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物流公司法務

物流公司法務

發布時間: 2022-06-08 01:27:00

❶ 物流企業法律風險評估

首先,意外事故是產生外部法律風險的常見原因。比如運輸企業經常會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發理賠風險,倉儲企業則會因火災、被盜等原因而引發賠償糾紛,搬場或裝卸企業也往往因機器故障或其他責任事故而導致法律風險。這一類法律風險有天災,也有人禍,其預見性不大,但造成的損害卻可能很大。然而,實際中物流企業往往忽視對這類風險的防範和化解,雖然我們不能把這類風險降到零,但我們可以通過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後的妥善處理,盡量減少這類風險或者盡量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其次,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或者物流企業作為客戶與其他企業之間在業務操作中,也經常因合同的簽訂和履行而產生法律風險。我們把這類法律風險稱為「業務風險」,其對企業的危害是巨大的,應當引起物流企業的高度重視。物流企業的業務風險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因業務合同簽訂不慎而產生的法律風險。合同簽訂包括訂立合同簽的談判,合同形式的選擇,合同條件的博弈、合同內容的組織,合同生效的約定等環節。物流企業本身是從事高風險的商業服務活動社會組織,其在簽訂合同的任何一個環節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風險的隱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業務員在和客戶談妥交易條件後,簽訂了書面合同,但由於該業務員的疏忽,沒有發現客戶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擔「限額賠償責任」改成了「全額賠償責任」。後來物流公司違約引發理賠糾紛,因責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處於極不利的地位。由於合同條款擬定的失誤導致法律風險,在物流活動中是常見的。
二是業務合同履行不當引發的法律風險。合同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適當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很多物流企業往往極度重視業務的承攬,而忽視業務的運作和服務質量的保障。若物流企業對業務操作的控制不當,也即履行合同不當,很容易引發被客戶追究違約責任等方面的法律風險。比如,物流企業作為承運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客戶因遲延交貨而提出倒簽提單或預借提單的要求。物流企業有時會礙於情面或為了穩住客戶而答應這種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時往往由於這種不規范甚至違法的做法,給作為承運人的物流企業帶來極大的法律風險。筆者認為,如果發生合同履行不當的情形,很容易引發物流企業的業務風險。
三是因被詐騙而引發法律風險。物流公司處於市場經濟運行的流通環節,要面對多方面的服務對象。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是很完善,社會法治程度也並不高,不誠信的市場行為甚至詐騙行為時有發生。這使得物流企業在從事商業服務過程中,容易陷入被詐騙的泥潭,因而引發法律風險。有的運輸企業或倉儲企業在接收客戶交運或交存的貨物時,沒有檢查到貨物本來就存在的、客戶又故意不聲明的瑕疵。而在交貨時往往因為分不清貨物瑕疵是何時因何原因而出現的,從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發法律上遭受賠償之訴的風險。有的物流企業要轉委託其他物流企業完成物流服務行為,如果沒有選擇好合作夥伴,也有可能因合作夥伴的詐騙而造成自身對客戶的違約,產生法律風險。

❷ 為什麼公司中的法務是工資最高的,但是也是最清閑的

司法務工作內容,公司的法務工作可以分為四大類.合規類:使公司的經營活動與法律、管理和內部規則一致,即事前風控。合同類:合同模板制定、商業協商、合同審查等。訴訟: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公司利益。知識產權類:保護公司的知識成果,包括維護商標、專利申請等。

總的來說,如果法務突然忙得可以飛走,大體上是公司分擔工作,這件事幾乎沒有過去的經驗。作為公司的重點部門,銷售忙碌說明公司的工作量增加了。說明研發忙,公司新的研究成果即將出爐。行政忙碌,顯示公司的物流管理力量。法務,也許公司里唯一不忙的就是好部門。

❸ 請教一個物流公司法務工資的問題

物流公司的法務一般工資確實高不了;但是到一些專業的法務所,從事物流行業的法務確實個好選擇。

❹ 設立物流公司需要遵循哪些法律規定

對流通加工中的包裝環節、《公路、標簽規范細則(暫行)》,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等,規范的是商流。電子商務立法是當前最復雜的一個問題。而這種買賣(或購銷)法律關系又通常是在買方與賣方之間通過達成口頭或書面的買賣合同(或購銷合同)來加以實現、變更。 物流行為方面、儲存、《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物流企業就要去采購後再送給客戶。
我國《合同法》也有專章對承攬合同進行規定。對於倉儲和保管、計量、《鐵路法》,差別在什麼地方呢,而其它環節的立法比較欠缺。運輸是物流業最基本的業務和最重要的環節。就物流行為各個環節的具體立法而言。從立法的角度上,運輸和包裝環節的立法相對來說較為完善,物流中的運輸合同不單單包括運輸。我國《合同法》第13章專門對租賃合同行為作了規定,其內容往往又超出普通運輸合同的范圍、《民用航空貨物國內運輸規則》,層次也較豐富、《航空法》、水路危險貨物包裝基本要求和性能試驗》、銷售或消費使用的需要而進行的包裝,可以得出結論。當然,是指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的過程中、包裝,這時。但問題是。現代物流的發展、《公路法》、《葯品包裝管理辦法》、《國際海運條例》,采購和銷售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林木種子包裝和標簽管理辦法》、裝卸搬運。其實不管是采購還是銷售、《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 關於采購與銷售立法、容器定點生產管理辦法》。
信息立法的特點主要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物流企業與客戶的合同就有了買賣合同的特點。采購與銷售是現代物流系統中兩個重要的環節,是服務,就沒有必要對這些合同進行專門研究。 關於流通加工立法:《危險和化學品包裝物、招投標和拍賣等、《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流通加工,這里也涉及配送,有必要從立法上加以規范,否則、《水路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對各種運輸行為,采購是物流的開始環節,規定得也較為詳盡一些,物流行為從法律上說其實質是合同行為,我國已頒布了不少法律法規,其實質是一種租賃合同行為,如果租賃取得。
下面針對物流各個環節立法進行述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我國頒布的單行法規或行政規章主要有,也可以通過簽訂承攬合同、信息傳遞等服務行為,這是我國在采購與銷售方面的最基本的法律制度,由別的企業或個人完成。民商事的這些基本規范各種物流行為關系當然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配送,通過對上述各種物流行為立法的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我國《合同法》第九章專門對買賣合同作了規定。倉儲是現代物流的核心環節,實現商品的集合和主體的集合,從而形成價格優勢或貨品的價格優惠,主要是要解決電子信息數據傳遞的法律效力,我國《合同法》也有專章規定,如集團采購,物流運輸合同中如果要求物流企業負責提供某種型號的設備。流通加工可以由物流業者自己完成、流通加工。同時。對團購和批發,根據運輸、終止而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刷標志。在物流實踐中。 關於運輸業立法,物流倉庫及相關設施可以通過自建或租賃取得。我國針對信息技術的立法目前還嚴重不足,在法律上屬於民商事行為性質。
有關運輸,我們就以運輸合同為例作簡要分析。 總的說來、分揀、《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所以物流中的運輸合同,首要任務是建立物流倉庫及相關設施或設備。物流行為法律制度就是調整各種物流經營主體之間因各種物流行為的設立,但卻是物流行為法律制度的根本或基礎。那麼針對這種特殊的法律關系,我國已經頒布了不少民商法律法規。我國《合同法》,加以調整、《海商法》等基本法律都對運輸合同,那麼,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合同與普通的民事合同是否完全一致呢,這些法律雖然不是直接針對物流業制定的,將部分或整個工作外包出去,其實只是在某一個采購或銷售環節中。 關於信息立法。我們認為是有差別的,而銷售則是物流的最後環節,我國也頒布了不少單行法規或行政規章,已遠不是一個普通運輸合同所能涵蓋的,如《汽車貨物運輸規則》,在各市場主體之間都存在一個買賣(或購銷)法律關系,體現的是協作,即重視買賣或交易,而物流不同於商流。在倉儲活動中;或者是物流企業為大型超市搞配送,我國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行為規范。
關於倉儲立法、《葯品包裝、分割,也能分析出其間的區別、各種運輸責任及賠償等作出規定、組裝等簡單作業的總稱,《合同法》是從交易的角度來制定的、《鐵路運輸出口危險貨物包裝容器檢驗管理辦法(試行)》等物流活動大多數歸結到運輸合同,更側重於物的流通物流行為法律制度 物流行為包括運輸

❺ 物流公司代收貨款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企業咨詢】律師您好!我們是一家物流公司,主要從事貨物包裝、速遞業務。一個月前,有家客戶委託我們運送10台電器,並且希望公司能夠幫忙代收貨款。我們當時向客戶開具了托運單,並且按照其要求在托運單上特別註明了「代收貨款」。貨物運送至目的地後,公司按要求將全部貨物交給了收貨人,但沒能收到貨款。後來,我們試圖和客戶協商解決貨款問題,但是沒達成共識。現在該客戶起訴到法院向我們公司索要貨款。我們公司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律師】根據貴司上述描述,我們初步確認以下事實:貴司與本案客戶之間存在貨運合同關系,並且有托運單為證,該單特別註明有「代收貨款」字樣,貴司按照要求將貨物交付收貨人,卻未能收到貨款。現雙方對貴司是否應向客戶支付貨款發生爭議。基於上述事實,我們認為:依據貴司說法,目前雙方對於貨運關系均不持異議,但托運單上的「代收貨款」可作兩種解釋:一、「代收貨款」可表明雙方存在普通委託關系如果該客戶不能證明與貴司之間事先曾達成有關委託代收貨款的特別約定,那麼「代收貨款」只能表明雙方之間存在普通委託關系。依據《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規定,受託人因過錯造成委託人損失的,向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在一般普通委託合同中,該客戶主張貴司承擔賠償責任,應當證明同時具備以下事實:1.貴司存在過錯行為;2.該客戶受到實際損失;3.過錯行為與損失結果間的因果關系。上述三項缺一就不能確定貴司責任。而按照貴司描述,貴司已按照托運單要求履行了承運人義務便不存在過錯,該客戶還可向收貨人索要貨款便不存在實際損失,以此都可以有效抗辯該客戶主張。二、「代收貨款」可表明雙方存在其他約定如果貴司客戶能夠證明與貴司之間事先曾達成有關委託代收貨款的特別約定,例如該客戶曾要求未收貨款不得交付貨物且貴司允諾,或與雙方之間有具體的代收貨款交易慣例,那麼貴司應當依據該有關特別約定履行義務,如果貴司未收貨款則違背了該約定義務,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故此種情況對於貴司利益不利。綜上,貴司可以以下理由抗辯該客戶的主張:1.貴司與該客戶之間合同關系依據托運單記載成立;2.貴司已按照雙方合同履行了義務,並能提供已如約向收貨人交付貨物的證據,貴司履約不存在過錯;3.貴司確實未收到貨款,且該客戶亦無證據證明貴司已收到貨款;4.該客戶應向收貨人主張貨款,且無證據證明其已遭受實際貨款損失。

❻ 物流企業都有哪些法律風險

首先,意外事故是產生外部法律風險的常見原因。比如運輸企業經常會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發理賠風險,倉儲企業則會因火災、被盜等原因而引發賠償糾紛,搬場或裝卸企業也往往因機器故障或其他責任事故而導致法律風險。這一類法律風險有天災,也有人禍,其預見性不大,但造成的損害卻可能很大。然而,實際中物流企業往往忽視對這類風險的防範和化解,雖然我們不能把這類風險降到零,但我們可以通過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後的妥善處理,盡量減少這類風險或者盡量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其次,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或者物流企業作為客戶與其他企業之間在業務操作中,也經常因合同的簽訂和履行而產生法律風險。我們把這類法律風險稱為「業務風險」,其對企業的危害是巨大的,應當引起物流企業的高度重視。物流企業的業務風險一般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因業務合同簽訂不慎而產生的法律風險。合同簽訂包括訂立合同簽的談判,合同形式的選擇,合同條件的博弈、合同內容的組織,合同生效的約定等環節。物流企業本身是從事高風險的商業服務活動社會組織,其在簽訂合同的任何一個環節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風險的隱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業務員在和客戶談妥交易條件後,簽訂了書面合同,但由於該業務員的疏忽,沒有發現客戶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擔「限額賠償責任」改成了「全額賠償責任」。後來物流公司違約引發理賠糾紛,因責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處於極不利的地位。由於合同條款擬定的失誤導致法律風險,在物流活動中是常見的。

二是業務合同履行不當引發的法律風險。合同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面、適當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很多物流企業往往極度重視業務的承攬,而忽視業務的運作和服務質量的保障。若物流企業對業務操作的控制不當,也即履行合同不當,很容易引發被客戶追究違約責任等方面的法律風險。比如,物流企業作為承運人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客戶因遲延交貨而提出倒簽提單或預借提單的要求。物流企業有時會礙於情面或為了穩住客戶而答應這種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時往往由於這種不規范甚至違法的做法,給作為承運人的物流企業帶來極大的法律風險。筆者認為,如果發生合同履行不當的情形,很容易引發物流企業的業務風險。

三是因被詐騙而引發法律風險。物流公司處於市場經濟運行的流通環節,要面對多方面的服務對象。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是很完善,社會法治程度也並不高,不誠信的市場行為甚至詐騙行為時有發生。這使得物流企業在從事商業服務過程中,容易陷入被詐騙的泥潭,因而引發法律風險。有的運輸企業或倉儲企業在接收客戶交運或交存的貨物時,沒有檢查到貨物本來就存在的、客戶又故意不聲明的瑕疵。而在交貨時往往因為分不清貨物瑕疵是何時因何原因而出現的,從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發法律上遭受賠償之訴的風險。有的物流企業要轉委託其他物流企業完成物流服務行為,如果沒有選擇好合作夥伴,也有可能因合作夥伴的詐騙而造成自身對客戶的違約,產生法律風險。

❼ 物流公司賠償問題,應該有哪些法律保護

與物流公司有關的法律關系有很多種,具體的糾紛是什麼?

❽ 物流 法務 就業

你研究生是法學專業的,畢業後純物流崗位不能考慮,起點太低,發展空間也小,物流行業要拿高薪真心太難。我就是做物流的,已經幹了好多年了,還在上海公司做管理的,年薪1年到手不超過7萬。所以勸你別干純物流。物流方向搞法務的我覺得就業面太窄了還是沒有跳出物流行業這個圈子。將來要發展自身空間來看還是考慮純法律的更好。

❾ 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哪些法律風險

物流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和對外營業活動在企業內外部形成諸多法律關系。一方面由於我國法律對物流行業的規制並不完善,另一方面物流企業本身欠缺法律意識,其實施的行為與法律規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產生法律風險。法律風險雖是一種不利後果的可能性,但易釀成法律糾紛,從而導致現實的不利後果發生。因此研究當前物流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或可能涉及的法律風險,並提供可操作的風險防範方案,維護物流企業合法權益,促進物流行業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一、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的類型

物流企業法律風險可以分成內部法律風險和外部法律風險。內部法律風險一般是由企業內部原因如管理措施不當、法律關系處理不善所引起的發生在公司內部的、非業務性的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治理風險和企業勞資糾紛。而外部法律風險是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或者物流企業作為客戶與其他企業之間在物流業務中產生的法律風險。因為物流行為涉及到包裝、裝卸、運輸、倉儲保管、加工配送、移交、代理、保險等眾多環節,主體多、社會關系復雜,一個細節沒有安排好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風險的隱患。所以物流企業的外部法律風險往往比內部法律風險更具不確定性和危害性。外部法律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類:

1.業務合同風險。物流企業對外業務關系都是通過合同建立起來的,合同條款擬定的失誤、合同條文意思表達模糊、合同責任分配不明確、迫於商業上的壓力接受某些大客戶的苛刻條款等都會將自己置於極不利的地位,一旦產生糾紛,後果可想而知。如在運輸合同中,物流企業不論作為承運人還是托運人都應當對貨物的包裝明確約定由哪一方負責,逐項列明包裝方式和搬運、堆放的具體要求,切忌不寫或者籠統寫「普通包裝」、「一般包裝」、「習慣包裝」等詞語,否則發生爭議時就可能因為條款不明確而承受損失。

2.合作風險。物流企業的合作風險可能體現在物流業務合作方面,如物流企業將其全部或部分物流業務以合同的方式委託給第三方物流分包商運作,當客戶發生損失時,無論是物流企業的過失還是分包商的過失,都要由物流企業先承擔對外賠償責任,然後向有責任的分包商進行追償,但由於物流企業與客戶和分包商所簽的是背對背的合同,所適用的法律可能不一樣,使物流企業常常得不到全部賠償,如此一來,物流企業的責任范圍和法律風險無形中被加大了。另外一種合作是物流企業與信息系統提供商之間的合作,因為現代物流服務合同很多都明確規定物流商應及時准確不間斷地向客戶提供貨物信息,物流企業在利用信息技術時如果遇到信息系統出現故障或客戶的商業秘密受到侵犯等產生的法律責任應在合作合同中明確加以劃分。

3.詐騙風險。物流企業處於市場經濟運行的流通環節,服務對象形形色色,合同履行環節繁多,使物流企業在從事服務過程中承擔的風險很高,易受到詐騙或惡意違約的拖累,引發法律風險。如物流企業在接收客戶交運或交存的貨物時,沒有檢查到貨物本來就存在的、客戶又故意不聲明的瑕疵,在交貨時往往因為分不清瑕疵是何時何因出現的而須承擔賠償責任。又如物流企業如要轉委託其他物流企業完成物流服務行為,也有可能因合作夥伴的詐騙而造成自身對客戶的違約,產生法律風險。

4.不可抗力和意外事故風險。這一類法律風險有天災,也有人禍,其預見性不大,但都會給物流企業帶來損失。比如貨物在運輸途中受控制的機會較小,存在著失竊、擠壓、雨淋、車禍和塞車等不可預計的風險,貨物在庫保管過程中也存在許多潛在風險,如失竊、作業破損、蟲害鼠咬、火災等。

5.物流保險風險。保險是物流企業的風險防範底線,但物流保險也存在風險。如保險合同無效在發生保險事故時無法取得保險公司賠償;如果物流企業簽訂保險合同時沒有注意保險公司附加了不合理條款,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可要求免責,物流企業的損失往往無法得到賠償;在發生保險事故後投保人應當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並按照保險合同和保險公司的規定辦理查勘、照相、核損、取證等工作,並及時向保險公司提交和補充相關索賠材料,如果手續不全、證據不足,保險公司拒絕賠償而事後又無法補辦的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二、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物流法律法規體系的不完善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善的法律體系無疑是降低物流企業風險的保障,但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針對物流行業的法律,現行規范物流行為的法律規定主要散見於涉及物流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際條約、國際慣例以及各種技術規范中。這些規定過於分散,缺乏系統性,且涉及交通、鐵路、航空、商業等多個部門,條塊分割嚴重,由於各部門協調溝通不夠,存在法律法規「打架」現象,例如,鐵路、海運適用的集裝箱標准就不一樣。這種情況令審判機關也感到無所適從,就拿物流糾紛來說,有的法院按合同法判決,有的法院按交通運輸條例判決,相似的案件出現不同的結果。而且那些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規范多由國務院及各部委、地方制定頒布的條例、辦法、規定和通知等,法律效力不強,技術上也普遍缺乏對物流實踐的具體指導和調整作用,多數只能作為司法審判的參照性依據,不利於調整各物流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缺乏對物流主體行為的制約作用。對於物流企業的市場准入條件、物流人員的從業資格,至今我國目前尚無法律可循。缺乏統一物流法律的指導和規范,不利於我國物流業形成行業優勢。

(二)物流企業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物流法律風險帶有強烈的行業特色且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擴張性,物流企業如果沒有一定法律風險意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物流企業的損失。如物流企業經常會將一部分貨物轉交給其他公司或個體司機承運,這時需要考慮他們履行合同的風險承受能力,因為運輸合同主體資信不足,導致合同無效或無法履行,甚至被詐騙的現象時有發生。物流企業在履行運輸合同中因未及時檢驗、移交、接收及接受託運人特殊指示而產生的違約風險也很常見。

三、規避物流企業法律風險的措施

(一)樹立科學法律意識,積極防範法律風險

物流企業應當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收集和了解物流行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依法開展物流業務,當企業權益遭受到侵害時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在企業內部建立法律教育制度,創造條件為其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法律知識培訓,在日常工作中宣講典型案例,讓工作人員了解與物流行業有關的基本法律知識,樹立權利義務意識和風險意識,依法辦事,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聘請專業律師,為物流公司從資信調查、合同審核、風險預警、訴訟策略等方面提供全面可行的制度和建議,降低企業的法律風險。

(二)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內控機制

法律風險的存在給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諸多不良影響,物流企業須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雖然不能把法律風險降到零,但可以通過合理的措施,盡量減少法律風險的發生或者帶來的損失。如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進行自我管理,規范作業流程,明確崗位責任制,將風險管理貫穿於物流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避免和減少物流經營風險損失,另一方面要對風險事件的發生有充分的准備,提早預測各種風險的損失程度,制訂應對風險的措施和流程,建立事件應變領導小組,以便在風險事件出現後,及時應對,將損失有效地控制在企業自身可接受的范圍內。

(三)加強合同管理,防範外部法律風險

無論是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還是物流企業與合作方之間的法律關系都是依靠合同來確定的,它們經濟利益的實現也需要通過合同來實現與保障。如物流企業在業務運作中有使用格式服務合同的,應當重視格式合同的擬定與修改工作。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對格式合同的解釋有爭議的時候,應當作出不利於格式合同提供者的解釋。可見,物流企業在擬定格式合同的時候,應當謹慎,反復琢磨,並且根據不同客戶和業務的發展,不斷修改。科學、規范的格式合同能使物流企業在糾紛中處於有利地位,從而達到防範法律風險的目的。

物流企業的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知識並嚴格依法辦事,這是防範物流企業外部法律風險的前提。要開展物流業務,首先,應做好項目的前期調研論證,特別是市場調研和法律論證,保證項目在經濟上和法律上都是可行的;其次,在決策前要審查客戶或合作方的資信情況,多方面了解其履行債務的能力,從源頭上防範詐騙與惡意違約風險的產生;第三,簽約時應考慮到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與客戶簽訂明確、合理的合同,明確各自責任,分攤、降低或避免風險;第四,要安排專人跟蹤監督物流服務合同履行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合同履行的程序控制,及時反映和解決隨時可能發生的問題,防範法律風險的發生。

(四)完善保險制度,解決物流企業風險責任問題

物流服務屬於風險比較高的行為,尤其在進行高速運輸和有毒、易燃、易爆、易腐蝕物品的儲運時,保險是防範物流合同風險和侵權風險的一種有效機制,物流企業可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轉嫁風險。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務責任險是針對第三方物流的興起而開發的,其責任保障范圍包括在經營物流業務過程中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物流貨物的損失,物流企業對客戶交來的物流貨物所承擔的安全倉儲、運輸及流通加工的責任風險,為物流企業提供全面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物流企業還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情況,附加盜竊責任保險、提貨不著責任保險、冷藏貨物責任保險、錯發錯運費用損失保險、流通加工和包裝責任保險等,把物流侵權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我國在物流保險方面的法律亟待完善。

總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法律風險管理逐漸成為物流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家要認識到,有經營活動就會有風險,但風險是事前可防可控的,可以通過分析物流活動中的各種法律風險,妥善採取切實可行防範措施避免爭議和糾紛的發生,維護自身利益。

歡迎登錄長風網獲取最新物流資訊。

❿ 國家關於物流企業的法律法規

(1)水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水路運輸方式包括國際海上運輸、沿海和內河運輸,適用的國內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運輸合同分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運條例及實施細則》,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則》、《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運輸規則》、《國際貨運代理業管理規則及實施細則》和《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海牙規則、《修改的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定的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漢堡規則及《聯合國多式聯運公約》等。
(2)陸路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陸路運輸方式有鐵路和公路運輸,陸路運輸對貨物在大陸內的流通起著重要作用,鐵路和公路運輸又有自己的運行特點。公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汽車貨物運輸規則》、《集裝箱汽車運輸規則》、《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公路貨物運輸合同公約》、《國際公路車輛運輸公約》。
鐵路運輸方面國內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鐵路貨物運輸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議》、《鐵路貨物運輸國際公約》。
(3)
航空運輸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航空貨物運輸方面國內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法》、《中國民用航空貨物國際運輸規則》。國際航空貨物運輸適用的國際公約有:《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華沙公約,海牙議定書、《瓜達拉哈拉公約》。
(4)
多式聯運方式下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
我國有關多式聯運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中對多式聯運作出的規定,交通主管部門制定的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規則。國際公約有《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國際商會制定的《聯運單證統一規則》。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