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天賦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等作出明確詳實的規定,並規定侵權責任,明確權利受到削弱、減損、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等,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障,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②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
公民(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公民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具體講,就是公民親自參與民事活動,在具體民事活動中去設定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意思能力,包括遇見能力和判斷能力。這種能力是以智力狀況為標準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理智地、獨立地處理民事經濟活動的事務,就是有意思能力的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公民的民事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所謂出生,按照我國醫學界和法學界的觀點,是指活著離開母體,嬰兒一旦出生,就是我國的公民,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因此,人的出生關系重大,必須在出生證上記明出生時間。出生證是一種重要的法律文書,在不少法律關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證明作用。嬰兒出生後,就成為我國的公民,享有民事權利能力,與成人一樣成為民事主體,享有法律所規定的一切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
所謂死亡,我國法學界和醫學界公認的觀點,是指心臟停止跳動,停止呼吸。這是生命的絕對消失,又稱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就是其民事權利的消滅,再也不是民事主體,他(她)所參與的一切民事法律關系,均須終止。正常人的理智是隨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而發展的。但是有的人雖已成年,由於精神病理障礙而部分或完全喪失理智成為欠缺或喪失意思能力的人。因此,各國的民法都以公民的年齡和智力狀況來劃分其行為能力,在法律上產生不同的後果。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生來就有的。而民事行為能力是隨年齡的增長、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智力發展狀況決定的。孩子作為未成年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須由父母監護,所以,其犯錯,多找家長問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十三條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第十四條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③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這句話是對是錯
是的,出生就具有,始於出生,終於死亡
④ 民法典最後一條是什麼
陽光照耀進有著茂密樹枝延伸的庭院中,形成一道道光束,光束之中,細微的光點隨之飛舞,令得整個庭院都顯得通透無比。
牧塵盤坐在石椅上,一手托著臉龐,一手把玩著那粗糙的暗黑色玉簡,他最終選擇了這「大浮屠訣」,也為了他給予自己父親的那個承喏。
不過對於這「大浮屠訣」,就連牧鋒也不太清楚它究竟是什麼品階,只是模糊的說明這東西似乎極為的厲害,至於為什麼會很厲害,他給的理由是,因為你娘很厲害很厲害...
娘很厲害很厲害?
牧塵眨了眨眼睛,牧鋒能夠白手起家的在這北靈境中打拚出這遼闊的牧域,成為北靈境有名的強者,其實說起來也算是挺不錯的了,而那連他都說很厲害的話,那娘該是到什麼程度了?
「娘那麼厲害的話,怎麼會看上老爹?」牧塵咧咧嘴,看來老爹年輕的時候,也與娘有過一場美好的邂逅啊,那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故事。
牧塵整理了一些紛亂的心緒,而後便是將目光投向手中的暗黑色玉簡,十天後他便是要與柳陽交手,那傢夥同樣是靈動境初期的實力,並且還擁有著人級靈脈,雖然在靈路之中他同樣遇見過擁有比柳陽更強的靈脈的變態,但靈路畢竟是有些奇特。
所謂靈路,其實便是一個龐大無比的試煉場,靈路的創建者,便是「五大院」,每隔三年,靈路便是會開啟,而至於靈路名額的選拔也是頗為的奇特,這並非是人為選擇,而是由一件名為「審判之鏡」的神器探測而出,這種探測千奇百怪,但能夠被這神器挑選而中的人,大多都是天賦絕佳之人,而一般說來,只要能夠順利的通過靈路的歷練,便是能夠順利的晉入「五大院」修行。
靈路是由一片位面形成,在那片奇特的位面中,沒有人能夠動用任何能量,也就是說,在那靈路種,不論是靈氣,還是那些從其他位面傳來的斗氣,元力等等,都是無法的動用。
進入靈路的挑選者,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生死險境以及殘酷歷練,在無法動用靈力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夠憑借著單純的肉體以及自己的敏銳以及智慧來化解各種危險,這種將人逼入死境的方式,倒的確是一種磨練人意志的好方法。
在進入靈路時,這些挑選者便是被告知,想要追求至高的力量,那就必須擁有著任何事物都無法動搖的意志,唯有掌控了這種意志,方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強者。
萬千年以來,大多「五大院」中出來的頂尖強者,十之七八,都是曾經參加過靈路的試煉,由此可見,這靈路的歷練有著多麼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天才對此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
「五大院...」
牧塵手掌微微緊握,那個地方,他可是一定要去的,不僅僅是為了答應了她,而且,只有從「五大院」出來,他方才擁有著在那外面世界立足的資格。
對於外面的世界,牧塵知曉得並不多,但偶爾也是能夠從牧鋒那裡知道一些,他所處的這個大千世界,浩瀚無盡,萬族林立,北靈境在其中就猶如海洋中的沙粒,微不足道,而他們所處的這片大千世界,又聯通著無數的位面,不過那些位面,都是只能稱為下位面,因為這里的世界似乎比那些位面更為的高等,這大千世界,正是那無數位面的中心。
不過雖然號稱下位面,但能夠從下位面來到大千世界的人,卻幾乎個個都擁有著驚才絕艷的天賦,那必然是每一個位面之中最頂尖的強者,不然的話,他們不可能突破位面的桎梏。
牧塵有一次曾經在北靈院的高層會議中偷聽到過一些有關那些自下位面而來的牛人消息,好像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兩個人,他們的名字牧塵並不知曉,只是聽說過他們的稱謂。
炎帝。
武祖。
很霸氣的稱謂,雖然他們來自下位面,但按照牧塵的猜測,恐怕即便是在這大千世界中,他們也算是真正的至尊,那位武祖,曾在這大千世界掀起過天大波瀾,據說他單槍匹馬的沖進了在這大千世界算做龐然大物的冰靈族之內,而冰靈族傾族之力,竟是無法阻擋那手持雷杖的男人,那一戰,驚天動地,此事傳出,大千世界為之震動,而且傳聞他這般驚天之舉,只是為了救回他所愛之人。
那位瀟灑的炎帝倒是相比而言比較低調,但傳言他也曾經去過火靈族,而火靈族請出他們那位活了數萬載的老祖出來,竟然都未能在這位炎帝手中取得上風,讓得後者飄然而去,這倒是將那火靈族舉族上下震得目瞪口呆。
這些來自下位面的至強者,即便是來到了這大千世界,依然風騷如舊,霸氣盡顯。
那外面的世界,方才是真正的精彩紛紜,令人心神盪漾。
只不過,牧塵也明白,現在他可還達不到那種層次,但是他相信,只要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他一定可以。
牧塵望著手中的暗黑色玉簡,稚嫩的臉龐上,揚起一抹笑容,那麼,就從它開始吧...
牧塵雙手輕合,雙目也是緩緩的閉上,掌心之中的暗黑色玉簡,有著淡淡的溫暖光芒散發出來。
視線黑暗,牧塵心神一動,催動著體內的靈氣順著手臂經脈,最後灌注進入手中的玉簡之內。
⑤ 關於民法典的知識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私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私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
【法律分析】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現有民事立法存在主體多元化、法律淵源眾多等問題,並未形成系統。民法典有上千個條文,涉及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多且復雜。如何將這些已有的法律法規串在一起,缺乏共識,需要處理好法典編纂和單行法的關系。此外,民法編纂,要借鑒國外有益的立法經驗,更要從實際出發,反映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要求,在實踐中需要權衡。全體公民民事權利平等的原則、絕對所有權制度、契約自由及過失責任原則等,這些都是代表著資產階級的自然法領域中的「天賦人權」理論在此民法典中的體現。而私權神聖的核心就是所有權絕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⑥ 民法對人權進行保護的一般原理
公民環境權概念的出現是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權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離不開的。20世紀60年代至今,環境權理論一直備受學界所關注。縱觀各國,環境權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並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性、地區性以及各國法律的認可。當下,我國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環境侵權問題,將公民環境權納入法律體系中確認其基本人權性質和地位,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機制必定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一、公民環境權的含義
從環境權的主體來區分,環境權之概念有廣狹二義:廣義的環境權,即環境權的主體包括公民、法人和國家等一切法律關系的主體;狹義的環境權,即環境權的主體只有公民。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蔡守秋教授認為環境權存在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環境權是指公民的環境權,即公民享有良好適宜的自然環境的權利;廣義的環境權是指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國家在內的一切法律關系主體在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方面所享有的權利及承擔的義務。蔡守秋教授所討論的環境權是指廣義的環境權,並以他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核心構建了廣義的環境權理論體系。①
陳泉生教授認為,環境權是指「環境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適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環境,以及合理利用環境資源的基本權利」②。他認為環境權的主體為全體人民,不僅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國家乃至全人類,還包括尚未出生的後代人。③
周訓芳教授把環境權分為良好環境權和基於生存需要的環境資源開發利用權。良好環境權是指「當代和未來世代的人類個體和整體有在一個適合於人類健康和福利的環境中過有尊嚴的生活的權利」④;而基於生存需要的環境資源開發利用權是指「當今世代的公民基於生存目的而對自然資源的財產權利以及從事與自然資源有關的財產性活動的權利」⑤。
呂忠梅教授則堅持環境權私法化的主張,認為環境權僅指公民環境權,不包括所謂的「法人環境權」與「國家環境權」在內。基於這樣的認識,她把環境權定義為「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中生存及利用環境資源的權利」;這一定義包括如下涵義:環境權的主體包括當代人和後代人;環境權的對象包括人類環境整體,既包括天然的環境要素和人為環境,還包括各環境要素所構成的環境系統的功能和效應,如生態效益、環境的優美舒適等;環境權是一項概括性權利,它可以通過列舉而具體化;環境權是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⑥
筆者認為,無限擴大環境權主體范圍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權范疇里最基本的問題,即公民的環境權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實現和保障。筆者贊同呂忠梅教授的觀點,主張環境權主體僅僅只有公民,包括當代人和後代人。因此將公民環境權定義為:當代人和後代人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中生存、利用資源以及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尋求救濟的權利。
二、公民環境權基本人權性質分析
公民環境權首先是公民的一項人權,它符合人權的基本屬性。人權就是人之所以作為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公民環境權作為一種新生的權利,屬於人權的范疇,它具有人權的屬性,而且具有基本人權的本質屬性特徵。
(一)公民環境權的人權性質
目前學界對於人權理論的一些基本問題還存在較大分歧,但對於人權的本質屬性還是達成了共識:歷史性與時代性;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普遍性和特殊性;國內性和國際性。因此,既然公民環境權屬於人權的范疇,那麼它也具有人權的本質屬性特徵。
1.公民環境權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特徵
人權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其性質因所處的時代、社會和國家的不同而不同。而公民環境權是伴隨著現代社會化大生產活動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侵害而被廣泛提出的。在人類生存環境尚未受到嚴重侵害時,人們不需要也不會提出環境方面的權利要求。然而,在人類生存環境遭到嚴重侵害以致威脅人類生存權時,人們也就要求自身應當享有環境權。與此同時,公民環境權的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會有所不同,如在人類生存環境逐漸惡劣的情況下,公民環境權最重要的內容將是要求享有適合生存的環境的權利;而當人們擁有適合生存的環境時,公民環境權將以精神享受方面的環境權利為其主要內容。
2.公民環境權具有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特徵
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是對立統一的。作為公民環境權客體的環境利益是公共利益,同時也為每個人要求的個人利益。也就是說,當一種行為侵害了某個人的環境利益,就意味著對整個環境利益的侵犯。因此,公民環境權的整體性中又包含著個體性,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權,是人成其為人或繼續作為人生存的權利。公民環境權不同於傳統民法意義上的私權,傳統私權直接體現為個人的利益,公民環境權是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統一,即「社會性私權」,呂忠梅教授解釋為「環境權作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新興權利體系,本質上仍然是為保護公共利益而設定的權利,但其形式上卻表現為公法和私法兩個方面」⑦。正是由於這種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統一,使得個人和集體都可以行使環境權,而且公法和私法都可以對其進行保護和救濟。
3.公民環境權具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特徵
馬克思主義認為:「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⑧這個一般原理為現代人權觀念所公認。公民環境權也不例外,其具有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特徵,是由公民環境權自身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正如《世界人權宣言》所強調的,「人人對社會負有義務」,任何公民在行使環境權時,只受法律所確定的限制,確定此種限制的唯一目的在於保證其他公民的環境權受到應有的尊重和維護。因此,公民環境權的權利與義務是高度統一的。
4.公民環境權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徵
公民環境權的普遍性表現在:任何公民,無論其民族、種族、性別、語言、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如何,都應當平等地享有環境權;在一個國家裡,在這個國家的任何歷史時期,任何公民都毫無例外地應當平等地享有環境權。除了具有普遍性,公民環境權還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全人類除了在利益和道德上存在著一致外,其他方面都存在著矛盾和差異。另一方面,公民環境權的實現要受各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種種條件的制約,因而公民環境權的法律制度模式以及實現其的具體過程就具有了特殊性。
5.公民環境權具有國內性和國際性的特徵
環境問題的國際性特點使得公民環境權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公約和國際條約所確定和保護。在1972年的聯合國人權環境大會上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首次承認了環境權。1981年的《非洲人權和民族權憲章》中規定的民族權也包括環境權。一方面,各國正尋求通過參加國際公約、簽訂國際條約以及國際合作等途徑來解決環境危機,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各國也通過自己的憲法和法律對本國主權范圍內的環境權進行了界定和保護。因此,各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都在積極地保障公民環境權,這就決定了公民環境權具有國內性和國際性的特徵。
(二)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
關今華先生對於人權的分類,筆者認為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從兩個方面對人權進行了分類,即「一切人權」和「基本人權」。一切人權是指人類作為多種形態主體在從事個人、國家、社會和國際事務中所享有的平等、生存、發展、獨立和自由的所有權利;基本人權則是指人類中的「人作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屬性相伴隨並不因其身份、地位、民族、財產和實際能力等不同而應該享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權利。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具體表現在:
1.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或缺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權理論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人們的環境意識的提高,如今,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享有健康舒適的環境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要求。如果公民環境權沒有得到實現和法律保護,那麼人類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也就無法得到實現和法律保護。
2.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取代性
公民環境權在人權法體系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地位,它是一切權利的基石,更是一切權利的高度抽象和提升,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因此,人類的生存環境倘若受到嚴重破壞以至人類無法生存的話,人的其他權利也就無法實現,即使這些權利實現了,也沒有任何價值。
3.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轉讓性
不可轉讓性是指公民對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所利用的資源不具有選擇性。公民環境權的實現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世界各國通過憲法和法律來確定公民環境權的法律地位並採取了相應的法律機制以保障公民環境權的實現。由於環境是無主的,資源是無價的,因而公民不能隨意處分自己的環境權,即不僅不能放棄這一權利,而且不能把自己的環境權讓渡給他人。
4.公民環境權具有不可剝奪性
公民環境權既是一項法律權利,也是一項自然權利,是「天賦」的,即「與生俱來」的,這種權利是基於從平等地尊重他人的道德原則的,公民對這一權利的需求也是伴隨公民一生的。如果公民的該項權利被剝奪,那麼公民也就喪失了其生存基礎,所以任何公民不因任何因素而被剝奪其與生俱來的環境權。
5.公民環境權具有母體性
在以憲法展現權利的方式為標准對權利分類的時候,基本權利可以分為宣言的權利和包含的權利兩類,包含的權利就是從宣言權利的母體中滋生出來的權利。⑩「環境權跟其他人權一樣,是一個有多項子權利組成的內容豐富的權利系統」,理論上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的子權利:環境使用權、知情權、參與權和請求權。其中,環境使用權屬於實體性的環境權;後面三項權利屬於程序性的環境權。
三、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
(一)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中存在的不足
1.憲法中未直接涉及公民環境權
我國現行《憲法》第9條第二款規定:「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第26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這是從強化國家職責的角度來確認國家保護環境的義務,雖然對促進國家代表公民更好地保護和治理環境有著積極意義,但由於《憲法》沒有從公民的基本權利的角度來加以確認,也就無法直接推導出公民享有在得到保護和改善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中生活、免遭污染和其他公害困擾的權利。現有的這種宣言式的規范,過於原則,沒有實體權利性質,因而對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顯得蒼白無力。
2.環境法中未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作為我國環境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沒有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該法第1條規定了立法目的,並未將公民提升到權利主體的地位。第4條、第11條也只是涉及到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責。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環境保護法》對國家、公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職責、義務規定得比較明確和具體,卻沒有對公民環境權的明確規定,也沒有對能有效實現公民環境權益的公眾環境參與做出明確的規定12。雖然該法第6條規定了公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監管權利,但這基本上是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發生後的末端參與。總的來說,我國環境立法都過多地強調公民環境保護的義務,忽視了公民的環境權利。這種情況往往造成重大缺陷,一方面不能有效地防患於未然,防治環境污染的發生,一方面致使公民環境權得不到有效地保護和救濟。
3.民事法律中未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現行民事法律中缺乏對公民環境權的明確規定,對公民環境權的保護力度不足。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行使請求權的依據是《民法通則》第83條和第124條。按照第83條的規定,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要根據相鄰權的有關規定來處理。同時,按照第124條的規定,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要根據債權請求權來保護其權利。這對公民環境權而言是很不利的。按照傳統民法理念,任何人無權對與自己無關的財產提出權利要求,而環境是全體公民的公共財產,並不是某個公民的具體財產,所以當公民環境權受到侵害時是無法行使請求權的。同時,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加劇,公民環境權益受損害的程度和范圍也在不斷地加深和擴大,傳統的民事權利保護方式已不能適應公民環境權保護的需求,而且也不利於環境問題的最終解決。例如,空氣、水流、聲響等環境因素具有流動性,因其形成的環境污染,當權利主體的地理位置不相鄰時,就不能採用民法中的相鄰權規定來進行調整和規制,也不可能依據財產權來處理,因為它財產權的作用范圍更為有限。
(二)完善公民環境權的法律保護
1.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我國應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為環境法律和民事法律將公民環境權進一步具體化提供立法基礎和依據。與此同時,將公民環境權上升到憲法的高度也是與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相適應的。將公民環境權置於憲法中進行確認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好處:(1)確認了公民環境權的基本人權性質;(2)為其他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污染防治法律指明方向,以保障我國公民各項環境權利的實現,並「使公民環境權從應然權利到實然權利成為可能」;(3)使得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權利意識自上而下地得到增強;(4)不僅使公民的基本權利得到豐富和發展,符合國際人權發展的趨勢,而且對公民環境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法律救濟提供理論基礎和憲法依據。
2.將公民環境權具體化,修改環境法的相關內容
首先,在憲法確認公民環境權的基礎上,《環境保護法》應該對公民環境權的具體內容做出規定,進行細化。這有利於豐富和發展我國環境法律制度,改善公民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公民環境權。
其次,《環境保護法》的修改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文明建設為指導,以改善環境質量和保護公民環境權益為根本出發點。建議在《環境保護法》中作如下修改: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平衡」的內容;在適用范圍方面,在環境定義中增加其他非生物資源、濕地和能量;在環境政府責任方面,增加目標責任制、考核制度和獎懲措施及在環境基礎建設中的責任等內容。
再次,《環境保護法》應當對公眾環境參與制度做出明確規定。一方面,將公眾參與的途徑和范圍具體化、制度化。公眾參與制度是公民環境權的主要內容,也是公民參與環境管理和重大環境問題決策的權利,因此應當以環境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規定。另一方面,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環保團體開展環境保護,建立公眾參與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環境保護制衡機制。因為環保團體既能滿足公眾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需要,又能幫助、配合政府開展保護工作、預防官僚腐敗。
3.整合公民環境權的民法保護體系
首先,建立環境物權制度。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長,環境資源越來越稀缺,人類的生存利益與經濟發展利益在對環境的需求上開始形成對立、競爭。在此種情況下,社會有必要對人類的這兩種利益做出制度性安排,通過權利的重新配置來解決這樣的矛盾和沖突。環境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總和,其資源屬性不僅與一般資源存在差異,而且具有物質形態的雙重性。呂忠梅教授也認為,環境資源的兩種物質形態是民法與環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礎,衡平這兩種形態的利益關系的方法則是將環境資源保護納入物權制度之中,建立環境資源的生態性物權保護機制。
其次,建立環境合同制度。目前,各種形式的環境資源交易合同在社會現實中已經出現了,隨之產生了這樣的問題:如何認識這些合同的性質以及合同法中的地位。那麼筆者同意呂忠梅教授的觀點:從「意思直治」的客觀性角度,確立從自由到公平的價值判斷標准,建立環境合同制度是可行的。環境合同,是指以環境資源利用權、使用權為標的的交易。如排污權交易、自然資源用益性權利交易、度假設施使用權交易等等。它的本質是為實現國家環境管理權和公民環境權的溝通和協調,是國家意志和個人意志的平衡,也是環境資源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統一。
再次,建立環境人格權制度。環境資源是具有人格利益屬性的,比如:自然景觀具有美學與文學價值、自然歷史價值;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獲得身心享受等等,這些都是人類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環境人格是以人類的環境利益為內容的,一方面,它是人類的自然地位的象徵,另一方面,也是人類的社會地位的象徵。因此,在民法典中對人格概念進行擴展,確立環境人格權,將環境利益納入人格權法的保護范圍是十分必要的。環境人格權的建立,不僅滿足了公民對環境資源和生態資源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彌補和緩和了傳統物權法中相鄰關系保護的局限性和物權法定原則的僵化性,而且有利於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關系的法定化、生態化。
此外,建立環境侵權行為規則。環境侵權具有損害間接性、多元參與性、受害人數多、延續時間長和危害後果嚴重等特徵,跟傳統侵權行為相比,它是一種特殊侵權行為。因此,環境侵權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舉證責任倒置、因果關系推定、共同危險責任等特殊救濟制度,在救濟程序上也不同於傳統侵權行為,有必要建立新的侵權行為規則。
當下,我國憲法、環境法和民法均沒有明確確認公民環境權,使得我國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環境侵權的趨勢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控制,公民環境權也就無法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將公民環境權納入我國法律體系中確認其基本人權性質和地位,將環境權的主體限定為公民,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護機制: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公民環境權;將公民環境權具體化,修改環境法的相關內容;整合公民環境權的民法保護體系,建立環境物權制度、環境合同制度、環境人格權制度和環境侵權行為規則。
⑦ 平等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它要求,不論人的天賦、才能、機遇如何,通過民事活動產生的結果應是均等的。
結果不一定相等,但機會一定要相等。
⑧ 民法典的基本內容
民法典主要內容包括總則篇、物權篇、人格篇、婚姻家庭、繼承篇以及侵權行為等,國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並對相關情況進行符合實際的修改和完善,而形成了民法典的相關內容,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法律分析】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私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私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准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現有民事立法存在主體多元化、法律淵源眾多等問題,並未形成系統。民法典有上千個條文,涉及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多且復雜。如何將這些已有的法律法規串在一起,缺乏共識,需要處理好法典編纂和單行法的關系。此外,民法編纂,要借鑒國外有益的立法經驗,更要從實際出發,反映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要求,在實踐中需要權衡。全體公民民事權利平等的原則、絕對所有權制度、契約自由及過失責任原則等,這些都是代表著資產階級的自然法領域中的「天賦人權」理論在此民法典中的體現。而私權神聖的核心就是所有權絕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⑨ 民法的性質
論民法的性質
【內容提要】民法的性質集中表現為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市民社會是純粹由個人作為主體參與的社會,是法律主體的生存之本。民法是私法,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仍然是法律的一種基本分類。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關 鍵 詞】民法/性質
【 正 文 】 民法乃一國法律體系中之基本法,與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共同構成一國之部門法體系,為最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
一、民法的性質:市民社會的法 民法的性質表現在四個方面: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民法是私法;民法是實體法;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其中,市民社會的法是民法性質的集中體現。
(一)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 通過對民法一詞的語意與淵源考察我們已經得知,民法者,實乃市民法之簡稱也,而市民法者,當為市民社會之法也。何謂市民社會?社會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存在方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依兩種方式發生,一種是直接面對其他社會成員而發生,包括家庭成員,另一種是通過國家這一中介而發生。由此形成兩種社會關系,前一種社會關系因直接發生於社會成員之間,故其有關內容取決於社會成員個人的意志,而後一種社會關系通過了國家的中介,國家必將其意志體現在其中。體現社會成員個人意志的社會關系當以個人或私人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而體現國家意志的社會關系當以國家或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由此,人所參與的全部社會關系不外乎此兩種類型,而社會也就因此可以不僅從理論上而且從實證上劃分為兩種,一種為純粹由個人作為主體參與的社會,即所謂市民社會,而另一種為有國家參與的社會,即所謂政治社會或政治國家。而規范政治社會關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國家權力的行使為目的。所以說,民法(市民法)是關於市民社會的法。
(二)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私法」這一判斷在今天已是學界之共識,然而這一共識的取得在我國卻經歷了艱難的過程。當然,在認識上有一個發展過程, 這是完全正常的。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盡管向無統一的標准,有利益說、效力說、主體說、統治關系說、意思說等,但自羅馬法以來人們都承認將法作這樣的劃分,查士丁尼在《法學總論》中即指出:「法律學習分為兩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設計羅馬帝國的政體,私法則設計個人利益。」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公法就是關於政治權力的結構、 行使、效力等的法,而私法就是關於市民權利的取得、行使、效力、保護等的法。一般認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法則包括憲法、刑法、行政法、各種訴訟法等。究其實,私法乃關於私權利與私人利益之法,正如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指出的:「私法是關於個人相互間的關系的法,所以觀察個人相互間享有某種特定權利和負有之司法是否適合法律的秩序,就是私法規定的立法著眼點。私法所保護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該關系當事人之個人利益。
(三)民法是實體法 實體法與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類方法之一。其劃分標准在於法律的內容是規定法律主體在社會關系中的本體性權利義務還是規定法律主體在以司法機關為主導的訴訟關系中的程序性權利義務,如屬前者則為實體法,如屬後者則為程序法。是故,實體法乃決定了法律主體在發生常態交往時的具體權利義務,程序法則決定了法律主體在發生異態交往時即糾紛狀態時的訴訟權利義務。民法之內容在於規定私法主體在市民社會交往中具體的財產與人身方面的權利義務,所以民法屬於實體法。
與民法這一實體法對應的程序法是民事訴訟法(包括仲裁法)。學者多將實體法與程序法的關系看作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或主法與助法的關系,自不無道理,然須注意,程序法自有其價值與生命,而程序公平與程序正義本身即為法律公平與正義之應有之義,切不可以主助關系而犧牲程序價值以求實體價值。
(四)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按照經典經濟學家的分析,可以綜合出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即:社會分工;身份獨立;交換自由。而民法既是直接在這種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最直接地促進了這種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所以說民法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
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的首要條件,正如經典經濟學家所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兩個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民法的所有權制度就是私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權是市民社會主體獨立人格的物質前提和保障。而由所有權演變而成的他物權制度又進一步豐富了所有權的實現途徑,促進了社會分工。
交換不僅須有身份平等的主體,而且須有貫徹這種平等身份的形式或媒體,使人們能將自己的自由意志充分體現在交換的形式與內容中,從而使產品和社會財產的流轉能最大限度地符合人們的利益追求,使人們的經濟活動最大可能地接近價值規律的要求。這便是民法的契約自由制度。
由此觀之,民法的確是體現了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一般條件,是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⑩ 論民法。
「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的市民法(Jus civile)。1868年,日本學者津田真道將荷蘭語「Burgerlykregt」譯為「民法」。 在明治之初,學者箕田麟祥翻譯法國民法典(Code civil)時採用「民法」一詞。德國民法典叫「Bürgerliches Gesetzbuch」,羅馬法「Juscivile」 、法國「code civil」直譯都是「市民法」,荷蘭語「burgerlyk 」與德語bürgerlich」都是「市民的」的意思,相關法律都可譯為 「市民法」(註:參見〔日〕星野英一《民法的勸解》,第70—71頁。岩波書店,1998年。)。日本雖譯為「民法」,但民法理論均承認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即市民法。「民法」一詞清末傳入我國。新中國民法理論因不承認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更不承認市場經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民法公法化,因此不講民法是「市民法」,也不使用「市民」一詞。從語源分析,我國民法也是市民法。
市民社會,在古代西方是指市民的共同體——國家,是指政治社會。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世紀,不存在建立在商品經濟基礎上的市民社會。中世紀末期,出現了從事商品經濟的市民階層,即第三等級。從19世紀開始,「市民社會」被用來專指從中世紀封建社會的種種政治性支配下獲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階層之間的關系,被認為是一個「脫國家脫政治的領域」。市民是平等自由的、具有獨立人格的財產所有者。調整市民間關系的法被稱作市民法,是由私的所有、合同、法的主體性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註:參見〔日〕吉田克己《現代市民社會的構造與民法學的課題》,《法律時報》69卷6號。)。
資本主義是以市民社會為基礎的社會,被稱為是「天賦人權、人賦國權」的社會,其理論是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資本主義市民社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近代的市民社會」,始自1790年的產業革命,到19世紀末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這一時期,資本主義民法在立法上雖然規定人人平等,但具體規定並不平等,家長制被保留下來,妻、未成年人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均受封建的家長制的限制,經濟上也不享有獨立的平等的所有權,不能獨立訂合同,但較古代市民社會和中世紀專制等級社會進步。近代市民社會的基礎是家庭資本主義經濟,必然保留家長制。隨著家庭經營向現代化大生產的過渡,家長制逐漸削弱並最終崩潰。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的「現代的市民社會」,現代化大生產的組織形式——公司制使家長制喪失了存在的經濟基礎,民法逐步得以修改,逐漸實現了法律上的平等。特別是二戰之後,美、英、法、德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民法,基本消除了性別、種族歧視,市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基本實現。日本是封建傳統比較頑固的國家,在民法實行100 年之際(1898年7月16日施行), 社會各界關於修改民法及其他法律中對婦女的歧視條文的呼聲很高。學者認為日本雖進入現代市民社會,但尚未真正建立起現代的市民社會(註:參見〔日〕吉田克己《現代市民社會的構造與民法學的課題》,《法律時報》69卷6號。)。
社會主義是否是市民社會?社會主義民法是否是市民法?這些有待取得共識。一些人持懷疑態度,說到底是懷疑發展市民社會是發展資本主義,將市民社會與資本主義等同起來。市民社會,是商品經濟、特別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既然市場經濟不存在姓「資」姓「社」的問題,市民社會也不存在姓「資」姓「社」的問題,疑慮是沒有必要的。不僅如此,社會主義要發展民主、依法治國,均應以成熟的市民社會為基礎。就此而言,社會主義更應發展市民社會。社會主義要發展市民社會,也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文中,繼承了黑格爾市民社會概念中的合理因素,批判了其錯誤方面。繼承黑格爾的合理因素,主要是馬克思與黑格爾一樣,均將市民社會看作是私人利益的體系,認為個人是市民活動的基礎,也重視在生產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社會組織的作用。但對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馬克思作出了與黑格爾截然不同的結論,黑格爾認為市民社會依附於國家,而馬克思認為國家以市民社會為基礎。馬克思指出:「政治國家沒有家庭的天然基礎和市民社會的人為基礎就不可能存在。 它們是國家的 condito sinequa non(必要條件)。但是在黑格爾那裡條件變成了被制約的東西,規定其他東西的東西變成了被規定的東西,產生其他東西的東西變成了它的產品的產品。」(註: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52頁。人民出版社,1956年。)馬克思又認為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是相對分離的,法國革命已將市民社會從政治國家中解放出來,但他又認為僅有政治解放還不夠,還必須廢除私有制,實現社會解放才能達到人類的真正解放。市民社會是國家的基礎,當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基礎;馬克思認為只有政治解放,即市民社會從封建的政治國家中解放出來還不夠,還必須廢除私有制,實現社會解放,而社會主義恰恰是廢除了私有,實現了市民的社會解放。因此,社會主義國家更是以市民社會為基礎的國家。
社會主義市民社會,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因此,財產權不完全是私的財產權,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國有企業,社會主義主要是國有企業加農村的土地集體所有,但這不妨礙社會主義的個人與法人成為市民,因為他們都可以享有獨立的財產權。從私的所有發展到獨立的財產權,是資本主義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市民社會的一個區別,也是資本主義民法與社會主義民法的一個區別。就市民的平等地位而言,社會主義從一開始就根除了家長制,男女平等,這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社會主義市民社會與資本主義市民社會的另一個不同,也是社會主義民法的特點。但無論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即國家均有矛盾。資本主義市民社會,存在廣大市民與壟斷財團的矛盾,實質是工人階級與壟斷資產階級的矛盾,這個矛盾是對立的,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另一矛盾是由前一矛盾決定的,即受壟斷財團控制的國家官僚機構與市民社會的矛盾,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向就是廣大市民與壟斷財團、與國家及其官僚機構進行斗爭,使國家經濟、政治活動的中心由壟斷財團控制、國家中心主義和官僚中心主義發展為以市民活動為中心,這一發展趨勢具有積極意義,甚至可以說有走向社會主義的意義。社會主義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即國家的矛盾,是實行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所致,是該體制的遺留問題。計劃經濟否定市民社會,企業受制於國家計劃,依附於政府,沒有獨立的法人格。改革開放之後,實行法人制度、實行公司制,但計劃經濟體制不可能即刻根除,只能逐步加以消解,現在,行政部門對企業財產的控制、對企業幹部的控制,尚未使企業真正獨立,這就決定我國民法的任務及其他相關法律的任務,就是要進一步確立企業享有獨立的財產權,就是要建立有效的現代企業法律制度,保證按民主的程序選任企業幹部。盡管矛盾不同,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市民社會的發展,共同趨勢都是從國家中心或官僚中心發展到以市民活動為中心。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不同市民社會的矛盾決定著民法的任務。
民法是市民社會的法,就必然是調整私人間關系的法,即私法。私法除民法外,還有商法。民法為一般私法,商法為特別私法。我國以往的民法理論,由於不承認市民社會,因此,不承認民法是私法,關於民法的定義,被說成是調整平等社會關系法律規范的總稱。這樣的定義無非是指出了調整對象和一堆法律規范,與調整對象同語反復,沒有太大區別,學理上也未與商法相對區別,是從法規范的外觀解釋法,沒有揭示出民法的社會基礎,沒有揭示出民法的本質。從本質上給民法下定義,應解釋為「民法是市民社會的一般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