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和民事法律規定

民法和民事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6-08 09:32:33

民法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包括:平等原則,即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願原則,即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公平原則,即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誠信原則,即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公序良俗原則,即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即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第六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㈡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1、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3、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4、誠信原則。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准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5、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是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准則。6、綠色原則。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㈢ 我國民法所規定的民事權利,主要有

我國民法規定的民事權利主要有: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人身權等。
法條鏈接:《民法總則》 第五章 民事權利
1、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2、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3、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4、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5、第一百二十四條 自然人依法享有繼承權。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財產,可以依法繼承。
6、第一百二十五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股權和其他投資性權利。
7、第一百二十六條 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8、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㈣ 民事法律制度

法律分析:民法的概念和原則;民事主體制度;民事行為制度;民事權利制度;民事責任制度;民事訴訟時效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㈤ 民事規范和民法規范

法律分析: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事法律規范是指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的各項法律的總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㈥ 民事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的民事法律有很多,大致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兩類。實體法是指以《民法通則專》為母法的屬一切法律法規,如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物權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程序法有《民事訴訟法》等。 我國的民事法規就更多了多,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各民事法律的司法解釋等等

㈦ 民法包括哪些具體法律

民法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民法泛指所有民事法律規范,包括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單行民事法律和散見於眾多的民事法律范圍、條例、規定以及其他法律中有關民事條款的規定。我國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民事權利保護的宣言書,是新中國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它的頒布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必將對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帶來更積極、更全面、更規范的影響,也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㈧ 民法典規定公民擁有哪些民事權利

民法典規定公民擁有民事權利:主要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權;民事主體的人格權;財產權利;個人信息保護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人身權利等。
法律分析
公民民事權利能力的內容,是指法律賦予公民可以享有原各種民事權利和應當承擔的各種民事義務的范圍。公民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的民事義務是統一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民族、種族,性別、年齡、職業,政治態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職務高低、財產狀況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異,但他們在民事權利能力方面都是平等和無區別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資格平等地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不受有無行為能力的限制。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其合法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都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通過法律手段制裁違法行為人,給公民合法民事權益的實現提供法律保障。民事權利能力具有平等性。民事權利能力是由法律規定的公民能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一種資格上的可能性,這種權利與人身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任何人不得轉讓或者是放棄,由此可以看來,企業等法人主體是不具有民事權利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五十七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九條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一百二十六條 民事主體享有法律規定的其他民事權利和利益。

熱點內容
道德公民圖片 發布:2025-01-22 14:31:53 瀏覽:392
自然法學派概念 發布:2025-01-22 14:31:14 瀏覽:688
自考2017年4月勞動法答案 發布:2025-01-22 13:58:25 瀏覽:196
道德宣誓 發布:2025-01-22 13:41:20 瀏覽:692
2016年福州市幹部法律知識統一考試 發布:2025-01-22 13:40:36 瀏覽:882
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發布:2025-01-22 13:26:02 瀏覽:733
什麼樣的發票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2 13:00:05 瀏覽:887
西鄉有按勞動法的廠沒 發布:2025-01-22 12:28:09 瀏覽:832
小學生簡單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22 12:16:55 瀏覽:277
企業管理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2 12:11:37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