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福師民法概要在線作業二

福師民法概要在線作業二

發布時間: 2022-06-14 23:03:15

① 求福師11春學期 《經濟法律通論》在線作業二的多選題答案 多選題(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V 1. 法律

答案不是抄很准確,請參考之
1、ABC 2、ABC 3~7全是ABCD 8、ACDE 9、ABCD 10、CE 11、ACD 12、ACD
13~14、ABCD 15 ABC 16 ACD 17 ABD 18 BC 19~20 ABCD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手抄報寫什麼內容

民法典的立法目標是保障人民需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2019年地方各級法院受理案件3156.7萬件,審結一審的刑事案件129.7萬件,這意味著受理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民事案件。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民法典將成為重要的法治保證和有效的法律利器。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對民生關鍵問題給與多角度、全方位的回應,體現人民需求,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開啟人民權利保護的新時代。

民法典的立法原則是以人民為中心。1260條,10萬余字,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條文、字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是對我國現行民事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整合、修改和完善,在字里行間呼應著社會現實,用行文條款書寫著人民權利。它囊括了全部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在社會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可以說,人的「生老病死」各個階段的權利,都可以在這部「社會生活網路全書」中找到答案,且圍繞著「人」做出了周全的利益保障。

民法典的運作形式是開門立法,廣納民意。歷時5年,草案各編10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10次並收到102萬條意見……這些數據正是《民法典》開門立法、廣納民意的充分證明。集民智、映民意、應關切,吸引更多的公民和機構參與立法過程,通過廣開言路的形式,充分考量和吸納民意,實現公共利益化,保障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而群眾意見的接受和採納,更是與民心民意達成共識的證明。

民法典有著太多的閃光點。它體現了時代的精神和特徵,有典型的中國特色與風格,對中國問題作出了回應,與時俱進,有發展眼光。它是中國人民「保障私權」呼喚的最有利回應,這種回應既凸顯觀念的進步,更體現了「人民至上」的立法精神。它的誕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維護人民切身利益,將深刻影響我們每個人。這樣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正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期許闊步向我們走來。

③ 求民事起訴狀一份,是作業

民事起訴狀

原告:黃如嬌,女,1974年4月11日出生,漢族,住址:廣東省英德市橋頭鎮橋頭居委會黃屋村21號,身份證號碼:441822197401116920。

被告:樊國強(又名:樊國根),男,1960年4月4日出生,漢族,住址:廣州市天河區龍洞西街福塹巷4號,身份證號碼:440106196004040310。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償還所欠借款餘款捌拾壹萬貳仟叄佰零肆元整,合計人民幣812304元;

2、判令被告立即向原告支付以上款項從 2008年7月21日至2010年6月30日(暫計至起訴時止)的利息,合計人民幣53835元。

以上1、2項共計:866139元;

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事實及理由:

2008年5月18日,被告樊國強(又名:樊國根)因欠缺資金,以宅基地使用證作抵押向原告借款捌拾陸萬元整(¥860000元)。雙方簽訂了《協議書》,約定借款期限為壹年,還款期限為2008年7月21日至2009年7月20日,並由被告向原告出具了欠條一份。借款後,被告於2008年12月9日歸還了伍萬元整(¥50000元),餘下捌拾壹萬貳仟叄佰零肆元至今未還,經原告多次追收無果。

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協議書》合法有效,受我國有關法律的保護,現被告的行為已違反雙方協議的約定,按《合同法》第207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3條的規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逾期利息53835元(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現行利率水平計收逾期貸款利息)。

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鑒於上述事實和理由,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懇請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此致

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 月 日

④ 福師大民商法復試參考書是《民法學》嗎,重點有哪些

這個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 617法學基礎

《法理學》宋方青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版2007年9月第一版;
《民事權訴訟法學》齊樹潔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第六版;
《憲法》杜力夫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
《刑事訴訟法學》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四版;
刑法總論》陳立、陳曉明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7版

812法學專業基礎
《民法總論》楊立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物權法》楊立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債權法》林旭霞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
《經濟法學》漆多俊主編,高教出版社,2011年9月第二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法部分)張正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第四版;

⑤ 民法典對公務員政審都有什麼變化

對政審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但公務員考察內容涉及相關改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表決通過了《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中國步入「法典化」時代

每個人的每項權力在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出台民法典,標志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在民法典中,「平等」與「保護」是貫穿始終的立法精神。

如強化對胎兒利益的保護,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宣示對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規定成年監護制度,增設專章規定居住權,以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等。

此外,民法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

例如:民法典草案單獨設立人格權編,突出保護公民的隱私權、肖像權、等重要權利,不僅是我國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創新,更蘊含著對人民權利的充分尊重和保護。針對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發展帶來的侵害個人信息現象,民法典規定了個人信息的保護規則,還首次將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納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造成的悲劇屢次發生,民法典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並細化各方責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華智公考老師悉心匯整梳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一)總則編

第一編「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第一編基本保持現行民法總則的結構和內容不變,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並將「附則」部分移到民法典的最後。第一編共10章、204條,主要內容有:基本規定;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和期間計算。

(二)物權編

物權是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重要財產權。物權法律制度調整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2007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物權法。民法典第二編「物權」在現行物權法的基礎上,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的要求,結合現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了物權法律制度。第二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主要內容有:通則;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佔有。

(三)合同編

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1999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合同法。民法典第三編「合同」在現行合同法的基礎上,貫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堅持維護契約、平等交換、公平競爭,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完善合同制度。第三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主要內容有:通則、典型合同、准合同(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

(四)人格權編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民法典第四編「人格權」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從民事法律規范的角度規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會等方面權利。第四編共6章、51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

(五)婚姻家庭編

婚姻家庭制度是規范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1980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2001年進行了修改。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收養法,1998年作了修改。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新的規定。第五編共5章、79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結婚;家庭關系;離婚;收養。

(六)繼承編

繼承製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繼承法。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和家庭擁有的財產日益增多,因繼承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民法典第六編「繼承」在現行繼承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了繼承製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第六編共4章、45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產的處理。

(七)侵權責任編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實施以來,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預防和制裁侵權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第七編共10章、95條,主要內容有:一般規定;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各種具體侵權責任。

(八)附則

法典最後部分「附則」明確了民法典與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的關系。民法典施行後,上述民事單行法律將被替代。因此,法典規定在民法典施行之時,同步廢止上述民事單行法律。


編纂民法典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突出位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編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

(二)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三)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四)編纂民法典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⑥ 休漠的無賴假定說明了什麼有什麼意義急啊!!在線等待!

摘要:作者認為,特定的社會倫理觀念和倫理規則是各國民法制度賴以建立的基礎,也是評價民法制度優劣的主要標准。各國民法無一不是將本國基本倫理制度上升為法律規定的結果。目前中國民事立法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對外國先進法律制度的移植不夠,而是對傳統文化的借鑒不足。中國未來的民法典必須同時兼顧其先進性和民族性,應當是在揚棄和繼承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套既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又可得到廣泛社會接受的新型民法典體系。

關鍵詞:倫理道德、民法典、民法文化、傳統與習慣、移植與繼承

為了構築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同時也為了充分發揮法律對社會生活的確認、界定和引導功能,目前的中國正在緊鑼密鼓的在進行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但對民法典應依何為本,在理論學界並無一致看法。但基本的態勢是對外國先進民法制度的借鑒和移植比較充分,而對作為中國本土資源的傳統文化、傳統倫理、傳統習慣的研究則做的相當不夠。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在理論上過多地強調了民法與市場經濟的關聯性,而對作為民法本體的倫理性則表現出不應有的冷漠。民法雖然是主要調整財產(經濟)關系,但民法就其產生和演變來說,對人(其中特別是公民)自身的價值、人的法律地位、人的權利的關注遠勝於對財產的關注。這也是民法區別於商法的表現之一。因此,對民法來說,只有人本身才是目的,而財產僅僅是實現人的目的的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規范財產關系作為民法的主要著眼點和核心內容,而不注重對人類理性的提升和確認,那麼因此而制定出的民法典只能是對民法本質的歪曲和異化。作為民法上的人其最主要的特徵則是其具有強烈的倫理性,是典型的倫理性動物。因此對民法的研究離不開對民法倫理性的研究。

倫理一詞,按照《辭海》的解釋,是處理人們相互關系應遵循的道理和准則,現在常作為「道德」的同義詞使用。 中國的「倫理」一詞來自於音樂現象,「凡音者,生於人心也;樂者,通倫理也。」[ ]指按照律呂規范進行樂曲演奏的狀況。將其應用到人際關系領域,與人倫概念非常接近。按照先秦思想家的觀點,有親、有義、有別、有序、有信是人倫的應然形態。[ ]在西方,亞里士多德把倫理學視為管理人自身的政治,盧梭在《社會契約論》將倫理視域從人類個體拓展到整體的意義,它提出了與個體幸福相對存在的公共福祉,把普遍社會也視作具有自身固有品質的道德的生命。叔本華在《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中,指出「同情」是道德的起源和基礎。認為 「倫理體系得以建立,乃是源於有組織的群體希望創造社會生活的起碼條件的強烈願望。制定社會道德規則,就是為了約束全體間的過分行為、減少掠奪性行為和違背良心的行為,培養對鄰人的關心,從而增加和諧共處的可能性。」[ ]現代所理解的倫理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既可以是低層次的、外在的類似於法律屬於『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東西」,「也可以是高層次的、綜合了主客觀的、類似於家園、體現了人或民族的精神本質的、可以在其中居留的東西。它連接內外,溝通上下、甚至在凡俗和神聖之間建立其通道。」[ ]倫理道德的功能首先在於通過評價等方式來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活動,「道德的目的,從社會意義上看,就是要通過減少過分自私的影響范圍、減少對他人的有害行為、消除兩敗俱傷的爭斗以及社會生活中其他潛在的分裂力量而加強社會和諧。」[ ]同時道德還能夠道德能通過評價和鼓勵等方式,塑造理性人格,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觀念。而法律除了具有工具性價值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具有倫理性價值。[ ]在真正的法治國家,法治所體現的價值與社會的主流倫理道德規范表現出高度的同質性,法治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規范的價值,或者是倫理道德規范的評價指標。這點在民法中表現得非常突出。

一、 倫理性是民法的基本特點之一

(一)民法文化是倫理性文化。從一般意義上說,法律實質上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與傳統、習慣等文化因素密切相關法律文化依賴於一種久遠的歷史習慣和傳統,是一個民族長期的生活方式、宗教倫理、思維方式等的沉澱和凝結的結果,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穩定性,並深深地融會於人們的觀念和意識中。亨廷頓認為,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人類生產或創造的,而後傳給其他人,特別是傳給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習慣、觀念、制度、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而民法文化作為法律文化的一種,與其他類型的法律文化的最大區別在於,民法文化主要表現為一種倫理文化,所體現的價值以對人自身的關懷作為首要價值取向。「人性的首要法則,是維護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關懷,是對於其自身所應有的關懷。」[ ]

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法學家亨利•;梅因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即判斷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高低,只要觀察一下民法和刑法在該國法律文化中的地位即可獲知答案。大凡文明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其民法就享有相應地比較發達,並且會在整個國家的法律文化中居於核心和靈魂地位;與此相反,在文明程度比較低的國家,其刑法就特別發達,而民法相對萎縮。[ ]我們經常說中國法律文化不發達,其中主要指的是民法文化不發達,而民法文化的不發達又直接源於中國長期遵行的「重刑輕民」傳統。在現代社會,由於民法作為「經濟關系直接翻譯為法律原則的法律,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准則」[ ],從而使「民法典不管是在哪裡,都往往被當作整個法律制度的核心。」[ ]因此,對民法觀念的弘揚成為各國法治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由於不同社會對法律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法律與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的看法不同,因此不同的法律文化在法律制度上表現出巨大的差異。在有些國家中,由某種法律制度所調整和控制的社會關系,在另一些國家中,卻由非法律的其他社會規范調整和控制。譬如,古代羅馬的私法所調整的很多民事關系,在中國古代則由民間的禮俗和習慣來調整。從形式上看,近代歐洲市民社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市民法律體系,而實質上則是孕育了一種蘊含於市民法之中的偉大的私法精神,並由此滋養了源遠流長的近現代西方法律傳統。[ ]不僅如此,就其本質而言民法具有非常強的正義性品質。它把維護人的尊嚴、自由和人格獨立作為整個民法制度賴以建立的基礎,把個人視為法律關注的焦點,正如孟德斯鳩所言:「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個人就是整個的國家。」[ ]正是民法的這種正義性才賦予了市民社會不可或缺的自我支持的力量。

(二)民法規范主要表現為倫理性規范。所謂民法規范是指以實現公平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制定出來的為市民社會主體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英國近代思想家霍爾斯認為:「法律,作為得到批準的法規,其用處不在於約束人民不做任何自願行為,而只是指導和維護他們,使之在這種行為中不要由於自己的魯莽願望,草率從事或行為不慎而害了自己。正如同栽籬笆不是為了阻礙行人,而只是為了便他們往路上走一樣。」[ ]從社會學角度觀察,法律條款無非包括倫理性條款和技術性條款兩大類。一般而言,民法規范為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提供了一般的行為規則,這些一般行為規則是對整個市民社會及其經濟基礎的抽象和概括,是人們理性思維的結果,一般較為合理也較為穩定。正是基於這種調整對象的性質和特徵以及調整手段的特點所決定,因此民法條款絕大多數屬於倫理性條款,即憑社會主體的簡單常識和倫理判斷就可確定其行為性質,而並不需要當事人必須有豐富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專業判斷能力。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對民法概念和原則的闡釋來加以說明。

首先民法制度是道德化的法律制度。法律作為一套行為規則體系,是通過規定一定的行為模式來規范人們的行為,並對人的行為、活動產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倫理道德主要用於調整人的觀念,並通過調整人的觀念來影響人的行為,因而倫理道德對於人的行為的效力是間接的。但不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作用於人的行為,倫理道德與法律都具有調整功能,這就決定了倫理道德與法律之間有著共性。它們各自通過自己的方式作用於人的行為,對人的行為發生影響,因此它們都屬於社會規范體系,具有規范屬性。倫理道德的普遍適用意味著倫理道德通過觀念調整人的行為,會隨著社會生活的積累而固定下來,形成一定的行為規則來調整人的行為。倫理道德與法律的調整對象在內容上有交叉重合之處,即有些對象既受倫理道德的調整,也受到法律的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需要把具有普遍化特徵到的倫理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定,即實現倫理道德的法律化。典型的如作為民法「帝王條款」的誠實信用原則,該原則在應用到在法律體系之後,其主要作用是為了克服既有法律規則在適用時可能產生的不正義和漏洞補充中可能產生的偏差。但另一方面,該原則又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源於它原本是一項倫理道德規則。從世界范圍言之,「越文明發達、法制完善健全的國家,其法律中體現的道德規范便越多。可以說,一個國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決於道德規則被納入法律規則的數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一個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國家中,法律幾乎已成了一部倫理道德規則的匯編。」[ ]當然立法者也會顧及整個社會對這種倫理道德行為的認識程度與接受程度。並不能將所有的違反倫理道德的行為都能上升為法律或確立為法律。如果將全部倫理道德問題變為法律問題,那就等於由倫理道德取代了法律,這既不符合人類創設法律的目的,也使國家財力無法能支撐倫理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後所需要的執法成本。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倫理觀念的進化,國家有必要把盡可能多的基本倫理規范和和重要的倫理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特別是民法規范。[ ]

其次,民法概念是具有倫理性的概念。由於法律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將人類行為置於某些規范標準的支配之下,而且不對某一特定標准所旨在適用於的行為種類加以劃分就無法確立規范標准,因而法律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羅馬法特別是德國民法典之後,民法非常注重對概念的使用和概念的界定,民法也因此而成為典型的概念法學。概念不但是法律規范賴以表現的形式,也是立法和司法過程中必不可少工具。「沒有概念,我們便無法將我們對法律的思考轉變為語言,也無法以一種易懂明了的方式將這些思考傳達給他人。」[ ]與刑法基於罪行法定原則所要求的概念的明確肯定性和不可產生歧義性的要求不同,民法概念則具有相當的彈性和不確定性,典型的如作為民法基本要求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判斷行為效力的善意和惡意、確定行為人是否承擔責任的過錯等概念,都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民法概念的這種不確定性主要是由於社會生活過於復雜,法律概念無法覆蓋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次則在於民法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而「法律規規范的用語越概括,就越不明確,在法律規范的實施中,給予法官的自由也就越大。」[ ]因此,即使是在一個比較靜態的社會中,也不可能創造出能預料到一切可能的爭議並預先加以解決的永恆不變的規則。誠如有的法學家所言:當人類關系每天都在改變時,也就決不可能有持久不變的法律關系,只有流動的、彈性的,或有限度確定性的法律制度,才能適應這種人類關系,否則社會就會受束縛。[ ]最後一個原因則在於民事活動本身就社會倫理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強烈的社會趨同性,而倫理規則是很難用精確的法律語言加以描述的。正是基於民法概念的這種不確定性,民法規范的這種高度概括性和極強的倫理性,決定了法律的適用必須以倫理性的基本原則和民事習慣為指導,並依據各種事實關系與法律規定的內容進行對照,然後作出相應的價值判斷。對此,《瑞士民法典》第l條規定:如果法官於制定法中不能發現相應的明確規定,則必須根據習慣法作出判決,而在沒有相應習慣時,「則根據如果他作為一個立法者應採取的規定」。 中國台灣民法典第1條也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不僅如此,《法國民法典》第4條還禁止法官以法無明文、含糊不清、不盡完善為借口拒絕受理案件。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通過研究民法的精神對法律進行明智的和合理的適用。[ ]

(三)民法的法治精神體現為符合理性的倫理性法治精神。法治是現代社會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之一。貫穿西方法治的一根主線是對人類理性的呼喚。關於法治的含義,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一書中認為:「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並率先提出了「人是理性的動物」的命題。現代西方法根基是羅馬法,在古羅馬那裡,法這個詞就是正義Lustus.法被傑爾書定義為「善良和公正的技藝」,烏爾比安提出法的定義是:「誠實生活,不犯他人,各得其所」。[ ]梅因在《古代法》中講到:「羅馬人認為他們的法律制度是由兩個要素組成的。經查斯丁尼安皇帝欽定出版的『法學階梯』Institutional TreaA tises)中說:『受法律和習慣統治的一切國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類共有的法律支配。一個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稱為該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給全人類的法律,則稱為』國際法『,因為所有的國家都採用它。』所謂『由自然理性指定給全人類的』這一部分法律,就是被假定為由『裁判官告令』帶入羅馬法律學中的原素。在有些地方,它被簡單地稱為『自然法』(Jus NatuA rale);它的規定據說是受命於自然衡平(naturalis Equitas)和自然理性。」[ ]西方近代市民社會的興起就伴有羅馬法的復興、宗教改革及新教倫理形成等深邃的社會文化背景。理性作為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重要概念,被認為是一種遍及宇宙的萬能的力量,是法律和正義的基礎。西塞羅認為自然法的本質是正確的理性,理性是人區別於自然界其他動物的標志。自然法思想是現代西方法治的基石,而自然法的一大內容就是理性。孟德斯鳩、盧梭等是近代西方法治的主要設計師,他們又都是啟蒙思想家和理性主義的倡導者。而理性和倫理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理性結晶的民法並不對個人的倫理道德省思的能力及其所達到的境界問題予以太多關注。而注重底線上的、足以約束共同體所有成員對於共同體公共價值准則、公共利益分配方式的倫理建構。[ ]可以說理性要求就沒有現代民法制度。

(四)民法的權利本位思想主要體現的是倫理思想。著名法學家梁慧星先生認為,所謂民法之本位,也就是民法的基本目的,基本作用或基本任務。概言之,即民法之所以存在,其追求的效果是什麼,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則民法就實現其存在的價值。其中自由、平等、正義是法律所追求的永恆的價值,同時也是民法所擁有的最基本價值。[ ]對民法以何為本位在學術界有不同理解,但以權利為本位無疑是一種主流觀點。其主要表現是,民法在整個內容設計上就體現為是權利法,她以一系列權利的設定來給人自由選擇的空間,承認、弘揚人的理性。民法的權利本位思想首先來源於社會經濟倫理思想,這種經濟倫理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市場交換中的道德秩序、分配法則和佔主導的價值體系,如對財富的追求、使用和管理。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主要是由經濟倫理的第一層次-職業道德和經濟信用構成,這兩者構成了人們的行為准則,是市場經濟運作的基石和市場有序化的保證。現代市民社會奠基於市場經濟體制之上,有其道德基礎,即對他人生命、財產、自由權利的尊重,其包括民法在內的全部法律制度都以此為出發點。道不僅如此,權利本身就意味著正義。拉丁文「ius」在理解上既指權利也指正義,英文「right」也同時有權利和正義的含義西方文化中將個人的權利強調為是一種社會普遍適用的爭議,反過來說,正義也不言而喻地象徵著一種當然而為的權利。[ ]對此,黑格爾總結到:「在希臘人中,道德同時也是法定的權利,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憲法完全以來於道德和認清,其中還沒有一定的原則,來均衡人們內在生活的易變性和個人的主觀性。」[ ]在法律和倫理的關繫上,郝鐵川教授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良善優於法律》,認為在解決良善與權利的沖突中,應當良善優於法律。認為權利本身有其固有缺陷,權利的本質是通過對他人的不信任和防範,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實現權利的辦法是把每一個人從整體中盡量剝離出來,以昭示個人權利的排他性。因此提出,我們既要吸納西方尊重權利的經驗,又要防止權利代替良善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減輕權利本位的負面作用。 [ ]這一觀點對當前我國的民事立法無疑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二、 民法的倫理基礎

(一) 民法起源於人的倫理要求。人性本是一個純倫理學的范疇,但對人性的預設構成了所有時代、所有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出發點,也構成了立法的基礎。任何制度都是針對人設定的,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定基礎上的。對人性的不同假定可能導致不同的政治路徑。法律是一種文化,性善與性惡是其永恆的主題。有人認為在,一切法律問題說到底都是法律文化問題,而一切法律文化問題說到底又都是從對人性善惡的假設與判斷開始的。中國古代之所以沒有形成像古希臘、羅馬那樣崇尚法治的傳統,除了經濟、政治原因之外,與性善論這一價值觀念具有密切關系。性善論把人心視為一切美好價值觀念的源頭,從而把治理國家看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修養過程,不是努力通過建立、完善外在的規范和制度去約束人的行為,相反卻是盡力向內心挖掘,試圖通過提高人的覺悟來建立一個君子國。[ ]因此,就人的本性而言,是不需要法律的,「以孝治天下」、「以德治天下」是最好的治國方式,從而產生所謂的「泛道德主義立法」。

而西方則更多的強調的是性惡論,人性惡構成法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哲學主體性預設。柏拉圖早年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到了晚年,柏拉圖發現人的本性並非他所說的那樣善良,因此,他提出了人性總是貪婪自私的觀點,主張在人性尚不能向善的情況下,只好暫時採用法治。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哲人中率先提出法治主張與學說的,他完全拋棄了性善論信條,徑言人的本性是貪婪自私的,需用法治加以約束,而掌握權力的人的本性更容易暴露罪惡,所以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西方的法治思想就是這樣從假定人性惡的基礎上啟動起來的。基督教產生後,其「原罪」說更使西方人堅信人性本惡,中世紀經院哲學家認為人有原罪,人在胚胎中就有了罪惡,因此需要用外在的力量加以抑制。中世紀教權與王權的並立、沖突,也更使西方人堅信權力制約的必要性。西方近代法律文化思想不僅沒有中斷人性惡與法的因果邏輯鏈條,而且使之日益突出和系統化。霍布斯認為,作為自然的產物,人類的情感和慾望構成了人性;利益是慾望和情感的動因;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個人利益,都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情感,因此人天生是自私的和是惡的。普芬道夫、斯賓諾莎、孟德斯鳩都是公開主張人性惡並將其作為法的基礎的思想家。康德雖強調理性是人的本性,也承認自然慾望是人性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他也同樣強調「人性的軟弱和缺點,」這種缺點不僅指道德上善良的欠缺,而且指在它裡面存在著傾向於罪惡行為的強有力的因素和動機。人的本性陷在惡里很深,這導致了人們在社會中的對抗,正是這種對抗喚醒了人的全部力量,實現了人類歷史由野蠻到文明的發展。所以,惡表現為人類歷史的動力。黑格爾堅持用辯證的觀點看待惡,認為惡作為善相對立的范疇也是意志的表現,惡同善一樣都是導源於意志的,而意志在它的概念中既是善的又是惡的,善與惡是事物的肯定與否定的統一。[ ]人性惡在所有權制度的產生上具有非凡的作用。正是為了適度抑制人性惡,產生於社會而又超脫社會、作為社會異己力量的國家才出現,國家才以法律確認私人佔有的合法性質,私人所有權才得以產生。正如有的學者所言,所有權的產生是人們無可奈何的選擇,源於人性惡,也是為了遏制人性惡,因為在任何社會和任何情況下,生存都是人的第一本能。為了公眾生存,必須有超強制的公共權力把人的行為控制在規則許可范圍內。[ ]大體而言,在人類法律史上,凡是法治論者多是理性主義者。而理性就其本質來說是對人的本性不信任的人們所特有的一種思維方式。認為法律不是針對善,而是針對惡制定的。

(二)弘揚和抑制人性是民法的主要作用。人性惡的假定在不同的法律領域有不同反映和要求。就公法領域來說,由於「憲政主義認為人性是不完善的,有自私和濫用權力的傾向」,[ ]而「憲政就是被設計用來彌補人的缺陷的」[ ],因此每一種政治制度都是針對某些惡而設計的。憲政的存在這一事實即表明了人性的不完善。康德認為,法律必須也適用於一群魔鬼,如果它們只有頭腦的話。休謨認為,「政治家們已經確定了這樣一條准則,即在設計任何政府制度和確定幾種憲法的制約和控制時,應把每個人視為無賴-在他的全部行動中,除了謀求一己的私利外,別無其他目的」[ ].休謨的這種「無賴」假定,不是究詰人性的真相,而是從規范的意義上為憲政給定一個出發點。它體現了人類的睿智與策略:先設定一種最壞的情形即每個人都是無賴,然後在這個前提下求其防堵,求其疏導,求其化彌。府若不是對人性的最大恥辱,又是什麼呢?「所以必須對人的內在本性進行控制。在民法領域,性惡所防範的對象則主要是國家和國家公權。民法認為國家公權力的私慾最容易泛濫,最容易侵害公民的私利權,所以民法必須實行私法自治和私法優先,凡公民私力可以妥善了結的事情,就無需國家公權介入。有學者說,民法是最貼近人的本性的法律。人的本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禽獸。禽獸的一面來源於人的慾望的膨脹,天使的一面來源於社會規范的矯正與內化。立法者必須考慮的是:作為其法律規范接受者的,正是這些聰明和自私但又沒有些許道德而聚集一處的人。由於對人性的不信任,為了防止社會個體間的權利濫用,人們制定了界定每一個體權利義務的私法,劃定了每一個體的權利義務范圍,既不允許國家權力擅入個體權利領域,也不允許社會個體間相互踐踏權利。[ ]民法對人的這種不完善性的預設,實際上是從強烈的道德感出發的,是對人性中與生俱來的缺陷的正視和反省,因此在制度設計上,民法不但要弘揚人的天使的一面,對公民賦予眾多的權利,同時又要抑制人的禽獸的一面,以一系列義務的設定來防止人的慾望的膨脹。

(三)是否符合倫理是判斷民法制度優劣的主要標准。判斷一個法律制度優劣的主要標准有兩個:一個是法律所體現的人類理性程度的高低,即法律必須是良法;另一個則是法律為社會所接受的程度的高低,二者缺一不可。與此相適應,法治社會形成的最基本條件也就是亞里士多德勾勒出的「良法+普遍守法」的框架。普遍守法即法律道德化後的守法精神;良法即善法、符合人類良知與正義道德的法律。能夠被稱之為良法的法,至少應包含人權性、利益性、救濟性三種內在的品格。其中人權性是法律的道德基礎,失去人權性的法律即使形式合理但實際價值不合理,最終會被人類所唾棄。[ ]在古希臘羅馬的時期,法學家把法律提到倫理性的高度加以贊揚,認為「法律是善和衡平的藝術」;同時,他們十分重視從社會文化倫理角度解讀法的精神本質,將其看成是深藏在實定法之後的最高價值主體,從而確立法律的至高天上的地位。查士丁尼曾說:「法學是關於正義和非正義的科學」。正義作為法的基本原則,它追求的是某種完善的目標、道德價值或理想的秩序。但正義不僅是一種法律理想,也是一種現實的可操作性的法律原則、標准和尺度。人們期望通過這樣的法律原則,建立起個人和他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可見,維持人類生活秩序之最後手段,乃在於有理性之道德觀念。[ ]法為良法的另一層含義就是本身必須具有合法性,「惡法」不應當被社會所遵守。西塞羅提出了著名的「惡法非法論」。馬克斯•;韋伯認為,「所有經驗都充分表明,在任何情況下,統治都不會自動地使自己局限於訴諸物質的或情感的動機,以此作為自身生存的基礎。相反,任何一種統治都試圖喚醒和培養人們對其合法性的信念。」[ ]而合法性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道德評價因素,「合法性含有若幹道德意味,滿足了合法性,似乎意味著滿足了在道德上很重要的價值」。[ ]

(四)倫理性是民法得到有效遵守的信仰保障。作為法律特別是民法之所以能被有效遵守,其前提是該法律必須被社會公眾素信仰。對此,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曾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 ]而作為法律被信仰的前提又是法律必須有神聖的淵源,「沒有了神聖的淵源,也就沒有了永恆的有效性。」[ ]「正如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的那樣,確保遵從規則的因素象信仰、公正、可靠性和歸屬感,遠較強制力更為重要。法律只在受到信任,並且因而並不要求強制力制裁的時候,才是有效的」[ ].西方的民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首先來源於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之所以能承載這種維系文化延綿的任務,首先是因為信仰能給出了使行為動機成為可能的

⑦ 寒假作業答案(語文出版社)三年級

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網路搜藏人人網騰訊微博開心網騰訊朋友網路空間豆瓣網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寶網路貼吧搜狐白社會更多...網路分享

hxy7758258994 二級 | 我的知道 | 消息(2) | 網路首頁
個人資料 退出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新聞網頁貼吧知道MP3圖片視頻網路文庫 幫助 | 設置

網路知道 > 社會民生 > 軍事
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父、圓舞曲之父
2008-11-29 09:47 提問者:uuwu0806 | 瀏覽次數:3301次
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父、圓舞曲之父各是誰?
2008-11-29 09:59 最佳答案 中國原子之父:錢三強
中國航天之父/導彈之父:錢學森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國激光照排之父:王選
中國環保之父:曲格平
中國3G之父:李世鶴
中國博客之父:方興東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
中國海帶之父:曾呈奎
閃盤之父:鄧國順
中國的氫彈之父/中子彈之父:於敏
中國鑽探之父:劉廣志
中國營銷之父:劉永炬
中國民法之父:佟柔
中國汽車業之父:饒斌
中國並購之父:王巍
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
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
中國交響樂之父:李德倫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中國Internet之父:錢天白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中國兒科之父:諸福棠
中國人造石油之父:趙宗燠
中國紅軍之父:朱德
中國楊樹之父:陳章水
中國酒店業之父:盧鴻炳
中國蘋果之父:李善祥
中國炮兵之父:朱瑞贊同
212| 評論(4)
向TA求助 回答者: _zin_ | 二級

擅長領域: 服裝/首飾 戀愛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thank you
相關內容
2007-12-3 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 257
2007-12-19 中國導彈之父,中國"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父... 171
2007-12-26 中國「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父,圓舞曲... 414
2007-12-20 中國「兩彈之父」是誰?光纖之父是誰?雜交水稻之父是誰?雜交玉米... 807
2006-4-10 中國導彈,兩彈,光纖,雜交玉米之父分別是誰? 43
查看同主題問題: 中國 導彈 雜交玉米 圓舞曲 兩彈
雜交玉米:之父雜交玉米:種子2011-12-18雜交玉米之父是誰?2011-8-29中國兩彈之父是誰?中國導彈之父是誰?中國導彈之父是誰?中國雜交玉...102011-2-7中國雜交玉米之父92009-1-19中國雜交玉米之父是誰392008-11-29中國導彈之父、「兩彈」之父、光纖之父、雜交水稻之父、雜交玉米之父...212更多關於雜交玉米:之父的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102012八年級寒假作業答案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 請大家幫幫忙!!.del1回答六年級新時空寒假作業P.21的答案,求你了!.del1回答初二人教版寒假作業.del0回答2012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寒假作業(修訂版)九年級答案.del0回答九年級寒假作業答案.del1回答5寒假作業答案(語文出版社)三年級.del1回答3年級數學寒假作業36頁提高篇的第2小題怎麼做?.del2回答告訴我六年級寒假作業(接力出版社)數學答案好嗎?.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一批分享到:
hxy7758258994二級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積分商城
(0)條消息等待處理
今天你做任務了沒?全部任務學我所長 +30.新秀集訓 +10.茁壯成長 +100.持之以恆..進入個人中心

來網路推廣軍事

©2012 Bai 使用網路前必讀 | 知道協議 | 網路知道開放平台 任務提醒x
關閉 下載網路Hi,答案早知道! 與好友聊天 好友列表 Hi聯系人 創建新會話
系統消息沒有新系統消息。

設置 收到信息播放提示音
不接收陌生人消息
更改在線狀態:
在線 隱身 離線
聊天窗口下載網路Hi 聊天軟體,體驗更豐富
加為Hi聯系人 發送 默認分組 Hi氣泡熊

請輸入對方帳號 開始會話
按Enter發送按Ctrl+Enter發送

我在網路個人中心 我的空間 我的知道 網路 游戲中心

⑧ 15春福師民法概要在線一、二作業答案~

您看看是下面這套題嗎?
福師《民法概要》在線作業一的參考答案:

二、多選題
1、ABCD2、ABCD3、ABCD4、AD5、AB
1. 要約邀請包括()。
A. 價目表的寄送
B. 拍賣公告
C. 招股說明書
D. 商業廣告、招標公告

2. 債在()情況下消滅。
A. 權利和義務已經履行完畢
B. 債務的解除
C. 標的物的提存
D. 債務的抵銷

3. 一方當事人行使不安抗辯權,可能是因為對方有()的情形。
A. 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B. 轉移財產以逃避債務
C. 喪失商業信譽
D. 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4. 依法人成立基礎的不同,法人可分為()。
A. 社團法人
B. 公益法人
C. 營利法人
D. 財團法人

5. 保證的方式包括下列哪兒種?( )
A. 一般保證
B. 連帶責任保證
C. 按份保證
D. 部分保證

6. 下列合同不得轉讓()。
A. 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B. 按照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
C. 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D. 由轉讓方決定

7. 民事責任具有()特徵
A. 強制性
B. 處罰性
C. 財產性
D. 補償性

8. 物權關系與債權關系的區別有()。
A. 主體、內容不同
B. 權利設定方式不同
C. 效力不同
D. 客體特徵不同

9. 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包括()。
A. 出讓
B. 轉讓
C. 行政劃撥
D. 買賣

10. 下列屬於物權基本原則的是
A. 物權法定原則
B. 一物一權原則
C. 公示原則
D. 公信原則

11. 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
A. 必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B. 行為人的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
C. 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D. 侵權行為人存在主觀故意,但特殊侵權行為除外

12. 共同共有的基本法律特徵是( )
A. 各個共有人對共有財產沒有份額的區分
B. 各個共有人按照各自對共有財產所作的貢獻享有權利
C. 各個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
D. 各個共有人之間,沒有權利大小或義務多少的區分

13. 下列屬於所有權的原始取得方法的有:( )
A. 某甲誤將某乙的一顆鑽石加工成鑽石戒指,某甲補償某乙料錢後取得戒指的所有權
B. 國家取得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所有權
C. 王某將左鄰李某委託看管的一匹瘸腿馬直接賣給右鄰趙某,趙某因善意取得該馬的所有權
D. 農民收割自家責任田中的莊稼,並因此取得收獲物的所有權

14. 民法通則第37條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
A. 有主管機關或掛靠部門
B. 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C. 依法獨立,並有必要的財產或經費
D. 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15. 下列關於名稱權的說法中對的是()。
A. 名稱權是以名稱利益為客體的民事權利
B. 名稱權是民事主體之所以成立的基本要件之一,也是其作為民事主體的基本權利之一
C. 名稱權人對其名稱享有獨占的使用權,任何人不得干涉和非法使用
D. 名稱權人對名稱享有專有權,任何重名為法律所禁止

16. 違反合同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方式包括()。
A. 繼續履行
B. 採取補救措施
C. 損害賠償、支付違約金
D. 修理、重做、更換

17. 公民和法人都可享有的人身權是()。
A. 名稱權
B. 肖像權
C. 榮譽權
D. 名譽權

18. 要約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A. 要約要引起他人興趣
B. 要約的內容應該具體確定
C. 表明經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D. 要約必須是書面的

19. 要約的內容要符合下列條件()。
A. 必須發給特定的當事人
B. 內容明確具體
C. 不能附加條件
D. 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約束

20. 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的,違約方應承擔()責任。
A. 修理
B. 更換、重作
C. 退貨
D. 減少價款或者報酬

⑨ 急!!!!杭州市教育局直屬的教師考試問題

(1)、綜合知識(教育法規知識、信息技術知識、時政方針等基礎性知識)100分。(2)、教育教學知識(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材教法等基礎性知識)100分。按綜合知識佔40%、教育教學知識佔60%,摺合百分制。
教育法規試題(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 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 ,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 財政撥款 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
3.《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適齡兒童、少年 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 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 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5.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 未成年人禁止進入 的標志。
6.《刑法》是規范有關 犯罪 和 刑罰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中學不超過 8 小時,小學不超過 6 小時。
8.實施教育行政處罰的機關,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外,必須是 縣級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
9.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 3 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10.學校對校舍、體育設施、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應當 每月 檢查一次。
11.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 權利和義務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立足於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 預防和矯治
13.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 受教育權 ,不得隨意開除學生。
14.《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 財產關系 和 人身關系 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5.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 不停止 執行。
1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 田徑 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17.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 , 懲罰為輔 的原則。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於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0.權利是以 法律形式規定 並加以保障的人們所應當或可以享有的一種利益。
二、選擇題(分單項選擇和多向選擇,共30分 )
(一)單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計10分)
1.有關法律規定:"對使用特殊音響警報和紅色回轉警燈的警車,其它車輛應當避讓。"這體現了行政職權的什麼特徵?( C )
A、優益性
B、單方性
C、強制性
D、執行性
2.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對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開審理的年齡是( B )
A、14周歲以下
B、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
C、16周歲以上不滿17周歲
D、18周歲以下
3.對民辦學校重大問題擁有決策權的是( D )
A、校長
B、教職工代表大會
C、學校工會
D、學校董事會
4.王某擔任某縣高二英語教師期間通過了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學校以王某服務期未滿、學校英語教師不足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職學習。王某欲以剝奪其參加進修權利為由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機構應當是( A )
A、當地縣教育局
B、當地縣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廳
5.有的學校在學生手冊中規定:"禁止男女生之間互訪宿舍。"此規定從法學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釋為:"男女生不得無故進入異性宿舍。"這一解釋屬於( A )
A、目的解釋
B、文法解釋
C、歷史解釋
6."學校應當於每年的教師節組織教師宣誓活動。"這是( D )的規定。
A、《教育法》
B、《山東省實施〈教師法〉辦法》
C、《教師法》
D、《青島市實施〈教師法〉若干規定》
7.依據我國相關法律,下列有可能成為行政訴訟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長
B、某市市長考試大論壇
C、某市公安局
D、某鄉鎮黨委書記
8.《教育法》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 B )
A、民事責任
B、刑事責任
C、一般責任
D、行政責任
9.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務院有權制定和發布(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規
C、教育政府規章
D、教育單行條例
10.某寄宿小學派車接送學生,途中有學生提出要上廁所,司機在路邊停車5分鍾,5分鍾過後,司機沒有清點人數就將車開走。小學生王某從廁所出來發現車已經開走,急忙追趕。在追趕過程中摔倒在地,將門牙跌落三顆。王某的傷害由誰承擔責任?( B )
A、司機負責
B、某寄宿學校負責
C、司機和某寄宿學校共同負責
D、司機和王某共同負責

(二)多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2分,計20分)
1.法律責任的類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責任
B、行政法律責任
C、刑事法律責任
D、違憲責任
2.張某作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權利有( ABCD )
A、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
B、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C、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D、完成規定的學業後獲得相應的學業證書、學位證書
3.教師可以採用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 AD )
A、行政復議
B、民事訴訟
C、仲裁
D、教師申訴
4.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職責是( ABC )
A、聽取校長工作報告,審議學校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B、聽取和反饋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團結教職工支持校長正確行使職權
C、決定有關教職工福利的重要事項,監督校長和學校其他負責人的工作
D、罷免校長
5.學校可以解聘教師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團結同事,其他教師不願與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C、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6.下列屬於體罰學生的情形是( BC )
A、讓1-2年級的小學生一個生字抄寫10遍
B、王某上課講話,老師令其抄課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習課講話,老師令李某等八人到學校運動場跑10圈
D、體育課教師在課堂上為糾正某學生的不規范動作,令其反復練習4次
7.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有( ABCD )
A、權力和自由的廣泛性
B、權利和自由的現實性
C、權利和義務的平等性

D、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8.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定包括( AB )
A、法定監護
B、指定監護
C、委託監護
D、代理監護
9.我國現行的學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學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學校對高中生可以進行以下何種處分?( ABD )
A、警告
B、記過
C、送勞動教養
D、開除學籍
三、簡答題(共6小題,1-4小題各3分,5-6小題各4分,計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規則;(2)法律原則;(3)法律概念。
2.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所保護的知識產權有哪幾種?
答: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
3.什麼是行政復議?
答:行政復議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條件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機關提出申請,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依法定程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復查並作出復議決定的行動。
4.教師與學生之間有哪些法律關系?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關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⑶保護和被保護的關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關系。
5.簡要回答學校的法定義務。
答:(1)遵守法律、法規。
(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3)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4)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情況提供便利。
(5)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
(6)依法接受監督。
6.簡要回答教師的法定權利。
答:⑴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⑵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⑶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⑷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⑸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⑹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四、案例分析(共2小題,每小題10分,計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歲, 系農村某鎮初中二年級學生。李某認為女孩上學無用,還不如早下來賺錢,遂於2003年暑假將李霞送到鄰鎮一個體戶處打工。開學一周後,學校老師、領導、村幹部多次上門家訪,李某拒不說明其去向,有時還惡語相報:"孩子讀不讀書是咱們自家的事,你們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閑事。"
請問:⑴該案例中有沒有違法行為?⑵違反了什麼法律規定?⑶違法主體是誰?⑷應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答案要點:(1)有違法行為。
(2)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第11條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第9條、第28條等規定。
(3)李某及個體戶。
(4)《義務教育法》第15條規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況,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的以外,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人民政府對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批評教育,並採取有效措施責令送子女或者被監護人入學。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組織或者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停止招用;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罰款、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9條規定,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由勞動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執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吳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高某的作業本中夾了一封寫有XXX收的信件,吳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吳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後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後離家出走。高某家長找到吳老師理論並要求將高某找回。吳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
請問:⑴吳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及條款。⑵吳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麼?
答案要點:⑴吳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和第31條的規定。
⑵吳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吳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教師法》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吳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09秋學期《中學歷史教材教法》考試復習題及答案二(歷史學專業)
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模擬題二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8題共32分)
1、調查法
2、測驗法
3、歷史研究法
4、個案研究法
5、實驗法
6、中學歷史教科書
7、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書
8、教學模式
二、簡答題(每題8分5題共40分)
1、 簡述中學歷史教學過程的特點與功能。
2、新的歷史課程標准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3、簡述歷史課復習的作用。
4、簡述中學歷史教學法研究的對象與內容。
5、簡述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的任務與方法。
三、論述題(每題14分2題共28分)
1、傳統的中學歷史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哪些內容?目前正在推行的歷史課程改革在這方面有哪些變化?
2、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內容?根據這個綱要,中學歷史教學將出現什麼變化?

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模擬題二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8題共32分)
1、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研究者有計劃的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的了解,比較充分的掌握有關歷史教學的歷史,現狀中的某些或某個問題的情況,在大量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科學的結論,指導現實的歷史教學工作。
2、 測驗法
測驗法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書面和口頭進行測驗了解學生學業情況和心理狀態的方法,了解心理狀態較好的方法是在輕松的,親切的,無拘束的氣氛下進行的口頭交談。
3、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是通過對歷史上豐富的歷史教學實踐和歷史教學理論的分析研究,認識歷史教學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歷史教學工作。
4、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指對單一的人或事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是非典型的。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可以通過對若干個個案進行研究,比較,然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5、實驗法 :實驗法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原理,組織有計劃的教學實踐。在完成計劃中所規定的各項實驗任務之後,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綜合,而得出科學的結論來。
6、中學歷史教科書: 中學歷史教科書是指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有學校或有關教育部門制定給學生使用的教學用書,他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規定編制的。
7、中學歷史教學參考書:屬於教師用書,是與歷史教科書相配套的一種教材。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材分析包括以下內容:教學目的、教學要點、教學要求和建議。二是教學資料主要有資料、注釋和附錄。有的歷史教學參考書還選編了教案或課堂教學實錄。
8、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關於教學活動的,相對穩定的方式。
二、簡答題(每題8分5題共40分)
1、簡述中學歷史教學過程的特點與功能。
答:教學過程的特點:
教學過程既是一種互動過程,因此,一般認為有以下三個特點:
1. 歷史性
2. 周期性
3. 整體性
4. 個性
教學過程的功能
一般認為,教學過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 實現教學目標的功能
(2) 團體維持功能
(3) 發展智能的功能
(4) 發展個性的功能
2、新的歷史課程標准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全日制義務教育初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2001年頒布,體例上與舊的教學大綱有較大的不同,主要分為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其中的前言用以說明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分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闡述;內容標准主要表述教學內容與要求,分為六大塊44個主題;實施建議包括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較有新意的是在教學建議中附錄了9個教學活動案例以及將內容標準的要求分為識記,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並分別以不同的詞語加以表述,在評價建議中提出了多種的歷史學習評價方法。
3、簡述歷史課復習的作用。
答: 1.復習能起到鞏固歷史知識的作用
2.復習能起到把所學歷史知識加以系統,提高的作用。
3.復習能起到教會學生「積極學習」,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作用。
4.復習鞏固能起到深化思想教育成果,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的作用。
5.復習鞏固能起到改進教學,促進教師發展的作用。
4、簡述中學歷史教學法研究的對象與內容。
答:中學歷史教學法的研究對象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全過程,具體內容包括以下五個部分:1.中學歷史教學的目的;2.中學歷史教學的內容;3.中學歷史教學的原則;4.中學歷史教學的模式與方法;5.中學歷史教學的設備與手段。
5、簡述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的任務與方法。
答:中學歷史教學法研究的任務是,通過對中學歷史教學全過程的研究,揭示中學歷史教學的規律,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黨和政府所規定的教育目標。
研究方法:第一類是收集研究材料和選擇研究內容的方法,包括觀察法、文獻研究法、測驗法、調查法。
第二類是進行具體研究的方法,包括:歷史研究法、比較法、分析和綜合法、歸納和演繹法、以及個案研究法。
第三類是用以表現研究結果的方法,包括統計法和圖表法兩種。
第四類是用以檢驗研究結果的方法,主要是實驗法。
三、論述題(每題14分2題共28分)
1、論述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功能以及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使用歷史教科書的方法。
答:中學歷史思想教育的主要內容有:(1) 歷史意識;(2) 國家意識;(3) 民族意識;(4) 國際意識;(5) 社會意識;(6) 公民意識。
2、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內容?根據這個綱要,中學歷史教學將出現什麼變化?
課程改革要改什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作了明確的回答,這就是:第一,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第二,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第三,改變課程內容過於「繁、難、偏、舊」和注重於書本知識的現狀。
第四,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
第五,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方面的功能。
第六,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這六個方面,構成了課程改革的基本框架,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在這一輪的改革中,歷史課程將會發生以下變化:
第一,在課程結構上,構建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
第二,在課程類型上,高中歷史課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構成。
第三,研製和頒發課程標准,形成中學歷史教學新的綱領性文件。目前,初中歷史課程標准,歷史和社會課程標准以及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均已編制完成。
第四,在課程內容上,改變專業化、成人化的歷史學科體系,構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歷史教學體系。
第五,在教材的開發上,實現教材的多樣化,編寫多種版本的教材提供選擇。
第六,在教學方式上,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第七,在課程評價上,提倡評價的科學性、多樣性、靈活性和實踐性,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此外,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也發生明顯的變化。

[align=center]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模擬題三

[/align]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8題共32分)
1、直接教學模式
2、合作教學模式
3、課型
4、講述法
5、直觀教具演示法
6、電腦多媒體
7、非語言信息
8、隨堂復習
二、簡答題(每題8分5題共40分)
1、 簡述歷史教學評估的意義與作用。
2、中學歷史教學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3、簡述對中學歷史教師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4、簡述課時備課的主要工作。
5、歷史教學難點的形成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論述題(每題14分2題共28分)
1、中學歷史課的直觀教具有哪些種類?在歷史教學中演示直觀教具應注意哪些問題?
2、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內容?根據這個綱要,中學歷史教學將出現什麼變化?

福師《中學歷史教材教法》模擬題三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每題4分8題共32分)
1、直接教學模式
直接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和進行整個的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口頭講授,直接演示,文字閱讀等手段傳遞現成的信息。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理解教材,練習鞏固,領會應用,最後由教師命題檢查。
2、 合作教學模式
合作教學模式試圖通過以小組學習的形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和社會性方面的成長。
3、課型
課型是指以班級授課為基本形式的教學體制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把不同的教學階段和教學工序分別賦予不同的課,由一系列不同的課來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而形成的課的分類。
4、講述法
講述法:是由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他既適用於教師向學生傳授新知識,也適用於復習鞏固舊知識,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講述法又包括敘述法、描述法和概述法。
5、直觀教具演示法: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具,加以說明和解釋,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知識的教學方法。
6、電腦多媒體
「電腦多媒體」是指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教學媒體幫助教師進行教學或以計算機為主體的媒體進行教學。
7、非語言信息
非語言信息又稱體態語,它是以神情,形態、動態來表達思想感情,配合有聲語言,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輔助工具,包括:眼語、臉語、手語、身姿語、形體語和空間距離語等。
8、隨堂復習
隨堂復習是指平日每節課的課堂上,在講授新知識前後或講授新課過程中進行的復習。其形式主要有:講授新知識前的復習(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授新課中的復習(講授新知識聯系舊知識);講完新課後的復習(新課小結)。
二、簡答題(每題8分5題共40分)
1、簡述歷史教學評估的意義與作用。
答:1.教學評估是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進歷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2.檢查評估可以有效的督促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
3.檢查評估對學生知識的鞏固,能力的培養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4.檢查評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2、中學歷史教學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答:歷史教學評估應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按照課程標準的建議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個人代表作品檔案法
2.觀察法
3.活動法
4.學生自我評價法
5.測驗法
其中測驗法即考試的方法,被批評最多,但無論任何人又都無法不用它。
3、簡述對中學歷史教師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答:1.思想政治素質──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與史德
2.知識素質──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歷史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
3.能力素質──教學能力;育人能力;科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自學能力。
4.心理素質──廣泛的興趣;豐富高尚的情感;堅強的意志;較強的認知能力,良好的性格。
4、簡述課時備課的主要工作。
答:1.鑽研教科書
2.制定課時教學目標
3.確定教學重難點
4.處理教材內容
5.選擇教學方法
6.選擇教學媒體和手段
7.編寫教學方案
5、歷史教學難點的形成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一是對於學習的內容,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因而難以開展抽象思維活動,不能較快或較好的理解。
二是在學習新的概念、原理時,缺少相應的已知概念、原理作為基礎使學生的認知陷入困境。
三是已知對新知識的負遷移作用壓倒了正遷移作用,即已學過的知識對新學知識起了干擾作用。
四是教材中的一些綜合性較強,時空跨度較大的,變化較為復雜的內容,使學生一時難以接受和理解。
三、論述題(每題14分2題共28分)
1、中學歷史課的直觀教具有哪些種類?在歷史教學中演示直觀教具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直觀教具的種類包括:
1.形象性直觀教具:指幫助學生通過感知具體形象來認識歷史事物的外在特徵,直接反映歷史的真實性,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的直觀教具。分為原始性直觀教具和再造性直觀教具。原始性直觀教具主要為真實的歷史文物;再造性直觀教具主要指模型,文物復製品,歷史圖片,歷史地圖等。
2.邏輯性直觀教具:指依靠符號,圖表。文字。圖片等教學資料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進行組合構成的直觀教具。包括再造性歷史地圖、圖解、圖示、諷刺畫、漫畫,歷史年表,統計數據表等。
演示直觀教具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演示教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教具必須緊密配合教學目的的需要既教材的內容和重點、難點。
第二、演示直觀教具時,教師應先對教具做一總的說明,提出讓學生觀察的目的和要求。
第三、教師演示教具時,應把教具放在顯著的位置上,使全班學生都能看得清楚。
第四、要注意展示教具的時機。
2、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哪些改革的內容?根據這個綱要,中學歷史教學將出現什麼變化?
課程改革要改什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作了明確的回答,這就是:第一,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第二,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第三,改變課程內容過於「繁、難、偏、舊」和注重於書本知識的現狀。
第四,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
第五,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方面的功能。
第六,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這六個方面,構成了課程改革的基本框架,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在這一輪的改革中.

熱點內容
法院凍結汽車 發布:2025-01-20 19:39:02 瀏覽:447
鄭州名律師 發布:2025-01-20 18:42:13 瀏覽:519
中級經濟法只看郭守傑 發布:2025-01-20 18:40:48 瀏覽:501
新疆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01-20 18:27:06 瀏覽:509
噪音擾民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0 18:10:15 瀏覽: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聽 發布:2025-01-20 17:42:50 瀏覽:486
職業衛生法律知識櫥窗資料 發布:2025-01-20 17:37:23 瀏覽:497
simple語法規則 發布:2025-01-20 17:12:52 瀏覽:442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