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助殘
① 民法典對殘疾人的保護有哪些
法律分析:對殘疾人的保護有進一步完善了民事行為能力制度和監護制度、充分肯定殘疾人作為民事主體的平等地位,注重殘疾人民事權利的平等保護、強化了涉及殘疾人的侵權責任劃分。四、強化了與殘疾人有關的社會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八條 法律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消費者等的民事權利保護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② 民法典658條的理解與適用
法律分析:根據本條規定,贈予人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條件如下:首先,贈予合同已經成立並生效;其次,撤銷贈與須在贈予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最後,贈與合同須不屬於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贈與人單方作出的贈與意思表示經法院生效裁判文書確認後,如受贈人接受贈予,該贈與合同亦不得任意撤銷或變更。因為人民法院的裁判文書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任意撤銷或變更裁判文書的內容,除非該裁判文書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予以撤銷。
分批交付的贈予合同中任意撤銷權的特殊性:贈與人對未交付批次的贈與物的撤銷僅對未交付部分有效,已經交付的不受影響。
贈與人對任意撤銷權的行使後果:我們認為,任意撤銷權是法律賦予贈與人的權利,較好的平衡了贈與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贈與人行使任意撤銷權一般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當然,任意撤回權在行使時也應遵循誠信原則,如果其行使時違背了誠信原則而導致受贈人的損失,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也應承擔賠償責任。例如,贈與人在贈與合同成立後反復向受贈人保證會交付贈與財產並要求受贈人做好接受財產的准備,受贈人基於信賴為准備接受財產支出了必要費用,贈與人無正當理由撤銷贈與的,應當賠償受贈人的信賴損失。需要指出的是,此種條件必須嚴格把握,不能隨意擴大贈與人在贈與合同中承擔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③ 民法典658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內容包括:
1、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
2、受贈人的主要權利義務受贈人有無償取得贈與物的權利,但贈與合同約定負擔義務的,受贈人須按約定履行義務。
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事項如下:
1、贈與合同的內容要具體明確。贈與合同主要包括:合同當事人雙方、贈與的財產名稱、財產目前狀況、贈與合同履行的時限以及方式、贈與是否附條件以及什麼條件、贈與合同的違約責任以及爭議解決方式;
2、從贈與人的角度考慮,若贈與行為在交付財產或轉移權利之前有可能撤銷,建議不對贈與合同進行公證,因為一旦公證將很難撤銷;從受贈人的角度考慮,若擔心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則應積極勸說贈與人將贈與合同進行公證;
3、如果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時對受贈人有一定的要求,則可作為一個贈與的條件。如果受贈人無法滿足贈與人提出的條件,或者受贈人的行為讓贈與人不滿意,則贈與人可以名正言順的拒絕履行贈與義務;
4、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約定辦理有關手續的內容;
5、贈與人應在贈與合同中說明贈與財產存在的瑕疵,否則由此給受贈人造成損失的將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八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④ 民法典第658條內容
民法典第658條的內容是: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⑤ 跟殘疾人起名字有什麼法律責任
殘疾人自己有名字,你給他取名,純屬娛樂。要是因你的取名行為對他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或者一定的困惑,對他日後的生活有不可挽回的損失,情節輕微,賠禮道歉即可,嚴重者,則應該承擔侮辱罪的刑事處罰。
⑥ 殘疾人的聯系人法律義務和責任
有的。
在民法中,殘疾人只要夠年齡,沒有精神疾病,就是獨立的民事主體,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完全民事責任能力。
對子女的撫養是我國婚姻法規定的。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既然主體成立,那就適用這個法律,要按照這個法律辦。
殘疾人犯罪同樣要付法律責任,但是特殊情況下,對於經過司法鑒定的精神病人,法律則作出了特殊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是盲、聾、啞的殘疾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此外在訊問聾、啞的被告人時,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且應當將這種情況記入法庭筆錄。
⑦ 民法典對贈與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典對贈與的規定是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條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九條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或者其他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條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請求交付。依據前款規定應當交付的贈與財產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