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民法
『壹』 論述民法概念
民法一詞來源於古羅馬的市民法(jus civile)。市民法最初僅適用於羅馬市民,萬民法(jus gentium)適內用於非羅馬市民,後來容非羅馬市民逐漸獲得羅馬公民權,兩法的區別逐漸消失。公元 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進一步匯總整理編成法典,到12世紀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見羅馬法)。恩格斯說羅馬法是「我們所知道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3頁)。羅馬法的理論體系對私有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極大的影響,以至歐洲大陸都根據拉丁語(jus civile)分別將民法定名為 droit civil(法)、civil law(英)、 Zivilrecht(德)、граданское право(俄),都有市民法律和公民法律的含義。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修訂法律從法語譯為日語「民法」。中國古代法律文獻原無民法一詞,有關錢、債、田、土、戶、婚等法律規范,都收在各個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華民國時期曾制訂「民律」草案,後經修訂於1929~1930年分編陸續公布時改稱「民法」,這是中國法律歷史文獻上對民法一詞的第一次正式使用。
『貳』 民法的外來說的具體觀點是什麼
民法一詞來源於古羅馬的市民法(jus civile)。最初的羅馬法僅適用於羅馬市民,稱市民法;對於被羅馬征服地區的居民之間的關系及其與羅馬人之間的關系的調整則適用由裁判法官形成的規則,稱為萬民法(jus gentium)(與羅馬公民法相比,萬民法具有以案例為主、靈活方便的特點,適用范圍的擴大也使它克服了以往那種狹隘民族性的缺點,因而更能滿足整個社會的普遍要求,更能適應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需要)。`
後來非羅馬市民逐漸獲得羅馬公民權,兩法的區別逐漸消失。公元 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進一步匯總整理編成法典,到12世紀稱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見羅馬法)。恩格斯說羅馬法是「我們所知道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法律的最完備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3頁)。
羅馬法的理論體系對私有制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極大的影響,以至歐洲大陸都根據拉丁語(jus civile)分別將民法定名為 droit civil(法)、civil law(英)、 Zivilrecht(德)、граданское право(俄),都有市民法律和公民法律的含義。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修訂法律從法語譯為日語「民法」。中國古代法律文獻原無民法一詞,有關錢、債、田、土、戶、婚等法律規范,都收在各個朝代的律、例之中,清朝末年至中華民國時期曾制訂「民律」草案,後經修訂於1929~1930年分編陸續公布時改稱「民法」,這是中國法律歷史文獻上對民法一詞的第一次正式使用。據學者考察,我國法上的「民法」一詞系來自日本語中的「民法」。
『叄』 恩格斯是如何評價《法國民法典》的
恩格斯是這樣評價《法國民法典》的:「《法國民法典》是以法國大革命的社會成果為依據並把這些成果轉為法律的惟一的現代民法典……成為世界各國編撰新法典時當做基礎來使用的法典。」
『肆』 恩格斯如何論述法的起源和發展問題的
一、法的起源問題
恩 格 斯在《論住宅問題》中作出著名論述:「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的階段,產生了這樣一種需 要:把每天重復著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的行為用一個共同 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和交換的一般條件。這個 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後來便成了法律。隨著法律的產生,就 必然產生出以維護法律為職責的機關――公共權力,即國。」
1, 共同規則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生活所必需。
任何社會要生存下去都 必須一刻不停地進行生產,以及相應的分配和交換的活動,並 使個人服從這種生產、分配和交換的一般條件。
2, 共同規則來自對經濟活動中重復行為的抽象。
每日 每時,從不間斷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的行為,首先表現為個 別、具體、重復的行為。同時,這種生產行為又「有某 些共同標志,共同規定把共同點提出來,定下來,免得我們 重復,它就是一個合理的抽象」。所以,這種重復的行為天長 日久,必然逐漸地被抽象為一般的、概括的行為規則,即具有 一般社會調整意義的規則。這些行為規則日後又一步步地得 到固定,最終形成了模式化的共同規則。
3, 共同規則的形成,經歷了從習慣到法律的過程。
固定的、模式化的共同規則, 開始是表現為習慣。習慣作為人類社會的生活慣例和行為標 准,是原始社會規范的主要表現形式。它是人們長期沿襲下來 的以及自然地、逐漸地養成的,是人們共知、共信、共行的結 果。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在私有制和階級產生之後,習慣又 發展為習慣法即最早的法律。
4, 法律產生的同時,必然產 生以維護法律為職責的公共權力,即國家。
在更晚的時期,由 於國家立法機關的出現,文字的發達,法律又發展為或多或少 的成文習慣法,再進一步便是制定法。
二、恩 格 斯的法律思想
(1)全面地論述法與經濟基礎的辯證關系。
也就是,在充分闡發經濟基礎對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又系統地闡發法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對經濟基礎的有力的反作用和法同其他上層建築之間的相互作用。
此外,作為法的決定因素的經濟關系,不僅包括生產關系,也包括生產和運輸的技術裝備、地理基礎、舊經濟關系的殘余以及外部環境。
在上層建築中,國家和法最接近經濟基礎,而宗教、藝術、哲學則要通過國家和法才能作用於經濟基礎。
法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種情況。即,或者起促進作用,或者起阻礙作用,或者改變其方向,即第三者歸根結底為前兩種情況中的一種。
(2)科學地揭示法的起源和歷史規律。
在原始社會沒有國家和法,那時最基本的社會組織是氏族,社會規范是習慣。
法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與國家的歷史形態相一致,法也經歷奴隸制的、封建的、資產階級的三種歷史類型。
將來,伴隨國家的消亡,法也將消亡。
(3)法的本質和職能。
法是上升為法律的統治階級的共同意志。它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共同生活條件,作為整體意志,與本階級每個成員相對立,要求他們作出自我舍棄,但同時又主張對每個人都有效。維護他們個人利益是普遍的場合,而自我舍棄是在個別場合。
法既執行階級統治的職能,又執行社會公共職能。政治統治到處都以執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職能時才能維持下去。
(4)法與自由、平等、人權。
平等觀念經歷了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資產階級平等觀是近代以來商品經濟發達的產物,是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它掩蓋著資產階級事實上的特權。
無產階級平等觀的根本內容,是消滅階級;否則必然流於荒謬。法受客觀規律的制約,因而不是表達絕對的意志自由;但人能認識規律,所以法可以表達相對的意志自由。
在政治社會中,自由通常要有法律的限制。法律維護個人自由與整體自由的統一,權利與義務的統一。人的意志自由,是其責任的基礎。人權是歷史地產生的。一旦社會進步把擺脫封建桎桔和通過消除封建不平等來確定權利平等的要求提到日程上來,這種要求就必定迅速地獲得更大的規模,而自由平等也很自然被宣布為人權。而這種現象又以商品交換超出一國的界限這個經濟條件為前提。
(5)對部門法的研究。
恩格斯廣泛地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婚姻法諸領域,有不少獨到的見解。他對羅馬法、英國法、古日耳曼法和教會法都有系統地思考和學術造詣。
(6)批判資產階級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這反映了恩格斯法律思想的科學性、批判性和戰斗性。恩格斯的法律思想對於實現無產階級的法權要求、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制建設和人類法文化,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伍』 為什麼恩格斯認為拿破崙法典比其他法典優越
因為拿破崙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法律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因其是適應資產階級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拿破崙法典,廣義指拿破崙統治時期制定的五個法典,以羅馬法為主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狹義僅指其中的民法典。法學著作中常使用狹義概念,即1804年之《法國民法典》。
《拿破崙法典》的內容除總則外,共3編2281條。第一編是人法,是關於個人和親屬法的規定,實際上是關於民事權利主體的規定;第2編是物法,規定了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第3編是關於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這一編規定了繼承、贈與、遺囑和夫妻財產制,還規定了債法。這部法典至今仍在使用,但隨著法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化,法典也進行了一百多次修改。
『陸』 民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民法是規范社會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民法的主體制度使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能夠作為獨立平等的主體進入市場;法律行為制度賦予當事人以廣泛的行為自由和活動空間;物權制度控制著主體對各種物品的權利限度,同時也保護著主體對特定物品的正當權利。民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有助於協調商品交換者的利益沖突,引導他們開展正當競爭。民法不僅有效地穩定市場秩序,而且能夠推動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市場交換的高速運行提供方便。債權制度的確立,實現了讓渡商品和實現商品價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分離,使商品交換在信用制度的擔保下,跨越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有力地推動了商品交換的進行。民法的代理制度,有助於避免事必躬親;居間制度使得人們及時獲得相關信息;行紀制度使憑借專業組織為自己謀利成為可能。時效制度則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力,從而加快商品流通。簡言之,民法為現代化市場提供一般規則與市場主體的基本行為規范,使他們可以遵循這些規則進行活動,並使市場秩序獲得保障。民法可以為現代化市場經濟提供一般規則和市場活動的行為規范,是市場參與者在這些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各顯神通,開拓進取,創造最佳業績,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
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劃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劃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會和市民生活中,實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國家公權力不得隨意介入、干涉,這有利於抑制公權力的不當擴張與膨脹。權力機關不法或不當侵害民事權利,也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必將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綜上所述,民法作為市民社會的基本法,自其誕生以來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與作用無疑是讓人震撼的。由此,人們對於民法社會作用和地位的認識和探究就應該不斷地深化與提高。而且,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具體內容的揭示,更要深入剖析制約或促進其功能發揮的諸要素,以民法的功能研究為切入點,洞察民法與社會其他現象的互動規律,實現民法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柒』 如何理解恩格斯國家和法即具有階級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問題是這樣。國家和法代表的是整個階級的利益,所以不能不和個別階級成員發生矛盾。比方說個別資本家顯然是希望工人最好一天工作20個小時以上的,但是這樣一來,工人最好的下場是累死,最壞的結果就是造反了,不符合整個階級的利益,所以國家和法必須禁止這種行為。
其次,法律是有繼承性的。制定法律必須以以往的法律制度為基礎,很難想像誰會憑空造出一部法典來。這樣就不能不出現法律和階級現實的某些抵牾。比如說,資本主義的第一部民法典是以羅馬法為基礎的,可是羅馬時代還沒有資本家呢。
『捌』 民法在生活中有何作用
您好,民法是規來范社會生活的自重要法律,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是保障市場體制正常運行的有效法律形式。
(二)、民法可以為人權提供基本保障。
人權是人按其本質屬性享有和應當享有的權利。民法實質上是權利法。它首先給人的人格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以規定和保護,為其他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護提供基礎。
(三)、民法可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民法體現著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它調節著各種利益,保護人們合法地謀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許侵害社會和他人的弱肉強食,謀取非法利益。
(四)、民法可以促進民主政治。
民法是私法,要求劃分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劃分政治生活和市民生活。在市民社會和市民生活中,實行私法自治原則,要求國家公權力不得隨意介入、干涉,這有利於抑制公權力的不當擴張與膨脹。權力機關不法或不當侵害民事權利,也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這必將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玖』 被恩格斯稱為「商品生產者社會的第一個世界性法律"的是什麼
羅馬法咯。 具體是指公元6世紀東羅馬優士丁尼(Justinianus)皇帝編纂的一部《民法大全》。
『拾』 恩格斯: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規則
你好,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規則,而且公示了違反法律後應當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