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張明楷最新的刑法

張明楷最新的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5-23 17:31:06

A. 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出了嗎

張明楷 《刑法學》第五版已經出版了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格言的展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版)、《刑法學(教學參考書)》(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訂版)、《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版、2011年第2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構成體系與構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譯《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B. 《刑法學第四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刑法學》(張明楷)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1qlh

書名:刑法學

作者:張明楷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7

頁數:1132

內容簡介:

《刑法學(第4版)》是張明楷教授風格鮮明、獨步學林的代表作。無論是理論體系的構建,抑或分析問題的邏輯,都帶有強烈的法益思想和濃厚的大陸刑法理論的氣息。

作者在《刑法學(第4版)》中回歸刑法本位,既立足於中國當今社會的現實,又將論題置於世界刑法學之林思考;既評介中國的理論學說,又從學派之爭的視角進行分析;既解釋現行法條,又深究規范背後的理念;既闡述刑法理論上的要害與重點,又提示並解決司法實踐中的難題。

本次新版,二十餘萬字的篇幅擴容中,既有作者對最新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釋的抉微發隱,亦有作者近年來在刑法學術領域中的深考精思。作者一以貫之地以刑法解釋學為本體,發掘成文法的真實含義和內在慾望。新版的體系結構、根本理論及基本方法與前版並行不悖,作者亦不憚以追求真理的學者良心,更改觀點、更新論證。

《刑法學(第4版)》通過豐富的資料實證和敏銳的論斷分析,同時為法科學生和實務人士解惑辯難。因而《刑法學(第4版)》不僅適於刑法學課堂教學及自學之用,也適於司法考試及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系統復習和研究之用,還是實務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1959年出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C. 張明楷 三段論

在大陸法系刑法學界內廣泛受到使用。刑法犯罪三階理論判斷犯罪可分為三個步驟: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和罪責(有責性)。同時滿足構成要件該當性和具備違法性的行為稱為不法行為,一行為必須要不法且有罪責才能構成犯罪。

構成要件該當性
構成要件該當性,是指在罪刑法定原則之下,行為人之行為在客觀上符合刑法所規定的犯罪客觀構成要件,在主觀上也符合刑法所規定的主觀構成要件(犯罪之故意或過失,中華民國刑法第12條),則可以認定該行為該當構成要件。舉例而言,過失致人於死罪之犯罪客觀構成要件為致人於死,主觀構成要件為過失,則某甲因過失致人於死則符合過失致死罪之構成要件,具有構成要件該當性。(參見構成要件)

違法性
具備違法性是指行為人沒有阻卻違法事由,阻卻違法事由是法律賦予行為人因為某些特定原因所為構成要件行為而得以免於構成犯罪的理由,例如正當防衛就是一個阻卻違法事由。與構成要件該當性不同之處在於,構成要件該當性是積極檢驗行為是否為法律所禁止,而違法性則是消極檢驗行為是否為法律所允許。構成要件該當的行為,必須在法益衡量以及法秩序的違反上面進一步的作檢驗,包含了所謂的行為無價值(行為不法)以及結果無價值(結果不法)。

罪責
罪責指的是「對於行為人個人決定為違法行為的非難,並且決定予以刑罰制裁」。罪責最重要的意涵是,對於行為人人格的尊重,因此如果行為人沒有能力作其他的合法行為,那麼他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刑罰。所以如果行為人因為年齡,精神狀態導致價值判斷有問題,沒有辦法為合法行為,我們認為他不具備罪責;如果行為人個案中不可避免的價值判斷出了差錯,我們也認為沒有罪責,這就是以下罪責能力和不法意識的問題。 不法意識和不法意圖不同,後者是構成要件該當性要判斷的對象。

D.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關於盜竊的規定,特別是張明楷對於盜竊罪的定義。。謝謝。。越詳細越好。。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第724頁: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他人佔有的版數額較大的財物,或權者多次竊取的行為。不過,根據最新的法律規定,張明楷教授在《刑法學》第四版中已經做了修改,第873頁寫到: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他人佔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行為。

張明楷教授關於盜竊的界定不同於其他學者之處,主要在於對竊取含義的理解。一般學者認為盜竊是指秘密竊取,而張明楷教授認為「竊取是指使用非暴力脅迫手段(平和手段),違反財物佔有人的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佔有」(第三版P727),「竊取是指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佔有」(第四版P877)。

E. 張明楷: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張明楷: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刑法分則對一些財產犯罪、經濟犯罪,明文規定了「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主觀要件;此外,許多條文雖然沒有明文規定這一要件,但根據條文對客觀行為的描述、刑法條文之間的關系,也需要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如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等都需要「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司法工作人員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是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的要素,就不是構成要件要素。事實上,國內外的刑事立法都表明,構成要件要素分為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當某種犯罪明顯需要「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或者根據相關條文明顯要求「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時,刑法條文往往會省略關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規定。盜竊、詐騙、搶奪等罪就是如此。以金融詐騙罪為例。刑法分則之所以僅就集資詐騙罪與貸款詐騙罪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是因為前者容易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相混淆,後者容易與貸款糾紛相混淆,而各自的區分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而其他金融詐騙罪一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刑法條文省略了關於非法佔有目的的規定。

如何理解刑法中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直接關繫到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以下主要以盜竊罪為例進行說明。

犯罪構成要件具有兩個方面的機能:一是劃分罪與非罪的機能;二是劃分此罪與彼罪的機能。「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同樣具有這兩個方面的機能。一方面,由於必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所以,盜用行為不成立盜竊罪。例如,只是擅自將他人的自行車騎走一會然後又返還的,屬於盜用行為;因為沒有非法佔有目的,所以不成立盜竊罪。另一方面,由於必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所以,單純毀壞財物的行為,也不成立盜竊罪。例如,行為人從位於八層的被害人家裡搬出電腦,然後從七層的樓梯口摔至樓下,導致電腦毀壞。如果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目的將電腦搬出,只是因為碰到被害人或者出於其他原因將電腦摔至樓下的,仍然成立盜竊罪;如果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僅僅出於單純毀壞的故意而實施上述行為,則成立故意毀壞財物罪。

非法佔有的目的中的「佔有」(與作為侵犯財產罪客體的「佔有」不同)與民法上的佔有不是等同的概念,也不是僅指事實上的支配或控制。因為如果將不法佔有理解為單純事實上的支配或者控制,那麼,盜用他人財物時,行為人事實上也支配或者控制了該財物,於是盜用行為具有不法佔有的目的,因而成立盜竊罪,這便擴大了盜竊罪的處罰范圍。又如,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單位資金時,具有支配、使用該資金的目的,但由於准備歸還,所以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因而不成立職務侵佔罪。如果將非法佔有目的解釋為事實上的支配、控制,就無法區分挪用資金罪與職務侵佔罪。

再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時,行為人具有事實上支配或控制他人存款的意圖,但由於其准備歸還,所以,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而集資詐騙罪則除了事實上支配、控制他人資金外,還不準備歸還,即具有不法所有的意圖,所以不同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如果將非法佔有目的理解為事實上的支配目的,那麼,就不可能區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可見,只有將非法佔有目的理解為不法所有的目的,才能使這一主觀要件具有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機能。具體地說,非法佔有(不法所有)目的,是指排除權利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並遵從財物的用法進行利用、處分的意思。

首先,盜竊等罪的成立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排除權利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的意思。這一要素的機能是,將不值得科處刑罰的盜用行為排除在犯罪之外。其次,行為人還具有遵從財物的用法進行利用、處分的意思。這一要素的機能是,將盜竊等取得財物的犯罪與毀壞財物的犯罪相區別。需要說明的是,所謂遵從財物的用法進行利用、處分,並不要求完全遵從財物原來的用法,只是遵從財物可能具有的用法即可。例如,為了取暖,將他人衣櫃盜走後用於烤火的,也應認為具有不法所有的目的。顯然,這里的「處分」不包括單純的毀壞。

明確這一點,對於司法實踐認定犯罪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直接消費公私財產的行為,屬於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行為。如有的(非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職期間,連續使用公司資金私自出境10餘次,花掉幾十餘萬元;有的(非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在任職期間,私自在娛樂場合使用單位資金消費。行為人主觀上將公款作為自己的所有物,並遵從了公款的經濟用途,因而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客觀上導致單位喪失財產所有權。理應認定為職務侵佔罪。

非法佔有的目的既包括使行為人自己不法佔有的目的,也包括使第三者(包括單位)不法佔有的目的。

其一,刑法規定或者刑法理論要求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無非是要表明行為人是為了永久性地剝奪他人的財產,並遵從財物的經濟用途進行利用;從而說明行為對法益(財產)的侵犯程度,標明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但不管是行為人本人非法佔有,還是第三者非法佔有,都同樣說明行為對法益的侵犯程度。例如,甲為了自己有車開,盜竊了丙的一輛轎車,其行為侵犯了丙的財產。

同樣,甲為了乙有車開,盜竊了丙的一輛轎車後當場無償交給乙使用,甲的行為也無疑侵犯了丙的財產;如果甲為了單位有車開,盜竊了丙的一輛轎車後立即無償交付給單位使用,甲的行為仍然侵犯了丙的財產。由此看來,行為人是為了本人非法佔有還是為了第三者非法佔有,對法益的侵犯程度並不產生影響。從刑法的目的來說,丙的合法財產是受刑法保護的,不能說甲為了第三者或者某單位而盜竊丙的轎車時,丙的財產就不受刑法保護了。

其二,刑法規定以及刑法理論上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並沒有限定為「以本人非法佔有為目的」;既然如此,「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當然包含以第三者非法佔有為目的。

其三,將「非法佔有目的」解釋為包括使第三者或者單位非法佔有為目的,同樣能夠使非法佔有目的具有前述兩個機能:由於盜竊他人財物是為了使第三者或者單位不法所有,因而與盜用行為相區別;由於盜竊他人財物是為了使第三者或者單位遵從財物的經濟用途進行利用,因而與毀壞財物相區別。

其四,其他國家的刑事立法、刑法理論與司法實踐,都沒有將不法所有的目的限定為本人不法所有。例如,奧地利刑法第127條以下規定的各種取得財產的犯罪的主觀要件都是「意圖為自己或者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不限於本人的利益;瑞士刑法第137條以下所規定的取得財產的犯罪的主觀要件都是「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其他許多國家的刑法也是如此。

明確這一點,對於認定財產犯罪、經濟犯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宏觀上說,不要因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屬於主觀要件,便認為財產犯罪、經濟犯罪的本質是行為人獲得利益。實際上,犯罪的本質是侵犯法益,定罪與量刑從根本上考慮的是行為對法益的侵犯程度。當行為人是否獲得利益與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出現不一致的現象時,司法人員應當注視的是行為是否侵犯了法益,而不是行為人是否獲取了利益。從微觀上說,明確非法佔有目的包括使第三者或單位非法佔有,可以解決許多具體問題。例如,當行為人為了單位利益而指使他人或者直接實施盜竊行為時,仍然具有非法佔有目的,完全符合盜竊罪的主客觀要件,應認定為(自然人)盜竊罪。再如,由於非法佔有目的包含使第三者非法佔有為目的,所以,盜竊等行為並不限於將他人財物轉移為自己佔有,而是包括將他人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者(包括單位)佔有。又如,在共同盜竊案件中,沒有非法佔有目的的人,只要明知他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而實施盜竊的幫助行為的,也成為盜竊罪的共犯。

F. 張明楷《刑法學》

你好朋友,我看過張明楷教授的第三版《刑法學》這本書,你說的這種情況的意專意思是 如果出現這種極其罕屬見的事情,而法益侵害非常嚴重,刑法沒有規定為有罪,那就是沒有罪,但一樣會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希望你順利解決問題。

G. 張明楷刑法學正當行為第幾章

張明楷刑法學正當行沒有在所有的章數里。
正當行為是指客觀上造成一定損害結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觀要件,但實質上既不具備社會危害性,也不具備刑事違法性的行為,例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依法執行職務、正當冒險行為等。
正當行為的實施均對實施對象造成了一定的客觀損害。這也正是刑事立法規定排除正當行為刑事違法性和刑法理論研究正當行為的原因之一。

H. 張明楷刑法學思想!

張明楷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承繼並發展了德國和日本的三階層理論
德日三階層:構內成要件符合性、容違法性、有責性。
張老師的兩要素說把犯罪構成分為客觀違法構成要件和主觀有責構成要件。認為一個行為若構成犯罪必須同時符合且直須同時符合這兩個要素。而且不同於前蘇聯和我過現有的並列體系,張老師認為違法和有責是遞進的,先判斷違法,成立後再判斷有責。

I. 張明楷刑法學有第五版嗎 最近會出嗎

目前只有第四版..最近可能不會出第五版..

J. 張明楷《刑法學》第三版關於盜竊的規定,特別是張明楷對於盜竊罪概念的定義..謝謝.

張明楷《刑來法學》第三版源第724頁: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他人佔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竊取的行為。不過,根據最新的法律規定,張明楷教授在《刑法學》第四版中已經做了修改,第873頁寫到:盜竊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竊取他人佔有的數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行為。
張明楷教授關於盜竊的界定不同於其他學者之處,主要在於對竊取含義的理解。一般學者認為盜竊是指秘密竊取,而張明楷教授認為「竊取是指使用非暴力脅迫手段(平和手段),違反財物佔有人的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佔有」(第三版P727),「竊取是指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財物轉移為自己或者第三人佔有」(第四版P877)。

熱點內容
掛靠不給注冊章有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4-12-26 01:10:09 瀏覽:573
司法姜明 發布:2024-12-26 01:09:24 瀏覽:81
勞動法是否規定要加押金 發布:2024-12-26 00:46:50 瀏覽:780
法治精神與創新 發布:2024-12-26 00:11:43 瀏覽:973
財務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4-12-26 00:07:12 瀏覽:60
管理者道德的重要性 發布:2024-12-25 23:45:51 瀏覽:267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分數線 發布:2024-12-25 23:41:05 瀏覽:700
屬於衛生行政法規的是 發布:2024-12-25 23:35:18 瀏覽:589
就業勞動法特徵 發布:2024-12-25 23:27:55 瀏覽:619
職工教育經費勞動法 發布:2024-12-25 23:15:21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