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的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當事人是由於實體法上的權益發生糾紛,或與特定的法律事實有直接關系而進入訴訟,並受法院裁判拘束的人。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了需要詢問當事人的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九十七條 人民法院根據審查案件的需要決定是否詢問當事人。新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詢問當事人。
2.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493條
第四百九十三條 拍賣成交或者依法定程序裁定以物抵債的,標的物所有權自拍賣成交裁定或者抵債裁定送達買受人或者接受抵債物的債權人時轉移。
3. 證據規則最新司法解釋2021
證據規則最新司法解釋2021是:當事人舉證、證據的調查收集和保全、舉證時限與證據交換、質證、證據的審核認定、其他。
1、證據是指依照訴訟規則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對於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正確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證據規則是規范民事證據的合法性、客觀性、合法性的程序規定,證據的收集、保全等都會對民事訴訟案件事實的認定產生重大的影響。
3、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在證據交換、詢問、調查過程中,或者在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等書面材料中,當事人明確承認於己不利的事實的,適用前款規定。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4.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適用時間
法律分析: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該司法解釋共分23章552條,是最高法有史以來條文最多、篇幅最長的司法解釋,也是參與起草部門、人員最多的司法解釋,從2015年2月4日起正式施行。對案件已經完成的管轄和送達等事項的效力、訴前保全措施規定的新舊銜接適用、申請不予執行仲裁裁決案件規定的新舊銜接適用等問題作出了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沒有在法定期間起訴或者申請仲裁,給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引起的訴訟,由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後在法定期間內起訴或者申請仲裁,被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因保全受到損失提起的訴訟,由受理起訴的人民法院或者採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0條規定
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專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屬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