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煉鋼

司法煉鋼

發布時間: 2022-05-30 14:08:52

Ⅰ 煉鋼生產過程中事故糾紛,中港金邦科普掛圖靠譜嗎

無論用人單位是否為其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只要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首先應按照國務院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工傷保險責任的優先適用原則,而對未參加工傷險的企業和用人單位,《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規定,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也必須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工傷職工有權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爭議,應當首先向勞動申請仲裁。
申請仲裁不能解決的,受害人可以提出的訴訟請求:

1、請求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法院一般按工傷保險優先適用原則進行判定。

2、請求工傷保險待遇,法院一般以《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依據,予以判決。

3、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應當以民事法律法規為依據作出判決。

因第三人的過失而造成用人單位受雇者受傷亡的情況,受害人主張工傷保險和人身損害賠償的可依據民法和勞動法獲得雙份賠償。

Ⅱ 金屬的冶煉方法有哪四種

火法冶金 pyrometallurgy 利用高溫從礦石中提取金屬或其化合物的冶金過程。此過程沒有水溶液參加,故又稱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的工藝流程一般分為礦石准備、冶煉、精煉3個步驟。①礦石准備。選礦得到的細粒精礦不易直接加入鼓風爐(或煉鐵高爐),須先加入冶金熔劑(能與礦石中所含的脈石氧化物、有害雜質氧化物作用的物質),加熱至低於爐料的熔點燒結成塊;或添加粘合劑壓製成型;或滾成小球再燒結成球團;或加水混捏;然後裝入鼓風爐內冶煉。硫化物精礦在空氣中焙燒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硫和易揮發的雜質,並使之轉變成金屬氧化物,以便進行還原冶煉;使硫化物成為硫酸鹽,隨後用濕法浸取;局部除硫,使其在造鋶熔煉中成為由幾種硫化物組成的熔鋶。②冶煉。此過程形成由脈石、熔劑及燃料灰分融合而成的爐渣和熔鋶(有色重金屬硫化物與鐵的硫化物的共熔體)或含有少量雜質的金屬液。有還原冶煉、氧化吹煉和造鋶熔煉3種冶煉方式:還原冶煉:是在還原氣氛下的鼓風爐內進行。加入的爐料,除富礦、燒結塊或球團外,還加入熔劑(石灰石、石英石等),以便造渣,加入焦炭作為發熱劑產生高溫和作為還原劑。可還原鐵礦為生鐵,還原氧化銅礦為粗銅,還原硫化鉛精礦的燒結塊為粗鉛。氧化吹煉:在氧化氣氛下進行,如對生鐵採用轉爐,吹入氧氣,以氧化除去鐵水中的硅、錳、碳和磷,煉成合格的鋼水,鑄成鋼錠。造鋶熔煉:主要用於處理硫化銅礦或硫化鎳礦,一般在反射爐、礦熱電爐或鼓風爐內進行。加入的酸性石英石熔劑與氧化生成的氧化亞鐵和脈石造渣,熔渣之下形成一層熔鋶。在造鋶熔煉中,有一部分鐵和硫被氧化,更重要的是通過熔煉使雜質造渣,提高熔鋶中主要金屬的含量,起到化學富集的作用。③精煉。進一步處理由冶煉得到的含有少量雜質的金屬,以提高其純度。如煉鋼是對生鐵的精煉,在煉鋼過程中去氣、脫氧,並除去非金屬夾雜物,或進一步脫硫等;對粗銅則在精煉反射爐內進行氧化精煉,然後鑄成陽極進行電解精煉;對粗鉛用氧化精煉除去所含的砷、銻、錫、鐵等,並可用特殊方法如派克司法以回收粗鉛中所含的金及銀。對高純金屬則可用區域熔煉等方法進一步提煉。 濕法冶金 hydrometallurgy 利用某種溶劑,藉助化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中和、水解及絡合等反應),對原料中的金屬進行提取和分離的冶金過程。又稱水法冶金。濕法冶金包括4個主要步驟:①用溶劑將原料中有用成分轉入溶液,即浸取。②浸取溶液與殘渣分離,同時將夾帶於殘渣中的冶金溶劑和金屬離子回收。③浸取溶液的凈化和富集,常用離子交換和溶劑萃取技術或其他化學沉澱方法。④從凈化液中提取金屬或化合物。濕法冶金在鋅、鋁、銅、鈾等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世界上全部的氧化鋁、氧化鈾,大部分鋅和部分銅都是用濕法生產的。濕法冶金的優點在於對非常低品位礦石(金、鈾)的適用性,對相似金屬(鉿與鋯)難分離情況的適用性;以及和火法冶金相比,材料的周轉比較簡單,原料中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程度高,有利於環境保護,並且生產過程較易實現連續化和自動化。

Ⅲ 法院可以查封產能買賣手續不

1、法院查封的房屋一定不能買賣。因為法院查封房屋的目的,就是禁止買賣、抵押、出租的。
況且,房屋買賣必須辦理登記過戶手續。但被查封的房屋,是無法辦理過戶手續的。同時,如果法院發現買賣被查封的房屋,可能會對處置人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的。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
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3、《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Ⅳ 金屬冶煉中火法與濕法的區別

一、兩者的用途不同:

1、火法冶煉的用途:主要應用於重有色金屬的提取。

2、濕法冶煉的用途:主要應用於普通金屬的提取。

二、兩者的特點不同:

1、火法冶煉的特點:火法冶金的基本條件是維持一定的高溫所需的熱源,除了冶金本身為放熱反應外,主要靠碳質燃料燃燒供熱(碳質燃料有煤、焦、天然氣和石油產品),燃料燃燒大都用空氣供風,由於空氣中含有79%(體積)的氮氣,燃料燃燒放出的熱大量被氮氣帶走,使燃料的熱效率大大降低。

2、濕法冶煉的特點:濕法冶煉在水溶液中進行,主要包括浸出、液固分離、溶液凈化、溶液中金屬提取及廢水處理等單元操作過程。

三、兩者的概述不同:

1、火法冶煉的概述:火法冶金就是在高溫條件下(利用燃料燃燒或電能產生的熱或某種化學反應所放出的熱)將礦石或精礦經受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過程,使其中的金屬與脈石或其他雜質分離,而得到金屬的冶金方法。

2、濕法冶煉的概述:濕法冶金是將礦石、經選礦富集的精礦或其他原料經與水溶液或其他液體相接觸,通過化學反應等,使原料中所含有的有用金屬轉入液相,再對液相中所含有的各種有用金屬進行分離富集,最後以金屬或其他化合物的形式加以回收的方法。

Ⅳ 各大鋼鐵公司煉鋼的廢渣都用來做什麼了

看是什麼渣,爐渣還是廢的金屬類,爐渣做水泥一類的建築材料,廢金屬重新利用。

Ⅵ 美國的歷史

前殖民時代

在歐洲人來到這里之前, 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相傳他們的祖先在大約一萬多年前經由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來到這北美洲,並且在這里生存繁衍,他們沒有自己的語言, 卻有著豐富的口頭文學。對於原住民的人口,歷史上的統計有很大出入,據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來到北美洲)的估測,北美印第安人總數大約有八百萬到一百萬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領土受到嚴重威脅。由於歐洲人帶來的各種病菌,在150年內,原住民的人口銳減了90%;他們的村落被摧毀,原本用於畜牧或種植的土地被毀掉了。

殖民地時代(1493年—1779年)

「在從前無人來到的地方, 我們希望移植一個民族」 十七世紀初, 英國開始向北美殖民。 最初的北美移民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 生活艱苦的工人以及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 在殖民地時代, 伴隨著與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產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化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 萬惡的黑奴貿易在美國盛行起來。 從1607年到1733年, 英國殖民者先後在北美洲東岸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 後來, 這些殖民地便成為美國最初的十三個州。 重要歷史事件:
1619年7月, 在弗吉尼亞州詹姆斯敦召開了弗吉尼亞議會, 這是世界最早的代議制機構。
1620年11月, 一批受英國迫害的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港, 共同簽署五月花號公約, 決定按照多數人的意願進行管理, 建立民治的政府。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是英國政府頒發的《印花稅法》、《湯森稅法》和《駐兵條例》。其中印花稅法是為了將其為期7年的英法戰爭的巨額開銷轉嫁給北美殖民地。 在喬治·華盛頓的帶領下,北美殖民者在對英國的美國獨立戰爭中贏得了勝利,並且建立起了美利堅合眾國。 重要歷史事件:
1770年3月5日,波士頓市民與英國駐軍發生沖突,英國駐軍向北美平民開槍,造成舉世矚目的波士頓慘案。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4年9月5日,來自各地的殖民者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

1789年—1861年的美國歷史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買案(Louisiana Purchase)讓農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國勢力從美國西部邊界移除,並且提供美國農人一塊廣大的土地。

幾個星期以後,英國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之間開戰了。美國當時的收入仰賴向歐洲輸出農產品,因此試圖同時對兩個戰爭中的強權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們與它們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間運輸產品來獲利。當這個行為對兩個戰爭國有利的時候,它們便會准許,然而當這個行為無利於他們的時候便予以反對。

當1805年法國海軍在特拉法爾加戰役(Battle of Trafalgar)中被摧毀後,英國希望斷絕法國的海外貿易紐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復美國的貿易行為,英國於是對美國海岸實施了封鎖。

1861年—1865年的美國歷史

主文章:美國歷史 (1861年—1865年)。

接下來的四年,在美國歷史上是最陰暗的,國家為自己流淚,奴隸制度和各州權力的爭斗。日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北部各州擊敗了以種植園農業為主的南部各州。但是雙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國人犧牲,並且許多南方土地被毀壞。不過最後,無論如何,奴隸制還是被廢黜了,美國也開始了緩慢的重建。

1865年—1918年的美國歷史

內戰後美國政府鼓勵人們向西移民,還鼓勵修築鐵路,它可以把人們運到無人居住地區.1869年連接美國東西海岸的鐵路竣工.鐵路帶給美國原居民更多的沖突,當當地的土著首領和移民簽訂土地協議時,雙方對這些內容的理解不一樣的,土著無法理解移民的私有財產觀察,他們認為自己能在土地上打獵.一場為生存而戰的戰斗開發了,許多土著買了槍械,襲擊移民宅地,馬車隊,鐵路和美國騎兵.美國人屠殺土著賴以為生的野牛,由1860年的1500萬頭,到1885年只剩下2000頭,土著被迫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莊稼.他們不習慣種植,不能成為美國公民.與美軍的戰斗,使土著幾乎滅亡.1890年,最後一次戰斗屠殺了200多名蘇族人,不久後所有的土著都被趕進保留地,土著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永遠結束.

1964年—1980年的美國歷史

在這段時間里,美國由於他充足的人口、國內工業發展和一系列的國際投機活動,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到19世紀10年代末,美國已經成為整個世界工業的領頭羊,

美國開始在這個時期上漲它的國際力量。家庭地可觀人口和工業擴張,並冒險地與別國交涉。在1800後期,美國有待成為世界工業大國。並正在建造它新的技術(就像電報和貝塞麥(轉爐)煉鋼法)。並且製造更大的鐵路網路。豐富的資源預示著第二個產業革命。

這段時間也是一個空前的移民高潮, 有三千七百萬個人在 1840與1920年之間移民。為美國工業提供勞動力。並開發先前未開發的區域, 像加州中部地區。 工業與人口也有了可觀的擴充。美國中種族之間遭遇強迫,以便白人農民和大農場經營者可以接管他們的土地。但是這樣的工業行為導致了美國勞動運動的起源。

在這個時期,美國也會成為國際性的參與者參與國際事件。在1900-1903 征服菲律賓共和國超過一百萬個人, mostly Fillipinos, 被殺. 美國遲的佔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聯盟上改變了戰爭的平衡, 而且使美國成為主要的軍隊和財務的力量。

「美國歷史(1980-1988)」和「美國歷史(1988至今)」

1980年,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 )當選總統,並簽署了國內減稅計劃和積極反蘇的國際政策。盡管美國赤字飛速增長,但東方集團在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下開始逐漸瓦解,最終於布希總統(George H.W. Bush)在任時戲劇性的崩潰。蘇聯解體後,美國卻仍在海外頻發戰事,包括1990年的海灣戰爭。1992年柯林頓總統(Bill Clinton )在任期間經歷了美國歷史上最長時期的經濟增長,其高峰終結於「網路泡沫」。新世紀伊始,美國遭受了伊斯蘭恐怖分子的突然襲擊,即9月11日對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襲擊。

Ⅶ 盧森堡的地理資料

國名:盧森堡大公國 (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國慶日:6月23日(1921年,大公讓誕辰紀念日)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紅、白、淺藍三色。紅色象徵著熱烈和勇敢的國民性格,還象徵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斗爭中犧牲烈士的鮮血;白色象徵人民的純朴和對和平的追求;藍色代表藍天,意味著人民獲得了光明和幸福。三色聯在一起又象徵平等、民主和自由。

國徽:為斗篷式。在頂部有一金色王冠的金、紅、白三色斗篷內,有一枚盾徽。盾面由白、藍相間的平行條紋組成,其上繪有一隻頭戴王冠的直立著的紅獅,紅、白、藍三色為國旗顏色。盾徽上方有一頂公爵金冠,兩側各有一隻金獅,周圍飾有綬帶,下端懸垂著一枚奧康勛章。國徽圖案象徵盧森堡是一個大公國。

國鳥:戴菊(戴菊鶯)

國家政要:大公亨利(Henri),2000年10月正式宣誓即位。

自然地理:面積為2586.3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區佔全境1/3。最高點布爾格普拉茲峰海拔約550米。南部為古特蘭平原。屬海洋-大陸過渡性氣候。

人口:44.13萬(2001年)。其中盧森堡人約佔64.4%,外籍人佔35.6%(主要是葡、意、法、比、德、英、荷等國的僑民)。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和盧森堡語。其中法語多用於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語多用於報刊新聞;盧森堡語為民間口語,亦用於地方行政和司法。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盧森堡(Luxembourg) ,有人口8. 18萬(2001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盧森堡、迪基希、格雷文馬赫3個省,省下設12個專區和118個市鎮。省長、市(鎮)長由大公任命。

簡史:公元前50年,這里是高盧人的居住地。公元400年後,日耳曼部族入侵,先後成為法蘭克王國和查理曼帝國的一部分。公元963年形成由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治理的統一體。15—18世紀先後受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統治。1815年歐洲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為大公國,由荷蘭王兼任大公,同時又為德意志同盟成員。1839年倫敦協定承認盧為獨立國家。1866年脫離德意志同盟。1867年成為中立國家。1868年實行君主立憲制。1890年前拿騷公爵阿道夫成為盧大公,徹底擺脫荷蘭國王的統治。兩次世界大戰中均遭德國入侵。1948年放棄中立政策。

政治:大公為國家元首、武裝部隊統帥,擁有立法權和行政權。實際上,議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議會為一院制,為最高立法機構,有議員60名,任期5年。2005年7月,盧森堡全民公決通過《歐盟憲法條約》。

經濟:盧森堡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自然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大。鋼鐵工業、金融業和廣播電視業是盧經濟的三大支柱。盧資源貧乏。森林面積近9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3。盧以鋼鐵為主,化工、機械製造、橡膠、食品工業也有較大發展。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40%。盧素有「鋼鐵王國」之稱,人均鋼產量約5.8噸(2001年),居世界首位。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農牧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有耕地12.5萬公頃。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4%。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
1972年11月16日,中國與位於歐洲西部的盧森堡大公國建交。圖為中國駐蘇聯大使劉新權(右)和盧森堡大公國駐蘇聯大使阿德里恩·梅什在簽字儀式上換文時握手

新聞出版:有6家日報:5家德文報,1家法文報,日發行量共約13萬份。其中,《盧森堡言論報》(德文)日發行7.5萬余份;《日報》(德文)日發行2.5萬余份;《新聞》(德文)日發行2萬余份;《洛林共和報》(法文)日發行2萬余份。盧森堡電視台用法、德、荷、盧語播送,星期日還有義大利語節目。盧森堡廣播電台用法、德、英、盧、荷等多種語言廣播。

外交:主張在國際關系中應遵循的准則是:平等、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脅、反對軍備競賽、遵守國際法、尊重人權、尊重小國利益。

與中國關系:1972年11月16日,盧中兩國建交。2004年11月,容克首相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6年9月,盧森堡大公亨利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盧森堡
國名:盧森堡大公國 (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

國慶日:6月23日(1921年,大公讓誕辰紀念日)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紅、白、淺藍三色。紅色象徵著熱烈和勇敢的國民性格,還象徵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斗爭中犧牲烈士的鮮血;白色象徵人民的純朴和對和平的追求;藍色代表藍天,意味著人民獲得了光明和幸福。三色聯在一起又象徵平等、民主和自由。

國徽:為斗篷式。在頂部有一金色王冠的金、紅、白三色斗篷內,有一枚盾徽。盾面由白、藍相間的平行條紋組成,其上繪有一隻頭戴王冠的直立著的紅獅,紅、白、藍三色為國旗顏色。盾徽上方有一頂公爵金冠,兩側各有一隻金獅,周圍飾有綬帶,下端懸垂著一枚奧康勛章。國徽圖案象徵盧森堡是一個大公國。

國鳥:戴菊(戴菊鶯)
國花:玫瑰
國家政要:大公亨利(Henri),2000年10月正式宣誓即位。

自然地理:面積為2586.3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區佔全境1/3。最高點布爾格普拉茲峰海拔約550米。南部為古特蘭平原。屬海洋-大陸過渡性氣候。

人口:44.13萬(2001年)。其中盧森堡人約佔64.4%,外籍人佔35.6%(主要是葡、意、法、比、德、英、荷等國的僑民)。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和盧森堡語。其中法語多用於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語多用於報刊新聞;盧森堡語為民間口語,亦用於地方行政和司法。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盧森堡(Luxembourg) ,有人口8. 18萬(2001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盧森堡、迪基希、格雷文馬赫3個省,省下設12個專區和118個市鎮。省長、市(鎮)長由大公任命。

簡史:公元前50年,這里是高盧人的居住地。公元400年後,日耳曼部族入侵,先後成為法蘭克王國和查理曼帝國的一部分。公元963年形成由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治理的統一體。15—18世紀先後受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統治。1815年歐洲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為大公國,由荷蘭王兼任大公,同時又為德意志同盟成員。1839年倫敦協定承認盧為獨立國家。1866年脫離德意志同盟。1867年成為中立國家。1868年實行君主立憲制。1890年前拿騷公爵阿道夫成為盧大公,徹底擺脫荷蘭國王的統治。兩次世界大戰中均遭德國入侵。1948年放棄中立政策。

政治:大公為國家元首、武裝部隊統帥,擁有立法權和行政權。實際上,議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議會為一院制,為最高立法機構,有議員60名,任期5年。2005年7月,盧森堡全民公決通過《歐盟憲法條約》。

經濟:盧森堡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自然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大。鋼鐵工業、金融業和廣播電視業是盧經濟的三大支柱。盧資源貧乏。森林面積近9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3。盧以鋼鐵為主,化工、機械製造、橡膠、食品工業也有較大發展。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40%。盧素有「鋼鐵王國」之稱,人均鋼產量約5.8噸(2001年),居世界首位。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農牧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有耕地12.5萬公頃。農業人口佔全國人口4%。主要農產品有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

新聞出版:有6家日報:5家德文報,1家法文報,日發行量共約13萬份。其中,《盧森堡言論報》(德文)日發行7.5萬余份;《日報》(德文)日發行2.5萬余份;《新聞》(德文)日發行2萬余份;《洛林共和報》(法文)日發行2萬余份。盧森堡電視台用法、德、荷、盧語播送,星期日還有義大利語節目。盧森堡廣播電台用法、德、英、盧、荷等多種語言廣播。

外交:主張在國際關系中應遵循的准則是:平等、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脅、反對軍備競賽、遵守國際法、尊重人權、尊重小國利益。

與中國關系:1972年11月16日,盧中兩國建交。2004年11月,容克首相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簡要歷史:
古代盧森堡屬高盧地區,居民屬比利時部族,公元前1世紀為羅馬凱撒軍團征服。
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侵入,成為法蘭克王國一部分。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盧森堡地區在 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領地。1060年其後裔康拉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伯爵,盧森堡領地基本形成。
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稱亨利七世,開創了帝國的盧森堡王朝 (1308~1437) 。盧森堡於1364年升為公爵領地。
15世紀盧森堡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16世紀初轉歸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統治。1556年又轉歸西班牙國王統治。
16世紀末起,盧森堡的冶鐵業開始發展起來。
17世紀盧森堡捲入三十年戰爭。
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和約》,盧森堡南部一些地區劃歸法國。
1684~1697年法國曾佔領盧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盧森堡隨西屬尼德蘭一起轉歸奧地利。
1795~1814年法國佔領盧森堡。
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升為大公國,以尼德蘭國王為大公,同時又加入德意志邦聯,由普魯士軍隊駐防,盧森堡東部一些地區劃歸普魯士。
1830年尼德蘭分裂為荷蘭與比利時兩個王國後,1839年倫敦條約規定,盧森堡地區西半部劃歸比利時,東半部成為以荷蘭國王為大公的有獨立地位的國家。
1848年歐洲革命波及盧森堡,開始制定君主立憲性質的憲法。
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
1867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為獨立的中立國。
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
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王的統治,由拿騷-瓦爾堡家族專領,盧森堡大公國獨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森堡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煉鋼業成為國家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佔領盧森堡,大公及政府為德國控制。1921年盧森堡與比利時訂立關稅經濟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軍隊於1940~1944年佔領盧森堡,將盧森堡兼並為德國行政區管轄地。大公與政府流亡英國。盧森堡人民進行了反法西斯斗爭。戰後盧森堡於1945年加入聯合國。
1948年與比利時、荷蘭建立關稅經濟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放棄中立國地位。
1958年加入歐洲共同體。
1972年盧森堡第 4次修訂憲法。現盧森堡有一院制議會,內閣對議會負責。主要政黨有基督教社會黨、社會主義工人黨、民主黨。大公讓親王於1964年11月12日即位。
1974年以來,為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改變國內經濟結構單一局面,盧森堡政府推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績,經濟進一步發展,80年代鋼產量人均達16噸,遠居世界之冠,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盧森堡於1972年11月16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傑出女活動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的左派領袖之一,德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1871年3月5日,盧森堡出生在波蘭東部盧布林省薩莫希城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她的家庭經濟收入不穩定,有時甚至靠典當度日,她兩歲時隨家遷往華沙。

波蘭自十八世紀末以來。遭受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的多次瓜分,十分之九的土地被沙皇統治著,盧森堡對沙皇的民族壓迫深惡痛絕。1887年,她中學畢業,加入了青年革命組織波蘭"無產階級黨",開始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無產階級黨"很快遭到沙皇政府的殘酷迫害,年青的盧森堡也被列入沙皇軍警追捕的黑名單。1889年,盧森堡流亡到瑞士蘇黎世,第二年進入蘇黎世大學。在大學的七年生活中,她非常關心波蘭、德國和俄國的各種問題,深入研究工人運動的有關問題。經常出席國際社會主義者的集會,給各國代表當翻譯和擔任聯絡工作。1893年3月,盧森堡同她的戰友馬赫列夫斯基、約吉歇斯一起創建了革命的社會主義政黨"波蘭社會民主黨",她主編的《工人事業》雜志就成為黨的機關刊物。1896年7月盧森堡作為波蘭社會民主黨的代表出席第二國際倫敦代表大會。

1897年5月,盧森堡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了,並且得到法學博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她遷移到德國,目的是為了在波恩和上西里西亞的工人中進行革命工作。她積極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活動,還參加了德累斯頓和萊比錫黨的機關報工作,後來,她定居柏林。從此,盧森堡的革命活動開始了一個新階段。當時,德國社會民主黨內馬克思主義者正在同伯恩施坦機會主義者進行論戰,盧森堡積極參加了反對伯恩施坦主義的斗爭。1898年,在德國黨的斯圖加特代表大會上,以盧森堡和蔡特金為代表的左派,同伯恩施坦為代表的機會主義派展開了激烈斗爭,盧森堡批判了伯恩施坦提出"最終目的算不了什麼,運動就是一切"的謬論,她指出:"如果運動不和最終目的聯系起來,運動作為目的本身是算不得什麼的,對我們說來,最終目的才是一切"。1899年,盧森堡針對伯恩施坦寫的《社會主義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這一叛賣變節的作品,寫了《社會改良還是社會革命》這一優秀著作,批判了伯恩施坦的"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謬論,闡述了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觀點。盧森堡還揭露了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目的",指出:"根本上說,修正主義不以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只以改良資本主義制度為目的,不是要消滅僱傭勞動制度,而是爭剝削的多些或者少些,總之,它是為了清除資本主義的贅疣,而不是為了消除資本主義本身"。盧森堡在以後德國黨的歷次代表大會上,都不斷地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義,在1899年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漢諾威代表大會上,她同蔡特金一起,提出要把伯恩施坦開除出黨,由於當時德國黨內機會主義已經泛濫,這個要求未能實現。在1903年德國黨的德累斯頓代表大會和1904年第二國際阿姆斯特丹代表大會上,盧森堡團結革命左派,堅持斗爭,終於使這次大會通過了譴責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決議。盧森堡還發表了許多反對修正主義的卓越演說,她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革命左派中的傑出革命活動家。

1904年2-5月間,列寧寫了《進一步,退兩步》一書,全面系統地闡明了關於黨的組織原則。盧森堡看到列寧的這篇著作之後,寫了《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問題》一文,於1904年先後刊登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火星報》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新時代》雜志上,對列寧的建黨思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認為,列寧所主張的是"極端的集中主義",有布朗基主義的傾向。盧森堡離開俄國黨的具體情況,大談反對"官僚主義"、"極端集體主義"等等,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她不了解列寧主張按照嚴格的集中制建黨,是為了克服當時俄國各地黨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的小組習氣。因為俄國是反動的沙皇專制制度,革命斗爭需要有一個集中統一的黨。盧森堡的批評有些文不對題,所以列寧說,盧森堡"向讀者介紹的不是我這本書,而是別的什麼東西"。俄共(布)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1906年即載人俄共(布)黨章中。列寧很重視發揚黨內民主,在1922年通過的、經過列寧校訂的黨章中規定:"黨生活中的一切爭論問題,在決議末通過之前,黨內可以充分自由地進行討論"。俄共(布)黨的重大政治決議都是通過民主討論後作出的。

在二十世紀初的國際斗爭中,盧森堡在反對修正主義、反對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戰爭問題上,都和列寧站在一起,成為第二國際著名的左派。盧森堡熱烈歡迎和擁護1905年俄國革命,積極向德國人民介紹俄國革命的經驗,號召德國工人支持俄國工人的斗爭。1907年5月,盧森堡代表德國社會民主黨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俄國社會民主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她第一次見到了敬慕已久的列寧。她堅決支持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的立場。盧森堡和列寧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1907年8月,盧森堡以波蘭社會民主黨的代表資格出席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會上,她同列寧站在一起反對國際修正主義。這次大會的中心議題之一是戰爭與革命問題。德國黨的領袖倍倍爾起草了一個決議案。這個決議案雖然正確地指出,戰爭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只有消滅資本主義,戰爭才會消滅。但是他錯誤地用"防禦"或"進攻"的概念來區分戰爭的性質,只提出通過議會斗爭來反對軍國主義和戰爭,這就給修正主義以可乘之機。列寧同盧森堡一起,對倍倍爾的提案作了原則性的修改和補充,明確地指出了當時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必須用一切革命手段反對掠奪性的帝國主義戰爭,一旦戰爭爆發,要利用戰爭引起的政治經濟危機,進行推翻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革命。大會通過了列寧和盧森堡的修正案。以後在第二國際的哥本哈根代表大會和巴塞爾代表大會上都重申了列寧和盧森堡修正案的精神。

Ⅷ 金澤良雄的著作介紹

經濟法》一書共分經濟法總論、經濟組織法、經濟活動法三部分。經濟法總論包括經濟法的意義、本質,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經濟法中的規制與計劃,日本經濟法的沿革、經濟行政組織等7章;經濟組織法包括個別企業法,合理化法,競爭政策法,產業結構法,國家管理法,特別企業形態法等6章;經濟活動洗包括資金和金融規製法,物資與物價規製法,對外經濟法,資源規製法,消費政策法等6章。限於篇幅,這里僅就本書第一部分經濟法總論中的要點作些介紹、評述。 1、經濟法的概念與本質
金澤良雄首先對關於經濟法概念的歷來的學說作了探討。他指出,在經濟法發源地德國,關於經濟法的要領主要有五種觀點;集成說,認為凡是以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為目的的規范的總體就是經濟法;對象說,與集成說相對,主張將經濟法作為對象來研究,並作為法律分支承認其獨立性;世界觀說,認為只有具有現代法特徵,並滲透於現代法的經濟精神為基調的法才是經濟法;方法論說,強調經濟法是有關經濟生活的法律領域中適用法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機能說,著眼於法律的機能,認為以國家編制經濟特有的法律是經濟法。
為了解決戰後日本的經濟法律問題,日本學術界在接受德國學說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關於經濟法概念析諸種見解。主要有:
(1)與市民法對比來理解經濟法的見角,認為經濟是與「現代性所有權法」的現代法(市民法)相對的「社會性所有權之法」的後現代法。
(2)將約束和統制列為經濟法中心概念的見解,認為經濟法是從國民經濟整體立場來約束經濟之法,或是將市場「統制」列為中心概念的法律。
(3)將《禁止壟斷法》理解為經濟法重點因素的見解。
(4)將經濟法理解為「維持壟斷階段中資本主義體制的經濟政策立法」的見解。
(5)關於以「經濟性從屬關系」為前提的法律是經濟法的見解。
金澤良雄認為,在上述各種學說中,集成說、世界觀說、方法論說,在嚴格意義上不是經濟法概念本身,故不予深入討論。對象說雖需再作進一步分析,但它著眼於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現象之外,,又以由此所產生的實質性社會結構(「組織經濟」、對國家和個人的「社會」、「統制經濟」)為對象,這一點比以前在日本流行的、將經濟法對象僅僅一般地求之於「企業者』』的企業者說遠為優越。機能說從國民經濟整體的立場出發來把經濟規制到一定方向,以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現象為前提,符合經濟法產生的基礎和發展實際。但是對經濟法機能發生的內在基礎的討論,將涉及經濟法的本質,故有待進一步探討。至於戰後日本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的諸種見解,也都既有可取之處,又不乏進一步商榷與探討的地方。
基於上述分析,金澤良雄指出,對經濟法概念與本質的分析,必須從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特徵入手。可以將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立法分為兩類:作為自由主義經濟的法與壟斷資本主義的法。前者是以確保個體自由的市民法,後者就是協調國家對經濟干預的經濟法。由此,金澤良雄得出自己的結論:經濟法不外是適應經濟性即社會協調性要求的法律。換言之,經濟法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為了以「國家之手」來滿足各種經濟性,即社會協調性要求而制定的法。
2、經濟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在德國與日本,有許多學者認為,經濟法作為一種社會法,是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第三類獨立的法律部門。金澤良雄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因為公法、私法與經濟法之三分法是以然而,在當代社會,隨著資本主義的日益成熟,國家與個人間經濟的日益交叉、同一,使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二元論必然趨向崩潰,使將公法與私法的區別絕對化的觀點自然地受到批判。因此,金澤良雄認為,三分說中提出的所謂經濟或社會法的「獨立法域」本身,實質上應該包括在公法和私法的自身發展之中。換言之,應該認為經濟法是與公法、私法兩者重疊存在的。他認為,在實體法領域,絕對不能忽視實施著公法和私法的規制。在這一限度內,經濟法為滿足社會協調性的要求,不僅採取公法的規制(如作為《禁止壟斷法》執行機關公正交易委員會作出的裁決措施等),也採取著私法方面的規制(如依據私法規定,一定資金以上的公司須以某行政長官的批准為成立要件等)。在這種意義上,經濟法正是跨於公法與私法兩個領域,並也產生著與這兩個領域互相牽連以至彼此交錯的現象。
根據上述對經濟法的分析,金澤良雄闡明了經濟法與相關學科的關系以及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即在經濟法與憲法的關繫上,經濟法由憲法確認其存在,並在許多方面受憲法的規制。而經濟法又通過其經濟協調功能,實現憲法的目標;在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繫上,經濟法中的規制,往往須通過行政權干預經濟才能實現,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將其理解為經濟行政法。在經濟法與刑法的關繫上,經濟法作為刑事特別法或經濟刑法而與刑法發生聯系。在經濟法與民法的關繫上,一方面,經濟法因協調某些縱向經濟關系和採用行政法手段而與民法相區別;另一方面,經濟法有時也採取私法規制的形式。在這個意義上,經濟法具有民事特別法的屬性而與民法相聯系。在經濟法與商法的關繫上,商法一般是以企業自身的組織與相互交易以及個體間利益為規范中心,而經濟法則從國民經濟的立場出發,是在包括企業在更廣泛的范圍里實現經濟秩序化的法律規范。在經濟法與勞動法的關繫上,勞動法作為勞資關系法、工人生活秩序法,與經濟法是有區別的。在經濟法與國際法的關繫上,作為國內經濟法,與國際國家支持公法、市民支持私法與社會支持經濟法為理論基礎的。經濟法在規制方法、目標等各方面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3、經濟法中的規制 「規制」一詞,是日本經濟法中的重要概念,不弄清它,就很難理解日本經濟法的實質。金澤良雄是從下述幾個角度闡述這個,概念的。
(1)規制的含義。在經濟法上,規制相當於廣義的「國家干預」。這種「干預」涉及到消極的(權利限制)和積極的(促進保護)兩個方面。
(2)規制的對象。經濟法規制的對象,就是經濟生活,即涉及到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循環的全過程,並包括與此有關的金融、運輸等一系列經濟生活。
(3)規制的目的和作用。經濟法規制的目的,在於從經濟政策上實現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社會協調的要求,其作用主要是為了國民經濟的宏觀發展而通過修改甚至破壞民法的平等關系或建立這種關系的條件,形成一種特權(或優惠)關系,如某種產業的保護促成法、優先貸款措施等等來實現的。 、
(4)規制的方式。分為權力強制性規制和非權力性規制兩種,前者包括依據法律實施的直接規制(如依據《物價強制令》規定的禁止不當高價合同)、依據行政權進行的規制(禁止許可等)…以及通過立法對私法方面設置強制性的規制(如農業危機時制定的《金錢債務臨時調停法》等)等等。非權力性規制包括國家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以及國家對私人經濟給予經濟援助兩個方面。
4、日本經濟法的沿革
日本各經濟法學家的著作,一般都涉及這個課題。相比之下,金澤良雄的論述較為充分。這主要得益於他對日本經濟立法史的專深研究(1985年,金澤出版了日本第一本經濟法史專著《經濟法的史的考察》)。從金澤的論述中,我仃J可以探知日本經濟法發展的大體軌跡。
(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濟法。如《軍需工業動員法》(1918年)、《煉鋼行業獎勱法》(1917年)等,它們為第一次大戰後日本經濟法的正式產生打下了一定基礎。
(2)第一次大戰後經濟危機時期的經濟法。為了治理戰後的經濟危機以及對付後來的戰時經濟干預,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米穀法》(1921年)、《銀行法》(1927年)、《重要產業編製法》(1938年)等,這些立法已具務了現代經濟法的諸項特徵。
(3)第二次大戰期間的經濟法。為確保戰時經濟,制定了一系列國家編制的法律,如《國家總動員法》(1938年)、《戰時緊急措施法》(1945年)、等。
(4)第二次大戰後初期的經濟法(1945-1954年)。適應戰後初期日本的各項政策,日本制定了《關於限制武器、飛機等生產的事宜》(1945年)、《持股公司清理委員會令》(1946年)、《禁止壟斷法》(1947年)、《企業合理化促進法》(1952年)、《農產品價格穩定法》(1953年)等法律,從而,有效他促進了當時的經濟恢復工作。
(5)經濟成長期的經濟法(1955-1970年)。特點是向開放性經濟體制過渡,扶植中小企業、改進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立法日趨完備。
(6)美元危機與石油危機後不景氣時期的經濟法(1971-1976年)。此時,日本主要制定了一系列穩定經濟、節約能源的立法,如《國民生活穩定緊急措施法》(1973年)、《石油供求適度化法》(1973年)等等。
(7)穩定發展和結構性不景氣時期的經濟法(1976年以後)。這時期主要有《穩定特定不景氣產業臨時措施法》(1977年)、《穩定特定不景氣產業臨時措施法》(1978年)、《中小企業破產防止互助法》(1977年)、《特定不景氣地區中小企業對策臨時措施法》(1978年),以及強化反壟斷措施的《禁止壟斷法》的修改和外江及外貿管理法修改等等。 與日本其他經濟法革作相比,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書具有自己的顯著特點,即:第一,緊緊扣住戰後日本數十年經濟立法的實踐。戰後日本的經濟立法,是世界各國中最頻繁、最活躍的,通過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目標與重點不同的法律措施,日本的,通過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目標與重點不同的法律措施,日本修正了壟煩惱資本主義的體制,有效地治理了戰後各次經濟危機,促進了工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書,反映了這一波瀾起伏的歷史過程。它緊緊扣住上述經濟立法的實踐過程,從經濟組織和經濟活動兩大系統入手,多層次、多角度地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闡述,既對戰後日本各項主要的經濟立法的形成、發展、內容、功能、社會價值以及利弊得失等作了說明,又對日本戰後數十年宏觀的經濟立法實踐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在使經濟法學適應、指導日益變動的社會經濟生活實際方面樹立了楷模。
第二,資料豐富、內容充實、論述詳密。金澤良雄從事經濟法教學和研究達40年,並參加過一系列經濟立法實踐活動,具有豐富的經濟理論與實務經濟。經過他精雕細刻、多次修訂再版的本書,闡述重大經濟法理論與實務經驗。經過他精雕細刻、多次修訂再版的本書,闡述重在經濟法域數十個,涉及具體法規上千個,參考了各種語言文獻數十種,加上各種附表等,資料十分豐富。同時,本書除對《禁止壟斷法》這一日本經濟憲法作了深刻分析之外,還對個別企業法、合理化法、產業結構法、國家管理法、特殊企業形態法、資金和金融規製法、物價規製法、物價規制製法、對外經濟法、資源規製法、消費者政策法等作了充分論述,內容充實,體系也較完整。此外,《經濟法》一書對日本經濟法學中的一系列概念、術語的解釋、闡述也比較清晰、確切。因而,本書在戰後日本十餘種經濟法著作中可以說是比較傑出的一本。正如日本著名經濟法學家丹宗昭信在《書評·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文中所說:「戰後關於經濟法的菱出了若干冊,但其中大多數只將《禁止壟斷法》作為論述中心,對其他高速經濟關系的法律涉及甚少。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書與這類經濟法著作截然不同,它不僅研究《禁止壟斷法》,而且還將其他各類經濟關系法規與〈禁止壟斷〉話在同等重要地位而廣泛涉及予以充分論述,它是戰後出版的經濟法專著中最全面、最優秀的一本。」
第三,本書在將滿足社會協調性要求作為經濟法之目的與本質,並將各項經濟法規納入其中以構造現代經濟法學體系方面進行了嘗試,作出了努力。同時,在將經濟法作為完成日本政府經濟政策的法律技術和手段方面,本書也作了系統的論述。這些,也是本書與其他各種經濟法著作相區別的地方。
當然,如有的日本學者指出那樣,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書在體繫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將競爭政策法(禁止壟斷法、壟斷形成法、市場進入規製法、市場領域高速法)放入第二編經濟組織法中就不太妥當。因為,競爭政策法作為規制和高速妨害經濟活動自由行為的法律,具有經濟活動自由保障法的性質,將其放入第三編經濟活動法似更為貼切,等等。 盡管如此,金澤良雄的《經濟法》一書仍不失為日本經濟法學界一本劃時代的作品,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對我國也有借鑒意義。尤其是本書中總結與闡述的數百種日本現行經濟法規的精神與實施情況;關於經濟法的概念、本質,經濟法中的規制與計劃,日本經濟法的歷史沿革等的見解;《經濟法》一書所構造的經濟法學體系,等等,對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與經濟司法,促進經濟法學教學與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Ⅸ 彼得一世改革的改革詳情

第一、改革軍事,加強國防,奪取出海口
彼得一世的改革活動,主要是在大北方戰爭期間(1700—1721)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彼得的許多改革措施是圍繞著軍事改革而展開的。所以,馬克思認為彼得的「全部事業都是以征服波羅的海沿岸為轉移」 。為了擊敗堪稱歐洲強國的瑞典,奪取出海口,早在北方戰爭前夕,彼得就著手改組軍隊。
1700年彼得下令廢除射擊軍,實行義務兵役制,規定各階層不分貴賤,服兵役一律平等。彼得在位期間,先後徵兵53次,約有284000人被強征入伍。為了提高軍隊幹部的技術和指揮能力,彼得把大批貴族青年派往義大利、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去學習軍事,並以重金聘請外國人在俄國軍隊中擔任要職。
1721年,在俄國著名將領中,有14名是外籍人 。同時,在國內還開辦了各種軍事學校、技術學校和訓練班,大力培養軍事人才。為了加強軍隊的組織性和戰鬥力,彼得一世親自主持制訂重要的軍事條令和章程。
1716年頒布了著名的《軍事法規》。它總結了北方戰爭的經驗,包含了隊列和戰術訓練的基本原理,確定了軍隊的編制和組織原則。
1720—1722年,又陸續頒布了《海軍章程》,對海上艦隊的編制、戰船的等級、海軍官員相互之間的關系及他們的權利和義務都作了明確規定。彼得在領導海軍建設的同時,並注意對陸軍的集中統一領導。他根據北方戰爭的形勢發展,幾次調整統帥機構。
1720年,成立了以緬希科夫為院長的「陸軍院」,加強對陸軍的領導。同時注重興建各類兵工廠,生產新式火炮,修築國防要塞和海軍基地。
第二、改革和健全國家行政機構
地方行政機構的改革,早就引起彼得一世的注意。為了滿足城市商人和手工業者的願望,彼得於1699年下令,在莫斯科成立市政院(不久改為市政廳)。在其他城市建立地方自治署。
為了鞏固地方政權機構,1708年12月8日彼得下令,把全國分成8個省,1714年又增設3個省。各省設總督1人,擁有行政和軍事大權。同時,各省還成立了參議會,其成員從地方貴族中選任。
1719年,在保留省的建制的同時,將全國劃分為50個州,每個州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機構。
1720年在新都聖彼得堡建立了市政總局,在其他城市成立了市政局。根據市政總局的規程,城市居民分為「正規」公民和「非正規」公民兩大類。
對於國家中央行政機構的改革,彼得一世予以特別的重視。1711年2月22日,彼得下令建立參政院,取代原來的貴族杜馬。新建立的參政院由9名參政員組成。參政院擁有很大權力,從國家中央機構到地方行政系統,從財政預算、貢賦徵收到陸海軍的編制,都屬於參政院管轄范圍。
參政院成立後,1718—1721年間又相繼建立起11個院(分管陸軍、海軍、外交、稅務、開支、礦務、手工業、商務、監察、領地、司法),以取代舊衙門機構。每個院由10名重要成員組成。重要問題不是由個人決定,而是採取投票的辦法解決。
隨著國家機構改革的完成,為了提高國家機構的工作效能,彼得一世政府於1722年1月24日,頒布了「官秩表」的法令。官秩表把全部文武官員分成14個等級:在文職方面,從14等文官到1等文官;在武職方面,從准尉和炮長直至大將、元帥。這是一種新的官員選拔制度,有利於刺激文武官員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在此法令頒布之前,彼得一世還頒布了「一子繼承法」,其目的除擴大國庫收入外,還旨在保證文武官員的來源。
第三、實行宗教改革,加強皇權
彼得一世不僅在軍事、行政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不顧教會勢力的反對,大膽地進行宗教改革。1701年彼得一世政府下令將部分教會財產收歸國有,主張由世俗官員來管理修道院的領地。彼得一世不僅限制教會經濟實力的膨脹,而且還限制教會的權力;把教會完全置於國家的管轄之下,使教會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1721年頒布了關於宗教事務管理條例,廢除了總主教的職銜。政府根據管理世俗事務的委員會的形式,建立了管理教會的宗教委員會,以此取代總主教的權力。這個宗教委員會後來改名為宗教事務管理總局,總局長一職,從非宗教人士中挑選。宗教事務管理總局的局長及局內其他高級官員,象世俗官員一樣,由沙皇政府任命。於是,沙皇被稱為東正教的「最高牧首」。
第四、改革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為了改變俄國文化教育的落後面貌,彼得一世指定各級政府直接管理教育,建立各種類型的學校,全俄各縣普遍建立小學,對貴族子弟實行強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到西歐各國學習。同時,彼得政府還通過各種途徑,把西歐近代科學著作翻譯介紹到俄國來。
第五、興辦近代工業,改變俄國經濟落後面貌
在改革期間,彼得一世非常注意扶植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在國內發展礦業和創辦有如外國通常開設的那些工廠企業」。為此,彼得一世以引進西歐先進技術力量為指導,對全國地下資源、鐵礦、銅礦、銀礦和煤炭等進行勘察和開采。在鞏固和擴大原有的場礦企業,把國家創辦的一些手工工場轉讓給私人經營的同時,政府又以提供勞力和貸款等優惠辦法,獎勵本國商人和外國企業主投資,建立起一批煉鐵、煉鋼、造船、兵工、採煤、製鞋、紡織、鋸木等近代場礦企業,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奠定了基礎。
彼得一世為保護和刺激年輕的民族工業的發展,制定了很高的進口稅,同時規定凡開辦工場的場主及其親屬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頭稅。1721年,他又規定工場主有權向貴族領主購買農奴充當本場的勞動力,凡領主擁有的地下礦藏,加以隱瞞,遲遲不開采者,處以死刑,以此促使領主興辦場礦,向工商業資產階級轉化。
第六、扶植商業,發展貿易,提高商人地位
彼得一世為了促進商業資本的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敕令,並將「城鎮居民分為3個行會,第一類是錢庄老闆、豪商大賈、醫生和大工場主;第二類是小手工業主和商販;第三類是普通工人、粗活工和自由小市民」。指令各城市建立起有利於商人和工場主的市政制度,規定從第一行會中選出市政長官,由商人管理工商業、稅收和民事糾紛,藉以提高商人和工場主的政治地位。在經濟上又授予商人有貿易特權。
彼得一世大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他認為「對外貿易是俄國吸收西歐文化,發展國內生產力的一種極為有效的手段」。為此,他鼓勵商人組織公司,發展對外貿易。在國內則實行嚴格的關稅保護政策,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優勢。此外,政府還大力整治交通,興建通商港口,開鑿維什尼、沃羅察克運河,使伏爾加河與涅瓦河互相溝通,從而加強了國內市場聯系,使俄國商業貿易迅速發展起來。

Ⅹ 舊樓外牆裝飾裝修公司會提供改造方案嗎

一般的公司都不會提供的,或者要另外出錢的,建議找四川成都利泰隆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他們公司會提供完善專業的修繕方案,而且會有質檢師層層把關,保質保量完成,售後有保障。 網路這方面的資料很多。

熱點內容
公司法制信訪科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2 00:27:26 瀏覽:228
國有企業違反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4-11-02 00:12:33 瀏覽:804
信息化管理房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2 00:11:50 瀏覽:421
銷售群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2 00:04:21 瀏覽:725
新津法院 發布:2024-11-01 23:42:10 瀏覽:366
十月聯考法律碩士錄取比例 發布:2024-11-01 23:27:31 瀏覽:667
根據合同法租用規定 發布:2024-11-01 23:21:20 瀏覽:502
勞動法45周歲 發布:2024-11-01 22:25:55 瀏覽:868
公司行政規章制度的分類 發布:2024-11-01 21:53:40 瀏覽:727
飯店運行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01 21:51:19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