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隨意條件

民法隨意條件

發布時間: 2022-06-01 04:33:26

⑴ 附條件民事行為.舉例說明

附條件的民事行為是指行為人設定一定的條件,以條件的成就與否決定名回師法律行為的效力的發生或答者是消滅的民事行為。 所附條件必須有以下特點:須危尚未發生的客觀事實。須為發生與否不能確定的事實。須未合法的事實。須未當事人約定的事實。須與當事人慾發生的法律效果不相矛盾。 所謂條件的成就,就是約定的作為條件的客觀事實出現。所謂條件不成就,也就是約定作為條件的客觀事實未出現。 條件又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根據所附條件的作用,分為停止條件和解除條件。停止條件又稱延緩條件,指關系法律行為效力發生的條件。解除條件,是指關系法律行為效力消滅的行為。根據作為條件的內容,分為積極條件和消極條件。積極條件又稱肯定條件,是指以某種客觀事實的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消極條件又稱否定條件,是指以某種客觀事實的不發生為內容的條件。根據條件可否由當事人的意思決定其成否,分為隨意條件、偶成條件、混合條件。隨意條件,是指可由當事人一方的意思決定其成否的條件。偶成條件,是指以偶然發生的事實而決定其成否的條件。混合條件,是指由當事人的意思與偶然事實混合決定其是否成就的條件。

民法上,形成權的行使為什麼不能附條件或者期限

1、一般限制(外部限制)

形成權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謂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證形成權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誠實信用原則、權利濫用之禁止原則、公序良俗原則等對形成權行使加以限制。

2、特殊限制(內部限制)

(1)形成權的行使原則上不得附條件或期限。這也是基於形成權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權人在行使該權利時,無須相對人同意即可發生效力,由此可見其對當事人的利益和法律關系之穩定威脅至極,因而原則上不允許權利人行使權利設置條件或期限。

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主張抵消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抵消不得附條件或期限。」但「條件的成就與否系依相對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確者,不在此限」。

(2)形成權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間約定的條件(《合同法》中承攬合同定作人的隨時解除權例外)。

(3)行使形成權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2)民法隨意條件擴展閱讀:

形成權具有下述特點:

1、 形成權的行使表現為單方行為;

2、單方意思表示一經到達對方即為生效(是故,行使形成權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銷);

3、效力的產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種輔助行為或共同的行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關系;

4、形成權不能與所依附的原權利分割而單獨轉讓;

5、形成權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間,形成權不得附條件和期限(《合同法》第99條)。

⑶ 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哪些條件

根據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行為既然能產生某種法律後果,就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即以自己的行為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另外,行為人還必須是有權實施該項民事法律行為的人。

2、意思表示真實。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合法行為,這就要求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如果不是出於真實的意思表示而為的民事行為,其效力當然就是無效的。意思表示真實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真實的,二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自願的。

3、行為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要求民事法律行為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是指其內容必須合法,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行為本身必須是合法的;二是標的物也必須是合法的。

⑷ 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法律分析:(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據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資格。法律不僅要求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必須具有行為能力,而且要求民事行為能力與行為人的「相應」。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能夠以自己的行為參與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真實,即要求行為人的內心意願為行為人自覺自願而產生的,同時與其所表達的意思相一致,通常情況下達到這一點有兩個要求:一是意思表示自由,不是在受他人欺詐、脅迫之下作出的違背其內心意願的行為;二是意思表示無誤,應當是其內心真實意願的反映,並非因重大誤解等原因而表錯意。但也可能出現表示意思與效果意思不一致的情形,此即意思表示有瑕疵。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行為,如屬於法律規定的應被宣告無效或者撤銷的情況,則不應產生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第一百三十四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基於雙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於單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組織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規定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作出決議的,該決議行為成立。

⑸ 純粹隨意條件和非純粹隨意條件中如何理解債務人債權人

要還錢的就是債務人,要收錢的就是債權人。你可以從文字角度來理解,務是義務,權是權利。

⑹ 什麼是民法 民事法律行為條件都是什麼

民事法律行為的實質有效條件。
民法通則
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實;
(三)
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有效條件。
民法通則
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
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⑺ 偶成條件與隨意條件

1.概念。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指當事人在法律行為中特別約定一定的條件,並以條件是否成就來決定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者消滅的法律行為。

2.類型。

①停止條件--條件成就時法律行為生效(又稱生效條件)。

②解除條件--條件成就時法律行為失效(又稱失效條件)。

①積極條件--以不確定的事實之發生作為條件成就者。

②消極條件--以不確定的事實之不發生作為條件成就者。

①偶成條件一-條件成就否,無關當事人意思,取決於偶然事實。

②隨意條件--條件成就否,全賴當事人的意思(如「贈此車給你,不要時還我。」)

①真正條件--以客觀上不確定之未來事實為內容的條件。

②不真正條件--徒有其形,不具條件實質者(如法定條件、既成條件、不能條件、不法條件)。

3.條件的構成(法律對條件的要求)。

(1)須為將來的事實。以已經發生的事實(既成條件)作為停止條件的,視為未附條件;以已經發生的事實作為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不生效。

(2)須為不確定的事實。例如:甲、乙約定,如果甲死亡,則乙贈與甲的兒子丙50萬元,屬於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相反,如果甲、乙約定,如甲此次住院期間死亡,則乙贈與甲的兒子丙50萬元,屬於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3)事實須可能發生。以不可能發生的事實(不能條件)為生效條件,法律行為不生效;以不可能發生的事實作為解除條件的,視為未附條件。

(4)須為當事人約定而非法定事實。條件為附款,是意思表示的產物。附法定條件的法律行為視為未附條件。例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各方在合同中約定:「本合同在主管部門的 批淮時生效」。

(5)必須合法。附不法條件的法律行為,無效。

(6)不得與法律行為的主要內容相矛盾。以「矛盾條件」作為附款,表明行為人不欲作出該法律行為,無效果意思,法律行為不生效。例如:「如果乙拒絕接受,則甲贈與乙5萬元的合同生效。」

4.條件成就與條件落空的法律效果。

(1)條件成就的效力:①停止條件成就,法律行為開始生效。②解除條件成就,法律行為失效(注意:不能稱之為「無效」)。③條件成就之擬制。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合同法》第奶條第2款)。

(2)條件落空的效力:①停止條件落空(確定不成就),則法律行為確定不生效力(注意:不能稱之為「無效」);②解除條件落空,則法律行為的效力就繼續到底。③條件落空之擬制。當事人為自己利益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合同法》第45條第2款)。

典型真題

〔I〕甲打算賣房,問乙是否願買,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說:「如果明天早上7點你家屋頂上來了喜鵲,我就出10萬塊錢買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後非常後悔。第二天早上7點差幾分時,恰有一群喜鵲停在甲家的屋頂上,乙正要將喜鵲趕走,甲不知情的兒子拿起彈弓把喜鵲打跑了,至7點再無喜鵲飛來。關於甲乙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無效

C.乙有權拒絕履行該合同D.乙應當履行該合同

[答案解析]①甲、乙的買賣合同附生效條件。合同已經成立,自所附條件成就肘生效。 故A選項錯謨。②第二天早上,所附生效條件確定不成就,甲、乙的買賣合同確定不生效, 但不能說「無效」。故B選項錯誤;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

〔II〕甲將300冊藏書送給乙,並約定乙不得轉讓給第三人,否則甲有權收固藏書。其 後甲向乙交付了300冊藏書。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甲與乙的贈與合同無效,乙不能取得藏書的所有權

B.甲與乙的贈與合同無效,乙取得了藏書的所有權

C.甲與乙的贈與合同為附條件的合同,乙不能取得藏書的所有權

D.甲與乙的贈與合同有效,乙取得了藏書的所有權

[答案解析]①甲、乙的贈與合同附解除條件。其效力狀況是:(a)贈與合同已經成立並生效;(b)所附條件成就(乙將藏書轉讓給第三人),贈與合同失效;(c)所附條件確定不成就,贈與同的有效進行到底。②當下的法律狀況:(a)所附條件未成就,贈與合同有效;(b)甲享有處分權;(c)完成了贈與圖書的交付,發生物權變動,乙取得所贈藏書的所有權。故本題唯一正確答案是D選項。

⑻ 民法的六大原則是什麼

(一)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和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標志。民法的平等原則是指民法賦予民事主體平等的民事權利能力,並要求所有民事主體同受普遍性法律的約束。
這一原則的具體內容為:第一,民事主體資格(民事權利能力)平等。第二,任何民事主體在民事關系中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第三,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第四,民事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益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這一原則是由民法調整對象的特點決定的。我國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因而平等原則必然貫穿我國民法始終。
(二)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不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有權依自己的意願從事民事活動。當事人從事民事活動必須自主自願,任何民事主體都不能藉助於經濟優勢或行政權力強迫他人進行某種行為或不進行某種行為。
這一原則的具體內容為:第一,民法在規范民事主體的行為方面,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第二,民事主體根據自己的意願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預。第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實施民事行為由當事人自願協商。
(三)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為民事法律行為時,應當兼顧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正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公平原則實際上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法律化。當事人從事民事活動必須公平合理,不能隨意抬價壓價,損害對方利益,不能乘人之危,強迫對方接受不合理的條件。
這一原則的具體內容為:第一,民法規范要求民事主體在權利、義務與責任的承擔上,體現公平原則,兼顧各方利益。第二,該原則主要是作為當事人在合同關繫上應當遵循的原則。第三,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中,對於當事人沒有明確約定的,應當遵循這一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實施民事行為中,應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這一原則體現在合同關系中,具有很高的效力,起到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國家利益的作用,並且具有禁止權利濫用的功能。
這一原則的具體內容為:第一,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與他人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均應誠實,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第二,民事主體在不履行義務造成他人損失時,應當自覺承擔責任。第三,民事案件的裁判人員處理民事案件,應當貫徹誠實信用原則,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平衡當事人的利益。
(五)公序良俗原則
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這一原則在《民法通則》的第七條中有明確規定。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風俗是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饜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同時,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在法律上,濫用權利的行為是被禁止的,因』為這一行為有損於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構成濫用權利的條件一般包括:當事人有權利存在;當事人有行使權利的作為和不作為:當事人有濫用權利的違法性。權利人行使權利在法律上是應當的,但是,如果濫用權利,就可能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危害,因此,行使權利應當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

⑼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三個條件是什麼

民事法律行為生效應具備以下三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民法總則》規定,年滿十八周歲是成年人,而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行為人的內心意思與外部的表示行為相一致的狀態。二是指當事人是在意志自由的前提下,進行意思表示的狀態。

3、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不違背公序良俗,不損害公共利益。

(9)民法隨意條件擴展閱讀

1、無效民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為一獨立的概念,並且其實質為合法行為,但在實際中,民事行為不必然合法,因此,我國民法創制了上一位階的概念:民事行為。

下列為無效民事行為: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雙務民事行為需要經過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認,在未追認期間效力待定。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其中,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行為確定無效,損害個人利益的行為為可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2、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

下列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1)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2)顯失公平的

另外,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期限,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所附期限屆滿時生效。

熱點內容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
疫情期間法院問題 發布:2025-01-24 03:23:32 瀏覽:955
經濟法押題試卷 發布:2025-01-24 03:03:22 瀏覽:24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