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西周刑法

西周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23 07:45:17

Ⅰ 西周的刑事政策和刑事原則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罰(實施德教 用刑寬緩)

禮與刑存在對應的表達(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裡)大概意思為違背禮數則要刑法

還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主要強調等級觀念

Ⅱ 西周刑的定義

古時候的刑法其實不是很嚴謹,而且廣的范圍也不是很大

Ⅲ 夏商西周的刑法

舊五刑:墨刑(臉上刺字)、劓刑(割鼻子)、刖刑(砍腳)、宮刑(切小雞雞)內、大辟(殺頭)。這是隋朝容之前一直沿用的舊五刑。在商周時候已經很成熟了。還有比如湯鑊(huo四聲)(把人煮了)、菹醢(zū hǎi)(把人剁成肉醬)、炮烙、車裂等等。
採納哦

Ⅳ 求問西周的刑法原則主要有那些

在總結長期以來的用刑經驗基礎上,西周時期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比較成熟的刑罰原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當時的刑法理論。(1)老幼犯罪減免刑罰原則據史籍記載,西周時期有「三赦」之法。三赦是「一曰幼弱,二曰老 ,三曰蠢愚」,凡此三者皆可赦免其罪。《禮記》中也記載,西周時「悼與耄,雖有死罪不加刑焉」。古時年八十、九十稱為耄,七歲為悼。這也說明西周時期八十、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七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均可減免刑罰。這一原則正是西周「明德慎罰」思想及禮數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作為矜老恤幼的一種標志,後世各朝法律都沿襲和發展了這一制度。(2)區分故意與過失、慣犯與偶犯的原則西周時期,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慣犯與偶犯已有明顯的區別。史籍記載,西周有「三宥」之法,即「一曰過失,二曰弗知,三曰遺忘」,對此三者均可寬宥原諒。西周時,過失稱為「眚」,故意即是「非眚」,慣犯稱為「惟終」,偶犯稱為「非終」,故意犯罪、慣犯都要從重處罰,過失與偶犯則可減輕或免除處罰。(3)罪疑從輕、罪疑從赦原則西周時期為保證適用法律的謹慎,對於疑難案件,採取從輕處斷或加以赦免。這也是「明德慎罰」思想在定罪量刑問題上的體現。(4)寬嚴適中原則基於「明德慎罰」的主張,西周時期強調適用法律應守「中道」、「中正」,要求寬嚴適中,符合正道

Ⅳ 西周的刑法原則主要有那些

西周主要刑罰刑法原則
1、老幼犯罪減免刑罰。
西周時有「三赦」之法:「一曰幼弱,二曰老耄,三曰蠢愚」,此三者除犯故意殺人罪外,一般皆赦免其罪。《禮記•曲禮》中也載:「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日悼。悼與耄,雖有死罪不加刑焉。」它是西周「明德慎罰」思想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作為矜老恤幼的標志,後世法律沿襲和發展了這一制度。
2、區分故意與過失、慣犯與偶犯。
過失被稱為「眚」,故意即是「非眚」,慣犯被稱為「惟終」,偶犯稱為「非終」。《尚書•康誥》中說:「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時乃不可殺。」這反映了西周在定罪量刑時考慮到犯罪者的主觀動機。
增加:三宥之法。一宥曰不識,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考察人的主觀動機,原心定罪。
3、罪疑從輕、罪疑從赦。
西周時為保證適用法律的謹慎,防止錯殺無辜,對犯罪事實有疑的案件,實行從輕處斷或赦免罪責的原則。《尚書•呂刑》中記載:「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這也是「明德慎罰」思想的體 現。
增加:三刺制度,一曰訊群臣,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4、寬嚴適中原則。西周在定罪時強調」中道」、」中罰」、」中正」,即要求寬嚴適中,罪刑相當。《尚書•呂刑》說:「士制百姓於刑之中。」中為不輕不重。強調量刑時要恰如其罪,不可畸輕畸重。
5、因地、因時制宜。「刑新國,用輕典:刑亂國,用重典;刑平國,用中典」。《呂刑》中載有「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世重」,即主張結合犯罪的主客觀情勢權衡量刑,不可一味地從輕或從重。
6、上下比罪。所謂「罪無正律,則以上下而比附其罪」,「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
7、同罪異罰。
這是體現宗法等級制度的刑法原則。《周禮•秋官•掌戮》載:「凡殺人者,踣諸市, 肆之三日。刑盜於市。凡罪之麗於法者亦如之。唯王之同族或有爵者,殺之於甸師氏。」即一般人犯殺人或盜賊罪,要在鬧市正法,並暴屍三天示眾;而王族或有爵位的貴族犯死罪,則由甸師氏秘密處死,一般不當眾行刑。並且「公族無宮刑」,應處宮刑者,由貴族們議決減免。此外,《周禮•秋官》關於八辟之法的規定, 亦公開賦予特定身份者享受減免刑罰的特權,後世的」八議」制度即源於此。

Ⅵ 西周實行什麼樣的刑罰

西周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為名的徒刑、拘役等刑罰,以及贖刑、流刑等制度作為五刑的補充,這一時期為奴隸制刑罰的成熟階段。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周法》九章,或稱《九刑》。周穆王時,又命甫侯作《甫刑》。但兩部刑法今天已佚失,詳細內容無法考知,只能從《史記·周本紀》中得知「黥、劓、臏、宮和大辟」五刑,有細則三千條。
五刑之外,鞭刑也是肉刑的一種,在當時應用很廣,凡是刑法不大、觸犯刑律的人,都用施以鞭刑。鞭刑最高可以抽打一千下,鞭刑是一種比較殘酷的刑法。贖刑也是當時比較常用的一種刑法,贖刑分兩種,一是罪行確定後,可以拿錢贖罪,一是證據不足的嫌疑罪人交納一部分錢可以被無罪釋放。
連坐法也可是施行,當時把五宗或十宗組成一個小團體,其中每家互相擔保,有榮譽可以相互享受,一旦一家有罪,其他幾家也跟著受牽連。

為了照顧貴族、功臣和有賢才的人,當時還施行了「八議法」,其主要內容是對周王室的宗親故舊、賢人能人、功臣貴族、勤政者,以及以賓客對待的王公大臣進行減刑或赦免,這八種人有罪以後,可根據他們的功勞大小和親疏關系來處理,重罪輕罰,請罪從無,「八議法」是當時統治者實行特權的一種表現。
西周統治者吸取了商代濫用刑法和殘酷執法的教訓,提出了以德治國、明德慎罰的治國綱領,為了防止冤假錯案,還制定了「五惟法」,即惟官、惟反、惟內、惟貨和惟來。
惟官就是以官勢壓人,惟反是對反對過自己的人打擊報復,惟內就是搞裙帶關系,惟貨是收取他人的賄賂,惟來是受人之託對犯人進行照顧,凡辦案人員有犯此五種罪行者與所判罪犯同罪。這也是對辦案人員的一種監督。

Ⅶ 西周的刑罰有哪些

西周法制指導思想::繼承神權,提出德治思想。
l、以德配天
2、明德慎罰:是西周時期提出的一種法制思想。內容簡單說來即提倡德治,謹慎使用刑罰。
西周各代統治者把道德教化與刑罰鎮壓結合起來,形成了西周時期「禮」、「刑」結合的法制特色。「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法制觀,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
3、刑法世輕世重:(西周)是指應根據時世的變化來確定用刑的寬與嚴、輕與重,具體內容是:「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
西周立法概況:
1、周公制禮:西周時期周公將夏商時期的禮制加以整理編撰而成。
2、西周時期的禮
「禮」是中國古代社會中長期存在的、維護血緣宗法關系和宗法等級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則以及言行規范的總稱,是一種綜合性的行為規范。
禮的內容:「親親」與「尊尊」是禮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影響中國古代法律的兩項重要制度。「親親」「尊尊」、維護的是以父權為主的家族關系和以君權為主的等級關系。
3、呂刑。西周時期周王朝司寇呂侯所作,又稱甫刑,注意尚書中的呂刑篇不是成文法典,而是對此次法制改革的一次記錄。
4、九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有兩種含意:一是指周朝的刑書,另一種含義是西周的刑法。
5、遺訓、段彝。「遺訓」是指先王留下的遺制,「段彝」是指商朝的習慣法。
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的司法化,是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對於刑事司法政策的考察,離不開對刑事政策歷史發展過程的考察。我國不同歷史時期刑事政策的不同,主要是對不同的刑事法制指導思想的具體反映,刑事政策的變化反映了刑事法制指導思想的發展變化。而中國刑事政策發展的歷史無疑也蘊含在中國刑事法制指導思想的發展變化之中,體現在刑事司法過程的法律適用之中。自先秦中華法系初成直至晚清法制改革之前,中國歷代的成文法典始終處於民刑不分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諸法合體」,但又以刑為主。中華法系的成文法典,大都以維護其封建統治政權為中心,將不利於其政權穩定、不利於其封建統治的行為統統禁止於法律之中,行為性質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領域,國家對於違反法律的行為一律規定為犯罪,科以刑罰,國家司法機關也沒有明確的民、刑劃分。因此,對於中國歷史上各朝代有關於刑事法制思想的考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國刑事法律政策的變遷。

Ⅷ 西周的刑法是怎樣規定墨刑刑罰的

西周時,刑法規定「墨罪五百」,即列舉應處以墨刑的罪狀就有五百條之多。《尚書·呂刑》篇也雲:「墨罰之屬千。」可見,當時的刑罰是很嚴厲的,百姓稍有小過,就要被黥面。周代,奴隸主貴族常用黥面者做守門人(《周禮·掌戮》)。因為這些人的臉上帶有標記,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會逃跑。而且受過墨刑者的四肢是健全的,不影響勞作。春秋戰國時,墨刑的使用仍比較普遍,且黥有了不同的種類。如《秦簡·法律答問》有對奴妾「黥顏頹」之刑。顏,指眉目之間,即面額中央。杝,也作頄,頄即顴。頹即面之顴部。黥顏杝就是在人面額中間及顴部刺墨。當時各國常使用黥面的囚徒去做各種苦役。秦商鞅變法時用法極嚴酷,有一次太子犯法,不便加刑,商鞅就把太子的師傅公孫賈黥面,以示懲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請焚燒《詩》《書》等儒家經典,規定說,如果命令下達之後三十天內不燒者,要「黥為城旦」。《秦簡·法律答問》也有「城旦黥」的記載,當為對城旦所施加的特種黥刑。城旦是一大早就起來修護城牆的苦役工。當時「黥為城旦」成為一種比較固定的處罰犯人的措施,這樣的犯人遍布全國各地。秦末農民大起義的隊伍中,就有許多受過黥刑的囚徒。例如被高祖封為淮南王的英布,年輕時也曾因罪受過黥刑,因此《史記》《漢書》為他作傳就稱為黥布。

熱點內容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試題 發布:2025-02-04 08:49:15 瀏覽:279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