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推理
A. 法理推理種類.舉例說明
以下關於法律推理的種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司機張某在駕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將車停在標有「此處禁止停車,違者罰款100元」處,但張某最終沒有受到處罰。此為運用辨證推理的結果 某地人民法院在《刑法》修改之前,且未有新的司法解釋可供參考的情況下,對某一疑難案件的裁判適用了《刑法》第5條的規定,即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此處運用了演繹推理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在審判的實踐中通過對下級法院類似案件的若干判決進行比較,從中選擇出個別可供其他法院借鑒的案例。這里運用了歸納和類比推理方法的結合 如果門前草坪是濕的,並且觀察到,如果在晚上下過雨,草坪就會濕,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昨天晚上下雨了。這里運用了設證推理
B. 法律推理中的推理順序
淺談法律推理中的幾種邏輯方法
摘要:法律推理經常運用法律邏輯,法律邏輯是一種應用邏輯,是法律領域中思維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對法學方法論的目的而言,真正有意義的主要是四種邏輯方法:演繹、歸納、設證及類推。此四種推論作為主要的邏輯工具作用於法律規范具體化與案件事實抽象化的同步過程中,共同服務於法律推理大、小前提的建構。
關鍵詞,邏輯 形式推理 演繹、歸納、類推、實質推理 鹽酸案
一、 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一般有三種形式: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推推理。
1、演繹推理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
演繹推理在法律發現中的直接適用范圍是比較狹窄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先行藉助其他邏輯方法對案件事實與相關規范進行加工處理後方可運用演繹法得出最後結論。我們說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p蘊涵一個判斷或一個判斷形式q,也即指,當p為真時,q也必然為真。從這個意義上,也可將演繹推理定義為前提與結論之間有必然聯系的推理。具體到法律邏輯上,演繹推理主要表現為涵攝模式中的司法三段論。即以裁判規范為大前提,以裁判事實為小前提,依據babara公式推演出的最後的判決結論。
案例1:濰坊市奎文區××小學學生李某因與同學王某發生口角而懷恨在心,遂乘王某午睡時盜走其手機、隨身聽轉賣他人。案發後王某家長報案,經偵查系李某所為。李某也供認不諱。在此案件中,因當事人李某年僅10歲,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相關規定即可直接確認季某不負刑事責任。在此案件中,法院可直接依據演繹法的babara公式得出結論,而無須藉助其他邏輯方法。其推理過程如下:??
??大前提:刑法規定未滿十四歲者完全不負刑事責任。?
??小前提:李某年僅10歲,未達到刑法規定的任何法定責任年齡,處於絕對不負刑事責任年齡時期。
通過以上這個案件可以看出,演繹法在法律推理中主要適用這樣領域:第一、簡單適用數字法條的案件中可以直接運用涵攝模式將案件事實涵攝到明確的裁判規范所構成的大前提之下從而形成裁判小前提,最後通過babara公式(或其變形公式)直接得到判決結論。演繹法在此類案件中的直接適用是因為數字概念一般是不需要解釋的,相對而言可以避免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因而,在此類案件中基本不存在事實與規范之間的緊張關系,可以直接運用演繹法。。演繹(涵攝)只是表明了法律發現的最後環節,在某種程度上,演繹僅僅是『拿個例子來作(分析)測試』而已。正因為如此,演繹所得出的結論其實是必然的蘊涵於其前提之中,演繹法並不能推導出前提所不蘊含的結論。從這個意義上講,演繹法僅是一種分析的方法,並不能擴展我們的認識,也不能為我們帶來新的知識。既然如此,為什麼演繹法在傳統的法律邏輯中能夠占據那麼重要的地位,並且在當代的方法論中仍然承擔起溝通事實與規范、連接前提與結論的重要橋梁作用呢?這要回到演繹法的本質來理解,演繹法作為一種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方法,其結論總是完全蘊涵在前提之中的,嚴格的運用演繹法就不可能得出任何無根據的恣意的結論。正是這種前提與結論的必然聯系賦予了演繹法以非常強的證明力和知識上的確然性。而這種可靠的確然性正是法律推理孜孜以求的最終目的。若舍棄了演繹法,那麼法律推理就難以避免個人意志的恣意妄為和判決結論的虛無飄渺。
C. 論刑法的基本原則
刑法的基本原則 (1)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3)罪刑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刑法基本原則是刑法學的一個根本問題,但理論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至今依然「遠近高低各不同」;研究者皆各秉持己見,爭論紛紜不休,到現在依然持續,未能達成普遍共識。 有關刑法基本原則的認識分歧,要而言之,主要集中在何為刑法基本原則,刑法基本原則認定的依據以及刑法基本原則的具體內容等方面,後二者尤其為論爭的焦點。 其實, 刑法基本原則之所以到今天尚不能明確,與人們研究這一問題的角度有重要關系。筆者認為,刑法基本原則雖然屬於刑法學問題,研究著眼點卻不宜囿於刑法學這一埠。欲看得清楚而符合其真實的狀態,就須全方位地進行多維捕逐。 故此,筆者不揣冒大方之家所不韙而試從各個角度諸如法理學、刑法學、比較研究等對該問題詳作推究。 一.法律基本原則法理探究 關於法律原則,國內外學者的認識頗為紛紜。依照英國法學家沃克對這一概念的定義,法律原則就是:許多法律推理所依據的前提,不斷地、正當地適用於比較特別和具體規則解決不了或不能充分明確地解決的案件的一般原則。可見,這主要是從法律適用的角度所作的詮釋。而根據布萊克法律詞典的解釋,法律原則即是「法律的基礎性真理或原理,為其它規則提供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規則或原理,是法律行為、法律程序、法律決定的決定性規則」 。我國學者一般也都認為,「法律原則是法律的基礎性真理、原理,或是為其它法律要素提供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原理或出發點」 。從而不難看出,法律原則反映了人們對法律基本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包含了人們對法律的普遍性價值的追求。這才使得法的原則具有「內容的明確化程度較低」 非常抽象、較為穩定、覆蓋面廣 的特點。而且因為它是對法律基本規律的把握和法的普遍性價值的追求,才使之具備這樣基本功能:(1)為法律規則和概念提供基礎,對法律制定和法律規則理解具有指導意義。(2)可作為疑難案件的斷案依據。(3)直接作為審判依據.以上這些,究其實質,乃是法的原則的內容施加於立法、司法活動的狀況。 按照學界的一般看法,法律原則可以做出如下分類:(1)按原則產生基礎的不同,可將法律原則分為政策性原則和公理性原則。政策性原則是國家關於必須達到的目的或目標,或實現某一時期、某一反面的任務而做出的方略,通常是關於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國防的發展目標、戰略措施或社會動員等問題。公理性原則是從社會關系性質中產生並得到廣泛認同的被奉為法律公公理的法律原則。這是法律原則最通常的涵義。(2)按原則的覆蓋面的不同,可分為基本法律原則和具體法律原則。基本法律原則是體現法的根本價值的法律原則,是整個法律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具體法律原則是基本法律原則的具體化,構成某一法律領域的法律規則的基礎或出發點。(3)按法律原則內容不同可將法律原則分為實體性法律原則和程序性法律原則。實體性法律原則指規定實體法律問題的原則,其功能為調整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程序性法律原則是程序性問題的原則,具有調整程序上權利義務的功能。 當然,法律原則按照不同的標准(如按照法律部門的不同)還可以做出其它的分類,不一而足。 在這里。我們需要著意厘析的問題主要是法的原則和基本法律原則這兩個基本概念,即這二者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關系。法的原則是構成法律規則之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穩定性的原理和准則,是法律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顯而易見,法的原則是立足於「法」而非「部門法」的角度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因而它屬於整個宏觀法領域,可以說是萬法之本,基礎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存在法律原則與基本法律原則共處的問題,因為其本身即為最基本的,再行冠以「基本」二字,並不會增生出任何新的涵義。而通常所謂的基本法律原則是相對於具體法律原則而言的,不過,就目前理論界的認識而言,實際上普遍存在將法的原則與基本法律原則混談的問題,甚至在解釋這一概念的涵義時也模糊不清,所謂「體現法的根本價值的法律原則」 「對各社會關系進行調整時所依據的最基本的准則」 之類闡述,都不能清楚地說明這一概念的內涵外延,更無從確定與法的原則的分界。 實際上,基本法律原則與法的原則是不能等而一視的。基本法律原則與法的原則的研究背景,嚴格地說,是迥然有別的。一般地,基本法律原則是著眼於具體法律部門進行探究時的用語,是以有「刑法基本原則」「民法基本原則」等等說法;也正是基於此,這一概念才有「具體法律原則」這一相對的概念,因為在宏觀亦即抽象背景中,根本談不上什麼具體法律原則。這是二者最為顯著的差異之處。此外,二者在調整范圍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法的原則所能作用的范圍顯然大於基本法律原則;在穩定性和抽象性上,後者也是顯然遜於前者。 不過,這兩個相形迥異的概念也不是完全不相關的,二者存在共性與個性上的聯系。其一,離開法的原則,基本法律原則不能存在。因基本法律原則正是法的原則在部門法中的存在形式;同樣,撇開基本法律原則而言法的原則也是空談,因為法的原則之所以存在於法學領域,正是人們對各種部門法的各種規律認識的更深層次歸納提煉,各部門法是其存身的載體。其二,二者在作用、功能的范圍上亦有相競合之處,即很多情況下,二者都要依託於法的概念和規則對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其三,在法的適用過程中,法的原則有助於或會影響基本法律原則的適用;而且有些情況下,基本法律原則就是法的原則的套用。 二.刑法基本原則探究 1. 何為刑法基本原則,對於這個問題,學界見仁見智,觀點紛紜,不盡一致。有學者認為,刑法基本原則「是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貫穿於刑法始終,必須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則」 ;也有學者主張刑法基本原則是「貫穿全部刑法規范、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義,並體現我國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則」 ;也有人將刑法基本原則定義為「正確、科學地進行刑事法律活動所必須遵循的、貫穿整個刑事法律活動過程、體現在刑事法律活動各個方面的、反映刑事法律活動規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准則或准繩」 或「在制定和適用刑法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原則」 。 上述幾種觀點中,除了第三種觀點更側重從法律適用角度予以闡釋而外,並不存在原則性的出入,其實只是具體表述是否充分全面有所不同。故此,筆者擬參酌以上觀點稍作補充而將其定義為:刑法的基本原則是刑法本身特有的貫穿於形式法律規范以及刑事法律活動始終的根本性准則。 不難看出,對刑法基本原則的界定之所以眾說不一,從根本上講是人們對刑法基本原則確立的標準的認識存疑而致。 如前文已述及,基本法律原則是法的原則表現於法律部門中的情況,故而它只能為部門法所特有;它有別於具體法律原則,故更為抽象深刻;法的原則是對法律基本規律和普遍價值的認識和把握的結果,因此體現於部門法中必然是部門法的基本規律和普遍價值的有意識掌握的產物,故此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意義,必將對法律規范的制定、適用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響。具體說來,刑法基本原則必須具備以下根本特性:(1)為刑法所特有而不是為許多部門法所共同具備,否則不屬於刑法基本原則。(2)刑法基本原則是刑法的根本性的准則,是刑事法律活動根本依據。(3)它貫串全部刑事法律規范以及刑事法律活動的全局,指導整個刑法立法、司法活動。(4)它是刑法領域中的規律的總結根本價值追求,而不屬於具體現象或某方面活動規則。 尤應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上述刑法基本原則的特性是有機聯系的,不能孤立看待或者偏采,在作為判斷標准時必須滿足全部要求,否則不能確認為刑法的基本原則。 那麼,究竟刑法基本原則包含那些具體內容?按照法學界的看法,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適應等原則為刑法基本原則似乎已成公論;有的學者還提出罪責自負原則、主客觀相統一原則、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刑罰個別化原則,奉之為刑法基本原則必不可少的內容。 依筆者愚見,雖然學界對刑法基本原則的前三項內容多持認同態度,從學理上講,也不敢苟同。因為學者們之所以終於認可了適用刑法平等原則,很多都是以刑法典的規定為理由,落入「律學」的故轍。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權衡,雖然這一內容已被我國刑法典奉為基本原則規定於條款之中,它的問題依然明白可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根據其涵義,顯然是憲法基本原則活剝下來而置於刑法之中的結果,盡管其長期適用已表明其存在有利於刑法的發展,可以作為刑法的一個基點,但這畢竟是不審慎的,從法理而言,如此搬用並不符合立法科學,故不可助長。據筆者看來,若改作「刑法平等適用」或許更能為刑法所接受。 至於罪責自負、主客觀相統一、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刑罰個別化能否樹為刑法基本原則,筆者願就此試作分析。罪責自負的涵義是: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只能是行為人本人而不能株連無辜 。對於這一原則,我們可以比照刑法基本原則的要求具體分析。先看其是否貫穿刑法規范以及刑事司法活動的始終。通常,如果一種原則存在於刑法規范之中,也就會在整個司法活動中發生作用,因為刑事司法活動必定要遵循刑法規范的規定,但將二者換位則明顯不能成立;也就是說,在司法活動中發生作用,未必在刑法規范中亦有如此作用,因為二者的遵循關系是單向的,不能顛倒逆轉。而從法理角度講,刑法的基本要素自然也不外乎刑法規則、原則和概念。一種原則如若貫徹於刑法規范的全程,定然會對刑法規則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也就是從前提、行為模式、法律後果方面作用於刑法規范;從而不難明曉,刑法基本原則發生作用的對象也須是一般公民法人等,即可以不論年齡大小、行為能力有無等狀況的普通「人」,它所衡量的並非「有罪的人」。以此為繩墨,不難看出,罪責自負不能符合。因為罪責自負只涉及否定性法律後果也就是「罪」而無涉於相反的一方面即肯定性的法律後果;而且其針對的也只是認定為有罪的人,不然也談不上「自負」,也就是說,若此「人」為無行為能力人等等,這一「原則」也就不會涉及,因無行為能力人很多情況下是不會治罪的,何言株連不株連等等問題。有人認為罪責自負是貫穿於法律適用全過程的原則,依筆者所見,連這種觀點也是不確的。因為很多情形里,判定的「罪責」也可以不負,比如身患絕症的被判為有罪的當事人或孕婦。也就是說,罪責自負甚至連法律適用的整個過程也會缺席,何言基本二字。 循同樣的思路,筆者認為懲罰與教育結合,其實也「只有在非刑罰處置措施和量刑與行刑的規定中有充分體現,換言之,它只具有局部意義而非根本意義,既無實在法所賦予的實然性,也難於成為理念法的內容,因此也不具有應然性,它實際上是司法政策,和『慎殺』『兩少一寬』等政策一樣,不具有全局性意義。」 也談不上基本。 刑罰個別化也可以做出同樣的「判處」。關於這一概念的所指,有學者認為「即是指法官在適用刑罰時,要充分考慮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即再犯可能性。根據犯罪人人身危險性的大小適用輕重不同的刑罰,以期收到改造教育罪犯,實現刑罰特殊預防的目的之效。由於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即再犯的可能性的有無與大小,取決於犯罪人諸方面的『個人情況』,因而,為了正確適用刑罰,就必須對犯罪人進行『人身調查』,即對犯罪人的個性、身心狀況、境遇、經歷、教育程度等『個人情況』進行調查。」 後來,有人提出刑罰個別化「是指在刑罰執行過程中應當根據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即再犯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社會生活需要而給予個別待遇的制度,即刑罰的執行,必須依據犯罪人的年齡、性別、性格特徵、生理狀況、犯罪性質、犯罪嚴重程度、人身危險性等給予不同的處罰改造方式。」 總而言之,甚至可以視之為罪刑相適應原則的演化或支原則。 唯主客觀相統一尚有可討論的價值。「我國刑法從犯罪概念到犯罪構成原理、從犯罪構成規定到犯罪形態的規定、從社會排險行為的判斷與處置到對罪犯的量刑與行刑,無不體現著主客觀相一致的基本要求,反對主觀歸罪或客觀歸罪,也是刑事司法從愚昧走向科學、文明的結果,既是追求刑事法治的應然結果,也是實現刑事法治的必然結果。」 易知其基本符合前述要求;而所以認為仍須討論,是因為這一原則也難脫引申「罪刑相適應」原則之嫌。故不敢妄作定說。 2. 下面,筆者擬對上文業已論定的原則用比較的方法做一深入研討 。 從法律體繫上看,刑法屬於具體部門法,憲法則歸於根本法;刑法又是公法范疇,與之可相對照的是私法范疇的民法。故以下筆者將著眼於這兩個角度,從刑法基本原則與憲法基本原則以及刑法基本與民法基本原則兩方面進行對比剖析。 刑法基本原則與憲法基本原則比較 憲法基本原則略述 人民民主原則、基本人權原則、法治原則已為世界各國憲法通行的原則,故本文只就此立論。人民主權原則也稱主權在民原則,它源於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主權在民」學說,認為一切國家權力歸屬於人民而非主權在君或主權神授。現代意義上的主權在民已經不是單純針對神權、君權意義,而是進一步發揚了人民主權說,將人民定義為權力的來源,是對人民根本地位的確認。基本人權原則系由西方啟蒙思想家「天賦人權」說演化而來,主要強調人有不可剝奪的生存、發展、財產、自由、反抗壓迫等權利。法治原則亦稱憲法至上原則,誕生於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的斗爭過程中,其內容主要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摒棄基於特權、特殊身份等對人的人格及基本權利採取的法律上的不等待遇;在當今社會,該原則更為發展豐富,具備了法律至高無上的含義。 二者之比較 首先,性質之比較。 在性質上,憲法基本原則更具根本性、政治性、優位性。因為憲法基本原則是國家根本大法建構的礎石,故而更為根本,堪為憲法國家法律體系的屋脊;而刑法基本原則只是憲法治下的刑法部門的根本准則,之間明顯存在層級差異。另一方面,憲法是國家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公民權利制度等制度得以確定的根據和藍本,其基本原則起著全方位統攝的作用,故而有著極強烈的政治制色彩;刑法基本原則較之則當然遜色。再者,憲法基本原則概括了一國社會的總的和根本的要求,刑法基本原則的形成與發展乃至發揮作用無疑都須遵循,可以看出憲法進原則相比之下更為優位。此外,刑法基本原則在刑法的適用過程中可作為行為人某種或某一系列行為的參照標准進而約束其行為;憲法基本原則常常不直接作用於人的一般活動,這主要是因為憲法基本原則大多關乎調整的社會關系中的根本問題。 其次,效力之比較。 二者在效力上的差別是極為顯豁的。效力,從法理上講,指的是法律制度對其調整的社會關系發生約束作用的范圍和程度。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因其調整內容、制定過程的重大和嚴格,地位自非同一般,這就使得作為其根本內容和指導方針的憲法基本原則也具有類似的地位,因之其它部門法律的制定實施均須以之為根本准繩。刑法基本原則作為部門法的重要部分,其約束力面積和程度遠不及前者。因此,從效力上看,憲法基本原則相比之下明顯大得多。 再次,功能之比較。 法的功能,即法的做功能力,是法的內在的對社會有益的功用和效能 ,屬於一種可能。與刑法基本原則相較,一則,憲法基本原則的功能一般只具單重性,亦即刑法的基本原則的功能通常都具有保護或保障的功能,一般不造成損抑,如人民主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法治原則,一般都起到保障國家權力歸於人民、保護公民的基本人身財產等權利、保障法治實現的作用。而刑法的基本原則卻具有雙重功用,它的實現既有保護一方相對人的正當權利的可能,同時也有損抑另一方當事人的權利的可能;對同一方當事人而言,既會造成積極後果,也會造成消極後果。二則,在功能的實現方面,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訴諸立法,刑法基本原則則既可以立法為徑,也可以司法為徑;之外,憲法基本原則還可以灌注於其它部門法以實現其功能,刑法基本原則卻不能。三則,二者在宏觀的結果方面也是有差別的。憲法基本原則所涉多為社會生活的重大部位,因此其功用與效能所系也為大端,一旦實現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必為重要後果;而從整體觀之,刑法基本原則並不及於社會的根本方面與極重要領域,故其功用表現出的社會效果自難及前者的高度。 最後,價值之比較。 從法哲學的角度看,價值乃是客體(如法的原則)相對於主體(主要為人)的有益性以及從而產生的評價。換句話說,就是主體對客體有用性的認識和追求。相比之下,第一,憲法實基本原則的價值所向具有更強的階級性,不同階級控制政權,其目標和價值觀最易於滲透於憲法基本原則的創設和採用上;刑法基本原則於此則遠沒有這樣鮮明,這正是預防和打擊犯罪無國界的印證,可以說是人類的共同認識和理念所旨。第二,在憲法基本原則的價值體系中,民主、自由、平等處於根本地位,是其它價值目標的生發點和歸宿,並且一致地體現對國家公權力的限制的趨勢;而在刑法基本原則價值體系中,處於首要位置的是秩序、正義和人道,且張揚公權力,突出公權力在立法、裁判和制裁等一系列活動中的重要性,而其它價值目標皆隸屬這兩方面。第三,憲法基本原則主要強調憲法的一般價值。憲法基本原則所提及的「人」「公民」等價值主體概念是很抽象的,也就是,其外延是一個集合或是全體人,是在法哲學意義使用的,過濾掉了人的個體性徵;刑法基本原則卻不能以此為價值羅盤,因為刑法基本原則是與適用銜接的,而適用則是與具體案件、具體行為人打交道的過程,故而必當注重區別人的各方面的具體差異,由之矢中公平、正義等價值之的。 不過,作為法的原則的憲法基本原則和刑法基本原則雖存在各式各樣的不同之處,卻也不乏兼容的方面,即二者都是各自所屬部門法的基本准則,都體現了法的原則;除此而外,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其基本原則必定對位在普通部門法中的刑法基本原則的產生、發展、演變等等方面有所作用,從刑法基本原則的角度來講,則有刑法基本原則反作用於前者;但後者有遵依前者的必要性。 從以上的比較不難看出,憲法基本原則與刑法基本原則無論在性質上、效力上、功能上還是價值上都有著顯著的差別。在認識到二者的聯系的同時,不論是在刑法基本原則的認定還是適用上都應予必要的注意。
D. 法律:法理學的形式推理什麼意思
所謂形式法律推理就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根據確認的案件事實,直接援用相關的法律條款,並嚴格按照確定的法律條款的判斷結構形式所進行的推理。在以成文法為主要甚至唯一法律淵源的制定法國家,形式法律推理是法律適用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推理形式。
與實質推理對比學習:
著名學者休謨認為:「一切推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證明的推理,亦即關於觀念之間的關系的推理;另一類是或然的推理,亦即關於事實與實際存在的推理。」休謨的這兩種推理後來被命名為形式推理和實質推理。
實質推理又稱辯證推理,是指在兩個相互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陳述中選擇其一的推理。
一、 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的聯系
1、 追求的最終目的相同
適用法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根據法規范對案件推出結論的推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既要運用普通邏輯研究的那些推理形式和推理規則,又要深入探究法律規范的具體內容或最初的立法意圖,考慮其他各種復雜的社會因素來解決疑難案件。所以,法律推理的過程實際上是綜合運用兩種推理方式的過程,二者都是為法律適用服務的。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要調節和指導人們的行為,解決爭議或糾紛,調整法律關系,實現一定的法律秩序。
2、二者的適用步驟相同
適用法律有三個必經的環節:一是弄清案件事實,二是確定適用的法律條文,三是根據法律規定推理出對案件的判決結論。其中第一個環節不是純粹推理的問題,而要靠實際調查取證來解決;第二、第三個環節則是在確定前提、進行推論,屬邏輯分析和推理的范疇。5人們在實際生活中使用形式與實質法律推理一般都要經歷上述三個環節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只不過實質法律推理所運用的法律依據是概括、抽象的法律原則、公理或原理等。
3、二者的使用主體大體相同
有人認為,法律推理是一種司法行為,具有相當的正式性和規范性,並能夠產生重要的法律後果的推理形式。6而另一些學者認為:法律推理是橫貫於所有法律(立法、司法、執法、法律服務、法律研究等)活動之中「橫斷的」活動。7法律推理並非法官的專利,因為「法律在法院外的作用就象在法院內的作用同樣繁多和重要:「法律是供普通的男男女女之用的,它被認為是他們對怎樣生活而進行的某種結構」。8公民、律師和法學家們都可以使用兩種法律推理方式來解決法律問題。只不過他們經推理而得出的結論不象法官那樣具有法律效力和強制執行力而已。筆者認為後一種觀點是正確的,因為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無論是否是法律職業人員)都在不同程度的應用法律推理,而且大量的法律推理是在非訴訟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人們通過法律推理可以對法律規范形成明確的認識,並不斷強化自身對法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守法與維權意識,可以說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的。當然,誰都無法否認的是司法推理(主要是法官的推理)在法的適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畢竟它是最具效力的法律推理,對於不同主體的法律推理有指導、檢驗和最終判定的作用。
4、二者在適用過程中都要進行價值判斷
我國學者雍琦、金承光曾經指出,價值判斷是區分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法律推理的標准,涉及法律的價值理由的是實質法律推理,否則便是形式法律推理。9這里,形式法律推理與法律分析推理,實質法律推理與法律辯證推理涵義相同。這一觀點遭到了部分學者的反對。他們認為價值判斷是法律推理的靈魂。沒有價值判斷就沒有法律推理,有什麼樣的價值判斷,就有什麼樣的法律推理。10筆者同意後一種觀點,因為法律推理是邏輯推理在法律中的應用,法律規範本身就包含著即定的價值取向,並且人的思維活動也無法排除主觀因素的影響,其中價值判斷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價值本身是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有用性,而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追求一定的價值。因此在應用法律進行推理的過程中要完全排除價值因素是不可能的。
二、 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的區別
作為法律推理的兩種基本方式,二者是有明顯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二者所體現的價值觀念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主要包括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三種形式,而這三種形式也是形式邏輯中的三種基本形式。可以說形式法律推理是法律與形式邏輯的有機結合。法律就其形式而言是一種思想意志,而形式邏輯是思想意志活動必須遵循的法則;法律是一種穩定的思想意志關系,而形式邏輯是思維活動保持穩定性、確定性的根本保證。法律的確定性、穩定性和形式邏輯的穩定性有著相當一致性,兩者的有機結合,就表現為穩定的法律程序,而法律程序的實質則是人類的重要活動都納入了合法的軌道。11它所體現的價值觀念是合法。所謂合法有兩層含義,一是法律規范的設立要合法,即在程序、位階等方面合法,形成井然有序、協調穩定的法律體系;二是執法和司法活動要合法,即嚴格依法進行,遵循嚴格規則主義原則,執法者和法官是「執法」 而不是「造法 」。12例如就演繹推理而言,它就是嚴格依照法律規范來進行的推理,它完全遵照法律進行,基本上保持了法律的「原滋原味」,是合法價值觀念的完美體現。演繹推理或稱三段論的推理方式,是從一個共同概念聯系著的兩個性質的判斷(大、小前提)出發,推論出另一個性質的判斷(結論)。事實和法律,就是法官在審理案件進行法律推理時的兩個已知的判斷(前提),法官必須根據這兩個前提才能作出判決或裁定(結論)。具體到法律適用過程中來講,法律規范(一般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二者構成)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結論就是判決或裁定。13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也是一樣,雖然得出的結論可能是或然性的但其仍然不能超越法律的規定,即是合法的。
實質法律推理是辯證邏輯在法律思維中的體現,其所追求的價值觀念是合理。所謂合理,是指符合社會進步與社會發展、發展民主、保障人權和公序良俗的理念。實質法律推理正如有的學者所說的那樣,適用法律實質推理的過程不可能象一架絞肉機,上面投入法律條文和事實的原料,下面輸出判決的餡兒,還保持者原滋原味。
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為依據而進行的推理,往往是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或法律規定明顯不能適用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大多適用於疑難案件的處理。在一起轟動京城的醫生秘密摘取屍體眼珠案中,該醫生的行為已經具備了「非法盜竊、侮辱屍體罪」的形式要件;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器官移植是應該受到鼓勵和支持的,在相關法律尚未健全的情況下,醫生出於解決患者痛苦以及推動該項事業發展的動機,做出了秘密摘取屍體眼珠的行為,它雖然不合法,但絕不是刑法所要懲罰的對象。因此,檢察機關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在這里法律原則以及其他各種法律的非正式淵源是我國司法機關進行辯證推理時的依據。本文由中國論文聯盟www.LWLM.COM收集整理。
從上面的闡述中,可以看出兩種法律推理方式在價值觀念上存在著沖突——合理與合法的沖突。無數事實表明,合理與合法之間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15這主要是由法律的相對穩定性與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的矛盾,社會關系的復雜性和人的認識的局限性的矛盾所決定的。那麼,在二者發生沖突時,應該怎麼辦呢?當「合理」與「合法」發生沖突時,人們就面臨著是沖破不合時宜的法律禁區,還是恪守「惡法亦法」信條而置「合理」而不顧的選擇。按照法理的基本觀念「應然法」應高於「實然法」,法律必須遵守邏輯和歷史的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因此,「合理」高於「合法」。畢竟「法律是為了人制定的,並不是人為了法律而生的。」16
2、二者的適用范圍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適用范圍遠遠大於實質法律推理。其中演繹推理在制定法國家的法律推理中占據重要地位,大多數的案件法官都是通過演繹推理來解決的。而歸納推理在判例法國家的法律推理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判例法國家,法官處理案件時,需要將本案事實與先例事實加以比較,最終決定能否適用。這種推理,因為規則取自個案,所以適用面比較窄。類比推理是填補法律漏洞通常採取的方法之一。這種推理的前提是:該法律條文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該法律條文賴以存在的基本原理和原則卻可以包含某一行為或事件。所以,對一個規則進行類推,是以一定的政策、公理和衡平的需要為基礎的而不是法律的明文規定。在刑事司法領域,是不使用類推的。
實質法律推理主要適用於疑難案件的處理。美國法哲學家埃德加?博登海默在談及運用實質法律推理的必要性時,列舉了三種情況:⑴、法律沒有提供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⑵、法律規範本身相互抵觸或矛盾;⑶、某一法律規范用於一個具體案件明顯有失公正。17有的學者認為上述列舉還不夠全面,實質法律推理的適用大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⑴、出現「法律空隙」;⑵、法律規范的涵義含混不清;⑶、法律規范相互抵觸;⑷、面臨「合法」與「合理」相悖的困境 ;⑷、法律條款包含了多種可能的處理規定。18
3、 二者所採用的推理方法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主要採用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如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而實質法律推理採用的是辨證推理的方法。博登海默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辯證推理乃是要尋求『一種答案,以解答有關在兩種相互矛盾的陳述中應當接受何者的問題』。……由於不存在使結論具有必然性的無可辯駁的『基本原則』,所以通常我們所能作的只是通過提出似乎是有道理的、有說服力、合理的論據去探索真理。」辯證推理的方法包括:「對話、辯論、批判性探究以及維護一種觀點而反對另一種觀點的方法來發現最佳的解決方案。」由於辨證推理需要受主體的主觀意識的影響和支配,所以似乎沒有形式法律推理那樣有說服力,在成文法國家這種推理的適用范圍極其有限。尤其在我國法律體系不夠健全,法官素質有待提高的情況下,使用辨證的方法進行司法推理要慎重。否則很可能加劇司法腐敗,導致司法權的濫用,降低法律的威信。
4、 價值判斷在兩種推理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價值判斷在形式法律推理中的作用主要是既可以對大小前提的同一性進行確認,避免犯「四概念」的邏輯錯誤,又可以對小前提中的事實進行價值判斷已區分出主要的案件事實,將「人的需要」或「立法者的價值判斷」作為司法價值判斷活動的標准,從而從案件事實中推出司法者的價值判斷,打開由大小前提推出合理結論的邏輯通道。19充分發揮發現、比較、歸類、定性和量裁、及價值導向功能。也就是說,在形式法律推理中價值判斷和形式邏輯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共同保障形式法律推理的順利進行。
實質法律推理不像形式法律推理那樣是從確認的案件事實和明確而完備的法律規定出發,憑借演繹推理模式就可以邏輯地導出裁決、判處結論,而是根據一系列「法律內」或「法律外」的因素綜合案件事實進行實質內容上的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實質法律推理主要涉及對法律規定和案件事實本身實質內容的評價和價值判斷。20可以說實質法律推理主要依據甚至可以說唯一的依據就是價值判斷。因為實質法律推理主要適用於適用法律有困難的情況下,如果離開了價值判斷案件就無法解決。可見價值判斷在實質法律推理中的地位是形式法律推理所無法比擬的。
E. 刑法第12條其內容的法理基礎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刑法(1997)》第十二條襲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F. 故意殺人應判處死刑,甲故意殺死乙,甲應判處死刑 這是什麼推理
故意殺人應判處死刑,甲故意殺死乙,甲應判處死刑 這是什麼推理?甲打算殺害乙,卻誤將丙殺害,是否應該按故意殺人罪論處那?求解分析。 以下文字資料是由(歷史新知網www.lishixin.com)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後發布的內容,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
甲打算殺害乙,卻誤將丙殺害,是否應該按故意殺人罪論處那?求解分析。
如果是誤將丙當做乙,肯定是故意殺人。如果是在殺害乙的過程中將丙殺害,要看具體情況,也可能構成故意殺人。
「安樂死」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嗎?
目前在我國如果對人進行安樂死,無論死的人有什麼樣的承諾,行醫的人也會以故意殺人罪來論處。典型的案例就是好像是四川有個安樂死的案例,最後那個醫生被以故意殺人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
法律故意殺人罪論文800字
小議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田永東
根據司法實踐經驗,區別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殺人罪,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應注意:
一、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
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憑借一定的自認為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的結果發生的因素,如行為人自身
能力方面的技術、經驗、知識、體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為預防措施,以及客觀條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輕信他人死亡的結果不會發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結
果最終發生了。間接故意殺人,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但對這種結果的發生採取聽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態度,從而導致他人死亡的行
為。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的相似點在於:兩者都發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行為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且都不希望這
種結果發生。兩者的顯著區別在於:第一,在認識因素上,對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主觀估計不同。二者雖然都是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間接故意殺人
中行為人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並未發生錯誤的認識和估計,因而在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即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行為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結果之間並未發生
錯誤,主觀與客觀是一致的;而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中,行為人在主觀上認為,由於他人自身能力、技術、經驗和某些外部條件,實施行為時,他人死亡的結果
可以避免,即對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客觀事實發生了錯誤認識,在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情況下,其主觀與客觀是不一致的。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區別。過於
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與間接故意殺人中的行為人雖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對他人死亡結果的態度是有明顯差別的。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
人雖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但是對於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並不持有反對態度,而是聽之任之。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不僅不希望他人死亡結
果的發生,同時也不放任這種結果發生,而是希望這種結果不要發生,希望避免這種結果發生,即排斥、反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在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
人死亡結果的情況下,行為人仍然相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並因而實施了該種行為。
二、過失致人死亡罪同「誤殺」的故意殺人行為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求的是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存有過失心理態度。在司法實踐中,不應將行為人在故意殺人中因打擊錯誤誤殺其「針對對象」(即行為人追求的危害對象)以外之人的行為認定為過失的致人死亡罪。
三、不作為致人死亡行為的定性
不作為致人死亡不僅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行為人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他人死亡的結果是否具有故意
心態,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在司法實踐中,尤其要注意這樣一種情況,即:行為人先前意外地或過失地導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險,行為人能搶救而不搶救,放任
他人死亡結果發生的,對行為人不應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認為是意外事件而認定行為人無罪,而應對其以(間接)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其次,再從
犯罪客觀方面來看,由於被告人的傷害行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險狀態時,被告人就負有防止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特定義務,但他基於上述心理因素,不僅不
採取積極的搶救措施,反而一聲不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導致了被害人因貽誤搶救時間而死亡。
四、過失致人死亡後,行為人為逃避罪責又將屍體誤認為活人加以「殺害」以滅口的行為,不應只定過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殺人罪一罪,而應對行為人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殺人罪(對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實行數罪並罰。
G. 刑法定罪三段論推理 小前提是看主觀嗎
大前提是法條,小前提是行為人的具體行為時的客體,客觀方面,主體,主觀方面
望採納
H. 關於刑法的有關知識
1,不追究是考慮成本問題,在什麼情況下追究很少考慮,因為既然最高刑是3年一下的一般都是比較輕的犯罪
2,那就在4-9年的范圍內量刑
3,繼續犯的概念
繼續犯,又稱持續犯,是指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於繼續狀態的犯罪。例如,刑法第238條規定的非法拘禁罪,從行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來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恢復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時候為止,這一非法拘禁的行為處於持續不斷的狀態。
繼續犯的特點是不法行為和不法狀態同時繼續,而不僅僅是犯罪行為所造成的不法狀態的繼續。不法行為繼續則不法狀態必然繼續,但某些犯罪,當不法行為終了以後,不法狀態仍然可能繼續。例如盜竊罪,犯罪分子非法佔有贓物這一狀態也可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直到贓物起獲為止,這就是單純的不法狀態的繼續,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狀態犯,它不是不法行為的繼續,因此不是繼續犯。
繼續犯也叫持續犯,是指行為從著手實行到由於某種原因終止以前一直處於持續狀態的犯罪.
所謂繼續犯,是作用於同一對象的一個犯罪行為從著手實行到行為終了犯罪行為與不法狀態在一定時間內同時處於繼續狀態的犯罪。
例如:行為人第一天將張某拘禁於甲地,第二天轉移拘禁於乙地,第三天再轉移到丙地。盡管拘禁地一再更換,但非法拘禁行為並未間斷,且作用對象始終是張某,所以實質上只存在一個非法拘禁行為。
繼續犯的構成
那麼,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構成繼續犯呢?我們認為,構成繼續犯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繼續犯是一個行為,因為主觀上繼續犯具有對於一個犯罪行為的故意,盡管具有長時間實行的性質,但都是為了達到其犯罪的目的。行為具有這種延續性,但不能由此認為是數行為。例如非法拘禁,拘禁一天是一個行為,拘禁一年也是一個行為,只是行為延續時間長短不同而已,並不涉及行為的單復數問題。具有一個行為是繼續犯成立的前提條件,如果是數行為,那就不可能是繼續犯。
2、繼續犯是持續地侵害同一個法益,如果其所侵害的是法律所保護的不同權益,就不可能是繼續犯。
3、繼續犯是在犯罪既遂即完全齊備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以後,犯罪狀態仍然處於持續之中。不僅是犯罪狀態的持續,而且同時也是犯罪行為的持續。
4、繼續犯是犯罪行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持續地存在,而且是不間斷地存在。如果沒有行為的這種持續性,就不可能存在繼續犯。持續時間長短不影響犯罪構成,但作為犯罪情節,對量刑具有重大意義。當然,如果持續時間很短,綜合全案,社會危害性顯著輕微可以按照刑法第13條的規定不認為是犯罪,但那是另一個問題。
認定繼續犯的意義
認定繼續犯,對於確定追訴時效的起算點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刑法第89條規定,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追訴時效是以犯罪行為終止起計算的,什麼時候犯罪行為實施終了,追訴時效就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所以,認定某個犯罪是否繼續犯,計算追訴時效大有意義。
繼續犯的基本特徵
1、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不間斷地持續存在。
2、犯罪行為出於一個故意
3、犯罪行為侵犯了同一犯罪構成內的法益,犯罪行為自始至終都針對同一犯罪構成內的行為對象和法益。
繼續犯的處罰原則
對於繼續犯,不論其持續時間長短,據應以一罪定罪處罰
連續犯,是指行為人基於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情況.
1.連續意圖問題
連續意圖,是指行為人在著手實施一系列犯罪行為之前,對於即將實行的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的連續性的認識,並基於此種認識決意追求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連續進行狀態實際發生的心理態度。連續意圖是決定是否成立連續犯的要素之一。
(1) 連續意圖的性質
行為人的連續意圖的性質與其所支配的各個具體犯罪故意的性質必須一致,即連續意圖既定實施的犯罪行為與各個具體的犯罪故意,應同屬於刑法所規定的某一特定犯罪必要構成要件的內容。否則,與連續意圖性質不符的犯罪故意所支配的犯罪行為,不能成為連續犯的組成部分。例如,行為人的連續意圖是計劃連續實施投毒殺人的犯罪行為,但在殺人行為連續進行的過程中,行為人又產生強奸犯罪故意並實行了強奸行為,強奸故意顯然與投毒殺人的連續意圖性質相異,強奸犯罪當然不構成殺人罪連續犯的組成部分。連續意圖的這一特性,是由連續意圖與具體犯罪故意的基本關系即主從關系決定的。
(2) 連續意圖的形成
連續意圖必須形成於一系列呈連續狀態的犯罪行為實施之前,並在全部連續犯罪行為終了之前始終起支配作用。這是由前述兩個特性派生的連續意圖的又一重要屬性。根據這一特性,凡不是在某一特定連續意圖支配下產生的犯罪故意及其相應的犯罪行為,均不屬於基於該特定連續意圖所構成的連續犯的組成部分,具體表現有:
——在某一特定連續意圖形成之前產生的犯罪故意及其支配的犯罪行為,不屬於以該特定連續意圖為必要構成要件的連續犯的組成部分。如出納員某甲在偶然發現單位財務制度存在疏漏之處,認為有機可乘,遂將8000元公款竊為已有,此後某甲產生利.用財務制度混亂連續實行貪污行為的意圖,並分7次竊得公款60000餘元。此案中,某甲貪污8000元的犯罪故意及犯罪行為,就不是後來構成連續犯的貪污犯罪的組成部分。
——在某一特定連續意圖支配下的最後一個犯罪行為實行終了之後產生的犯罪故意及相應的犯罪行為,不屬於以該特定連續意圖為必要構成要件的連續犯的組成部分。
——在某一特定連續意圖支配的一系列犯罪行為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新的犯罪故意及犯罪行為,不屬於以該特定連續意圖為必要構成要件的連續犯的組成部分。其形式大致有兩種:其一,在特定連續意圖所制約的既定犯罪實施過程中,產生與連續意圖性質不符的犯罪故意及相互犯罪行為,不論原既定犯罪是否繼續進行,新的犯罪故意支配的犯罪不屬於連續犯的組成部分,原既定犯罪依然構成連續犯。如其甲連續作案竊得80000元以償還賭債.在第三次入室行竊時曾強奸一女。以後某甲依然連續作案。該案中某甲就構成一個強奸罪和盜竊罪的連續犯。其二,在特定連續意圖所制約的既定犯罪實施過程中,行為人產生另一特定連續意圖並轉而實施另一性質的連續犯罪,行為人侵構成兩個觸犯不同罪名的連續犯。例如,某甲夥同某乙曾連續搶劫數次,後感到搶劫犯罪易於暴露且每次所獲贓款太少,進而轉為連續進行盜竊犯罪。該案中,行為人就分別構成搶劫罪的連續犯和盜竊罪的連續犯。
總之。凡與特定連續意圖性質不符的犯罪故意,或者在既定連續意圖之外產生的犯罪故意,其所構成的犯罪均不屬於特定連續犯的組成部分。
(3)連續意圖的形式
連續意圖的基本形式分為確定的連續意圖和非確定的(或概括的)連續意圖兩種。兩種連續意圖沒有本質區別。[1]連續意圖確定與否,主要指行為人對即將實施的一系列犯罪行為的連續性程度.以及具體犯罪的對象、結果、時空條件、方法、次數等因素認識的確定程度,而並非指行為人是否具有對犯罪行為連續性的認識,以及是否具有追求犯罪行為連續進行狀態實際發生的心理態度及此種心理態度是否確定。[2]換言之,無論是在確定的連續意圖,還是在概括的連續意圖的條件下,行為人對數個犯罪行為之間的連續關系都有所預見,並且對各個具體犯罪的連續進行狀態都持希望發生或追求其發生的心理態度。確定的連續意圖,通常表現為或在犯罪著手實行之前轉化為犯罪人擬定的詳盡、具體的犯罪計劃,行為人的犯罪行為是按計劃逐一實行的。非確定的連續意圖,通常表現為犯罪人只有概括的連續犯罪意向,並無明確的作案計劃和嚴格按計劃實施的連續犯罪行為。例如.某甲為籌措結婚經費決意連續進行盜竊犯罪。但具體的作案對象、地點、方法、次數等並不確定,而是見機行竊。
需要指出的是,司法實踐中,連續意圖可能呈現復雜的樣態。某一特定的連續意圖在形式上發生確定與確定的相互轉化,或者某一特定的連續意圖同時兼有確定與不確定的特點。連續意圖形式的相互轉化,主要是指行為人在犯罪之前具有確定或不確定的連續意圖,但在連續犯罪進行過程中連續意圖的形式發生變化,轉為另一種形式的連續意圖但連續意圖性質依舊。例如,某甲具備連續盜竊的不確定意圖,實施過程中發現被盜單位的防範制度寬嚴不一,於是轉為查明情況選定對象,一夜之間連續行竊數次。連續意圖同時具有確定和不確定的特點,主要是指行為人於犯罪之前形成的特定連續意圖,既有確定的內容也有不確定的成份。例如,會計師某甲意圖連續實行貪污犯罪,作案地點選擇在本單位,作案對象確定為自己經手的公款,但至於何時實行犯罪和犯罪的具體次數等並未明確。
2.連續關系的認定
連續犯構成的數個犯罪之間必須具有連續性。這是成立連續犯的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相互統一而形成的綜合性構成標准。關於判斷犯罪之間是否存在連續性的標准,刑法理論上存在主觀說、客觀說和折衷說三種觀點的聚訟。主觀說主張構成連續犯以行為人的意思或決意是否單一為標准。客觀說主張構成連續犯以行為人客觀上實施的行為是否連續為標准。依行為客觀方面側重點不一,具體客觀說分為:時間說(犯罪事件和地點有連接)、結果說(結果單一)、方法說(行為的手段方法同一)、機會說(利用同一機會)、類似說(行為外部有相類似的特徵)、法益說(侵害同法益)、罪質說(罪質同一)等。折衷說主張用主客觀方面兩方面要素研究連續關系,犯罪意思與犯罪結果都必須單一,才構成連續犯。[3]我們認為,認定數個犯罪之間是否具有連續性,應當堅持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刑法基本原則,以反映犯罪故意與犯罪行為對立統一特性的連續意圖及其所支配的犯罪行為的連續性作為標准,即基於連續意圖支配下的數個同一犯罪故意,在一定時期之內連續實施了性質相同的數個足以單獨構成犯罪的危害行為,數個犯罪之間就存在連續性。
從本質上講,連續關系是犯罪的連續意圖及其所制約的犯罪故意與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的統一,犯罪的連續意圖與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相互作用於一個統一體中,兩者相輔相成。犯罪之間連續關系成立的主觀根據,是行為人的連續意圖及其制約下的數個同一統犯罪故意;犯罪之間連續關系成立的客觀基礎,是行為人所實施的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行為連續進行的狀態。[4]具體而言,行為人雖主觀上具有連續犯罪的意圖,但在客觀上缺乏連續實施的犯罪行為,或者在客觀上具有連續實施的犯罪行為,但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連續犯罪的意圖,都不能構成連續犯,只能成立其他犯罪形態。犯罪的連續意圖和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對於認定連續犯的成立,具有不可分離的同等重要價值。連續意圖是連續關系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其表現為:一是連續意圖是犯罪行為連續進行狀態形成的主觀前提;二是連續意圖對於認定連續關系的形成與否具有重要的甄別功能。即一旦確認行為人在主觀上缺乏連續意圖,即使其具體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出某種連續狀態,也不能成立連續犯;三是確認連續意圖及其所支配的犯罪故意,有助於將不屬於連續犯組成部分的犯罪分離出來,即見在連續意圖之外產生的犯罪故意及其相應的犯罪行為,不可能依附於或客受制於連續意圖,因而也當然不是連續關系或連續犯的組成部分。行為的連續狀態是連續關系形成的必要性因素,其表現為:一是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是連續關系的客觀外在表現,若行為人的連續意圖在犯罪已經著手實行後並未轉化為連續實施的犯罪行為,犯罪的連續關系便不能成立;二是在一定條件下,有必要通過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可表明犯罪行為連續狀態有無的危害行為性質或特徵(如手段、時間),才能准確判斷行為人有無連續意圖以及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之間有無連續關系。
此外,數個犯罪行為之間相隔時間的長短,並非決定犯罪之間連續關系的獨立因素,只是從屬於犯罪的連續意圖和犯罪行為連續狀態相統一標準的附屬因素。構成連續犯的數個相對獨立的犯罪,必須是在判決宣告之前實施的,判決宣告是中斷連續犯所包含的數個犯罪行為之間連續性的界限。
4基於立法者的預見能力所限和社會的發展變化,法律必有漏洞。現代的法治發展表明,在民事案件中,法官不得因為法律沒有規定而拒絕裁判;此時,便允許法官根據法律原則作相應的解釋以填補法律漏洞,類推解釋便是填補法律漏洞的一種解釋方法。類推解釋是指對於相類似的案件應作相同處理,其法理基礎在於平等原則,也是正義的要求。
王澤鑒先生曾舉過一個例子:說的是羅馬法上的一個非常絕妙的案例,能很好的說明類推解釋的適用原理。
羅馬法規定四條腳動物致人損害的,該動物的所有人應對受害人給予賠償。有人從非洲帶回來一隻二條腳的鴕鳥,致他人受到了損害,被害人便將鴕鳥的所有人告上法庭,要求損害賠償。引起爭議。原因是,羅馬法只規定了四條腳動物致人損害其所有人應負賠償責任,而沒有規定二條腳的鴕鳥致人損害其所有人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羅馬法學家認為,鴕鳥的所有人應承擔責任,其推理過程如下:
1、法律之所以僅規定四條腳的動物的所有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而不規定二條腳的鴕鳥致人損害賠償責任,是因為未能預見到還有二條腳的鴕鳥,四條腳的動物顯然不能解釋為二條腳的鴕鳥,但如不給受害人予以救濟,顯然不符合法律的目的和正義的要求,所以,法律存在漏洞,沒有規定二條腳的鴕鳥致人損害的賠償問題。
2、四條腳的動物的所有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的規定,其立法目的在於使動物的所有人盡其管束動物的義務,避免損害他人,對任何動物,不論其為二腳或四腳都應如此。
3、基於同一法律理由,關於四條腳動物所有人的侵權責任,對鴕鳥所有人,應類推適用
絕對禁止類推解釋!!!
I. 刑法解釋中的當然解釋是什麼意思
刑法當然來解釋是刑法源條文表面上雖沒有明確規定,但實際上已包含於法條的意義之中,故而依照充足的理由對法條進行自然解釋的方法。所謂充足的理由,是指根據社會常識和法律精神,進行推理判斷,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某種結論。刑法當然然釋包括以下兩種情況:(1)種屬關系的解釋。即將種概念范圍內的屬概念加以明確化、具體化的解釋。例如,偽造有價證券罪中的「有價證券」是一個種概念,在這個種概念的范圍內包含著許多屬概念,如股票、支票、債券、匯票、銀行存摺與存單、印花等。因此,對偽造有價證券罪中的犯罪對象即有價證券可做上述當然解釋。 [1]
(2)發展關系的解釋。即被解釋的事實上的事項是所解釋的法條上的事項的自然發展。例如,中國唐律中的「出罪舉重以明輕,入罪舉輕以明重」的法條解釋方法是最為典型的當然解釋。即在確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時,如果根據法條的規定重的危害行為不構成犯罪的,那麼實踐中輕的危害行為當然也不構成犯罪;輕的危害行為構成犯罪的,那麼實踐中重的危害行為自然也構成犯罪。
J. 法律論證和法律推理的區別
法律論證和法律推理的區別具體如下:
1、法律論證是指在法律訴訟過程中訴訟主體運用證據確定案件事實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
2、法律推理是指法律人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確認法律事實,選擇法律規范,在此基礎上將確認的法律事實歸屬於特定的法律規范,並通過援引法律法律條款獲得裁判結果的思維活動。
法律推理常見的有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具體分析如下:
1、演繹推理是以一般的原則為標准推斷出某一具體情況的解決方式。如甲類情況受乙規則支配,某一案件的情況屬於甲類,因此這個案件要受乙規則支配;
2、歸納推理是從兩個或更多的同類特殊命題中獲取一般性命題的推理。如在甲案件中製造商對於過失造成的、由飲料瓶成品引起的損害負有責任。在乙案件中製造商對由過失造成的、由包裝布料成品引起的損害負有責任,從這兩個命題中可以歸納出一般的命題,即製造商要對他過失地提供給人們使用的包裝品引起的損害承擔責任;
3、類比推理是根據兩種情況在某些特徵上的相似,做出在其它特徵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如在乙案件中可應用甲規則,現在有一個在所有實質方面類似於乙案件的案件,那麼甲規則也可應用於這個案件。但類比推理或然性很強,應在具體案件中考慮多方面因素慎重使用,尤其不能在刑事案件審理中使用類比推理。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則具體如下:
1、遵循權利保護原則;
2、對私權利,奉行「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則;
3、對公權力,奉行「法無授權即禁止」原則;
4、在刑法領域,奉行無罪推定原則;
5、遵循「類似案件類似處理」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