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什麼樣的基礎性法律
㈠ 民法典是一部什麼的基礎性法律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這就將民法典定位為一部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拓展資料: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中國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啟動民法典的制定,均無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該法於1986年4月頒布,被學者稱為「准法典」 。
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鑒於當時國情和緊迫形勢出台的一部不太完善、不太全面和系統的調整我國民事關系的法律,是民事政策權宜之計的產物,但即使這樣,這部法律也有著劃時代和里程碑式的意義! 所以《民法通則》既不是民法典,又不是民法總則。
但從1986年開始,《民法通則》在我國起著民法典的作用,它和其它單行民事法律及其它部門法中有關的民事法律規定一起調整著二十多年來我國的民事法律關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民法典草案,但最終由於內容復雜、體系龐大、學術觀點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終未能實現。
㈡ 民法典頒布的意義是什麼對我國有什麼樣的影響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故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加快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㈢ 民法典的地位
法律分析:從名稱上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從整個私法體系看,民法典是基礎性法律。在所有調整民事主體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私法規范中,民法典因其內容的完備性、體系的完整性、調整范圍的寬泛性、價值的指導性等特點而居於基礎性地位。從整個法律體系看,民法典也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㈣ 民法典和憲法有什麼關系
一、法律淵來源上存在區自別:憲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來源;民法是來源於憲法。
二、內容上存在區別:
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據,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規定著國家最基本的問題和最基本的原則。民法是調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民事關系的法律,即民事糾紛等,涉及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方面。
三、法律責任上存在區別:
憲法在我國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很少會用;違反民法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返回財產、停止侵害行為、恢復原狀、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支付違約金或損失賠償金等。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㈥ 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包括哪些內容呢
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又包括哪些內容呢?
什麼是《民法典》?《民法典》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是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效力級別上屬於法律,法規類別則屬於民法。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
可以說,《民法典》囊括了一個人的一生。
㈦ 民法典跟民法不一樣嗎
法律分析:不一樣。民法是一個法律部門,民法典則是一部基礎性法律,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官在適用法律解決民事糾紛時,首先應當從民法典中尋找裁判依據。如果民法典沒有明確規定,才能從其他規范中尋找
法律依據。比如,現在網購糾紛較多,審理這類案件,應當首先適用民法典。只有民法典沒有就相關問題作出規定,才能考慮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如果民法典與單行法發生沖突,首先應當適用民法典;如果單行法規定不清晰、不明確,則應當以內容清晰、明確的民法典相關條款為裁判依據。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規定: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㈧ 民法典是一部什麼樣的民法典
法律分析:民法典是一部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內容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㈨ 民法典是法律還是法規
民法典是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為法律。其他的均不是法律。
㈩ 《民法典》的頒布有什麼意義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說,「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為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為隨著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頒布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
民法典彌補體系缺漏、去除體系重復、消解體系沖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有利於維護交易安全和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正當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范圍和界限。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系和諧有序。民法典問世,意味著我國法制的體例框架由此豐實延展、枝繁葉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民法典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民事法治領域,充分賦予民事權利,保障權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發展問題,處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所謂「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體現出我們國家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民法典草案對於民事權利類型規定更豐富,行使權利規則更清晰,權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對公民權利類型及其行使方式規定得越豐富、越精細,就越能限制公權力的濫用,越能起到規范公權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民法典的頒布蘊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