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改革詩

司法改革詩

發布時間: 2022-06-12 00:39:29

① 曾鞏 WHO

您的位置:首頁>>教材與教學>>初中>>初中語文>>教師頻道>>教材·教學資源>>教學資源>>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七冊>>本頁

曾鞏生平

第一節生平政事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西)。自稱"家世為儒「①曾祖歷官水部員外郎,祖父為尚書戶部郎中,父為太常博士。《宋史》稱曾鞏年幼"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成誦「②。"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③。但據他自稱幼時從先生受書,"方樂與家人童子嬉戲「,到十六七歲時,"窺六經之言,與古今文章有過人者「,始知愛好,並努力學習④。到二十歲後,"歐陽修見其文奇之「⑤大約就在這時,他曾給歐陽修寫信,並"獻雜文時務策兩編「。信里他一面稱贊歐陽修的道德文章,一面表白自己的為人志節:"鞏自成童,聞執事之名,及長,得執事之文章,口誦而心記之,觀其根極理要,撥正邪僻,掎挈當世,張皇大中,其深淳溫厚,與孟子韓吏部之書為相唱和,無半言片詞舛駁於其間,真六經之羽翼,道義之師祖也。……又聞執事之行事,不顧流俗之態,卓然以體道扶教為己務。……信所謂能言之能行之,既有德而且有言也。韓退之沒,觀聖人之道者,固在執事之門矣。"曾鞏當時少不更事,而能有這樣的看法,很不簡單,所言者雖有所未盡,但大體符合實際。又說:"鞏性樸陋,無所能似,家世為儒,故不業他。自幼迨長,努力文字間,其心之所得,庶不凡近。……唯其寡與俗人合也,於公卿之門未嘗有姓名,亦無達者之車回顧其疏賤。抱道而無所與論,心常憤憤悱悱,恨不得發也。今者乃敢因簡墨布腹心於執事,苟得望執事之門而入,則聖人之堂奧室家,鞏自知亦可以少分萬一於其間也。"這段話是表述自己的為人的。與俗不合,抱道自守,心志如此,確不凡近。歐陽修對於這樣的人物自是重視的。因此,曾鞏上書之後,曾經得到歐陽修接見。據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二書》講,歐陽修見到他之後,曾對他說:"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而且當曾鞏向歐陽修告別之時,歐陽修還寫了《送曾鞏秀才序》,其文雲:"廣文曾生來自南豐,入太學,與其諸生群進於有司,有司斂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棄之。……然曾生不非同進,不罪有司,告予以歸,思廣其學而堅其守,予初駭其文,又壯其志,……曾生橐其文數十萬言來京師,京師之人無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豈敢求生,而生辱以顧予,是京師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獨余得也。於其行也,遂見於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賀余之獨得也。"此序作於慶歷二年(1042),這時曾鞏雖見棄於有司,卻得到了歐陽修的賞識。

在這期間,曾鞏也結識了王安石,還曾向歐陽修推薦。他在《再與歐陽舍人書》中說:"鞏頃嘗以王安石之文進左右而以書論之,其略曰:鞏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雖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於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時所急,雖無常人千萬,不害也。顧如安石,此不可失也。"這是追述前此一封信中的話,可見曾鞏對王安石曾經非常器重。在這封信里,他不僅推薦王安石,還曾提到王回、王向,一並向歐陽修推薦。

後來,在《與王介甫第一書》里曾鞏又說:"鞏至金陵,自宣化渡江來滁上,見歐陽先生,住且二十日,……歐公悉見足下之文,愛嘆誦寫,不勝其勤。間以王回、王向文示之,亦以書來言:此人文字可驚,世所無有。……歐公甚欲一見足下。能作一來計否?"由此看來,在這期間曾鞏同歐陽修已有相當親密的交往。

曾鞏是在嘉佑二年(1057)歐陽修知貢舉時考中進士的。在這之前,他不但認識了歐陽修這樣的前輩,結交了王安石這樣的朋友,而且已經同當代其他幾個重要人物如杜衍、范仲淹等都有書信來往,投獻文章,議論時政,陳述自己為人處世的態度。不過,曾鞏所寫的這些書信,不同於尋常的"干謁「,不是請求薦引。例如,他在《上杜相公書》中說:"今也過閣下之門,又當閣下釋袞冕而歸,非干名蹈利者所趨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並書雜文一編,以為進拜之資。蒙賜之一覽焉,則其願得矣。"這封信大概就寫於慶歷五年(1045)杜衍、范仲淹等被黜離職之後。曾鞏於此時寫信並投獻文章,正好說明他的為人和政治態度,政治上同杜衍、范仲淹一致,絕不趨炎附勢。

曾鞏既中進士,便被調任為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又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為實錄檢討官。

在這期間,曾鞏對於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對於歷代圖書聚散以及學術源流多所論述,寫過一些敘錄,如《新序目錄序》、《列女傳目錄序》、《戰國策目錄序》等,還有《梁書》、《陳書》、《南齊書》等,也都寫有"敘錄「。

曾鞏雖推崇歐陽修,但他的學術觀點和歐陽修亦有所不同。例如,他在《筠州學記》中說:"周衰,先王之跡熄。至漢,六藝出於秦火之餘,士學於百家之後,言道德者矜高遠而遺世用,語政理者務卑近而非師古。刑名兵家之術,則狃於暴詐,惟知經者為善矣,又爭為章句訓詁之學,以其私見妄(一本下有"臆"字),穿鑿為說,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學者靡然溺於所習。當是時能明先王之道者揚雄氏而已。"他對揚雄如此稱贊,這看法與韓愈比較相近,與歐陽修則頗相反。

此外,曾鞏還有《答王深甫論揚雄書》,對於揚雄屈事王莽以及作《劇秦美新》,都有所辯解,並引王安石的看法,以為"雄之仕合於孔子無不可之義「,而且認為"世傳其投閣者妄"雲雲。曾鞏對揚雄的看法,涉及政治和學術兩個方面。揚雄的政治態度和學術成就,對曾鞏都有影響。

曾鞏離開館閣,又作了十幾年的地方官吏。最初是通判越州(今浙江紹興一帶),其後又知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徙襄州、洪州,知福州。史稱曾鞏在這幾州都有政績,主要在"荒政"和"平盜"兩個方面,而後者並非真是政績。

曾鞏移徙洪州時,曾有《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詩,詩雲:"憶昔江西別子時,我初折腰五斗粟。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飛光如轉燭。"他這時似乎已有倦於轉徙的感嘆。此後便多次表示為了養親而不願遠仕。

在赴福州之前,曾鞏有《辭直龍圖閣知福州狀》。到福州後又有《福州上執政書》,書中說:"轉走五郡,蓋十年矣,未嘗敢有半言片辭求去邦域之任而冀背朝廷之義。此鞏之所以自處,竊計已在聽察之日久矣。今輒以其區區之腹心,敢布於下執事者,誠以鞏年六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師,而鞏守閩越,仲弟守南越,二越者,天下之遠處也,於著令:有一人仕於此二郡者,同居之親當遠仕者,皆得不行。……"據此,他請求"或暫還之闕下,或處以閑曹,或引之近畿,屬以一郡,使得諧其就養之心,慰其高年之母。「此書之外,曾鞏還有《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閑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狀》,也是請求朝廷照顧養親的。大概正是因為他一再申請,朝廷曾一度下令,"召判太常寺「;可是當他離職上路以後,又有詔改知明州。為此,曾鞏又有《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希望朝廷允許他"暫至京師迎侍母赴任「。但未能如願,所以後來移知亳州,又繼續申請。他在《移知亳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中說:"臣昨任福州,已系遠地,迎侍不得,即今老母多病,見在京師,人子之誼,晨昏之戀,固難苟止。二者於臣之分,實為迫切。……只乞對移陳蔡一郡,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今臣幸蒙恩詔移守亳州,如臣所請。況亳州去京不遠,欲乞許臣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元豐三年(1080),曾鞏又徙知滄州,有《滄州乞朝見狀》,說:"竊念臣遠離班列十有二年,伏遇陛下神聖文武,當天受命,……而臣曾未得須臾之間進望清光,竊不自揆,願奉德音,犬馬之情,固非一日之積。今將至京師,他望聖慈,許臣朝見。"於是神宗召見了曾鞏。召見之後,他曾請求登對,有《乞登對狀》,說自己被召見時,"不敢率然以對「,可是"退而伏念「,還是希望"上殿敷奏「,以便"披腹心「,"當天心「。此後曾鞏便被留在京師,"勾當三班院「。

元豐四年(1081),有詔書說:"曾鞏史學見稱士類,宜典五朝史事。"於是便"以為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史稱"近世修國史,必眾選文學之士,以大臣監總,未有以五朝大典獨付一人者「,於是曾鞏入朝辭謝說:"此大事,非臣所敢當。"並有《申中書乞不看詳會要狀》,表示謙讓。

元豐五年(1082)四月,擢拜中書舍人。這時曾鞏又有《辭中書舍人狀》,述說自己"齒發已衰,心志昏塞「,希望另選賢能。還有《授中書舍人舉劉攽自代狀》,表示謙退。但這年九月,曾鞏即遭母喪,因而罷職。

元豐六年(1083)四月,曾鞏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一帶),終年65歲。著作有《元豐類稿》等。

綜觀曾鞏一生,歷任州郡官吏十幾年,在京師作官的時間不多。從他的一些政論文章看,如《唐論》、《書魏鄭公傳後》、《熙寧轉對疏》、《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等,並沒有突出的政治見解。其主要觀點是泛稱三代之制,稱贊後周和唐初的貞觀之治,而對於宋代的政治卻沒有多少條陳和建議,與范、歐諸公不同。他在《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中對於宋朝的現狀還是相當稱贊的。他說:

蓋遠莫懿於三代,近莫盛於漢唐,然或四三年,或一二世,而天下之變不可勝道也。豈有若今五世六聖、百有二十餘年,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無變容動色之慮萌於其心,無援桴擊柝之戒接於耳目。臣故曰:生民以來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又說:

今陛下履祖宗之基,廣太平之祚,而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則宋興以來,全盛之時,實在今日。

由此可見,曾鞏對於當時的政治不僅沒有任何不滿,而且推崇備至,當然也就不曾提出改革的意見。

在這以前,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參知政事,推行新法,當時曾鞏出守越州,其後轉徙六郡,在外十二年。對於熙寧新法,也沒有發表過具體意見。只是在《過介甫歸偶成》詩中說過:"心交謂無嫌,忠告期有補,直道詎非難,盡言竟多迕。知者尚復然,悠悠誰可語。"觀此,則兩人過去言談之間,可能有過意見分歧。還有,其《與介甫第二書》也說:"比辱書,以謂時時小有案舉,而謗議已紛然矣。足下無怪其如此也。"又說:"謗怒之來,誠有以召之,故曰:足下無怪其如此也。雖然,致此者豈有他哉?思之不審而已矣。"由此看來,在政治上二人是有分歧的。

總的看來,曾鞏一生,政治表現不甚突出。《宋史》本傳說"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這話可能有些根據。

第二節文學成就

曾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在當代和後代古文家的心目中地位是不低的。他的成就雖然不及韓、柳、歐、蘇,但有相當的影響。

曾鞏為文主張是接近歐陽修的。先道而後文,但比歐陽修更側重於道。在《答李沿書》里他說:

辱示書及所為文,……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PGN1506.TXT/PGN>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而予之所愛且畏者也。末曰其發憤而為詞章,則自謂淺俗而不明,不若其始思之銳也。乃欲以是質乎予。夫足下之書始所雲者,欲至乎道也;而所質者,則辭也。無乃務其淺、忘其深,當急者反徐之歟?夫道之大歸非他,欲其得諸心,充諸身,擴而被之天下國家而已,非汲汲乎辭也。其所以不已乎辭者,非得已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此其所以為孟子也。

此外,在《與王向書》、《回傅權書》中也有類似的見解。先道德而後辭章,這是曾鞏的一貫主張。也許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曾鞏的文章同韓、柳、歐、蘇各家相比,便顯得質朴少文。韓、歐諸公雖也說過先道後文一類的話,但他們畢竟還是重視文采,曾鞏則不很講求文采。

當然,曾鞏雖然不講文采,而文章卻寫得自然淳樸,自成一家。這是曾鞏文章的特色。這特色體現在幾個不同的方面。

首先是論事之文寫得紆余委備,委婉曲折,與歐陽修近似。

其次,曾鞏文章雖質朴少文,然亦時有搖曳之姿,縱橫開合,有如韓愈。贈序之文,尤有特點。例如《贈黎安二生序》一開始說:蘇軾"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予,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予「。然後說,讀了他們的文章,認為:"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再說下去,便說到黎生將行,求曾鞏贈言,以"解惑於里人「。於是曾鞏乃大發議論如下:

予聞之自顧而笑。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之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然則若予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予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像這樣的筆墨雖然不及韓愈的贈序那樣縱橫變化,故作姿態;卻也寫得曲折盡意,很有波瀾。而且語出自然,無造作之跡,這一點又近似歐陽修。

再有,曾鞏的文章又是善於記敘的,其特點是條理分明,無不達之意。例如《越州趙公救災記》,寫知越州的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雲:

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於官者幾人?溝防構築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於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這段文章敘趙公救災的考慮,真可謂有條不紊。再往下寫,也是條分縷析,頭緒分明。備災救災之事,本是紛繁雜亂,頭緒眾多的,但曾鞏信筆寫來,卻簡潔如此!

還有,曾鞏為文,一般說來,是長於記敘、不多寫景的,例如《醒心亭記》、《游山記》等,幾乎不寫景物。但有的文章也極刻畫之工,如《道山亭記》即是一例:

其路在閩者,陸出則厄於兩山之間,山相屬,無間斷,累數驛乃一得平地。小為縣,大為州,然其四顧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緣絙,或垂崖如一發,或側徑鉤出於不測之溪。土</PGN1508.TXT/PGN>皆石芒峭發,擇然後可投步。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後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其溪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上下,不見首尾。水行其隙間,或衡縮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狀若蚓結,若蟲鏤,其旋若輪,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豪分,輒破漏。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勢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陸之險如此。

這段文字是寫道山亭所在之地的山川之險的,形容刻畫,可謂精工。同柳宗元山水諸記相比,自有特色。

由此看來,曾鞏為文雖少景物描寫,卻並非不能,而是不為。偶一為之,也能臻於極妙之境。

此外,曾鞏還有一些論及學術、藝術的文章,例如《戰國策目錄序》、《宜黃縣學記》、《墨池記》等,縱論古今,更多學者氣息。

《宋史》本傳論及曾鞏的文章:"曾鞏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這一評語,比較切合曾鞏文章的實際。"紆徐簡奧「,概括了主要特點。

曾鞏生前與身後,都不曾以詩見稱。但他一生作詩也並不少。而且有些詩中還抒發了不見於文的思想和情感。在文章里,曾鞏不像歐陽修那樣指陳時弊,而在詩中卻有所涉及。例如《胡使》詩雲:

南粟鱗鱗多送北,北兵林林長備胡。胡使一來大梁下,塞頭彎弓士如無。折沖素恃將與相,大策合副艱難須。還來里閭索窮骨,斗食尺衣皆北輸。中原相觀雙失色,胡騎日肥妖氣粗。九州四海盡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這樣的言語,在曾鞏的論政之文中不曾有過。"斗食尺衣皆北輸「,"胡騎日肥妖氣粗「,這是對北宋朝廷刮民髓齎盜糧的苟安政策的生動概括。剝奪百姓的衣食,養肥入侵的軍馬。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曾鞏循循儒者,於此也不能不慨乎言之。

曾鞏還有《追租》一詩,其中有句雲:"赤日萬里灼「,"禾黍死磽確「。"飢羸乞分寸,斯須死笞縛「。"公卿飽天祿「,"每肆誅求虐「。這是說天旱民飢,而官方不恤。曾鞏在這里頗有為民請命之意。最後說:"試起望遺村,霾風振墟落「,面對民間疾苦,曾鞏是無能為力的。

曾鞏一生,歷任地方官職,鞠躬盡瘁,似乎沒有什麼抱怨。幾次上書,皆以侍親為言。但在詩中,有時也微露不滿。例如《東軒小飲呈坐中》雲:

二年委質系官次,一日偷眼看青山。念隨薄祿閑垂首,似見故人羞滿顏。及門幸得二三友,把酒能共頃刻間。海魚腥咸聊復進,野果酸澀誰能刪。談劇清風生塵柄,氣酣落日解帶鐶。瑰材壯志皆可喜,自笑我拙何由攀。高情坐使鄙吝去,病體頓覺神明還。簡書皇皇奔走地,管庫碌碌塵埃間。功名難合若捕影,日月遽易如循環。不如飲酒不知厭,欲罷更起相牽扳。

又如《人情》詩雲:

人情當面蔽山丘,誰可論心向白頭!天祿閣非真學士,玉麟符是假諸侯。詩書落落成孤論,耕釣依依憶舊游。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將風月上扁舟。

在這樣一些詩里,曾鞏流露了更真切的情感。曾鞏不是詩人,但在詩里卻更體現了他的"全人「。

①曾鞏:《元豐類稿》卷15《上歐陽學士第一書》。

②《宋史》卷319《曾鞏傳》。

③《元豐類稿》卷51《墓誌》。

④《元豐類稿》卷17《學舍記》。

⑤《宋史》卷319《曾鞏傳》。

列印本文

Proced By 大漢網路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② 中共十八大以來 ,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怎樣的歷史性變革其意義是什麼

1、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也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的首要前提。

在經濟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抓住了中心工作這個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開」。

要加強黨在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社會重大事務的綜合協調,精心組織實施,強化督促檢查,確保中央方針政策和各項部署的貫徹落實。

2、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治是現代社會最核心的價值和最突出的標志,也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最基本方式和最鮮明特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由之路,是建設經濟強國的基本保障。

要實現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必須要有好的社會治理體系和高水平的社會治理能力保障。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一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3、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各項改革措施不斷推出,一些重點領域有了重大突破,老百姓的獲得感不斷加強。

4、注重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產權不受侵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防止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5、注重分配中效率和公平關系,著力補齊民生短板

關注公平,核心是把貧困這一最大的民生短板補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生態工程要向這些地區傾斜。要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設施條件。

(2)司法改革詩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在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這一系列歷史性變革,對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頂前的沖刺最艱辛。「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這句詩提醒我們,成績屬於過去,前方並非坦途,必須迎難而上、奮勇拼搏,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智慧和汗水鋪就一條通往勝利之巔的陽光大道。

黨的十九大對黨和國家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作出了清醒判斷和深入分析,指出了橫亘在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和「絆腳石」。破解這些難題,是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這一代共產黨人責無旁貸!

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決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

今天,我們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易就能實現的,必須為此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但面臨的風險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風險,也有內部風險,有一般風險,也有重大風險。

面對當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我們將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時刻准備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朝著我們黨確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法官的法袍代表了什麼(下)

司法現在經常在政府與人民之間充當中立的裁判,所以它承擔著更大的使命,而且這個使命不容易承擔。司法操縱著生殺予奪的大權,這樣巨大的壓力承受在一個常人的肩膀上,人們往往覺得心裡不塌實,所以需要把這個常人加以包裝,包裝得和人不一樣。頭發一定要怪怪的,衣服要不同,這樣無論給衣服之內的人還是衣服之外的人都有強烈的警醒,那就是說我做的工作不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人命關天的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准則的統一,這么重要的工作我一定要認真的做。穿上這套衣服以後,其他的人也會對他有強烈的期望。我想這是把法官營造得非常奇特非常不一樣的作用。
軍警式的制服所營造的氣氛,就比較簡單了,那是一種工具化的氣氛。穿這身衣服的人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他不過是個服務的角色,他是完整我們另外某種價值的輔助性的角色。中國的法院一直處在權力的邊緣,司法機關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只不過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我是1978年開始學法律的,進學校前還是作為絕密專業招生,一定是苦大仇深出身的人才可以學法律。進去以後就教育我們要做無產階級專政的「刀把子」,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一個人磨得鋒利,「黨指到哪兒就砍到哪兒」「社會主義一塊磚,東南西北任黨搬」。我們看到長期以來司法機關的角色,法律人的角色,就是服務者。52年為反右服務,56年為反胡風服務,57年為反右服務,58年為大躍進服務,「三馬齊出動,擰成一股繩,下去一把抓,回來再分家」。我們現在看當時的報紙很好笑,但都是現實。66年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服務,服務不長時間,法院就被軍管了。我還曾接到一個當事人寄來的當時的判決書,判處他反革命罪,這個判決是山東煙台軍分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法委員會作出的。當然文革以後恢復法院,為改革開放服務,後來為商品經濟服務,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現在又為西部大開發服務。法院總是個次要的角色,並不是個神聖化的角色,如此次要的角色當然不需要那樣奇特的包裝,所以穿了一身軍警服。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層面的含義,法官是一個特殊的神聖化的角色還是一個工具化的角色。
第二個方面的含義是穿著法袍的人有一種獨立感,他是獨立的職業,獨立的人。司法的角色象徵著獨立性,法官的最重要的品質是獨立。為什麼司法要獨立?其實每一個法官要獨立,是因為法官處理案件,行使權力只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中行使權力的過程需要一種對人的觀察。比如在司法過程中,我們為了查清案件的事實。離不開當面鑼對面鼓地觀察。證人在作證之前要宣誓,宣誓之後法官會向他反復強調,你已經向上帝宣誓了,現在你說的話如果有假的話,你不只是對我撒謊,你是對上帝撒謊。這對人心理上有警醒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是辯證唯物主義,天不怕地不怕,向毛主席宣誓也沒有所以我們現在偽證特別多。當偽證率很高的時候,說明一個民族道德,倫理層次的下降。
證人在作證時,法官要觀察他有沒有作偽證,神色怎麼樣。我們古代有句話「以五聲聽獄訟」,為什麼他臉紅,為什麼他口吃,為什麼發抖?這時法官必須當面觀察當面判斷,這樣的職業需要長期以來在法庭積累的經驗。在西方國家,尤其在美國和英國,對法官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法官老的好,律師少的俏」。法官越老越好,老的才有經驗,老了才能對人情世故作出一些判斷。我曾經說我人生中最大的災難就是在大學畢業實習期間去讓我去處理離婚案子,我怎麼去處理?我還勸大家,「一日夫妻百日恩」。像我這樣一個嘴上無毛,從沒結婚的人怎麼給人家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英美國家,包括香港,通常不會出現40歲以下的法官,通常從執業十年以上的律師或者檢察官隊伍里選任。
一個法官最不好的是容易被迷惑,經常心裡拿不準。從前有個法官,聽完原告的陳述後對原告說:「你說的對太有道理了。」再聽被告說,說完了,對被告說:「你說得對呀,你說得真有道理。」旁邊的書記員說:「法官大人,不可能兩方面都的對的,因為他們是對立的。」法官說:「哦,搞了半天原來是你說的最對。」法官需要良好的判斷力,法官這個角色不需要搞年輕化。當然年老的需要有一個補償,這個補償是法官基本上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不能強制退休。美國的霍姆斯大法官62歲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干到91歲。他一坐在法庭上,白鬍子,白頭發,黑法袍,真正給人一種司法的威嚴,這能帶來一種重要的效果。有時候司法處理的問題,不一定有很明確的是與非,沒有什麼真理不真理的問題,司法所解決的問題不過是一種平衡術,這就是為什麼古羅馬人給法律下的定義是「一種公正善良的藝術」。這樣的藝術需要偉大的藝術家來表演。
說明這個道理的一個經典案例是婦女有沒有權力墮胎的問題,女權主義者們的口號是「我的身體我的自由」,老娘要把肚子里的東西做了你管得著嗎?法律,什麼法律!都是臭男人們制定出來限制我們女人的,兩千來的法律歷史都是一部男人欺壓女人的歷史。那天我給我們00級新生開迎新講座,我一看不得了,這屆女生佔百分之六十多了吧,相當可怕。我作為一個男教師深感憂慮。將來恐怕法律要變成女人的聲音了,現在法律基本上還是男人主導的聲音。女同胞認為不允許墮胎的法律是對她們一種不合理的限制。有道理,這種要求一點也不過分。另一方面,保守人士看來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不是殺人嗎?當然是殺人。搞法律的人在那裡搞了個虛偽的說法,認為人的生命從出生之時開始,這是虛構的東西。真是這樣嗎?不,人的生命是從受孕開始,沒有上半場哪有下半場,沒有十月懷胎,那有一朝分娩。那不是生命是什麼?你為什麼要懲罰在大街上殺人的人,為什麼不懲罰在醫院殺人的人?有區別嗎?我看有區別,區別就是在大街上殺人時對方可以反抗,可以正當防衛,而在醫院殺人這個小生命從來不跟你交涉,從來不搞正當防衛。選擇更殘忍的方式殺人者難道不更應該受到懲罰嗎?我想問問大家這裡面有道理嗎?不。其實法官很難判決這樣的案件,這是一個所謂的「艱難案件」。但法官又不能不判,這時唯一可以求助的是法官的崇高威望。實際上這樣的判決無法獲得人民普遍真正的擁護。現在我最不喜歡法院系統流行的一句口號是: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滿意的好法院。現在法院正在開展這樣的所謂的「雙滿意」的活動,還要評「雙滿意」標兵。怎麼可能是雙滿意,叫人民都滿意,最多隻有一半的人滿意,那就是勝訴的當事人滿意,敗訴一方的人覺得不滿意,有時甚至勝訴的一方也不見得都滿意,因為許多人覺得勝得還不夠,勝得不過癮可見司法常常在一條艱難的路途上跋涉,作出判斷,在這種情況下,法官,法院必須要有崇高和獨立的地位。
在我們國家這種獨立還不具備。我們講司法獨立,講法院獨立,基本上講的是整個法院系統獨立於外部,而基本上不講法院個人的獨立。有一種說法:現在的法官你控制他還這么差,搞司法腐敗,什麼大蓋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完,還說法制不健全。我自己正在做個論證,希望人們意識到這種思路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會使我們的法官素質越來越低而不是越來越高。大家想想,我們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下半年的時候對外招考十名高級法官,我知道那個高級是什麼意思,就是處級法官處級審判員。當然從外面招進去就是處級,那對最高法院來說也是破例。然後報紙,電視都來宣傳,最高法院招十名高級法官,條件是大學從事法律教學的正教授,研究所里從事法律研究的正研究員。一級律師,國家機關從事法律工作正處級以上幹部,最後一條是北京戶口。上有一篇文章對最後一條做出批評,題目是《北京是誰的首都》。認為最高法院的這種做法有一種地域歧視。這樣的招法官的做法受到了社會的普遍冷落。到報名那一天,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員一大早就非常興奮的擺桌子,擺椅子,新聞媒體的「大炮」都架在門口了,天啊,幾天下來就只有幾個人報名。(笑聲,掌聲)這是為什麼?為什麼中國最神聖的司法殿堂對這些學者律師毫無吸引力?而在西方國家,被人們任命為最高法院的法官那簡直是全國甚至全世界矚目的事情,是多麼光榮而神聖的選擇。可是在中國沒有人報。我曾經問過我的幾個同事為什麼不去報,他們說「去哪兒干嗎」?真的是這樣,我跟同學們講過,全國最好的一個位置就是北大法學院的教授,,比那些高官們好得多,收入比他們高,而且還自由,到最高院干嗎?到最高院我可以發表我的文章嗎?不,你發表文章要謹慎,因為人家會以為你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最好不要寫文章了。到最高法院做個審判員,我能夠寫體現我的個性的判決書嗎?我應點語言的追求,引證一點國外的判決注釋里有點外文。不行!能不能要求庭長別審我的判決書了,我的判決書是我的判決書,不是庭長的。不行。現行的官僚體系不允許有這樣的個性化的行為存在。那我去干嗎?我在這兒挺好的,從來不會發表文章還要院長審查通過。在最高法院那個毫無個性的機器里做一個毫無個性的螺絲釘,我不去!
法官的獨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會中展現正義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們現行的法官制度是官僚化,等級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法官法》修改過程中,草案中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法銜制度」。當時我問法銜制是什麼意思,回答是:因為現在法官外表上看不出來什麼級別,體現不出等級,所以要借鑒軍隊的做法,在外表上加以區別,比如一級大法官,一個大星,二級大法官兩個星。我說你們現在服飾夠別扭的了,還要搞一個法銜制。軍隊為什麼要搞軍銜制,因為軍隊最重要的是服從,軍人應該很清楚的知道應該服從誰,應該指揮誰,那不需要兩個人認識,只要用軍銜來區分級別,以便確立軍隊里的等級,這是軍隊勝利的前提條件。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但是法官需要這個特色嗎?我們現在在實行四等十二級的制度,不斷暗示法官級別,暗示高級法官可以支配低級法官,低級法官要服從高級法官。司法的行政化非常嚴重,最重要的表現是等級化。科舉制的長期實行使我們今天建立了一個新制度的想像力受了極大的局限,我們設法想像除了官這套評價體系以外還有什麼別的評價體系。比如醫院有處級,局級,副部級,和尚杭州靈隱寺的主持是局級和尚,是政協常委。大學也是,前一段時間我們的報紙登著「教育部決定北京大學是副部級大學,我校校長黨委書記享受副部級待遇」。我說北大真是降尊紆貴,多麼有尊貴的學校,歷史比國家歷史還長,校長地位絕不比國家元首低,何必搞個副部級來當。哈佛大學校長從不把國家總統放在眼裡,他也是個「總統」啊,他的名號和總統的名號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他指揮下的「小國家」歷史比美國的歷史可悠久得多。那才是一個大學的尊嚴。
法袍的第三個寓意是,在法袍這一古老的服裝樣式下,法官必須要維護一個職業的完整,維護行業的悠久傳統,它提醒著我們這種角色的特色。這就涉及到法治的問題。在許多國家裡你會發現,不同的行業對社會變革的反映不盡相同,有的行業喜歡變革,喜歡進步。比如年輕人喜歡社會進步,社會變革;文學家很喜歡社會動盪,詩人很少有人寫歌舞昇平的詩寫出千古詩名的,偉大的詩人都是寫人類的痛苦,社會的動盪,所謂國家不幸詩人幸;當然職業革命家喜歡革命;歷史學家喜歡革命,現在社會平和了,我想寫當代史的人簡直無聊透頂,只能年復一年地寫:「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誰看啊!但是法律這個行業偏偏培養一個人保守,穩定,不那麼激進,千方百計維護既定價值的習性。可以說,今天所說的「法治」之所以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嚮往,是因為它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受到某種過去的規則的制約。法治有幾條黃金定律,一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律沒有規定的,你盡管去做,沒有人會懲罰你。「法不溯及既往」從前我們審判林彪,四人幫,覺得那是國家法制民主的里程碑,今天回過頭一看,好象還是存在某些問題。因為審判時用的1979年制定的法律,而他們犯那些有罪的事都是文革期間,這就違反了法治的原則,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先例。規則一定是提前存在的,行為是後來發生的,這樣的法律才可以遵循。法官每遇到一個案件,他不由自主的就回頭看,看過去發生的種種,看有沒有法律的規定。這個法律在有些國家能延伸到兩百年前,在英國有些法官,現在還在引用14世紀的法律或判例。托克維兒說:「英國人喜歡他們的法律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法律好而是因為他們的法律老,」老的才是好的。《封神演義》里的申公豹腦袋被人砍下來了,後來發現砍錯了又給安上去,結果安倒了,臉到後面去了。申公豹走路的時候往前走就是往後走,往後走才往前走。我們今天的語言里也有,說未來的時候我們說「今後」,說過去的時候我們說「從前」我們的文化到底後走還是朝前走搞不清楚。我們的記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樣,西方公歷永遠向前走,我們六十年一甲子,是繞著圈子走。
法律家就是不停的朝後看,總是用過去的規則來限制今天的行為。當政治家頭腦發熱的時候。法律學家總是拽拽他的衣袖或者給他當頭棒喝。這種穩健的保守主義在許多社會里創造了重要的價值。加上法官年齡老的特徵就使得法律家保守的特徵更顯露無遺。另外,又加上法官不受民意制約,更使得法官可以深謀遠慮。在每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三權之中的司法權,老百姓拿它沒辦法,總統任命法官,全國聯邦法院的法官八百多人全部由總統任命,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民主的程序,而且總統一旦任命,法官就變成了斷線的風箏,總統沒辦法控制他,每個法官都保持嚴格的中立。人民沒辦法控制他,法官在他的正當行為期間終生任職。我們發現三權分離的制度是民主政體與貴族政體相互妥協的產物,尤其是在司法領域中。總統這邊,老百姓不高興他就當不了,當上了老百姓也不高興,過四年他就要下來;議會所有成員都是民選產生的,但司法老百姓就無可奈何。而且,憲法中明確規定"國會不得制定減少法官工資的法令"這是憲法里唯一規定的一個行業工資問題。國會議員是靠不住的,但有一個行業大家都認為是靠得住的那就是法官。為什麼法官不是民主產生,不受民意制約,反而是靠得住的?這是我們研究美國民主制度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
我們現在法官穿的服飾是新派服飾,不能提醒我們注意這個古老的行業,他談不上提醒法官決策是保持連續性,要注意與傳統的契合。
前不久,我在法學院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我們現在司法制度的建設有四大矛盾,第一個大矛盾是:這個社會長期以來沿襲下來的中央動員型的治理傳統與司法獨立之間的沖突。我們喜歡最上面有核心,中間有一把手,都團結在核心周圍,服務中心工作。這種情況下,司法的中立,獨立,消極性得不到理解。第二個大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院居於權力的真正核心和現在實際上法院等司法機關處於邊緣化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黨內政治局委員都不是,只要看這一點就知道他們根本不佔決策的核心位置,這種實際的邊緣化造成了法院現在的矛盾,一方面想討好真正的權力核心,但結果是自己越來越卑下,越來越低賤;一方面為了向社會顯示他有力量,在社會中窮兵黷武,搞什麼「執行會戰」。結果愈發邊緣化。第三個矛盾是:「依法治國」要求的法律單極化和實際法律的多極化的矛盾。「依法治國」要求法律規定自成體系。是由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一套規則,由最高法院作為最終的裁判機關來加以解釋。而在實際上,有法律效應的東西多極化,我們經常看到法外有法,法上有法。比如現在流行的「雙規」,黨的紀檢部門可以讓一人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這涉及到人身權利,這樣的權力本來只有司法機關以及公安機關在嚴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夠行使。法律之外分明有許多規范超越了法律。最後一個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熱情和相關知識積累不足之間的矛盾。我們改革熱情很大,不斷推出改革新舉措,個案監督,錯案必糾,對外招考法官,電視直播庭審,但這些措施相互矛盾相互沖突,這就證明了在相關決策者的心目中,什麼叫法庭,什麼叫法官並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所以我們的目標並不清楚。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具有悠久文明傳統的國家,在追求一個更加合理的社會過程中,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我相信,司法改革可能會成為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也可能是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我想,在座無論是不是學法律的,都應該背負起一個義務,那就是以各自的方式推進國家的相關制度,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法律制度朝向一個民主,自由,開放,多元的方向發展。我總是想,我們國家在奧運會上可以獲得金牌的第三名,為什麼不能在民主和法制的建設上排名世界第三呢?我相信我們中國人是有這個智慧和能力的。

④ 甄鵬的主要學術觀點和作品

1、歷史學方面:(1)提出了「宰相」的概念,總結了秦漢時期的宰相,分析了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丞相」 ,研究了明代大學士的排名規則並確定了歷任首輔 ;(《論秦漢時期的宰相》,《理論學刊》2006年第3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丞相》、《明代大學士的排名及首輔的確定》,《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2014年第1期)(2)分析了《明朝那些事兒》的缺陷: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模糊了黑白和美醜,顛覆了中國史書的優良傳統;第二大缺陷是存在嚴重的民族主義。;(《〈明朝那些事兒〉民族風盛行》,《共識網》2013年4月25日;《那一代文人的風情——論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的致命缺陷》,《高山西月網》2013年7月9日) (3)提出了「美國白宮的幕僚體系類似於中國古代的中朝制度。」;(《我看大部制改革》,《山東大學報》2010年11月10日;《美國官職翻譯補遺》,《英語世界》2010年第12期)
2、政治學方面:(1)提出了解決科索沃問題的「領土分割加交換」原則;(《科索沃獨立的法律困境》,《當代世界》2009年第10期)(2)主張對社會主義的態度是政治上左、右翼分類的標志,以「超越左右一起飛」為口號提倡左右對話;(《簡論政治上的左右》,《共識網》2012年7月19日;《超越左右一起飛》,《高山西月網》2013年6月8日)(3)主張民主分為兩個階段:遵從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是民主的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注重的是對少數群體的保護;(《民主的原則和多數人暴政》,《中國選舉與治理網》2011年9月16日)(4)主張通過國際仲裁解決釣魚島和黃岩島爭議;(《通過仲裁解決釣魚島和黃岩島爭議》,《北大法律信息網》2012年9月13日)(5)提出以科索沃模式解決大陸台灣兩岸政治談判的身份問題。 (《科索沃談判對台灣問題的借鑒意義》,《共識網》2013年8月15日)
3、法學方面:(1)提出司法改革的第一要務是成立獨立的司法人事委員會,主張司法改革的職業化和民主化可以兼容;(《司法改革的第一要務是成立獨立的司法人事委員會》,《北大法律信息網》2011年11月9日;《司法改革的職業化和民主化可以兼容》,《北大法律信息網》2011年10月8日)(2)提出「法律是最大的道德,良知是道德的底線。」;(《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弊端》,《山東大學報》2009年10月28日;《法律與道德·守法與違法》,《山東大學報》2010年3月31日)認為法治原則有兩個例外,一個是「良知高於惡法」,另一個是「革命是司法不公的最後救濟手段」。(《就吳丹紅被打事件答問》,《北大法律信息網》2012年7月9日)
4、哲學方面:認為:「存在著獨立於意識之外的世界(本原世界),但是人類認知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性,稱之為印象世界。本原世界可知,但不可全知。事實上,我們所談論是世界只能是印象世界。」(《徜徉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山東大學報》2010年5月26日)
5、物理學方面:提出鐵磁超細微粒表面層短程有序結構的多樣性是導致表面磁性異常的重要原因。(《鐵磁超細微粒的表面磁性》,《中國科學A輯》2001年第9期)
6、中國語言文學方面:(1)散文代表作有《四十感言和中國夢》、《獨愛孟子》、《前門外游記》;詩歌代表作有《倚危欄》、《十八歲的生日》、《男孩的夢》》;議論文代表作有:《那一代文人的風情——論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的致命缺陷》、《政變引起惡性循環——以埃及、泰國和烏克蘭為例》 、《江湖再無陳盟主》 ;學術雜文代表作有:《孝道可以休矣》 、 《法律與道德·守法與違法》、《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弊端》;(2)主張「嚴肅文學應按照史實說話。史書沒有記載的,可以適當杜撰。史書有記載的,則不能隨意改編。」(《迷失在真實和虛幻之間——評鄧賢〈大國之魂〉》,《共識網》2012年1月18日)
7、外國語言文學方面:規范了三個主要英語國家和組織的官職和機構翻譯。(「官職翻譯三部曲:《美國官職翻譯》及《補遺》,《英語知識》2007年第3期、《英語世界》2010年第12期;《英國官職翻譯》,《英語世界》2008年第8期;《歐盟新舊機構翻譯》,《英語世界》2009年第3期)
8、管理學方面:(1)強調了公司董事的獨立性;(《論公司董事的獨立性——以國美事件為例》,《山東大學報》2010年11月24日)(2)提出法治是城管難題唯一有效的解決辦法。(《臨時工不是城管問題的核心》,《北大法律信息網》2013年6月6日)
9、教育學方面:主張在中小學階段以公民教育取代國學教育。(《中小學生該學些什麼》,《高山西月網》2011年10月10日)
10、軍事學方面:提出張國燾在長征北進過程中應西出郎木寺,相機西渡黃河。(《紅四方面軍長征過程中北行路線的思考》,《中國選舉與治理網》2011年11月4日)
11、社會學方面:提出文明的標志是尊重而不是寬容。 (《文明的標志》,《聯合早報》2015年12月12日)

⑤ 不知細葉誰裁出的後半句是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編輯本段]賀知章《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⑴ 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⑶ 妝成:裝飾,打扮。
⑷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⑺ 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導讀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唐詩箋注》雲:"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像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作者簡介
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證聖元年(6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開元十三年(725)擢禮部侍郎,宮至秘書監。故人稱「賀秘監」,又簡稱「賀監。天寶三年(744)辭官還鄉為道上,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享年86歲。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張旭、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吳中四士」,亦稱「吳中四友」、「吳中四傑」。賀知章邕容省闥,高逸豁達,為一代清鑒風流之士。尤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曾與張旭、崔宗硅《海錄碎事》亦將其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等人並稱為「仙宗十友」。賀知章還與張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為姻親,故時人也常以「賀張」稱之。兩人也經常同游,「凡人家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施宿《嘉泰會稽志》)賀知章以草書名世。《述書賦》中贊其草書「落筆精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即到」呂總《續書評》則以為「縱筆如飛,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賀賓客歸越》詩中將其喻為王羲之,有言「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盧象《送賀監歸會稽應制》詩「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違羈王獻之。長安素娟書欲偏,工人愛惜常保持。」則喻其為王獻之。當時人們還將其草書與秘書省的落星石、薛稷畫的鶴、郎餘令繪的鳳,合稱為秘書省「四絕」。然而賀知章的書法存世極少,現可見的草書作品只有《孝經》,其用筆酣暢淋漓,點畫激越,粗細相間,虛實相伴;結體左俯右仰,隨勢而就;章法猶如潺潺流水一貫直下,充分地體現了他那風流倜儻,狂放不羈的浪漫情懷。賀知章的草書,拉開了盛中唐草書浪漫風氣的序幕。此外賀知章也擅楷書,有《龍瑞宮記》傳世。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編輯本段]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者介紹】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兒童時代的曾鞏,就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白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而且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 嘉佑二年(1057年),39歲的他才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太平州司法參軍,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熙寧二年(1069年)先後在齊、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頗有政聲。元豐三年(1080年),徙知滄州,過京師,神宗召見時,他提出節約為理財之要,頗得神宗賞識,留三班院供事。元豐四年,神宗以其精於史學,委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元豐五年,拜中書舍人。次年卒於江寧府。理宗時追謚「文定」。 曾鞏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現並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貢獻在於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並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總是以「仁」為懷,「除其奸強,而振其弛壞;去其疾苦,而撫其善良」(《齊州雜詩序》)。由於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對王安石變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認為法愈密,則弊愈多。但是曾鞏也不主張死守成法,他對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滿,提出「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戰國策目錄序》)的觀點。主張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對法製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動上,他能夠維護新法,在齊州為官時,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樂業。 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他師承司馬遷、韓愈和歐陽修,主張「文以明道」,把歐陽修的「事信、言文」觀點推廣到史傳文學和碑銘文字上。他在《南齊書目錄序》中說:「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他強調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發難顯之情,寫「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風以「古雅、平正、沖和」見稱。《宋史》本傳說他「立言於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議論性散文,剖析微言,闡明疑義,卓然自立,分析辨難,不露鋒芒。《唐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證辯,論得失而重理,語言婉曲流暢,節奏舒緩不迫,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他的記敘性散文,記事翔實而有情致,論理切題而又生動。著名的《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熔記事、議論、抒情於一爐,深刻有力,通情達理。他的書、序和銘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歐陽舍人書》和《上福州執政書》歷來被譽為書簡範文。敘事委婉深沉,語言簡潔凝練,結構十分嚴謹。《戰國策目錄序》論辯人理,氣勢磅礴,極為時人所推崇。當西昆體盛行時,他和歐陽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風,專趨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贊嘆說:「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漢星之斗。」(《贈曾子固》)。蘇軾也說:「醉翁門下士,雜從難為賢;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 曾鞏也擅長寫詩,有400餘首傳世。其詩或雄渾瑰偉,或委婉超逸,無不含義深刻,妙趣橫生。《迫租》描繪了「今歲九夏旱,赤日萬里灼」,「計雖賣強壯,勢不旭弱」的慘狀,發出「暴吏體宜除,浮費義可削」的呼聲,與王安石的《兼並》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絕句《西樓》、《城南》,清新雋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詩作的風致。他的詠物詩多數富有新意,如《詠柳》詩:「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樹隱喻奸臣和邪惡勢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別開生面。曾鞏的詩作,格調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詩言文言理的通病,又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為人們所注意。 曾鞏一生整理古籍、編校史書,也很有成就。《戰國策》、《說苑》、《列女傳》、《李太白集》和《陳書》等都曾經過他的校勘。《戰國策》和《說苑》兩書,多虧他訪求采錄,才免於散失。他每校一書,必撰序文,藉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曾鞏好藏書,珍藏古籍達20000多冊;收集篆刻500卷,名為《金石錄》。曾鞏治學嚴謹,每力學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識其微,故能「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說他的文章「一落紙,為人傳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學士大夫手抄口誦,惟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狀》,見《元豐類稿》卷末)。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宋元學案》雲:「陳無己(師道)好學苦志.以文謁曾子固,子固為點去百十字,文約而義意加備,無己大服。」 曾鞏的文章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南宋朱熹「愛其詞嚴而理正,居嘗誦習」。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劉大槐、姚鼐和錢魯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為圭臬。《明史·王慎中傳》載:「慎中為文,初主秦漢,謂東京之下無可取,已司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於曾鞏;順之初不服,久亦變而從之。」 曾鞏一生著述豐富,有《元豐類稿》50卷、《續元豐類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於世。另外,他還著有《衛道錄》、《大學稽中傳》、《禮經類編》、《雜職》、《宋朝政要策》、《詩經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後,《續稿》、《外集》散佚不傳,今僅存《元豐類稿》 50卷。又世傳《隆平集》30卷舊題曾鞏撰,前人考訂系出於偽托。
【說明】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解釋】
①倚--仗恃,倚靠。狂--猖狂。這兩句形容柳樹在春天綠得很快:柳條似乎還沒有發黃,但趁著東風吹暖,一下子便飛快地變綠了。
②解把-- 解得,懂得。飛花--柳絮。
③這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飛揚,遮天蔽日,要知道還有清霜臨降、柳葉飄零的時候啊!
【字面意思】
雜亂的柳枝條還沒有變黃,在東風的吹動下狂扭亂舞。把它的飛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間還有秋霜

⑥ 贊頌祖國的詩歌

踏著甲子輪回六十年的節拍,
穿過流痕歲月的洪流,
漫漫走進火紅的十月,
去體驗一份神聖,
去表達一份崇敬,
去感受一份庄嚴。
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
重溫一九四九年的歷史篇章。
向你致敬——
血染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情意;
向你致敬——
火紅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暖意;
向你致敬——
鮮紅的五星紅旗,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綠意;
向你致敬——
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因為有你,
中華大地永遠充滿春意。

一九四九年的十月一日,
在這開國大典滄海桑田的一瞬間,
傳出毛澤東用濃重湖南鄉音發出最洪亮的吶喊,
這一聲有如春雷,
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
撥開了幾百年籠罩於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層層迷霧,
向全世界發出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世紀宣言,
亮出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旗幟。
從此,
在這片聖土上繁衍生息的炎黃子孫,
有了一個共同的理想,
有了一位值得託付的掌舵人,
有了一條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

血染的五星紅旗,
流光溢彩的十月,
閃爍著信念的力量。
憶往昔,
在那災難重重的血腥風雨的漫漫長夜,
是十月的晨曦驅散了華夏大地上的重重陰霾,
將建立新中國道路的火種撒在這片飽受創傷的土地上,
讓理想的火炬照徹建國之路,
萬里河山從此而挺拔俊秀,
雄渾壯麗;
歷史的長河從此而波瀾壯闊,
豪情萬丈。

火紅的五星紅旗,
燃燒的十月,
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
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
社會的文明進步而開拓進取,
用血與火的鋼鐵意志,
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萬里長征,
從驚天動地的巨大變革中,
迎來了新紀元的燦爛曙光,
推動著歷史的車輪,
氣壯山河地奔向前方。
於是,
歷史的篇章上從此有了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
在偉大的首都北京,
用中華民族的氣魄和決心——
書寫了歷史的嶄新篇章。

為了鋪就強國之路,
中華兒女披荊折刺,
奮發圖強,
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
科學建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中不斷延伸,
不斷拓展,
國富民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
於是,
大慶油田燈火輝煌,
鑽塔林立;
長江大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磨茹雲直沖雲霄,
在天際呤詠起東方紅的中國最強音符。
雖然建國之路有過曲折,
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
踏過一切溝溝坑坑,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縷縷春風,
吹開了改革開放的一朵朵春蕾,
殷殷熱土上湧起了滾滾春潮;
「一國兩制」的宏大心胸,
將失散在外的遊子擁入祖國的懷抱,
絢麗的紫荊花和醉人的金蓮綻放出久違的笑臉。

鮮紅的五星紅旗,
光輝的十月,
多少華夏兒女聚集在鮮紅的共和國紅旗下,
將十月的厚望轉化成拳拳之風。
在困難面前,
有銳志進取的中華兒女,
抗洪搶險的英勇子弟兵。
在群眾心中,
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代偉人周恩來,
力推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獻身邊疆被藏族人民譽為「人民好兒子」的孔繁森;
甘當公僕,
赤誠為民,
被譽為「人民守護神」的漳州110;
司法公正,
被譽為「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好法官宋魚水。
在鮮紅的五星紅旗下,
十月的宣言匯聚了十三億人民的共同鬥志,
托起了東方地平線上不落的紅日。

在法院戰線上,
金溪法院由當年外出辦案的步行變成今天的小車代步;
當年審判方式的自審自記、審記不分、刑民不分,
變成今天的陪審、迴避、辯護等公開審判制度;
當年刑事被告人的步行押解,
變為今天囚車的押送;
當年辦公的小院,
變成今天氣勢恢弘的審判大樓;
當年審判法庭使用的簡陋小桌方凳,
變成了今天寬敞庄嚴的法台、法椅;
曾經佩戴的大檐帽、肩章換成今天更能體現法官職業特色的法袍、法徽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共和國的審判注入了源源動力,
有力地推動著金溪法院在繼承中創新,
在開拓中前行,
為共和國授予人民法院的崇高審判使命,
描繪出一副氣象萬千的司法藍圖。
今天,
為實現審判案件的良好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金溪法官司法為民的情懷沒有改變,
無私奉獻的精神沒有改變,
崇法護法的理念沒有改變,
因為,
金溪的法官時刻牢記十月的宣言,
做到在為共和國的執法中,
挺直做人的脊樑,
堅守執法者的奮斗人生,
永遠愛崗敬業,
公正廉潔,
用和諧的審判,
實現以人為本的司法理念,
牢牢堅守住共和國司法公正的大門,
把人民滿意當作衡量司法成效的唯一標尺,
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對共和國的無限忠誠與莊重的承諾,
不管建設新中國前行的路上風有多大,
雨有多狂,
伴隨新中國成長的金溪法官——
都將風雨兼程,
為共和國的金溪快速發展保好駕、護好航。

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
負重開拓的十月,
宣告著一個有五千年壓不倒、擊不垮的中華民族,
在全面建設強大祖國征途上突遇的大災大難面前,
危難時刻,
中國人民共同應對,
眾志成誠築起生命的圍牆,
抗擊百年不遇的南方冰災的黑暗;
在打響「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和災後重建的人民戰爭中,
中國人民再次以百折不撓,
艱苦卓絕的民族精神負重興國。
於是,
多難興國的動力推動著時代的列車——
開足馬力滾滾向前。
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凝聚起十三億人心,
吹散了南方冰災的黑暗,
點燃了新太陽的光芒,
托起了更加美麗堅固的「汶川」燦爛的明天。
在五星紅旗下,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
讓世界看到,
偉大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在東方站起來了,
不僅能撐起天崩地裂,
還能承辦好世界頂級的比賽的百年奧運。
常娥奔月的星空旅行,
飄揚在浩瀚宇宙中的中國宇航員高舉的五星紅旗,
展現了千年中國的夢想,
中國的建國者以強富的國力和勇氣,
實現了世界偉人毛澤東「敢上九天攬月」的宏願,
架起了人類通往太空的星際橋梁,
向遙遠的月亮和星際傳遞著——
建國六十年中國取得的豐碩成果和真誠的問候,
強大的中國和十三億人民,
時刻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前來觀光旅遊,
恭候星外來客光臨華夏中國做客。

六十個金秋十月,
六十座建國豐碑。
望將來,
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
盡管世界金融風暴來勢兇猛,
但始終動搖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堅強意志,
因為十三億中國人民始終牢記,
十月即是一面壯麗的旗幟,
但更是一篇世紀的宣言,
人民永遠匯集在五星紅旗下,
庄嚴地舉起緊握的拳頭,
去感受那一份崇高,
去接過那一份厚重,
去書寫那一份豪邁,
去迎接那變幻莫測世紀風雲的挑戰。

⑦ 求法國司法體制考察報告

提起法國,作為法律人,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盧梭、孟德斯鳩、《拿破崙民法典》和《1789年人權宣言》等。那麼,在這樣一個「法」之國,司法意味著什麼?司法制度又是如何建立、運行的?司法在民主與政治生活中又佔有何樣的地位?令人尋味。

當代法國司法的基本制度源於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這次革命徹底廢除了此前施行的將所有國家權力(包括司法權)集中於國王一人之手的舊體制,建立起以三權分立為理論基礎的現代司法制度。經過資產階級大革命洗禮的法國司法制度,以人民司法取代王室司法,確立了法官以「法國人民名義作出判決」的原則。正如法國著名歷史學家米歇雷所說的,從此,司法在法國成為「真正名符其實的司法,是源於人民並為了人民的司法」。法國大革命時期確立的民主政治精神和三權分立原則對法國乃至全世界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與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不過,因國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不同,三權分立原則在不同國家的具體體現形式也不盡一致。法國由於其獨特的歷史原因,在司法權與立法權和行政權的分立問題上強調的是司法職能的獨立行使,而不注重機構的統一分立設置。換言之,司法職能不採用由統一的一套司法機構行使的做法。這就使法國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特的司法制度。

簡單地講,法國司法制度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具有兩套相互獨立的法院系統,即行政法院系統和普通法院系統(也稱司法法院系統)共存,並行運轉。兩個系統的法院都能對各自管轄的訴訟案件作出最終的判決。而且,每個法院系統都有自己的金字塔形的機構設置。行政法院系統由(初審)行政法院、上訴行政法院(自1987年起)和最高行政法院組成;普通法院系統由基層法院(初審法庭、大審法庭、輕罪法院、重罪法院、商事法院、勞資調解委員會等)、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組成。由於兩個法院系統均有各自的管轄范圍,因此法國還專門設立了許可權爭議法庭,以在兩個法院系統的管轄權發生爭議時作出裁決。

法國的憲法司法制度與其他西方國家的憲法司法制度相比也有其獨特之處。法國設立憲法委員會,主要負責進行合憲性審查,但採取事先審查的方式,對已經頒布實施的法律不再具有審查的權力;而且,公民個人無權向憲法委員會提起違憲審查的請求。但我們不能因此低估憲法委員會在法國民主政治生活和法制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與美國的情況不同,法國憲法委員會不屬於三權分立理論中的司法權范疇,它在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之外,甚至可以說之上,因為憲法委員會的裁決對所有公共權力機構,包括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均具有約束力。值得強調的是,在法國,憲法委員會在維護憲法、從更廣泛意義上講維護整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然,法國司法制度的特點還體現在許多其他方面,比如,專門設立在共和國總統犯有叛國罪時進行審判的特別高等法院、設立對政府部長在行使職權過程中犯有輕罪或重罪時進行審判的共和國法院、全部由非職業法官組成的商事法院,等等。

除此之外,因法國是歐盟和歐洲理事會成員國,法國公民除可以向本國的法院提出訴求外或者在本國法院未能支持其主張時,在某些情況下歐盟法院和歐洲人權法院也是獲得司法救濟的有效途徑。

設有健全、合理的司法機構固然重要。但這些機構如何以人民的名義行使職權、司法能否獨立、公正並建立應有的權威更值得注意。歸根結底,司法的權威來自公民對司法的信任和依賴。這種信賴取決於司法機構能否嚴格按照被公民普遍認可的、法定的原則和程序行事。法國的司法制度建立在若乾的基本原則基礎之上,司法機構以其為行為准則,受其約束。也正是這些原則的存在並較好地得到遵守,司法才可以從總體上看得到法國公民的信任,建立起必要的權威,從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任何人,無論其國籍、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均有權獲得公正、有效司法救濟原則、司法獨立和法官中立原則、司法機構固定及常設原則、有權提起上訴和兩審終審原則、訴訟公開原則等等,都是使法國公民獲得有效司法救濟、得到公正審判的重要保障。在以上列舉的以及由於篇幅關系未能提及的原則中,一些原則在法國的確立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目前絕大多數原則已屬於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普遍認可和接受的原則。

在新的國內和國際的環境下,法國的司法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面臨新的挑戰,比如案件積壓和審理期限過長、對檢察官的獨立地位提出的質疑等,都是法國需要在未來幾年中通過司法改革加以解決的問題。

⑧ 林鶯啼到無聲,青草池塘獨聽蛙.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是誰的詩是什麼意思

曹豳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曹豳的詩寫春暮落花,青草池塘,

⑨ 誰可以幫我把《南下》歌詞復制給我,我這個搜不出來,謝謝

南下
感受四季的變化
看著窗前的花
靜靜發芽
長成了牽掛
遠離世俗的嘈雜
走過春秋又一夏
微笑都變成最美麗的情話
我穿越千山跋涉萬水尋她
帶著一朵溫柔的花
風聲中傳來思念從遠方的家
耳語著她的如詩如畫
想帶著你南下
感受四季的變化
看著窗前的花
靜靜發芽
長成了牽掛
遠離世俗的嘈雜
走過春秋又一夏
微笑都變成最美麗的情話
想帶著你南下
感受四季的變化
看著窗前的花
靜靜發芽
長成了牽掛
遠離世俗的嘈雜
走過春秋又一夏
微笑都變成最美的情話
想帶著你南下
感受四季的變化
看著窗前的花
靜靜發芽
長成了牽掛
遠離世俗的嘈雜
走過春秋又一夏
微笑都變成最美的情話

⑩ 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作文

一個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著兩條羊角辮,身上穿著一條紫色的連衣裙,連衣裙上零零碎碎地點綴著黃色的小碎花。無意間,她發現,路旁的垃圾箱前隨處可見人們隨手丟棄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腳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該怎麼辦。再說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多為社會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點時間來把垃圾清理一下。想著想著,便用手拾起垃圾丟進垃圾桶。就在這時,一個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說:「你在干什麼呢?」小女孩轉過頭一看,原來是同班同學小強,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小強想了想,對著小女孩的耳朵說了幾句悄悄話,小女孩會意地點了點頭,便繼續撿起了垃圾。過了一會兒,小女孩終於把最後一點垃圾丟進了垃圾桶,小強也把一張紙貼在了垃圾桶上,那張紙上寫著「文明——只差一步」。
這個故事雖然只是來自一組看似簡單的漫畫,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這組漫畫通過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譴責了那些亂丟垃圾的人。同時還提醒人們要講究文明,不能因為想少走一步路而隨意把垃圾丟在地上。記住,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去保護它,愛護它。當你把垃圾隨意丟在地上時,你想過沒有,假如一個星期後你路過這里時,聞著垃圾散發出的陣陣臭氣,看著天空中到處飛舞的蒼蠅。你會不會罵道:「這些亂丟垃圾的人實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過嗎?你不是曾經也在這里亂扔過垃圾嗎?

記得在四年級時,我吃完午飯,走出了學校的餐廳。忽然,我看見了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拿著垃圾筐來到了教學樓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師不注意時,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這里離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離。我見狀,走過去說:「垃圾可不能亂倒啊!」那個小同學吃了一驚,趕緊轉過身來,發現我只是一個學生,便理直氣壯地說了一句:「哼,亂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個,關你什麼事?多管閑事!」說完,邁著大步走了。

我真想「請」那位同學和我理論一番。他說亂扔垃圾的不止他一個,以為自己做得蠻對蠻有理。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明白,若是每個人都像他一樣,以為那樣做的不止他一個,就可以隨處扔垃圾的話,那麼即使值日生再勤快,也無濟於事。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漫畫中那兩個小學生一樣有一顆公德心,我們生活的環境將會更加美好。當你為了輕松而想少走一步時,請你一定要記住,你就快成為一個人們在口中時常譴責的那個「缺德」的人了
文明只差一步 ,你也可以投稿
清晨,我踏著金爛爛的陽光,面對著紅彤彤而又溫暖的太陽,來到了天井湖公園。公園里那嬌嫩的花是那麼的美麗、嫵媚。葉子上沾著的朝露,是那麼的晶瑩剔透。一棵棵樹木生機勃勃,整個公園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置身在這么寧靜的大自然懷抱中,我感到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就在我沉迷於觀看美景的時候,突然我發現許多人把瓜皮紙屑扔在了垃圾桶旁,和垃圾桶四周進行了親密接觸,而垃圾桶內卻空空如也,這讓我的心情立刻變的糟糕透了。 這時,兩個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向那臟亂的垃圾桶走去。其中的一個小女孩慢慢地彎下腰,用她那嬌小的手一點一點地撿著那些瓜皮紙屑。撿到一半時,小女孩忽然對小男孩說:「你想辦法讓別人不要再亂扔垃圾了,這里我會清理干凈的。」男孩說的什麼,我沒有聽清,因為此時我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觸動了一下。 小女孩快撿完了,小男孩立刻從書包里拿出筆和紙趴在地上寫著什麼。垃圾很快被女孩撿完了,雖然已是滿頭大汗,雙手沾著泥土,可她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這時,小男孩拿起了那張紙和小女孩一起把它貼在這個垃圾桶上。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文明只差一步」。
遊人們紛紛走到他們面前,贊嘆不已。他們倆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走開了。有了這幾個字的提示,再也沒有人亂扔垃圾了。
一道陽光,照得他們胸前的紅領巾越發鮮艷!

熱點內容
律師營業執照 發布:2025-01-21 09:12:45 瀏覽:619
婚姻法一妻二夫 發布:2025-01-21 08:23:50 瀏覽:25
技術秘密許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7:56:14 瀏覽:388
婚姻法離婚債權 發布:2025-01-21 07:45:43 瀏覽:618
轉包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7:05:28 瀏覽:901
開展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培訓包括哪些 發布:2025-01-21 06:39:48 瀏覽:434
工地處罰條例 發布:2025-01-21 06:39:44 瀏覽:93
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26
有關法治的歌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46
法治網是法治日報 發布:2025-01-21 06:29:18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