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司法鑒定
㈠ 司法鑒定骨折傷殘等級標准
法律分析:骨折類
1、肱骨骨折並發假關節、畸形癒合嚴重影響上肢功能;
2、前臂骨折畸形癒合強直在旋前位或者旋後位;
3、前臂骨折致使腕和掌或者手指功能嚴重障礙;
4、掌指骨骨折影響一手功能,不能對指和握物;
5、股骨幹骨折並發假關節、畸形癒合縮短超過5厘米、成角畸形超近30度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6、股骨頸骨折不癒合、股骨頭壞死或者畸形癒合嚴重影響下肢功能;
7、脛骨骨折並發假關節、畸形癒合縮短超過5厘米、成角畸形超過30度或者嚴重旋 轉畸形;
8、四肢長骨(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脛腓骨)開放性、閉合性骨折並發慢性骨髓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於發布的公告》第四條:應以損傷治療後果或者結局為依據,客觀評價組織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礙程度,科學分析損傷與殘疾之間的因果關系,實事求是地進行鑒定。受傷人員符合兩處以上致殘程度等級者,鑒定意見中應該分別寫明各處的致殘程度等級.
㈡ 手指骨折司法鑒定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手指骨折司法鑒定可以鑒定為一到十級,由勞動鑒定機構根據國家鑒定標准;運用有關政策和醫學科學技術的方法、手段確對勞動者傷殘程度和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進行綜合鑒定。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㈢ 骨折司法鑒定時間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一般傷情穩定後就可以進行鑒定。根據傷的位置和程度不同,這個時間大約需要三到六個月。通常情況下出院後三個月。你找到鑒定部門後,他們會問你傷者的具體情況,然後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鑒定。這就需要你把現在的病歷和CT交給傷殘鑒定機構看。一般情況下,骨折需要3個月的觀察期。就是說,從你們出事開始算,3個月零一天可以鑒定,早了不給鑒定。我是說一般的骨折,至於你們的傷勢你要問鑒定機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㈣ 骨折司法鑒定什麼時候做
法律分析:骨折進行法醫鑒定,一般傷情穩定就做就可以,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以原發性損傷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傷後即可進行鑒定;以損傷所致的並發症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傷情穩定後進行鑒定。以容貌損害或者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為主要鑒定依據的,在損傷90日後進行鑒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根據原發性損傷及其並發症出具鑒定意見,但須對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加以說明,必要時應進行復檢並予以補充鑒定等。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三條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㈤ 發生骨折什麼時候做司法鑒定
法律分析:骨折進行法醫鑒定,一般傷情穩定就做就可以,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二條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第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㈥ 司法鑒定骨折是如何鑒定結果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中骨折中骨折屬於重傷,但是不同部位的骨折和骨折的嚴重程度均是影響責任劃分和理賠的重要因素。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人員,可以申請登記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一)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二)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的專業執業資格或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三)具有與所申請從事的司法鑒定業務相關工作十年以上經歷,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因故意犯罪或者職務過失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受過開除公職處分的,以及被撤銷鑒定人登記的人員,不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明確的業務范圍;(二)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儀器、設備;(三)有在業務范圍內進行司法鑒定所必需的依法通過計量認證或者實驗室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四)每項司法鑒定業務有三名以上鑒定人。
申辦材料:1、申請表;2、身份證、專業技術職稱、行業執業資格、學歷、符合特殊行業要求的相關資格、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經歷、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及業務成果等證明材料;3、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辦理程序:個人申請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應當由擬執業的司法鑒定機構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交相關材料:個人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提供所在單位同意其兼職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書面意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作出准予執業的決定,頒發《司法鑒定人執業證》;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鑒定機構並說明理由。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對委託鑒定事項、鑒定材料等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鑒定用途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對於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不能滿足鑒定需要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經補充後能夠滿足鑒定需要的,應當受理。
第二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司法鑒定委託書生效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鑒定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限可以延長,延長時限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鑒定時限延長的,應當及時告知委託人。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鑒定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㈦ 骨折需要司法鑒定嗎,相關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骨折需要司法鑒定,沒有相關標准一般是由司法鑒定機構根據受害者的傷情進行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二條 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 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㈧ 骨折的司法鑒定時間有多久
在對工傷事故的處理過程中,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而產生工傷事故糾紛。那麼此時該如何來處理工傷事故糾紛呢?相信很多人對此都不太了解,接下來,律圖小編將圍繞這一問題為大家做簡要分析,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一、骨折的司法鑒定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通常情況下出院後三個月。你找到鑒定部門後,他們會問你傷者的具體情況,然後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鑒定。這就需要你把現在的病歷和CT交給傷殘鑒定機構看。一般情況下,骨折需要3個月的觀察期。就是說,從你們出事開始算,3個月零一天可以鑒定,早了不給鑒定。我是說一般的骨折,至於你們的傷勢你要問鑒定機構。
二、做司法鑒定需要提交什麼資料?
交通事故做傷殘鑒定的,需要提供以下資料,傷殘鑒定的地點,可以由受害人方自行選擇法院認可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殘評定。
1、入院記錄
2、出院記錄;
3、出院小結;
4、病歷本;
5、疾病診斷證明書;
6、損傷初期和治療終結後的X片、CT及診斷報告;
7、交通事故認定書;
8、交通事故傷者身份證或戶口本;
9、傷殘鑒定委託書(若對治療尚未終結或者出院的傷者,因調解需提供鑒定等級而提前做傷殘鑒定的情況,應當在傷殘鑒定委託書中予以說明)。
三、肋骨骨折傷殘評定的程序
1、被評定人應攜帶加蓋辦案單位公章和辦案人簽字的傷殘評定申請書;
2、攜帶縣級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檢查結果以及損傷初期和治療終結後的CT、X片及診斷報告;
3、從治療醫院借閱有關手術病歷和檢查記錄;
4、對被撫養人的勞動能力進行評定時,還應攜帶評定人的身份證及戶籍證明和有關政府部門的說明;
5、評定時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定的並發症治療終結為准,對治療尚未終結,因調解需要提供賠償依據的,在申請書中說明; 6、評定者需要親自接受檢查並繳納規定的評定費用。
對於司法鑒定的時間,法律上明確規定是要到醫療救治結合後進行處理,但涉及到具體的傷殘情況時,可以需要在醫療結合後進行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已經醫療完畢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法的司法鑒定,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認定。
㈨ 肋骨骨折司法鑒定程序有哪些
法律分析:肋骨骨折司法鑒定程序有:1.司法鑒定機構接受司法機關、伸裁機構的司法鑒定委託;2.對於符合受理條件的,能夠即時決定受理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委託受理合同;3.鑒定機構受理案件後,應當指派具有社會專業司法鑒定資格的人員承擔鑒定工作;4.對鑒定結論有異議需進行復核鑒定的,其他資質較高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復核鑒定;5.司法鑒定人完成社會專業司法鑒定工作後,應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