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人權

司法人權

發布時間: 2022-06-08 23:02:25

㈠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誰提出的

你好,您的問題不屬於法律實務方面的問題,給您做如下的簡要回答,人權的提出者是盧梭,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就「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提出了改革要求,包括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懲戒制度等內容。這是黨的文件首次就人權保障法治作出系統而又具體的規定,既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又體現了通過司法救濟手段切實保障人權的改革努力。是在國家人權保障制度體系中,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果說人權立法保障是通過將應有人權的憲法化、法律化和法規化,使之進入國家法律保障制度體系,成為依法保護的對象,因而它是實現人權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如果說人權執法保障是通過國家行政機關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將憲法法律法規規定在紙面上和條文中的各項人權具體付諸實現,使每一個公民都能夠享受到社會主義人權的實惠和溫暖,因而它是實現人權的重點和關鍵,那麼,人權司法保障就是實現人權不可或缺的救濟手段和最後防線。
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㈡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的人權司法保障功能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憲法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國在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修改的過程中,著重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了總則中,成為了刑事訴訟法修改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新刑事訴訟法對人權保障原則的這一修改,也是我國人權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人權與法律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對人權的保障中,只有法律才是其最基本、最權威的保障。同時人權保障也應該且必須成為法律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立法原則。刑事訴訟法作為憲法之下最為重要的法律之一,在人權保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刑事訴訟法中,寫入了諸多關於人權保障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我國對公民人權的保障。具體體現方面:
一、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權的保護
二、對證人、被害人、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㈢ 實施依法治國,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1.尊重和保障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
2.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3.審判機光,檢查機光,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查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4.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
人權,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每個人按其本質和尊嚴享有或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經濟權利、政治權利、文化權利和社會權利。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核心內容。因為法制建設歸根結蒂要促進人的發展,保障人的合法權利。筆者在對我國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如何進一步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權進行了思考。

一、我國在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鄉的差距反映農民權利法律保障的缺失與不足
我國有九億農民。要使我國人權得到切實的保障,九億農民的經濟、文化、政治、社會權利必須得到有效的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際上要解決城市發展和農村發展差距擴大而導致的城鄉不和諧的問題。農村經濟落後,農民自身不發達的原因在經濟上非常明顯,而這種物質外化的表現其本質上是由於經濟政治權利的不平等構成的。因為我國的農民在政治生活中沒有像城市人一樣獲得同等的國民待

㈣ 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司法機關應該如何做

1、一是要加大司法機關的監督力度和監督責任,保證司法監督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2、二是要擴大司法監督的主體范圍,為檢查機關監督行政強制措施提供法律依據;

3、三是要以深化司法公開為抓手,切實保障當事人及其辯護人、代理人等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讓他們打一場明明白白的官司;

4、四是要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在訴訟活動中發表訴辯意見和提出主張的權利,探索實行在每一個訴訟環節結束前,辦案人員都要問訴訟參與人「你還有沒有話要說」的制度,直到聽到「沒有了」的回應後才進入下一個訴訟環節,從而充分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說話權利。

(4)司法人權擴展閱讀:

要樹立保障當事人申訴權利的理念。有關機關和部門對當事人依法進行的申訴行為,不得採取扣押申訴材料、限制申訴人人身自由、扣押申訴人合法財產、攔卡堵截申訴上訪活動等非法手段加以限制和阻撓。對當事人合法正當的申訴請求,要認真辦理,依法及時解決問題,防止申訴程序空轉和申訴權利虛置。

要落實終審和訴訟終結制度。對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終審裁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沒有錯誤的,不得因當事人的無理申訴隨意提起再審,堅決維護終審裁判的權威,防止案件終審不終;

對因申訴和依照法律規定啟動再審程序後作出的生效裁決,沒有事實和法律錯誤的,要依法及時終結訴訟程序,同時做好對當事人的服判息訴工作,不得因當事人無理繼續申訴而反復提起再審,防止案件該結不結。

㈤ 司法活動中保障人權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司法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關乎公民的名譽、財產、自由乃至生命。在司法活動中,守好保障人權的屏障,讓百姓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司法機關的天職。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落實,隨著司法體制改革一系列舉措的出台,我國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對人權的司法保障將得到切實加強。
嚴守防止冤假錯案底線。1個冤假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99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這就是「100-1=0」的道理。要嚴格落實關於防止、發現、糾正冤假錯案的有關規定,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努力避免發生一起冤假錯案,更好地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今後,辦案機關對被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訊問,必須在看守所訊問室進行,並全程同步錄音或錄像。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刑訊逼供取得的口供,不得作為定案根據。對定罪證據不足的案件,堅持疑罪從無,不得降格作出「留有餘地」的判決。
加強弱勢群體的法律幫扶。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為貧弱群眾撐起法律「保護傘」,是司法扶弱濟貧、維護公正的體現。這次司法體制改革提出,要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有關部門已經出台《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下一步,要進一步通過立法,健全制度,擴大經費來源,規范相關程序,調動整合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力量,把有限的救助資源公正、高效地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讓老百姓「法理之外、情理之中」的實際困難得到更好解決。
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勞教制度廢止後,將被判處管制、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假釋等社會危害性小、悔罪表現好的罪犯置於社區內,由專門機關和社會團體、志願者一起進行管理和教育矯正,避免監獄內「交叉感染」。要進一步健全社區矯正制度,盡快制定出台社區矯正法,規范適用范圍、程序、責任主體和保障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工作者、志願者更廣泛地參與進來,更好地解決矯正人員就業、就學、最低生活保障、社會保險以及心理康復等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回歸社會。

㈥ 為了尊重和保障人權司法機關要什麼

一、確立無罪推定原則,堅決貫徹疑罪從無規則
保障被追訴人的權利是刑事司法人權保障的重心所在。因為國家專門機關以國家強制力為支撐和後盾,在追究和懲罰犯罪的過程中,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超越許可權,甚至濫用權力,進而侵犯被追訴者的權利。在刑事訴訟中,保障被追訴人人權的基礎條件在於確立無罪推定原則。根據該原則,被追訴犯罪的人在最後確定有罪以前應被假定為無罪的人,是訴訟的主體,不得強迫其自證其罪。而且公訴機關要承擔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法院要根據確實充分的證據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才能定罪,不能證實有罪,就應作無罪處理。
無罪推定要求「罪疑刑疑」作有利於被告人的處理。也就是說,定罪有疑作無罪處理,量刑輕重有疑作輕刑處理。無罪推定可以說是增強人權刑事司法保障的重要法寶。我國刑訴法尚未明文規定無罪推定原則,但其內容在刑訴法中已有較充分體現。如我國刑訴法不僅確立了「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的基本原則,還規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以及證據不足不起訴、證據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疑罪從無規則等。
盡管如此,為了進一步完善人權刑事司法保障,還應在立法、司法解釋中確立無罪推定原則,並落實有關無罪推定原則的相關內容,尤其是對於達不到有罪證明標準的疑罪案件,司法人員應當寧縱勿枉,堅決依法貫徹疑罪從無規則。應當吸取過去冤、錯案發生的教訓,不容許搞疑罪從輕、留有餘地的做法。對於過去以疑罪從輕處理的案件,被判刑人不斷申訴的,應當主動審查,確屬證據不足的,應當予以改判糾正。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完善人權的刑事司法保障。
二、嚴禁刑訊逼供,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刑訊逼供不僅是最大的程序不公,也是造成刑事冤案的最重要原因。據統計,至少95%以上的冤案是由於刑訊(包括變相刑訊)造成的。每一起冤案錯案,不僅嚴重侵犯了被錯判者的人權,而且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為了有效遏制刑訊逼供,修改後的刑訴法在原有制度基礎上,用多個條文構成「組合拳」來嚴禁刑訊逼供的發生。如建立了訊問全程錄音錄像制度,規定了犯罪嫌疑人在拘留、逮捕後應及時送交看守所並在看守所訊問等等。修改後的刑訴法實施以來,刑訊逼供現象雖已得到明顯遏制,但是刑訊逼供仍未絕跡,特別是變相的刑訊逼供時有出現。
要杜絕刑訊逼供,還應當進一步堵塞法制上的漏洞,如防止犯罪嫌疑人在進入看守所之前、在看守所訊問中以及在監視居住期間,尤其是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可能出現的刑訊逼供,防止偵查人員利用法律沒有規定的變相肉刑,如曬、凍、烤、餓和疲勞訊問等來取得供述。

㈦ 如何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應該從規范司法程序、健全追究機制、逐步減少罪名、廢止教養制度、健全矯正制度、健全司法救助、完善法律援助、完善律師制度這八個方面來進行。

  1. 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確保涉案財物處理的法治化、規范化、公開化。

  2. 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健全防止和糾正錯案機制,要嚴格遵守證據裁判原則,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執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准確把握刑事案件證明標准。

  3. 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控制死刑的適用,完善死刑復核程序,准確把握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的司法理念,嚴格落實我國對罪犯懲罰與教育改造相結合的方針。

  4. 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廢止勞動教養制度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強化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社會的重要體現,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選擇。

  5. 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完善社區矯正配套制度,擴大社區矯正工作覆蓋面,促進相關部門配合銜接;加強社區矯正保障能力建設,完善機構設置、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社區矯正的教育幫扶水平。

  6. 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要推動國家立法,確定司法救助的對象,突出救助重點,使資金用於最需要救助的人員;完善司法救助措施,健全救助方式,合理確定救助金額;健全司法救助程序強化司法救助保障工作,在政府主導下,確保司法救助資金有保障、使用有規范、救助有實效。

  7.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要繼續創新法律援助模式,保障弱勢群體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及時調整法律援助范圍,加大法律援助辦案經費保障,推動建立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完善法律援助與相關部門工作銜接機制,健全刑事訴訟中公檢法司各部門工作銜接配合機制。

  8. 完善律師制度。要加強對律師的管理與服務,規范律師活動,為律師行使執業權利提供司法保障,創造良好環境。

㈧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你好,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的舉措內容: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發揮律師在依法維護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決定》鮮明地提出了「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要求,並作為一條進行專門論述。必須更加重視尊重和保障人權。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已經庄嚴寫入我國憲法,成為一項重大的憲法原則。人權司法保障是人權憲法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維護憲法權威、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繼續加強人權立法工作,不斷充實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法律體系,規范司法行為,更好地為尊重和保障人權提供司法保障,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出積極貢獻。
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依法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充分考慮涉案財物的判決與處理當事人及有關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明確可及時返還被害人的財產范圍,加強對涉案財物處置的法庭調查,重視案外人提出的權屬異議,完善涉案財物的處理程序,切實保障被害人和財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權利,防止無罪的人受到刑事法律追究,防止有罪的人受到不公正的處罰。採取有力措施,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司法公開,規范刑事和行政強制措施,健全證據、辯護、偵查措施、強制措施、審判程序等具體制度,進一步有效約束、規范國家的刑事司法權力運行,預防、減少侵犯人權的行為。健全防止冤假錯案的制度保障,加強對遏制刑訊逼供和其他非法取證行為的制度設計,明確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強化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強化責任制,嚴格落實錯案追究制,提高司法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和業務素質。強化對司法工作的監督制約,進一步完善訴訟當事人、參與人的權利義務告知制度,加強社會監督。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進一步嚴格控制和慎用死刑等相關規定。

㈨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誰提出來的

【法律分析】
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在黨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來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作為在歷史新起點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堅持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是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將「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深化改革開放重要目標的重要部署,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順應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為民新期待的重大舉措。
在我國許多法條中都體現了人權的法律保障。比如國家根本大法《憲法》中規定的「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刑法》罪刑法定原則也體現著懲罰犯罪和保護人權的統一。而在司法中,尤其是《形式訴訟法》, 新刑訴法不僅明確寫入了人權保障原則,而且在多項具體規定中都有尊重和保障該原則。如在第二條寫入「尊重和保障人權」;在證據制度中,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規定了非法證據排除制度;在強制措施當中,完善逮捕條件和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嚴格限制採取強制措施後不通知家屬的例外規定等等。
法律依據
《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刑法》: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刑事訴訟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熱點內容
西鄉有按勞動法的廠沒 發布:2025-01-22 12:28:09 瀏覽:832
小學生簡單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22 12:16:55 瀏覽:277
企業管理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2 12:11:37 瀏覽:464
法律部門規章 發布:2025-01-22 12:07:27 瀏覽:727
松原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22 12:04:49 瀏覽:602
酒店大廳保安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2 11:21:37 瀏覽:936
盱眙法院庭長 發布:2025-01-22 11:06:23 瀏覽:950
吳惠芬的姐姐是法官嗎 發布:2025-01-22 10:43:29 瀏覽:728
駐馬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2 10:24:45 瀏覽:970
法院立案管轄 發布:2025-01-22 09:57:12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