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因果關系
㈠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什麼意思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為刑事法律所規定的、存在於符合構成要件的危害行為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能夠影響刑事責任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構成犯罪必須要滿足犯罪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無因果關系的不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㈡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因果關系決定犯罪是否成立和既遂。如果故意行為並不會導致結果的發生,就不能判斷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而過失犯罪必須要有實害結果,因此,必須是過失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也就是說,有因果才能成立過失犯罪。
【法律分析】
刑法因果關系,有的學者認為,是指犯罪實行行為與對定罪量刑有價值的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合乎規律的聯系。也有的學者認為刑法上研究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刑法因果關系是作為刑事責任的客觀根據而存在於刑法之中的,它既是行為與結果之間的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果關系,同時又是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因果關系,是事實因果關系與法律因果關系的統一。刑法因果關系是哲學因果關系在刑法中的體現,和哲學因果關系具有一致性,他們都有以下特點:客觀性:原因(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相對性與絕對性:在普遍聯系的鏈條中原因與結果是相對的,孤立考察某一原因(行為)與結果的關系,原因(行為)和結果的地位又是絕對的。時間順序性:原因(行為)須在前,結果須在後。復雜性:一因(行為)一果、一因(行為)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因果關系既有必然也有偶然:即導致結果發生的原因既有必然原因也有偶然原因。必然因果關系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與其所必然(合乎規律地)產生的結果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偶然因果關系是當危害行為本身並不包含著產生危害結果的根據,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並由介入因素合乎規律地引起危害結果時,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㈢ 怎樣認定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一,刑法的因果關系是犯罪客觀要件中的選擇要件?
解析:犯罪客觀方面的要素:危害行為、危害結果、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行為的時間、地點、方法等。其中,只有危害行為是客觀方面的必備要素,而其它都是選擇性的要素。
因果關系僅僅存在於實害犯,如:結果犯,不存在危險犯、行為犯、舉動犯之中,因為這些犯罪都存在犯罪行為,但是不一定存在犯罪結果。比如:甲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但是,沒有任何犯罪結果發生,甲構成犯罪只是危險行為本身,不存在所謂的危害結果,就不存在因果關系這個構成要件了。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只存在於實害犯(造成實際損害的犯罪),包括未遂的故意殺人罪,根本不存在結果,只存在故意殺人的行為,最終未遂又怎麼可能有因果關系?
1,危害結果在刑法中的意義包括區分此罪與彼罪么?
解析:包括。有的刑法條文明確規定以危害結果的大小輕重或是否造成危害結果的嚴重危險作為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比如:聚眾斗毆犯罪中,致人重傷或死亡結果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這樣的罪名正是以犯罪行為的危害結果來區分此罪還是彼罪。
還有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等轉化型犯罪。
2,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要怎麼區分認清?
解析:一般情況下,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很容易區分,但是,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就很難區分了。
A,一行為一結果之分析:
第一步:看是否構成刑法上的條件關系。刑法上的條件關系:如果存在「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無前即無後)的關系,就認為有因果關系,實則為必要條件說。比如:甲因瑣事與乙發生爭執,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導致乙的心臟病發作,救治無效而死亡。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注意:存在因果關系並不意味著必然承擔刑事責任,千萬不能以是否需要定罪來判斷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標准。因為甲推乙的行為雖然是故意,但是不代表這就是是刑法上的故意或過失,也有可能是意外)
第二步:如不存在刑法上的條件關系,看是否構成假定的因果關系,有該條件固然能產生結果(充分條件),但即使無該條件,由其他條件也能產生同樣結果(非唯一的充分條件),肯定說,有因果關系(無前有後,有前有後)
B、兩行為(或事件)一結果之分析:要判斷前條件還是後條件與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這是判斷因果關系的重點。注意:這里的兩個行為包括行為和自然事件。
判斷標准:先看兩條件是同時發生還是先後發生,如同時發生,看是否二重的或重疊的因果關系;如先後發生,除了重疊的因果外,主要就是所謂的介入因素問題。
1、兩行為同時發生:
先看是否符合條件說,符合條件說,有因果,公式仍然是「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
如果不符合條件說,再看是否符合二重的因果關系:不符合條件說,但擬制為有因果,指二重的因果關系。
同時成就的兩個以上的條件分別都能導致結果,但在無意思聯絡下,競合在一起導致了結果的發生。整體考查說,如果任何一個行為單獨均能發生結果,除去全部行為將不發生結果,則全體行為都有因果關系。(有一必有後,無二必無後)
2、兩條件先後發生,
先看前條件是否足以單獨地導致結果的發生(否則可能是重疊的因果關系):
如果前條件足以單獨地導致結果的發生,則有兩種可能,或者是前行為與結果有因果關系,或者是介入因素(後條件)與結果有因果關系(或曰因果關系被切斷)。
注意:先後的兩個條件,前條件在司法考試中一般是行為人的行為,後條件即所謂介入因素,可能包括非行為的自然事件。為便於分析,將前條件稱為A,後條件稱為B,結果稱為C。
解析:介入因素包括四種形態:自然事件、他人行為、被害人自身行為、行為人的第二次行為。
解題步驟
1、在有介入因素的情況下,一定要先看介入是異常的還是正常的(或曰是獨立於前行為還是附屬於前行為的。)以一般人的生活邏輯為標准進行判斷,一般人能想得到的就是正常的、附屬的(例如殺人後拋屍就是合乎生活邏輯的)。
2·1、如果介入因素是正常的或附屬的則不切斷前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
2·2 如果介入因素是異常的或獨立的,還要看介入因素對結果發生作用的大小。
2·2·1 如介入因素只是略微提前結果的發生,僅有介入因素尚不足以導致結果的發生,不切斷前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
2·2·2 如介入因素足以單獨地導致結果的發生,切斷前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
舉例:如甲的行為已經導致乙重傷,瀕臨死亡,後來,丙對乙毆打,只是導致乙的死亡時間略微提前,僅有丙的行為尚不足以導致乙死亡;但是,如丙開槍射殺乙,丙的行為足以單獨地導致乙死亡,應認定丙的行為切斷了甲的行為和乙的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斷絕)。
介入因素是因果關系部分的重點,尤其是行為人的第二次行為和介入因素對結果發生作用的大小這兩個要點。注意對介入因素切斷因果關系後可能結合未遂、預備、罪數深入考查。
3 例外:如前條件或同時條件之一不足以單獨地導致結果的發生,看是否重疊的因果關系:單獨的一個條件不能導致結果,兩個條件並存才能導致結果,肯定說,認為這種情況下兩個條件都與結果有因果關系。(無一必無後,合並方有後)實際上用條件說也可以得出此次結論。
注意: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模式:不履行義務才是因,產生危害結果(廣義,指侵害和威脅)。
3,不作為如何違反禁止性規范?
解析:義務的產生途徑主要由於:(1)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要構成犯罪,還必須以刑事法律規定的義務為依據。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偷稅罪、遺棄罪、侵佔罪等,都有刑法的明文規定。(2)行為人職務或業務上的要求。例如,值班醫生有義務搶救病人,交通警察義務指揮交通,消防隊員有義務撲滅火災,等等。(3)因實施一定的法律行為而產生的義務。如某甲受雇為某一家庭護理卧病在床的老人,就承擔起了維護老人健康、安全的義務。(4)因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當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給法律所保護的利益造成危險時,行為人具有排除這種危險的特定義務。
注意:不作為不代表沒有行為,作為和行為不是同一個概念。所謂不作為犯罪就是有作為義務的行為人違反禁止性規范而不作為。
比如:法律命令消防隊員必須救火,消防隊員不救火的行為就是典型的不作為,並違反命令性規范。法律禁止醫生見死不救,醫生看見患者不進行救治就是典型的不作為,並違反禁止性規范。
4,行為人的身體動作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是相對於刑法的命令規范和禁止規范而言的是什麼意思?
解析: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包括積極的行為,如拿刀殺人行為,也包括消極的行為,如醫生見死不救。
兩種行為均可構成故意殺人罪,前者是直接故意即希望被害人死亡,後者是間接故意即放任被害人死亡。
刑法禁止規范如禁止殺人,行為人積極的殺人(希望)如普通的拿刀故意殺人,
刑法命令規范如命令醫生必須救治病患,但是醫生通過消極的行為放任病人死亡,就是違反命令規范構成故意殺人罪。又如負有救助義務的丈夫看見妻子意外落水,卻不積極救助而是放任妻子淹死,雖然並不希望妻子死亡,但是也不反對和排斥妻子死亡,也構成故意殺人罪。
即:法命令行為人應當實施某種行為,而行為人不做該行為構成犯罪(該行為既可能是積極行為也可能是消極行為。如:遺棄罪中的遺棄行為既可能是消極行為也可能是積極行為)
法禁止行為人實施某種行為,而行為人卻實施該行為構成犯罪。(如法律禁止公民任意剝奪他人生命權,而行為人積極故意殺人或消極放任故意殺人)
其實,禁止性規范與命令性規范均屬於義務性規范和強行性規范。區別在於方向剛好相反,命令性規范「必須」做某事,而禁止性規范是「不得」做某事。
㈣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
必然因果關系即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這種因果關系是在危害結果發生時要求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因果關系問題十分復雜,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或者三個層次進行掌握:(一) 必然因果關系和偶然因果關系 一般而言,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主要是指必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與結果之間有著內在的、必然的、合乎規律的引起與被引起的聯系;偶然因果關系是指行為本身並不包含產生危害結果的必然性,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偶然又有其他原因(條件)加入其中,即偶然地同另一原因的出現相交叉,有後來介入的這一原因合乎規律地引起這種危害結果。偶然關系常常僅對量刑具有一定意義,這也是我國刑法學通說理論的觀點。我國刑法一般理論認為,偶然因果關系原則上通常對量刑有一定意義,但並不能斷然否定偶然因果關系對定罪的影響,也就是說在特殊情況下有時候對定罪有一定的影響。(二)「條件說」——因果關系判斷的基點在某種意義上,偶然因果關系就相當於因果關系中的「條件說」如果以此為判斷方法,那麼就可以使得行為與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的問題大大簡化,只不過必須明確一點,那就是僅僅存在這種因果關系並不一定就必然存在刑事責任,此種因果關系僅僅是承擔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承擔刑事責任還要求行為人對行為後果主觀上存在罪過。也就是說,因果關系是承擔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而非充要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入手判斷刑事責任即犯罪構成問題,兩方面缺一不可,否則要麼是客觀歸罪要麼是主觀歸罪。採取客觀基礎與主觀罪過兩方面來判斷刑事責任的思路,有助於簡化我們對刑法上因果關系的把握。(三)「介入因素」——判斷因果關系不得不討論的問題採取上述條件說判斷因果關系,在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提出因果關系中斷論,以防止因果關系認定的擴大化。因果關系中斷的原因在於先行行為在發生作用的過程中,因其他因素的介入,打破了預定的因果鏈。於是,在一個危害行為的發展過程中又介入其他因素而導致發生某種結果的場合,如何確定先前的危害行為和最後的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總體而言,介入因素包括三類情形:自然**、他人行為以及被害人自身行為。如甲以殺人故意向丙的水杯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葯,但在丙喝下含有毒葯的水而該毒葯還尚未起作用時,丙的仇人乙開槍**了丙,則在甲的投毒行為在向導致丙死亡的發展過程中,乙開槍的行為就是介入因素。這里介入因素就是他人的行為。一般而言,在介入因素的情況下,先前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否被中斷或切斷而導致不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主要考慮介入因素的性質以及同先行行為之間關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現是異常還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獨立還是從屬於先行行為?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現是異常的、介入因素本身獨立於先行行為,則先前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被切斷而導致不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反之,則先行行為同危害結果的因果聯系並未切斷而仍存在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如上訴甲投毒殺丙的案件中,介入因素——乙開槍殺丙的行為的出現顯然是異常的、是獨立於甲的投毒行為,從條件說的角度來看,甲的行為與丙的死亡之間,不存在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的聯系,所以沒有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
㈤ 刑法中因果關系是什麼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指為刑事法律所規定的、存在於符合構成要件的危害行為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能夠影響刑事責任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因果關系是確定行為人有罪無罪的重要依據,若犯罪結果的發生與行為人的行為不存在因果關系的,不得認定其有罪。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㈥ 什麼是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一種社會現象的變化引起了另一種社會現象的變化,表明這兩種社會現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指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指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件中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當危害結果發生時,要確定某人應否對該結果負責任,就必須查明他所實施的危害行為與該結果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
刑法的因果關系,與刑法的目的、任務、機能相關,故自有其主觀判斷性。刑法因果關系是受刑法目的規制的。一定的行為是否與危害結果有刑法的因果關系,必須依照立法者、司法者的主觀判斷。這種判斷以一定的客觀事實聯系包括事實因果關系為基礎。如故意殺人罪,醫生故意注射毒葯而令病人死亡,構成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又如醫生以殺人的故意,對病人在其求救時不予救助,致其死亡,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前者,刑法因果關系以行為人的作為和危害結果為判斷的基礎,而後者,則以行為人的不作為、危害結果以及行為人的作為義務為判斷的基礎,在這里,行為人的不作為和病人之死亡結果是沒有事實的因果關系的,而僅僅是因為作為義務的存在而具有一種事實的聯系,但也由此而具有刑法因果關系。但是在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上,事實因果關系是刑法因果關系的物質前提,只要某一行為在邏輯上與危害結果存在這種必要條件聯系,無論作用大小,距離遠近,都應作為事實原因而納入刑法因果關系的候選對象中,而不能在此區分原因與條件,從而將部分必要條件排除在此范圍之外。甚至還要考慮存在一定的事實聯系,以避免判斷不合理。
(一)刑法因果關系首先是一種聯系。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和其它的事物相互聯系著的。
(二)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因為只有人的行為才能給予法律上的評價,自然力或者動物力縱使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結果,也不能以刑法來處罰它們。
(三)人的行為是有主觀罪過的行為,才能成為刑法上的原因,如果沒有主觀罪過,人就不能對他的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自然不能認為行為和結果之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雖然我們在研究和司法實踐中認定因果關系時,應考慮各種事實的條件,但只要被確定為刑法上的原因的人的行為,則必然有主觀上的罪過。
㈦ 刑法的因果關系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指的是犯罪法子的危害行為造成了一個危害結果,而兩者之間屬於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通常因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們主觀為轉移;表現為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原因在先,結果在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㈧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是什麼意思什麼才構成因果關系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指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指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要件中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以下關系就會構成因果關系:
(一)犯罪構成因果關系
有一些直接故意結果犯在犯罪構成要件上規定必須出現 法定危害結果才構成犯罪,對於這些犯罪來說,它們不存在犯罪未遂、預備、中止, 例如《刑法》第142條規定的生產、銷售劣葯罪即屬於這種情況。這些犯罪的犯罪構 成的法定危害行為和法定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屬於定罪因果關系,因此,可稱 其為「犯罪構成因果關系」。間接故意結果犯、過失結果犯的犯罪構成中法定危害行為和法定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屬於犯罪構成因果關系。
(二)犯罪既遂因果關系
對於許多直接故意結果犯而言,它們存在犯罪未遂、預備和中止的未完成形態,即使未出現法定危害結果,也可以構成該直接故意犯罪。因此,在這些犯罪的罪狀中法定危害行為和法定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判斷犯罪 既遂和犯罪未遂、預備、中止的要件,而不是判斷其危害行為是否構成該罪(即判斷犯罪性質)的要件。法定危害行為才是判斷其犯罪性質的要件。因為這些犯罪的罪狀中的法定危害行為和法定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屬於判斷是否構成犯罪既遂的因果 關系,因此,可稱其為「犯罪既遂因果關系」。
(三)法定定量因果關系
在一些犯罪的罪狀里,在基本的犯罪構成之外還規定了一些加重法定刑的情節,基本犯罪構成里的法定危害行為與這些加重法定刑情節中的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未影響到該罪的成立,也未影響到既遂和未遂的判斷,但是,它影響到量刑的輕重。因此,其因果關系可稱為「法定定量因果關系」。例如,在《刑法》第238條第二款規定的非法拘禁致人重傷的情況中非法拘禁行為與致人重傷之間的法定因果關系應屬於法定定量因果關系。
㈨ 刑法上所說的因果關系
刑法學上的因果關系理論,是刑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陸法系國家,自十九世紀提出因果關系理論至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學說和觀點,且隨著刑法理論的向前發展,先後出現了一系列極有影響的因果關系理論。而英美法國家刑法學中的因果關系理論,則將因果關系區分為事實因果關系和法律因果關系。所謂事實上的因果關系,就是客觀存在於外界之中的先行為與後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聯系。這種聯系是純自然的存在,與人的主觀認識沒有任何關系,與法律規定也無關。而所謂法律原因,就是在法律上有價值的原因,也就是事實原因中,能夠被法律認為應讓行為人對產生的危害結果承擔責任的原因。〔1〕我國的刑法理論,秉承前蘇聯的刑法理論,在因果關系問題上,局限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上的必然性聯系和偶然性聯系以及內因和外因的論述上,而造成對刑法因果關系的種種理解,從而使學說觀點長期爭論不休。一方面固然有利於刑法理論的研究和發展,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對因果關系的理解混亂不堪。在刑法因果關系問題上,還存在刑法因果關系的研究對象、范圍以及刑法因果關系的機能等一系列問題的爭論。
一、刑法因果關系的界定
刑法因果關系,有的學者認為,是指犯罪實行行為與對定罪量刑有價值的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合乎規律的聯系。〔2〕也有的學者認為刑法上研究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3〕還有的學者認為,刑法因果關系是作為刑事責任的客觀根據而存在於刑法之中的,它既是行為與結果之間的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因果關系,同時又是為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因果關系,是事實因果關系與法律因果關系的統一。〔4〕種種不同的觀點,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刑法因果關系。從以上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一)刑法因果關系首先是一種聯系。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和其它的事物相互聯系著的。(二)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因為只有人的行為才能給予法律上的評價,自然力或者動物力縱使造成了嚴重的危害結果,也不能以刑法來處罰它們。(三)人的行為是有主觀罪過的行為,才能成為刑法上的原因,如果沒有主觀罪過,人就不能對他的行為所造成的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自然不能認為行為和結果之間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雖然我們在研究和司法實踐中認定因果關系時,應考慮各種事實的條件,但只要被確定為刑法上的原因的人的行為,則必然有主觀上的罪過。除了上述的幾種觀點,我們能否從其它的角度來觀察刑法的因果關系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要從其它的角度來看刑法因果關系,應該先考察刑法因果關系的機能,以及研究刑法因果關系要解決的問題。刑法的因果關系理論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判斷因果關系是否存在的問題,二是判斷存在的因果關系對犯罪構成要件有無重要性的問題。〔5〕刑法的因果關系有兩個機能,一是定罪的判斷機能,即根據刑法的因果關系,要為誰定罪,也即判斷犯罪的主體。二是量刑的機能,即在各個犯罪主體之間如何讓其承擔刑事責任。這兩個機能和上面的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具有密切的聯系,當然,定罪和量刑是不能割裂的,而應該是緊密聯系的。在現實生活中,行為人的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結果,這種事實的聯系(包括事實的因果關系)如果被刑法認定具有刑法的意義,即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否則不能作為犯罪來處理,如行為人是未滿14周歲的兒童,其行為不構成犯罪,行為和結果之間也就沒有刑法因果關系可言。這里不是說刑法因果關系是犯罪的構成要件的內容,因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便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因果關系。〔6〕在量刑上,刑法因果為犯罪主體確定刑事責任,是刑事責任的依據。如行為人甲以殺人的故意持刀傷害某乙,乙受傷住院,適逢醫生丙與乙舊有讎隙,乃故意不為救助,致乙死亡.在此案中,甲和丙的行為自然構成犯罪,但是應該如何定罪和量刑還要依靠刑法因果關系理論來指導。日本學者野村稔認為由於刑法將人的行為作為規范的規制的對象,因此人的行為與結果(外界變動)之間的因果關系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場合,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被肯定,亦即將結果歸因於行為,因此將結果包括在內的廣義的行為作為評價對象而進入了刑法的世界(刑法評價對象的確定機能)。也就是說,關於刑法的因果關系是從外界的變動出發,就刑法的評價對象的人的行為予以發現之際,幫助人的思維方式。〔7〕
事實的因果關系,已如前述,是一種客觀的,自然的聯系。而刑法的因果關系,則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先從刑法的目的談起,因為即言因果關系有刑法的意義,以及其有重要的機能,自然不能脫離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可以籠統的說總有保護社會生活利益的內容。而刑法的機能或者任務,也都有保護社會的含義。主法益論者,認為刑法的目的和任務在於法益的保護,因此當法益受到侵害或者威脅時,刑法自然會介入社會個人的生活,論行為人與法益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從而為行為人定罪量刑。我國刑法第二條規定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因此若有對上述保護對象的侵害,刑法就會有所反應。但是對社會生活利益的侵害,有人的行為亦有自然力以及動物力,對後者,因其非人力所能預料,難以控制,故而不具可罰性;而前者,也要區分而對待,在客觀的事實中,人的行為是危害結果的原因,但是在刑法的意義上,則並非這種事實的原因就是刑法上的原因。如行為人並無主觀的罪過,則縱使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也不能對之定罪量刑。所以,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同於事實的因果關系。比如在間接正犯的場合,如行為人驅使動物傷害他人。這里,在客觀事實上,他人被傷害的結果,是因為動物的襲擊,而這危害結果與動物的襲擊之間有事實的因果關系,但是刑法不認這種事實的因果關系為刑法的因果關系。行為人與動物的襲擊和他人的傷害結果,有一定的事實聯系,又因為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罪過,因此,行為人的驅使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依從刑法的目的、任務和機能出發,被判定為有刑法的因果關系的存在,行為人應該承擔刑事責任。有的學者認為,刑法因果關系首先是客觀世界存在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這種基本表現為哲學上外因與結果之間的關系。〔8〕應該承認,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以事實聯系(包括事實因果關系)為判斷的物質基礎,但它本身不是事實聯系,也不是事實因果關系本身。事實因果關系僅僅是事實聯系中的一種,事實聯系的范圍更為廣泛,它包括一定的條件。刑法因果關系與刑法的目的、任務及機能密切相關,而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事實的聯系及事實的因果關系則是客觀的一種聯系。在客觀的事實中,人的行為都可以是對社會生活利益的侵害結果的原因,但是在刑法上,刑法因果關系不同於事實因果關系。人的行為有的有主觀上的罪過,有的則沒有主觀罪過,前者,自然有刑法的意義,而後者,則不具有刑法的意義。出於保護的目的,刑法一旦查明有社會生活利益被侵害的事實,則必依一定的標准,在造成危害結果的諸多事實聯系中尋出具有刑法意義的因果關系,對行為者加以刑事責任。從這種意義上看,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判斷或評判。所謂判斷,是指一定之認識主體基於其特定的目的或需要,依據已認識的客觀材料運用抽象的思維方法對事物或現象所作的一種確定。刑法以其自身的目的、任務和機能,而帶有一定的價值取向,以此為出發點,對社會中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進行評判。在現實中,一般都是先有危害結果的發生,然後根據危害結果和各種事實,查明案件,理清各種事實聯系,從中判定什麼樣的行為應對此危害結果負責,應怎樣負責即是一個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過程。在這過程中,判斷的主體是立法者,執行者則是司法者,對象是行為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而事實之因果關系則是一種認識,因其具有客觀性而不容主觀的判斷。但是刑法因果關系並非純主觀的,它是以一定的事實聯系為基礎的。事實的因果關系也是以一定的事實聯系為基礎的,而其本身就是一種事實聯系。大陸法系早期的條件說,即認一切行為在論理上可以成為發生結果的條件,都是結果發生的原因。〔9〕就是以事實聯系為因果關系的基礎,甚至就以不具有刑法意義的事實聯系為刑法因果關系。而後來的原因說,則於事實聯系中擇一定之原因為刑法上的原因,自然考慮事實的因果關系。再到後來是相當因果關系說,則更體現刑法的因果關系理論是一種判斷的理論。相當因果關系說,以條件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認為由其行為發生該結果在經驗上是通常的,即限於被認為是「相當」的場合,肯定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在相當因果關系說中,「相當性」判斷是一個關鍵的問題。〔10〕在相當因果關系說中,還有分主觀相當因果關系說、客觀相當因果關系說和折衷的相當因果關系說。主觀說認為對因果關系的判斷,以行為人之主觀為主,即行為人能否認識行為與危害結果之相當性;而客觀說則以社會一般人的經驗考察行為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相當性;折衷說則結合兩者,以平衡社會及個人權利,不致強求個人,也不使社會之生活利益受損害。而所謂相當性,也是一個判斷的問題。折衷的相當因果關系,立法者及司法者立於社會一般人的經驗以及個人的特殊情況所為的一種對行為的評判。日本刑法學者野村稔認為,相當因果關系,也就是在一般人的經驗上,只看這種行為,通常被認為會發生這樣的結果,這種場合就存在因果關系。所以,將它作為定型的判斷,在構成要件該當性的層面予以論述。至此,相當因果關系就與構成要件該當性這樣的刑法評價發生關聯。〔11〕
疫學的因果關系,也是表明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具有一定價值取向的評判,所謂疫學的因果關系,是由於產業、食品、葯品等公害犯罪中,往往難以確定因果關系,但是如果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發展,由於沒有被科學的自然法則完全解明,就否認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對大多數公害犯罪就不能認定,就不能追究行為人的責任。為了解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就提出了疫學的因果關系。〔12〕因為難以查明事實的聯系,但又不能違背刑法的目的,所以還是依一定的經驗,認產業、食品、葯品等公害犯罪中行為人的行為,與出現的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的因果關系。此種理論已為某些國家司法實踐所採納,〔13〕而甚至在英美國家,有案例採取嚴格責任理論,某些對於特定行為的一個或多個行動要件不要求故意、輕率、甚至疏忽的犯罪被稱為嚴格責任犯罪。〔14〕將嚴格責任犯罪區別於一般意外事件,而認為行為人的行為,縱使沒有主觀的罪過,也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刑法的因果關系,應當負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刑法目的性非常明確和明顯。
刑法的因果關系,與刑法的目的、任務、機能相關,故自有其主觀判斷性。刑法因果關系是受刑法目的規制的。一定的行為是否與危害結果有刑法的因果關系,必須依照立法者、司法者的主觀判斷。這種判斷以一定的客觀事實聯系包括事實因果關系為基礎。如故意殺人罪,醫生故意注射毒葯而令病人死亡,構成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又如醫生以殺人的故意,對病人在其求救時不予救助,致其死亡,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前者,刑法因果關系以行為人的作為和危害結果為判斷的基礎,而後者,則以行為人的不作為、危害結果以及行為人的作為義務為判斷的基礎,在這里,行為人的不作為和病人之死亡結果是沒有事實的因果關系的,而僅僅是因為作為義務的存在而具有一種事實的聯系,但也由此而具有刑法因果關系。但是在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上,事實因果關系是刑法因果關系的物質前提,只要某一行為在邏輯上與危害結果存在這種必要條件聯系,無論作用大小,距離遠近,都應作為事實原因而納入刑法因果關系的候選對象中,而不能在此區分原因與條件,從而將部分必要條件排除在此范圍之外。〔15〕甚至還要考慮存在一定的事實聯系,以避免判斷不合理。
對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因果關系的區別,早有學者提出,如有學者認為,刑法中的因果關系與先驗范疇的因果律不同,與自然科學的必然性因果法則不同,而與歷史學的個別因果關系的因果意義是相同的。刑法學的認識目的是關於個別的因果關系的認識。〔16〕但是刑法因果到底是什麼,應如何界定?本文從刑法本身的目的、任務以及機能出發,區分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聯系以及事實因果關系,認為刑法因果關系是由立法者所評判,而表現為人的行為與其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據以判斷確定犯罪和刑事責任的法律上的聯系。這一界定沒有改變多少,主要包含著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一)刑法因果關系是一種有價值取向的判斷。出於刑法的目的、任務和機能,刑法認一定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而不局限於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從而具有一定的主觀判斷性。(二)刑法因果關系依然是一種聯系,是人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三)刑法因果關系有兩個機能,一個是定罪上的機能,一個是量刑上的機能。已如前述,刑法因果關系涉及對犯罪請便的認定和刑事責任的承擔。(四)這種聯系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所謂具有法律意義,是指這種聯系因其本身涉及法律的目的和機能而進入法律的視野,且最終由法律進行評判。如某甲為一汽車運輸隊的修理員,明知由駕駛員所駕駛的汽車有故障的存在,但故意不予維修,駕駛員在不知情況的條件下,在一次出車中發生了重大的事故。在此案例中,修理員的不作為與事故之間顯然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而駕駛員的業務行為則與事故固然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但其不具有刑法之意義,不是刑法因果關系,從而修理員的行為構成犯罪,而駕駛員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二、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探討
我國刑法理論承前蘇聯刑法理論,雖有很大的發展,但許多問題仍局限於舊的理論和學說之中。刑法的因果關系問題,一直受蘇聯刑法學中的因果關系理論的影響,也存在著必然性聯系和偶然性聯系的爭論,同時也有內因與外因的爭論,使我國刑法因果關系問題的認為混亂不堪。時至今日,不少學者紛紛主張,應該從新的思考角度來研究我國刑法因果關系,也出現了不少對這方面的嘗試,有力的推進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發展,但在刑法因果關系問題上,還是有不同的爭論,〔17〕因此有必要對我國刑法因果關系問題進行探討。
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關於因果關系的論述,以及蘇聯刑法理論的影響,在現實中,存在著對刑法因果關系的性質是采必然性因果關系還是雙層次因果關系說的爭論。所謂必然性因果關系說,為前蘇聯刑法學家皮昂特考夫斯基所主張,這種觀點認為,只有行為人的行為與其所產生的必然的結果之間才存在因果關系。另一種必然、偶然因果關系說認為刑法因果關系是極為復雜的,既有主要的,作為基本形式的必然因果關系,也有次要的,作為補充形式的因果關系。而偶然因果關系是當危害行為本身並不包含著產生危害結果的根據,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並由介入的因素合乎規律地引起危害結果時,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這是刑法因果關系問題關於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爭論。而所謂內因和外因,是指事物發展的內在根據和外部條件,內因和外因被廣泛應用於事物變化的分析之中。我們知道,哲學中因果關系研究的目的在於發現事物之間存在的因果規律,以使人類運用這些因果規律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中獲得更大的自由,而刑法因果關系並不關注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是否符合規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而注重的是在具體案件中,當某一特定的危害結果發生時,到底有哪些人的行為或事件對結果發生起了作用,起了多大作用,行為人應承擔什麼樣的刑事責任。〔18〕哲學固然是具體學科的基礎,但具體學科本身有其不同的特點,這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哲學的因果關系,是客觀事實的,不容人的主觀意志創造,固然存在著必然因果關系和偶然因果關系,而且在原因上,是有內因和外因的區別,而刑法因果關系本身是一種帶主觀判斷性的法律上的聯系,自然有其自身的特點。刑法因果關系不必注重因果關系的必然性或偶然性,也不能在事實的聯系中尋求內因和外因的區別。而注重的是行為人的主觀罪過,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為危害結果負責,如何負責。因為刑法本身有極強的目的性,有其特別的任務和機能。
我國刑法因果關系問題上,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內因和外因的爭論,是因為並沒有把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聯系以及事實因果關系區別而對待,而是依據哲學上因果關系的理論,套在刑法因果關繫上。正是以事實的聯系的一些特點和性質來說明刑法因果關系,從而造成了理論上的混亂。筆者認為,刑法的因果關系完全不同於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但是以它們為判斷的基礎的。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理論長期宥於事實因果關系我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內因和外因的觀點,不能清楚的認識刑法的因果關系,而且,會在刑法因果關系的兩個機能的發揮上產生問題,可能導致不能認識具有刑法因果關系的行為和危害結果,致使有的犯罪行為不能被依法追究,從而不能達到刑法保護社會生活利益的目的,不能實現其任務和發揮刑法的機能。因此,在區別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之後,上面所說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內因和外因的爭論,或許可以從一個新的思考角度,而可以澄清問題。
所謂因果關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指一現象和另一現象這間的聯系的一種性質,前者表現出聯系的固定性、不變性和規律性,而後者,則表現出隨機性、無規律性。這兩者主要用於事實聯系或事因果關系的判斷上,屬於客觀世界的范疇,是事實因果關系所具有的兩種性質。事實原因中的內因和外因,則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根據和外部條件。刑法上原因中的內因,和人的主觀意志有密切的聯系。要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必須具有主觀的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犯罪中,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知道一定的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存在著事實的聯系或事實的因果關系,這也正是故意的認識范圍。行為人依據自己的認識,利用這種事實的聯系而實施一這種行為,構成犯罪。如在故意殺人罪中,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投毒的行為會致被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發生,而有意識地利用這種毒葯和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而有意識的利用或者放任,則其投毒或者放任的行為獲得了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中原因的意義。在不純正不作為犯中,如護士對求救的病人故意不給救助,護士明知病人會因沒有及時救助而死亡,但其基於自身的意志,利用這種事實的因果關系,采不作為的方式放任事實因果關系的發展,其不作為因此而具有刑法上的意義,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在過失犯罪中,行為人預見或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可以避免或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致使危害結果的發生。在過於自信的過失中,行為人預見到危險狀態,但相信自己可以避免,終因事實因果關系的作用而發生危害的結果。如甲駕車自坡上下,預見到可能撞傷行人,但其相信自己的駕技可以避免,然危害結果仍然發生。甲已預見到自己駕駛行為可能會造成危害的結果,此兩者之間的事實因果關系也有所認識,然甲仍以其意志實施行為,不嚴加註意反而相信自己,當結果發生時,因其注意義務的存在,其行為具有刑法上的意義,因果關系也存在。在疏忽大意的過失中,行為可能會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但行為人因違反注意的義務,而沒有認識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結果,故一旦危害結果的發生,行為就被賦予刑法的意義。在過失不作為犯中,因行為人違反了注意義務,從而也違反了作為義務,使事實的因果關系得以發展,而產生危害的結果。如值班的火車扳道工,因過失而忘記為火車扳道,致使行駛至此的火車出軌,造成重大事故。扳道工固然應該預見不實施作為會發生危害的結果,也應該知道負有作為的義務,但因過失而違反此雙重的義務,刑法自然認為其過失的不作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可見,刑法因果關系的存在,和行為人的主觀罪過有密切的聯系,是因為行為人主動積極地利用事實因果關系或放任事實因果關系或者違反注意義務令一定事實因果關系的實現,從而使其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的因果關系。因此,可以說行為人的主觀意志,是刑法因果關系原因上的內因,因其主觀的罪過出發,行為人的行為才具有可罰的根據,這種從內在的主觀出發的原因,可以說是刑法原因中的內因。而外因,則是其主觀罪過所支配的事實聯系或事實因果關系,是一種條件。行為人的主觀意志通過對外部的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的支配而使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的意義。如果沒有內因,只有事實的聯系或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是不能被給予刑法上的評價的。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不在於事實的因果關系,而是基於行為人的主觀意志,若行為人的主觀意志完全支配事實聯系的發展,則其應負犯罪既遂的刑事責任,事實聯系或因果關系並沒有完全發展者,為未完成的犯罪。而如又有其它的因素的介入,即應具體分析該介入的因素是否也具有刑法的意義,而判定其犯罪與否及量刑的問題。從刑法的目的、任務和機能考察,因果關系的認定,則是為社會生活利益的保護而令他人的行為為其結果負責任。故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不是事實因果關系或事實聯系的認識,而有主觀性的存在。因此,因為什麼而認行為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的因果關系,自是立法者權衡社會的利益(包括國家、社會、個人的利益)保護和行為人的個體權利的問題。因此,不能不慎重考慮。因此,犯罪構成要件是對立法者此種主觀的判斷的嚴格限制,在基本原則上講,則是近代法治國家的罪刑法定主義。刑法因果關系不能任由立法者和司法者的主觀判斷,而應明確的有犯罪的構成要件加以限制。而現在一般主張的折衷的相當因果關系說,也是對此種評判的一種限制,立法者及司法者應考察社會一般人的經驗,又結合行為人個人的利益,再由此進行刑法因果關系的判斷。
對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新思考,有的論者提出構建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理論體系的設想:第一層次,劃定具有法律價值性的一切事實。尋找的方法是「由果溯因」,首先用「butfor」公式找出與結果有關的一切行為和事件,然後由「社會經驗法則」進行篩選,最終確定具有法律價值性的一切事實。第二層次,從具有法律價值性的事實中尋找相當因果關系,決定結果責任的歸屬。〔19〕這種構想區分了刑法因果關系和事實因果關系,正是本文所主張的。刑法因果關系應該擺脫其與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的糾纏而造成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內因」和「外因」的爭論。而從刑法的目的、任務和機能出發,明確刑法因果關系的主觀評判性。另一方面,以罪刑法定主義和犯罪構成要件從基本原則和具體立法司法中發揮刑法的保障機能,這樣才可以既保護社會生活利益,也可保障個人的權利不受刑法的侵害,充分發揮刑法的兩個機能。上述的設想最終歸結於相當因果關系理論,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的學者認為,在相當因果關系說中,認為一般人不能認識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行為人特別認識的,兩者具有因果關系,將是否有因果關系歸結到是否認識,抹殺了因果關系的客觀性,是不妥的。〔20〕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依然沒有認識到刑法因果關系的主觀性,而局限於事實聯系及事實因果關系的客觀性中。刑法因果關系當然不能憑空而存在,必定要以一定的事實聯系及因果關系為其基礎,但刑法因果關系本身主要卻是一種主觀的判斷,具有強烈的法律意義。同時它又是主客觀相統一的,以客觀實在為評判的基礎。相當的因果關系說,本身就是刑法因果關系判斷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已經顯示出很強的優越性。而在我國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司法者往往自覺或不自覺的運用相當因果關系理論來判斷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聯系。〔21〕相當因果關系是值得借鑒的。總之,應從新的角度來考察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理論,應該從長期以來的混亂的爭論中走出來,加強對刑法因果關系本身的特點的研究,才能有利於刑法理論的發展。
三、不作為犯的因果關系
不作為犯因其不同於作為形式的犯罪的特點,而使他的因果關系問題更是爭論中的爭論。不作為犯,歷來是刑法行為理論的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簡要的談談刑法上的行為理論。在大陸法系的刑法理論中,刑法上的行為理論是一個漸次發展的過程。19世紀自然科學發展迅速,產生了因果行為論,認為行為是意思所惹起的外界的自然因果過程。而後的目的行為論,認為刑法的行為指人為達成其特定的目的而支配其身體所為的活動。到晚近的社會行為論,出現於20世紀三十年代,該論認為為了正確的理解行為,不能只從自然的物理的方面理解行為,而必須從社會的意義上來把握。認為行為的「社會性」是行為概念的本質要素。此外有日本學者團藤重光主張的人格行為論,人格行為論以行為是人格的主體的現實化的身體動靜為刑法上的行為。
在因果行為論上,對不作為,因其不具有外界的身體動靜,缺乏事實的因果關系,故而被排除在行為之中。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