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課題論證

司法課題論證

發布時間: 2022-06-15 22:19:51

司法部怎麼看新課題

司法部看新課題採取線下線上參會,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司法鑒定專家進行主題發言。

Ⅱ 法律論證和司法論證的關系

法律論證,是當遇見某一問題的時候,就對其分析是以相關的法律條文進行必要的分析.而且是以法律的基本規定對事件進行法理性地分析.司法論證是對案件進行司法機關的具體程序對案件進行一般邏輯性地論證.從而證明某一案件是否屬於正常的並符合基本邏輯關系.而法律論證時一個概念性的邏輯名詞,而司法論證時以具體的程序進行而且是對法律論證的具體及具體程序的實施.所以法律論證是司法論證的理論基礎,而是支持司法論證進行的基本因素,而司法論證時對法律論證能夠實施的具體表現

Ⅲ 論證司法證明的基本環節

我們認為,證明由五個環節構成:

1、證明主體。證明主體與接受證明的主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證明主體是用證據進行說服活動的主體,是能動的主體,接受證明的主體是接受證據、形成確信從而做出事實判斷的主體,是被動的主體。訴訟證明不同於日常證明的一個重要之點就是它必須存在於三方主體之間,首先是對立的雙方當事人,其次是當事人和法官之間。對立的雙方當事人是證明活動的進攻者和防禦者,當事人和法官之間是證明活動的實施者和接受者。證明主體指的是對立的雙方當事人,法官充當證明主體一般是不允許的,如果特殊情形有此必要,也需要有立法的明文規定,同時也只能是例外情形,起著補充作用。證明主體一般是指負有證明責任、有義務提供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明的當事人,這是佔主導地位的證明主體;但另一方當事人在必要時也需要提供證據進行反駁,在產生提供證據進行反駁的責任之時,他便成為證明主體,否則他只是潛在的證明主體,而不是現實的證明主體。證明主體是證據的收集者、提供者、交換者和質疑者,同時也是對法官實施說服行為的主體,因此,證明主體也是一個貫徹始終的概念,他在訴訟開始之初便要加以確定和明確,在訴訟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存在著對立的證明主體是訴訟證明的顯著特徵。證明主體一旦消失,證明活動便告結束。

2、證明對象。證明對象也是證明的客體。證明主體提供證據必然要有針對性,它所針對的是雙方當事人發生爭議的案件事實,這個案件事實需要有證據使之明晰,當它需要有證據使之明晰之時,它便構成了證明對象。證明對象來源於實體法的抽象規定,在當事人起訴和答辯後便成為具體的事實主張。這個事實主張便是證明主體提供證據加以論證或反證的焦點所在。正是因為有了證明對象,證明主體才有提供證據進行證明的必要性。證明對象在訴訟之初便告確定,它也劃定了證明對象的最大范圍。在訴訟過程中,證明對象在證明任務完成後便告消失;訴訟越是推進,證明對象的范圍越是縮小;到訴訟結束之際,若證明對象尚繼續存在,則證明雖然有其必要性,但已因訴訟程序的時間性要求而無可能性;若某個事實主張仍為證明對象,則主張該事實的證明主體必受相應的不利後果。證明對象雖然在本質上不屬於證據法調整的對象,而是由實體法和程序法所共同決定和規制的,但在證明理論及其構成環節中,證明對象卻是不可或缺的。

3、證明責任。證明責任解決的問題是,從事證明活動、完成證明過程的證據,應當由何方訴訟主體提供。訴訟中存在著相對立的雙方當事人,對於某一個特定的事實主張和爭議中的案件事實,只能由一方當事人負擔證明責任,負擔證明責任的當事人為真正意義上的證明主體,其相對方當事人則為進行相反方向證明的主體,在嚴格意義上應為反證主體。證明責任為當事人從事證明活動施加了內在的訴訟壓力,同時也為其舉出證據證明案件事實提供了實質性的動因。因而,證明責任和證明主體是緊密聯系的概念:證明責任是證明主體所負擔的訴訟責任,證明主體是證明責任的實際負擔者;缺乏證明主體的證明責任和缺乏證明責任的證明主體都是難以成立的。證明責任產生於訴訟之初,存在於訴訟的全過程,消滅於系爭事實獲得證明之時,在訴訟程序結束之際,若相關的案件事實依然未獲證明,則證明責任轉而成為法院做出實體裁判的依據,誰負擔證明責任,誰就承擔不利的訴訟後果。證明責任若告解除,則其在裁判文書中不直接體現出來;證明責任若未告解除,則其在裁判文書中便直接體現出來,成為法院裁判的最終依據,這就是所謂證明責任的客觀含義或結果含義。可見,在證明的各個環節中,證明責任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為證明程序的運作提供了內在的推動力,何時證明責任歸於消失,何時證明程序便告結束。

4、證明標准。證明標準是指執法人員查明案件事實、當事人證明案件事實所應達到的程度,具體表現為對證據的量和質的要求和對全案事實認定的要求。對證據質的要求表現為客觀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對證據量的要求是「充分性」。對全案證據的認定要求是「案件事實清楚」、「排除合理懷疑」、「占優勢的蓋然性」。證明標准在量的方面為證明責任劃定了范圍,證明責任的輕重是由證明標准來確定的,因此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證明責任是內含一定標準的責任;證明標準是指向某種責任的標准。證明責任是初步的負擔,最終的負擔是由證明標准予以界定的,沒有證明標准,就沒有證明責任,同樣,沒有證明責任,也就無所謂證明標准。所以,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是一物兩面的概念,它們同時產生,同時消滅。證明的目的被認為達到了,或證明的任務被認為是完成了,其意不外指由於證明主體提供的證據在質與量上達到了證明標準的要求,因而解除了證明責任。

5、 證明手段。證明手段即指用什麼來作出證明,在現代證據制度中,證明手段指的就是證據。

6、 由此來看,證明是由證明主體、證明對象、證明責任、證明標准和證明手段等五個主要的要素組成的。證明主體在證明責任的支配下,利用證明手段,針對證明對象,提供證據達到證明標準的程度,就是訴訟證明的實質內容和運行過程

Ⅳ 如何論證大數據分析對於司法判決或者法學研究的重要性

院調研的開展最主要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
第一、是要堅持正確導向突出司法調研工作重點
應始終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審判、服務決策」的「三服務」工作方針,不斷強化司法調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首先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提升法院工作依法服務大局成效的重要基礎,只有充分認識到調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審判實踐中切實利用好、開展好調研工作,要突出調研工作的實用性,形成以審判帶動調研,以調研促進審判的良好格局。其次是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增強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終堅持「司法調研是更高層次的審判」這一工作理念,把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效果作為司法調研工作的著力點,深入研究審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重點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轉化調研成果,有力促進了審判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在司法調研工作中,應既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又注重總結典型經驗。第三是要堅持把司法調研工作作為謀劃法院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依據。由於調研工作所針對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和並且是針對本單位的實施情況,因此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和意義。在作出重要決定、召開重要會議、部署重要工作、下發重要文件前,都結合實際開展調查研究,周密論證,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
第二、要充分發揮司法統計分析作用
司法統計以最真實的數據反映司法審判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手的資料,通過對司法統計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好的說明問題,並尋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一是要以信息技術為依託,不斷豐富統計數據資源,增強對第一手資料的佔有能力。司法統計分析的最大特點在於用數據說明問題,分析原因,因此要講司法統計工作和調研工作有效結合起來,避免資源的浪費。二是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充分發揮各方合力優勢。一方面要針對調研人員擁有較深法律理論功底、業務庭法官具有豐富審判實踐經驗、統計人員掌握大量案件數據和統計方法的特點,著力通過有效組織協調,使這三部分人員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從而不斷提升司法統計分析的質量;另一方面是以服務實踐為目標,有效實現成果多元轉化。始終將司法統計分析的成果轉化作為檢驗和評價司法統計分析成效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將「決策之前,統計先行」予以制度化、常規化,充分發揮司法統計分析對法院管理和決策的參考作用;另一方面,著力豐富成果轉化的形式,拓寬轉化的途徑和渠道,做到「人盡其才,文盡其用」。
第三、抓制度抓機制實現調研工作科學規范化
科學的工作機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實現法院調研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的重要保障。應從兩個方面著手建立健全調研機制:一是調研工作計劃和考核制度。應當按照上級法院的部署並結合本院實際,制定年度調研工作計劃及具體工作方案,這樣可以清晰的認識到本年度的工作任務和方向,有針對性的開展調研工作。二是調研工作組織協調機制。要注重發揮研究室作為專職調研機構對全院調研活動的組織、協調、指導、引領作用,形成研究室牽頭、相關審判業務庭和其他庭室參加、全體人員共同參與的調研工作新格局。三是調研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制度。出台一系列鼓勵調研的政策,在人、財、物等方面對調研工作適當傾斜,把調研工作同幹警的考核、獎勵、職務晉升等切身利益掛鉤,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范圍,形成責任到庭與責任到人相結合、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管理機制。五是調研成果轉化及利用機制。建立調研成果評價制度和效率快、層次高的調研成果轉化機制,依據調研成果的表現形式和成果轉化情況對其進行評價,並進一步規范調研成果轉化的方式、程序。
第四、堅持調審合一強化服務審判的職能
審判與調研並重,是我院歷任領導班子的共識和一貫作風,始終強調讓調研為審判工作提供依據,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為法院改革提供思路,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一個統籌」,落實「四項覆蓋」。「一個統籌」——統籌調研和審判工作。深刻認識調研工作與審判工作之間的和諧互動和共生。一方面,圍繞審判中心找准調研的切入點,從司法審判反映的難點切入,從法律適用的困惑點切入,從統計數據的異常點切入,使調研工作更多地貼近審判實踐,更多地貼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多地貼近基層,服務於審判的需要。另一方面,審判工作為調研提供源頭活水,使調研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調研工作本身就是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審判活動全過程,統籌審判與調研,是司法審判活動的特有規律,更是人民司法事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四項覆蓋」即實現調研對個案審理、審判管理、審判指導和審判延伸的全覆蓋。一是調研覆蓋個案審理。可以確保法官在遇到法律難題時,及時根據輕重緩急予以啟動,為案件正確裁判提供智力保障,尤其有助於把好重大、敏感、復雜案件的質量關。二是調研覆蓋審判管理。審判質量效率評估體系是我院進行審判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來,在調研基礎上,我院改進信息反饋方式,將該體系細化、落實到每位承辦法官,定期在全院組織召開案件質量效率講評會,並增加反映審判效果的若干指標,使這一體系真正成為審判工作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調研,我院進一步完善司法統計台賬,實行統計周報、審判工作情況月通報和季度通報制度,變滯後、靜態的司法統計工作為主動、前置的管理手段。三是調研覆蓋審判指導。針對案件審理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制訂執法規范性意見,統一執法尺度,規製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並逐步探索符合中級法院審級的案例指導制度,力求「同案同判」。制訂案件審判、執行各流程環節的規范指引,確保「陽光審判」。四是調研覆蓋審判延伸。將調研的觸角延伸至裁判之外,通過拓展多種調研載體和平台,全面展示我院法官的職業素養和執法水平。

Ⅳ 如何寫課題論證

在課題論證環節,怎麼填寫論證角度:
1.演示主題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為了證明內容的這一部分,我們應當認真仔細地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前人或其他人在這一主題或相關問題上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們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和成就。以現有的搜索結果作為我自己搜索的起點,找出以前搜索的不足之處。確認您自己的創造力,以確定搜索的特徵和突破點。這樣,證明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價值將是切實可行的在論證過程中,我們應該說明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趨勢以及要解決的問題。
(1)理論價值。(研究是對有關理論的提煉和補充xx;研究是實際展示xx;研究是理論XX的豐富)
(2)實用價值。(研究有利於促進XX的發展;研究有利於進行xx;研究有利於XX的轉化;研究有利於XX的變化;等等,等等。頁:1。專業文檔查重、項目查重使用Tocheck。
2.演示主題的主要內容
(1)一般原則:明確的背景和實質性內容
(2)應說明本專題的主要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經驗、調查、比較分析、研究-行動、案頭分析、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
(3)設計實施步驟並演示保障條款
實施階段通常分為第一階段(准備階段):數據收集和啟動問題。為建立組織、研究小組的研究計劃、研究目標、組織和研究研究小組的計劃、完成相關信息的收集、培訓和總結相關人員、收集現有經驗和現行業務做法等。,有必要一一表達它們第二階段(實施階段):研究實施階段標志著相關研究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階段,需要選擇適當的實驗對象,進行具體調查,跟蹤案例和訪談,討論理論,指導和培訓,推廣成功經驗。在實施階段,必須說明搜索內容的時間和層次結構。第三階段(總結階段):總結階段和項目驗收階段的工作應逐一標明,如項目驗收、試驗成果的綜合與評估、項目研究報告的編寫、科學研究成果的推廣等。保證條件的證明主要是對人員、時間、試驗地點和資金的保證,視情況而定。

Ⅵ 法律論證方法,定義是什麼,有幾種急求

法律論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法律論證包括立法論證與司法論證。所謂立法論回證是指在立答法過程中對將要制定的法律條文所進行的論證;司法論證是指在司法過程中根據法律條文判定案件或事實的法律依據和法律責任的論證,它既包含了法律訴訟中的法律論證,又包含了作為法律咨詢服務的法律論證。狹義的法律論證是指在法律訴訟過程中訴訟主體運用證據確定案件事實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法律論證是法律訴訟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論證有三個主體(論證參與者),即控方、辯方和審方。

Ⅶ 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一,課題論證的價值 教育科研課題論證是科研課題選擇必不可少的環節. 課題的論證是有組織地,系統地鑒別研究的價值,分析研究條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評價活動,對保證教育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研究質量等有著重要意義. (一)課題論證是對研究的價值的有效鑒定 課題論證通過對課題研究的問題所涉及的對象,內容的考察,研究的背景分析與他人同類研究的比較等基本環節,清楚地揭示出研究的實踐價值或理論價值. (二)課題論證促進了研究方案的完善 課題論證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同行專家的觀點主張給課題的設計者以極大的啟發;論證會又是一個提意見和建議,對方案評頭品足的過程,從而找出方案的不足;論證過程還對研究條件等作詳細的分析,從而為方案的修改提供了具體依據. (三)課題論證是研究質量的可靠保證 經過論證,不僅研究方案得到了完善,為研究的順利實施奠定扎實基礎.而且,嚴格的論證對研究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測,使整個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確,各項前期工作得到更充分的准備,從而確保研究的質量. 二,課題論證的種類 按照研究階段分類,主要有三類:課題立項論證;課題開題論證;課題結題論證.由於研究階段不同,論證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課題立項論證側重於研究目的,意義是否明確,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否清晰,研究的背景和國內外文獻綜述掌握的情況如何,研究預計有哪些突破,是否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完成本課題研究的條件是否具備等等. 課題開題論證側重於研究方案是否完整而有條理,研究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三者是否匹配,人員安排是否科學合理,時間節點是否清晰,完成研究的條件是否落實等等. 課題結題論證側重於對研究成果的鑒定,是否具備科學性,先進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研究方法,內容和成果之間是否有必然的關系,研究資料是否齊全,研究過程是否清晰等等. 按照論證人分類,也可以分為三類:教育實際工作者論證,教育管理工作者論證和教育理論工作者論證.不同類型的論證人員具有自各的優勢. 教育實際工作者的論證可以為研究者提供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及實踐性,操作性的研究思想和舉措,以保證科研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教育管理工作者論證,可以在思想上,方向上對課題研究的價值取向把關,並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支持. 教育理論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專家有深厚的教育理論素養和豐富的科研經驗,他們的論證是課題論證主要而關鍵的工作,可以求得專家的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撐,可以豐富,完善,修正初選課題的構想和思路,使課題研究具有可行性,創新性,科學性. 三,開題論證的基本要求 課題論證是一項十分嚴肅認真的工作,對論證對象和論證人都有嚴格的要求. 論證對象要認真准備論證材料,詳細介紹課題情況,要虛心聽取論證意見和修改意見,並根據論證結論處理研究方案等. 論證人應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課題進行論證,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論證人還必須是相關問題的研究專家,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四,開題課題的組織和實施 教育科研是一項有序的系統工程,需要很強的計劃性,需要進行嚴密的論證.課題論證一般有論證准備,開題論證,綜合論證等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論證准備 要保證論證的質量,必須認真做好開題論證的各項准備工作.其中主要的是做好課題計劃准備,以交付專家和各級領導以及有關人員論證.在提供課題計劃時,應當針對不同的計劃類別有所側重.如教育調查課題計劃,提供論證的側重點,應放在計劃的客觀性,全面性和發展性上;教育實驗課題計劃,側重點則應放在實驗目的(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操作定義(操作活動的特點),實驗對象(選取,分組),可比性,控制性和重復實驗等問題上. (二)開題論證 開題論證是對課題進行全面評審.通過專家,專管領導和同行研究人員進行全面,系統的研討與審議,作出抉擇,或對課題計劃提出調整與修必的意見,最後批准實施.開題論證一般要從課題實際情況出發,如課題較小,或是個人課題,可通過座談會形式進行,課題主持人向有關同志介紹課題,徵求與會人員的意見.如課題較大,或是集體課題,則必須進行系統論證,可以採取通過課題論證會形式.課題論證會前,研究者必須將課題的目的,目標,內容,研究對象,具備的條件等進行系統整理,提交論證報告.在論證報告中必須提供以下方面的內容: 1.主題目的.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 通過這項研究要達到什麼目的 2.課題的價值.課題的價值是選題的依據,所選課題對解決中小學教育實際問題(包括對本校,本地區的教育工作實際存在的問題)或回答中小學教育理論問題有什麼意義 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會有什麼貢獻 選擇這一課題的依據是什麼 國內外在這一研究中已取得了哪些成果 3.課題研究的條件.這一課題研究涉及哪些客觀條件 是否都能滿足 從研究者自身看是否有足夠的知識,能力,信心 4.方案.方案是否完備 方案中各部分的聯系如何 方案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5.過程分析與結果預測.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有哪些對策 研究結果可能出現哪些情況 是否會帶來不良後果 論證會上,有關專家必須詳細審查論證報告,向研究者提問質疑.但論證會不同於成果鑒定會,更主要的應該是完善方案.在確定研究有明顯價值的前提下,論證雙方應全力討論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修改補充方案. 對於一些重大的課題,一般還要進行綜合評價,作具體的價值分析,可行性論證和效益分析,以確保研究的質量.

Ⅷ 課題論證包括哪些內容

課題論證是對選定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目的在於避免選題中的盲目性。進行這種課題論證,本身也是一種研究,它必須依據翔實的資料,並以齊全的參考文獻和精細的分析來支持自己關於課題的主張。通過課題論證,進一步完善課題方案,創設落實的條件。 課題論證主要回答以下問題:(1) 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2) 本課題研究的迫切性和針對性,具有理論價值的實踐意義(3) 該課題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包括前任及其他人有關演劇的基礎,研究已有的結論及爭論等,繼而說明該課題研究將在哪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4) 本課題理論、實施的依據及限制,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條件(包括人員結構、任務分配、物質設備及經費預算等)及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5) 課題研究策略步驟及成果形勢。

Ⅸ 簡答課題論證的主要步驟

課題論證是對選定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目的在於避免選題中的盲目性。進行這種課題論證,本身也是一種研究,它必須依據翔實的資料,並以齊全的參考文獻和精細的分析來支持自己關於課題的主張。通過課題論證,進一步完善課題方案,創設落實的條件。 課題論證主要回答以下問題:(1) 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2) 本課題研究的迫切性和針對性,具有理論價值的實踐意義(3) 該課題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包括前任及其他人有關演劇的基礎,研究已有的結論及爭論等,繼而說明該課題研究將在哪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4) 本課題理論、實施的依據及限制,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條件(包括人員結構、任務分配、物質設備及經費預算等)及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5) 課題研究策略步驟及成果形勢。 開題報告內容一般包括:(1) 課題名稱(2)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即研究本項目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3) 研究的主要內容(4)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5) 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准備和科研手段等。

Ⅹ 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我們既然已選定了一個課題,我們就必須對這個課題的所有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了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的分析。 課題的論證報告可用於填寫課題的立項申請書或科研論文的開篇、前言部分。一般可以在500字左右即可。下面是一個課題的論證例子: 課題名稱:教學認識論 一、本項目致力於研究和闡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教學論的不可動搖的方法論基礎;教學認識是一種特殊的認識,它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並具體表現出多樣的形式。 二、本項研究對堅持和加強教學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回答現實中提出的新問題,澄清某些模糊思想,推動教學理論建設和教學改革實踐的發展,是必要的、有意義的。 三、教學認識問題,在教育史上一直是教學論的基本問題上。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階級的教育家,都依據各自的一般哲學認識論觀點探討教學中的認識問題。有的自覺、有的不自覺;有的依據了正確的認識論,有的則依據了不正確的認識論。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社會主義學校實踐的發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運用於教學領域,這在哲學發展史上和教學論發展上都是重大的發展和成就。它使馬克思主義一般世界觀具體深入到一個學科領域,也使教學論獲得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是由於這一過程還為時不長,也由於教條主義思想束縛,在運用一般哲學認識論於教學論的過程中,犯簡單化的毛病,主要是用一般代替了特殊,沒有與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導致了教學理論的貧乏和教學實踐的偏差。 為了克服這種簡單化的毛病例,近年來,我國教學理論界提出了許多有關一般哲學認識論和教學論的關系問題,其中有的意見表現出懷疑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作為教學論方法論基礎的傾向。與此同時,十五年代以來,生產和科學技術發生重大革命,一般哲學認識論的研究有了新的發展;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等新興學科的出現;教育心理學獲得新成就;現代化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教學理論和教學改革實踐中的新主張層出不窮;這一切,給教學認識論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也提供了深入研究有關問題的可能性。 教學論今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總結這些重要的新成果,把教學認識論進一步豐富和具體化化,揭示出它的多方面的內容和極其多種多樣的形式,克服簡單化的毛病,澄清一些混亂思想,加強教學論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基礎。 四、課題組成成員及分工(略)。 五、研究步驟及成果形式(略)。 這是由王策三先生主持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劃中的一個研究項目。

熱點內容
刑法專題課件 發布:2024-11-16 22:30:08 瀏覽:487
海商法中的承運人義務 發布:2024-11-16 22:20:05 瀏覽:463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 發布:2024-11-16 22:19:06 瀏覽:331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的 發布:2024-11-16 21:33:30 瀏覽:158
刑訴應當法律援助的對象 發布:2024-11-16 21:25:37 瀏覽:118
2011年社會保險費法 發布:2024-11-16 21:09:42 瀏覽:252
司法局開展民法典贈書儀式 發布:2024-11-16 21:07:53 瀏覽:196
勞動法做六休一 發布:2024-11-16 20:54:10 瀏覽:238
黨內法規的自查報告 發布:2024-11-16 20:29:18 瀏覽:433
安裝空調法律法規 發布:2024-11-16 18:25:45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