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民法典
『壹』 民法典適用的時間效力及溯及力
民法典適用的時間是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的溯及力規定,新法對其生效之前發生而未依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關系同樣適用的效力有強弱之分。在新法律規范施行之前產生的民事關系和事實,自新法施行之日起方可適用新法的,為弱度溯及力。而溯及至該民事關系和事實所產生當時即適用新法有關規定的,為強度溯及力。
【法律分析】
新增條文的溯及力問題。原則上,《民法典》中創設性的新增規定沒有溯及力,如總則編中的臨時監護制度、物權編中的居住權制度、婚姻家庭編中的離婚冷靜期制度等均不能溯及既往。但是,對於現行民事法律中有總則性、基礎性的規定,新增條文屬於對現行規定的具體展開。如部分地方人民法院在審理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件中,容易忽視當事人訴訟請求的請求權基礎,沒有細致區分人格權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之間的區別,一概按照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和責任形式進行分析判斷,在法律適用上是存在問題的。檢察機關在辦理該類案件時,完全可以參照民法典的具體規定去判斷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是否存在需要監督的情形。《民法典》中實質性修改條文的溯及力問題。應從最有利於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角度,選擇適用新法還是舊法。需注意的是,民事訴訟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兩造對抗,在訴爭的民事權益上屬於此消彼長的博弈關系,無論適用哪一種標准裁判,必然對一方當事人有利,對另外一方當事人不利。因此,應以不給一方當事人造成明顯不公結果為標准,來判斷是否有利於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在難以判斷時,仍然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相關法律同時廢止。
『貳』 民法法典內容2021
民法典修改了關於民法總則,包括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收養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叄』 民法典的意義是什麼與刑法的區別在哪裡
1、兩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刑法是規定什麼是犯罪,對什麼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的法律。
刑法的任務是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打擊一切刑罰犯罪行為。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比如賠償和債務。它主要是解決民事糾紛,違反刑法是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2、兩者的目的不一樣
民法是一種權利法典,它告訴人們享有哪些權利。
刑法是一部規定義務、告知人們不該做什麼、後果和處罰的法律。
3、兩者的規范對象不一樣
刑法規制的對象主要是嚴重危害社會的各類行為。
而民法則主要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聯系:
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即自然人、法人、其他非法人組織只有以民事主體的面目參與社會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才由民法調整。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
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3)檢察民法典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作用:
主刑就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於其他刑種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就是作為主刑的補充而附加適用,但也可以獨立適用的刑罰。我國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這實際上也屬於附加刑。
我國刑罰就是通過有主有從、互相配合,有輕有重、互相銜接的設計方式,形成了嚴整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每個刑種都有它特定的內容和作用。
刑種的多樣性,是為了適應犯罪性質和情節的多樣性,便於體現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實行區別對待的原則。所以,這些刑種是切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實際需要的。
刑罰是對犯罪分子某種利益的剝奪,如剝奪其自由,剝奪其政治權利,剝奪其財產等。所以刑罰對被判刑人必然造成痛苦,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這是刑罰的屬性。正是這個屬性,使刑罰發揮懲罰、懲治和威懾的作用。
同時,刑罰還包含有譴責的因素,它是對犯罪分子及其行為的否定評價,是國家對於他幹了犯罪這種壞事的一種嚴厲譴責。由於刑罰譴責某種犯罪行為和實施這種行為的人,遂使人們意識到犯罪的事干不得,走犯罪的道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所以這種譴責又是一種教育。
社會主義性質的刑罰是懲罰和教育的辯證統一。懲罰和教育都是我國刑罰的內容屬性。單純的懲罰和脫離懲罰的單純的教育都不是刑罰。
國家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的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包括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而懲罰和教育是達到刑罰目的的手段。
特殊預防就是預防犯罪分子本人再犯罪。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判刑,除了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非殺不可的依法判處死刑外,對其他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懲罰和教育,把他們改造成為去惡從善、悔罪自新、遵守法紀、自食其力的新人,化有害為無害,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我國對罪犯改造工作的實踐證明,多數犯罪分子通過懲罰和教育,是能夠認識到犯罪的危害性以及自己犯罪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
一般預防就是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定分子,即有可能犯罪的分子,防止他們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思。
為什麼人民法院有時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地公開宣判呢為什麼宣判罪犯死刑立即執行要出布告呢主要就是為了警戒和震懾少數不穩定分子,以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
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也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警惕性和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司法機關只有充分地、廣泛地依靠群眾,同他們一道展開對犯罪的斗爭,才能夠達到有效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是:
第一,基礎不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只能是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比被追究其他法律責任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也就是說,刑事責任只能由實施犯罪的人承擔,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人承擔。罪責自負、反對株連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只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才能成為刑事責任的主體,其他沒有參與實施犯罪的人,不論他與犯罪人的關系如何,都不能令他負擔刑事責任。
第二,程序不同。行為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只能由國家司法機關按照刑事訴訟程序來決定。其他法律責任,則不是通過刑事訴訟程序決定的。確定是否承擔刑事責任,主要是國家審判機關的任務,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某些情況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也可以解決刑事責任問題。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定,當出現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情況,或者發生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況,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就應當作出不追究刑事責任或不起訴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對於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第三,後果不同。對負刑事責任的人往往隨之而來的是給予刑罰處罰,這是最嚴厲的國家制裁方法。它不僅可以剝奪被判刑人的財產,還可以剝奪其人身自由、政治權利,甚至可以剝奪其生命。其他法律責任都不會引起刑罰處罰這種嚴厲的法律後果。
『肆』 在民法典出台的過程中,有哪些政治主體參加這些主體分別發揮了什麼作用
1.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2.在實施過程中,人大發揮依法發揮監督作用,依法履行職責。
3.司法機關公正司法。
4.行政機關加強普法宣傳教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
5.社會各界,開展普法宣傳,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十六條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二十七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伍』 雲南省檢察院無權制定司法解釋
雲南,雲南省人民檢察院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民法典相關規定沒有直接涉及公益訴訟檢察制度,但英烈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僅有檢察機關可以提起,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可以作為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實體法依據。
『陸』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
最先大家從全部管理體繫上看來,153在檢察官法通則編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力」下。按照民法典的私法基層民主核心理念,非法人組織的某一民事法律行為一經作出,正常情況下是合理的,民法典全球也期待它合理,可是民法典也是有一部分強制標准,民事法律行為沒法遭受法紀律的認同進而使法律效力自始被清除,這就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失效。
一、看違背的政策法規中是不是確立個人行為法律效力。
二、假如未確立,則聯絡個人行為特性與民法典有關個人行為法律效力的標准,綜合性分辨。
三、再不確立,則分辨命令性標准關鍵維護私益或是公益性,若是公益性則一般失效,若是私益則一般合理。
『柒』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決定(2020)
1.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單獨制發的5件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予以廢止(見附件1)。2.經徵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對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制發的1件司法解釋性質文件予以廢止(見附件2)。
附件1
決定廢止的單獨制發的司法解釋及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目錄(5件)
序號文件名稱發文日期及文號廢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受理民事、行政申訴分工問題的通知 1991年8月30日高檢發民字[1991]2號《通知》所確立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受審分離」原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吸收。 2關於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通知1992年4月17日高檢發研字[1992]5號199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已經1998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修正,且《民法典》第1260條明確規定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同時廢止。 3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不服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申訴仍由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受理的通知 1998年12月16日高檢民發[1998]第14號《通知》所確立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受審分離」原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撿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吸收。 4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抗訴案件辦案規則2001年10月11日高檢發[2001]17號《辦案規則》已被《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人民檢察院行政訴訟監督規則(試行)》代替。 5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實施辦法2015年12月16日高檢發釋字[2015]6號《實施辦法》明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試點決定在13個公益訴訟試點省份地方檢察機關適用,現已無適用效力。
附件2
決定廢止的與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制發的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目錄(1件)
序號文件名稱發文日期及文號廢止理由 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在部分地方開展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試點工作的通知 2011年3月10日高檢會[2011]2號《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若干問題的規定》已對民事執行檢察監督作出規定。
『捌』 檢察院公益訴訟的前景如何
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授權檢察機關在食品葯品安全、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等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後來授權檢察機關通過單獨的法律在英雄保護領域開展公益訴訟。
對公共利益的理解可以從秩序的優先性兩個方面來把握。《民法典》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場合中存在著許多利益沖突或價值目標,公共利益在諸多利益和價值中處於優先地位。內容包容性。根據《民法典》中涉及的公共利益條款,公共利益可以概括為公共秩序的和平與安全;健康、安全和經濟秩序效率;合理保存和利用社會資源和機會;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維護公共道德;人類文明發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