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鄭玉波
A. 民法典517條如何理解
民法典517條規定了可分之債,518條規定了連帶之債。可能會讓人誤認為可分之債與連帶之債是對應概念,其實可分之債與不可分之債、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才是對應概念,可分之債是連帶之債的上位概念,而不可分之債准用連帶之債的規范。辯析不清可能會辦錯案。
B. 什麼是物權行為它的定義是什麼
⒈物權行為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法律行為的一種,只要承認債權與物權的劃分,就必然要承認債權行為之外還有物權行為。
首先,「法律行為」這個概念是德國學者首先提出的,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般性的法律行為與具體的法律行為形式之間的關系,為不同類型具體法律行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克服了大陸法系各國法制實踐中長期懸而未決的矛盾,解決了法律行為普遍規則與具體規則之間的關系,使民法典避免再對各種具體法律行為作出不必要的重復規定。它解決了意思自治原則與合同自由原則之間的關系,確認了法律行為不僅可以發生債法上的效果,而且可以產生婚姻法、親屬法以及其他私法上的效果,擺脫了將法律行為從屬於債法或合同法的傳統民法體系。
同時還認為,只要我國民法理論還承認債權、物權、親屬權等基本民事權利的劃分,就同樣必須承認物權行為這樣一種法律行為的客觀存在。因為作為私人的、旨在引起某種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人們從事法律行為的目的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既然有以特定人與特定人之間以發生、變動、消滅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的債權行為,順理成章地就有一個以設定、變動和消滅物權為目的的行為,這就是物權行為。
最後,物權行為是對法律行為依其法律效果進行分類的邏輯上的必然結果。如果否認我國民法理論中存在物權行為,那麼我們就無法對法律行為按照人們意思表示中希冀引起法律效果的不同加以分類,整個民法的邏輯體系將可能因此而發生混亂。有的學者已經指出,如果在民法理論上否認物權行為,那麼作為法律行為的唯一支柱就只有債權法上的合同。這樣一來,法律行為作為一項民法總則中規定的制度就成了問題,因為,只作為對債的發生原因之一的合同的規則的抽象,作為債法的一般規則尚有問題,作為民法的一般規則列入總則編的科學性就更不能成立了
⒉關於物權行為的無因性問題,文中是這樣說明的:無因行為必須由法律作出規定,法律可以規定某些物權行為是無因行為,也可以規定某些債權行為是無因行為,德國民法就是如此。某種行為,在理論上我們認為它「應該」是無因行為,但未規定在法律中,還是不能作為無因行為看待。
另外,孫憲忠博士在文中提到 :
⒈(物權行為)理論使民法體系更加清晰合理,富有邏輯性。
⒉加強了對交易安全的保護,為保護善意第三人提供了最切實的理論基礎。
⒊該理論最終解釋了物權公示的「公信力」,即物權為什麼必須公示並能在公示後取得對抗任意第三人的效力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也有學者提出反對意見,其中以王利明先生為代表3,他的意見主要有:
第一, 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實際上是學者虛構的產物,在現實的交易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獨立於債權合意之外的移轉物權的合意。
⒈以買賣為例,當合人訂立買賣合同的目的,就是使一方支付價金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另一方通過交付標的物而取得價金的所有權。因此,移轉價金和標的物的所有權既是當事人訂立債權合同的目的,也是債權合同的基本內容,如果將移轉標的物和價金所有權的合意從買賣合同中剝離出來,買賣合同也就不復存在。而且,當事人訂立任何一份買賣合同,都必須對價金和標的物移轉問題作出規定,否則買賣合同將因缺少主要條款而根本不能成立。既然當事人在買賣合同中規定價金和標的物的移轉問題,那麼他們沒有必要就標的物和價金的所有權移轉問題另行達成合意。因此,所謂移轉物權的合意是包含在債權合同之中的,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債權合同。
⒉物權和債權的性質區別並非必然導致物權的意思表示必須獨立於債權的意思表示,也並非是產生特殊的物權變動方法的根據。
⒊就交付行為來說,它並不是獨立於債權合意而存在的,交付的性質是實際佔有的移轉,從物權法的理論來看,單純的實際佔有的移轉並不能必然導致所有權的移轉。交付效果不可能與買賣合同分割開來。尤其應當看到,實際交付標的物不是什麼單獨的行為,而是當事人依據債權合同而履行義務的行為。例如在買賣合同中,交付標的物是當事人應負的基本義務,而一個交付行為是否真正完成,取決於出賣人所實施的交付行為是否符合買賣合同的規定。如果出賣人未按合同規定的期限提前或遲延交付,或交付標的物有瑕庇,或交付標的物的數量不足,顯然不符合合同的規定不能構成真正的交付。如果將交付行為與買賣合同割裂開來,那麼交付行為的正確和正當與否也失去了評價標准。
⒋就登記來說,其本身並非民事行為,而是行政行為。
而針對否認物權行為的意見,孫憲忠博士在他的文章4中提到:
⒈物權行為並非純屬抽象,而是事實存在的
例如,德國民法上,所有權人為自己的土地設立債務的行為,以及定限物權的設立行為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物權行為。
⒉關於物權行為抽象性對原所有權人保護不利的質疑:
關鍵在於我們沒有了解到德國物權行為理論的新發展,即,在德國法上,將法律行為理論的一般規則運用於物權行為之中也是符合法理的,那麼,物權合意就可依一定情事得為撤銷,也就不存在對原所有權人不利的問題了。
⒊關於物權行為理論過於玄妙而難以被公眾理解和立法,司法運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不成其為問題,因為一個符合法理,邏輯的理論只是因為對其了解和運用的不熟悉就棄之不用,實在是為荒唐。
經過閱讀相關的一些文獻和論文,我對物權行為理論有一點自己的認識,其中主要的想法來源於雅科布斯先生的《19世紀德國民法科學與立法》一書的後記,即雅科布斯先生和楊振山先生關於物權行為理論的討論以及雅科布斯先生對物權行為理論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和推理進路的介紹。
一?物權行為理論的前提:
1法源前提:
薩維尼並非獨自完成了物權行為理論的發現,而是基於胡果的研究成果。而胡果的研究立足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同時,薩維尼在發展胡果的理論時也是基於對羅馬法的研究。可以說羅馬法是物權行為理論的法源基礎。
2理論前提:
通過對羅馬法的考察,胡果發現,在法學階梯的法學體系的第二部分中,應該區分出有關對物的物法和對人的債法5。這也是德國民法典最值得提到的體系特點,即對物法和債法的截然區分6。同時,對債的性質的認識,也使物法和債法的區分得到清晰:胡果將債稱為人際間的束縛並在這個意義上將此概念稱為「羅馬法的精神」,而從這個表述中可以發現,「債權是一種權利,其針對的對象並非物,而是另外一個人;債權使這個人失去對享有除某個債權中所指的行動的自由權以外的全部普遍自由,這個行動因為被排除(此排除並不排斥他人)出自由的范圍,所以不再是可以做的行動,而是必須做的行動。」7
由於債法與物法的分離,所以在所有權取得方式中不包括債的關系8,因此債權請求權被排除出所有權轉讓的要件。那麼,現在可以發現,為了物權變動的生效單單依據債的關系是不能完成的。物權和債權的二分是物權行為理論的理論前提。
二?物權行為理論的推導:
在物權行為理論發現前的時期,當時的學者通常認為,所有權繼受取得的要件被分為(合法)的名義和取得形式兩部分9。而關於名義和取得形式的具體含義則經過了一個時期的發展。在所謂的「中世紀畸形化」的時期,取得形式被定義為交付,而(合法)名義被認為是指向所有權轉讓的債權。
為了糾正這一「中世紀畸形化」和順應「時代潮流」,於是產生了下面的結論:「在所有權的取得中,必須存在一個區別於所有權取得本身的名義。」更准確的說,所有權是在「佔有開始」之後產生的,於是將債權請求權稱為名義是一個錯誤。轉讓行為和轉讓的基礎行為相分離,是澄清了上述不準確表達的羅馬法10 。那麼,與債權請求權相分離的名義就只能是一個合同,而這個區別於建立債權請求權的債權合同的合同就只能叫做「物權合同」。11
至此,物權合同或者說物權行為已經凸現眼前,這樣一個嚴密的邏輯推導過程又是基於羅馬法的法源地位,而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也因此證成。
三?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是物權轉讓的抽象性的主要原因。12
意思的動機不屬於意思,債權行為是物權轉讓行為的動機而非其意思本身。雖然,沒有人會沒有動機的為意思表示,但動機本身不能被考慮為意思表示。
從這個判斷出發,我們會發現,獨立的物權合同或許其基礎關系――債權合同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效,被撤銷,但由於這個債權合意僅僅是物權合意的動機,所以,只要物權合意本身沒有無效或被撤銷的事由,那麼物權轉讓就是合乎合意的有效。
在債權合意失效情況下物權合同有效並發生物權轉讓的效力,於是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的存在就是適宜的和必要的。
但是,發現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學家並不是以這樣的邏輯順序推理,而是從反方向進行推理。由於在羅馬法中存在這樣一個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那麼就有下面的推理:法律行為可以因為錯誤動機而無效被撤銷,而這一錯誤的可撤銷性又來自於法律行為鑒於一個法律原因而實施,而錯誤正好涉及這一原因,這就是「錯誤的重要性或曰致命性」。這個錯誤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涉及一個原因,而所有權轉移行為恰恰鑒於原因而實施。因此,實際中現有法的不當得利請求權是缺乏法律基礎的所有權有效這一結論的邏輯基礎。如果,基於誤想原因而實施的轉讓不能有效將所有權轉讓給受讓人,那麼這將與缺乏法律基礎而給付的不當得利相沖突。13
四?總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物權行為的發現是一個從羅馬法法源出發,嚴密邏輯推理和細化法律關系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似乎沒有可以駁倒的漏洞,也許這就是物權行為這一論題不斷被爭論而未能有壓倒性反對意見的原因。那些反對意見只是集中在物權行為理論的影響和外在價值,還無法從根本上對其核心價值、推理前提和推理過程進行摧毀。所以,反對意見只能說明物權行為理論的疏漏,卻不能將其推翻。如果想做到這一點就只能將推導的法源否定,那就是否認羅馬法的合理性和邏輯性,而這一點相信是難以做到的。另外,承讓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否認其抽象性相信也是不合邏輯和不合體系的。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在邏輯上否認物權行為的抽象性。
參考資料:http://www.fawang.net/dbbs/index.asp
C. 考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研究生需要看哪些參考書
民法學
*** 1、《民法》:魏振瀛,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6年,59.8元;
** 2、《民法》: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48元;
** 3、《民法》:江平,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35元;
** 4、《民法學原理》:張俊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三版,2000年,45元;
* 5、《民法原論》:馬俊駒,法律出版社,2007年,79元;
** 6、《民法總則》:王澤鑒,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39元;
** 7、《民法總則》:鄭玉波,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36元;
* 8、《民法總論》:史尚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43.5元;
** 9、《物權法論》:王利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69元;
*** 10、《合同法》:崔建遠,法律出版社,2007年,39元;
* 11、《人格權法專論》: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31元;
* 12、《繼承法專論》: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6元;
** 14、《知識產權法》:劉春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2.1元
** 15、《知識產權法學》:吳漢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3.5元
商法學
*** 1、《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42元;
** 2、《公司法》:趙旭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9元;
** 3、《中國公司法原理》:王保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三版2006年,45元。
註:「*」 表示重要程度。
D. 無權代理人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因無權代理而訂立的合同,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無權代理成為有權代理,所訂合同對被代理人產生拘束力,被代理人和相對人成為合同當事人,承受合同所生之權利、義務及責任,此點自不待言。而在相對人行使撤回權,撤回其向無權代理人所為之意思表示時,合同自因欠缺一方意思表示而歸於不存在。在此兩種情況下,均不存在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承擔責任問題。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行為-無論相對人行使催告權或不行使催告權-使合同歸於無效情況下,依《民法通則》第66條的規定,無權代理人應承擔責任。此種責任包括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和對相對人的責任。無權代理人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很可能成為一種侵權責任,如偽稱代理人,侵犯他人姓名權或名稱權,以及商業信譽等。(註:王家福主編:《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614頁。)而就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的責任,我國法律對其承擔責任的根據、構成要件、責任內容等未作具體規定,學理上的解釋及實踐上的做法亦各不相同,本文擬著重就這一問題作以分析說明。 善意相對人與無權代理人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就無權代理人而言,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就相對人而言,其目的是與被代理人建立合同關系。然而,當無權代理行為不被被代理人追認時,無權代理行為歸於無效,所訂合同的效力不能發生,相對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亦不能發生。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受到的利益損失,皆因代理人無代理權而造成。所以,為了維護代理制度的信用,保護相對人利益,法律規定無權代理人應對相對人承擔民事責任。
對於無權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根據,依民法學說有不同觀點:其一是契約責任說。即認為無權代理人的責任為契約責任。依此觀點,無權代理人為契約當事人,所以應受契約的拘束。(註:[台]鄭玉波著:《民法總則》,台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12頁。胡長清著:《中國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19頁。)然而,無權代理人在與相對人訂立合同時,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如果被代理人追認,則產生之合同關系是以被代理人和相對人為合同當事人的;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情況下,無權代理人並非就成為合同一方當事人,其與相對人之間並不能自然發生合同關系,因此讓其承擔契約責任,顯然有失牽強。其二是默示的擔保契約說。依德國普通法時代的通說,無權代理人為代理行為時,其與相對人間常有默示的擔保契約,無權代理行為倘若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則無權代理人基於默示的擔保契約,須對相對人負責。 因無權代理而訂立合同的無權代理人依《民法通則》第66條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應具備以下要件:
1、代理人欠缺代理權。即代理人未經被代理人授權,或超越代理許可權,或在代理權消滅後而為代理行為。
2、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訂立合同,合同已成立。
3、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人訂立合同的行為。這是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相對人在被代理人未予追認前撤回其訂立合同之意思表示時,因該合同確定地不發生效力,無權代理人不承擔責任。
4、相對人須為善意。即不知無權代理人欠缺代理權。若相對人屬惡意,即明知或可得知無權代理人無代理權時,則咎由自取,法律對其利益不予保護,無權代理人不承擔責任。關於此點,如《德國民法典》第179條有「相對人明知或可得而知代理人欠缺代理權時,代理人不負責任」之規定。 無權代理人究竟應負何種責任?履行責任擬或賠償責任,《民法通則》未予言明。依學者解釋,有認為對兩種責任可依相對人選擇而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者,(註:梁慧星著:《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頁。李開國著:《民法基本問題》,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頁。)也有認為無權代理人只能承擔賠償責任的。(註:王家福、謝懷試等著:《民法基本知識》,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頁。曹錦秋、房紹坤著:《完善無權代理制度的幾個問題》,《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各國立法中也採取了此兩種模式,即選擇責任和賠償責任。關於選擇責任,如《日本民法典》第117條第1款規定:「作為他人代理人締結契約者,如不能證明其代理權,且得不到本人追認時,應依相對人的選擇,或履行契約,或負損害賠償責任。」《德國民法典》第179條有類似規定。關於賠償責任,如《瑞士債務法》第39條規定:「明示或默示拒絕承認時,以代理人名義為行為者,對於契約失效而生之損害,如不能證明相對人知其無代理權,或可得而知時,應負賠償之責。」《義大利民法典》第1398條,台灣《民法典》第110條也采此模式。
E. 無權代理的責任承擔
因無權代理而訂立的合同,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無權代理成為有權代理,所訂合同對被代理人產生拘束力,被代理人和相對人成為合同當事人,承受合同所生之權利、義務及責任,此點自不待言。而在相對人行使撤回權,撤回其向無權代理人所為之意思表示時,合同自因欠缺一方意思表示而歸於不存在。在此兩種情況下,均不存在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承擔責任問題。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行為-無論相對人行使催告權或不行使催告權-使合同歸於無效情況下,依《民法通則》第66條的規定,無權代理人應承擔責任。此種責任包括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和對相對人的責任。無權代理人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很可能成為一種侵權責任,如偽稱代理人,侵犯他人姓名權或名稱權,以及商業信譽等。(註:王家福主編:《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614頁。)而就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的責任,我國法律對其承擔責任的根據、構成要件、責任內容等未作具體規定,學理上的解釋及實踐上的做法亦各不相同,本文擬著重就這一問題作以分析說明。 善意相對人與無權代理人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就無權代理人而言,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就相對人而言,其目的是與被代理人建立合同關系。然而,當無權代理行為不被被代理人追認時,無權代理行為歸於無效,所訂合同的效力不能發生,相對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亦不能發生。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受到的利益損失,皆因代理人無代理權而造成。所以,為了維護代理制度的信用,保護相對人利益,法律規定無權代理人應對相對人承擔民事責任。
對於無權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根據,依民法學說有不同觀點:其一是契約責任說。即認為無權代理人的責任為契約責任。依此觀點,無權代理人為契約當事人,所以應受契約的拘束。(註:[台]鄭玉波著:《民法總則》,台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312頁。胡長清著:《中國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19頁。)然而,無權代理人在與相對人訂立合同時,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如果被代理人追認,則產生之合同關系是以被代理人和相對人為合同當事人的;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情況下,無權代理人並非就成為合同一方當事人,其與相對人之間並不能自然發生合同關系,因此讓其承擔契約責任,顯然有失牽強。其二是默示的擔保契約說。依德國普通法時代的通說,無權代理人為代理行為時,其與相對人間常有默示的擔保契約,無權代理行為倘若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則無權代理人基於默示的擔保契約,須對相對人負責。 因無權代理而訂立合同的無權代理人依《民法通則》第66條之規定承擔民事責任,應具備以下要件:
1、代理人欠缺代理權。即代理人未經被代理人授權,或超越代理許可權,或在代理權消滅後而為代理行為。
2、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相對人訂立合同,合同已成立。
3、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人訂立合同的行為。這是無權代理人承擔責任的前提條件。相對人在被代理人未予追認前撤回其訂立合同之意思表示時,因該合同確定地不發生效力,無權代理人不承擔責任。
4、相對人須為善意。即不知無權代理人欠缺代理權。若相對人屬惡意,即明知或可得知無權代理人無代理權時,則咎由自取,法律對其利益不予保護,無權代理人不承擔責任。關於此點,如《德國民法典》第179條有「相對人明知或可得而知代理人欠缺代理權時,代理人不負責任」之規定。 無權代理人究竟應負何種責任?履行責任擬或賠償責任,《民法通則》未予言明。依學者解釋,有認為對兩種責任可依相對人選擇而由無權代理人承擔者,(註:梁慧星著:《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頁。李開國著:《民法基本問題》,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頁。)也有認為無權代理人只能承擔賠償責任的。(註:王家福、謝懷試等著:《民法基本知識》,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頁。曹錦秋、房紹坤著:《完善無權代理制度的幾個問題》,《遼寧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各國立法中也採取了此兩種模式,即選擇責任和賠償責任。關於選擇責任,如《日本民法典》第117條第1款規定:「作為他人代理人締結契約者,如不能證明其代理權,且得不到本人追認時,應依相對人的選擇,或履行契約,或負損害賠償責任。」《德國民法典》第179條有類似規定。關於賠償責任,如《瑞士債務法》第39條規定:「明示或默示拒絕承認時,以代理人名義為行為者,對於契約失效而生之損害,如不能證明相對人知其無代理權,或可得而知時,應負賠償之責。」《義大利民法典》第1398條,台灣《民法典》第110條也采此模式。
F. 鄭玉波的介紹
鄭玉波(1916年12月21日-1993年4月8日)法學家。遼寧阜新人。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畢業,獲法學學士,高等考試及格。曾任台灣法商學院(現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講師、副教授。1958年任政治大學副教授。1960年起專任台灣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副教授、教授,兼任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學院、財務學校教授。並任「行政院」法規委員會委員、「司法行政部」民法修正委員會委員,歷屆高考典試委員、大法官。著有《民法總則》、《民法債編總論》、《民法物權》、《票據法》、《公司法》、《論競業之禁止》、《民商法問題研究》等書,主編《民法債編工論選輯》、《民法物權論文選輯》。
G.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 詳細 最好論文!
公法與私法劃分之探討【學科分類】民法總則
【出處】《首都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6月。
【摘要】文章先由一個案例入手,簡要探討公私法的區別及其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意義,然後精細的分析了公私法劃分的起源、發展及劃分的標准,並著重指出公私法劃分的五大意義。
【關鍵詞】公法 私法 劃分標准 劃分意義
【寫作年份】2004年
【正文】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由來已久。但是,由於我國過去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所以我們曾經一度否認二者的劃分,乃至否認私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逐步推向深入,加強法治建設的呼聲也會愈來愈大。現在,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當今,我們再也不能夠因為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而否定私法、否定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本文首先從分析案例著手來說明公法與私法的劃分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普遍存在,然後具體論述了公法與私法劃分的起源、發展、劃分的標准及其意義,期待能夠在理論上正本清源、去偽存真。
案例:甲酒後駕車,撞倒乙致其重傷並逃逸。路人丁送乙前往丙診所就治,丙以乙未繳納保證金為由拒絕診治。試問:①乙得向甲請求何種權利?②甲應負何種刑事責任?③甲的主管機關能否吊銷甲的駕照?④丁得向乙主張何種權利?⑤乙得向丙請求何種權利?⑥丙的主管機關應當對其作出何種處罰?⑦上述情形所涉及的法院管轄和救濟程序有何不同?⑧上述法律的適用何者屬於公法?何者屬於私法?⑨什麼是公法、私法?其劃分的標准及意義何在?
解析:①在前述案例,乙得否向甲請求損害賠償,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乙得向甲請求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請求權基礎是民法中有關侵權行為的規定。屬於私法。
②甲酒後駕車致乙重傷,並且逃逸,觸犯刑法第133條規定的交通肇事罪,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是刑事案件,由法院的刑事庭受理並依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公法。
③依《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之規定,酒後駕車致人重傷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交通執法部門可以依法吊銷甲的駕照。這是行政處罰案件,依行政程序法即行政處罰法來處理。屬於公法。
④丁可以向乙主張權利,其請求權的基礎或者依據為無因管理之債。即丁可以向乙請求無因管理所產生的費用或者損失的權利。這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私法。
⑤乙能否向丙請求救濟,關鍵在於看丙在法律上負有何種義務以及乙是否因丙違反該義務而受有損害。丙作為醫師,不得拒絕救治病人,負有強制締約義務。所謂強制締約是指個人或企業負有應相對人的請求,與其訂立契約的義務。也就是說,對相對人的要約,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承諾;如果拒絕承諾或者締約,那麼相對人就可以提起訴訟。負有締約義務的人或企業,拒絕訂立契約致相對人因而受有損害者,應負賠償責任。強制締約義務之訴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要求負有締約義務的一方接受要約或承諾而簽訂合同之訴;另一種是因為沒有正當理由而拒絕承諾所生的損害並由此引起的損害賠償之訴。醫師管理法規定,醫師非有正當的理由不得拒絕診療、檢驗或處方的調劑。在本案中,丙以乙未交納保證金為由拒絕救治,未交納保證金算不算是正當理由是爭議的焦點。筆者認為,未交納保證金不能算是正當理由。因為,法律規定醫師的強制締約義務是基於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益的重視,如果隨意以患者無保證金而拒絕治療則違背這一原則;何況救死扶傷本來就是醫師的天職!因此,在本案中,假如乙因丙拒絕治療而受到損害的話,那麼乙就可以向丙請求損害賠償。這是民事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庭受理並依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屬於私法。
⑥依《醫師管理法》的規定,醫師違法拒絕救治病人後果嚴重的,其主管部門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衛生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對丙作出處罰。這是行政案件,依照行政處罰法來處理。屬於公法。至於公私法的涵義、劃分標准以及意義等下文將詳細加以論述。
一、公法與私法劃分的起源及發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大陸法系國家所公認的基本法律分類。它源於羅馬法,為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所首創。他以法律維護的利益為標准,把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認為「公法規定的是羅馬國家狀況(如國家機構、宗教機構及其事務,涉及國家的穩定。筆者注釋)」,「私法是有關個人利益的規定」①。這種劃分反映著國家與個人對立的認識,體現了以法律來維護個人利益空間的用心。這一觀念影響了羅馬法並強化了私法的發展。優士丁尼《法學總論》中規定:「法律學習分為兩部分,即公法與私法。公法涉及羅馬帝國的政體,私法則涉及個人利益。」②
至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在以法國、德國為代表的法典編纂和法制改革過程中,羅馬法得到繼受,公、私法的分類也得到廣泛運用。資本主義國家政權建立後,各國紛紛以羅馬法為基礎,結合本國的實際制定和改造其法律體系。法學家們在開始認真研究現存法律規范和制度時,公、私法的劃分就成為他們重建法律制度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果說在羅馬法時代公、私法的劃分只是初步的,缺乏較成熟和系統的法理底蘊和很深厚的物質生活根基的話,那麼在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後政治制度不斷完善和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在歐洲大陸各國創建近現代法制的同時,公、私法的劃分就有了更迫切的理論需求和穩固持久的生活基礎。時至今日,公、私法分類在大陸法系各國根深蒂固,極為流行,並與各國的文化交織在一起。美國法學家梅利曼在說明這個問題時認為:「法學家的論文、專著以及法學院學生們的習作,一般都涉及到這種二分法的討論,而且學者和學生們往往是採用過去討論中出現的權威性見解作為論述的可靠依據。歐洲和拉丁美洲法學院的學生們一跨進學院,就碰到公法和私法的分類,並且往往不加批判地加以吸收,從而很快在此基礎上形成他們的法律觀點。」③
二、公法與私法劃分的標准
關於公法與私法的分類標准,至今尚無定論。瑞士學者郝林嘉(Hollinger)曾列舉不同學說達十七種之多,德國學者瓦爾茲(Walz)也曾列舉十二種學說,足見其見解之分歧。④本文僅介紹主要的幾種觀點並加以評述。
利益說,即以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者為公法,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者為私法。烏爾比安倡導此說。這一學說存在如下缺陷:其一,公益和私益用語本身存在確定的困難,不便具體應用。其二,任何法律會同時兼顧公益和私益,刑法雖屬公法但亦具有保障私人生命財產安全即私益;民法雖屬私法但也具有保護交易安全、社會倫理秩序和經濟秩序等公益。因此,無論是公法還是私法,其宗旨都不僅僅在於促進或保護某些公共的或個人的利益,而且在於適當的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創造正義和公正的局面。
應用說,凡法律規定的內容,私人的意思不許自由拋棄或者變通的為公法,即「公法不得為私人簡約所變通」;反之為私法。應用說在技術上非常簡便易行,但是它不能解釋法律劃分的實質理由。
主體說,法律關系主體的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國家授予公權力的機關者為公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均為私人者為私法。該說為德國學者耶律內克所倡導。這一學說仍有缺陷,國家或其他公權力機關有時也與私人締結買賣、租賃或運送等契約,如政府采購等;私人有時會立於國家地位對其他私人行使公權力,如海商法規定船長因維持海上治安得行使警察權等。
性質說,此說以法律關系的性質為其區分標准,又可細分三種學說:(1)權力關系說,即規定不平等關系或權力服從關系的為公法,規定平等的權利義務關系的為私法。此說無法解釋國際法,國際法雖屬公法但卻規定國與國之間平等權義關系。(2)統治關系說,即規定國家統治權關系的為公法,規定非統治權關系的為私法。該說的缺陷在於,確定統治權問題上不易明確且難以操作。(3)生活關系說,即凡規范作為國民自身一份子資格而產生的國民的生活關系(私的生活關系)的為私法,如買賣、婚姻、繼承等;凡規范作為社會一份子立場而發生的社會的生活關系(公的生活關系)的為公法,如當官、納稅、服兵役等。批評者認為這一主張實際上也難以操作。
新主體說,凡規制國家或公共團體為其雙方或一方主體的法律關系,而以權力服從關系為基礎者為公法;僅規制私人間或私團體間的相互關系,而以平等關系為其基礎者為私法。此說乃折衷學說,頗具說服力。⑤
一般而言,所謂公法,就是維護國家利益和整個社會利益的法律,它主要調整國家機關與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私人、私團體之間以及整個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這種規范調整以權力服從為基礎、為特徵。發生公法關系的各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國家機關或由國家機關授予公權力的機構。憲法、刑法和行政法等屬於公法范疇。所謂私法,則是維護一切私人或私團體的利益的法律,凡屬於與國家權力無關的私的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即由私法調整,這種規范調整以平等自願為基礎、為特徵。發生私法關系的各方當事人,必是從事私的領域活動之主體,其中也包括從事私法行為之政府,如政府在市場中購買大宗辦公用品,國債的發行等。民法和由其派生之商法屬私法范疇(民法是私法中的普通法,商法是私法中的特別法)。
值得注意的是,公私法的劃分又受到法律一元論和三元論的沖擊。主張一元論的為奧地利法學家凱爾森(Hans Kelsen),他認為公私法的劃分沒有必要,法律應該一元化,並提出國家與國民的關系本質上也是權利義務關系而非權力服從關系。一元論雖著眼於法的統一性,但在現實中一元論的法律是不存在的。德國學者帕夫洛夫斯基(Pawlowski)提出以公法、私法和社會法三分法來取代傳統的兩分法。三元論目前在德國學界頗有影響。三元論者注意到了當代法律的一些實際發展,即公私法的交錯形式上產生了作為中間領域的新型法域,如勞動法和經濟法等。社會法的出現,說明法律在一定范圍上突破了傳統的二元劃分,正朝更精細的調整目標邁進。⑥但是,傳統二元劃分並不過時。因為,公私法劃分的基礎在於承認個人與國家的對立存在並重視個人的獨立性及其利益,只要國家存在,這一基礎就不會消失;再者,社會生活中確實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關系,兩類不同性質的審判機關和兩類不同性質的訴訟程序,而目前這種司法體制及訴訟途徑(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都沒有改變。
三、公法與私法劃分的意義
總體而言,公法與私法分類的基本意義在於便於法律的適用。區分二者的實益在於,易於確定法律關系的性質,應適用何種法律規定,應採用何種救濟方法或制裁手段,以及案件應由何種性質的法院或審判庭受理,應適用何種訴訟程序。梁慧星先生在談及公法與私法的分類時說,法律之分為公法與私法,乃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重大成果。他同時引用德國學者基爾克的論斷:公法與私法的區別是今日整個法秩序的基礎。⑦如果這一區別被混淆,甚至無視公法與私法的本質差異,作為社會調整器的法律將會失靈,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將會處於混亂之中。具體言之,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主要有以下不同意義。
(一)從利益保護的重心來看,公法以維護公共利益即「公益」為主要目的,私法則以保護個人或私人利益即「私益」為依歸。
「利益說」曾是公、私法劃分標準的有力學說,這種論說是以利益多元化和多極化的客觀存在為基礎的。羅爾斯·龐德將利益分為個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三類⑧。法律與利益發生聯系的紐帶是利益主體的行為。法律主體的行為與一定的利益追求相關聯,人們努力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與其利益相關。法律對正當利益的保護是通過設置適當的行為標准來完成的。
公法著重保護的公共利益,首先是超越私主體的具體的和特殊的利益,其次也是其他各種利益的平衡器,在其他各種利益發生沖突時為政府實施調控和干預充當一個正當合理的借口。公共利益是為維護共同體之間的共存共處而存在的,是共同體之間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就實際情形而論,公法所維護的公共利益表現為各社會共同體之間的秩序、安全、公正、自由等人類基本的生存價值和制度環境。
私法主體在私法調整的社會關系區域內所尋求的是各自獨立的私人利益,包括財產利益及人身利益兩個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應當嚴格區別國家作為行政管理者和作為財產所有者兩種不同的身份。當國家以特殊的私法主體面目出現時,如以國家名義發行國債、接受無主財產或取得無人繼承的財產等,國家所追求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利益,而仍然屬於私法上的「私人」利益,這是由國家的多重法律身份所決定的。
(二)從調整的社會關系即對象來看,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政府與社會之間的各種關系,主要體現為政治關系、行政關系及訴訟關系等。私法調整私人之間的民商事關系即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一般來說,在國家與公民、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中,國家和政府是公共權力的代表,對各種社會公共事務實施管理並向人民提供服務,但這些管理和服務並非管理者隨心所欲,而是應當納入法治的范圍。公法的基本內容就是為規范國家權力和政府行為而存在的,其根本目的是通過控制公權力來維護私權利。與公法中所面對的國家與公民、政府與社會之間非平等的社會關系不同,私法所謂整的民商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它是人民日常私人生活狀況的法律體現。法律對民商事關系的調整遵循的是人格獨立、地位平等、行為自願以及公平、誠實信用等基本原則,民商事關系的主體在法律上的「存在」通常情況下是沒有區別的,是抽象平等的。
(三)公法以權力為軸心,嚴守「權力法定」的定律;私法則以權利為核心,適用「權利推定」的邏輯。
法律對權力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授予作用,二是限制或制約作用。權力只有授予才能行使,一切權力的運作必須基於並源於民意和公意,並以法律的形式明確地固定下來,即「權力法定」、「越權無效」、「法無授權不可為」。在法治社會里,「權力法定」的含義是:一切公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從法律中獲得其來源,國家機關不得行使法律沒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權力。權力法定也告示人們應該慎重對待權力。由於權力最易誘發人性中最醜陋、最貪婪的東西,權力客觀上具有腐蝕性、異化性、擴張性及對私人權利的侵害性等傾向,一切擁有權力的人都可能會濫用權力。因此,對權力加以分解、限制、制約並對權力使用活動進行嚴格監督是法治的應有之義,這主要是通過公法來進行的。在一國法律體系中,公法同權力的設置、分配、行使、制約及監督等運作有最直接的聯系。
私法確認和保護的是私法主體享有的私權利即民商事權利。財產權、人身權以及由這兩類私權派生的眾多具體權利構成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權。私法倡導「權利本位」,私法是權利法。權利主體(自然人和法人)制度、權利規則制度(物權、債權、人身權、繼承權、知識產權)、權利行使制度(法律行為制度和代理)、權利保障或救濟制度(民事責任制度)等構成私法的基本內容。私法奉行「法不禁止即自由」,將它作為金科玉律並以此去分析、評價、判斷具體的個人行為。「權利推定」就是「不禁則許」,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行為就是私法主體通常可以自由實施的。社會愈發展,文明程度愈高,人們獲得自由的機會就愈多,權利推定的范圍就愈大。
(四)公法奉行「國家或政府幹預」的理念,私法遵循「意思自治」、「私法自治」的原則。
行政法主張政府對各項行政事務的領導和管理;刑法對絕大多數犯罪行為適用國家追訴主義;經濟法強調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調節、控制和干預;訴訟程序中當事人申請撤訴須經法院同意等現象,都鮮明體現了公法中國家或政府幹預的思想。由於公法具有濃厚的國家干預色彩,公法規范成為強行性規范。為了更好地貫徹國家或政府幹預理念,法治實踐中應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干預的理由和根據是什麼?干預的范圍和程度怎樣?干預的形式及目的如何?等等。
「意思自治」或「私法自治」原則是私法的靈魂,常被譽為:「支配整個私法的最高原則」、「私法之基礎」、「私法根本價值之所在」、「法律行為效力之源」等。一般認為,所謂私法自治是指個人依其意思形成其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而言,私法自治原則認為,私法方面的一切法律關系可以而且應該由每個人自由地、自行負責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決定。這一原則是私法中的一個總的原則,表現在私法領域的各個方面,首先是承認人人平等,每個人有獨立的完全的權利能力,每個正常的人(幼兒和精神病人除外)有完全自主的能力,這種能力應該受到尊重。因此,每個人有法律行為自由(包括合同自由),每個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過失責任),每個人的權利(包括所有權)應該由每個人自由行使並受到尊重(所有權不可侵犯)。這些私法自治原則的主要內容構成了近代民法的四大基本原則:人格平等、合同自由、過失責任和絕對所有權原則(私的所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私法自治的理論依據在於:在社會關系日趨復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私法主體都是主張不同的具體利益要求的人,每個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和實踐者,都明了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所在。因此,從尊重人、關心人、保護人的信念出發,法律應當充分相信個人能夠清醒而理智地對待和處理與其利益相關的一切事務,國家及他人應尊重個人的自由選擇,不得干涉或限制。政府為更高的價值或公益而對私人事務施加強制或干預時,應有適當理由。總之,在私法自治之光的照耀下,私法既維護了私人自主選擇的自由,又能合理利用人的自私心使個人在追求和實現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時能夠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五)公法以政治國家為作用空間,私法以市民社會為功能范域。
公法是政治國家的法,私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國家之創設,就是為市民社會服務的,無市民社會,國家便無實質意義。將市民社會的法界定為私法,是為了防止按政治國家成員的標准來要求市民社會的人,就是要把民事活動與政治活動區別開來。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離是近代歐洲社會變遷的產物。市民社會的存在是西方法治社會存在的前提。黑格爾和馬克思是現代市民社會思想的集大成者。
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就是由私人生活領域及其外部保障構成的整體。個人是市民社會活動的基礎,從生產和在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在市民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黑格爾理解的市民社會,實際上是在私有制(個人所有權)和分工的條件下,生產和交換的體系;是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前提下,社會成員(市民)自利和互利的活動過程。⑨
在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思想中,市民社會是「私人利益的體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關系的總和,包括了處在政治國家之外的一切領域,市民社會實質上是一種「非政治性的社會」。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強調市民社會是對私人活動領域的抽象,是與作為對公共領域的抽象的政治國家相對應的。隨著社會利益分化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兩大相對獨立的體系,整個社會就分裂為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兩大領域。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關系的總和,後者則是普遍的公共利益關系的總和。⑩
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相分離的思想是對人類社會生活多樣性屬性及人的多層面社會存在狀況的描述。用作為西方文明的市民社會理論來解釋我們目前的生活現狀仍然沒有過時。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具有雙重身份或地位:一方面他是政治國家的成員即公民,參加政治國家領域內的一切必要活動,其行為受公法調整;另一方面他同時又是市民社會的一分子即私人,在市民社會領域內與法律地位平等的其他人實施各種民商事活動,其行為受私法調整。以立法現實為例,各國憲法中規定的是公民而不是自然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義務是公民作為政治國家成員所應當具有的。而民法中確認的是自然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及相應的義務,這些權利義務是自然人作為市民社會成員即私法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所必需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①江平、米健:《羅馬法基礎》,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版,第9頁。 ②優士丁尼 :《法學總論》,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93版, 第5頁。 ③約翰·亨利·梅利曼:《大陸法系》,顧培東等譯,知識出版社1984版,第107頁。 ④鄭玉波:《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頁。 ⑤龍衛球:《民法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頁;鄭玉波:《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頁;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3頁。 ⑥龍衛球:《民法總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9頁;卡爾.拉倫茨:《德國民法通論(上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頁。 ⑦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頁。 ⑧羅爾斯·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商務印書館1984版,第37頁。 ⑨徐國棟:《市民社會與市民法》,載《法學研究》1994年第4期。 ⑩俞可平:《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及其歷史地位》,載《中國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H. 學習民法要看那些資料書
對於民法學初學者而言,首先,選一本好的民法教材,重要的吃是透教材的基本知識,然後對民事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習與適用民法條文結合,努力鍛煉學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處理各類事務的實務能力。
一、必讀教材
王澤鑒著:《民法總則》
鄭玉波著:《民法總則》
王利明著:《民法總論研究》
梁慧星著:《民法總論》
龍衛球著:《民法總論》
郭明瑞等:《民商法原理》(第一卷)
李永軍:《民法總論》
江平主編:《民法學》
余延滿馬俊駒:《民法原論》
魏振瀛主編:《民法學》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
王利明 主編 :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總則 篇)修訂本
二、擴讀的民事法典及民事立法草案
1、法國民法典
2、德國民法典
3、瑞士民法典
4、日本民法典
I. 謝謝你的回答哈~不好意思,再麻煩你民法你們都用的什麼教材呀\(^o^)/~
我基本不看本校發的教材。經大家總結以下民法書值得看
民法總論:大陸:梁版慧星《民法權總論》,台灣:王澤鑒《民法總則》,鄭玉波《民法總則》
物權法:大陸: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崔建遠《物權法》,台灣:王澤鑒《民法物權》
債總:台灣: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王澤鑒:《債法原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大陸:崔建遠《合同法》,韓世遠《合同法總論》,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出版社)
婚姻法:不清楚那本較好。
知識產權法:吳漢東《知識產權法》。
參考:大陸:馬俊駒、余延滿《民法原論》,李錫鶴《民法院理論稿》(這部書水平甚高,基本推翻傳統民法理論,若為研究方可一讀)台灣:謝在全《民法物權論》,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以及史尚寬、邱聰智、林誠二、(日)我妻榮,(德)梅迪庫斯等等非大陸學者著作。。。。。。
剩下的書(尤其是大陸本土出品),即便是作者聽上去很有名,也不可靠了。。。。。。
J. 債務人的抗辯權定義是什麼,抗辯權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抗辯權在合同協議方面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合同雙方其中一方沒有按照要求履行的話,就屬於違反合同的要求,想要維護自身權益的話我們就可以通過抗辯權來進行,但是當前人們對於抗辯權的了解還非常淺,有許多不足之處,那具體來說債務人的抗辯權定義是什麼呢?
債務人的抗辯權定義
在現代民法中,學者對債務人抗辯權有不同的定義。
台灣民法學者洪遜欣先生認為,抗辯權是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尤其是拒絕請求權人行使請求權的對抗權。梅仲協先生認為,抗辯權就是因請求權人行使權利,義務人有可以拒絕其應為給付的權利。
而另一位學者鄭玉波先生則認為,抗辯權屬於廣義的形成權,是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但又不以請求權為限,對於其他權利的行使,也可抗辯。大陸民法學者中有人認為抗辯權是能夠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也有人認為,抗辯權是對相對人的請求加以拒絕的權利。
還有人認為,抗辯權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求權或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從以上學者對抗辯權所下的定義可以看出,抗辯權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於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抗辯權的法律依據:
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及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很顯然,這是從狹義的角度給抗辯權所下的定義。本文將要討論的正是狹義上的抗辯權。狹義上的抗辯權即包括: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保證中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合同法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
對於我們來說協議合同是非常常見的內容,所以債務人的抗辯權定義以及抗辯權的法律依據和存在形式是我們所需要了解的內容,如何不了解抗辯權存在的話自身權益是很難得到維護的,當然遇到相關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者非常棘手的話,聘請律師進行處理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延伸閱讀:
什麼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麼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