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和案例

刑法和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5-31 17:22:38

① 求助:刑法案例分析(越詳細越好!謝謝)

第一個案例:故意殺人中止。苟某並不知情此「氰化鉀」為蘇打粉,當看到女兒腹痛以為是氰化物中毒的症狀。犯罪行為已實施完畢,但結果還未出現。苟某送女兒去醫院是有效防止犯罪既遂,屬於犯罪中止。
第二個案例:過失致人死亡、故意殺人未遂。

② 刑法學案例分析題

第一題:
答:1、李某不屬於累犯,累犯是指因犯罪而不定期一定刑罰處罰,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於法定期限內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並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陳某為前罪後罪雖然都是故意犯罪,縣陳某不在五年內故意犯罪,但是一般累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前罪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後罪應當被判處有期徒行以上刑罰,陳某的前罪判處的是有期徒刑一年緩期,既前罪判處的低於有期徒刑,故陳某不構成累犯。
2、李某因第二次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二年有期徒行:
(1)李某因犯盜罪(1000
以上)數額較大,應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
(2)李某在拘押期間自動交待其在1997年曾實施過盜竊,根據《型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某人和正在服型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記,所以,李某在拘押期間的交待自己的盜竊行為,且數額不大,犯罪較大,可以免除處罰。
(3)綜上所述,李某犯故意傷害罪判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考慮到陳某拘押期間有自首的情節,且犯罪較輕,應當免除處罰,決定判處李某有期徒刑2年。

第二題:
答:1、法院
的判決不正確,根據《刑法》第55條和第57條的規定,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故應當處死刑,剝奪權利終身而不是剝奪政治權利10年。
2、(1)判決有錯誤。李某是在盜竊後逃跑的過程中被乘警李某發現進而對李某故意,傷害致使李死亡,這要同盜竊過程中被他人發現而對其實施故意傷害相區別,一種是犯罪後逃跑,時被發現,一種是犯罪過程被發現。
(2)從安案例上分析,法院在認定事實上錯誤認定為盜竊過程中被他人發現,而實施故意傷害他人的行為,故判決錯誤。
(3)李某的罪行應讓數量並罰,A、李某犯盜罪,數額較大,應當判處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B、李某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應判處死刑,剝奪政治要利終身。

③ 刑法案例分析一下

此案例中,甲的行為包括:入室盜竊、強奸、致人重傷、威脅聯防人員。
綜合分析上述行為,甲構成搶劫罪(由入室盜竊轉化,且非入戶搶劫)、故意傷害罪,應當數罪並罰。
理由:甲入戶盜竊,並竊取2000元,之後在逃跑過程中用具有較大危險性行為組織追捕,應當構成搶劫罪,但是由於其是在逃跑中實施的威脅行為,因此,不構成入室搶劫的法定加重刑。
故意傷害罪:甲入戶後,另起犯意,對女主人慾實施強奸,但是由於反抗而至女主人受重傷,並且無法實施強奸行為,這屬於為實施終了的未遂。其在實施強奸過程中制服被害人而採用的暴力,並造成重傷,構成故意傷害。但是,由於強奸罪(未遂)的法定刑過低,以強奸罪吸收故意傷害罪明顯不當,因此應當判處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同時,由於法律不對一行為做重復評價,因此,也不得將強奸罪與故意傷害罪實行數罪並罰。
綜上所述,甲構成搶劫罪、故意傷害罪。

④ 刑法案例分析,

濫用職權罪、故意傷害罪
孫某與人發生口角,唐某應把雙方帶到派出所進行調解處理,但只針對孫某一方使用強制執法措施。孫某在此情況下並無意圖傷害他人的行為或暴力抗拒執法人員行為,只是與唐某爭吵,不應當使用強制執法措施。唐某有明顯濫用職權行為。

而孫某在派出所接受調查期間同樣沒有暴力抗拒或意圖傷害他人等行為,但唐某因被罵,在氣憤之下拿起橡皮警棍將孫打倒在地,後陳某被罵便持煤球夾子朝孫打去。本來執法人員在詢問取證過程中是禁止使用暴力手段。但唐某、陳某卻為泄私憤使用暴力手段對孫某造成身體傷害,及後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

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⑤ 刑法學案例分析

第一題:
(1)李某不屬於累犯.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2)應將李某盜竊他人財物判處一個刑期,然後根據我國刑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
第二題:
(1)法院判決不正確.王某犯有搶劫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
(2)應以搶劫罪判處王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⑥ 詳細的刑法案例

刑法經典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刑法總則一、犯罪構成的主體案例1.李某在14歲之前盜竊各類財物約五萬余元。14歲生日那天,李某邀集幾個朋友一起吃飯。飯後回家途中(當晚九點),李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個提包,即掏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將持包人刺傷,將包搶走,包內有手提電話一部、現金5000餘元。第二天李某出門遊逛,見路邊停著一輛吉普車,即設法打開車門,將車開走。行駛途中,因操作生疏,將在車站候車的3人掛倒,二死一傷。李某不僅未停車,反而加大油門逃走。當日下午,李某將汽車以兩萬元的價格賣出。聽說警察在調查此案,李某逃走,後被抓獲。經查,李某在逃亡的第五天還曾教唆一個15歲的男少年搶劫他人財產1200元;幫助他人運輸毒品30克,獲得運輸費150元。請對李某的上述各行為從刑法角度進行分析並說明理由。二、犯罪構成的主觀方面案例2.被告人甲女與開辦工廠的乙男勾搭成*。乙因工廠不景氣而心緒不佳。為穩定人心,乙未將不景氣的情況公諸於眾,被告人甲也不知曉。一日,乙與妻子、甲以及一個朋友吃飯喝酒。勸酒時,被告人甲為乙斟酒,乙妻見狀便阻攔說:「他不會喝酒。」乙即說:「別說喝酒,就是『1059』(即劇毒農葯)我也奉陪到底。」被告人甲便開玩笑地問到:「你家有『1059』嗎?在哪兒?」乙說「有,在西屋地上。甲便取來『1059』農葯,當著大家的面將農葯倒入乙的碗里,然後對乙說:「你喝啊?」乙即問妻子道:「我喝啦?」乙妻開玩笑說:「你喝吧!」於是乙便喝了一口。甲根本未料到乙真會喝,當即嚇呆了,乙妻見狀急忙打掉乙手中的酒碗,用手摳乙的喉嚨,想讓乙把農葯吐出來,但未奏效,乙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死亡。問:本案中,甲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構成犯罪,構成何罪?如不構成犯罪,請說明理由。三、犯罪構成的客觀方面案例3.被告人江某與被害人鄭某是同一家電腦公司的工作人員,二人同住一間集體宿舍。某日,鄭某將自己的信用卡交江某保管,3天之後索回。一周後,鄭某發現自己的信用卡丟失,到銀行掛失時,得知卡上的1.5萬元已被人取走。鄭某報案後,司法機關找到了江某。江承認是其所為,但對作案事實前後供述不一。第一次供述稱,在鄭某將信用卡交其保管時,其利用以前與鄭某一起取款時偷記下的鄭某信用卡上的密碼,私下在取款機上取款;第二次供述稱,是仿製了一張信用卡後,用所獲取的鄭某信用卡上的有關信息取款;第三次供述卻稱,是拾得鄭某的信用卡後,用該卡取款。但被害人鄭某懷疑是江某盜竊其信用卡後取走卡上所存的錢款。問:(1)如果鄭某將信用卡交江某保管時,江某私下用來取走了現金,江某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是,構成何罪?(2)如果江某用自己仿製的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金,江某構成何罪?(3)如果江某拾得信用卡後,用該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金,江某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是,構成何罪?(4)如果江某盜竊信用卡後,用該信用卡在自動取款機上提取了現金,江某構成何罪?四、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案例4.宋某系某私營建築公司的總經理、法人代表。2002年,為達到出國觀光目的,宋向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送禮約2萬余元,使其違規辦理了出國手續。在國外,宋某在賭場賭博,贏3萬元。歸國後,2003年4月,宋某指使其建築公司在施工中用低標號水泥代替高標號水泥,導致該公司承建的一座禮堂坍塌,損失近200餘萬元。為逃避制裁,宋某找到時任公司經理的同鄉金某商議對策。金某恰因走私被追查,金某提出請宋到自己在雲南的親戚家暫避,並請宋將自己走私的證據帶走,隱藏好或乾脆悄悄毀掉。行前金某交給宋某2萬元路費。宋某走後,金某恐其難逃法網,遂命其表弟譚某帶劉、黃二人在途中將宋幹掉。譚某聞言色變,說此舉恐有殺身之虞,勸金某放棄。金某詭稱只要譚將自己的一封親筆信帶給劉黃二人,並隨其找到宋某,不必譚動手。譚某默許。於是金某當著譚某的面寫了信,並給譚某3萬元。譚某在途中將金某的信交給劉黃二人,假說自己另有急事,一切事由可與金某直接聯絡,遂於中途下車。劉黃二人尋到宋某,欲施毒手,經宋某苦苦哀求並許以重金,遂放過宋某。後宋某向當地公安機關自首。請分析各人的刑事責任。案例5.甲某認為妻子與其離婚,是妻姐丁某從中挑撥所致,遂產生殺死丁某及其家人後劫持飛機逃往台灣之念,並得到乙的贊同。之後,甲乙二人購買催淚槍一支,並將催淚槍分解偽裝,進行了兩次登機試驗。同時又准備了毒葯「赤血鹽」,用於殺害丁及其家人。甲乙二人決定於1999年11月8日晚,殺死丁及其全家後乘長春市至廈門市的班機,將飛機劫持至台灣。11月3日,由甲出資、乙去長春購買了11月7日長春市至廈門市的飛機票二張。後來,乙感到害怕,獨自一人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將甲抓獲,阻止了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問:1.甲構成何罪?應當如何處罰?2.乙構成何罪?應當如何處罰?五、共犯案例6.犯罪人甲早就有殺害乙的意思,某日知道乙躲在屏風後面喝茶,就對剛從他處走來的丙說:「你不是一直對A公司有仇嗎,這是該公司昨天新買的屏風,價值8萬元,把它砸壞算了。」丙於是從屋外揀起一塊石頭,直接向屏風扔去,砸壞了屏風,同時將乙砸死。司法機關事後調查得知,丙不知道有人在屏風後面。問:1.結合共同犯罪的理論分析:對於乙的死亡,甲、丙是否均需要負責?如果應負責,罪名是什麼;如果不應負責,理由何在? 2.結合共同犯罪的理論分析:對A公司屏風的損壞,甲、丙是否均應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應負責,罪名是什麼;如果不應負責,理由何在? 3.丙的行為和乙的死亡之間有無因果關系?4.本案最終應如何處理?六、數罪案例7.章某和郭某在趙某開的工廠打工,趙某拖欠章、郭勞動報酬8000元一直未付。張、郭二入商量,將趙15歲的女兒A騙出,然後帶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趙某支付報酬。雖經郭、章二人多次催促,趙仍不付報酬。於是二人商定將趙的女兒賣掉。在章某外出尋找買主期間,郭某將A*淫。章某找到了買主陳某後,章郭二人以6000元將A賣給了陳某。陳某買回A後要與A結成夫妻,遭到A的拒絕:陳某擔心A逃走,便將A關在房間里反鎖了1個多月,但A仍不願意與陳某結婚;陳某後來覺得A年紀小,太可憐,便讓A回原籍與家人團聚。陳某又覺得自己虧了,於是找到了章某,讓章某退回自己的6000元錢。章某拒絕退還,陳某便於深夜將章某的一輛價值4000元的摩托車騎走。根據上述案情,分析章某、郭某、陳某的刑事責任。七、刑罰案例8.甲因犯強*罪、故意傷害罪被人民法院數罪並罰,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8年,服刑12年後被假釋。在假釋考驗期的第5年,甲盜竊一輛汽車而未被發現。假釋考驗期滿後的第4年,甲因犯搶劫罪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釋考驗期內盜竊汽車的行為。另外,甲還在假釋考驗期滿的第3年,從A市的毒品走私犯手中購買毒品2500克,運到B市後賣出。問:1.對甲假釋考驗期間的盜竊罪應如何處理?2.對甲假釋考驗期滿後犯的搶劫罪應如何處理?3.對甲進行的毒品犯罪應如何定罪?4.對甲最後的刑罰應如何確定?

答 案 案例1:答:(1)李某在14歲之前盜竊財物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刑法規定年滿14周歲才開始負刑事責任;(2)李某在14歲生日當天搶劫他人財物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當時他還不滿14周歲;(3)李某在生日的第二天早上偷開一輛汽車並賣掉的行為屬於盜竊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盜竊行為不是法定的14-16周歲應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4)李某將他人撞死、撞傷的行為屬於交通肇事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這也不是法定的14-16周歲應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5)李某在逃亡的第5天教唆他人搶劫的行為構成搶劫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因為刑法規定年滿14周歲的人應當為搶劫行為負刑事責任,而他此時已經年滿14周歲。李某教唆未成年人犯罪,還應當從重處罰。同時,因為其不滿18周歲,應當按其犯罪情節從輕、減輕處罰。(6)李某在逃亡期間幫助他人運輸毒品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刑法規定14-16周歲的人僅對販毒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李某的行為凡不構成犯罪的,都不承擔刑事責任。案例2:答:甲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因為她對乙的死亡沒有罪過。首先,她沒有殺害乙的直接故意;其次,她也無法預見乙會真的喝劇毒農葯。甲是在和乙開玩笑,並沒有逼迫乙喝農葯。她認為乙作為一個成年人是不可能自願喝農葯的,這種看法並無錯誤。所以她對乙的死亡也不存在間接故意和過失。對於甲來說,乙的死亡是一個意外事件。案例3:答:(1)江某構成犯罪,構成信用卡詐騙罪;(2)江某構成犯罪,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其偽造信用卡的行為不另定罪;(3)江某構成犯罪,構成信用卡詐騙罪;(4)江某構成盜竊罪。案例4:(1)宋某的行為構成行賄罪、幫助毀滅證據罪。宋某還須為單位所犯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承擔刑事責任。對宋某應數罪並罰。宋某有自首行為,可以從輕、減輕處罰。宋某為了違規出國,向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送禮的行為構成行賄罪,宋某將金某走私的證據帶走並准備銷毀的行為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宋某所在公司在施工中用低標號水泥代替高標號水泥,導致禮堂坍塌的行為構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宋某作為直接責任人員,應承擔刑事責任。(2)金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和窩藏罪。應當數罪並罰。金某命其表弟譚某帶劉黃二人追殺宋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其明知宋某構成犯罪,仍助其逃跑的行為構成窩藏罪。(3)譚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譚某明知金某要殺宋某,仍為其帶信尋找殺手,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4)劉黃二人構成故意殺人罪(中止)。劉黃二人接信後追殺宋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他們因宋某哀求即放過宋某,說明他們是自動停止犯罪,因此構成犯罪中止。(5)金某、譚某、劉、黃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但劉黃二人屬於犯罪中止,因沒有危害結果,應當免除處罰;金某、譚某屬於犯罪未遂,因為殺人未能成功是由於金某、譚某意志以外的原因:劉黃中止犯罪造成的。對其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案例5:答:(1)甲構成故意殺人、劫持航空器罪,處於預備狀態,可以比照既遂范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乙構成故意殺人、劫持航空器罪,處於中止狀態。因為沒有造成損害結果,應當免除處罰。案例6: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二人在故意毀壞財物罪的范圍內成立共同犯罪。甲屬於故意殺人罪和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競合,擇其重者,定故意殺人罪。對於乙來說,丙的死亡是意外事件,乙無需為丙的死亡承擔刑事責任。乙的行為和丙的死亡之間有因果關系。[分析]有因果關系不等於有刑事責任,有無因果關系是一種客觀事實。案例7:參考2003年的試卷四標准答案。案例8:注意甲在假釋考驗期的盜竊行為雖然是在考驗期滿才被發現的,仍然要追究,而且要撤銷假釋。以假釋未執行的6年有期徒刑和盜竊罪並罰。其從毒品走私犯手中購買毒品的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其販賣、運輸毒品的行為和走私行為定一個罪,罪名為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罪。其搶劫罪也需並罰。對甲應撤銷假釋,將假釋未執行的6年有期徒刑和盜竊罪並罰,再以其並罰結果和走私、販賣、運輸毒品罪、搶劫罪並罰。

⑦ 關於刑法案例

案例:甲和乙都計劃殺丙
得知丙第二天要去旅行。
甲在前一天晚上在丙的水壺里投放了毒葯。足以致命。
乙在前一天晚上前往丙處將丙的水壺扎漏但是丙沒有發現。
第二天丙在旅行途中口渴,進而發現壺中沒水,最終渴死。
請用張明楷的觀點中刑法上因果關系的部分分析此案,應對甲和乙分別做出怎樣的處理。
答案: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是因為乙的行為的介入,導致了因果關系的中斷,丙的死亡是由乙的行為導致的,乙的行為與丙的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乙應對丙的死亡結果承擔刑事責任,甲不承擔刑事責任。

錢某,趙某二人年齡均為20歲,無業.錢某,趙某二人共謀去某商場行竊.1991年1月3日凌晨1時,二人到達該商場後,趙某留在商場外觀望,錢某撬門進入,竊取了價值數萬元的物品.錢某想到,放把火可以破壞現場.於是,在離開前用打火機點燃了商場內的服裝.錢某出來後,二人逃離現場.第二天分臟時,錢某把放火一事告訴了趙某.
問:對錢某,趙某的行為如何定罪?
答案:1、趙、錢二人構成盜竊罪,屬於共同犯罪,錢是主犯,趙是從犯。
2、錢的放火行為事先沒有同謀,趙也不知道,已經超出了共同盜竊的范圍,應當單獨構成放火罪。

甲是某家保姆,遭僱主訓斥而懷恨,一天,小偷欲盜竊,甲故意將報警系統關閉,小偷偷了10000餘元.
甲如何定罪量刑呢?
答案:甲構成盜竊罪,幫助犯,量刑翻法條。

其實關於刑法中的案例很多,在網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的。

⑧ 刑法案例分析

首先對喬大俠表示無比的敬仰,對阮女俠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沉痛的惋回惜!
主觀方位面答喬意圖殺段,復仇,以喬的身手和功力取段的性命易如反掌,這點應該無異議吧,因此喬明知自己的行為能剝奪他人生命,並追求結果的發生。可以明確為直接故意。
那觀客方面呢,是未遂還是即遂或是意外事件?我們繼續往下分析,阮某代父赴約,在喬出手之時(刑法上的實行行為),喬並不知道對象是阮,而堅定的認為他就是段,而殺之,此情形為刑法中的具體對象認識錯誤,根據法定符合說或具體符合說,喬實施了殺人行為,並致人死亡(侵犯的法益),行為與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因此構成故意殺人罪既遂。
主要考點為∶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和打擊錯誤的區分及相關情形的處理。

⑨ 急求真實且有爭議的刑法案例及研析

案情:2019年1月,張某在網上發布虛假的共享單車客服電話。王某通過手機App申請退還共享單車押金時遭遇系統異常,後王某撥通張某發布的客服電話尋求幫助。張某以快速退還押金需要綁定支付寶「親密付」為由,騙取王某為張某的支付寶開通「親密付」,並隨即轉出王某賬戶金額2.8萬元。「親密付」是支付寶為親人、密友等親密關系打造的極簡支付服務,親人、密友在預先設定的額度內消費時無需開通者確認,k可直接從開通者賬戶中支付款項。
分歧意見:本案張某的行為該如何定性存在不同意見:有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也有意見認為,張某的行為屬於「冒用他人信用卡」,應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筆者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具體理由如下:
評析:首先,王某無自願處分財物的意識,張某不構成詐騙罪。詐騙罪要求受騙者對自己的被騙財物具有處分意識進而自願交付財物。本案中,王某確因張某蠱惑而開通了「親密付」,但是其對「親密付」的功能是不了解的,對開通後造成授權張某「在預先設定的額度內支付款項無需確認」的結果是不知情的,更沒有基於被騙而自願把財物交給張某的意思表示和客觀行為,因此,張某不構成詐騙罪。
其次,張某行為不具有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的危害,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張某通過蒙騙手段獲得王某「親密付」的授權,所以才無需開通者王某的確認而對其賬戶中設定額度內的財產具有一定的佔有控制力。但事實上,張某並沒有非法獲取王某信用卡信息,更不能獨立地冒用王某的名義使用或控制王某的賬戶財產,王某始終對自己支付寶賬戶財產擁有佔有使用權,所以,張某的行為並未妨害國家對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不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行為要件,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最後,張某通過「親密付」秘密轉移王某賬戶財物應當定性為盜竊罪。本案中,張某誘騙王某開通「親密付」只是為了下一步轉移財產提供便利,其手段是在王某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親密付」將王某賬戶上的財物轉移到自己手中,符合盜竊罪的構成要件。而且,刑法第287條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按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按照該條准用性規范,張某的行為應當按照盜竊罪定罪處罰。

⑩ 刑法案例

(1)14歲前盜竊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至02年10月被告已滿14周歲。《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強奸。。。,應當負刑事責任。」被告應承擔強奸罪。
(3)03年2月10日,被告仍不滿16周歲(至11日被告才滿16周歲)。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對綁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如果在實施或參與綁架犯罪的過程中,有故意殺害人質或使人質重傷的,應對其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行為負刑事責任。
(4)陳某應負刑事責任,應該承擔強奸罪和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4 08:18:38 瀏覽:443
社區法律咨詢活動範文 發布:2025-01-24 07:57:17 瀏覽:532
老子道德經拼音版 發布:2025-01-24 07:08:55 瀏覽:209
用道德管理 發布:2025-01-24 07:06:54 瀏覽:617
中國司法醫學鑒定中心 發布:2025-01-24 06:56:57 瀏覽:829
體檢車法規 發布:2025-01-24 06:32:45 瀏覽:539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