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修訂

民法典修訂

發布時間: 2020-12-23 06:52:17

㈠ 為什麼要編纂民法典 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民法典編纂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范、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遏制權力濫用最有效的方法。民法典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並不直接涉及國家權力,但是民法典卻間接起到了遏制權力濫用的重要功能。

民法典的平等和自願原則可以落實減少行政審批權的任務。當前,我國重點改革的領域之一是行政審批,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審批權過多過濫。民法典最重要的原則是平等和自願,它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在民事活動領域,法無禁止即可為,國家干預需要有法律依據。

(1)民法典修訂擴展閱讀:

在民法典分則的編纂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如何通過具體規則進一步落實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其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包括:

一是設定明確的「三權分置」的法律規則。民法典物權編應順應現實需要,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中「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性質,尤其是從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中分離出來的權利到底是物權性的權利,還是債權性的權利。

二是在侵權責任編中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人格權是一切民事權利的基礎,在網路時代,人格權保護面臨諸多新問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唯有順應新技術的挑戰,才可能切實保護人格權。

㈡ 民法典出台後還需要修訂民法部門法嗎還是說民法相關部門法都被廢除,往後也不會重新制訂

修訂,廢除,新設都可能的

㈢ 民法典重點內容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總則編。總則編共10章、204條,與民法通則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並在各分編的相關制度中體現了綠色原則。

第二,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增加了臨時監護制度和臨時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確立了特別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權利制度。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責任制度,增加規定了「好人條款」和「英烈保護條款」等。

(二)物權編。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與物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與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相銜接;落實土地承包「三權分置」制度;考慮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銜接性規定。

第二,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強化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適當降低作出決議的門檻;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規則;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第三,增加規定居住權。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一章,專門規定居住權。

第四,關於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和清償順序;刪除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完善流押、流質的規定。

第五,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務院正式提出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後,再進一步做好銜接。

(三)合同編。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與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類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合夥合同這4種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補充完善債法的一般規則。明確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具體規則。

第三,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訂立合同。

第四,完善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對電子合同訂立、履行的特殊規則作了規定。

第五,完善格式條款制度。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對方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貸。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細化客運合同的規定。明確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等。

(四)人格權編。人格權編共6章、51條,規定了人格權的一般規則,並對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

第一,確立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明確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

第二,規范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

第三,增加禁止性騷擾的規定。明確了性騷擾的認定標准,並規定了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

第四,明確禁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的人格權益,民法典從人格權保護角度作了明確規定。

第五,明確規定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明確了隱私的定義,對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常見行為作了列舉性規定。界定了個人信息的定義,明確處理個人信息遵循的原則和條件,強化個人信息的保護。

(五)婚姻家庭編。婚姻家庭編共5章、79條,與婚姻法、收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明確規定樹立優良家風。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家庭文明建設的講話精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第二,修改了禁止結婚的條件。規定患有重大疾病一方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

第三,吸收新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回應社會關切。

第四,規范親子關系確認或者否認之訴。規定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第五,規定離婚冷靜期。在30天的離婚冷靜期內,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第六,完善收養制度。明確規定了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刪除了現行收養法關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應為14周歲以下的限制,並完善了收養人的條件要求。

(六)繼承編。繼承編共4章、45條,與繼承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了遺囑繼承製度。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增加列印、錄音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並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還增加規定了遺囑信託。

第二,增加遺產管理人制度。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新增了遺產管理人制度,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方式、職責和權利等內容。

第三,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適當擴大了社會組織作為扶養人的范圍,以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促進老齡事業發展。

第四,完善了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制度。明確此類財產收歸國有後應當用於公益事業。

(七)侵權責任編。侵權責任編共10章、95條,與侵權責任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確立「自甘風險」規則。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自然人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來不及請求國家機關保護的情況下,自己可以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權益。

第三,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四,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懲罰性賠償。切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顯著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

第五,完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規則。為鼓勵助人為樂,規定無償搭乘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損害的,應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第六,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增加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懲罰性賠償,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

第七,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規則。「頭頂上的安全」引發社會關注,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規則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



(3)民法典修訂擴展閱讀: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多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第三次啟動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下進行的,當時領導法制委員會工作的彭真、習仲勛同志經過深入研究後,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

修改了婚姻法,相繼出台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2001年第四次啟動,又先後制定了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等。

㈣ 民法典對民法中的繼承部分作了哪些刪除、修改

這個有點多,一兩句說不完的

㈤ 民法典為什麼是編纂而不是制定或修改

民法典是民間自發編輯的,一般屬於道德范疇的。他並不是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

㈥ 之所以要修改,包括今天出台民法典,對婚姻家庭法律修改原因是什麼

之前要修改包括今天出台的民法典對婚姻家庭法律修改的原因是什麼?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的婚姻家庭有個時候太不穩固了吧,看兩個人之間會離婚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婚姻話對這個離婚的處罰太輕了。

㈦ 民法典以後還會修訂么是不是已經都是原則性的規定了,不需要修訂。

您好,隨著時間、社會的發展,法律會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的進行更新,因為法律回具有滯後性答的特點,所以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也會根據新的社會發展,進行變化。比如說像刑法一樣,出相關的修正案和司法解釋。

㈧ 新的民法典新增了哪些內容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要點一:確立 「自甘風險」規則

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要點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

要點三:「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明確列為人身損害賠償項目。

要點四: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要點五:完善公平責任規則。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要點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