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特例

刑法特例

發布時間: 2022-06-03 03:26:54

『壹』 刑法上的條件說因果關系問題,請說明為什麼詳細一點兒

不是。幾率太小,與客觀規律不符。

因果關系是哲學上的一個重要范疇,它是指一種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引起另一種現象,引起其他現象的現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現象是結果。不過,因果關系的本身並不包括原因和結果,而只包含二者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刑法上研究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行為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研究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罪責自負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一個人對某種危害結果有無罪責,決定條件之一就是他的行為與該結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因此,當危害結果發生時,要使某人對該結果負責任,就必須查明他所實施的行為與該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換言之,查明某人的行為同危害結果有無因果關系,是正確認定犯罪、解決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
研究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應當注意以下一些基本觀點和基本問題。

一、因果關系的客觀性

因果關系作為客觀現象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因果關系的有無只能根據現象之間的客觀聯系進行判斷,不能以行為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某種危害結果而否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因為其假設存在而存在。比如,行為人輕傷被害人,但碰巧被害人為血友病患者,致使其流血不止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以行為人不知被害人是血友病患者,認為其行為不會導致被害人死亡而否定輕傷行為與死亡結果的因果關系的存在。因此,那種認為只有在罪過支配下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二、因果關系的相對性

辯證唯物主義科學的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鎖鏈」,一現象是某一現象的結果,其本身又可以是另一現象的原因,換言之,原因和結果的區別在現象普遍聯系的整個鏈條中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因此,要確定哪個是原因哪個是結果,必須把其中的一對現象從普遍聯系中抽出來,孤立的考察它們,也就是說,只有抓住整個鏈條中的某一特定環節,才能具體的考察這一對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即誰為原因,誰為結果。至於哪一對現象需要抽出被研究,則要取決於研究的目的和對象。因為刑法中研究因果關系的目的,是要解決行為人對所發生的危害結果應否負刑事責任的問題,所以此處所研究的因果關系,只能是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因此,合法行為、自然力作用等及其所引起的某種結果並不屬於刑法中因果關系的范疇。

三、因果關系的時間序列性

因果關系的時間序列性,是指從發生的時間上看,原因在前,結果在後,結果不可能在原因之前存在。因此,作為原因的危害行為的實施,必定先於作為結果的危害結果的出現。這告訴我們,只能在危害結果發生之前的危害行為中去找原因。如果某人的行為是在危害結果發生之後實施的,該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顯然沒有因果關系。比如,甲在睡眠中突發心臟病死於床上,行為人意圖殺甲,看到甲躺在床上,以為其在熟睡,用槍向其射擊。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行為人的殺害行為是在甲的死亡結果發生之後實施的,因而二者之間不可能有因果關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凡是先於危害結果發生的行為,都是引起該結果的原因;在結果之前的行為只有引起和決定該結果的發生,才是該結果發生的原因。比如,行為人向被害人實施敲詐勒索行為,但行為人並不是出於畏懼心理,而是基於憐憫之心提供財物,則敲詐勒索行為與被害人提供財物之間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四、因果關系的條件性和具體性

人的行為不可能超時空而孤立存在和發展;人的行為引起某種危害結果,總是同當時的具體時間、地點以及其他各種條件相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一種行為在一般情況下可能不會造成某種危害結果,但在具體的環境中、特定條件下,就可能造成某種危害結果。因此,考察某人的行為同某種危害結果的因果關系,決不可能脫離案件的各種具體條件孤立的看行為本身,而應全面考慮危害行為實施的時間、地點、條件等具體情況,否則,難以正確判明因果關系。比如,行為人與被害人產生爭執,向被害人胸部打了一拳,致使被害人的心臟病發作,在送往醫院的途中遇交通堵塞而不治身亡。在這一案例中,在一般情況下一拳是不會致人死亡的,但恰巧被害人有心臟病,而且又沒能及時送往醫院,否則被害人是可以得救的。但並不能因此否定行為人的擊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行為正是在被害人具有心臟病和交通堵塞等具體條件下,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在全面分析對於結果發生的諸因素時,要注意把原因與條件嚴格區分開來。原因是引起結果諸因素中的決定性因素,而條件雖然對結果的發生起著一定的作用,但它只是圍繞原因對結果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而非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不能把原因與結果同等看待,否則,將會擴大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

五、因果關系的復雜性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與哲學上的因果關系一樣都具有復雜性與多樣性。這種復雜性和多樣性主要表現為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一因多果,指得是一個危害行為同時引起多種結果的情況。比如,行為人破壞公共汽車,致其傾覆,導致多人傷亡,又如,行為人搶劫被害人,並致其死亡。在一行為引起多種結果的情況下,要分析主要結果與次要結果、直接結果與間接結果,以便正確定罪量刑。多因一果,指得是多個原因導致某一危害結果發生的情況。比如,在共同犯罪中,每個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是造成危害結果的原因。又如,在責任事故類的過失犯罪中,事故的發生通常涉及到許多人的過失,而且還是主客觀原因交織在一起。在多行為導致某一危害結果發生的情況下,應該區別原因的程度,分清什麼是主要原因,什麼是次要原因。這是因為這些原因在導致危害結果發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相應的,危害程度也有差別。通過分清主次原因,使各行為人承擔各自的刑事責任。

六、因果關系的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問題

在現實中,因果關系一般表現為一對現象之間存在著內在 的、必然的、合乎規律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這種聯系稱為必然因果關系,它是因果關系基本的和主要的表現形式。但是自然和社會現象十分復雜,因果關系的表現也不例外,從因果性和規律性的相互關系的觀點來看,因果關系可能是一般的和必然的,也就是可能具有規律的意義,但也可能既不是一般的聯系,也不是必然的聯系,而只是單一的和偶然的聯系。這種單一的和偶然的聯系,又被稱為偶然因果聯系,指得是某種行為本身並不包含產生某種危害結果的必然性,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偶然又有其他原因加入其中,即偶然地同另一原因的展開過程相交錯,由後來介入的這一原因合乎規律地引起了這種危害結果的情況。

偶然因果關系通常對量刑具有一定的意義。比如,行為人搶劫被害人,被害人逃跑。在橫穿馬路時,被害人由於慌亂被正常行駛的汽車軋死。在這個案例中,行為人的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之間存在著偶然的因果關系,因此行為人不僅對搶劫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而且對被害人的死亡也須負責任。當然,這種責任並不是殺人罪的刑事責任,而是在對搶劫罪進行量刑時體現出來。偶然因果關系有時對定罪與否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行為人以限制自由的方法強迫被害人在其作坊中勞動。被害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尋機逃出作坊,行為人發現後在持棍棒追趕。被害人慌不擇路,失足落入路邊溝里,頭碰石頭,造成重傷。在這一案例中,如果行為人僅有強迫他人勞動的行為,由於尚未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因此只是一般違法行為。但是,現在發生了被害人重傷的結果,而且行為人的強迫勞動行為與此結果之間具有偶然的因果關系,據此可以認定行為人的強迫勞動的行為已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按照刑法的有關規定,構成強迫職工勞動罪。

七、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

不作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一個在刑法理論上頗有爭議的問題。有觀點認為,不作為沒有行為,從物理上說是無,無不能生有,因而不作為的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在客觀事實上並不存在因果關系,而只是法律上擬制的因果關系。我們認為,解決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必須像解決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一樣,堅持因果關系的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不能用物理學的機械作用的觀點,而應當用社會的觀點來解釋為什麼不作為具有原因力。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法律擬制的。不作為與作為是行為的兩種表現方式,都是處在客觀事物的普遍聯系之中。因此,不論是作為或是不作為,都不可能不在現象的普遍聯系中既是其他現象產生的結果,同時又是產生另一現象的原因。在不作為的情況下,行為人具有實施某種行為以防止或阻止危害結果的發生的特定義務,但卻沒有實施該種行為,以致危害結果發生,如果行為人履行特定的義務,危害結果便不會發生,因此,行為人的不作為是危害結果發生的原因。比如,行為人是鐵路扳道工,負有按時扳道的職責,但行為人能履行這一職責卻未履行,以致火車出軌,造成人員傷亡。在這一案例中,負有按時扳道義務的行為人的不作為行為,在客觀上引起了火車出軌、人員傷亡的危害結果。當然,不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與作為犯罪的因果關系在結構上存在不同。不作為只有通過與行為人的先行行為、他人行為或自然事實等因素結合才能引起危害結果的發生。

八、因果關系與刑事責任

研究和確定某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有無因果關系,對於解決這一行為人對於該危害結果應否負刑事責任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根據我國刑法的罪責自負原則,如果行為人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那麼其當然不對該結果負刑事責任。當然,這並不是說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就須對此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中的犯罪構成是主客觀諸要件的統一,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為了解決已經發生的危害行為是由誰的行為造成這一問題,因此只是確立了行為人對特定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的客觀基礎,並不等於解決了其刑事責任問題。要使行為人對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還必須具備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否則,即使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仍不能構成犯罪和使其負刑事責任。

『貳』 請歸納下我國刑法中規定的數罪並罰情形

數罪並罰情形:

1、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並罰;

2、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並罰;

3、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行有期徒刑。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行完畢後,管制仍須執行。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條,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2)刑法特例擴展閱讀

數罪並罰的特徵:

1、必須是一人犯有數罪。

包括單純的數罪,復雜的數罪,也包括單純罪和復雜罪。必須是司法上認定為數罪。數罪並罰是刑法中規定對一人犯數罪的情況下的一種量刑情節,對於數罪並罰的,分先減後並和先並後減兩種,要區分不同情況分別適用。

2、數罪是在一定的期限內實施的。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包括:判決宣告前實施並被發現的數罪,刑罰執行期間發現判決宣告前實施的但偵查審判時沒有發現的漏罪,刑罰執行期間再犯的新罪三種情況。判決宣告前或刑罰執行期間實施的但刑罰執行完畢後才被發現的罪,就不能再與已經執行完刑罰的罪實行並罰,如果沒過追訴實效,可以單獨追訴,如果過了追訴實效,就不能再追訴。

3、在對各罪分別定罪量刑的基礎上,依照一定的並罰原則和刑期計算方法,決定最終執行的刑罰。

『叄』 強奸罪的既遂,未遂與中止怎麼區分

『肆』 刑法強奸罪量刑,強奸未遂能判緩刑嗎

既遂與未遂的界限
中國司法實踐中是以「插入」為認定標準的,即男子的生殖器插入到女子的體內為犯罪既遂。至於是否射精與既遂未遂無關。但有一個特例,如果強奸的是幼女,則以「接觸」為認定標准,即男子的生殖器與幼女的生殖器接觸就算犯罪既遂。
1,犯該罪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具有下列情形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伍』 刑法中「致人死亡」不區分故意與過失的特例是什麼

綁架致人死亡

『陸』 刑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適用原則的特例

你問的應該是法條競合的處理情況,法條競合分為兩種,一種是重疊關系的,一種是交叉關系的。重疊關系適用法則為特殊優於一般,特例為149條規定,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和其他八個犯罪的競合,適用重法優於輕法。第二種是交叉關系的,處理規則是重法優於輕法,典型例子就是你舉得詐騙和招搖撞騙。

『柒』 刑法分論中哪些罪是數罪並罰的,哪些又是歸為一罪的有什麼原則

數罪並罰的原則,是指對一人所犯數罪合並處罰所依據的原則。即對數罪回怎樣實行並罰的答准則。從世界各國的立法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則:
1、並科原則,又叫相加原則。根據「有罪必罰」和「一罪一罰」的刑法原則,對數罪分別宣告刑罰,然後數刑相加,合並執行。
2、吸收原則。基於「重刑吸收輕刑」的思想,在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中,選擇其中最重的刑罰為執行的刑罰,其餘較輕的刑罰被最重的刑罰所吸收,不予執行。
3、限制加重原則。以數罪中最重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或者在數罪分別宣告的數刑的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決定執行的刑期,並規定刑期最高不得超過一定的限度。
4、折衷原則,又叫綜合原則,即以上述其中一種原則為主,其他原則為輔,而不是單獨採取其中某一種並罰原則。
以上四種數罪並罰的原則,並科原則失之過嚴,帶有濃厚的報應刑主義的色彩,並且,實際上難以執行,也無必要,因此,世界上單純機械地採用並科原則的國家極少。吸收原則因為一人犯數罪,只以最重刑論處,在某些情況下出現了一人犯數罪和一人犯一罪所處刑罰相同的不合理現象,從而違背了罪刑相適應原則。

『捌』 犯罪構成中主觀方面有哪些請具體詳細

考慮1.行為人有沒有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
2.行為人應不應該認識到?
3.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何種心理態度,希望反對還是放任?

『玖』 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最低刑責年齡下調至12周歲,意味著什麼

因為近年來未成年的犯罪越來越多了,必須做出相應的決斷,未成年不再是免責金牌。據報道,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引發網路熱議。近年來,包括我省在內多地發生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惡性案件,律師介紹,刑事責任年齡的下調是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視,同時,此次刑法修正案多處修改以保護未成年人。

此次刑法修正案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對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拾』 不作為犯罪的兩個特例

如果在刑法中就某種犯罪行為規定了結果加重犯或者因發生嚴重危害結果而另處重罪時,可以將該加重的危害結果評價在相應的結果加重犯或者重罪上;如果沒規定結果加重犯或者另處重罪時,則犯罪行為導致另一合法權益處於危險狀態時,應負阻止或防止危害結果繼續發生的義務,否則可數罪並罰。

熱點內容
吉安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3 17:23:03 瀏覽:542
喝農葯死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17:10:24 瀏覽:462
派出所筆錄雙方沒有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3 16:12:33 瀏覽:208
社會科學院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1-23 16:07:19 瀏覽:913
新舊行政訴訟法對比 發布:2025-01-23 16:06:27 瀏覽:423
我國現行公司法 發布:2025-01-23 15:35:28 瀏覽:555
法碩法學好嗎 發布:2025-01-23 15:05:55 瀏覽:373
淮南法院在哪 發布:2025-01-23 15:05:48 瀏覽:676
朱文軍律師 發布:2025-01-23 14:51:05 瀏覽:295
八項司法舉措 發布:2025-01-23 13:53:57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