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責任
① 司法鑒定違法要承擔哪些責任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違法要承擔什麼責任: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並責令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取締;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l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3萬元;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 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辦法規定情形的,由執業證書頒發機關給予警告,同時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3萬元。
② 司法鑒定委託方責任主要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委託方的責任有: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合法的司法鑒定,如果存在違法行為,導致司法鑒定的程序不合法,導致司法鑒定結果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則可以處違法所得1至3倍的罰款。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③ 司法鑒定部門出具假證應負怎樣法律責任
按照《司法鑒定假鑒和錯鑒責任追究辦法》鑒定機構管理人員及鑒定人故意作出虛假鑒定專的,由省司法屬廳取消其鑒定資格。
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返還鑒定費並賠償經濟損失。
假鑒、錯鑒責任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偽證罪。
上述:
錯誤鑒定是指鑒定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和鑒定人,因過失或者限於技術能力,在鑒定活動中違反司法鑒定有關規定,作出的不正確的鑒定結論。
虛假鑒定是指鑒定機構及其管理人員和鑒定人,故意違背事實、違反司法鑒定有關規定,作出的不真實的鑒定結論。
④ 司法鑒定責任度分幾種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責任度分為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輕微責任四種。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⑤ 司法鑒定責任分為幾種
法律分析:(一)針對是否是醫療事故引起糾紛 這種類型較常見,一般患者受到人身損害的事實:引起並發症或死亡,當事人可能會懷疑到醫院的過失行為所致,而引起糾紛。此類事故主要是應用《醫療事故處理進行解決》,解決的方式是向所在醫療衛生行政部門提起醫療事故堅定。(二)就醫療侵權與醫療違約 諸如患者的隱私權、知情權、人身權及患者消費權益等等。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
第三十三條 鑒定由專家鑒定組組長主持,並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雙方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別陳述意見和理由。陳述順序先患方,後醫療機構;
(二)專家鑒定組成員根據需要可以提問,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必要時,可以對患者進行現場醫學檢查;
(三)雙方當事人退場;
(四)專家鑒定組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陳述及答辯等進行討論;
(五)經合議,根據半數以上專家鑒定組成員的一致意見形成鑒定結論。專家鑒定組成員在鑒定結論上簽名。專家鑒定組成員對鑒定結論的不同意見,應當予以註明。
第三十四條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應當根據鑒定結論作出,其文稿由專家鑒定組組長簽發。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蓋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用印章。
醫學會應當及時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送達移交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對符合規定作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的,直接送達雙方當事人。
⑥ 司法鑒定人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法律分析:司法鑒定人的法律責任是: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 結論,並且簽名。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七條 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⑦ 司法鑒定錯誤會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不僅是侵權責任。司法鑒定人有違反《司法鑒定人管理辦法》規定情形的,由執業證書頒發機關給予警告,同時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人民幣3萬元。司法鑒定人違法執業或因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司法鑒定機構賠償後,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的司法鑒定人追償。司法鑒定人在鑒定活動中有犯罪行為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⑧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嗎
是的,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十條規定版權
十、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鑒定人應當獨立進行鑒定,對鑒定意見負責並在鑒定書上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⑨ 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根據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司法鑒定機構的法律責任:1、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警告,並責令其改正的:超出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未經依法登記擅自設立分支機構的;未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的;出借《司法鑒定許可證》的;組織未取得《司法鑒定人執業證》的人員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司法鑒定委託的;違反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的;支付回扣、介紹費,進行虛假宣傳等不正當行為的;拒絕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監督、檢查或者向其提供虛假材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2、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三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具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並造成嚴重後果的;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3、司法鑒定機構在開展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