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衰敗
1. 美國的最高法院,誰來監督
美國最高法院由1名首席法官和8名法官組成,擁有最高司法權,其判決為最終判決。9名法官均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任命,如無失職,將終身任職。
美國憲法對司法的有關規定 受歐洲思想家孟德斯鳩(Charles-Louis de Montesquieu)和洛克(JohnLocke)的影響,美國憲法的締造者把司法獨立作為美國建國的一條重要原則。 在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等人看來,司法部門只有不聽命於立法和行政部門,才能主持正義,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與自由。美國的締造者之所以如此看重司法獨立,也是由於喬治三世迫使殖民地的法官服從於他的旨意,使他的壓迫政策暢行無阻。推翻英帝國統治後,美國的締造者便將司法獨立寫入憲法,希望用司法對行政和立法部門加以約束,防止它們濫用權力。 美國憲法對司法的規定相當簡明扼要。在第一章將立法權授予國會、第二章將行政權授予總統之後,憲法第三章將司法權授予聯邦最高法院及其下屬法院,並規定了法官的任期、工資待遇、司法權的范圍等等。除第三章專門講述司法之外,第一章和第二章也有少量涉及司法與立法、司法與行政之間關系的規定。這些規定主要包括:一、聯邦司法權屬於聯邦最高法院,以及國會設立的若干下級法院。法官只要行為端正,得終身任職並領取薪酬。該薪酬在其任職期間不得削減(美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將司法權交給最高法院,至少在文字上界定了司法與立法和行政部門的區別,使國會和總統不得插手司法領域。這樣,美國的建國者用憲法的前三章分別規定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歸屬,明確了三權分立的政府結構。在將司法權授予法院之後,憲法馬上談到法官的任期和工資等相當瑣碎的問題,這種安排初看起來令人費解,實際上卻是出於維護司法獨立的根本考慮。在殖民地時代,喬治三世可任意決定法官的任期和薪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法官對行政部門的依從。所以,在憲法締造者眼中,法官的任期和工資待遇構成了司法獨立的一個根本問題。通過規定法官的終身制並給予他們穩定的、較優厚的工資,憲法試圖杜絕法官為了保全職位和薪水而在處理案件時屈從於外界壓力,有失獨立與公正。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審議和認可後,由總統正式任命(美國憲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條)。這一規定體現了憲法的締造者要求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部門在相對獨立的同時,又要彼此制約的意圖。由行政和立法部門掌握聯邦法官的來源,使行政和立法部門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司法部門的意識形態,彼此協調工作,同時也防止由不稱職的人員掌握司法權力。這條規定也說明聯邦法官不由民選產生。這種安排同法官可以終身任職的規定一樣,都是為了司法活動的獨立與公正。倘若法官由民選產生,他在判案時就不免要考慮其選民的利益與態度。倘若他沒有終身職位,就更要自覺不自覺地照顧其選民的利益,以求再次當選。規定法官由總統任命和參議院認可,並享有終身職位和固定工資,可以消除法官的後顧之憂,維護司法獨立。因為總統和參議員都是經民選產生,由他們任命和認可聯邦法官,基本上也屬於民×程序。
所有彈劾政府官員(包括總統、副總統或聯邦法官)的案件須由國會(而不是司法部門)負責。彈劾案件必須由眾議院發起(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二節第五條),由參議院審理(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條)。彈劾的依據必須是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各種重罪與輕罪(美國憲法第二章第四節)。
(一) 法官的任免 在任何國家的司法制度中,如何任免法官都是一個關鍵問題。在美國政治實踐中,對法官的任命更多地體現了行政和立法部門對司法部門的制約;而對法官的罷免,則更多地體現了司法部門相對於行政和立法部門的獨立。 如前所述,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必須由總統提名,經過參議院的審議、認可,再由總統正式任命(美國憲法第二章第二節第二條)。在美國歷史上,總統對法官的任命權一直被行政部門當作控制司法部門的一個重要手段。美國歷屆總統在任命法官(尤其是最高法院法官)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偏向本黨黨員或至少在意識形態上接近自己的人。例如,現任最高法院法官中的共和黨人都是共和黨總統任命的,而民×黨人則都是民×黨總統任命的。雖然過份地偏向本黨成員會招來反對黨的批評,但這一作法已為美國各方所接受,而國會也極少反對總統對法官的提名與任命。 在美國歷史上,利用自己對法官的任命來積極干涉司法部門的總統並不少見。因為美國憲法並未規定最高法院法官的人數,總統在理論上可以任命無數新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從而使最高法院成為本黨的一個堡壘。這方面的一個極端例子來自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 當他的「新政」在連續幾個案子中遭到最高法院的抨擊後,羅斯福試圖任命六名新法官進入最高法院,希望藉此使最高法院的法官由九人增到十五人,從而使親「新政」的人成為多數。羅斯福與最高法院這一次較量的結果是最高法院改變態度,轉而支持「新政」;羅斯福也因而放棄任命新法官的打算。從十九世紀中期至今,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一直限定在九人;只有現任法官因年老或死亡等原因退位,才有等額的新法官加入。但從上述例子來看,這一既成事實也並非鐵板一塊。 如果說對法官的任命權主要掌握在行政部門手中,那麼對法官的罷免權則由立法部門所執掌。如前所述,對聯邦法官的彈劾權屬於國會(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二節第五條)。眾議院彈劾一名法官,必須是由於他犯有或涉嫌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與輕罪(美國憲法第二章第四節),如聯邦法官克萊勃恩(Henry Claiborne)在1983年因受賄、偷稅漏稅等被國會彈劾。彈劾的目的是因為該法官不願自動辭職,所以需要彈劾程序剝奪他的職位。 因為對彈劾有這種嚴格的要求,更因為憲法明確規定聯邦法官只要行為端正便可終身任職(美國憲法第三章第一節),國會並無可能通過彈劾對法官具體的司法活動造成制約。眾議院發起一件彈劾案必須由多數票通過,參議院要判決被彈劾者有罪,也必須由出席議員的三分之二通過(美國憲法第一章第三節第六條)。這些嚴格的程序都保證了國會雖然有權罷免觸犯法律的法官,但卻無法干擾法官正常的司法。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總統在任命法官時試圖影響法院的政治傾向,法官在就任後基本上不會失去職位或薪酬。美國司法界的一個著名說法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在回顧他的總統生涯時,認為自己所犯的最大兩個錯誤是任命了兩個上任後就與他的意見一貫相左的最高法院法官。 但即使如此,總統(或國會)也對該法官無可奈何。因為法官可以相對獨立於立法和行政部門,他們在審理案件時應更能做出公正的判決。
(二) 對司法活動的質量監督 由於法官非由民選產生,所以不需對選民負責,同時也很難說對國會負責。 因此,如何對他們的司法活動進行質量監督,就成了美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如前所述,總統對法官的任命和國會對法官的彈劾,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對司法部門的監督。從背景、閱歷、專業知識與能力上講,被總統任命的法官通常都能勝任工作。他們的道德品格在任命過程中也已通過審查;如果在任命後出現違法行為,國會可使用彈劾手段,解除他們的職位。 但是,總統和國會對法官的監督又是有限的:總統在任命法官後便基本失去了對該法官的控制;法官對具體案件的處理也不由總統等非司法官員過問。 由於同樣原因,只要沒有違法行為,任何法官都不必擔心國會將對他進行彈劾。 國會對法官的罷免權因而對他日常的司法活動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在美國司法實踐中,對法官更有效的一種質量監督來自美國的判決體例與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的大量報導。作為習慣法國家,美國的判決體例基本上沿襲了英國的傳統:法官判決任何一個案子都採用判決書的形式。判決書的體例通常是:一、首先對案件所涉及的重要事實做客觀的描述與總結;二、評介原告與被告(或其律師)的主要論點和論據;三、根據有關法律、適用先例、立法部門的立法意圖、對公眾利益的考慮等等,對具體案情和法律條文進行推理、分析和論證,做出判決。在理想情況下,判決書就是一篇完整、嚴謹的論文,它把法官對一個案子的思考和推理完整地記錄下來,從而使任何人都能據此對他的判決進行分析與評價,並感到信服。一件案子判決後,判決書通常馬上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在圖書館查詢、借閱。近期的案子和判決書更可以通過電子媒介,在互聯網上檢索和閱讀。這種判決體例給司法活動帶來了極大的透明度,成為對法官判案質量的一種有效監督和促進。 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活動的質量也有著重要的監督作用。司法案件在美國一直是傳媒報導的重點。尤其是比較著名的案件,無論是刑事還是民事,全國各大報章、廣播電台和電視台都會有詳盡的報導。近年來,更有攝像機進入法庭,對案件的審理過程作現場實況轉播。轟動一時的辛普森(O. J. Simpson ) 案是近期最明顯的例子。據稱全美有近億觀眾從電視上觀看了該案的現場審理和判決。目前,全美各大電視台都設有專門的司法節目,邀請司法界人士評論時下的重要案件。近幾年又出現了一個專門的「法庭電視」頻道,全天播放美國各地的司法新聞,報導和分析重要的案件,等等。一些地方性的案件,也常有當地媒體做詳細報導。 大眾傳播媒介對司法活動的大量報導,對教育美國公眾、使他們懂得憲法和法律、熟悉司法程序、了解法官的判案等起到了實際的作用。同司法判決書一道,大眾傳媒把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活動充分地展露在公眾面前,使公眾成為司法活動的監督。由於司法的透明度,法官也因此勤謹辦案,以維護自己在社會上的形象和名譽,維護公眾對司法部門的信心。
2. 從極盛到衰敗,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法國貴族破敗衰落
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是法國貴族開始走向衰落的標志,不過,法國貴族從極盛時期到後來的沒落,總的來說是由於中央集權的推動、王權和特權的對立以及資本主義的斗爭等方面,才導致法國貴族破敗衰落。
一、中央集權的推動
在中世紀,法國貴族擁有很大的權利,隨著後來查理曼帝國的崩塌,法國貴族便在這個時期直接將國王的權利都接管過來,這時期的貴族掌握著絕大部分的權利。中世紀時期的封建制,是法國貴族在大環境下所孕育出的產物。布衣和貴族之間則是互相依存的關系,貴族擁有大部分的土地,然後將這些土地交給布衣來種植。
在後期的時候,因為貴族的經濟特權和國王的權力產生了對立面,在發動戰爭的時候,貴族們逃避賦稅,致使國王無法籌措到軍餉,於是國王便增加賦稅,由此引發貴族的不滿。
三、資產階級的奮斗
在工業革命爆發之後,法國涌現出了大批的資產階級,並且還非常富有,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政治地位。為了得到貴族的身份,很多的資產階級便花費大量的金錢來提高自己的地位,最後由於社會的發展,從而導致傳統貴族和新貴族之間產生了矛盾。
3. 近代中國為何衰敗
讀《500年來誰著史》有感 四月份第一遍讀完韓毓海先生的這本書,實在是「獃痴」了好些天。因為他打破了我對資本主義的理解,完全用另一種方式解讀了500年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其行文之奇偉,華山不足比其肩;其浩然之正氣,堪比文公之《零丁》。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解讀這本書,但我對「近代中國為什麼衰敗?」這個嚴肅的命題更關注,所以從這方面略作分析。近代中國衰敗的主要原因有二: 1:貨幣主權的喪失 現代民族國家的一個重要支撐,就是貨幣。1567年,即隆慶元年,國家承認白銀作為合法貨幣。這個政策的頒布和張居正「一條鞭法」的推行有直接關系。並且當時民間商人,走私商人也推動了白銀成為主要貨幣。但中國的白銀產量完全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的發展。因為中國的白銀礦藏本來就不豐富,而且地方集團的腐敗,導致國家開采銀礦的成本太高。也就在1567年,明朝政府正式解除海禁。中國白銀嚴重供應不足的事實直接刺激了美洲白銀的開采。這之後美洲白銀的3/4,日本白銀的大部分出口到中國。這確實緩解了中國白銀短缺的事實。但是,中國的貨幣的主導權也就隨之喪失了。中國貨幣主權的喪失,完全說明了明朝不是「閉關鎖國」,恰恰相反,是經濟市場化的程度太高了。連貨幣這樣關乎國家命脈的大事都要通過「市場」來解決。而清朝的貨幣政策完全繼承了這種制度。甚至蔣介石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貨幣主權的喪失而導致經濟崩潰,再由經濟崩潰導致社會危機,這樣的惡性循環終於湮滅在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中。 2:國家能力的下降 為什麼明朝政府開采白銀的成本會很高? 「官開必立官設衙役,取掘夫役,種種費用,十倍礦利」。「這就是說礦利入官,本來可以減少人民的賦役,而一旦設立衙門開礦,由於供養衙門和采礦勞役的原因,人民的負擔反而十倍礦利。」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更加依賴美洲白銀的原因。而這個問題也就涉及到「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這個特殊情況。古代社會的官僚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但是這套選拔制度在宋明以後走向反動。科舉考試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沒有經濟司法財稅等內容,這就導致經濟司法財稅的功能由「吏」來行使。而吏不是政府官員,不是在編人員,不能升遷調動,這就形成了地方勢力集團。而經濟司法財稅的權利自然落到了這個集團手上。王安石張居正的改革都要打擊這個集團的勢力,但其悲劇性在於改革政策的推行必須藉助這個集團,這就形成了「體制性的自相矛盾」。最終這些偉大的改革無不以失敗告終。從這個意義上說,「封建勢力的力量確實太強大了」。這個時候國家面臨千百萬無組織的農民,其行政效率根本無法保證。
4. 一個王朝從興盛到衰敗最多不過幾百年,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一個王朝從興盛到衰敗最多不過幾百年,其根本原因是什麼?縱觀我國古代的歷代王朝,唐朝毫無爭議是一顆奪目的瑰寶。泱泱大唐朝建立於618年,亡於907年,共存在了290餘年,傳位的共有二十二個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巔峰王朝。在唐朝最強盛時,國土的面積覆蓋極廣。據史料記載,唐朝最盛時,疆域往東抵至安東府,往西抵至安西府,最南端抵至日南郡,最北方抵至安北府。
三,無司法保護,逼迫高官反在前文中,我們提到秦帝國之所以在秦始皇駕崩之後沒多久,就迎來大的暴動,是因為他選擇了一個不爭氣的接班人——一個只會胡鬧和荒淫無度的秦二世做了接班人。
很多人後來嘆息,假如秦始皇之後的接班人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的話,秦朝或許可以避免二世而亡的悲劇。
5. 中國近代史上5次侵華戰爭 原因 過程 重大影響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
英國侵略中國
結果: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內容:割地—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允許英國派駐領事;中國徵收英商貨物進出口貨物由兩國協商。
1843年英國政府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南京條約》的附件):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建租界。
1844年7月、10月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分別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條約的危害: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為資本主義國家進一步侵略中國大開方便之門,給中國帶來極其嚴重的危害。
政治上獨立自主的中國,戰後由於領土主權遭到破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歷時四年多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保家衛國,英勇抗敵,給予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戰爭中,英法聯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中華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災難。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在北京洗劫和燒毀了融匯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萬園之園——圓明園。
戰爭結果:1856年 簽定《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1)天津條約:1858.6
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逐漸影響和操縱清政府的內政和外交。
②十口通商——使外國侵略勢力擴展到沿海各省,並深入到內地(長江中下游)。
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僅使列強取得了中國內河航行權,且便於外國商品向長江內地傾銷,也有利於列強的軍事侵略。
④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資本主義經濟文化進一步滲入中國社會。
⑤向英法兩國賠款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200萬兩白銀——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2)《北京條約》:1860年10月
①《天津條約》有效
②增開天津為商埠——天津成為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北方的重要活動基地。
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使英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
④准許華工出國——掠賣中國人口,開發海外殖民地。
⑤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進一步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
帶來的影響:(1)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集團,開始分化。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2)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 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同時,中國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中法戰爭
1883-1885年,爆發於越南境內,以法軍向駐守越南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為開始。重大戰役有馬尾海戰和鎮南關大捷。1884年馬尾海戰清政府福建水師受重創。戰後,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l885年,馮子材取得鎮南關大捷,但清政府妥協投降,乘勝而求和。
在1885年與法簽訂了《中法新約》
條約危害:①開辟從中國西南地區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強對邊疆的侵略和原料掠奪,是帝國主義國家侵略擴大的結果。②《中法新約》中關於允許法國在中國投資建築鐵路的規定,是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在中國的首次條約規定,大大加深了大西南邊疆的危機。
4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 結果中國戰敗,簽定<馬關條約>,大大加重了中國民族的災難.1.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阜。4.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 八國聯軍侵略 1900年 結果中國簽定了辛丑條約,這不僅給中國帶來了沉重負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內容: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年息4厘,本利共達9.82億兩,加上各省地方賠款2000萬兩,總計10億兩。二、北京設使館區。三、拆毀大沽炮台,外國有權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四、清政府須嚴厲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五、設立外務部。六、修訂新的商約。七、清政府分派王公大臣赴德、日「謝罪」,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地點建立牌坊,對被殺的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杉「用優榮之典」。
6. 相制約,維平衡—明代地方雙軌監察體制,為何會由興盛走向衰落呢
一、明代地方雙軌監察體制的起源
古代地方監察制度源於先秦時期,隨著國家的產生以及官吏的任免,監察活動成為國家機器的必備內容之一,並且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政治的進步不斷演化。
秦始皇一掃六合,全面推行郡縣制,同時也開始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監察機構:中央有御史大夫,地方有監郡御史。
巡按御史可以說是明代政治制度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歷代的御史都被看做是皇帝的耳目,是監控百官的有力工具,明代專制統治空前強化,都察院地位的上升其實就是皇權加強的結果。
明代制度的設計者也並沒有偏重巡按御史,而是保持一種讓常設機構和臨時機構相互制衡的結果。這種雙軌監察體制讓御史和按察司管理相互配合而又相互監督,有效的彌補了監察體系內部漏洞。
三、明代地方雙軌監察體制的失衡
理想的政治制度在非理想的政治生態中往往會走形、變樣,這是歷史的常態。明代雙軌監察體制也是如此,這種變化表現在巡按御史權勢日益膨脹,凌駕於三司之上,使得雙軌監察嚴重偏離了制度設計的初衷。
朱元璋久歷人世艱辛,深知元代政治腐敗、管理作姦犯科的惡果,他曾表示對元末台憲痛恨至極。
《明會典》中記載:“沒假公法、挾私憤,以相傾排,譬猶蛇蠍,自相毒鰲,卒致敗亡而後已。如此,則何以為台諫也。”
從天順年間開始,巡按御史獲得了對官員的考察權和舉薦權,一直持續到大明滅亡。藉助這一權利,巡按御史在官員的考核升遷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為都察院和吏部判斷官員孰優孰劣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這兩項權利的獲得,不僅使巡按御史掌握了布、按二司的官路仕途,而且按察司也不能取得和巡按御史平等的地位了。
7. 我想要一個關於英國封建主義的興起和衰落的大綱
英國封建主義的發展史
公元前地中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36年威爾士與英格蘭合並。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歷史上,英格蘭,蘇格蘭,威而士和愛爾蘭是四個國家。後來英格蘭和威而士由聯姻合並,再後來,都鐸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伊里莎白一世無後,便傳為給她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於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合並。後詹姆士的兒子查理被克倫威爾的革命軍推翻,克倫威爾統治期間武力征服了愛爾蘭。1923年,英國國會決定將愛爾蘭分為2部分,南部的23個郡獨立為愛爾蘭共和國,北部的4個郡作為北愛爾蘭仍留在英國。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所謂UK是United Kingdom的縮寫,也就是聯合王國的意思。
君主制
君主制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政府體制。自從1952年就位以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國的首腦,她也是埃格伯特國王的直系後裔。在其執政期間,埃格伯特國王於公元829年統一了英國。在議會制誕生之前,君主制就已經在英國存在了數百年,期間僅僅中斷過一次,那是在1649年至1660年,當時英國採用了共和國的體制。數百年以來,君主的絕對權力遭到不斷的侵蝕和削弱,盡管如此,作為憲法意義上的國家元首,君主仍然保留了重要的象徵意義。
在過去的幾百年中,在位君王的個性特徵對國家事務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公元九世紀末,西薩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國王擊敗了由丹麥國王古德龍率領的入侵者,並使丹麥國王轉化為基督徒,從而使英國的政治版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並為統一英國盎格魯-撒克遜種族奠定了基礎。
多年之後,國王亨利八世的統治引發了重大的社會變革。為了實現其建立王朝的目的,亨利八世對教會進行了改革,這為以後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分歧埋下了火種,並增強了議會的權力。在亨利八世在位期間,貴族的經濟實力得以加強,這為他們在其後的都鐸王朝進行內部斗爭奠定了經濟基礎。在十六世紀後半期,面對國內外多重危機,執政的伊麗莎白一世向世人證明自己是一名精明強干、堅決果斷的政治領袖。到了十九世紀,在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期間,英國再次進入了重大的社會和政治變革時期,並由此奠定並發展了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與此同時,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埃爾伯特王子在維多利亞女王漫長的統治期間(從1837年到1901年)積極鼓勵藝術、科學和工業的發展,對英國社會的發展同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002年英國慶祝了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執政五十年的金色慶典。在此期間,盡管英國乃至全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社會和技術變革,伊麗莎白女王二世一直是英國社會堅定不移的掌舵人,成為公眾服務、公共職責等傳統價值觀的神聖代表。
編輯本段政治
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通過,除92名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將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政府實行內閣制,由女王任命在議會選舉中獲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出任首相並組閣,向議會負責。英國陪審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至今已經是其刑事法制根深蒂固的組成部分了。從價值選擇來看,不難發現,這實際上也是人為地將法理與情理結合在一起的制度設計。法律固然是社會關系的調節器,但「法有限而情無窮」的固有矛盾從未消失過;法官固然是精通法律的,但存在著機械執法、無視情理的可能性。來自社會的陪審員們雖然不懂法律,卻懂社會情理。一個人難以代表復雜的社會心理,但來自方方面面的12個人應當說差不多了。知曉情理的陪審團和精通法理的法官結合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巧妙的組合。這不等於詬病沒有陪審團的訴訟模式,更不等於說不設陪審制度就必然會出現情與法的沖突。那麼多大陸法系國家都沒有陪審團,定然有別的結合方式,比如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理念應是相近的,即剛性之法和柔性之理的統籌兼顧。有一點還需注意,情理是柔性的和不具體的,但吸納情理的途徑和范圍應是剛性的和具體的,嚴防情對法的隨意侵蝕。
政黨
(1)工黨(Labour Party):執政黨。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用現名。該黨曾於1924,1929~1931,1945~1951年,1964~1970年,1974~1979年上台執政。1997年大選獲勝,2001年6月大選後蟬聯執政。工黨近年來更多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與工會關系有所疏遠。布萊爾當選工黨領袖後,政治上提出「新工黨、新英國」的口號,取消黨章中有關公有制的第四條款,經濟上主張減少政府幹預,嚴格控制公共開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建立現代福利制度。對外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主張同美國保持特殊關系。現有黨員近40萬名,是英國第一大黨。
(2)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主要反對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4次連續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佔主導地位的政黨。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 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元,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系。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
(3)自由民主黨(The Liberal Democrat Party):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主張繼續維持與工黨的合作關系,推動工黨在地方選舉及下院選舉中實行比例代表制,在公共服務、社會公正、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採取比工黨更「進步」的政策。現有黨員約10萬名,是英國第三大黨。
此外,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威爾士民族黨(Plaid Cymru) 以及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社會民主工黨(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Sinn Fein) 等。
議會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從議會中產生,並對其負責。國會為兩院制,由上院和下院組成。自有議會以來,通常在倫敦的一座古老的建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舉行會議。每年開會兩次,第一會期從3月末開始,到8月初結束,第二會期從10月底開始,到12月聖誕節前結束。
憲法
英國憲法與絕大多數國家憲法不同,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君主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蘇格蘭有自己獨立的法律體系。
大憲章共65條,其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國王與領主關系規定;第二部分為國王施政方針與程序規定;第三部分為國王與領主爭端處理規定。按照大憲章的規定,國王要保障貴族和騎士的封建繼承權,不得違例向封建主徵收高額捐稅,不得任意逮捕、監禁、放逐自由人或沒收他們的財產,承認倫敦等城市的自治權。為了保證憲章不落空,由25名男爵組成一個委員會,對國王進行監督,如果憲章遭到破壞,封建領主有權以軍事手段強迫國王履約。英國以後的憲政,追根溯源即來自大憲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權有限和個人自由。有的學者如斯托布斯就認為,整個英國憲政史,實際上是大憲章的注釋史。
司法
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士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機構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訴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訴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國最高司法機關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終上訴機關。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隸屬於國家政府機關,負責受理所有的由英格蘭和威爾士警察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並在某些國內和國際案件中代錶王室。
8. 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走向全面衰敗的表現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轉型時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是這一時期總體的社會特徵,表現在社會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具體地說:
1、政治制度上:封建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並發展到頂峰,採用非常規的手段來控制官員和百姓
(1)明朝:①廢中書,罷丞相,權分六部。皇帝權力空前提高。②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相互牽制,加強了對軍隊的管理。③頒布《大明律》體現君主專制意志。④設錦衣衛,兼管偵察逮捕和審訊事宜並由皇帝直接指揮,後設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以加強對人民的鎮壓和對官吏的監視與控制。⑤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軍政並隸屬中央。三司分立,互相牽制,大權統歸中央。通過以上措施的實行,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2)清朝: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官制,設內閣置六部,但仍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②雍正時軍機處漸為常設機構,成為清代皇權加強所特有的政治特色。③八旗兵駐防制度是清初八旗制度的沿用和擴大,加強了清王朝對全國的控制。④清代的政治措施體現了封建制度走向沒落。
2、社會經濟方面,賦稅制度的改革與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及緩慢發展
從經濟上看,明清兩朝的經濟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而自明代中後期,賦稅制度進一步改革,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一種新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萌芽在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並逐漸成長,這本身就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這里須注意的是封建社會的衰落是由經濟發展引起的,新生產關系的產生是舊的社會制度走向衰落在經濟上的反映。
賦稅制度的改革:
(1)歷程:①西漢實行編戶制度。②唐前期實行租庸調制,成年男子每年要向政府交納租、調,服徭役,可納絹代役,稱為「庸」。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有很強的人身附關系。唐後期實行兩稅法,按土地、財產多少納稅,改變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③明朝後期實行一條鞭法,把田賦、徭役和雜稅合並,折成銀兩,分攤田畝,按田畝多少收稅,按銀兩收稅。④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徵收地丁銀,廢除人頭稅,對農民人身控制鬆弛。
(2)發展趨勢:①以人丁為主演變為按田畝收稅,國家對農民人身控制鬆弛。②由實物、勞役逐步向徵收貨幣稅發展,反映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發展趨勢。③由賦役分徵到賦、役合征,名目和手續簡化。
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及緩慢發展:
(1)最早出現的行業:明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逐漸興起,並在江南一些地區發展成為獨立的手工業工場。
(2)標志:蘇州出現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機戶就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就是早期的雇傭工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這種僱傭關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3)清代緩慢發展的表現: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了,分工細密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了。
(4)緩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礙。①農民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無力購買手工業品。②地主和商人將賺來的錢大量買房置地,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③封建國家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徵收重稅,並嚴格限制手工生產規模。④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幾次禁止海外貿易。
3、對人們思想控制的加強、民主思想的產生、西學東漸
9. 中華法系的形成、發展和衰落
中華法系
中國的封建法律和亞洲一些仿效這種法律的國家法律的總稱。法制史上的一個概念,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個分別是: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華法系已經解體,現存的共三大法系。中華法系在歷史上不但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而且對古代日本、朝鮮和越南的法制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華法系開始形成於秦朝 ( 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6 年 ) ,到隋唐時期(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成熟。最初的國家與法產生於夏朝,以後經商朝到西周時期逐漸完備。經過春秋戰國時期法律制度的大變革,成文法在各國頒布,到秦朝時中華法系有了雛形。秦朝的法律制度從現在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來看,已經很完備,初步確立了中國古代各項法律的原則。
此後,經過西漢和東漢,以及三國兩晉南北朝長達八百多年的發展,到隋唐時,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都很成熟,自成體系了。代表性的法典就是保存至今的《唐律疏議》,這是中華法系完備的標志。唐朝以後,宋元明清各朝都以此為藍本創制自己朝代的法律制度。日本所學的正是隋唐的法制,至今日本還用的省(相當於中國的部)、地方的縣(相當於中國的省)、府、道都是學習隋唐法制的結果。
到清朝末年,在修律的過程中中華法系宣告解體,同時建立了中國近代法制的雛形。中華法系的特點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主。第二,禮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則。第三,刑法發達,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
10. 晚清政府發生了什麼使它衰落
晚清(1840年—1912年),是清朝統治的晚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開啟了晚清時期,清朝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清朝統治危機進一步加深。
晚清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入侵進一步深化,封建統治者賴以統治的農村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同時伴隨著列強在華設廠和洋務運動的發展,中國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面臨國內外的雙重壓力,清朝統治之下的各階級開始了反抗和探索,農民階級發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嚴重打擊了清王朝和西方列強的勢力。同時,晚清時期的文化發生了轉變,開始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向西方學習的一步步探索。
清朝在抵抗外患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洋務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擊,並使列強瓜分中國。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的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雖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許多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近300年江山氣數殆盡。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革命風暴席捲全國,清朝統治迅速崩潰,次年2月12日宣統帝溥儀被迫頒布退位詔書,結束了清政府自1644年入關以來268年的統治。
中文名
晚清
外文名
Late Qing Dynasty
紀年
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時間
1840—1912
開始
鴉片戰爭(1840年)
精品薦讀
湘軍與晚清國家安全
作者:說文解物
清末,為何大批既得利益者選擇叛清?
作者:說文解物
快速
導航
經濟
政治
國防
外交
晚清文化
歷任皇帝
歷史沿革
第一次鴉片戰爭
鴉片貿易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鴉片戰爭前,清皇朝的封建統治已腐朽衰落,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機重重;而英國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
當時,英國在世界各地佔有許多殖民地(包括中國的鄰邦印度),並處心積慮地要打開中國市場。但英貨在中國市場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殖民主義者大量地向中國推銷鴉片。道光十八年(1838),竟達4萬余箱。清廷曾多次下令查禁鴉片入口,但英國殖民主義者任意破壞禁令,用行賄和走私的辦法繼續販運鴉片。正如馬克思所指出:「中國人的道義抵制的直接後果就是,帝國當局、海關人員和所有的官吏都被英國人弄得道德墮落。侵蝕到天朝官僚體系之心臟、摧毀了宗法制度之堡壘的腐敗作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躉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2]
近代前夜的世界形勢
鴉片的大量輸入,損害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健康和意志。吸食鴉片的大部分是剝削階級的人,也有一部分勞動群眾。從官員、紳士、幕僚、胥吏、兵丁,以至皇宮里的太監,都有吸食的。鴉片戰爭前,吸食鴉片者達200萬餘人,吸食地區從「濱海近地」擴展到十數省。鴉片是一種慢性的殺人毒葯,對吸食者健康和精神生活都有嚴重的損害。魏源指出:鴉片「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民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於洪水猛獸」[3] 。英國人蒙哥馬利·馬丁也說:「不是嗎,『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因為我們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們的生命;我們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