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挖膝蓋刑法

挖膝蓋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6-12 18:46:39

A. 什麼是臏刑

臏刑,夏商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漢書·刑法志》說:「中刑用刀鋸」,注引韋昭曰:「鋸,刖刑也。」

夏商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漢書·刑志》說:「中刑用刀鋸」,注引韋昭曰:「鋸,刖刑也。」
臏Bin(第四聲)①膝蓋骨,膝蓋的一塊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臏刑又稱 髕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蓋骨的刑罰。
出處
臏罰之屬五百。——《漢書·刑罰志》 
周改臏作刖。——《周禮·司刑》注
放臏者,脫去人之臏也。——《書·刑德》
孫子臏腳。——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又如: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孫子臏腳
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奇人,因其隱居於鬼谷,人稱「鬼穀子」。鬼穀子博學多才,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闔之術,投師學藝者頗多。《史記》載,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張儀「俱事鬼谷先生學術」。鬼穀子還有兩個廣為人知的學生,就是後來分別投靠齊、魏,又屢在戰場上為敵對陣的孫臏和龐涓。
孫臏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即孫子)的後代,至孫臏時移居於鄄(今山東鄄城)。孫臏青年時投在鬼穀子門下學習兵法,與龐涓同門受業。孫臏天資聰明,又善於動腦,悟性極強,對師父所授之業常能舉一反三;加之受其先祖孫武的影響,俗話說,門里出身,強出三分,孫臏能結合史書上所述戰例去理解師父的講授,其學業長進之快常常出乎師父的預料。故鬼穀子常說:此子日後必成大器。而龐涓卻是個驕傲自負又心胸狹窄之人,雖然不乏聰慧,學習卻極不刻苦,常常淺嘗輒止,自道為陣之法不過如此。剛剛入門,便認為學到了師父的全部本事。對這樣的學生,鬼穀子越來越失望,只能聽之任之,而把主要精力都用以指導孫臏。龐涓表面上服氣孫臏,內心卻十分嫉妒。為了除掉自己的競爭對手,對孫臏常懷陷害之心。
龐涓離開鬼穀子後,雖然不學無術,卻因曾師從於鬼穀子而被人器重,加之他能說會道,善於自吹自擂,後來便被魏惠王封為將軍。龐涓做了將軍,並沒有忘記孫臏。孫臏當時在齊國,齊國又強於魏國。龐涓怕孫臏被齊國重用後與自己為敵,便處心積慮地要去掉這個眼中釘。經過周密策劃,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請孫臏到魏國做客。孫臏如約前往,龐涓卻說孫臏來遲,怠慢了魏王,私自將孫臏處以臏刑,即剔除膝蓋骨,使其不能行走。孫臏的原名史書未載,這次受刑後才改名孫臏,以示自己永不忘記這奇恥大辱。
孫臏受刑後被囚禁在別室,他一邊養傷,一邊尋找逃回齊國的機會。後來,齊國的使者來到魏國,孫臏一見機會難得,便買通看守的兵卒傳出密信,要求齊國使者與自己見面。見面後,孫臏訴說了事情的原委,求使者幫忙離魏返齊。使者十分同情孫臏的遭遇,也十分珍惜這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便將孫臏藏在自己的車中載回齊國。孫臏回到齊國後,被齊將田忌待為上賓。一次,齊威王懸賞千金令諸公子賽馬,田忌的馬力不如其他公子,孫臏卻說:「我能教你獲勝。」當時每個公子的馬都有上、中、下三等,分別比賽,最後按三局二勝決定勝者。孫臏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對其他公子的上等馬,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下等馬。結果,田忌的馬一負二勝,總分佔先贏得千金。威王問用兵之道,孫臏應對如流。威王大喜,遂任孫臏為軍師。從此,孫臏與龐涓各掌一國兵權,成了戰場上的對頭。

B. 孫臏,黥布分別受了什麼酷刑

孫臏受臏刑,剜掉膝蓋骨,英布受黥刑,臉上刺黑字。

臏刑是夏商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肉刑,直至清末光緒三十二年修訂《大清律例》時才被徹底廢除,前後沿用時間長達數千年。

是封建國家刑罰制度中的正刑;在漢文帝廢肉刑之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中黥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被廢除。

(2)挖膝蓋刑法擴展閱讀:

師弟龐涓做了將軍,並沒有忘記師兄孫臏。孫臏當時在齊國,齊國又強於魏國。龐涓怕孫臏被齊國重用後與自己為敵,便處心積慮地要去掉這個眼中釘。

經過周密策劃,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請孫臏到魏國做客。孫臏如約前往,龐涓卻說孫臏來遲,怠慢了魏王,私自將孫臏處以臏刑,即剔除膝蓋骨,使其不能行走。

孫臏後來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C. 古代的"挑刺"是什麼刑法是把膝蓋挖掉嗎

挑刺
詞義:
1、故意找差錯。
2、中醫名詞。挑刺,刺法名。用三棱針等內刺入穴位皮膚,再將其淺層容組織挑斷的方法。又分別稱挑破而出血的為「破」;挑破創口較大而放血的為「決」;挑刺較深的為「掘」。參見挑治療法條。
3、挑,動詞,指用尖銳物把事物弄起;刺,尖銳物,如植物刺、金屬刺等。例如,小明人手指被刺扎了,斷刺留在手指里,奶奶用綉花針給小明挑刺……

臏刑
夏商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
《漢書·刑法志》說:「中刑用刀鋸」,注引韋昭曰:「鋸,刖刑也。」
臏 Bin(第四聲)①膝蓋骨,膝蓋的一塊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臏刑又稱 髕刑,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蓋骨的刑罰。
司馬遷<<報任安書>>;孫子臏腳。
臏罰之屬五百。——《漢書·刑罰志》
周改臏作刖。——《周禮·司刑》注
放臏者,脫去人之臏也。——《書·刑德》
孫子臏腳。——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又如: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D. 孫臏用的是什麼刑

孫臏受到是 髕刑,所改名叫作孫臏
髕刑屬於足刑的一中,也就是剔去膝蓋骨。膝蓋骨是膝蓋部的一塊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的骨頭。

E. 古代刑罰種類多樣,將腳砍掉的 刑法叫什麼啊

刖刑是古代的一種酷刑。是一種砍掉腳的刑罰。
其餘的為
黥是古代的一種肉刑,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劾犯人額頰等處再塗上墨,作為懲罰的標記,用來懲治犯有輕罪的人。

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割鼻子的刑罰。

笞刑是一種用小荊條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罰。隋代把它定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種用大荊條或大竹板打臀,腿,背部的一種刑罰。隋代把它定為五刑沿用到清代。

臏刑是古代的一種剔去漆蓋骨的酷刑。

宮刑是破壞人的生殖機能的一種酷刑。司馬遷曾受宮刑。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種砍頭的刑罰。商,周,春秋,戰國等時期,為死刑的通稱。

炮烙相傳為商代紂王所用的一種把人放在炭火燒紅的銅柱上烤的酷刑。

湯鑊是把人投入到滾湯中煮死的一種酷刑。

車裂即是將人頭。四肢分別拴在五輛馬車上,同時分馳,撕裂肢體。也稱「轅裂」,俗稱「五馬分屍」。

凌遲是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死刑。五代時開始在刑法外另設立凌遲一條。宋代凡是犯所謂「大逆」及「逆倫」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將凌遲正式列入刑法之內,明清兩代沿用。

腰斬也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即將罪人從腰部斬斷。

棄市是古代在鬧市執行死刑,並將屍體暴露在街頭的一種刑罰。秦,漢,魏,晉各代,這種刑罰極為流行。隋唐兩代以後,雖然沒有列為刑罰種類,但是執行死刑,一般都用棄市。

F. 中國十大酷刑都是什麼

中國十大酷刑是凌遲抄,梳洗,車裂,剝皮,烹殺,具五刑,刖刑,宮刑,腰斬,縊首。

1、剝皮:

腰斬之刑是中國古代很早時期就有的一種刑罰,興起於周朝,秦漢時期的時候,這個刑罰流行的十分的廣泛。

腰斬這種刑罰可以說是貫徹了,中國所有的封建王朝,直到清朝的時候,雍正當皇帝時期,他才把這種殘忍的刑罰給廢除。至此之後,腰斬之刑,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G. 古代剔骨之刑是什麼刑法

古代剔骨之刑是臏刑。夏商五刑之一,又稱刖刑,是斷足或砍去犯人膝蓋骨的刑罰。臏辟:古代斷足的酷刑;臏腳:砍去膝蓋骨及以下的酷刑;臏罰:剔去膝蓋骨的酷刑。《漢書·刑法志》說:「中刑用刀鋸」,注引韋昭曰:「鋸,刖刑也。」
孫子臏腳:龐涓怕孫臏被齊國重用後與自己為敵,便處心積慮地要去掉這個眼中釘。經過周密策劃,他假魏惠王之名邀請孫臏到魏國做客。孫臏如約前往,龐涓卻說孫臏來遲,怠慢了魏王,私自將孫臏處以臏刑,即剔除膝蓋骨,使其不能行走。孫臏的原名史書未載,這次受刑後才改名孫臏,以示自己永不忘記這奇恥大辱。

H. 秦朝沿襲了商周時代的很多酷刑。據文獻記載,刑罰有臏(剜去膝蓋),刖(鋸腳),宮,榜掠,腰斬,梟首,

宮刑就是割掉男人的生殖器。榜掠不知道,腰斬從腰斬斷,梟首就是砍頭,棄市就是在鬧市區處死,以威懾人民,抽肋就是抽掉人身上的骨頭,活活讓人疼死,鑊烹就是沸騰的水煮人,車裂是五匹馬分屍,夷三族就是父母妻三族全殺死。

I. 古代刖刑是什麼

刖刑,中國古代刑法之一。刖刑不同於臏刑。臏刑,指挖去膝蓋骨。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正是受此刑而將名字「孫賓」改為「孫臏」。而刖刑指砍去雙腳,春秋時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
卞和泣玉的故事
卞和,春秋時楚國人。荊(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發現者。
卞和荊山(今南漳縣境)人。春秋時楚民。相傳他在荊山得一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以欺君之罪施以刖刑,被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後,他懷抱璞玉坐在荊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寶玉,遂稱此玉為「和氏之璧」。此璧後傳入趙,再轉於秦。因獻玉而聞名古今。《韓非子》載,卞和在荊山得一玉璞(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獻給厲王,厲王使人鑒別,說是石頭,有欺君之罪,斷其左足。到武王(約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獻玉,武王使人鑒別,仍說是石頭,又斷其右足。後來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慟哭於荊山下,文王派人去問他為什麼哭。他說:「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欺騙),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稱「和氏璧」。卞和以功封為零陽侯。《史記·卷八十一》所說的「完璧歸趙」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獻之寶玉。

J. 刖刑是什麼樣的刑法

刖刑是中國古代刑罰之一,又稱_刑,中國古代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
刖刑在夏朝稱臏,周朝稱刖,秦朝稱斬趾。亦有指刖刑是削去膝蓋骨(臏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說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屬肉刑;亦有指它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刖刑不同於臏刑。臏刑,指挖去膝蓋骨。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正是受此刑而將名字「孫賓」改為「孫臏」。而刖刑指砍去雙腳,春秋時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
「刖」,古時與「_」的意相同,就是斷足。早在殷商時代即有此刑。《尚書·呂刑》篇有「_避疑赦」一句,後傳雲「刖足曰_刑」。後又疏雲:「_,刖也。」許慎《說文解字》也說:「刖者斷絕之名,故削足曰_。」周代的五刑,《周禮·秋官·司刑》說是「墨、劓、宮、刖、殺」,《尚書·舜典》說是「墨、劓、_、宮、大辟」,其中的刖和_其實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斷足。

熱點內容
西方第一個主張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5 16:30:43 瀏覽:995
創遠律師事務所黑律所 發布:2024-11-15 16:26:11 瀏覽:21
法院調查股票 發布:2024-11-15 15:57:34 瀏覽:269
開封人民法院執行網 發布:2024-11-15 15:35:07 瀏覽:332
酒駕法律知識問答 發布:2024-11-15 15:24:02 瀏覽:678
法治文章名 發布:2024-11-15 15:16:25 瀏覽:367
新車貼膜法規 發布:2024-11-15 15:14:09 瀏覽:949
淘寶司法拍賣費用 發布:2024-11-15 15:14:01 瀏覽:71
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方案 發布:2024-11-15 14:03:56 瀏覽:74
美國紐約律師 發布:2024-11-15 13:58:45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