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地位和作用
Ⅰ 你眼中的民法是怎樣的,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地位和作用,它與刑法、行政法等有何不同
民法是私法復,強調意思制自治,也就是契約自由。民法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道德,宗教等等在我們生活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它們的調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法律來干預。
行政和刑法都是公法,強調的是國家的強制性,必須服從。
Ⅱ 討論民法對我國依法治國的作用
A 民法對我國依法治國的作用
民法是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個法律部門,它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體現在:在法律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促進市民社會的形成;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以及促進人的觀念革新。
憲法確定我國基本治國方略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建設的基礎與核心。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中,民法作為與人類經濟、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個法律部門,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法治建設依靠法律,民法在法律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
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的基礎、關鍵和最基本的標志。在眾多的部門法中,發展歷史最悠久,因而也是最完善、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民法。眾所周知,商品經濟是民法產生的經濟基礎,而最早的民法就是羅馬法,它是當時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也體現了商品經濟最一般的規律。從羅馬法流傳下來的許多基本原則,如平等自由、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等;基本制度,如所有權、債權制度等等,一直保存至今,我國的民法也不例外。解放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由於民法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特性,民法逐漸受到重視,《擔保法》《物權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的出台就是體現,老百姓也逐漸認識了民法,了解了民法。如今我們翹首以待《民法典》能得以出台,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法治建設將會更上一個台階。
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要求經濟運行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市場供求關系來組合生產要素和分配多元的利益,這對市場主體的自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法所具有的平等、公平的品質是對這種自覺性的最好扶持與保障,這正與市場經濟關系的內在要求相符合,因而民法必然成為市場經濟的法律選擇並發揮著主導作用。民法的發展歷程說明了「民法是一切部門法的基礎,其他部門法可以說都是從不同側面對民事法律關系和基本原則的保護、充實和發展,或者為它們的完滿實現創造必要的法制條件和環境」。又由於民法被實踐所證明的正義性,其他法律也逐漸吸收了民法蘊涵的平等、自由、人權的價值觀念以及源遠流長的基本原則。「有關平等、自由的觀念,往往都是先在民法中予以確認,而後才見諸憲法的。民法的許多觀念幾乎不需要經過任何加工即可成為法哲學的研究對象,成為整個法學發展的向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法對多元利益的調整功能使競爭激烈的社會向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因此,民法是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主要法律規范,它與市場經濟的關系較之其他法律部門更加密切。民法的發展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民法的進步將推動法治國家的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建立。
二、市民社會是法治產生的社會基礎,民法促進市民社會的形成
馬克思認為,隨著社會利益分化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兩大相對立的體系,整個社會就分裂為市民社會和政治社會兩個領域。可見,市民社會是與國家相對應的私人自治領域,在這個領域內個人自由地進行商品交換,合理地追求著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在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關繫上,先有市民社會,後有政治國家,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產生的前提,政治國家是市民社會的體現。如果「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正式表現的一定的政治國家」。那麼,這樣的政治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二元分化是中國法治建設必須選擇的進路,因此市民社會的建立是中國法治之路的不歸選擇。
但是,如何建立市民社會?由於歷史原因及現實情況,我國的市民社會不可能像西方國家的市民社會一樣自發形成,只能靠外部力量的規范與引導。這一外部力量直接表現為民法。「民法在市民社會的表現形態就是私法自治,私法至上是市民社會的一種內在信念。市民社會中人的價值在法律上反映為兩個方面,即私權的充分享有和私權的不受侵犯。」民法是市民社會的基本法,這一歷史使命唯有民法才能完成。民法對市民社會的規范與引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用權利本位、意思自治的基本理念、平等公正的價值及具體制度來保證私法主體的利益和經濟民主的實現;另一方面它又通過界定國家權力運作的范圍,來控制政府權力的濫用,以尊重私權,真正實現私法自治的美好局面。民法實質調整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之間的關系,民法越發展,市民社會越發達,政治國家的領域也就越狹小,民法成了市民社會建立與發展的主要動力。可見,確立民法的基本地位是正在形成中的市民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民法重要作用的又一體現。
三、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法治是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現代法治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沒有市場經濟,法治國家的建立將是空中樓閣。綜觀人類社會的歷史,法治總是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有關,而與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以國家壟斷為內容的產品經濟、計劃經濟無緣。西方國家法治建設的經驗告訴我們,市場經濟是法治建設的經濟基礎,一個國家法治的實現程度取決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依法治國依賴充實完備的法律,法律的出現源於社會的需要。而在自然經濟條件下,交換的不發達使得社會對復雜的法律規范需求很少,更多求助於習慣、宗教等;在產品經濟和計劃經濟體制下,政治和經濟融為一體,經濟關系由行政命令來調整,法律的作用微乎其微;市場經濟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是以市場作為配置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經濟關系靠經濟規律自發調節,社會需要大量的法律規范,法治國家才有實現的可能。市場經濟本質上必然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構成了法治的基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自我權益的關注更自覺、更積極,對法治的要求更強烈,民法成了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因為市場范圍的大小、市場成熟程度、市場經濟的發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主體的獨立程度。首先,民法以確認市場主體的獨立資格為首要任務。賦予市場主體以法律資格相當於為市場經濟注入鮮活的血液,它使市場經濟得以健康運轉起來。這種對主體資格的確認徹底摒棄了等級特權思想,培養了人們獨立人格與自由權利的觀念。市場經濟的張揚個性、追求平等、自由、效率的特性正好滿足了民法公平、正義、自由的精神內涵,從而民法的作用就是解放人們的思想,使市場經濟充滿活力。其次,民法以通過設置並不斷壯大民事權利的方法,使人們得以自由地從事民事行為並受到民法的保護。再次,民法通過規定基本制度與原則來對多元的利益沖突加以協調,促使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進行。最後,民法的責任制度能保障市場主體權利的實現,從而創造一個和諧的競爭環境。
總之,民法以人為中心,以意思自治為基本理念,以權利為基點,以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則為手段,以責任制度為保障,為市場經濟法治化作了科學的構建,使市場經濟獲得了一個完整的法制基礎以及成功的法治模式。」
四、法治建設是人的工程。民法推進人的觀念革新
法治建設歸根結底是人的工程。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也必然是依法治國的主體。法治的實現不僅在於有無良法的存在,更在於法律被遵守的程度。守法的行為源於守法的觀念,守法的觀念來自對法律的信任,亦即對自己及他人權利的尊重。因此,權利觀念的培養是法治建設的思想基礎。沒有觀念的革新,法治便是空談。
中國古代由於長期的自然經濟與重農抑商、重刑主義,使得商品生產與交換被遏制在極狹小的空間內,商品經濟極不發達,也無從產生自由、平等、公平等觀念;並且由於幾千年專制體制即人治社會對中國的政治統治、身份有別、國家本位的思想統治,使人們習慣於從義務的角度思考自己和評價他人的行為,因而很難滋生出權利的意識。在人格不獨立、身份不平等、身體不自由的地方,法治便是遙遠的夢想。而民法蘊涵的傳承於羅馬法的私法自治、身份平等、私權神聖的基本理念,必然有助於現代社會人們權利觀念的培養,而且只有在這種權利文化中才能造就出法治所需要的理性公民。隨著民法原則被憲法升格為民主與法治的普遍原則,權利觀念已滲透到整個社會中。高度宣揚民主與民法精神,使公民的權利觀念由「權力本位」向「權利本位」轉變,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公民具有正確的、強烈的權利義務觀念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條件,因為從根本上說,法治要靠公民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來實現。
總之,民法是權利法的性質,獲得私人的權利是民法的終極關懷。盡管任何法律都以保護人的權利為宗旨,但只有民法表現得最徹底、最充分、最淋漓盡致。提高民法的地位有助於人們更好地去關注自己的權利,去尊重他人的權利,這樣,法律的權威必將樹立,法治的國家必將到來。
Ⅲ 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現中民法處於什麼地位
中國是法制文明發達很早的古國,已有四千多年沒有中斷的歷史,在漫長的法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諸法並存,民刑有分」的封建法律體系。在這個法律體系中,刑法是主幹,歷朝代表性的法典基本是刑法典,這是由於中國古代重公權、輕私權,以及其他的國情因素所決定的,但決不是說中國古代只有刑法和刑法史,而沒有其他法律和其他的法律史。相反,由於社會關系是復雜多樣的,法律調整的方式也是復雜多樣的。根據法律調整對象的特殊性和具體性,形成了除刑法以外的其他部門法,如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和訴訟法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民法逐漸在我國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而易見。
一、民法的概念
(一)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條從民法的對象和任務角度來看,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第1款對於合同所進行的概念界定,對民法的定義更為妥當的表述應為:我國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二)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 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 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 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 法,而不是特別法。
(三)民法的調整對象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指民法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人身關系.
二、民法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體制度使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能夠作為獨立平等的主體進入市場;法律行為制度賦予當事人以廣泛的行為自由和活動空間;物權制度控制著主體對各種物品的權利限度,同時也保護著主體對特定物品的正當權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沖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運行提供方便。債權制度的確立,實現了讓渡商品和實現商品價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離,使商品交換在信用制度的擔保下,跨越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動了商品交換的進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於避免事必躬親;居間制度使得人們及時獲得相關信息;行紀制度使憑借專業組織為自己謀利成為可能。時效制度則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力,從而加快商品流通。簡言之,民法為現代化市場提供一般規則與市場主體的基本行為規范,使他們可以遵循這些規則進行活動,並使市場秩序獲得保障。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
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劃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劃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會和市民生活中,實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國家公權力不得隨意介入、干涉,這有利於抑制公權力的不當擴張與膨脹。權力機關不法或不當侵害民事權利,也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必將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綜上所述,民法作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自其誕生以來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與作用無疑是讓人震撼的。由此,人們對於民法社會作用和地位的認識和探究就應該不斷地深化與提高。而且,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具體內容的揭示,更要深入剖析制約或促進其功能發揮的諸要素,以民法的功能研究為切入點,洞察民法與社會其他現象的互動規律,實現民法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Ⅳ 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有什麼的作用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作為一系列復雜社會因素促成的產物,具有其深刻依據,且不可逆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以現代化的法律促成並維護社會的現代轉型,已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不歸選擇。「在全球現代化甚囂塵上的今天,無論我們給出什麼樣的理由來解釋中國人對民法典的想像和渴望,其本質仍然沒有逃離現代化編織的普遍主義的功利羅網。」囿於大陸法系的法治傳統,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必然要以現代化、體系化的成文民法典為載體。但「自從世界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各個國家都毫無例外地面臨現代性的挑戰,尤其是那些傳統深厚的文明古國」。中國正是如此。中國民法學者在向著既定目標奮勇前行的步伐中,卻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特殊的來自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羈絆,斬不斷、理還亂,使他們經常產生壯志難酬的感慨。本文擬從分析中國民法現代化的背景出發,反思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提出緩和中國民法面臨的悖論和加快中國民法現代化進程的策略性建議。
一、民法現代性問題及其具體表現
現代化表徵一個社會急劇變動的過程,現代性則表徵現代社會的屬性。因此,法的現代化就是使社會生活中的法具有更多的現代性,更多地體現現代社會法的特徵。對於法的現代性因素,較為全面的概括是:1.公開性。法律的內容、法律制定與實施的過程應該向社會公開。未經公開的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2.自治性。法律是一套獨立的並由專門的機構運用專業知識加以適用的規則體系,法律活動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3.普遍性。法律調整的是一般人的行為,其價值內涵是法律面前必須人人平等,反對並消除特權現象;4.層次性或稱道德性。法律必須具有一定的內在的道德性,即法律必須符合一定社會特定歷史時期普遍的價值准則,並與人類社會最低限度的價值觀念保持一致;5.確定性。法律的內容、至少它的中心含義應該盡可能明確、無歧義,能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和安全,而不應模糊不定、自相矛盾、過於原則,不確定的法律只能給社會帶來不確定;6.可訴性。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規定的機構中通過爭議解決程序加以運用以維護自身權利的可能性;7.合理性。現代社會的法律機制必須成為由法律職業者操作的、符合一定理性原則的秩序機制,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從而能夠增加個人行動的可計算性;8.權威性。現代社會的法律就外在強制的效力而言,在社會生活規范體系中應該具有最高和核心的地位,具有不可忽視、不可冒犯的最高權威。
法律的現代性品格表明,法治現代化的核心是對形式合理性的追求和張揚。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結出的碩果。法治現代化的過程就是形式合理性變成自在自為的主體的過程。因此,「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法治現代化的一個基本的起碼要求,是否以形式合理性或程序化的制度安排作為法律運作的原則,這確乎構成了法制與恣意的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值得注意的是,法治現代化的歷史實踐證明,法律建構於非人格的關系之上,法律是無感情的,是以形式上正確合理的程序制定出來的,因而成為每個人行為的一般模式,從而使人的行為及其後果具有可預測性。但是法律從來沒有放棄對諸如正義、平等、自由、安全、利益等價值的忠誠,從來都把對價值基本原則的闡釋、維護和實現作為自己的宗旨。沒有價值底蘊的法律,其自身合法性必然遭到質疑,無法贏得人們的信仰,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調整作用。現代法律張揚形式合理性,僅僅是轉換了人類追求美好價值的方式,試圖通過凝固的智慧、而不再依賴不可靠的人,使這些價值得到普遍的實現。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是我們破解現代法治及立基於其上的資本主義經濟取得巨大成功的法門。
「法治理想得以鞏固的主要時期,乃是18世紀上半葉。當時法治的理想正逐漸地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實踐之中。」可見,現代法治的物質基礎是19世紀以前的社會經濟生活,總的看來,當時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平穩發展的黃金時代。政治上的相對穩定和經濟的平穩發展,要求法律秩序的穩定,要求確保法的安定性,使市場參加者可以進行計劃、預見自己行為的法律上的後果。這成為現代法治憑籍形式合理性取得巨大成功的約束性條件。這種生活條件下,法律通過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它所追求的價值。而20世紀以後的世界則演變為一個極度動盪的、高度分化的、急劇變化的、各種矛盾沖突空前激化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極不穩定的世界。轉換了社會基礎使得現代法治對形式合理性的張揚與其追求的價值出現了斷裂,形式和價值的割裂必然要導致致命的問題,絕對地追求形式合理性,不正義的內容也能合理。這就是法的現代性問題。集中體現為由於缺乏對地域性知識、特殊性問題以及非正式規范的關注,現代法治一味追求形式合理性,使得其自身的合法性受到廣泛的質疑,如優勢群體在法治的旗號下對邊緣群體的「合法」壓制。
作為原型意義上的現代民法是西方文明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現代性品格:
首先,現代民法以抽象的人格為邏輯前提。民事主體制度無視主體的豐富個性,確立了民事主體普遍的權利能力。這種普遍抽象的權利能力滌除了人身上的一切經驗因素,主體的個性被削平,感性的光輝被褪去,所有的人均被簡化為「人」這一高度劃一的類的存在。「他不知道農場主、手工業者和工場主、企業主,而只知道完完全全的法律主體,只是人,而且它視這種認為絕對自由的人。」生活世界中人的千差萬別,完全被抽象掉。唯如此,主體自我才能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而且對其自身的行為和社會地位負責。人類歷史才能實現從身份到契約、從歸功上帝到追求自我成就的發展。
其次,現代民法以民法典為基本載體。完備的民法典是大陸法系的一個基本特徵。在大陸法系只有通過制定民法典才能實現法治現代化。民法典以形式合理性作為貫穿民法制度設計始終的基本宗旨。民事主體被假定為理性人,民事行為被假定為理性行為,行為標准被假定為理性人標准……。關於「理性標准」的假設是民法體系的基石,正是基於這些假設和抽象,民法完成了對生活世界的簡化,建構了民法的大廈——民法典。民法典按照形式合理性的要求,全面規范了私人生活,將公權力阻隔於私人生活之外,製造了一個完全屬於市民的法律空間,為個體追求自由、知識、財富、幸福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再次,現代民法以普適主義的普遍性知識消釋地方性知識。現代民法是由理性人、法律行為、法律關系等概念、原則、制度在抽象的人性、普適的自然法精神的基礎上建構的,它是啟蒙思想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的具體化,它可以游離於形形色色、多樣化的社會生活。民法制度被視為是一種普遍性的知識,「放之四海而皆準,行諸萬世而不惑」。相應地,在普適主義的籠罩下,地方性知識往往被視為進步的障礙。日本學者穗積陳重在研究羅馬法對德國民法的影響時,就指出「羅馬法系經學理的研究之世界帝國法,而德國法則系成於種族習慣的自然狀態之限人、限地法。羅馬法之世界統一性,其發達之基礎,在於希臘斯多噶哲學之自然法說,無民族或地域之特殊性,……。故此文、野二法互相接觸,恰如冷熱二物相觸,冷體必吸收熱度,劣等文化國之必繼承優等文化之法制,乃自然之勢也」。
現代民法具有明顯的現代性品格,它以法典化的制度形式展示自我,外在性、直觀性追求形式合理性。當民法作為一種世界性知識向外界擴張時,它往往以與文化背景無關的純粹的、普遍性知識體系的姿態出現。民法所追求的價值則只能處於潛在性、隱蔽性的狀態。隨著社會情勢的變遷,即使在現代民法的原創地——西歐大陸,其民族精神與羅馬法精神、自然法思想、啟蒙思想等較相契合,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開始凸現。在與西方有著不同法律文化傳統的東方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將更為復雜。
中國民法獨特的現代性問題突出地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現代化的民法制度與人民生活的隔膜
「語言也是思想和文化傳統,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標志和象徵。只有把語言放在特定的思想文化傳統之中,與構成文化總體的認知系統、評價系統、心態系統、行為模式系結起來,對之進行多維、系統的分析,才能真正解決語言的內涵和意義,澄清語言混亂所引起的思想混亂」。因此,法律語言、法律制度必須置於特定的語境下才可能真正理解。
近年來,我國大量移植了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民事法律制度,初步建立了民法的體系和框架。但由於對法律語言的語境、法律制度的文化背景、價值理念的忽視,引入的制度與中國百姓的生活有相當的隔閡,制度設計的初衷與實際運作的結果相悖離,以支離破碎的概念、規則、制度建構的民事法律體系無力承載公平、正義、秩序、自由等價值理念,無法成為調整社會生活的「活法」。龐大的民事制度體系並沒有導致市民社會生活的秩序化,也沒有給中國百姓的現實生活帶來確定的利益,民事制度的實際運作結果往往與其設計初衷相背離。一個明證就是在中國正式制度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仍然大量存在著以游離於正式制度之外、甚至有悖於正式制度的「私了」方式解決糾紛的現象。「所謂私了並不是不知法,而正是在知法後對國家正式法的規避;規避至少對於多數人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在規避中,國家正式法並不是不起作用,但其作用的結果卻可能和其規范取向不同甚至相反。」
(二)現代化的民法話語與人民生活的乖張
隨著民法的現代化,民法學界對學術共同體、精英話語的追求越來越高。這種精英式話語霸權在民法制度和市民社會間設置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概念的技術含量越高,它就越遠離日常生活而成為高度專門化的法律概念」。法律語言的精確性、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自身與市民社會保持距離。但是,過度的精英化必然異變為神秘化,把法律弄成玄而又玄、捉摸不定的虛幻之物。制度引入過程中不顧本土資源,搞精英話語霸權,生吞活剝異質文化的法律制度以表明與傳統法律文化的徹底決裂的貌似激進做法,使「中國許多民眾目前對待建的法治大廈或冷漠、或懷疑、或反對」。如此,民法則只能停留在文字層面,單純作為自我欣賞的理論模型。很難想像人們願意接受一種聞所未聞或根本無法理解的制度設計作為行為預期,「私的自治的社會理想」勢必成為空中樓閣。
游離於市民社會之外的民法制度還會極大地挫傷民眾的法律情感。法律情感體現了社會主體對法律的心態和情感體驗。「在對外保有威信,對內堅如磐石的國家,再也沒有比國民法感情更寶貴、更需要培育、獎勵的財產了。……法感情是整個大樹的根,當這根不發揮任何作用時,它將在岩土和不毛的沙地上枯死,其它一切都將歸於泡影」。法感情的培養有賴於法律自身的親合力。民法倘若奉行學術神秘主義,那麼就會使人們感到民法不是「人民自由的聖經」,而是權力者手中的魔杖;人們不再「為權利而斗爭」,而是盡力規避法律,尋求法外空間的世外桃源。
二、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獨特背景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在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的總背景下展開的。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國民法現代化的努力遭遇了種種挑戰,具有了西方國家民法現代化過程中未曾遇到的困難。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也由此變得十分復雜,其解決更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背景之一: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我們既定的選擇
近代以降,中國放棄了自己獨特的古老的規范體系而被迫移植西法,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極不情願地被納入世界歷史的軌道。這一移植過程雖然充滿了沉重與無奈,但是自清末沈家本修律以來,中國民法的現代化形式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自1986年中國民法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法通則》頒布以來,成果更是有目共睹。介紹西方法律制度的著作、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盛況空前;新合同法頒布實行、物權法草案成形、婚姻家庭法艷改、民法典列入立法日程,一片鶯歌燕舞。但是我們慣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卻是脫離語境的分析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也就是,解構法典,從法典中找出抽象概念,以法律學說將其類型化,並通過形式邏輯的方法構築概念體系,進而形成規則、制度。繼而進行制度對比,純粹的制度對比研究往往流於形式,偏好形而上的思辨,陷於概念、規則、制度內部循環論證。具體制度的優越性、正當性、合理性多源於強式話語的支持,因而只能停留在建議和呼籲的層面,無法上升為界限分明的形式即認知理論的形態。這種純粹形式的分析技術表面上博採眾家之長,對各國法律制度信手拈來,隨心所欲,為我所用,實質上忽視了概念、制度在特殊語境下的功能,忽視了其在整個民法框架下的特殊意義,其結果必然是所建構的民法體系成為四不象的大雜燴。「我們不僅沒有領悟概念法學的體系性以及概念法學的語言的真正力量,即便是它的最基本的概念、制度和范疇也未被我們充分理解,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概念法學的框架下蹣跚學步而已,還無力貢獻出一套為『法律工作者』共同接受的有效的知識體系來」。可見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還是一個遠未實現的目標,因而又是我們無法選擇的目標。
背景之二:歷時性問題共時性解決的窘迫
法治雖然登陸中國的歷史已有百年,而且在當代中國獲得了無上光榮,成為治國方略,法治話語更是取得了前無古人的風行。但是中國由於先天的局限,不可能自發產生現代意義的法治。中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實踐更多的是出於無奈,依憑的則是對法治的神秘忠誠與先期熱情,缺乏理性的代表時代精神的理論作指導。由於缺乏對法治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性的、系統的反思與批判,真正的法治精神難以培育和建立。法治建設的種種努力必然要經受傳統的前現代的精神因素的沖擊。
中國長期處於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農業社會,農業是社會的主導產業,農民是社會的主體,與農業社會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到今天還主導著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務農的人通常有一個確定的活動范圍和明確的界限意識,有強烈的歸宿感。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內外有別的界限意識。內與外的分類是中國人思維的一個首要前提,根據內外之別,又形成優劣、先後、尊卑之差,構成了完整的差等格局。凡是在涉及到與外國或外國人的關系時,內與外之分是我們一切判斷的不言而喻的前提。而且在中國人內部仍然存在各種「內外」關系,也很難實現平等對待。「十分重要的是立法的內在性質:以倫理為取向的家產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各地,所尋求的總是實際的公道,而不是形式法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法的正統性不依賴於一個終極根據的設定,秩序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關系中的內在的『情境倫理』和『社會交換』」。中國的民法中體現這種界限意識的規范比比皆是,如對國有企業的特別保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特別優惠。
事實上,清末中國的現代化是一種防禦型現代化,中心思想是一個「保」字——保種、保教、保國、保民。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導著中國現代化過程的現代化意識形式,民族矛盾和民族自尊心是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主要動力。對法治的選擇來源於其在西方社會的巨大成功,在先期熱情和神秘忠誠之中多少夾雜著不情願,至少可以說,最初的現代化在民眾的潛意識里是從對現代化的敵視開始的。這種夾雜著渴求、無奈和敵視的強烈的、復雜的現代化願望和情緒表現在法律思想領域中就體現為,既期待外國法律經驗能夠幫助我們擺脫各種困難,重建社會秩序,又在內心裡對其持懷疑的、不信任的、不情願的、排斥的,甚至抵制的態度。葛洪義先生把這種現象叫中國法的「現代情結」。這個現代情結,可以提供持續的來自前現代的反現代思想資源。因此,現實法治陡現其真貌,尤其是法治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展開而逐漸暴露之時,就是前現代因素大舉反撲之日,法治建設就要面臨反復和回潮的危險,人們就可能棄法治如蔽履。
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僅存在前現代因素的摯肘,而且同時遇到了後現代思想的侵襲。西方的後現代法學發端於20世紀下半葉,它是從後現代主義的哲學理念和方法進入法學和法理學開始的。這種與中國的法治建設共時性的思潮,在國門大開的今天,必然要對中國的法治建設產生影響。
針對西方社會法治的全面實踐,後現代法學全面挑戰和解構法治所安身立命的基礎和原則,不僅一針見血地揭露了現代法治由於追求形式合理性所導致的負效應,而且無情地貶低現代法治的巨大成就,其後果是可能使現代法治陷入危機之中,導致人們喪失建構現代法治這一法律帝國的信心和熱情,甚至產生拒斥現代法治的情緒。後現代法學對現代法治的挑戰擇其要者主要有三:其一,挑戰法律的至上性。這方面集中地表現為新的法律工具主義的興起。後現代法學認為,法律並非中立和客觀,任何制定的規則都是以法律名義所掩蓋的政治。法律成為推行某種政策的工具,政府藉助法律公開介入現代法學認為政府不應該介入的領域,政府使用的很多資源和權力都是由一系列新的法律所創造和支持的。而且法律是通過法官的解釋來適用的,解釋者不是人民,而是法官,隨著司法能動主義的興起,法院越來越成為公共政策的執行機構或者公共政策的制定機構;其二,挑戰法律的自治性。如今,「對法律自主性確信的支持力量被踢開了。首先,與『意識形態之終結』相聯系的政治上的共識破碎了。……自從1960年代以來,伴隨政治上共識的衰落,使諸如經濟和哲學(以及游戲理論、統計學、公共選擇理論和文學理論)這樣一些學科的興盛,這些學科可以與法律問題相聯系——並且看起來有日益增加的力量。似乎所有這些變化都還不充分,對律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法律制度的問題的確信也已被削弱。」法律解釋的規則隨著公共政策的要求搖擺,判決所需要考慮的政治因素過多而且處在變化之中,使統一的標准幾乎成為不可能。為解決社會問題,法學家和法官不得不在法律和其他社會領域之間尋求平衡;其三,挑戰法律的普遍性。後現代社會是告別整體性和統一性的社會,類似於法律普遍性這樣的宏觀歷史敘事已經完成了使命。每一個社會群體都有自己的主張,都有自己的關於什麼是公平、正義和美好社會的觀念。所以單一的正義、公平觀念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局部的、以多種方式存在的正義。法律的普遍性在後現代社會的多元化面前顯得空泛和遠離實際,掩蓋了法律代表權利的本質,甚至可能導致對社會邊緣群體的壓制。後現代法學的認識可能是偏激的,但其對西方法治的批評卻不乏啟示作用,更是西方社會改進法治的寶貴精神財富。
但後現代法學之於中國的意義卻遠較其對西方社會的作用耐人尋味。後現代法學的許多主張與中國的傳統法文化現象具有形式上的類似性,也可以說中國傳統的法文化表現出某種早熟的「後現代性」,可能成為衍生後現代的反現代精神土壤。
前現代思想與後現代思想本來屬於法治的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應對的問題,即歷時性問題。前現代思想並不反對把法律作為一種工具,反對的是法的現代性,或者是現代性中的工具理性特徵及其基本精神;後現代思想則不僅反對、批判法的現代性,而且由其批判其中的工具理性,更不贊成把法律作為一種統治的工具,他們反抗的是所有統治形式,包括法律和理性的統治。但由於中國社會現代化的特殊性,它們同時出現在中國民法現代化的進程中,而且由於具有了共同的對立面,很容易結成聯盟,交相輝映,為本已非常難纏的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更加撲朔迷離,平添了許多西方國家無法體驗的復雜性。
中國民法的現代化需要對現代法治的深層次的理性認識,不僅要為現代法治的功績喝彩,而且要對現代法治的局限有充分的估計,必須同時認真對待前現代因素和後現代思想,同時應對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中國民法的現代化是「壓縮」的現代化,其間充滿了太多的窘迫,我們經常需要採取一些相互矛盾的主張。
三、中國民法現代性問題的緩解
中國民法的現代性問題發生在獨特的環境之中,留給我們的迴旋餘地極其有限,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理性地面對中國、理性地面對民法。我們必須承認現代性問題的根源在於現代化的法律本身攜帶的自反因子,我們需要在選擇接受、認可法治現代化優點的同時,寬容、認可、默許它的問題,不能指望只享受它的福祉,而不承擔任何代價。於是我們認為,如果法治現代化仍然是我們的無悔選擇,那麼法的現代性問題是一個只能盡量緩解、而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的問題。本文的著眼點是在民法典層面緩解民法的現代性問題。
(一)調整價值取向,為法律追求的形式合理性確立合法性
法律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單純的形式邏輯證明不足以確立法律制度的合法性,融入了人的主觀價值判斷的制度體系背後必須有龐大的價值理念體系對其進行支撐、整合。只有實現了背後的價值理念體系,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才能獲得自在自為的合法性。「如果從嚴密的邏輯學角度講,既然法律應該規范社會生活,那麼就必須要預先確定通過這種規范所要實現的理想。而法律所要實現的理想,如果沒有一個預先確定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又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價值是形式合理性的先導,對其具有統率、整合的作用。離開價值,形式合理性只是空洞的軀殼,甚至連形式合理性自身也難於保證。現代中國的民事立法雖由被動轉為主動自覺,但由於長期漠視法律價值,又沒有足夠的法律思想啟蒙,加之對新時期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因而對作為民法靈魂的基本理念多停留在字面理解,缺乏深層感悟。鄭戈曾尖銳地指出中國法學「總是停留於介紹西方法律理論和注釋舶來的中國法律的水平,極少以中國社會為立足點來思考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是否需要法律以及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由於對這種基礎性問題缺乏理論上的探究,中國法學實際上處於一種沒有根基的狀態」。中國民法又何嘗不是如此?
意思自治是民法的核心理念,民法的基本任務在於維護私法主體的意思自由。但是共同性或中立性的游戲規則只存在於力量的均勢之中,在絕對的強勢者和絕對的弱勢者之間,所謂的規則都難免帶有私人規則的性質,成為支配者單方面意志的表達。意思自治能夠自然而然地保證民事主體所為給付的合理與平衡的前提是:主體相互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平等性與互換性。基於此當事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讓步的規則,各方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協商關系,當事人如果在協商中不能獲得自己所認為的「平衡」的條件,即可停止協商,另尋相對人。
當社會中的主體之間事實上存在嚴重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就排除了協商與讓步,導致主體之間的利益在法律上失去平衡。至20世紀,不平等問題日益深刻:不平等不僅存在於個人之間,而且存在於經濟實力相差懸殊的社會組織及各種類型的當事人之間。意思自治往往異化為一方當事人強迫另一方接受苛刻條件的權力。西方思想家曾尖銳地指出:在這種社會條件下,過分強調個人的要求,犧牲了他的那些有組織的同伴們的要求,天賦人權曾變得神授君權一樣殘暴。實現一種冠冕堂皇的壓制。
意思自治對於民法不可或缺,但它已無法單獨實現個人與個人之間利益的協調,也無法完全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協調一致,中國民法必須吸收其他價值對其社會效果加以補正,以保護處於弱者地位的一方當事人,更為合理地組織社會經濟。解決問題的出路是張揚實質正義的價值,在某些場合以客觀公正取代私人意志選擇的主觀公正,限制形式上的意思自治,以實現主體之間的實質平等,平衡主體之間的利益以及主體利益與社會利益。法律不再對當事人的自治行為採取放任態度,或僅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是要對是否締約、合同的內容、形式進行必要的實質性干預。最終由實質正義與意思自治形成制度妥協和反思性平衡。
(二)取向生活,從生活實踐中發掘形式合理的規則
價值是預設的人類生活的最高理念,是人對於「類」存在的超驗感受。作為主體的人要求民法體現對人——這種「類」存在的終極關懷。價值構造了理念世界人類生活的理想原型,它是一切制度設計正當性、合理性的源泉。
民法典提供的是理論框架、制度模型,屬於符號世界的范疇,強調形式邏輯的自足性,價值屬於意義世界的范疇,它賦予人類生活以意義;價值肯定人作為「類」存在的需要,民法典提供了滿足需要的工具,兩者統一於市民社會的生活,共同勾勒市民社會生活的圖景,提供一種生活模式。
「立法可以發現並記載這一切,但決然不可能憑空製造出這一切。那種希望籍由一個詳盡無遺的立法制度,即刻創制出一個嶄新秩序的企圖,只會摧殘現實,增加現實的不確定性,強化規則與事實之間的乖張,最終使得法律失卻規范人事而服務人世的功用與價值。職是之故,為了確保法律之為民族信念與民族意識的真實映象,成為適合民族生活狀況,造福人世生活的人間規則,必須首先考察民族的現實生活,並在對於往日民族生活的歷史考察中,今古觀照,釐清一切立法之得立基的生命源泉所在。」因此,法典必須是人類經驗的總結,只能是對現實世界形象經驗的概念化、體系化,必須委諸日常生活經驗的考察以確立其深層次的社會基礎。民法中的概念應該是對市民社會現實和抽象存在的一種單一化、抽象化的描述;法典的內在邏輯應該是日常生活邏輯的反映;邏輯體系的內在一致性對應該於市民社會生活的有序性。在這一意義上,民法典完全應該被理解對市民社會有序的生活圖。
Ⅳ 民法典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有利於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是國家法律的進一步完善,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大舉措,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Ⅵ 民法基本原則的地位和作用
民事法律關系在民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學說理論一般認為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具體法律形式。民法就是通過民事法律關系實現其調整社會關系的目的。
總而言之,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與現實生活發生聯系的途徑,它是民法調整社會關系的中介,沒有民事法律關系,社會關系就不具有法律上的權利義務,就無法得到法律的實現。
Ⅶ 民法在法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法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法。但是對於民法在國家的整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回用,民法答的調整對象和適用范圍,民法與某些法學家所主張的經濟法的關系等等問題,目前法學界的看法很不一致,需要根據法學理論,特別是關於法的體系的一般原理去進行分析研究,以求逐步取得比較統一的認識。
民事法律行為行為,又稱法律行為,是法律事實的一種,是指民事主體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法產生民事法律效力的行為。民法通則第五十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可見其在民法中的地位及功能:
1、橋梁作用。民事法律關系通過主體為一定的法律行為來實現。
2、保障作用。沒有法律行為民法的調整無從談起。
3、可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物,還有可能是行為,權利、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4、作為違法行為的相對行為。民事法律事實分為法律事件和行為,行為又分為法律行為和違法行為。
Ⅷ 在公安實踐中,如何認識民法的地位和作用
重民意,維民權,關民生,惜民力
Ⅸ 什麼是民法民法,在我們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一)、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體制度使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能夠作為獨立平等的主體進入市場;法律行為制度賦予當事人以廣泛的行為自由和活動空間;物權制度控制著主體對各種物品的權利限度,同時也保護著主體對特定物品的正當權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沖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運行提供方便。債權制度的確立,實現了讓渡商品和實現商品價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離,使商品交換在信用制度的擔保下,跨越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動了商品交換的進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於避免事必躬親;居間制度使得人們及時獲得相關信息;行紀制度使憑借專業組織為自己謀利成為可能。時效制度則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力,從而加快商品流通。簡言之,民法為現代化市場提供一般規則與市場主體的基本行為規范,使他們可以遵循這些規則進行活動,並使市場秩序獲得保障。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
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劃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劃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會和市民生活中,實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國家公權力不得隨意介入、干涉,這有利於抑制公權力的不當擴張與膨脹。權力機關不法或不當侵害民事權利,也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必將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