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84條
『壹』 為何說民法總則第184條是在為好人撐腰
據報道,備來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源民法總則》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被俗稱為「好人法」的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此外民法總則第121條規范了沒有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進行管理的行為,幫助他人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支付為此產生的費用。
希望民法總則的改進和完善,可以讓更多人敢於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貳』 如何理解民法總則184條的自願
您好,自願是指自己願意而沒有強迫地去做的,行為是自己的意願而版做的。《民法總則權》第一百八十四條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崔建遠教授認為,本條屬於我國民法總則的創新。因為在比較法上,即便是在實施緊急救助時,一旦救助人對於受助人的損害發生主觀上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同樣需要救助人對受助人進行損害賠償。但是第184條規定根本沒有涉及主觀要件問題,這不符合規定目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法者考慮不周。為此在適用該條時需要加一個但是,即「但救助人主觀上故意或重大過失者除外」。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叄』 怎麼做一個專業的好人
民法總則將於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保護善行,鼓勵善舉,其中被譽為「好人法」的第184條經過幾次修改,最終確定為以下內容:「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人一旦發生心臟驟停,通常10秒左右意識喪失,30秒呼吸停止,4分鍾後發生腦死亡,心臟按壓可以手動幫助被施救者恢復血液流動。即便被施救者並不是心臟驟停,心臟按壓的動作也不會對其造成損害。」
不少專業人員還提到,對心臟驟停患者,只做心肺復甦有時難以搶救過來,需要使用除顫儀,建議在機場、體育場、地鐵站等人流密集的場所配備除顫儀。
『肆』 男子突發心梗路人用AED搶救,男子是否獲救
男子突發心來梗路人用AED搶救,最終源男子獲救了。
近日,深圳塗先生上班途中突發心梗倒地,路人見狀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並使用附近的AED展開施救。經搶救,塗先生慢慢恢復心跳和呼吸,轉危為安。據深圳市急救中心,目前深圳已在全市安裝3500台AED。
(4)民法總則184條擴展閱讀
使用AED「救人免責」是務實之舉
近日,杭州市政府發布了《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成為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形式規范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使用的城市。《辦法》設立了「好人條款」,明確救助人因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
對於杭州市的這個「好人條款」,或許有人認為沒有必要,因為「急救免責」並不缺乏法律規定。比如,俗稱「好人法」的《民法總則》第184條明確,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在法律層面釐清權責關系,可以打消救人者的顧慮,使用AED這種「救命神器」,自然也在免責范圍之內。
『伍』 民法總則為好人撐腰見義勇為"正確姿勢"懂嗎
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於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被俗稱為「好人法」的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王成說,民法總則第184條通過法律形式讓好人出手沒了後顧之憂,但要做到有效及時的幫助,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應該加強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才能讓更多好人出手更專業。
有了修改後的民法,相信以後見義勇為就會受法律保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