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補償性司法

補償性司法

發布時間: 2022-05-28 09:50:30

A. 怎樣判斷合同約定的是懲罰性違約金和補償性違約金

案件概要邢某與沈某簽訂買賣合同,買賣標的價值100萬元,雙方約定,任何一方違約都要向對方支付8萬元的違約金。後來邢某違約,但只給沈某造成了實際經濟損失3萬元,邢某隻答應賠償給沈某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而沈某則堅持要求邢某按照雙方約定的違約金進行賠償。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沈某起訴到了人民法院,尋求救濟。王淵成律師認為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是合同救濟方式的一種,也是對違約的一種經濟制裁。違約金的產生有法定的,也有當事人約定的。法定的違約金我們就不闡述了,僅就平等民事主體「當事人」之間約定違約金論述。我國合同法中違約金的性質主要是補償性,有限度地體現懲罰性。一方面,違約金的支付數額是「根據違約情況」確定的,即違約金的約定應當估計到一方違約而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而不得約定與原來的損失不相稱的違約金數額。另一方面,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數額低於或高於違約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增加或減少,以使違約金與實際損失大體相當,這明顯體現了違約金的補償性。可見,當事人約定違約金是以實際損失為坐標上下浮動的,約定過高或過低當事人在實際履行之前都可以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尋求救濟。本案中,違約金比實際損失多了5萬元,依據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因此,邢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違約金數額,以使違約金與實際損失大體相當。法條鏈接《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B. 補償和賠償的區別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補償帶有補充性,賠償帶有懲罰性,懲罰性是要對行為人的行為做出一定的懲處,補償只是對行為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是不帶有懲罰性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七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C. 合同法中,違約金是賠償性或是懲罰性,如何區分

違約金是賠償性還是懲罰性,區分方法如下:

1、違約金具有補償性質,但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對於遲延履行約定的違約金,是具有懲罰性質的;損害賠償金則僅具有補償性質。

2、違約金是雙方事先約定的,是合同的組成部分,是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協商一致的結果,其金額能夠確定;損害賠償金則不具有事先約定性,它是根據守約方的具體損失來計算,其金額不能確定

3、懲罰性違約金,是固有意義上的違約金,又稱違約罰。此種違約金於違約時,債務人除須支付違約金外,其他因債之關系所應負的一切責任,均不因之而受影響。債權人除得請求違約金外,還可以請求債務履行或者不履行所生之損害賠償。

4、賠償性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預先估計的損害賠償總額,又叫做損害賠償額的預定。由於債權人於對方違約而請求損害賠償時,須證明損害及因果關系。而此類舉證,不但困難,且易產生糾紛,因而當事人為避免上述困難及糾紛,預先約定損害賠償數額或者其計算方法,不失為良策。

(3)補償性司法擴展閱讀

違約金上限是多少:

違約金可分為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指由法律明文規定了適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額的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自行約定適用情形、比例或者金額的違約金。

如果合同中只對違約金做了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具體約定違約金的比例或數額,並且有關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違約金比例或者金額的,則可按《民法通則》及《合同法》中關於承擔違約金責任的一般原則執行。

如果合同中沒有規定違約金的條款,法律也未規定違約金比例或者數額的,但只要由於違約造成了對方的損失,違約方就應向對方支付賠償金。該賠償金的數額,應當按照對方遭受的實際損失確定。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違約金沒有規定的比例,雙方都接受就行。違約金的比例規定要看具體的內容,如開發商延期交房,其違約賠償為萬分之二;買方違約,定金不能收回,賣方違約加倍返還定金等。一般涉及到開發商違約的內容,賠償的比例就較低。

司法解釋中的「當事人以約定的違約金過高為由請求減少的,應當以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30%為標准適當減少」,應該是對合同法違約金過高的一個註解,而不是對違約金比例的規定。

D. 近年最高法院歷年有哪些房屋徵收補償相關的司法解釋 或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2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43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正確辦理市、縣級人民政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以下簡稱徵收補償決定)案件,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審判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徵收補償決定案件,由房屋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決定管轄法院。

第二條申請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除提供《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強制執行申請書及附具材料外,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徵收補償決定及相關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二)徵收補償決定送達憑證、催告情況及房屋被徵收人、直接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材料;

(四)申請強制執行的房屋狀況;

(五)被執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址及與強制執行相關的財產狀況等具體情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由申請機關負責人簽名,加蓋申請機關印章,並註明日期。

強制執行的申請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條人民法院認為強制執行的申請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齊全的,應當在接到申請後五日內立案受理,並通知申請機關;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應當限期補正,並在最終補正的材料提供後五日內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無正當理由不補正材料的,裁定不予受理。

申請機關對不予受理的裁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第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是否准予執行的裁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查期限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五條人民法院在審查期間,可以根據需要調取相關證據、詢問當事人、組織聽證或者進行現場調查。

第六條徵收補償決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準予執行:

(一)明顯缺乏事實根據;

(二)明顯缺乏法律、法規依據;

(三)明顯不符合公平補償原則,嚴重損害被執行人合法權益,或者使被執行人基本生活、生產經營條件沒有保障;

(四)明顯違反行政目的,嚴重損害公共利益;

(五)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正當程序;

(六)超越職權;

(七)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的其他不宜強制執行的情形。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予執行的,應當說明理由,並在五日內將裁定送達申請機關。

第七條申請機關對不準予執行的裁定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上一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裁定。

第八條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的,應當在五日內將裁定送達申請機關和被執行人,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建議申請機關依法採取必要措施,保障徵收與補償活動順利實施。

第九條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的,一般由作出徵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執行。

第十條《條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行房屋拆遷裁決的,參照本規定第九條精神辦理。

第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規定執行。

E. 懲罰性違約金和補償性違約金的區別

您好,首先,從違約金的數額來看,懲罰性的違約金設定時並不考慮違約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其數額必然與實際損失不完全符合。補償性違約金在設定時需考慮違約後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而且在補償性違約金條款過高時,法院應根據違約造成的實際損失額作適當的減少。
其次,由於補償性違約金宗旨在彌補違約後所造成的損失,因而受害人在請求支付補償性違約金的同時,不能另行請求債務人賠償損失;而懲罰性違約金旨在對違約行為進行懲罰,因此不能代替損害賠償的作用,受害人除請求支付懲罰性違約金外,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再次,補償性違約金的支付要考慮實際損失,如果違約未造成實際損失,則違約當事人有權要求減免;而懲罰性違約金一般不考慮實際損失。在司法實務中,應就違約的不同形態而分別適用懲罰性違約金和補償性違約金。合同法第114條第3款就遲延履行作出了懲罰性的特殊規定,即當事人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遲延履行作為違約的一種形態之一,與其它違約形態相比其區別主要在於遲延履行不會產生合同全部履行的實際損失或可預期的利益損失較少,而其它違約形態則可能導致實際損失的發生或可預期的利益損失較大。因此,基於違約形態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F.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司法解釋怎麼樣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司法解釋:司法解釋的內容包括:征地部門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是除了要提供《條例》上規定的材料,還需要提供社會風險穩定的評估報告等一些其它的司法解釋。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徵收補償決定案件,由房屋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決定管轄法院。
第二條
申請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除提供《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強制執行申請書及附具材料外,還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徵收補償決定及相關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二)徵收補償決定送達憑證、催告情況及房屋被徵收人、直接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三)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材料;
(四)申請強制執行的房屋狀況;
(五)被執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址及與強制執行相關的財產狀況等具體情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G. 勞動合同法 經濟補償 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發布的,之後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兩次司法解釋,和《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有關的條款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2010.9.14)
第十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
前款協議存在重大誤解或者顯失公平情形,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三條 勞動者依據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如果仲裁裁決涉及數項,每項確定的數額均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應當按照終局裁決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第五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於「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
第六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第七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除另有約定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或者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八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三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請求解除競業限制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九條 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用人單位請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因用人單位合並、分立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工作調動;
(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與勞動者輪流訂立勞動合同;
(五)其他合理情形。
第十三條勞動合同法施行後,因用人單位經營期限屆滿不再繼續經營導致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H. 下達徵收補償決定的司法程序是

摘要 作出徵收補償決定時需要履行的法定程序

I. 懲罰性損害賠償和補償性違約金可以一並主張嗎

約金與損害賠償金是不能同時主張的。要討論這個問題,應當從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的基本法律概念、區別,以及從《民法通則》、《合同法》對此的相關規定入手。

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的概念、區別。 概念:違約金,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給非違約方一定數量的錢款。

損害賠償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由於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財產上的損失時,由違約方賠償對方一定數量的錢款。從概念上可以看出,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9)補償性司法擴展閱讀:

懲罰性損害賠償主要功能

懲罰性損害賠償是我國民事立法和民法學中的一項新課題。它具有補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懲罰和遏制不法行為的多重功能。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賠償具有密切聯系,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使兩者保持一種比例關系。

懲罰性賠償主要是在英美法特別是美國法中採用的制度,但可以為中國法律所借鑒。它主要應適用於侵權行為責任而不是合同責任。

針對毆打他人而又未構成犯罪的侵權行為而採用懲罰性賠償是非常必要的。中國的市場經濟尚處於發展階段,因此在產品責任中不宜廣泛適用懲罰性賠償。

在某些情況下採用懲罰性賠償以替代精神損害賠償的辦法是可行的。在合同責任領域,它主要應當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的情況。

賠償特徵

懲罰性賠償的數額大多是由法律法規直接規定的,或者由法律法規對懲罰性賠償的最高數額作出限制,以防止法官任意確定懲罰性賠償金的數額。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第七、八、九條就是規定一倍以內的懲罰性賠償金。

1.不具有獨立的請求權,以補償性賠償為前提。

2.懲罰性賠償金額不以實際損失為限。

3.注重加害行為人的主觀惡性。

4.賠償金額具有法定性。

J. (國家賠償司法解釋)關於國家賠償與單位補發工資問題的司法解釋是否還生效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以下四個關於國家賠償與單位補發工資問題的司法解釋,其法律精神及原則充分闡述了國家賠償限制人身自由金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單位補發工資是善後落實冤獄政策。同時,更加充分證明,國家實施《賠償法》後,善後落實冤獄政策同步進行是不容爭辯的事實。因為,單位給收到錯捕、錯判的職工補發工資,是根據國家有關勞動工資政策的規定對受害職工所採取的一種安撫措施。而賠償義務機關對被錯捕、錯判,人身自由受到侵犯的公民按照上年度職工的日平均工資計算支付賠償金,是國家按照法律規定對受害人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兩者的性質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替代。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關於李勇申請國家賠償一案的批復( 2000年1月10日 [1999]賠他字第30號)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年10月10日[1999]黑法委賠批字第4號《關於賠償請求人李勇申請國家賠償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同意你院對李勇申請國家賠償一案請示中第一種意見,即賠償請求人被侵犯人身自由權的事實發生在1995年1月1日《國家賠償法》實施之前的,不適用《國家賠償法》。賠償請求人李勇1995年7月13日至1996年2月14日被限制人身自由權的部分,應按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由作出錯誤逮捕決定的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原單位已補發工資與國家予以賠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補償方式,兩者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此復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關於國家賠償不應扣除已補發工資的批復(2000年1月10日 [1999]賠他字第23號)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年7月6日[1999]寧高法賠他字第3號《關於蔣廣秀申請國家賠償一案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國家賠償與單位補發工資性質不同,前者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後者是一種善後工作,不能相互混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公民因被偵查、檢察、審判機關錯拘、錯捕、錯判而限制人身自由的,無論其所在單位補發工資與否,該公民有權申請並依照法律規定獲得國家賠償。本案固原縣人民法院、固原縣人民檢察院應當承擔全部共同賠償義務,蔣廣秀補發的工資不應扣除。此復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關於國家賠償不應扣除已補發工資的批復(2000年1月10日 [1999]賠他字第20號)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年6月10日[1999]陝高法委賠字第6號《關於王至誠申請賠償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公民因被偵查、檢察、審判機關錯拘、錯捕、錯判而錯誤限制人身自由的,該公民有權申請並依照法律規定獲得賠償。國家賠償與單位補發工資性質不同,不能相互混淆。不能基於單位已經補發工資就剝奪該公民依法獲得的申請並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案王至誠於1995年1月1日以前被錯誤羈押的部分,根據以前的規定已經補發工資,國家不承擔賠償義務;其於1995年1月1日以後被錯誤羈押的部分雖也已補發了工資,但不影響其申請並依照法律規定獲得國家賠償。此復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關於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的工資已由單位補發國家是否還應支付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賠償金的批復(2000年1月26日 [1999]賠他字第21號)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你院1999年6月22日[1999]遼法委賠疑字第1號《關於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間的工資已由單位補發,國家是否還應支付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賠償金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國家賠償是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進行的賠償。國家賠償與企業補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補償方式,不應混淆。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應作出賠償決定。此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有關案件的批復可以看出,我國不採取「損益折抵」原則。原因在於國家賠償和其他補償的性質不同,國家賠償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違法而承擔的責任,而單位補發工資是當事人基於雙方的勞動合同而取得的收益,國家不能因為當事人得到了其他收益而減輕或者免除自己的賠償責任。而且,損益相抵是為了防止受害人不當得利,它一般是與「補償性賠償」相聯系的。而我國《國家賠償法》目前確立賠償僅是撫慰性的,不是「全部賠償」,它僅賠直接損失,不賠間接損失。鑒於此,我國未採取損益相抵的原則。(摘自《國家賠償全程操作》)

熱點內容
道德經中的敬 發布:2025-01-27 12:33:28 瀏覽:427
江西省工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2:29:08 瀏覽:468
我的理想法官 發布:2025-01-27 12:21:41 瀏覽:169
案例反思道德篇讀後感 發布:2025-01-27 12:21:39 瀏覽:73
民法456 發布:2025-01-27 12:14:19 瀏覽:822
廢品收購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2:12:30 瀏覽:707
2015武漢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1-27 12:10:51 瀏覽:34
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三款 發布:2025-01-27 11:59:23 瀏覽:420
雲南省高等級公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27 11:47:40 瀏覽:988
勞動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27 11:38:14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