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期間

刑法期間

發布時間: 2020-12-23 11:32:42

A. 刑法修正案在公示期間可以使用嗎

不可,沒有產生效力。
修正案必須按照其規定日期之後才會產生效力。

B. 刑訴法規定的期間從當日起算的有哪些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規定,期間以時、日、月計算。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
2、因此刑訴法期間通常從次日起算。

C.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對於期間的規定如下:
第一百零三條 期間以時、日、月計算。版
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算在期權間以內。
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上訴狀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滿前已經交郵的,不算過期。
期間的最後一日為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滿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間,應當至期滿之日為止,不得因節假日而延長。
第一百零四條 當事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五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以前完成的訴訟活動。
前款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D. 刑法修正案九通過後到施行期間的案子怎麼判

一般來說是有利於被告人地判,除非個別罪名明確規定不適用較內輕的處罰。
我國容刑法溯及力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所謂從舊兼從輕原則,就是刑法修正案九之前實施的犯罪,適用行為時的刑法(舊法);如果實施的犯罪適用新的刑法規定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犯罪或者是新刑法處罰較輕的話,適用新刑法。如果實施的犯罪適用舊的刑法規定有利於被告人的話,如不認為是犯罪或者是舊刑法規定的刑罰更輕則適用舊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對於個別罪名是否適用修正案九有明確規定。
1、《刑法》
第十二條【溯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2、具體罪名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E. 刑法中的在崗期間怎麼認定

關於在崗期間問題不屬於刑法調整的范圍,應當屬於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圍。依據勞動法及其相關規定,在崗期間是指由單位考勤確認的工作時間。

F. 刑法修正案(八)的「審判時」指的是什麼期間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審判時已滿75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內人死亡的除外。此處容的「審判時」具體指什麼時間段?
根據一般理論,審判時是指公訴機關提起公訴引起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之時,但根據此前「對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得適用死刑」的司法解釋,擴大到羈押期間,此處是否也擴大解釋到羈押期間?
對於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是從判決生效時為「審判時」的終止,還是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時終止?這將導致不同的處理後果:如認為至判決生效時終止,那麼在判決生效後第二天滿七十五周歲的人就適用死刑;但判決生效後由於還有死刑復核程序,這是死刑立即執行程序中的必經階段,那麼這個「死刑核准期間」屬不屬於「審判時」呢?如屬於,那在此期間滿75周歲,只要不是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就不應該判處死刑,此時就應該對已經生效的判決進行法律監督程序予以改判或由最高法核准不予執行或改判。

G. 刑法的一群期間做了哪些新的規定為什麼

微信群只是手段,是否夠成犯罪,還是要看其他要件。如果構成非法集資罪,那麼處罰是一致的。

H. 審理刑事案件期間發現已過追訴時效如何處理

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時效的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後,仍然可以追訴。

(8)刑法期間擴展閱讀:

追訴時效的延長

根據刑法第88條的規定,我國追訴時效延長分為兩種情況:

1、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犯罪人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這里的「被害人包括受到犯罪侵害的公民個人和法人。控告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但控告必須是被害人在自己的人身、財產權利遭受不法侵害並且已經發現犯罪嫌疑人而向司法機關所作的告發。如果被害人在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的情況下報案,則不能適用時效延長的規定。

我國刑法第89條第2款規定,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這一規定表明,我國追訴時效中斷是以犯罪人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為條件的,但不論新罪的性質和刑罰輕重。根據刑法的這一規定,追訴時效中斷後時效起算的時間為「犯後罪之日」。所謂犯後罪之日,即後罪成立之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I. 緩刑期間都有什麼規定

緩刑,全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緩刑人員在緩刑期間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的規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由此,緩刑人員在緩刑期間關於會客的規定,應以考察機關具體規定及宣告緩刑時宣告的禁令為標准。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熱點內容
政府制定規章的程序 發布:2025-02-04 21:28:54 瀏覽:274
2014年陳印法規講義 發布:2025-02-04 21:17:34 瀏覽:976
法官助理立案 發布:2025-02-04 21:13:45 瀏覽:177
房屋外牆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4 21:12:57 瀏覽:775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