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國海商法的意義

中國海商法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6-05 21:47:30

『壹』 論述你對中國海商法的評價

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商事法,是屬於商事行為的法律。海商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具有比較強的國際性,因此,各國在制定海商法時必須參照國際立法和國際慣例,以求得國際海上運輸法律規則的相對統一,維護國際航運市場的秩序。我國在制定海商法時也參照和引入了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規定。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1992年11月7日審議通過、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是我國第一部規定海商制度的法律。該法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內容,系統規定了船舶、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上保險合同、時效以及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等海商法律制度,從而為規制海上商事行為、解決海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鑒於海事案件審理的特殊性,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於1999年12月25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該法規定了管轄、海事請求保全、海事強制令、海事證據保全、海事擔保、送達、審判程序、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債權登記與受償程序、船舶優先權催告程序等海事訴訟的特別程序,使得我國的海事審判有了專門的程序法,填補了我國海事立法的空白,為強化海上運輸法制環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貳』 淺談我國《海商法》的立法特點

簡要一說。
其一,適應當時(制定之時)的國際海商立法趨勢,中國海商法集海牙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於一體,採取中庸辦法調節各方的權利義務。
其二,我國海商法大量語言文字直接引用國際公約的國際慣例的英文譯文,很多問題由於中國法律文化和英美法律文化的差異、中國和西方的語言差異等因素,理解不一致。
其三,中國海商法加入了我們自己的內容,在世界上的海商國內立法裡面還是比較先進的。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的通知

一、各級人民法院,特別是海事法院及其上訴審法院要抓緊時間,認真組織廣大審判人員學習海商法。海商法是根據中國國情和海上運輸的特點制定的一部特別民事法律。它以目前通行的國際公約為基礎,吸收體現國際慣例的民間規則,借鑒有廣泛影響的標准合同,因此,它是具有很強的國際性的國內法。我們不僅要逐章逐條地學好法律條文本身,還要學習有關國際公約,以便加深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將於明年初舉辦海商法培訓班,訓練海事審判業務領導骨幹。然後由各海事法院自己辦班,或採取以會代培的方式,把所有的海事審判人員培訓一遍。通過學習,使其深刻理解海商法條文的立法精神,准確掌握法律規定,抓住重點,學深學透。二、各級人民法院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廣泛、深入地開展海商法的宣傳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遵守海商法,正確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主動履行民事義務,依法解決海事海商糾紛。宣傳海商法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講求實效。要把依法辦案同宣傳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審理典型案件,以案講法,擴大宣傳效果,真正使海商法深入人心。三、海商法施行後,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嚴格執行。海商法施行後發生的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審理時適用海商法。海商法施行前受理,施行後尚未審結的海事海商案件,或者海商法施行前發生的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海商法施行後當事人起訴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海商法處理。四、海商法施行前,人民法院已審結的海事海商案件,海商法施行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和按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適用原審審結時的有關規定。五、在沿海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件和在內河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海事海商案件,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六、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堅持嚴肅執法。海商法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對海事海商案件實體審理方面所作的規定、解釋,凡與海商法相抵觸的,今後不再適用。在貫徹執行海商法的過程中,要加強調查研究,對實施中遇到的適用法律的重要、疑難問題,要及時加以總結並報告我院,以便我院根據海商法的規定和立法精神,在總結海事審判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關於貫徹執行海商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肆』 為什麼說《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

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我國目前沒有商法】

有關船舶物權的規定,在大陸法系國家,一般存在於商法典的海商編中,或存在於被認為是商法的組成部分或商法的特別法的海商法中;在英美法系國家,船舶物權除受普通法(common law)和衡平法(equity)的調整外,而且還存在於一些專門規定船舶物權的單行制定法中,如:英國早在1894年制定的《1894年商船航運法》(Merchant Shipping Act 1894)就存在有關船舶所有權和抵押權(ship mortgage)的規定;[9]美國早在1910年和1920年分別制定的《1910年聯邦船舶優先權法》(The Federal Maritime Lien Act of 1910)[10]和《1920年船舶抵押權法》(The Ship Mortgage Act of 1920 ),[11] 則是專門規定船舶優先權和船舶抵押權的單行法。

船舶物權的法律定位是與《海商法》的法律定位相關聯的。「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12]在我國,「近年來,為適應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公司法》、《海商法》、《保險法》等屬於傳統商法范疇的單行立法相繼頒行,又引發了商法是否一個獨立於民法的法律部門及是否需要制定統一的《商法典》的討論。我們認為,上述立法,盡管與一般民法規范相比有較高的技術要求,但在實質上仍不過是適用於局部市場或特種市場的行為規范,因而屬民法(民事特別法)的范疇……。由於它們與民法一般規范之間並不存在實質性的差異,並且同受民法基本原則的指導,因而不足以形成與民法相匹配的獨立法律部門,《商法典》的制定也不具有客觀必要性。」[13]我國現在還沒有商法,所以《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船舶物權是作為民法特別法的《海商法》所規定的以船舶為客體的物權。因此,船舶物權應被定位為所謂的「特別法物權」。

『伍』 我國《海商法》代表的是船方利益還是貨方利益

是平衡雙方權益,且符合法理的,並不是代表哪方利益。

『陸』 海商法論文哪個方向好寫

摘要我國的《海商法》是參照國際公約和英美法而制定,但實施十餘年來也在一些領域顯現出一定的不足。本文首先闡述了我國海商法的發展現狀,其次分析了海商法在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後提出了完善我國海商法的建議。

關鍵詞海商法 海事立法 航海貿易

我國《海商法》是基於海事國際條約的一部國內法,它吸取和借鑒了國際海事慣例和有關的合同格式,國際海事立法的趨勢對我國海商法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海商法自從1993年實施以來有效地規范了我國的航運市場,促進了我國的國際航海貿易,是一部符合國際海事立法理念的中國特色法律。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我國海商法在本土化和國際化等問題上還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本文將對我國海商法的實施現狀、存在問題和立法作出初步探討。

一、我國海商法的現狀

我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海商法》為主,《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一系列行政法規為輔的海商法法律體系。在這十多年中,國際國內立法環境都發生了很多變化,國際海事立法非常活躍,為適應國際海上運輸發展的需要,國際上出現了許多新的調整海商海事關系的條約和規則。國際條約、民間規則或者合同格式以新換舊使得我國海商法原先引用或者參照的相關內容與這些新的條約、民間規則或者合同格式相比較,已不具有超前性和先進性,甚至成為過時、陳舊的法律規定,完善海商法法律體系是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海運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我國法律與世界接軌的需要,其不但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我國海商法的存在的問題

(一)海商法本土化與國際化的矛盾

我國海商法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國際化,但是我國海商法實施十多年以來還是顯現出了一些海商法國際化與本土化的矛盾,例如提高我國海商法對本土環境的適應能力是當前的迫切需要。「後入世時期」的到來使中國把航運自由化和便捷化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但是無論各國海商法的一致性多麼高,各主權國家仍然需要讓自己的海商法為國家利益服務,維護促進本國航運經濟的發展,海商法是在國際統一原則下共性和個性並存的各個國家的海商法,中國海商法必須根據自己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來決定發展的方向,同時促進中國海商事業和國際海商事業的發展。目前深入的理論研究是我國海商法領域較為欠缺的,以往的法律移植過程中忽視了法學理論,而缺少理論支撐的法律是脆弱,會妨礙我國海商法的適用和發展,只有深入研究本國實際,建立中國特色的法學理論體系,才能更積極地參與國際公約的制訂,更好地維護我國海事事業的利益,我國海商法的創立是基於學習、模仿或者移植,但是決不能放棄從中國實際出發進行自主創新。

『柒』 簡述我國海商法意義上船舶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對船舶的概念是這樣定義的:
第三條內 本法所稱船舶,是容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其法律性質如下:
1、船舶的不動產性。
法律上將船舶作為不動產處理。
(1)船舶的所有權需要登記。
(2)船舶是領土的延伸。
2、船舶的人格性。
(1)船舶有名稱,一經登記未經許可不得有更改。
(2)船舶有國籍,無國籍或不懸掛一國國旗的船舶,在海上航行均不受法律的保護。
(3)船舶有船籍港即住所。
(4)船舶有失蹤或行蹤不明等問題。
3、船舶是合成物。
船舶是由船體(也稱船殼)、船上機器設備、甲板、桅檣和船艙等兩個以上個體所組成的統一物,各部分單獨存在時都不能使船舶發揮其效能,即每一個體都不能脫離船舶這個整體而在法律上獨立存在。強調船舶合成物的屬性主要是從船舶作為海上運輸工具的角度出發的,但船舶在法律上的這種不可分性並非是絕對的,也有例外,如為船舶保險時,因船舶的各部分有相對獨立的使用價值而可僅就船體投保、就船體或屬具分別投保。

『捌』 海商法的概述

海商法 (maritime law,law of admiralty)
中國的海商法起源較晚,後來系統成立中國的海商法主要是在70年大連海事大學司玉琢教授組織翻譯和整理《海牙維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形成了中國成文的海商法法規。
海指海洋及與海相通的江、河、湖等水域;商指國內海上貿易及國際遠洋貿易;海商法主要調整商船海事(海上事故)糾紛,但若發生海上船舶碰撞,則軍艦、漁船、遊艇等船舶以及水上飛機都在海商法調整范圍之內。海商法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有:船舶的取得、登記、管理,船員的調度、職責、權利和義務,客貨的運送,船舶的租賃、碰撞與拖帶,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等。
海商法是隨著航海貿易的興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就其歷史發展而言,它起源於古代,形成於中世紀,系統的海商法典則誕生於近代,而現代海商法則趨於國際統一化。
海商法屬於國內民事法律,在民商法分立的國家屬於商法范疇;但為解決國際通航貿易中的船貨糾紛,多年來已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和規則,主要有:《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即《海牙規則》,1968年修訂稱《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簡稱《漢堡規則》) 、 《統一有關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防止海上油污國際公約》。它們分別對承運貨物的權利和義務、責任豁免、海上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等作了詳細規定。
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共15章。

『玖』 為何我國稱海商法,而不稱海事法

海商法是指調整海上商業航運中發生的以及與船舶有關的各種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總和。對於海商法學術上存在兩種解釋。(1)把海商法理解為形式意義上的海商法和實質意義上的海商法兩種(如:日本)。形式意義上的海商法指以法典形式規定的海商法。實質意義上則指以海商企業,特別是以海上商業運輸企業為對象而制訂的各種私法規范,以及直接關繫到海商企業正常秩序的各種公法規范。因此實質意義上的海商法除包括商法典有關規定外,還包括其他有關國內立法,參加的國際公約和認可的航運慣例。(2)把海商法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如:法國)。廣義海商法是有關海上航行的各種法規總稱。狹義海商法則專指商法中的一部分,是用來調整船舶所有人,經營人以及其他各有關方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為解決海上客貨運輸合同以及與之有關合同的法律問題。海商法屬於國內立法,但在一國法律體系中海商法應歸屬哪一部門,各國的學說和立法頗有岐異。原因有二:一是各國對海上運輸行為屬於商業行為還是生產行為認識不同,二是各國法律體系結構有差異。對此主要有3種觀點:(1)海商法是商法的特別法。凡制訂商法典的國家,都將海商法作為商法特別法納入商法典中,如《法國商法典》,《德國商法典》和《日本商法典》。(2)海商法是民法的特別法。在未制訂商法或採取民商法合一的國家,如義大利、波蘭都主張這種觀點。(3)海商法是海法的特別法。這是大陸法系國家部分學者提出的觀點,只有原蘇聯把海商法列為海法的一個部門。海商法的內容主要包括船舶、船員、引航、海上運輸合同,定期租船合同、海上拖船合同、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海事優先權和船舶抵押權,海上保險和海事爭議的處理等部分。其中既涉及民事法律規定,又涉及行政法律及其它部門法的規定;不僅包括實體法規范,也包括程序法規范。所以,海商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法律規范。

『拾』 國際海商法法律規范,各國海商法立法特點

海商法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特徵。這些特徵主要表現為:
1、海商法的海事性
海商法的適用對象是海,這是毋庸置疑的。而這里所說的海,主要又不是指的內海、領海,而是佔地球表面水面95%以上的公海。公海不屬於哪一國的領域,自然也不在我國的管轄范圍之內。所以主張以屬地原則作為確定海商法的效力原則並不利於貫徹海商法,其結果反而會限制海商法的適用。當然不可否認,在海商法所指的海中也包含了領海、內海以及其他部分內水,但一方面由於這些水面所佔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由於對發生在領海和內水范圍內的純屬國內性質的海事和海商活動,法律大都已明確規定不適用海商法(如我國《海商法》第2條第2款的規定即如此),所以,強調這一部分水域的屬地性意義不大,而重點是要解決發生在公海上的海事爭議的法律適用問題。
2、海商法的涉外性
與海商法的海事性有密切聯系的是海商法的涉外性,這一點在當今世界各國的海商法中都有體現。所稱涉外性,是指海商法主要調整的不是本國公民或者法人之間的海事法律關系,而是本國公民或者法人與外國公民或者法人之間的海事法律關系。對此,我國《民法通則》雖然在第八章中也規定有「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這部分內容,但《民法通則》總的任務還是為了調整國內公民或者法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而制訂的,涉外性不是其主要特徵,所以,海商法的適用范圍與其明顯不一樣,所採用的效力原則自然也不應相同。
3、海商法的國際性
海商法是國內法,但它又具有很強的國際性,這從海商法的歷史發展以及當今各國的海商法與有關國際公約的相互銜接中即可看出。海商法最早起源於西歐,在它剛產生時,並不屬於國內法,而是以國際性規范形式出現的。例如最早流行於東地中海一帶的《羅得海法》實際上就是以共同海損為中心,在長期航海實踐中形成的國際海上商業習慣法。後來,中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三大海法,即《康蘇拉地海》、《奧列龍法》和《威斯比法》,它們不屬於哪一國的國內法,而是沿岸各國都普遍承認並採用的國際性規范。最先將海商法由國際法轉變為國內法的是法王路易十四,他於1681年頒布的「海事勒令」,實際上就是一部國內海商法,在此基礎上,拿破崙1807年在制定法國商法典時又將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收編為該法典中的海商編,此即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海商法。以後西方各國相繼仿效,紛紛制定本國的海商法,這樣便完成了海商法由國際法向國內法的轉變。
但當歷史發展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國際貿易和海上航運業的迅速發展,仍然依靠由各國國內立法機關制定的海商法來調整國際海上運輸關系已顯然不適應形勢,國際社會要求制定統一海事規范的呼聲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由國際海事組織牽頭,經過反復醞釀、協商,逐漸制訂出了一系列用於調整各類海事法律關系的單行性國際公約,如用於調整國際海上貨物運輸關系的《海牙規則》、《威斯比規則》和《漢堡規則》;用於調整海上旅客運輸關系的《雅典公約》;用於指導共同海損理算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以及用於處理國際海難救助關系的《救助公約》等。這些國際公約以及有關國際慣例匯集在一起,實際上就起著國際海商法的作用。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雖然存在著國際海商法和國內海商法並立的局面,但大多數國家的國內海商法都在向國際海商法靠攏。如有的國家將國內海商法的條款修改,以適應有關的海事國際公約,有的國家則直接通過國內立法,將有關的國際公約轉變為國內海商法。我國海商法在起草過程中也參照採納了大量的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國際上通行的許多標准合同格式,包括吸收了不少國際海事立法中的最新成就。從未來的發展趨勢看,海商法由國內重新走向國際統一已在所難免。而這一特徵則更是其他許多國內法,特別是民法所不具有的。
正是由於以上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所以決定了海商法的效力原則不能簡單地照搬民法中的屬地與屬人相結合的效力原則。對此,誠然在國際法學界,也有人通過擬制的方法,即賦予船舶以自然人的某些特徵,或者將其比擬為浮動的國土,以此適用屬人原則或者屬地原則。然而,擬制畢竟只是擬制,而不是現實。船舶終歸只是一種物,它不能像自然人那樣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以歸入屬人原則顯然不妥;另外,由於船舶固有的財產性(財產可以抵押、買賣、繼承、轉讓),也使船舶在被視為領土時,可能引起理論上的困擾,並且當一國的船舶航行於另一國領海時,還會引起領土概念上的重疊。更何況擬制自然人同擬制領土本身又是互相矛盾的,船舶不能同時既適用屬人原則又適用屬船原則。所以我們只有擺脫傳統的民法觀點,大膽地從理論上重新進行探索,才能確定最恰當、最合理和最符合海商法實際的效力原則。

熱點內容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3 02:26:07 瀏覽:293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