司馬遷還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他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描寫非常精彩。巨鹿戰役中,項羽率領大軍渡河,然後沉掉所有的船隻,並下令只允許帶三天的糧食,這便形象而又具體地刻畫了項羽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的決心和氣概。項羽的軍隊一個抵十個,消滅了數量上遠遠超過自己的秦軍,在推翻強秦統治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羽在戰斗結束之後,召見各路將領,當他們進入項羽的轅門時,沒有一個人敢抬起頭走路。這是對項羽威風的描寫。對項羽被圍的場景,司馬遷描繪得更是感人。項羽慷慨而歌:"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司馬遷通過這歌聲,完全刻畫出了這位英雄在失敗以後時慷慨悲壯,而又無力挽回失敗命運的復雜心情。接下來,司馬遷又對項羽突圍後,在東城決戰時的勇猛作了描繪。當時項羽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當幾千名追兵迫近時,項羽圓睜雙目,怒喝一聲,把漢軍嚇得後退了好幾里。看到這樣的描寫,不禁使人覺得這位失敗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馬遷描寫漢高祖入關時與民眾約法三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風度。而漢高祖也具有好謾罵的流氓習氣和隨機應變的性格。有一回,韓信給漢高祖寫信,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漢高祖非常生氣,剛想發作,張良卻在一旁暗示他別發作,他立即轉過口風說:"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呢?"這里用字也不多,卻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漢高祖善於隨機應變和玩弄權術的性格。

司馬遷在書中的敘述語言非常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他廣泛採用口頭流傳的諺語、成語、歌謠,而且不迴避方言土語。他的語言是一種接近口語的"方言",通常敘述和人物對話和諧一致,雖明快但含蓄,話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復而簡潔,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為人物特徵的描寫服務。他刻畫人物說話口吻的描寫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態度。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還常常適當地強調、誇張。比如,《高祖本紀》:"(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這一段漢高祖讓帝位的話,是直接模擬當時的口語,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漢高祖惺惺作態的樣子,讀完不禁覺得漢高祖說話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馬遷使用古史資料時,一般以當時通用語翻譯古語。如《五帝本紀》寫堯舜的事跡,取材於今文《尚書·堯典》,把書中的"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績咸熙"等語,翻譯為"百姓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信傷百官,眾功皆興"等,譯文與原文相比較,就會發現更容易讀懂。史記的人物傳記之所以這么出色,是與司馬遷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分不開的。

一個人在遭到無辜的迫害以後,通常有兩種選擇: 要麼悲觀消沉,要麼發憤圖強。而司馬遷選擇了後一條路。他秉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將自己心中所有的"憤"全部傾注到史記的創作中去。司馬遷獨創了中國歷史著作的紀傳體裁,開創了史學方法上全新的體例。司馬遷以個人傳、紀為形式,以社會為中心記載歷史,為後人展示了一部規模宏大的社會變遷史。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文學上,司馬遷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

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崇高的人格將永遠閃耀著不朽的光芒。

④ 史記故事

○聶崇義 邢昺 孫奭 王昭素 孔維 孔宜 崔頌(子曥) 尹拙 田
敏 辛文悅 李覺 崔頤正(弟偓佺)李之才
聶崇義,河南洛陽人。少舉《三禮》,善《禮》學,通經旨。漢乾佑中,累
官至國子《禮記》博士,校定《公羊春秋》,刊板於國學。周顯德中,累遷國子
司業兼太常博士。先是,世宗以郊廟祭器止由有司相承製造,年代浸久,無所規
式,乃命崇義檢討摹畫以聞。四年,崇義上之,乃命有司別造焉。
五年,將禘於太廟,言事者以宗廟無祧室,不當行禘祫之禮。崇義援引故事
上言,其略曰:「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上仙,至五年二月祫祭,明年又禘,自
茲後以五年為禘。且魏以武帝為太祖,至明帝始三帝,未有毀主而行禘祫。其證
一也。宋文帝元嘉六年,祠部定十月三日大祠,其太學博士議雲:案禘祫之禮,
三年一,五年再。宋高祖至文帝裁亦三帝,未有毀主而行禘祫。其證二也。梁武
帝用謝廣議,三年一禘,五年一祫,謂之大祭,禘祭以夏,祫祭以冬。且梁武乃
受命之君,裁追尊四朝而行禘祫,則知祭者是追養之道,以時移節變,孝子感而
思親,故薦以首時,祭以仲月,間以禘祫,序以昭穆,乃禮之經也。非關宗廟廟
與未備。其證三也。」終從崇義之議。
未幾,世宗詔崇義參定郊廟祭玉,又詔翰林學士竇儼統領之。崇義因取《三
禮圖》再加考正,建隆三年四月表上之,儼為序。太祖覽而嘉之,詔曰:「禮器
禮圖,相承傳用,浸歷年祀,寧免差違。聶崇義典事國庠,服膺儒業,討尋故實,
刊正疑訛,奉職效官,有足嘉者。崇義宜量與酬獎。所進《三禮圖》,宜令太子
詹事尹拙集儒學三五人更同參議,所冀精詳。苟有異同,善為商確。」五月,賜
崇義紫袍、犀帶、銀器、繒帛以獎之。拙多所駁正,崇義復引經以釋之,悉以下
工部尚書竇儀,俾之裁定。儀上奏曰:「伏以聖人制禮,垂之無窮,儒者據經,
所傳或異,年祀浸遠,圖繪缺然。踳駁彌深,丹青靡據。聶崇義研求師說,耽
味禮經,較於舊圖,良有新意。尹拙爰承製旨,能罄所聞。尹拙駁議及聶崇義答
義各四卷,臣再加詳閱,隨而裁置,率用增損,列於注釋,共分為十五卷以聞。」
詔頒行之。
拙、崇義復陳祭玉鼎釜異同之說,詔下中書省集議。吏部尚書張昭等奏議曰:
按聶崇義稱:祭天蒼璧九寸圓好,祭地黃琮八寸無好,圭、璋、琥並長九寸。
自言周顯德三年與田敏等按《周官》玉人之職及阮諶、鄭玄舊圖,載其制度。
臣等按:《周禮》玉人之職,只有「璧琮九寸」、「瑑琮八寸」及「璧羨
度尺、好三寸以為度」之文,即無蒼璧、黃琮之制。兼引注有《爾雅》「肉倍好」
之說,此即是注「璧羨度」之文,又非蒼璧之制。又詳鄭玄自注《周禮》,不載
尺寸,豈復別作畫圖,違經立異?
《四部書目》內有《三禮圖》十二卷,是隋開皇中敕禮官修撰。其圖第一、
第二題雲「梁氏」,第十後題雲「鄭氏」,又稱不知梁氏、鄭氏名位所出。今書
府有《三禮圖》,亦題「梁氏」、「鄭氏」,不言名位。厥後有梁正者,集前代
圖記更加詳議,題《三禮圖》曰:「陳留阮士信受《禮》學於潁川綦冊君,取其
說,為圖三卷,多不按《禮》文而引漢事,與鄭君之文違錯。」正刪為二卷,其
阮士信即諶也。如梁正之言,可知諶之紕謬。兼三卷《禮圖》刪為二卷,應在今
《禮圖》之內,亦無改祭玉之說。
臣等參詳自周公制禮之後,叔孫通重定以來,禮有緯書,漢代諸儒頗多著述,
討尋祭玉,並無尺寸之說。魏、晉之後,鄭玄、王肅之學各有生徒,《三禮》、
《六經》無不論說,檢其書,亦不言祭玉尺寸。臣等參驗畫圖本書,周公所說正
經不言尺寸,設使後人謬為之說,安得便入周圖?知崇義等以諸侯入朝獻天子夫
人之琮璧以為祭玉,又配合「羨度」、「肉好」之言,強為尺寸,古今大禮,順
非改非,於理未通。
又據尹拙所述禮神之六玉,稱取梁桂州刺史崔靈恩所撰《三禮義宗》內「昊
天及五精帝圭、璧、琮、璜皆長尺二寸,以法十二時;祭地之琮長十寸,以效地
之數。」又引《白虎通》雲:「方中圓外曰璧,圓中方外曰琮。」崇義非之,以
為靈恩非周公之才,無周公之位,一朝撰述,便補六玉闕文,尤不合禮。
臣等竊以劉向之論《洪範》,王通之作《元經》,非必挺聖人之姿,而居上
公之位,有益於教,不為斐然。臣等以靈恩所撰之書,聿稽古訓,祭玉以十二為
數者,蓋天有十二次,地有十二辰,日有十二時,封山之玉牒十二寸,園丘之籩
豆十二列,天子以鎮圭外守,宗後以大琮內守,皆長尺有二寸。又裸圭尺二寸,
王者以祀宗廟。若人君親行之郊祭,登壇酌獻,服大裘,搢大圭,行稽奠,而手
秉尺二之圭,神獻九寸之璧,不及禮宗廟裸圭之數,父天母地,情亦奚安?則靈
恩議論,理未為失,所以自《義宗》之出,歷梁、陳、隋、唐垂四百年,言禮者
引為師法,今《五禮精義》、《開元禮》、《郊祀錄》皆引《義宗》為標准。近
代晉、漢兩朝,仍依舊制。周顯德中,田敏等妄作穿鑿,輒有更改。自唐貞觀之
後,凡三次大修五禮,並因隋朝典故,或節奏繁簡之間稍有厘革,亦無改祭玉之
說。伏望依《白虎通》、《義宗》、唐禮之制,以為定式。
又尹拙依舊圖畫釜,聶崇義去釜畫鑊。臣等參詳舊圖,皆有釜無鑊。按《易
·說卦》雲「坤為釜」,《詩》雲「惟錡及釜」,又雲「溉之釜鬲」,《春秋傳》
雲「錡釜之器」,《禮記》雲「燔黍捭豚」,解雲「古未有甑釜,所以燔捭而祭。」
即釜之為用,其來尚矣,故入於《禮圖》。今崇義以《周官》祭祀有省鼎鑊,供
鼎鑊,又以《儀禮》有羊鑊、豕鑊之文,乃雲畫釜不如畫鑊。今諸經皆載釜之用,
誠不可去。又《周》、《儀禮》皆有鑊之文,請兩圖之。又若觀諸家祭祀之畫,
今代見行之禮,於大祀前一日,光祿卿省視鼎鑊。伏請圖鑊於鼎下。
詔從之。未幾,崇義卒,《三禮圖》遂行於世,並畫於國子監講堂之壁。
崇義為學官,兼掌禮,僅二十年,世推其該博。郭忠恕嘗以其姓嘲之曰:
「近貴全為聵,攀龍即作聾。雖然三個耳,其奈不成聰。」崇義對曰:「仆不能
為詩,聊以一聯奉答。」即雲:「勿笑有三耳,全勝畜二心。」蓋因其名以嘲之。
忠恕大慚,人許其機捷而不失正,真儒者之戲雲。
邢昺,字叔明,曹州濟陰人。太平興國初舉《五經》,廷試日,召升殿講
《師》、《比》二卦,又問以群經發題。太宗嘉其精博,擢《九經》及第,授大
理評事、知泰州鹽城監,賜錢二十萬。昺以是監處楚、泰間,泰僻左而楚會要,
鹽食為急,請改隸楚州,從之。明年,召為國子監丞,專講學之任。遷尚書博士,
出知儀州,就轉國子博士。代還,賜緋,選為諸王府侍講。雍熙中,遷水部員外
郎,改司勛。端拱初,賜金紫,累遷金部郎中。
真宗即位,改司勛郎中,俄知審刑院,以昺儒者不達刑章,命劉元吉同領其
事。是冬,昺上表自陳夙侍講諷,遷右諫議大夫。咸平初,改國子祭酒。二年,
始置翰林侍講學士,以昺為之。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慕清、崔偓牷等校
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春秋傳》、《孝經》、《論語》、
《爾雅義疏》,及成,並加階勛。俄為淮南、兩浙巡撫使。初置講讀之職,即於
便坐令昺講《左氏春秋》,侍讀預焉。五年講畢,宴近臣於崇政殿,賜昺襲衣、
金帶,加器幣,仍遷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學士如故。知審官院陳恕丁內艱,
以昺權知院事。
景德二年,上言:「亡兄素嘗舉進士,願沾贈典。」特贈大理評事。是夏,
上幸國子監閱庫書,問昺經版幾何,昺曰:「國初不及四千,今十餘萬,經、傳、
正義皆具。臣少從師業儒時,經具有疏者百無一二,蓋力不能傳寫。今板本大備,
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上喜曰:「國家雖尚儒術,非四方無事,
何以及此!」上又訪以學館故事,有未振舉者,昺不能有所建明。先是,印書所
裁余紙,鬻以供監中雜用,昺請歸之三司,以裨國用。自是監學公費不給,講官
亦厭其寥落。上方興起道術,又令昺與張雍、杜鎬、孫奭舉經術該博、德行端良
者,以廣學員。三年,加刑部侍郎。
昺居近職,常多召對,一日從容與上語及宮邸舊僚,嘆其淪喪殆盡,唯昺獨
存。翌日,賜白金千兩,且詔其妻至宮庭,賜以冠帔。四年,昺以羸老艱於趨步
上前,自陳曹州故鄉,願給假一年歸視田裡,俟明年郊祀還朝。上命坐,慰勞之,
因謂曰:「便可權本州,何須假耶?」昺又言楊礪、夏侯嶠同為府僚,二臣沒皆
贈尚書。上憫之,翌日,謂宰相曰:「此可見其志矣。」即超拜工部尚書、知曹
州、職如故。
入辭日,賜襲衣、金帶。是日,特開龍圖閣,召近臣宴崇和殿,上作五、七
言詩二首賜之,預宴者皆賦。昺視壁間《尚書》、《禮記圖》,指《中庸》篇曰: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因陳其大義,上嘉納之。及行,又令近臣祖送,設會於宜
春苑。大中祥符初,上東封泰山,昺表曹州民請車駕經由本州,仍令濟陰令王范
部送父老詣闕,優詔答之。俄召還。車駕進發,命判留司御史台。禮畢,進位禮
部尚書。
上勤政憫農,每雨雪不時,憂形於色,以昺素習田事,多委曲訪之。初,田
家察陰晴豐凶,皆有狀候,老農之相傳者率有驗,昺多采其說為對。又言:「民
之災患,大者有四:一曰,疫,二曰旱,三曰水,四曰畜。災歲必有其一,但或
輕或重耳。四事之害,旱為甚,蓋田無畎澮,悉不可救,所損必盡。《傳》曰:
『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此之謂也。」
三年,被病請告,詔太醫診視。六月,上親臨問疾,賜名葯一奩、白金器千
兩、繒彩千匹。國朝故事,非宗戚將相,無省疾臨喪之禮,特有加於昺與郭贄者,
以恩舊故也。未幾,有旨命中書召其子太常博士知東明縣仲寶、國子博士知信陽
軍若思還侍疾。逾月卒,年七十九,則左僕射,三子並進秩。
初,雍熙中,昺撰《禮選》二十卷獻之,太宗探其帙,得《文王世子篇》,
觀之甚悅,因問衛紹欽曰:「昺為諸王講說,曾及此乎?」紹欽曰:「諸王常時
訪昺經義,昺每至發明君臣父子之道,必重復陳之。」太宗益喜。上嘗因內閣暴
書,覽而稱善,召昺同觀,作《禮選贊》賜之。昺言:「家無遺稿,願得副本。」
上許之。繕錄未畢而昺卒,亟詔寫二本,一本賜其家,一本俾置冢中。
昺在東宮及內庭,侍上講《孝經》、《禮記》、《論語》、《書》、《易》、
《詩》、《左氏傳》。據傳疏敷引之外,多引時事為喻,深被嘉獎。上嘗問:
「管仲、召忽皆事公子糾,小白之入,召忽死之,管仲乃歸齊相桓公。豈非召忽
以忠死,而管仲不能固其節,為臣之道當若是乎?又鄭注《禮記·世子篇》雲:
『文王以勤憂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朕以為本經旨意必不然也。且夏禹焦勞,
有玄圭之賜,而享國永年。若文王能憂人之心,不自暇逸,縱無感應,豈至虧損
壽命耶?」各隨其事理以對。
先是,咸平中,王欽若知貢舉,有告其受舉人賄賂者,下御史台鞫得狀,欽
若自訴,詔昺與邊肅、毋賓古、閻承翰就太常寺覆推。昺力辨欽若,而洪湛抵罪,
欽若以是德之。昺之厚被寵顧,欽若與有功焉。
仲寶貪猥不才,舉止率易,士大夫多鄙笑之。欽若在中書,用為三司判官,
後至祠部郎中,坐贓黜官,卒。若思終於駕部郎中。
孫奭,字宗古,博州博平人。幼與諸生師里中王徹,徹死,有從奭問經者,
奭為解析微指,人人驚服,於是門人數百皆從奭。後徙居須城。
《九經》及第,為莒縣主簿,上書願試講說,遷大理評事,為國子監直講。
太宗幸國子監,召奭講《書》,至「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帝曰:
「此至言也。商宗乃得賢相如此耶!」因咨嗟久之。賜五品服。真宗以為諸王府
侍讀。會詔百官轉對,奭上十事。判太常禮院、國子監、司農寺,累遷工部郎中,
擢龍圖閣待制。
奭以經術進,守道自處,即有所言,未嘗阿附取悅。大中祥符初,得天書於
左承天門,帝將奉迎,召宰相對崇政殿西廡。王旦等曰:「天貺符命,實盛德之
應。」皆再拜稱萬歲。又召問奭,奭對曰:「臣愚,所聞『天何言哉』,豈有書
也?」帝既奉迎天書,大赦改元,布告其事於天下,築玉清昭應宮。是歲,天書
復降泰山,帝以親受符命,遂議封禪,作禮樂。王欽若、陳堯叟、丁謂、杜鎬、
陳彭年皆以經義左右附和,由是天下爭言符瑞矣。
四年,又將祀汾陰,是時大旱,京師近郡谷踴貴,奭上疏諫曰:「先王卜征,
五年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卜。陛下始畢東封,更議西幸,殆
非先王卜征五年慎重之意,其不可一也。夫汾陰後土,事不經見。昔漢武帝將封
禪,故先封中嶽,祠汾陰,始巡幸郡縣,遂有事於泰山。今陛下既已登封,復欲
幸汾陰,其不可二也。古者圜丘方澤,所以郊祀天地,今南北郊是也。漢初承秦,
唯立五畤以祀天,而後土無祀,故武帝立祠於汾陰。自元、成以來,從公卿之議,
遂徙汾陰後土於北郊,後之王者多不祀汾陰。今陛下已建北郊,乃舍之而遠祀汾
陰,其不可三也。西漢都雍,去汾陰至近。今陛下經重關,越險阻,輕棄京師根
本,而慕西漢之虛名,其不可四也。河東,唐王業之所起也。唐又都雍,故明皇
間幸河東,因祠後土。聖朝之興,事與唐異,而陛下無故欲祀汾陰,其不可五也。
昔者周宣王遇災而懼,故詩人美其中興,以為賢主。比年以來,水旱相繼,陛下
宜側身修德,以答天譴,豈宜下徇奸回,遠勞民庶,盤游不已,忘社稷之大計?
其不可六也。夫雷以二月啟蟄,八月收聲,育養萬物,失時則為異。今震雷在冬,
為異尤甚。此天意丁寧以戒陛下,而反未悟,殆失天意,其不可七也。夫民,神
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今國家土木之功累年未息,水旱幾沴,
飢饉居多,乃欲勞民事神,神其享之乎?此其不可八也。陛下必欲為此者,不過
效漢武帝、唐明皇,巡幸所至,刻石頌功,以崇虛名,誇示後世爾。陛下天資聖
明,當慕二帝、三王,何為下襲漢、唐之虛名,其不可九也。唐明皇以嬖寵姦邪,
內外交害,身播國屯,兵交關下,亡亂之跡如此,由狃於承平,肆行非義,稔致
禍敗。今議者引開元故事以為盛烈,乃欲倡導陛下而為之,臣切為陛下不取,此
其不可十也。臣言不逮意,陛下以臣言為可取,願少賜清問,以畢臣說。」
帝遣內侍皇甫繼明就問,又上疏曰:
陛下將幸汾陰,而京師民心弗寧,江、淮之眾困於調發,理須鎮安而矜存之。
且土木之功未息,而奪攘之盜公行,外國治兵,不遠邊境,使者雖至,寧可保其
心乎?昔陳勝起於徭戍,黃巢出於凶飢,隋煬帝勤遠略而唐高祖興於晉陽,晉少
主惑小人而耶律德光長驅中國。陛下俯從奸佞,遠棄京師,涉仍歲薦飢之墟,修
違經久廢之祠,不念民疲,不恤邊患。安知今日戍卒無陳勝,飢民無黃巢,英雄
將無窺伺於肘腋,外敵將無觀釁於邊陲乎?
先帝嘗議封禪,寅畏天種,尋詔停寢。今奸臣乃贊陛下力行東封,以為繼成
先志。先帝嘗欲北平幽朔,西取繼遷,大勛未集,用付陛下,則群臣未嘗獻一謀、
畫一策,以佐陛下繼先帝之志者,反務卑辭重幣,求和於契丹,蹙國縻爵,姑息
於繼遷,曾不思主辱臣死為可戒,誣下罔上為可羞。撰造祥瑞,假託鬼神,才畢
東封,便議西幸,輕勞車駕,虐害飢民,冀其無事往還,便謂成大勛績。是陛下
以祖宗艱難之業,為姦邪僥幸之資,臣所以長嘆而痛哭也。夫天地神只,聰明正
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未聞專事籩豆簠簋,可邀福祥。《春秋傳》
曰:「國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愚臣非敢妄議,惟陛下終賜裁擇。
後天下數有災變,又言:「古者五載巡守,有國之事爾,非必有紫氣黃雲,
然後登封,嘉禾異草,然後省方也。今野雕山鹿,郡國交奏,秋旱冬雷,群臣率
賀,退而腹非竊笑者比比皆是。孰謂上天為可罔,下民為可愚,後世為可欺乎?
人情如此,所損不細,惟陛下深鑒其妄。」
六年,又上疏曰:「陛下封泰山,祀汾陰,躬謁陵寢,今又將祠於太清宮,
外議籍籍,以謂陛下事事慕效唐明皇,豈以明皇為令德之主耶?甚不然也。明皇
禍曹之跡有足為深戒者,非獨臣能知之,近臣不言者,此懷奸以事陛下也。明皇
之無道,亦無敢言者,及奔至馬嵬,軍士已誅楊國忠,請矯詔之罪,乃始諭以識
理不明,寄任失所。當時雖有罪己之言,覺寤已晚,何所及也。臣願陛下早自覺
寤,抑損虛華,斥遠邪佞,罷興土木,不襲危亂之跡,無為明皇不及之悔,此天
下之幸,社稷之福也。」帝以為「封泰山,祠汾陰,上陵,祀老子,非始於明皇。
《開元禮》今世所循用,不可以天寶之亂,舉謂為非也。秦為無道甚矣,今官名、
詔妙、郡縣猶襲秦舊,豈以人而廢言乎?」作《解疑論》以示群臣。然知奭朴忠,
雖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
久之,以父老請歸田裡,不許,以知密州。居二年,遷左諫議大夫,罷待制。
還,糾察在京刑獄。是時初置天慶、天祺、天貺、先天、降聖節,天下設齋醮張
燕,費甚廣。奭又請裁省浮用,不報。復出知河陽,又求解官就養,遷給事中,
徙垧州。
天禧中,朱能獻《乾佑天書》。復上疏曰:
朱能者,奸憸小人,妄言祥瑞,而陛下崇信之,屈至尊以迎拜,歸秘殿以
奉膊,上自朝廷,下及閭巷,靡不痛心疾首,反唇腹非,而無敢言者。
昔漢文成將軍以帛書飯牛,既而言牛腹中有奇書,殺視得書,天子識其手跡。
又有五利將軍妄言,方多不仇,二人皆坐誅。先帝時有侯莫陳利用者,以方術暴
得寵用,一旦發其奸,誅於鄭州。漢武可謂雄材,先帝可謂英斷。唐明皇得《靈
寶符》、《上清護國經》、《寶券》等,皆王鉷、田同秀等所為,明皇不能顯
戮,怵於邪說,自謂德實動天,神必福我。夫老君,聖人也。儻實降語,固宜不
妄,而唐自安、史亂離,乘輿播越,兩都盪覆,四海沸騰,豈天下太平乎?明皇
雖況得歸闕,復為李輔國劫遷,卒以憂終,豈聖壽無疆、長生久視乎?以明皇之
英睿,而禍患猥至曾不知者,良由在位既久,驕亢成性,謂人莫己若,謂諫不足
聽#心玩居常之安,耳熟導諛之說,內惑寵嬖,外任奸回,曲奉鬼神,過崇妖妄。
今收見老君於閣上,明日見老君於山中。大臣屍祿以將迎,端士畏威而緘默。既
惑左道,既紊政經,民心用離,變起倉卒。當是之時,老君寧肯御兵,寶符安能
排蒲邪?今朱能所為,或類於此,願陛下思漢武之雄材,法先帝之英斷,鑒明皇
之蹤禍,庶幾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未幾,能果敗。奭又嘗請減修寺度僧,帝雖未用其言,嘗令向敏中諭令陳時
政訪失奭以納諫、恕直、輕徭、薄斂四事為言,頗施行焉。
復十戶,以供灑掃。乘生靈珍,襲爵,歷秘書郎,太和十九年,改封崇聖侯,邑
百戶。靈珍生文泰。文泰生渠,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改封恭聖侯。後周宣帝大
象二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以渠襲爵,邑百戶。
渠生長孫,隋文帝復封長孫為鄒國公。長孫生嗣哲,應制舉,歷涇州司兵參
軍、太子通事舍人,大業四年,改封紹聖侯、邑百戶。嗣哲生德倫,唐太宗貞觀
十一年,封褒聖侯,邑百戶,朝會位同三品,復其子孫。則天天授二年,賜德倫
璽書、衣服。德化生崇基,襲侯,中宗神龍元年,授朝散大夫。崇基生璲之,
玄宗開元中,歷國子四門博士、邠王府文學、蔡州長史。二十七年,詔追謚孔子
為文宣王,改封褒聖侯禘之為襲文宣公,兼兗州長史。璲之生萱,襲封,歷兗
州泗水令。萱生齊卿,德宗建中三年,詔以齊卿為兗州司馬,陷於東平,卒。至
憲宗元和十三年,平李師道,其子惟晊歸魯,詔以惟晊為兗州參軍,奉夫子
祀,復五十戶,以供灑掃。惟晊生策,會昌元年,歷國子監丞、尚書博士。充弘文館學士、判館事。議者以敏止可任學官,宰相桑維翰聞之,即改授檢校右
僕射,復為祭酒。漢乾佑中,拜尚書右丞,判國子監。
周廣順初,改左丞,遣使契丹,將歲賂錢十萬貫,止其侵剽,契丹不許。周
祖將親郊,命權判太常卿事。世宗即位,真拜太常卿、檢校左僕射,加司空。顯
德五年,上章請老,賜詔曰:「卿詳明禮樂,博涉典墳,為儒學之宗師,乃薦紳
之儀表。朕方資舊德,以訪話言,遽覽封章,願致官政。引年之制難著舊文,尊
賢之心方深虛佇,所請宜不允。」遷工部尚書。俄再上表願歸故鄉,以遂首丘之
志,改太子少保致仕,歸淄州別墅。恭帝即位,加少傅。開寶四年,卒,年九十
二。
敏解官歸鄉,有良田數十頃,多釀美酒待賓客。體強少疾,徒步往來閭巷間,
不以杖。每日親授諸子經。自作父墓碑,辭甚質。敏嘗使湖南,路出荊渚,以印
本經書遺高從誨,從誨謝曰:「祭酒所遺經書,仆但能識《孝經》耳。」敏曰:
「讀書不必多,十八章足矣。如《諸侯章》雲『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
滿而不溢』,皆至要之言也。」時從誨兵敗於郢,故敏以此諷之,從誨大慚。
敏雖篤於經學,亦好為穿鑿,所校《九經》,頗以獨見自任,如改《尚書·
盤庚》「若網在綱」為「若綱在綱」,重言「綱」字。又《爾雅》「椴,木槿」
注曰:「日及」,改為「白及」。如此之類甚眾,世頗非之。
子章,至殿中丞。
辛文悅者,不知何許人。以《五經》教授,太祖幼時從其肄業。周顯德中,

⑤ 史上最疼的「自殺」,只有誰能夠做到,連鄰國人都十分膜拜

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疼”的自殺方式是日本武士道的切腹,但是這個切腹可不一般,被稱為“三字切腹”,日本歷史上僅有一人挑戰成功。說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不得不提切腹的,切腹的方式很多,但是其中有個非常疼的切腹方式,有很多的日本武士都曾經想要嘗試,但都忍受不了那個疼痛,最後都放棄了。

接著武市瑞山又繼續了第二刀,他依然是毫無表情,沒有任何畏懼,而當他切到第三刀的時候就連周圍的監督官都看不下去了,三刀切完後武市瑞山就在極度痛苦中慢慢死去了。武市瑞山成為了日本武士歷史上第一個成功挑戰“三字剖腹”的人,他後來還被供奉到了靖國神社,讓日本國民參拜。因此日本很多的人,尤其是武士,他們都非常尊重這個人,佩服他能夠忍受如此的疼痛,選擇這樣的剖腹方式。

⑥ 荊軻刺殺秦王時,嬴政為何繞柱而跑為什麼沒人去救他呢

一、求生本能。

直到御醫夏無且擲出葯囊,左右提醒:“王負劍!”秦王終於拔出長劍,開始反擊。形勢便急轉直下,荊軻身死咸陽宮。

說來話長,荊軻刺秦王的過程其實時間很短。可謂電光火石之間,驚險場景轉瞬落幕。

死裡逃生的嬴政大怒之下,隨之加快了滅燕的步伐。幾個月後,王翦攻佔薊城,李信帶回了燕太子丹的首級。五年後,嬴政滅燕。

⑦ 出自資治通鑒的故事有哪些

1、瓦崗起義

李密,能文能武,很有志向。隋末群雄起義時,他掌管瓦崗軍,屢敗隋軍,威震天下。聲威之下,瓦崗軍原領袖翟讓讓位給了他。

然而,上位後的李密廢殺翟讓,引發內部不穩後,先被宇文化及擊敗,又被王世充擊敗,只得率部投降李唐,封邢國公。武德二年,圖謀叛唐自立,為盛彥師斬於熊耳山。

瓦崗起義的七、八年時間里,動員了上百萬群眾轉戰中原,史料記載「破化及,摧世充,聲動萬里,威行四方」,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推翻隋王朝的斗爭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2、淝水之戰

王猛病逝後,前秦的苻堅在統一北方後,決定揮師南下,滅掉東晉。面對前秦的強勢准備,東晉宰相謝安令謝石、謝玄等率8萬北府兵開赴淮水一線抗擊。

戰時,謝玄派將領劉牢之率5000精兵夜戰前秦前哨,以劣勢兵力首戰告捷。士氣大振的晉軍,水陸兼程,直逼淝水東岸。令壽陽城上的苻堅,不禁「草木皆兵」。

謝玄針對苻堅恃眾輕敵又急於決戰的心理,遣使要求秦軍略向後撤,以便晉軍渡河決戰。然而秦軍一退便不可收拾,不僅陣腳大亂,先前降秦的朱序更是趁機大喊秦兵敗了,果真導致秦軍大亂。

晉軍乘機搶渡淝水猛攻秦軍,苻堅帶兵潰推時,」風聲鶴唳「,晝夜逃命。謝玄則乘勝收復了洛陽、彭城等地。最終,前秦軍元氣大傷,苻堅身中流矢,徹底失敗。

3、三顧茅廬

官渡大戰後,劉備被曹操打敗,投靠劉表。徐庶被曹操所迫,辭別劉備時特地推薦南陽鄧縣隆中的奇才——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南陽鄧縣隆中拜訪諸葛亮。聽說諸葛亮不在,眾人失望而歸。回到新野,劉備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叫人立即備馬。到了草屋,卻又撲了空,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當劉備准備第三次拜訪孔明的時候,三兄弟離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便率先下馬步行。這時,諸葛亮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恭敬地在台階下等候。

正當張飛等得心煩氣躁,想放火燒了草廬時,諸葛亮見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這才緩緩「醒來」,開始和劉備談論起了國家大事,並答應與劉備共圖大業。

4、蜀漢之亡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也叫「劉蜀」、「季漢」。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

黃巾起義後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諸侯混戰,劉備在其中輾轉奔波,終於在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進取西川、攻下漢中,建立了蜀國。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但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大敗後,國力微弱。在諸葛亮征服南中之後,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資源。

再度強盛的蜀國,雖然在軍事上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5、司馬氏篡魏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將魏國軍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子司馬師、司馬昭也參與國事,但司馬氏集團與曹氏集團之間的明爭暗鬥仍在繼續。

司馬懿為了斬草除根,還誅滅了王凌及令狐愚三族,並賜死曹彪。司馬懿去世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發動政變廢除曹芳的帝位,立曹髦為帝,同時陸續平定曹氏集團余黨發動的反抗行動。

魏帝曹髦眼見「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慮廢辱」,不甘心做傀儡的他力圖反戈一擊鏟除司馬昭,卻被司馬昭的手下當場刺死。

公元265年2月8日,承襲晉王爵位,司馬炎迫使曹奐禪位於自己,改國號為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吳國滅亡,三國時代徹底落下帷幕。

⑧ 例談史記五種體例,漢書四種體例

《史記》抄是一部通史,《漢書》則是一部斷代史。《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勛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沿襲下來。
《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了。它有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是當時的經濟專篇。
我的認識:《漢書》的立場是官家的,《史記》的立場是人類的

⑨ 史記故事大全(不要古文)

著名的有:
軒轅天子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網開一面 出自《史記·殷本紀》
囊血射天 出自《史記·殷本紀》
酒肉池林 出自《史記·殷本紀》
左支右絀 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指鹿為馬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拔山扛鼎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先發制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破釜沉舟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無顏見江東父老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約法三章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卧薪嘗膽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沖冠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肝腦塗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多多益善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雞鳴狗盜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狡兔三窟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負荊請罪」這則成語的荊是落葉叢生灌木,高四五尺,莖堅硬,可作杖。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戰國時代,趙惠文王因藺相如辦外交有功,拜藺相如為上卿,官位在廉頗大將之上。廉頗因此心中不快,覺得自己功勞卓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侮辱藺相如。相如知道後,不願意和廉頗爭位次先後,便處處留意,避讓廉頗,上朝時假稱有病,以便迴避。有一次,藺相如乘車外出,遠遠望見廉頗的車子迎面而來,急忙叫手下人把車趕到小巷裡避開。相如手下的人便以為相如害怕廉頗,非常氣憤。藺相如對他們解釋說;「秦國這樣強大,我都不怕,廉將軍又有什麼可怕呢?所以我想,強橫的秦國今天之所以不敢對我們趙國輕易用兵,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如果我和廉將軍兩人不能和睦相處,互相攻擊,像老虎一樣相鬥,結果必定有一虎受傷,秦國就會趁機侵略趙國。我所以對廉將軍避讓,是因為我把國家的安危放在前頭,不計較私人的怨恨。」

藺相如這番話,使他手下的人極為感動。相如手下的人也學習藺相如的樣子,對廉頗手下的人處處謙讓。此事傳到了廉頗的耳中,廉頗為相如如此寬大的胸懷深深感動,更覺得自已十分慚愧。於是脫掉上衣,在背上綁了一根荊杖,請人領到相如家請罪,並沉痛地說; 「我是個粗陋淺薄之人,真想不到將軍對我如此寬容。」

藺相如見廉頗態度真誠,便親自解下他背上的荊杖,請他坐下,兩人坦誠暢敘,從此誓同生死,成為至交。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並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卧薪嘗膽」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坐卧都要嘗嘗,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但是,卧薪嘗膽的典故始於何時?據有關吳越史料的書籍,戰國時期的《左傳》中「定公」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踐和昊王夫差的詳細記載,而沒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記錄。另一戰國時的著作《國語》中,也無勾踐卧薪嘗膽之說。至東漢期間,《越絕書》和《吳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踐歸國外傳」中,有勾踐「懸膽於戶,出人嘗之,不絕於口」之句,而無「卧薪」之說。 「卧薪嘗膽」作為成語,最早見於北宋大文豪蘇軾所著的《擬孫權答曹操書》游戲性的書信體裁文中,設想孫權在三國鼎立之時,曾經「卧薪嘗膽」,但這與勾踐毫無關系。到了南宋,呂祖謙在《左氏傳記》書中,曾有吳王夫差「坐薪嘗膽」,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踐」。到了明代,張博在《春秋列國論》書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嘗膽」,雖有「卧薪嘗膽」,但亦是指夫差。後來,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黃震的《古今記要》、《黃氏日抄》兩書中,才開始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說。明末,梁辰魚所著《浣沙記》劇本中,將勾踐「卧薪嘗膽」作為傳奇,加以渲染。馮夢龍也在《東周列國志》中多次講到勾踐「卧薪嘗膽」之事。清初,吳乘權編的《綱鑒易知錄》,亦有「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卧薪嘗膽」之句。從此,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之故事,就愈傳愈廣,成為我國的成語典故了。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立憲宗旨 發布:2024-12-27 15:17:50 瀏覽:466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政審表 發布:2024-12-27 15:07:30 瀏覽:535
法院分判決和 發布:2024-12-27 13:53:08 瀏覽:637
旌陽法院招聘 發布:2024-12-27 13:35:46 瀏覽:605
二建經濟法口訣 發布:2024-12-27 13:35:05 瀏覽:491
法官陳朝暉 發布:2024-12-27 13:23:40 瀏覽:860
政府案例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2024-12-27 13:22:18 瀏覽:283
車撞人法律責任劃分 發布:2024-12-27 13:00:54 瀏覽:545
高校法律援助站工作 發布:2024-12-27 13:00:49 瀏覽:965
稅務相關行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7 12:57:58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