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刑法
1. 八年級考試試卷
八年級下冊期末試題
一、語文知識積累及運用
1、讀下面句子,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1)除下帽來,油光可 (jiàn),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
(2)我懷念上古的誇父,他追趕日影,渴死在 (yáng)谷。
(3)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 )中偷得研製來塗在嘴唇上。
(4)這對眼睛不會放過微不足道的細節,同樣也能全面揭示廣袤( )無垠的宇宙。
2、選出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A、緋紅 遷徙 深惡痛疾 期期愛愛 依揚頓挫
B、寬恕 管束 反來覆去 藏污納苟 物以希為貴
C、犀利 滯留 頷首低眉 正襟危坐 粗製濫造
D、熾熱 搓捻 落葉繽紛 談笑風聲 再接再勵
3、選出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 )
A、這條街成了商業街後,行人從早到晚川流不息。
B、這部小說,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形象生動,卻是引人入勝。
C、正因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D、如果只有良好的願望而不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會適得其反。
4、郭沫若在《雷電頌》中,高爾基在《海燕》中,都寫了風雷電,但兩者的象徵意義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民族心理不同。俄國與中國的國情不同,高爾基用風雷電象徵正義的力量,郭沫若則用它象徵黑暗勢力。
B、象徵體與本體之間的聯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象徵體的特徵也不是單一的。作品的題材、主題不同,作家的寫作角度不同,象徵體的象徵意義便可以隨之不同。
C、標題不同,主題也不同。高爾基歌頌的是海燕,對立面自然是風雷電;郭沫若則是直接歌頌雷電。
D、時代不同。高爾基寫《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寫《雷電頌》是在1942年。
5、根據提示默寫古詩文句子。
(1)《醉翁亭記》中的千古名句是: , 。
(2)《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的偉大抱負的句子是: , 。
(3) , ;經綸事務者,窺谷忘反。
(4)故雖有名馬, , 。不以千里稱也。
(5)古詩詞中有很多抒發報國之志的句子,請寫出兩句。
6、「花和尚倒把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是名著《 》中的一個回目,其中「豹子頭」指的是 。
7、 聯想,就是由此及彼,求新求異的過程。如:一個普通的圓形,通過聯想,可以想到——漩渦、盤曲的蛇、女孩的圓臉龐、美麗的氣泡、星球、飛碟、一個人的處世態度、一件事情的結局等不勝枚舉。那麼,當你看到「8」這個數字元號時會聯想到哪些事物呢?請列舉出來,至少寫5個。
二、閱讀文章,完成下面的練習。
(一)誰滅絕,讓自然說了算
①地球物種滅絕的程度到了怎樣的地步?
②目前,地球表面超過一半的原始狀態已被人類的各種活動改變,地球幾無凈土,甚至連遙遠的南極土著——企鵝體內,都能檢出DDT(滴滴涕農葯)。工業革命以來的兩百年,人類活動對大自然的深遠影響中,最不可逆轉的,就是極大地加速了物種的滅絕。據權威部門估計,到21世紀後半葉,將有1/3至2/3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
③物種滅絕本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物種滅絕的過程其實也正是物種進化的過程,適應環境的具有生理優勢的物種,肯定會在個體數量或資源佔有量上占優勢。而且,自然界恰是一位會「玩」的大師,誰生誰滅,都不會影響這個豐富的生態系統的穩定和進化。但不幸的是,原本在這個生態網中只是一個結的人類,不去考慮物種自然進化的需要,而是按人類的需要去干預這張網。似乎地球上誰滅絕,由人說了算!
④與其它物種不同,人類是社會動物,是按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組織起來的,人類的個體大多堅信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慾望對自然界做主。另外,人類社會各利益集團出於競爭獲勝的需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慾望無限膨脹,人類社會變形成了自毀家園的合力。某天,當這個合力掙破了地球的這張生態網,人類就將毀滅自身。
⑤有一首著名的印第安歌謠這樣預言——「……你們要,天下的一切。只有當 最後的一條河枯乾,最後一棵樹被砍,最後一隻鳥中彈,只有到那時,你們才發現,錢財不能吃,縱欲要完蛋!」
⑥古生物學家在化石研究中發現,地球上出現過5次絕種潮,最大的一次是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其間,造成地球千萬年的寂靜,但剛剛過去的20世紀區區百年間,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工業革命前至少加快了數十倍,未來十年,世界現有的約1000萬個物種又會減少10%!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人類現在已處在第六次絕種潮邊緣。
⑦人類這個聰明的物種正在做自掘墳墓的事。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該誰滅絕,應該讓自然界說了算!
1、對本文要說明的問題,作者是如何看待的? ( )(1分)
A.人類的個體大多堅信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慾望對自然界做主。 B. 誰滅絕,應該讓自然界說了算! C. 這個合力掙破了地球的這張生態網,人類就將毀滅自身。 D. 似乎地球上誰滅絕,由人說了算!
2、選出對本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1分)
A.第②段的內容回答了第①段提出的問題。 B.「地球幾無凈土」中的「幾」意思是「幾乎」。 C.第③段主要是強調物種滅絕是自然現象,人們不必為此憂慮。 D.第⑥段按時間先後說明了地球物種滅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3、這篇文章說明的是什麼問題?(2分)
4、第⑤段畫線句用的是什麼修辭方法?描述了一幅什麼圖景?(3分)
5、第⑥段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3分)
6、第⑦段中的「聰明」與「自掘墳墓」是否矛盾?為什麼?(3分)
(二)母愛永恆
江南雨
青海省有一個沙漠地區特別缺水。 據介紹,每人每天只有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3斤定額的水量。3斤水, 不光飲用、淘米、洗菜……最後還要喂口。
牲口缺水不行,渴啊!終於有一天,一頭一向被人們認為憨厚、忠誠的老牛渴極了,掙脫韁繩,強行闖入沙漠中一條運水車必經的公路。老牛以驚世駭俗的識別力,等了半天,等來了運水的軍車。老牛迅速頂上去,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這樣的情形,但那些動物不像老牛這樣倔強。部隊有規定,運水車在中途不能出現「跑冒滴漏」,更不能隨便給水。
這些規定,看似無情,實則不得已,這每一滴水都是一個人的「口糧」啊。沙漠中,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持續了好半天,最後甚至造成了堵車。後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機用汽油點火試圖驅走老牛。可老牛沒有動,泰山一樣,不放鬆。直到牛的主人尋來。
牛主人愧疚極了,操起長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渾身青筋直冒,可還是沒有動,最後順著鞭痕瀝出的血跡染紅了鞭子,染紅了牛身,染紅了黃沙,染紅了夕陽。老牛的凄慘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酷風,顯得那麼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等車的司機也哭了。最後,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隊規吧,我願接受處分。」他拿出自己隨身的水盆,從水車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 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沒有喝面前以死抗爭得到的水,面對夕陽,仰天長嘯,似乎在呼喚。晚霞中,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愛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親的眼睛,沉寂中的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天邊燃起最後一絲余輝,母子倆沒等主人吆喝,在人們的一片靜寂無語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20世紀末的一個晚上,當我從湖南衛視看到這感天動地的一幕時,我想起20多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家庭的貧窮,想起了我那至今勞作的苦難的母親,我和電視機前的許多觀眾一樣,留下了滾燙的熱淚。
這個世界,無論何時何地,母愛是永恆的。
1、聯繫上下文語境,說說加點詞語的意思。
(1)戛然而止: (2)貪婪:
2、文中依次寫了三個感人的情節,分別是:
(1)老牛 。
(2)強忍鞭打執意索水。
(3)護犢飲水母子情深。
3、從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動並且最能表現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
4、文中畫線句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
5、本文對你有什麼汽笛?
6、假如你是運水戰士,你會甘受處分而給老牛半盆水馬?為什麼?
(三)閱讀《馬說》,完成練習。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執策而臨之( )
2、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3、食馬者「不知馬」主要是不能了解千里馬的需求?請選用文中詞語,仿照所示答案,分別用兩個字加以說明,填寫在下面空格內。
、 、
4、本文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練習。
人有賣駿馬者,比①三旦②立於市,人莫③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④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⑤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⑥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國策•燕二》)
[注釋]①比:接連。②三旦:三天。③莫:沒有。④還:通假字,通「旋」,旋轉,繞圈子。⑤朝:早晨,也指一天。⑥一旦:一天,這里指「一會兒」的意思。
1、「一旦而馬價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麼?請引用文中語句回答。
2、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三、作文:
1、根據下面一則材料,以「隴暉中學學生會」抒情名義,寫一則通知。(10分)
隴暉中學學生會主席在各班文體委員座談會上總結說:「大家的意見都很好。同學們的課外生活確實太單調了。大家提出成立文學社、美術組、合唱團、足球隊,這個建議很好,可以先搞這四樣。相信這些文體活動組織可以豐富同學的課餘生活,發展同學們的特長。當然,申請參加要有一定條件,我覺得一是要有某方面的特長和愛好,二是要能按時參加活動。另外,也要有個書面申請的手續,通知書可以限定時間,直接交到學生會。這事還不急於發通知,還要請示學校領導批准,聘請指導教師,我們學生會幹部也要分一下工。」
3月25日得到批准,一切准備就緒,次日發出通知。3日內報名,各組織於4月5日正式成立。
2、題目:我為此而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橫線上可填「自豪」、「喝彩」、「苦惱」、「憤怒」、「深思」等。
②文體不限;
③6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語文知識積累及運用
1、鑒 暘 Lián mào 2、C 3、C 4、B
5、略 6、水滸傳 林沖 7、略
二、閱讀
(一)1、B 2、C 3、物種滅絕的問題。 4、排比;描繪了物種滅絕後的悲慘狀況。 5、列數字 作比較 舉例子 6、不矛盾;因為「聰明」指的是人的大腦,「自掘墳墓」指的是人的行為。
(二)1、(1)突然停止 (2)喝不夠的樣子 2、掙脫韁繩阻攔運水車 3、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愛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親的眼睛,沉寂中的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
4、描寫。它形象生動地描繪出老牛以死抗爭、執意索水的感人場面。
5、(答案不唯一,可以從「神聖的母愛」「改變生態環境」「解放軍愛民為民」「解放軍戰士舍己救難的仁愛之心」等方面談,能救某一點展開,言之有理即可。) 6、會,因為場面悲壯感人,因為人性的善良,等等;不會,因為軍人的紀律高於一切,因為救人急於救牛,(言之有理即可)等等。
(三)1、①飼養 ②猶,尚且 ③豈;難道 ④馬鞭子
2、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認得千里馬啊! 3、策之 食之 4、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忿懣心情。
(四)1、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 2、世人評價事物往往只看名聲,不注重實際。
三、作文。略。
2.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一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麼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麼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你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
3. 唐史的《新唐書》介紹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卷和贊、志、表的序以及《選舉志》、《儀衛志》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出於謙遜,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歷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清代王鳴盛以《宋史·宋祁傳》、《歐陽修傳》為據,認為宋祁修書「在仁宗天聖之晚年,歷明道、景祐、寶元、康定,至慶歷中告成,以書成進左丞雲雲」;「(歐陽)修之修《唐書》,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間事,距祁稿成時,相去已十餘年」,「書成,上距祁稿成約又二十餘年矣」。因此,「二公修書不同時明矣」。這一說法,迄今仍為部分學者沿用,都未發現王嗚盛搞錯的關鍵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傳》將「詔求直言」的時間誤作「景祐中」,而這又是《宋祁傳》中唯一的一個年號。傳中宋祁受命纂修《唐書》在「詔求直言」前,故王嗚盛誤以為宋祁修《唐書》自天聖至慶歷,前後差不多也是17個年頭。但《宋史·仁宗紀》景祐年間並無「詔求直言」一類的事,皇祐元年才有「詔台諫非朝廷得失」。《宋祁傳》中宋祁「直言對」後緊接「進溫成皇後為貴妃」,與《仁宗紀三》的記載相符,時在「皇祐」,而非「景祐」。顯然,《宋祁傳》是將「皇祐」誤作「景祐」了,一下子把時間提前了10多年。王鳴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隨」,《宋祁傳》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坐其子從張彥方游」。傳中雖無明確紀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傳後的,前面《宋庠傳》明明白白地寫著:皇祐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游」。宋庠受牽連罷相在這一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這一年。此時尚「以稿自隨」,仍在修撰中,怎麼會在慶歷中告成?王嗚盛的失誤,一是不知「景祐」當為「皇祐」,二是後來在《蛾術編》卷九考知「祁修書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獨秉筆,自此出知亳州,皆書局自隨以至於成,凡歷十六年也」,卻仍然堅持「宋歐修《新唐書》不同時」的結論。
《宋史·宋祁傳》的這一年號錯誤,除了《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對》有案語註明「仁宗本紀皇祐三年春三月詔求直言」,「本傳作景祐中誤」而外,迄今竟似無人知曉,請同仁們注意。就整個《新唐書》的纂修而言,應當說:新修唐史前後17個年頭,前10年宋祁主持編修,後7年歐、宋共同「刊修」。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中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表」。這是公允的評價。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
此外,由於歐陽修過分強調寫史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有些史實他是有意避諱的。如後周有位大將叫韓通。他忠於後周王朝,反對趙匡胤的陳橋兵變,歐陽修就不給他立傳。這在當時就遇到同輩的議論。
由於《新唐書》歷宋、元、明至清初一直佔有正統地位,一般人只讀《新唐書》而不讀《舊唐書》,所以《新唐書》宋以來的版本遠多於《舊唐書》,流傳的主要版本有:⑴南宋刻本4種,分別是十四行殘本,舊藏皕宋樓,現藏日本靜嘉文庫;同十四行元補版殘本,藏於北京圖書館;十六行殘本124卷,亦藏北京圖書館;建陽書坊魏仲立刻殘本,舊藏嘉業堂。⑵元刻本,明國子監根據元版修補印行。⑶明刻本3種,分別是成化年間(1465~1487)國子監刻本,萬曆年間(1573—1620)北京國子監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⑷清刻本多種,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沖《唐書釋音》25卷。殿本又有各種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縮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開明二十五史本等。⑸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以靜嘉堂本為主,配合「北圖」、「雙鑒樓」及「嘉業堂」藏本,保存了《新唐書》舊刻的真面目,勝於殿本。⑹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華書局又推出了簡體橫排本。 本紀第一高祖 本紀第二太宗 本紀第三高宗
本紀第四則天皇後中宗 本紀第四則天皇後中宗 本紀第五睿宗玄宗
本紀第六肅宗代宗本紀第七德宗順宗憲宗 本紀第八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本紀第九懿宗僖宗 本紀第十昭宗哀帝志第一禮樂一
志第二禮樂二 志第三禮樂三 志第四禮樂四
志第五禮樂五 志第六禮樂六 志第七禮樂七
志第八禮樂八 志第九禮樂九 志第十禮樂十
志第十一禮樂十一 志第十二禮樂十二 志第十三上儀衛上
志第十三下儀衛下 志第十四車服 志第十五歷一
志第十六歷二 志第十七上歷三上 志第十七下歷三下
志第十八上歷四上 志第十八下歷四下 志第十九歷五
志第二十上歷六上 志第二十下歷六下 志第二十一天文一
志第二十二天文二 志第二十三天文三 志第二十四五行一
志第二十五五行二 志第二十六五行三 志第二十七地理一
志第二十八地理二 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志第三十地理四
志第三十一地理五 志第三十二地理六 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
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 志第三十四選舉志上 志第三十五選舉志下
志第三十六百官一 志第三十七百官二 志第三十八百官三
志第三十九上百官四上 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 志第四十兵
志第四十一食貨一 志第四十二食貨二 志第四十三食貨三
志第四十四食貨四 志第四十五食貨五 志第四十六刑法
志第四十七藝文一 志第四十八藝文二 志第四十九藝文三
志第五十藝文四 表第一宰相上 表第二宰相中
表第三宰相下 表第四方鎮一 表第五方鎮二
表第六方鎮三 表第七方鎮四 表第八方鎮五
表第九方鎮六 表第十上宗室世繫上 表第十下宗室世系下
表第十一上宰相世系一上 表第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 表第十二上宰相世系二上
表第十二中宰相世系二中 表第十二下宰相世系二下 表第十三上宰相世系三上
表第十三下宰相世系三下 表第十四上宰相世系四上 表第十四下宰相世系四下
表第十五上宰相世系五十 表第十五下宰相世系五下 列傳第一後妃上
列傳第二後妃下 列傳第三宗室 列傳第四高祖諸子
列傳第五太宗子 列傳第六三宗諸子 列傳第七十一宗諸子
列傳第八諸帝公主列傳第九李密列傳第十王竇
列傳第十一薛李二劉高徐 列傳第十二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劉斐
列傳第十四屈實尉遲張秦唐段 列傳第十五二劉殷許程柴任丘 列傳第十六溫皇甫二李姜崔
列傳第十七杜闞王李苑羅王 列傳第十八二李績 列傳第十九侯張薛
列傳第二十高竇 列傳第二十一房杜列傳第二十二魏徵
列傳第二十三王薛馬韋 列傳第二十四二李戴劉崔 列傳第二十五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
列傳第二十六蕭瑀列傳第二十七岑虞李褚姚令狐 列傳第二十八蘇世長(SupFree5良嗣弁)SupFree6韋雲起孫伏伽張玄素
列傳第二十九於高張列傳第三十長孫褚韓來李上官 列傳第三十一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
列傳第三十二傅呂陳 列傳第三十三劉裴婁 列傳第三十四崔楊竇宗祝王
列傳第三十五諸夷蕃將 列傳第三十六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 列傳第三十七王韓蘇薛王柳馮蔣
列傳第三十八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崔徐蘇豆盧 列傳第四十狄郝朱
列傳第四十一二瑋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張韋韓宋辛二李裴
列傳第四十四武李賈白 列傳第四十五五王 列傳第四十六劉鍾崔二王
列傳第四十七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七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八李蕭盧韋趙和
列傳第四十九姚宋列傳第五十蘇張列傳第五十一魏盧李杜張韓
列傳第五十二張源裴 列傳第五十三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 列傳第五十四裴崔盧李王嚴
列傳第五十五裴陽宋楊崔李解 列傳第五十六宗室宰相 列傳第五十七劉吳韋蔣柳沈
列傳第五十八二郭兩王張牛 列傳第五十九宇文韋楊王 列傳第六十哥舒高封
列傳第六十一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二李馬路
列傳第六十四房張李 列傳第六十五崔苗二裴呂 列傳第六十六崔鄧魏衛李韓盧高
列傳第六十七李楊崔柳韋路 列傳第六十八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 列傳第六十九來田侯崔嚴
列傳第七十元王黎楊嚴竇 列傳第七十一二李 列傳第七十二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
列傳第七十三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 列傳第七十四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李常趙崔齊盧
列傳第七十六關董袁趙竇 列傳第七十七張姜武李宋 列傳第七十八段顏
列傳第七十九李晟列傳第八十馬渾 列傳第八十一楊戴陽二李韓杜邢
列傳第八十二陸贄列傳第八十三韋張嚴韓 列傳第八十四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
列傳第八十五徐呂孟劉楊潘崔韋 列傳第八十六張趙李鄭徐王馮庾 列傳第八十七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
列傳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楊馬 列傳第八十九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 列傳第九十三鄭高權崔
列傳第九十一賈杜令狐 列傳第九十二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 列傳第九十三韋王陸劉柳程
列傳第九十四杜裴李韋 列傳第九十五二高伊朱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 列傳第九十六李烏王楊曹高劉石
列傳第九十七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裴度列傳第九十九二李元牛楊
列傳第一百竇劉二張楊熊柏 列傳第一百一韓愈列傳一百二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
列傳第一百三劉蕡列傳第一百四李鄭二王賈舒 列傳第一百五李德裕
列傳第一百六陳三李曹劉 列傳第一百七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周二裴劉趙王 列傳第一百八畢崔劉陸鄭朱韓
列傳第一百九馬楊路盧 列傳第一百一十鄭二王韋張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二王諸葛李孟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楊時朱孫 列傳一百一十四高趙田朱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三劉成杜鍾張王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忠義上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忠義中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忠義下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列傳第一百二十孝友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儒學上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儒學中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儒學下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文藝上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文藝下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方技
列傳第一百三十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外戚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宦者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宦者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酷吏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籓鎮魏博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籓鎮鎮冀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籓鎮淄青橫海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籓鎮宣武彰義澤潞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突厥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下突厥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回鶻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回鶻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沙陀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北狄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東夷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南蠻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蠻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蠻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奸臣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下奸臣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叛臣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逆臣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逆臣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逆臣下 ●附錄進新唐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