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信用卡詐騙

最高人民法院信用卡詐騙

發布時間: 2022-05-29 09:31:03

㈠ 信用卡詐騙5000元是否構成犯罪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法律依據】:1、《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2、《刑法》第九十九條,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㈡ 信用卡詐騙罪立案標准

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案標准和量刑

信用卡詐騙罪(刑法第19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一、本罪的立案標准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一)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二)騙取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三)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並通過互聯網、通訊終端等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2、惡意透支1萬元以上的行為。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二、本罪的量刑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所謂情節嚴重,是指詐騙數額巨大或者具有其他嚴重情節。這里的數額巨大,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詐騙5萬元以上。至於其他嚴重情節,主要是指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偽造後又使用的;使用信用卡進行詐騙的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多次使用信用卡進行詐騙,屢教不改的;因其詐騙行為造成他人公私財物的巨大損失的;因其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等等行為。

所謂情節特別嚴重,是指詐騙數額特別巨大以及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數額特別巨大的起點標准,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50萬元。至於其他特別嚴重情節,主要是指以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為常業的;屬於累犯、慣犯或多次作案的;具有多個情節嚴重的情形的;因其詐騙行為造成他人特別嚴重的經濟損失或其他特別嚴重後果的;利用詐騙財物進行其他嚴重刑事犯罪的,因其行為造成特別惡劣影響的等等行為。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律師在辯護過程中工作的重點。

【相關法條】

《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75次會議、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22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懲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動,維護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現就辦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復制他人信用卡、將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寫入磁條介質、晶元或者以其他方法偽造信用卡1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空白信用卡10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5張以上不滿25張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2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50張以上不滿250張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25張以上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250張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本條所稱「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以信用卡被偽造後發卡行記錄的最高存款余額、可透支額度計算。

第二條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10張以上不滿100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數量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張以上不滿50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的「數量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量巨大」:

(一)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10張以上的;

(二)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100張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張以上的;

(四)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10張以上的;

(五)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10張以上的。

違背他人意願,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第三條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足以偽造可進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義進行交易,涉及信用卡1張以上不滿5張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二款的規定,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處罰;涉及信用卡5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數量巨大」。

第四條為信用卡申請人製作、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涉及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或者涉及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或其人員,為信用卡申請人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分別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二)騙取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三)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並通過互聯網、通訊終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肆意揮霍透支的資金,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行為。

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在第一款規定的條件下持卡人拒不歸還的數額或者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發卡銀行收取的費用。

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除處罰。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條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2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數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100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單位犯本解釋第一條、第七條規定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依照各該條的規定執行。

㈢ 信用卡詐騙50萬怎麼量刑

信用卡詐騙50萬量刑標准: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故信用卡詐騙50萬元屬於「數額特別巨大」,按照法律規定,應當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㈣ 信用卡詐騙的立案標准和量刑是怎樣的

(一)信用卡詐騙犯罪的立案標準是: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行為;2、惡意透支1萬元以上的行為。(二)信用卡詐騙犯罪量刑標準是:1、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三)【法律依據】:1、《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1)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惡意透支的。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第六條,惡意透支,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㈤ 信用卡詐騙罪

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司法認定
一、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問題
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本罪,行為人必須利用信用卡詐騙了數額較大的財物。因而,利用信用卡詐騙財物是否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是區別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對於數額不是較大的信用卡詐騙行為,不能以犯罪論處。區別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另一標志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例如,借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購物消費,也是一種冒用信用卡的欺詐行為,但由於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因而只能在有關當事人之間形成民事法律關系,而不能構成犯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於信用卡惡意透支的詐騙犯罪與信用卡善意透支的欠款糾紛容易混淆。因為兩者都表現為行為人透支後沒有及時向發卡銀行歸還本息的行為,區別的基本標准就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判斷:

根據刑法第177條的規定,對於「偽造信用卡」的行為,應當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而使用偽造的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的,則應當依本罪定罪處罰。對於行為人偽造信用卡後又自己使用的,其偽造行為和使用行為同時觸犯了偽造金融票證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兩個罪名。這種情形實際上屬於一種牽連犯的情形,這里偽造行為是手段行為,而使用行為則是目的行為。因此,根據對牽連犯「擇一重罪從重處罰」的原則,應當按行為人的犯罪情節、數額大小等情況分別確定其在各個罪中相適應的法定刑幅度,然後比較這兩個法定刑的輕重,擇其重者從重處罰,而不能進行數罪並罰。如果行為人偽造信用卡的目的不僅是使用信用卡進行詐騙,還為了出售或者牟取其他利益,則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和偽造金融票證罪,實行數罪並罰。
三、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定性問題
所謂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包括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後自己使用該信用卡的,也包括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後交給同夥或朋友使用該信用卡的。對於前一種情況的定性,在過去的司法實踐中存在分歧意見。一種意見認為,信用卡是有價值意義的支付憑證,憑此卡可以獲取財物或消費服務,盜竊信用卡就構成盜竊罪。行為人假冒持卡人的簽名使用信用卡的行為是盜竊行為的繼續,是實現盜竊犯罪目的所採取的手段,因此只能認定為盜竊罪。第二種意見認為,盜竊信用卡並不意味著佔有了財物,財物所有權的轉移主要是通過行為人用假冒方式來實現的,因而應該定詐騙罪。第三種意見認為盜竊信用卡的行為是本罪行為,而非法使用行為是為盜竊目的服務的,是結果行為,因此是盜竊罪和詐騙罪的牽連,按照從一重處斷的原則,一般以盜竊罪論處。針對上述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就王平盜竊信用卡騙取物品如何定性問題的請示的答復」中指出:被告人盜竊信用卡後,又仿冒卡主簽名進行購物、消費的行為,是將信用卡本身包含的不確定價值轉化為具體財物的過程,是盜竊犯罪的繼續,因此不另定詐騙罪,應以盜竊一罪定性。修訂後的刑法採納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在刑法第196條第3款對這一情況的定性作了明確規定,即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刑法第264條關於盜竊罪的規定定罪處刑。關於數額的計算,不應該根據竊得的信用卡上的存款數額和信用數額來認定,應該以行為人實際的消費數額或者獲利數額為依據。因為信用卡上表明是合法持卡人的存款余額和信用數額,行為人在竊得信用卡後,沒有非法使用之前,只是獲得了非法獲利的機會,而未實際獲得上述款項。換言之,合法持卡人的經濟利益尚未受到實際侵害。
所以,信用卡上表明的、而行為人實際未得到的存款數額和信用數額,不能計算為盜竊數額。對於後一種情況,如果使用者與盜竊者之間有通謀的應以盜竊罪的共犯論處;如果使用者與盜竊者之間沒有通謀,使用者不知道所使用的信用卡是盜竊來的而予以使用的,對使用者則不應以盜竊罪的共犯論處,而應根據使用的具體情況和情節,依法處理。例如,使用者不知道信用卡是盜竊來的,但知道該信用卡不是盜竊者本人的仍冒用持卡人的名義使用該信用卡,可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關於盜竊無效信用卡問題。無效信用卡是指偽造的、廢棄的、止付的信用卡等。單純盜竊無效信用卡的,不構成犯罪。但是,盜竊這種信用卡後又使用或出售的不能構成盜竊罪,而應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
但對於盜竊他人的信用卡後而冒用的,有人認為也屬於「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情形,這就明顯不能成立。在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場合,雖然存在冒用信用卡的行為,但基於信用卡代表象徵意義的財產權利,行為人盜竊了信用卡並不意味著直接佔有了財產,而只有通過使用才能使象徵意義的財產權利轉化為現實的財產所有權。因此,行為人盜竊後的冒用行為是將信用卡本身所含有的不確定價值轉化為具體財物的過程,是盜竊罪的繼續,在這種情況下,其中的盜竊行為的法律評價能夠包含對冒用行為的法律評價,僅以盜竊罪一罪論處即可,而不宜將冒用行為評價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的行為。
四、盜竊信用卡在掛失之後使用的定性問題
信用卡如遇遺失或被盜竊,持卡人在掛失之前或掛失後一段時間內所造成的掛失卡風險仍由持卡人本人承擔;掛失之後或掛失生效一段時間後所造成的掛失卡風險由發卡銀行承擔。掛失生效後,原有效的信用卡即喪失效力而成為作廢的信用卡。那麼盜竊者在持卡人掛失後使用竊得的信用卡,應如何認定呢?有學者認為,這種行為應定為信用卡詐騙罪。其理由是:
(1)信用卡掛失生效後,即失去使用效力,任何特約商戶將不再接受該信用卡進行消費活動。在一些信用卡管理系統不完備的地方,銀行傳遞信用卡掛失的信息到特約商戶接到銀行的止付令存在一個時間差,這就使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成為可能,特約商戶在時間差里必然按照有效的信用卡予以接受,造成的損失由銀行承擔。銀行是損失財產的所有人,特約商戶是經手人而不承擔損失。
(2)由於信用卡掛失,所竊得的信用卡成為廢卡,先前的盜竊信用卡行為對行為人非法佔有財物已失去作用,能使行為人實現非法佔有財物目的的,只是繼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行為。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本身就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行為。
(3)在合法持卡人掛失止付後仍使用盜竊的信用卡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特徵,特約商戶是發卡銀行指定的經手人,其合法的履行職責的行為應視同銀行的行為。因此,此種行為應按信用卡詐騙罪認定。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刑法已作出明文規定,「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盜竊罪定罪處罰。這里的盜竊對象,如前所述,限於真實有效的信用卡,而「使用」則不分掛失之前和掛失之後,即使是在掛失生效之後使用,依法仍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其實,盜竊信用卡後,無論掛失之前還是在掛失之後使用該竊得的信用卡,都存在信用卡詐騙行為,在掛失之後使用,固然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特徵,但在掛失之前使用,同樣也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特徵,只不過掛失之後,是冒用他人作廢的信用卡,掛失之前是冒用他人有效的信用卡,但都存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特徵。既然在掛失之前冒用詐騙以盜竊罪論處,那麼掛失之後的冒用詐騙就沒有必要和理由另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至於掛失之前或掛失之後,財產損失風險責任在持卡人和發卡銀行之間的轉移,則不應影響行為性質的認定。更何況行為人盜竊信用卡後使用時,並不知悉該信用卡是否已經掛失、是否已經作廢,於行為人而言,均出於盜竊並使用的同樣故意,實施盜竊並使用的同樣行為,故其行為性質不應以持卡人是否掛失為轉移。從實務操作上看,也都以盜竊論處較為妥當。比如,盜竊信用卡後在特約商戶多次消費,其中前幾次在掛失之前消費,後幾次在掛失之後消費,那麼是否要分別定盜竊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呢?顯然應視為「盜竊並使用」的同一整體行為,統一定為盜竊罪為好。
五、盜劃信用卡的定性問題
所謂「盜劃信用卡」,是指特約商戶從業人員利用工作便利,在顧客用信用卡消費結算時,私下重復刷卡,非法佔有信用卡資金的行為。此類案件在司法實踐中已發生多起。對此行為如何定性,主要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從行為特徵上看,盜劃信用卡是將他人的信用卡重復刷卡,並要模仿持卡人的筆跡簽名,填簽購單,其行為符合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特徵。第二種意見認為,盜劃信用卡應認定為職務侵佔罪。其理由是: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特徵明顯。特約商戶從業人員利用收銀之便利盜劃他人信用卡的,符合職務侵佔罪要求的具有經手、保管財物之便利條件。
(2)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工,特約商戶從業人員,符合這一主體要件。
(3)他人信用卡的資金是特約商戶從業人員直接截留的,是典型的侵吞行為。至於重復刷卡和模仿簽名的行為只是其侵佔行為的掩飾手法,這與冒用他人信用卡時假冒簽名以騙取財物和服務的欺詐手法是不同的行為。所以,將盜劃信用卡認定為冒用信用卡是不準確的。[3]筆者認為,顧客持卡結算時,行為人超額結算劃帳,但其並不能就此提取現金非法佔為己有,亦即他們並沒有直接竊取在顧客持有控制下的資金。這種超額劃帳行為實際上只是將有關消費或結算信息輸入電腦終端,以便銀行從顧客已經存入的資金帳戶或信用額度中再行結算或劃帳。換言之,超額劃帳行為侵害的是銀行保管中的顧客私人帳戶上的資金。盜劃信用卡行為,雖然具備職務侵佔罪的某些特徵,但在犯罪對象上,似有不合之處。因為職務侵佔罪侵犯的特定對象為「本單位財物」,而盜劃信用卡侵犯的信用卡資金,是持卡人的合法財產,而非特約商戶的財產。持卡人用信用卡交付特約商戶結帳,也並非交由特約商戶使用或保管,故也不能轉化為「本單位財物」。退一步講,即使盜劃信用卡的行為完全符合職務侵佔罪的構成要件,那麼這種行為也屬法規競合,即其行為既符合職務侵佔罪的規定,也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規定,按從一重處罰原則,也應選擇適用後者為妥。因為本罪的法定刑重於職務侵佔罪,信用卡詐騙罪的最高刑為無期徒刑,而職務侵佔罪的最高刑為15年有期徒刑;並且從司法實踐所確定的「數額較大」的標准來看,也是信用卡詐騙罪嚴於職務侵佔罪,前者冒用5000元以上,就屬於「數額較大」,而後者侵佔5000元至20000元以上,才屬於「數額較大」。換言之,兩者定罪標准有很大差距。因而盜劃信用卡的行為應定為信用卡詐騙罪。盜劃信用卡同一般冒用信用卡的區別,僅在於一般冒用信用卡沒有利用職務之便,而盜劃信用卡是利用職務之便實施的,因而其冒用行為比一般冒用更為惡劣,利用職務便利的情節應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如果將其作為職務侵佔來認定,則可能造成重罪輕罰甚至有罪不罰(因數額不到定罪標准)的情況,將不利於打擊這類信用卡犯罪,加大信用卡風險防範的力度。
六、因拾得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定性問題
拾得他人的信用卡並使用能否一律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筆者認為應當結合信用卡的不同使用方式、運用犯罪構成的一般原理予以具體認定。確切地講,目前國內各商業銀行發行的長城卡、牡丹卡、金穗卡、太平洋卡、龍卡等主要存在三種使用方式,即使用密碼在晝夜服務的自動櫃員機(ATM機)上存取款、使用身份證或者簽名在銀行或特約商戶提取現金或消費等。就一般情況來說,拾得他人的信用卡並欲使用的,通常都須藉助偽造的身份證或模仿他人簽名才能騙取有關銀行或特約商戶的信任,從而達到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對於這種顯然具有欺騙性的拾得後的冒用行為,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如果拾得者同時撿到了密碼而在自動櫃員機上提款,這種行為在上海已經發生,對其能否依然認定信用卡詐騙罪,筆者持否定意見。理由在於,刑法中每一個罪的犯罪構成都是一個獨立、完整的構成要件系統,其中包含著說明危害行為的主客觀事實特徵的各種構成要素。由於構成要素的內容、數量以及組合方式的不同,所以使各個具體犯罪各具特質、彼此區別。換言之,每一犯罪所包含的特定構成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這正是刑法上劃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界限的根據所在。對於信用卡詐騙罪來講,本罪的構成要素中必須具有被騙者,且被騙者實施了「自願交付財物」的行為,該種交付與行為人的詐騙行為之間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缺少這些特徵,當然就不存在認定詐騙類犯罪的可能性。因為我們是無法想像沒有被騙者的詐騙罪的。在同時撿到信用卡及其密碼的情形,如果拾得者在自動櫃員機上順利提款,這種行為雖然屬於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無疑,但並不存在付款人或者說自動櫃員機被騙的問題。因為信用卡和密碼都是真實的,付款人依據真實的信息付款,此乃正常履行業務職責的行為,勿須承擔任何民事賠償責任。這時候,實際的財產損失者是信用卡的持有人。但他又並未實施「自願交付財物」的行為。其之所以遭受損失,主要是由於自己丟失了信用卡及其密碼的緣故。
由此可見,該種因拾得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為與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可謂南轅北轍。何故還能認定信用卡詐騙罪呢?恐怕只能歸結為簡單套用法律條文,沒有完整運用犯罪構成理論分析解決問題。筆者認為,對於這種情況下的拾得來講,他撿到了信用卡及其密碼,也就完全獲取了信用卡所含資金的使用權。這與撿到他人的活期存摺而取款的行為性質是相同的。如果拾得者拒不交出所取款項的,可以考慮按侵佔他人遺忘物的性質論以侵佔罪。但應嚴格區分遺忘物與遺失物,把刑法上的侵佔罪與民法上的不當得利行為劃清界限。如果行為人是在車船、飛機、住宅、餐館、銀行營業大廳等特定場所拾到他人偶然遺忘於此的信用卡的,就屬於撿到了他人的遺忘物。其特點是遺忘人往往知道自己的物品可能遺忘於何處,及時採取措施便能迅速恢復對遺忘物佔有。如果行為人是在上述特定場所以外的其他公共空間撿到他人的信用卡的,如拾得於馬路上、大海邊、城市廣場等處的,就屬於撿到了他人的遺失物。遺失物是主人因疏忽而完全喪失實際控制力的物品。對於侵佔他人遺忘物的,可以依法追究侵佔罪的刑事責任;對於侵佔他人遺失物的,則只能依照民法典的規定,按不當得利行為處理。
概括上述,在因拾得而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場合,可以區分三種情況分別認定:
(1)拾得他人的信用卡,繼而使用偽造的身份證或者模仿他人的簽名提取錢款或大肆消費的,應當依法認定信用卡詐騙罪;
(2)在特定場所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及其密碼,無履行其他證明手續即行取款或消費的,應當依法認定侵佔罪;
(3)拾得他人遺失於非特定場所的信用卡及其密碼而提取錢款或消費的,不能認定為犯罪,應作民事違法行為處理。

㈥ 信用卡詐騙罪判多少年

法律分析
1、如果犯罪嫌疑人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詐騙數額較大的,可能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到二十萬元罰金。其中,詐騙財物總價值三千元到一萬元以上,就屬於數額較大;2、如果詐騙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能被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到五十萬元罰金;詐騙數額巨大指的是總價值三萬元到十萬元以上的財物;
3、如果犯罪嫌疑人詐騙數額特別巨大的,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能背叛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到五十萬元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其中詐騙數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就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特別巨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㈦ 信用卡詐騙立案最新標准

法律分析: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就達到信用卡詐騙罪的立案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經發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對於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應當綜合持卡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和意願、申領和透支信用卡的狀況、透支資金的用途、透支後的表現、未按規定還款的原因等情節作出判斷。不得單純依據持卡人未按規定還款的事實認定非法佔有目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但有證據證明持卡人確實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除外:(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二)使用虛假資信證明申領信用卡後透支,無法歸還的;(三)透支後通過逃匿、改變聯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犯罪活動的;(六)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

第五條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二)騙取他人信用卡並使用的;

(三)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並通過互聯網、通訊終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熱點內容
法治思維解決信訪問題 發布:2025-01-25 08:48:09 瀏覽:232
法學專業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5-01-25 08:45:53 瀏覽:812
依法治國六項任務 發布:2025-01-25 08:23:41 瀏覽:554
法官被判法官 發布:2025-01-25 08:11:33 瀏覽:506
農村拆遷補償條例 發布:2025-01-25 08:11:25 瀏覽:543
司法行政法律全覆蓋圖版 發布:2025-01-25 07:43:53 瀏覽:158
2013合同法司考解析 發布:2025-01-25 07:42:04 瀏覽:4
定陶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5 07:39:18 瀏覽:826
航海條例影響 發布:2025-01-25 06:42:59 瀏覽:151
社區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5 06:19:44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