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故意犯罪

刑法故意犯罪

發布時間: 2022-05-28 19:29:29

1. 八種嚴重故意犯罪是指那八種

八種嚴重故意犯罪是指刑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

1、犯故內意殺人;容

2、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3、強奸;

4、搶劫;

5、販賣毒品;

6、放火;

7、爆炸;

8、投毒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1)刑法故意犯罪擴展閱讀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4、註: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八種犯罪,是指具體犯罪行為而不是具體罪名。

2.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辨析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

刑法的三大原則為:
1、罪行法定原則。依據為《刑法》第3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2、罪行相適應原則。依據為《刑法》第5條: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據為我國《刑法》第4條: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故意和過失是犯罪構成四要件中的犯罪主觀方面。
故意分為兩種,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後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犯罪的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兩者的主要區別就是:前者是希望,追求結果的發生;後者是放任,即無所謂,發不發生都可以。
過失也分兩種,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沒有預見結果會發生;後者已經預見了,但自以為能夠避免,也可能採取了一些措施(只不過沒能阻止結果的發生)。

3. 犯罪故意名詞解釋刑法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犯罪故意的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即對適合於犯罪構成要件的違法事實的認識。這些事實包括行為、行為的性質、行為的時間與地點、行為的情節、行為的客體、行為的結果、因果關系、身分等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實。關於違法性的認識是否屬於故意的內容,傳統的刑法理論認為,違法性認識不是故意的內容,羅馬法時期便有「不知法律不赦」的格言。刑事古典學派基於道義責任論認為,違法性認識是犯罪故意的內容。刑法學新派基於道義責任論認為,對於故意的成立不需考慮行為人的違法性認識。

4. 刑法將故意犯罪形態分為幾種

法律分析:刑法將故意犯罪形態分為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種形態。1、犯罪預備:為了實行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2、犯罪未遂:行為人著手實施了緊迫侵害法益的行為,由於意志以外的因素而被迫放棄的是犯罪未遂,核心是著手的認定。3、犯罪中止: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基於自己的意志終止了犯罪所呈現的形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5. 刑法理倫:故意

刑事法律中的故意是指當事人在實施犯罪時的主觀意識形態的一種。
在刑事版犯罪中,犯罪嫌權疑人的主觀意識形態主要是有故意和過失二種,其中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又可以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二種:
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6. 簡述我國刑法規定的故意犯罪的形態

犯罪形態是指犯罪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停頓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明文規定了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及犯罪未遂三種形態,而對犯罪既遂未作概括性的界定,同時對犯罪未遂所作的界定又是縮小了外延的限制性界定,由此引發了關於犯罪形態的諸多爭議。 關於犯罪形態,目前我國刑法理論界的定論是,犯罪形態分為預備、未遂、中止、既遂四種。四種形態屬並列關系,彼此獨立。筆者認為,如此劃分犯罪形態,標准混亂,存在邏輯錯誤。一、劃分犯罪形態必須根據統一標准。事物的分類必須依據一定的標准,處於並列關系的概念必須是依據統一標准劃分的。劃分犯罪形態的「既遂」與「未遂」,其唯一的客觀標准就是是否「遂」。詞典中,「遂」有三個意項:一是順,如意;二是於是;三是成功。犯罪即遂、未遂中的「遂」,當然只能取其中的第一個或第三個意項,即如意或者成功。犯罪已經得逞,就是犯罪既遂。反之就是犯罪未遂。從邏輯上講,犯罪既遂與犯罪未遂兩個概念是矛盾關系。各種故意犯罪非此即彼(過失犯罪不存在既遂以外的其他形態,所以本文所討論的犯罪形態都是針對故意犯罪)。當然,犯罪未遂的情況又有不同種類。從原因上分,有為實施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後由於沒有機會、別人勸說或對刑罰的恐懼而沒有實施犯罪,因此未達到當初欲實施犯罪的目的,這就是犯罪預備;有在犯罪過程中,由於良心發現等原因而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從而未實現犯罪目的,這就是犯罪中止;有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導致未實現犯罪目的,這就是「犯罪意外」,也就是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犯罪未遂」。由此可見,我國刑法理論界將故意犯罪劃分為預備、未遂、中止、既遂四種彼此獨立而又並列的形態是把依據不同標准劃分的,且不屬於同一級別的概念並列,其結果只能導致理論和實踐上的混亂。二、犯罪既遂的概念應重新界定。由於錯誤的將犯罪的既遂、未遂、中止、預備並列,理論界試圖通過對犯罪既遂、未遂概念外延的擴大或縮小來彌補這里的邏輯錯誤。於是就把「犯罪未遂」定義為已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把「犯罪既遂」定義為行為人所故意實施的行為已經具備了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同時將犯罪既遂的類型分為結果犯、行為犯、危險犯、舉動犯。這又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邏輯上更大的混亂。其一,已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未遂」。那麼准備實施犯罪,由於別人阻止而未達犯罪目的,算不算未遂呢?不作為未遂,其又是實實在在的未得逞,語法邏輯不通;作為未遂,其又是刑法規定的犯罪預備。因此把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並列,明顯不能自圓其說。其二,將犯罪既遂定義為行為具備了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更不符合人類思維邏輯。因為,照此定義,則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送」(犯罪意外)就不具備犯罪的某些構成要件。而按照理論界通行的犯罪構成理論,犯罪構成分為四個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一種行為只有具備了以上全部四個要件,該行為才構成某種犯罪,否則就不構成犯罪。這樣,按照現行的犯罪既遂概念,結合現行的犯罪構成理論,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犯罪意外)就不構成犯罪。而《刑法》為何又要把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為某種犯罪而予以處罰呢?事實上,犯罪的任何形態都必須具備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一種行為不管是犯罪的主體、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哪一個犯罪構成要件缺失,它就不是犯罪,自然也就稱不上犯罪形態。《刑法》分則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並非象理論界所公認的那種,都是以犯罪既遂為標準的。符合《刑法》分則規定的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並不一定就是犯罪既遂。如故意殺人,結果導致被害人重傷。這一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全部構成要件。但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誰都不會把這種行為定為犯罪既遂。由此可見,將犯罪既遂定義為具備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存在思維邏輯錯誤,且與現行法律規定相悖。科學定義,犯罪既遂應當是犯罪行為導致了犯罪行為人所希望的結果發生。 ↑三、行為是否具備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線。行為具備了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表明該行為構成了犯罪,應受刑事處罰。是否具備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是劃分罪與非罪的界限,而非劃分犯罪既遂與未遂的界限。犯罪構成要件理論本身就是用來解決實踐中的罪與非罪問題的。可以說,犯罪構成理論是目前理論界和實踐中區分罪與非罪的唯一客觀、實在的標准。同樣,區分結果犯、行為犯、危險犯、舉動犯,其意義也僅僅在於區分罪與非罪。某些行為、舉動之所以被規定為犯罪而予以刑事處罰,是因為這些行為、舉動雖然不一定達到犯罪的目的,但其對社會已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且這種危害已達到了犯罪的程度。並不是說這些行為、舉動就是犯罪既遂。硬從理論上將其確定為劃分犯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只能導致理論和實踐上的混亂。照此定義,所有的犯罪都只能是既遂,不存在犯罪的其它形態。它擴大了既遂的范圍,混淆了劃分既遂與未遂的界限和劃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更不可理解的是,將犯罪既遂定義為「行為具備了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以後,各刑法教材還都指出:區別犯罪既遂與未遂的關鍵在於,行為是否「得逞」。既然如此定義犯罪既遂,那麼區別犯罪既遂與未遂的標准理應是「看行為是否具備某種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全部具備就是既遂,不全部具備就是未遂」。理論界為何沒有順理成章地這樣區分呢?因為不管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這樣區分都是行不通的。這說明我國刑法理論關於犯罪形態的分類已走入進退兩難的死胡同。綜上所述,犯罪形態以犯罪是否得逞為標准,應分為既遂和未遂。其中,犯罪未遂依據未遂的原因不同,又可分為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意外。這是對犯罪形態的科學分類。這樣分類也不會出現有些人所擔心的放縱犯罪的問題。因為,依照我國《刑法》規定,對於「未遂犯」(意外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里規定的是「可以」,而不是「必須」或「應當」。對罪犯的量刑,主要考慮的還是罪犯的主觀惡性和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對某一「未遂犯」是否從輕或者減輕,必須根據具體案情。如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對自首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情節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對一些罪大惡極的罪犯,即使犯罪後投案自首,法院仍然要判處其死刑。另外,對有些犯罪,我國《刑法》對既遂和未遂分別規定了不同的法定刑幅度。如《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等等,可以直接適用。

7. 故意犯罪的特徵

故意犯罪是指行為人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刑法規定,故意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特徵:
1.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必須是明知的。這種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也包括明知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必須是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不論行為人明知的是危害結果必然發生,還是可能發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構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結果發生和放任危害結果發生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就是刑法上通常說的「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採取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結果發不發生,都不違背行為人的意志。我國刑法沒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對故意犯罪的規定中,對這兩種心理差別是作出規定的。區別「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對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決定量刑,具有一定意義。
司法實踐中,「希望」要比「放任」的主觀惡性更大。對前者的處罰也就更重。

8. 依照刑法的規定,故意犯罪應該怎麼樣處理

依照刑法的規定,故意犯罪,並且情節嚴重的,應當按照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般來說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也可以判處拘役或者管制。

9. 簡述《刑法》中故意犯罪有哪幾種形態

故意犯罪形態是指故意的犯罪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由於主客觀原因而停止下來的各種犯罪形態,即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
犯罪預備,指為了犯罪,准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有犯罪預備行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的,是預備犯。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1.在主觀上,為了實行犯罪;行為人具有為便利實行、完成某種犯罪的主觀意圖。2.在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准備工具、製造條件)。准備工具,指准備為實行犯罪使用的各種物品,如為殺人而購買刀、槍、毒葯。製造條件,指為實行犯罪製造機會或創造條件,如①進行犯罪前的調查;②排除實行犯罪的障礙;③前往犯罪現場或者誘騙被害人赴犯罪地點;④跟蹤或者守候被害人;⑤勾引共同犯罪人;⑥商議或者擬定實施犯罪的計劃等。3.未能著手實行。4.因意志意外的原因:張三為殺人而准備了大量的毒葯,尚未投放即被告發。李四埋伏在路旁伺機攔路搶劫,未遇到被劫者即被警察抓獲。
犯罪未遂,已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1.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同犯罪預備相區別 。著手:有沒有指向、逼近具體的被害對象。2.犯罪未得逞,同犯罪既遂相區別。3.未得逞是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同犯罪中止相區別。
犯罪中止,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對於中止犯,沒有照成損害的,應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減輕處罰。1.時間性:在犯罪過程(包括犯罪預備和實行的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2.中止自動性:不是因外界不可阻礙力量放棄。3.中止的客觀性:實際上停止了這種行為。4.中止有效性:在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要採取有效手段防止結果的出現。
犯罪既遂,既遂是犯罪的標准形態,即分則處罰所設定的標準的處罰程度的狀況,預備、中止、未遂為特殊形態。犯罪既遂是行為人故意實施的行為已具備了某種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如入室盜竊,小件物品藏在身上,即使當場拿住,也算既遂,大件物品則要在戶外才算既遂,扒竊中,一般扒在手中抓著的就算既遂,控制區域比較嚴格的,如工廠,出入查得很緊,一般要在大門外才算既遂,若出入松,則出了廠房則可以。

熱點內容
法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2025-01-26 15:28:09 瀏覽:521
地方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6 15:19:49 瀏覽:969
新民法典怎麼樣 發布:2025-01-26 15:04:13 瀏覽:156
2018年是否修訂了行政法 發布:2025-01-26 15:03:10 瀏覽:117
董海峰律師 發布:2025-01-26 14:52:10 瀏覽:249
深圳勞動法辭快工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01-26 11:30:32 瀏覽:699
離婚律師姚晨服裝 發布:2025-01-26 09:35:58 瀏覽:38
各國環境立法 發布:2025-01-26 08:53:53 瀏覽:830
社區綜合減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6 07:50:20 瀏覽:949
道德建設先行 發布:2025-01-26 06:47:04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