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故鄉
1. 為什麼古代的犯人會被發配到邊疆設立這個刑法的意義何在
針對中國古代的法律法規而言,一般犯的罪較輕的犯罪分子接納的全是皮和肉之苦,例如挨板子或是夾手指這類的處決。
再講,中國一直有句俗話稱為安葬。說的便是大家古人針對故鄉的這個情感,由於在古代,除開做生意和當官,非常少有些人會擺脫自個的故鄉,針對故鄉的情意是大家當代人壓根了解不到的,可是發配邊境以後,大部分這一生就不太可能回家了,更不會有哪些安葬的很有可能,因此在古代,發配邊境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比較嚴重的處罰。
2. 法學名家高銘暄:我是怎樣喜歡上刑法學的
作者:高銘暄,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
本文原載於《法學家茶座》第一輯
我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已逾半個世紀,但對我怎樣喜歡上刑法學這門學科,我卻從來沒有形諸文字。
說來話長,童年在故鄉(浙江省玉環縣鮮迭村)上小學時,我就聽人說我的父親在上海做「官」,至於當的什麼官,我並不知道。後來稍稍長大一些,才知道他是在上海特區地方法院當書記官。這件事給自己思想上多多少少打下了一點烙印,覺得自己是「法」門子弟,與「法」字天然有點聯系。當然,那時對什麼是「法」,我一無所知,不過感性上感覺得到: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門,是打官司的地方,打官司就得去法院。以後去溫州讀中學,從初中到高中,親眼看到過法院門口掛的牌子,也看到過不少律師事務所的牌子,報紙上也有一些有關的報道,我的升學志願就形成。我立志將來考大學要報考法律系。
1947年高中畢業時,我按自己的志願去辦,先後報考了南方的三所著名大學即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法律系,有幸都被錄取了。因為那時我的父親在杭州工作,任杭州市地方法院推事(也即法官),我想借父親的一點「光」,將來求職容易一些,同時也想圖個生活方便,就選擇了浙江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就讀。
當時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是李浩培。李先生是被浙大校長竺可楨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系主任崗位上聘任過來的。李先生早年留學英國,是國內著名的國際法專家。說來也巧,我入學後第一學年的刑法總則課就是李先生講授的。據李先生後來講,當時沒有聘請到刑法教授,他就親自上陣,他一輩子也就講過這一次刑法課。李先生的講課分析細致、條理清晰、娓娓動聽,對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本來就對他仰慕,此時就更肅然起敬了。所有的課,我最喜歡聽的是李先生講的刑法課。刑法學的對象明確,體系完整,內容生動,邏輯嚴密,並且所見所聞與實際生活距離非常之近,聽起來毫無枯燥之感。所以聽了李先生講的這門課之後,我就暗地下了決心:好好學習刑法這門課。當時模模糊糊地也意識到將來選擇職業也許就在這一方面呢!
我上了大學之後,父親有一次對我作了明確的表態:「我不管有什麼困難,一定供給你到大學畢業。至於畢業以後,你是出洋留學,還是將來當大學教授,那就看你自己的了。」這段話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首先是激勵我必須很好完成大學學業。這個強烈願望在下述一件事上表現得尤為明顯。1949年5月杭州解放,其後不久浙江大學法學院即被當時的省軍管會文教部撤銷(可能與廢除舊「六法全書」有關吧),對此,李院長和我們廣大同學都表示不能理解,但又無可奈何。同學們紛紛參加當時省里舉辦的人民幹部學校,以便接受短期培訓後去從事革命工作。但我堅持要完成大學學業。既然浙大法學院宣布撤銷,我就在李浩培教授的幫助下,想方設法轉到北京大學法律系繼續就讀。在解放後的北大,我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法律專業教育,其中也聽到了著名刑法學家蔡樞衡教授的刑法課和黃覺非教授的刑事政策課,進一步提高了我對刑法學的興趣。
1950年,新中國第一所新型的正規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宣告成立,該校聘請了大批蘇聯專家任教。這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令我心馳神往。當1951年7月我在北大畢業,法律系領導徵求分配去向志願時,我就毫不猶豫地提出願意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刑法研究生。法律系領導經過研究滿足了我的志願。這樣,從1951年8月起我就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了刑法研究生。在兩年研究生學習期間,我先後接受貝斯特洛娃、達馬亨、尼可拉耶夫、柯爾金四位前蘇聯專家的專業教育,對刑法學有了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的興趣也越來越濃。這就為我的專業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一再沉思,我已與刑法學結下不解之緣,今後我恐怕只有吃刑法學這碗「飯」了。果不其然,研究生畢業之後,我就被留校任教,而且一干就是50年。我已由一名青年變成老者,如今還在「老驥伏櫪」。
回顧我走過的路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父親的叮嚀激勵我完成大學學業,我沒有辜負他的遺願;二是李浩培教授的講課使我對刑法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決定了我的人生走向;三是三所大學(浙大、北大、人大)的教育奠定了我的專業基礎,使我對母校哺育之恩永誌不忘。就我自己來說,我只是有股傻勁而已,認准了刑法學,就執著地追求,專業思想自始至終沒有動搖,既不想當官,也不想經商,就想做一名合格的教授。平凡如此者,也就沒有資格再羅嗦什麼了。
3. 晉國的政治
晉的國都見諸於史的先後有唐、翼、絳、新絳等名字。唐叔虞受封時的都城在唐。春秋史籍《左傳》最早記載的晉都是翼。翼、絳之間的關系存在一定爭議,根據考古報告,唐和翼可能是一座城市,但翼、絳也可能只是一個城市的不同名稱。《西周封考國疑》則認為國都自唐叔虞始封到晉侯緡時一直在翼,晉獻公時才遷都絳。晉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景公遷都於絳山之北汾河、澮河會合處的新田,稱之為新絳,這也是晉國最後的都城。
曲沃也是晉國重要的城市,在晉國分裂時期是曲沃侯的都城,曲沃代晉後,武公在當地建造宗廟,做為祭祀歷任國君的地方。 主條目:宗法
宗法制度是周朝封建制的基礎。宗法規定,國君的繼承者必須是嫡長子,其餘的兒子都稱為別子。別子要另立宗族,並做為宗族的始祖。別子的宗族也是由嫡長子繼承,稱之為大宗,其餘的兒子要新立為小宗。大宗歷代都以最初分出的別子為祖,稱之為「百世不遷之宗」,而小宗則每過五世就要和大宗脫離,這即是「五世則遷之宗」。春秋以後,晉國經過曲沃代晉與獻公時的盡除公族和驪姬之亂後,破壞了傳統的宗法制度,使得宗法制在晉國無法完全貫徹。武公以後的國君只尊始祖唐叔虞為祖,武公為宗,而唐叔至武公之間的各代君主都不再接受祭祀。獻公以後,嫡長子繼承製度也有所松動。惠公、文公、成公、悼公都是以庶子的身份繼位,由於宗法約束力的下降,令禮的影響也有所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法制。 【參考條目:五軍、晉國六卿】
晉文公以前的官職有司徒、司空、司馬、太師、太傅。司徒在西周時為執政,後為因晉厘侯名為司徒,為避諱便被廢置。司空為掌管軍法的官員,司空則主要管理軍營和後勤。晉文公以後,晉國實行的是軍政合一的制度,文公時設卿,卿又稱將軍,他既是文職,也是三軍的長官。六卿也稱六正或六將軍,其中中軍長官為眾卿之長,稱為正卿、中軍將或者元帥。
卿之下的官職又通稱大夫,大夫不僅是官職,同樣也是爵位。大夫也分上、中、下三種。並可以其司職而存在其他名稱。司空在西周本屬三公之一,卿制出現後,反倒成為了卿的手下,成為專司製造和刑法的大夫。晉國的司空多由世掌刑法的士氏擔任。
在教育方面,國君會委派一個大夫為太子的老師,稱之為傅,或太傅、太師、師保等。如晉平公為太子時,悼公以叔向為傅。成公得位後,將卿大夫的子弟列為公族,並設置公族大夫進行管理。在地方行政區劃方面,晉國實行邑、縣兩種形式,其長官通稱邑大夫、或縣大夫。
晉國執掌刑法的大夫又稱士、理或司寇。六卿中的士氏(後稱范氏)也是以職務為氏。晉國的司寇士氏是世掌刑律的家族,原本是為在王室任職,西周末期因內亂而逃至晉國為官。由於晉在春秋時為諸侯盟主,司寇也會常為諸侯判案,有時連王室也會請士氏幫忙。
管理宗族事務與典籍的大夫一般叫做祝、宗、卜、史等。祝主要為祈福和禳災。宗也稱宗人,主要是管理國君的卿大夫的家庭事務。史則為記事書言,也兼觀察天象和整理宗族資料。史官中還有一個分支,稱為卜,是專事占卜一事。而專門管理和整理收藏典籍的史官又叫做籍。
在古代,宴請賓客或進行祭祀活動中總少不了音樂,晉國司職音職的大夫稱之為「師」。而外交方面的人才,又通稱「行李」或「行人」,因為重要的會盟和朝聘活動都是由國君或卿大夫親自參加,故而行人主要是處理一般性質的外交活動。
根據周制,諸侯的親衛軍稱做「公乘」和「公行」。其主管呼為「七輿大夫」,春秋後期,由於國君勢衰,七輿大夫遂不見於史。 主條目:井田制
按周朝的封建制原則,晉國將土地劃分成若干份邑和縣分給公室和各級貴族。這些封地又會分為兩部分,一半是為公田,由擁有者派出人員經營;另一半則由庶民耕種,稱之為私田或份地。從春秋後期開始,由於社會的變革,大量的公田都無人耕種,傳統的制度便逐漸被改變。擁有土地的卿大夫們一反原本單一的畝制,紛紛自行規定畝制,將公田分給普通人民,再依私田的方式收稅,這也是春秋戰國之交的一大變革。 由於晉國的宗法制度影響不強,所以變得格外重視法制,晉位於夏虛,常引用夏書來判案。晉也是成文法產生的故鄉。
文公四年(前633年),文公作「執秩之法」,這是第一步變革。襄公去世後,大權落於趙氏之手,執政的趙盾將文公所作的法制修改為「趙宣子之法」,其目的是為保持私家的利益。景公時期,景公不滿趙氏專權,特命士會到王室學習周禮,回國後,依周禮制定了「范武子之法」,這部法律旨在加公室而抵制卿族勢力。不久,景公就依這部法律誅趙氏。悼公時期,為表示友好,令士渥濁修改范武子之法,以緩和公室和卿族的關系。這五部法律內容都十分龐雜,類似於今天的憲法。
春秋後期,晉的卿族十分強橫,在消滅欒氏後,六卿執政的局面已經形成。為了保持自身的權益,和打壓公室。執政正卿范宣子將刑法從總法用分出,單獨而成「范宣子刑書」,這部法律廢除了貴族特權。起初,這部刑法只是私藏於府,並沒有公開。待到四十年後的頃公十三年(前513年),六卿家族已經不能相容,趙鞅和荀寅才首次於大鼎上刻上這部刑書。 【參考條目:秦晉之好】
晉為姬姓國,是黃帝的後裔,有和姜姓通婚的傳統。晉的始封君唐叔虞的母親邑姜便是姜太公呂尚的女兒,後代國君也常與姜姓女子為妻。文侯的母親和夫人都出於姜姓;武公的妾為齊姜,獻公繼位後又娶她為妻並生穆姬和太子申生;文公流亡齊國後,齊桓公將女兒嫁給他;後期的平公也多次娶齊女。
因地處北方,其境和戎狄連接。從獻公即位後打破了「同姓不婚」的規則,先娶同姓賈國女子,後又娶唐叔虞流落在狄人部落的後代所出的狐氏女子,生文公;平公在位期間,其宮中就有四名姬姓女子。不僅於此,晉國還大量和狄人通婚,獻公所娶的大戎狐姬和驪姬都是姬姓戎女;之後的國君和卿大夫也常與戎人通婚。
秦穆公為與中原友好,向晉獻公求婚,晉獻公就把大女兒嫁給了他。驪姬之亂後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幫助,做了晉國國君。但是不久夷吾就與秦國失和,發兵攻打秦國,終遭慘敗,還叫兒子公子圉到秦國做人質,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後來公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國滅亡,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別人,跑回晉國。秦穆公立即決定要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過來,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上了晉君,成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因此秦晉之好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國家之間的聯合。
4. 周代文化具體有哪些
西周 西周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西周享國近三百年,這一時期創造的文化亦是燦爛多姿。
文化方面的成就
第一、「五行」與《周易》。
西周末年就已出現了對「五行」的認識。《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並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認為「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牆;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意思是指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金曰從革」,是指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牆」,是指土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西周時期的人們基於這種認識,把宇宙間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
此外,儒家經典五經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時出現的,其內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氣象、歷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武術、煉丹、養生、哲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民俗、心理、倫理、軍事、宗教、卜筮、堪輿等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構成的,每卦有卦辭,每爻有爻辭。卦辭與爻辭是經文,稱為《易經》,後人對卦辭和爻辭進行說明、解釋,甚至加以發揮,這些文字叫做傳文,稱為《易傳》。現存的《周易》十卷,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
據《史記·周本紀》說:西伯被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原來西伯侯在獄中彈琴之餘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內含天地造化之妙、陰陽不測之機。因六十四卦為周文王(西伯)所推演,故名《周易》。周易就是後天易學。《史記正義》解釋說:《乾鑿度》雲:「垂黃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易正義》雲:「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因此,文王益卦是一種較早的記載。
司馬遷曾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 《說文解字》易部解說道:「日月為易,象,陰陽也。」八卦由陰爻和陽爻組成,「易」字由上日下月組成象,其象也是陰陽。日為陽,月為陰,是以陰陽的消長、盛衰、變化來闡明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之理。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都是如此。
《周易》內容豐富切如此,是人們了解宇宙、世界的一個通道。是故深得孔子喜愛,孔子為讀它竟然三次磨斷了扎書簡的繩子。「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就是這么來的。中國儒家的經典是四書五經,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是《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可見儒家對它的看重。
此外,《周易》還是中國傳統醫學之源,二者之間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在其著作《醫易義》中所說:「《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醫不可無賜,《易》不可無醫」。
《周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彌久而不衰。
第二、文字與文學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金文的文字內容比甲骨文更豐富。從殷商器上的一兩字到西周春秋器上的數百字,記錄了祭典訓誥、征伐功勛、賞賜策命、盟契誓約、婚嫁家用等史事。跟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其形式要求庄嚴,穩重,端肅,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禮於器」的禮儀文化的特點。
較長篇幅的西周金文的代表是陝西岐山出土的有近五百字的毛公鼎,記述了關於西周的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陝西臨潼出土的記述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通過這些文字,更加豐富了後人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今人容庚《金文編》 收錄了二十世紀五十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三千單字。此後數十年間中國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西周金文形體演變的主要趨勢是線條化。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和「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復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第三、禮樂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朝饗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出詳細規定的時代,這就是所謂「制定禮樂」。周代的禮樂制度有兩條基本內容,一是規定等級,二是規定伴隨禮的樂舞基本是雅樂。
周代禮樂制,等級森嚴,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所用樂器也不同。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 ;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鍾,舞《咸池》」 ;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 兩君相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來訪使臣用小雅《鹿鳴》、《四度》、《皇皇者華》。又如天子祭祖用的《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
在周雅樂中,器樂、舞蹈、歌唱往往分別進行,並不完全合在一起,舞蹈由與笛相似的管和歌唱配合,歌唱由彈奏樂器瑟或簧管樂器笙伴奏,器樂即所謂「金奏」,是鍾、鼓、磬的合奏。「金奏」規格很高,只有天子、諸侯可用。大夫和士只能單單用鼓。鍾和磬以其宏大的音量和特有的音色交織成肅穆庄麗的音響,加上鼓的配合,確實能造成天子、諸侯「至尊至高」、「威嚴」無比的功效。當時可以看到「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采風制度。即通過收集民歌,來觀察風俗和民情,因此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時經孔子刪定,匯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可以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
西周所用雅樂的歌唱部分均屬於《詩經》中的《周頌》、《大雅》和《小雅》。而《國風》中只有《周南》、《召南》在西周後期用於等級較低的「禮」。清代學者方玉潤在分析《周南·芣苡》一詩時對詩所表現的情形進行了想像性的描述:「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曠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 今天,我們只能從文字中去品察其中的節奏和韻律。
周代還興辦了音樂機構「大司樂」,在音樂方面系統的訓練貴族子弟。《周禮·春官·大司樂》中記載了大司樂教授樂舞的具體內容: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以《六樂》防民之情,而教以和。」 說明《周禮·地宮·大司徒》已注意到音樂對人情志的影響。
《周禮·春官·大司樂》中提到的《大武》,是西周很著名的樂舞,它表現的是周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據《禮記·樂記》記載,《大武》具有很大的規模,它在春秋時期的演出有六段,有歌唱,有樂隊伴奏。它有著結構完整的曲式,在藝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
西周時的樂器有數十種之多,僅一部《詩經》中,就出現了二十九種樂器。不僅有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還有彈弦樂器。根據材料的不同,當時的樂器可分為八類,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史書稱為「八音」 。另外,被史書稱為「鍾鼓之樂」的大型管弦樂隊也在西周時興起,這種樂隊的主要樂器是編鍾和建鼓。這時的編鍾以由先前的三隻發展而為五隻、八隻。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的柞鍾,總音域已有三個八度,並基本按羽、宮、角、征、羽、宮的次序排列。
在周代,十二律的理論已經確立。五聲階名(宮、商、角、征、羽)也已經確立。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就是以宮音的弦長為基礎,增加三分之一(益一),就得到宮音下方的純四度征音;征音的弦長減去三分之一(損一),就得到征音上方的純五度商音;以次繼續推算就得到五聲音階各音的弦長。按照此法算全八度內十二個半音(十二律)的弦長,就構成了「三分損益律制」。這種律制由於是以自然的五度音程相生而成,每一次相生而成的音均較十二平均律的五度微高,這樣相生十二次得不到始發律的高八度音,造成所謂「黃鍾不能還原」,給旋宮轉調造成不便。但這種充分體現單音音樂旋律美感的律制一直延續至今。
第四、服飾
中國服飾制度,在周代逐步完善,帝王、諸侯、貴族都依照場合與身份穿著服飾。
周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冕服是男服服飾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主要在祭典中穿著,比如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祭祀山川、社稷等,是主要的祭服。但是天子受諸侯朝覲、大婚親迎時也要穿冕服,其服飾主要由冠、衣、裳、蔽膝、革帶、大帶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飾,周代共有九章花紋,即龍、山、華蟲、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隆重性僅次於冕服的是弁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的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古代凡是禮服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但有一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被稱為「深衣」。
女服也是與「禮」相合。《周禮·天官》中記載道:「內司服掌王後之六服,禕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祿衣、素紗。辨外內命婦之服,鞠衣、展衣、祿衣、素紗。」王後跟從天子祭先王的祭服是「禕衣」。王後跟從天子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的祭服是「揄狄」,是青色衣,畫揄狄紋十二章紋,揄狄羽色亦為五采。王後跟從天子祭群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的祭服是「闕狄」,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狄紋。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是「鞠衣」,也是諸候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王後禮見王及宴請賓客的禮服是「展衣」,也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王後燕居時的常服是「祿衣」,也是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素紗」主要是襯在六服的面,這樣可以顯示出六服的色彩。
可以說,古代的服飾制度與人們的社會禮教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具有裝飾的意義,而且還是當時人們身分和言行舉止的標志。
科技方面的成就
第一、天文學
西周時,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二十八個星座作為標志,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天文學家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早晚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所記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七百七十六年九月六日。這是中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跡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地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第二、地理學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應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制地圖。《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制已經相當發達。
第三、醫學
西周時,專門的醫學書籍還沒有出現,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多散見於《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山海經》等當時的文獻之中。同商朝相比,此時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已有了明顯的進步,對於熱病、昏迷、浮腫、逆產和不孕等疾病已經可以認識,並有了固定的病名。比如《詩經》中就記載了古代一些疾病的病名和癥候,如:瘨(癲狂)、閔(傷癰)、狂(疑)、首疾(頭痛)、噎(氣息不利)、疚(心憂憊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懷孕)、瞽(盲人)等。《山海經》、《周禮》等也分別記載了多種疾病的名稱和內容,如腫瘍、潰瘍、金瘍、瘧疾、疥、癉疽、足腫病、佝僂病、禿頭、胼脅等。
對疾病的診斷,《周禮·天官》是這樣記載的:「以五氣、五聲、五色視其生死,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藏之動。」。
在治療方面,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後葯」的治療主張,即先用食療,再用葯治。同時還提出飲食要與四時季節的變化相適應。周代甚至出現了專管王室膳食的官職「棗食醫」,這說明當時關於飲食療法的經驗已有相當的積累。
此外,針灸、按摩、導引等各種治療方法在這個時期也已有所應用。
雖然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迄今並未發現關於葯物的明確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魚來散瘀血和用棗治瘧疾的記載。到了西周、春秋時期,葯物品種增加,人們的用葯經驗也日益豐富。很多文獻中都有關於葯物的記載。如《周禮·天官》中記述了初步對葯物分類的「五葯」;記述了對外用腐蝕葯膽礬、丹砂、雄黃、礐石、磁石這「五毒」的煉制過程。再比如《詩經》中也記載了大量的動植物,雖然沒有明確指明這些動植物的葯用作用,但是許多都是後世所使用的葯物,如芣苢(車前)、藚(澤瀉)、葛(葛根)、薇(白薇)、芩(黃芩)、虻(貝母)、荑(白茅)、壺(葫蘆)、木瓜、棗等。《詩經》中對一些植物的採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記載。
西周時期的人們還認識到,季節氣候的變化與人體健康有一定的關系。當時傳染病被稱為癘疾。《周禮·天官·疾醫》中記載了四時的常見病、多發病:「四時皆有癘疾,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
周代起專職醫生開始出現,並且有了最初的醫學分科。當時的宮廷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科,各有其編制和職責范圍。食醫負責王室的飲食與配膳;疾醫職責是負責百姓疾病的治療;瘍醫相當於今天的外、傷科醫生;獸醫主要負責動物疾病的治療。
周朝還設立了較為完備的醫療制度,其系統是:醫師一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醫師是「眾醫之長」,掌管國家的醫葯政令,負責王室和邦內疾病和瘟疫的預防和治療;士是治病的醫生;府掌管葯物、醫療器具和會計事務等;史負責文書和醫案,徒專供驅使並看護病人。周朝還設有完整的醫療考核制度和考核標准。據《周禮》記載:「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也就是說,每到年終,醫師們的級別和俸祿要根據他們的醫療成績的優劣來決定。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病歷記錄和死亡報告制度。也就是可以根據病人不同的患病情況進行分別處理,並對其治病過程全程記錄。對於死亡者,還要作出死亡原因的報告,呈送醫師,作為評定級別的依據。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夏商時期,人們已有洗臉、洗手、洗腳的習慣。到了西周,人們對飲食衛生更加重視。人們「凡用禽獸,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魚),膳膏臊(豕膏);秋行犢麛,膳膏腥(雞膏);冬行鱻羽,膳膏膻(羊脂)。」 人們還意識到人的飲食口味必須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變換,《食醫》中記載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
另外,從已經挖掘出來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關於牛欄、豬圈和室內除蟲的記載,這說明殷商時期的人們已開始注意環境衛生,並實行了人畜分離。到了周代,人們使用了如抹牆、堵洞、葯熏、灑灰、掃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滅水中病蟲害的方法,對此,《周禮》、《易禮》、《詩經》中都有相關記載。
第四、數學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周髀算經》 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來的。
第五、生活設施
相傳黃帝時代已有水井,夏代則有「伯益作井」的傳說。早期的水井都是土井,即穿地而鑿。到了商周時期,人們逐漸發明了井裙、井蓋、井亭等設施。根據出土的殷墟遺址,發現當時已經有了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的遺址中也發現了比商代更為先進的地下水道。
此外,對於如何防暑降溫,周代較之商朝有了新的發展。夏商時代,人們一般冬季貯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到了周代,人們普遍在夏季用冰來調節溫度,達到「癘疾不降」的目的,而且還設有專門分管用冰的官職「凌人」。《詩經》、《周禮》中都有藏冰的記載,考古挖掘中也曾發現這一時期修建的冰窖和貯存食物的冷藏井。
5. 《荀子·禮論》首段的譯文!!!
原文:禮起於何也?
翻譯:禮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呢?
原文: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
翻譯:回答說:人生本來就有慾望;如果想要什麼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沒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沒有個標准限度,就不能不發生爭奪;一發生爭奪就會有禍亂,一有禍亂就會陷入困境。
原文: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
翻譯:古代的聖王厭惡那禍亂,所以制定了禮義來確定人們的名分,以此來調養人們的慾望、滿足人們的要求,使人們的慾望決不會由於物資的原因而得不到滿足,物資決不 會因為人們的慾望而枯竭,使物資和慾望兩者在互相制約中增長。這就是禮的起源。
賞析
《禮論》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它系統論述「禮」的起源、內容和作用。文章以「性惡論」為基礎,認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會產生爭奪和混亂。制定禮義調節人的慾望,避免紛爭,保持安定。禮有「養」和「別」,「養」即「養人之欲,給人之求」,滿足人的物質慾望和需求,「別」即「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兩者相互依存。
文章詳細分析禮的內容,重點論述喪祭之禮,提出「隆禮」的觀點,指出禮是治國的根本,是「人道之極」,「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
6. 司馬遷與史記的詳細內容
司馬遷
(前145—前90)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於公元前90年,55歲終。
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採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歷》,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歷》,新歷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
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歷代傳頌。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一、繼父志,任史官
司馬遷,宇子長,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於龍門山下(在今天的陝西省韓城縣)。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繼承父親司馬談的遺志,當上了太史令,開始從皇家藏書館中整理選錄歷史典籍。司馬遷的祖先並不十分顯要,其家族世代掌管太史的官職。但是司馬遷和他的父親都以此為榮,在他們的心目中,修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他們為此奉獻了自己一生的精力。
司馬談一直准備寫一部貫通古今的史書。在父親的直接教導下,司馬遷十歲時便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他又跟著董仲舒學習《春秋》,跟孔安國學習《尚書》。司馬遷學習刻苦,進步非常快,極有鑽研精神。
司馬遷的父親病危時,拉著兒子的手,流著眼淚對他說:"......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著做太史,千萬不要忘記我一生希望寫出一部通史的願望。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不要忘記啊!"這一番諄諄囑托極大地震動了司馬遷,他看到了父親作為一名史學家難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也知道父親將自己畢生未竟的事業寄託在自己的身上。司馬遷低著頭,流著淚,悲痛而堅定地應允道:"兒子我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我一定完成您的志願。"
司馬遷做了太史令以後,就有了閱讀外面看不到的書籍和重要資料的機會。這為他以後著史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可是,資料整理工作非常繁復。由於當時的那些藏書和國家檔案都雜亂無序,連一個可以查考的目錄也沒有,司馬遷必須從一大堆的木簡和絹書中找線索,去整理和考證史料。司馬遷幾年如一日,絞盡腦汁,費盡心血,幾乎天天都埋著頭整理和考證史料。
司馬遷一直記得父親的遺志,他決心效法孔子編纂《春秋》,寫出一部同樣能永垂不朽的史著。公元前104年,司馬遷在主持歷法修改工作的同時,正式動手寫他的偉大著作史記
二、直言受宮刑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廣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於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斗,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憤怒萬分,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贊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范。司馬遷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他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意思似乎是二師將軍李廣利沒有盡到他的責任。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司馬遷在獄中反復不停地問自己"這是我的罪嗎?這是我的罪嗎?我一個做臣子的,就不能發表點意見?"不久,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官小家貧,當然拿不出這么多錢贖罪。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後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司馬遷頓時覺得自己渾身充滿了力氣,他毅然選擇了腐刑。面對最殘酷的刑罰,司馬遷痛苦到了極點,但他此時沒有怨恨,也沒有害怕。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記寫完,"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
三、 發憤著 史記
司馬遷從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為太史令後開始閱讀、整理史料,准備寫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共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
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 "書",共五個部分,約五十二萬六千多宇。
1、力求真實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復作了核對。司馬遷早在二十歲時,便離開首都長安遍踏名山大川,實地考察歷史遺跡,了解到許多歷史人物的遺聞鐵事以及許多地方的民情風俗和經濟生活,開擴了眼界,擴大了胸襟。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司馬遷要堅持"實錄"精神,就必須面對現實、記錄現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忌諱"的問題。可是他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從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貴族,到將相大臣,再到地方長官等等,司馬遷當然不會抹殺他們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們的腐朽、丑惡以及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尤其揭露了漢代統治階級的罪惡。他雖是漢武帝的臣子,但對於他的過失,司馬遷絲毫沒有加以隱瞞,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祖、祈求神仙活動的虛妄。在《封禪書》中,他把漢 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葯的荒謬無聊行為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司馬遷想為封建統治者提供歷史的借鑒作用,反映的是真實的歷史,這是非常可貴的。本著實錄的精神,司馬遷在選取人物時,並不是根據其官職或社會地位,而是以其實際行為表現為標准。比如,他寫了許多諸如游俠、商人、醫生、倡優等下層人物的傳記。在司馬遷心目中,這些人都有可取之處。司馬遷首創了以人載事,始終敘述一個人生平事跡的寫法。著重寫其"為人",並注意其"為人"的復雜性,是司馬遷的筆法。他在作傳時,把自己的看法寓於客觀的事實敘述之中,來表示自己對人物的愛憎態度。比如項羽這個人物,司馬遷同情他,以非常飽滿的熱情來寫這位失敗英雄。他既稱贊項羽的驍勇,又對他的胸無大志、殘暴自恃作出批評。可是,在《項羽本紀》中,司馬遷並沒有發議論,但是他對項羽的愛憎態度卻於敘事之中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這便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即真實性和傾向性的統一。
2、愛憎分明
司馬遷愛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記當中表現得非常充分。他高度評價了秦末農民大起義。陳涉出身貧農,是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可司馬遷卻將他和諸侯並列,放在"世家"當中來敘述。對於一個封建史學家來說,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將陳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湯和周武王相提並論,同時明確地指出,只要封建帝王暴虐無道,人民就有權利起來推翻他。陳涉領導的這支農民軍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卻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秦末農民戰爭,最後終於推翻了秦朝的無道統治。對陳涉首先起義、推翻秦朝的歷史功績,司烏遷是完全持肯定態度的。
對於歷史上許多忠於祖國、熱愛人民的英雄人物,司馬遷也大加贊賞。他當年游歷時,曾到過湖南長沙北面的汨羅江,並在江畔憑吊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次憑吊極大地影響了司馬遷,他的心靈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詩篇和一生的遭遇。在給屈原作傳時,他認為屈原可以同日月爭輝,並憤怒地譴責了楚國貴族統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惡行徑。當年,司馬遷還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對舜的事跡作了實地考查。後來在寫史記時,他便把舜的事情寫在《五帝本紀》里,贊揚他憂國憂民的高貴品質。司馬遷也非常推崇"完璧歸趙"和"將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藺相如和廉頗,對他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贊賞。
在史記中,司馬遷還歌頌了那些為了反抗強暴,置自身性命於不顧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難、見義勇為的游俠。比如"鳳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隻身刺秦王,最終血濺秦廷。司馬遷對這些人物進行大膽的歌頌,實際上便是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賞人民反抗強暴的願望。司馬遷對名醫扁鵲、諄於意等有益於人民的人,用很長的篇幅記錄了他們的生動事跡和醫學理論。這些人在當時都沒有社會地位,可在司馬遷的心目中,他們遠比某些王侯將相高貴。
對封建統治者的丑惡面貌,司馬遷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無情地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比如《酷吏列傳》一共為十個殘暴冷酷的官吏作傳,其中漢武帝的臣子就有九人。漢武帝當時重用張湯,而"湯為人多詐,舞智以御人。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王屬交私"。所謂"乾沒",即空手得到的意思。這里描寫的是張湯為小吏時好用計謀以制服人的情況。張湯得勢後,與趙禹一起制定了各種殘的法令,其中有一條叫"腹誹之法",即不管有罪與否,只要被指控為對朝廷心存不滿,就可以據此治罪。張湯不僅善於巧立法令名目,而且還會迎合漢武帝的心意去處置"犯人"。在他的主持下,往往一個案件會使無數人家受到牽連,以致殺人如麻,視人命如草芥。這些人的罪惡活動都被司馬遷記錄了下來,他便是通過這些對漢武帝時期專制統治的殘酷和黑暗加以暴露和控訴的。
司馬遷的進步歷史觀和敢於揭露帝王過失的大膽作風值得肯定。對於歷史的演進過程,他的思想也比較完整。他在給予歷史正確的評價後,又充分肯定了歷史是不斷發展進化的這一結論。
3、史家絕唱
魯迅先生曾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說,作為一部規模宏大、體制完備的中國通史的史記,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
在司馬遷的筆下,篇幅不多的文字就能非常生動地刻畫出一個歷史事件或一個歷史人物。例如,對《田單列傳》中田單防守即墨城的描寫。田單用了六條妙計大勝燕國,使齊國得以恢復。"火牛陣"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計策。晚上,田單將紫紅色的帶有龍紋的布帛披在一千多頭大牛身上,又在其角上綁上鋒利的刀劍,用油浸透它們的尾巴,再用火點著。於是,一千多頭牛帶著熊熊火焰,像怪獸一樣沖進了燕兵的陣地。而齊國士兵也拿著武器沖向了敵人,還有一些人敲鑼打鼓,高聲喊叫,以壯聲勢。摸不著頭腦的燕兵嚇得爭相而逃,結果被殺得丟盔棄甲,燕兵的屍體遍布於戰場上,齊國大獲全勝。司馬遷雖著墨不多,可"火牛陣"就如一幅圖畫一般出現於讀者的腦海中。
司馬遷還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他對西楚霸王項羽的描寫非常精彩。巨鹿戰役中,項羽率領大軍渡河,然後沉掉所有的船隻,並下令只允許帶三天的糧食,這便形象而又具體地刻畫了項羽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的決心和氣概。項羽的軍隊一個抵十個,消滅了數量上遠遠超過自己的秦軍,在推翻強秦統治的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項羽在戰斗結束之後,召見各路將領,當他們進入項羽的轅門時,沒有一個人敢抬起頭走路。這是對項羽威風的描寫。對項羽被圍的場景,司馬遷描繪得更是感人。項羽慷慨而歌:"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司馬遷通過這歌聲,完全刻畫出了這位英雄在失敗以後時慷慨悲壯,而又無力挽回失敗命運的復雜心情。接下來,司馬遷又對項羽突圍後,在東城決戰時的勇猛作了描繪。當時項羽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當幾千名追兵迫近時,項羽圓睜雙目,怒喝一聲,把漢軍嚇得後退了好幾里。看到這樣的描寫,不禁使人覺得這位失敗的英雄似乎就在眼前。
再如,司馬遷描寫漢高祖入關時與民眾約法三章,充分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風度。而漢高祖也具有好謾罵的流氓習氣和隨機應變的性格。有一回,韓信給漢高祖寫信,要求封自己為假齊王。漢高祖非常生氣,剛想發作,張良卻在一旁暗示他別發作,他立即轉過口風說:"大丈夫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呢?"這里用字也不多,卻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漢高祖善於隨機應變和玩弄權術的性格。
司馬遷在書中的敘述語言非常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他廣泛採用口頭流傳的諺語、成語、歌謠,而且不迴避方言土語。他的語言是一種接近口語的"方言",通常敘述和人物對話和諧一致,雖明快但含蓄,話外有音,值得玩味;繁復而簡潔,不拘一格,各得其所,一般都為人物特徵的描寫服務。他刻畫人物說話口吻的描寫最令人玩味,充分表現了人物的精神態度。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還常常適當地強調、誇張。比如,《高祖本紀》:"(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這一段漢高祖讓帝位的話,是直接模擬當時的口語,生動形象地反映了漢高祖惺惺作態的樣子,讀完不禁覺得漢高祖說話的情景就在眼前似的。再者,司馬遷使用古史資料時,一般以當時通用語翻譯古語。如《五帝本紀》寫堯舜的事跡,取材於今文《尚書·堯典》,把書中的"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允厘百工,庶績咸熙"等語,翻譯為"百姓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信傷百官,眾功皆興"等,譯文與原文相比較,就會發現更容易讀懂。史記的人物傳記之所以這么出色,是與司馬遷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分不開的。
一個人在遭到無辜的迫害以後,通常有兩種選擇: 要麼悲觀消沉,要麼發憤圖強。而司馬遷選擇了後一條路。他秉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將自己心中所有的"憤"全部傾注到史記的創作中去。司馬遷獨創了中國歷史著作的紀傳體裁,開創了史學方法上全新的體例。司馬遷以個人傳、紀為形式,以社會為中心記載歷史,為後人展示了一部規模宏大的社會變遷史。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文學上,司馬遷都取得了光輝的成就。
他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崇高的人格將永遠閃耀著不朽的光芒。
古史雜識之 不可鄙薄司馬遷
葛劍雄先生《貨殖何罪》(《讀書》一九九六年第九期)縱橫恣肆,古今事例信手點化,可謂文理俱佳,令人獲益匪淺。但說「深感太史公的遠見卓識,不僅在一般學者之上,也比當代某些史家高明」,很有模擬不當的意味。司馬遷何止比現在某些史家高明。關於為史一道,司馬遷無人可及大概已是古今共識。再往寬泛處看,司馬遷身後還沒有任何學人能在對歷史、社會、人事諸多方面的綜合把握上可與之比肩,這恐怕也不算妄言
司馬遷說過:「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詔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太史公自序》)司馬遷向來將其著述之舉視為同《春秋》等量齊觀的事業,這一點應該說也做到了。恕筆者孤陋,似乎還沒看到什麼人對司馬遷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的自許說三道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遷應該算是完成了聖人般的事業。既然司馬遷功同《春秋》,他是否享有過哪怕片刻,如同孔聖人般的社會崇敬呢?答案是,從來沒有。於是,司馬遷又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沉重的命題:為何寫出過「聖人級」專著的作者,得不到聖人級的待遇?之所以要這樣說,是因為葛先生的上述句式,絕不會轉換成「才深感孔夫子的遠見卓識……也比當代的某些……高明」。而且從古至今,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轉換句式。
其實,司馬遷留下的這個命題,他自己已先行破解過,他說:「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自古而恥之。」(《報任安書》)原來大質已虧的刑餘之人已失去了受人尊敬的資格。所以,司馬遷又說:「雖累百世,垢彌甚耳。」看來司馬遷椎心疾首還不僅僅是因為塵世間的屈辱以腐刑為最,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創,其人其書再也不會被後人視為聖人聖物。果不其然,不僅後世學人每每發出「史遷不察」之類的詞句,即使高明如葛先生者,也不自覺地將他所不值之人以司馬遷這桿大秤掂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馬遷的偉大不僅在於能打理前史,也在於其能預見其身後之事。當人們為司馬遷驚天地泣鬼神般的文思欷噓不已的同時,又免不了墮入其生前已存在、身後仍延綿不去的世俗觀念中去,從而不會以虔誠的崇敬面對司馬遷。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司馬遷已先行預見了兩千年之後的世態,但也無法料定自己的命運。或許會有人說,司馬遷受宮刑是咎由自取。這種認識無疑是指責司馬遷燒糊過洗腳水,完全是厚顏無恥地替統治者的殘暴張目。且不說司馬遷受刑時李陵降否不明,即使坐實,兩國交兵,叛來降去,在漢代也是尋常之事,至少在司馬遷時代還不是當局用以定罪的名目。在《衛將軍驃騎列傳》里就記有一個趙破奴,曾被匈奴俘去十年,未聞失侯奪爵。所以對司馬遷的受刑原由還應當遵從他本人的說法,即「上以為仆沮貳師」,也就是蒙受了莫須有的腹誹罪。因此,可以斷言,兩千年前司馬遷蒙受的冤屈,是.的罪過。
當然,葛先生絲毫沒有認為司馬遷是罪有應得。這可以從文章處處表現出來的對.統治的厭惡及對司馬遷的崇敬之情上得出結論。但葛先生的無意識還是受了世俗觀念的影響,以至於他把自己不以為然的人和現象與司馬遷扯到了一起。須知,不論對什麼人來說,只要能與司馬遷放在一處較高下,都是一種抬舉,而不是相反。另外,有關貨殖問題,胡適先生曾有過與葛先生類似的結論,這就是所謂的英雄所見略同。
史記
《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作者與成書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視天人之間關系的演變,從而了解 「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動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司馬遷為了繼承其父司馬談編訂史書的遺志,完成撰述《史記》的宏願。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周末曾為鐵官,秦惠王滅蜀的大將司馬錯就是司馬遷的先人),司馬談繼承先人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隨行,於路重病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第二,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反而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辦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第三,司馬遷要肩負史家職責。據《後漢書·百官志》載,「太史令」只是俸祿六百石的小官,職責僅在於管理圖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記錄上代及當代事情,並無著述的責任。然而,司馬談和司馬遷明顯不滿足於「拾遺補蓻」。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身為太史令,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在《報任安書》中亦透露著述《史記》的目的,他說「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可見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責任,更要盡史學家的職責。
史記原文:
http://www.tianyabook.com/shiji/index.htm
7. 翻譯文言文的練習。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枝,自謂盡之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僅學到秦青歌藝的一些皮毛,就自以為學到家了。
謳 ōu〔動〕
(1) (形聲。從言,區(ōu)聲。本義:無伴奏;齊聲歌唱)
(2) 同本義 [sing the praise of]
謳,齊歌也。——《說文》
齊謳楚聲。——曹植詩
皆謳歌思東歸。——《楚辭·大招》
築者謳曰:「澤門之皙,實興我役。」——《左傳·襄公十七年》
薛譚學謳於秦青。——《列子·湯問》
昔日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孟子·告子下》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荀子·議兵》
(3) 又如:謳者(謳歌的人);謳詠(謳歌吟詠);謳誦(歌訟);謳謠(唱歌)區
(4) 歌頌;贊頌 [eulogize;praise]
民謳思之。——《苗防備覽·李瑜》
薛譚身上有什麼可取之處???好想並無可取之處,學習一點都不虛心。不過,可能在某些偏激的觀點看來,薛譚很有個性。
補充:未 wèi
不,不曾,沒有:~必。~曾(c唍g )。~來。~嘗。~竟(沒有完成的)。~及(a.沒有來得及;b.沒有達到)。秦青弗止
「秦青弗止」全句是怎樣的啊?要根據前後的文字來看「止」字取何義。以下是「止」的所有含義: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腳趾頭,下象腳面和腳掌。本義:腳) 同本義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說文》
北止。——《儀禮·士昏禮》。注:「足也。」
屨校滅止。——《易·噬嗑》
舉止高。——《漢書·五行志》
四之日舉止。——《漢書·食貨志》
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漢書·刑法志》
〔動〕
(1) 停住,中斷進程 [halt;stop]
止,停也,息也。——《廣韻》
亦可以止矣。——《呂氏春秋·下賢》。注:「止,休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韓詩外傳》
羽飛乃止。——《三國志·諸葛亮傳》
雪止。——《資治通鑒·唐紀》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聊齋志異·狼三則》
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2) 又
漸拍斷止。
(3) 又如:止步;止怒;止瀉;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戰爭);止止(猶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軍(讓軍隊停止前進)
(4) 阻止,不讓進行 [prevent]
笑而止之。——《列子·湯問》
相如止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又
相如固止。
使人止晉鄙。——《史記·魏公子列傳》
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清·狄夷散人《玉嬌梨》
(6) 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聲);止善(阻止別人做好事);止節(阻塞;節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為)
(7) 駐守 [be stationed]。如:止壁(頓兵扎營);止舍(駐扎宿營);止守(留守);止次(駐扎)
(8) 居住 [dwell]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商頌·玄鳥》
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9) 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10) 停留,逗留 [stay]
南陽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則有禍。——《搜神記》
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論語·微子》
(11) 又如:止頓(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於至善(處於最完美的境界)
〔副〕
(1) 僅;只 [only]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又
止露尻尾。
(3) 又
止有剩骨
(4)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還沒有抄完;止有此數了
<語氣助詞>
在句末可表肯定陳述語氣,相當於「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詩·小雅》
一.判斷句
所謂判斷句,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句數在3句以上)
①陳勝者,陽城人也。
②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③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⑤七略四庫,天子之書。
⑥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遺恨也。
⑨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句數在3句以上)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②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將項燕。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⑥非死,則徙爾。
⑦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⑧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⑩我乃楚狂人,風歌笑孔丘。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判斷句。(句數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堅利也。
③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二.被動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
1.「見」「……見……於」「於」表被動。如:「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
[練習1]列說我們學過的文言文中的此類被動句。(句數在3句以上)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③故內惑於鄭秀,外欺於張儀。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於時,學於余。
2.「為」「為……所」表被動。如:「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③為予群從所得。
④恐為操所先。
⑤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三.倒裝句
文言中的倒裝句,是相對於現代漢語的句序而言的,基於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
1.賓語前置
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於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賓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大王來何操?」
(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藉助「之」「是」將賓語提前。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語後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於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強」都是後置定語。文言中的定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之」使定語後置。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用「者」的後置。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3.狀語後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於句後作補語。如:「貧者語於富者曰」「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國。」
[小練習]判斷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③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哉!
⑥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於其中
⑦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鍾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小練習]補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
②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
③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⑤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⑦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枝,自謂盡之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僅學到秦青歌藝的一些皮毛,就自以為學到家了。
謳 ōu〔動〕
(1) (形聲。從言,區(ōu)聲。本義:無伴奏;齊聲歌唱)
(2) 同本義 [sing the praise of]
謳,齊歌也。——《說文》
齊謳楚聲。——曹植詩
皆謳歌思東歸。——《楚辭·大招》
築者謳曰:「澤門之皙,實興我役。」——《左傳·襄公十七年》
薛譚學謳於秦青。——《列子·湯問》
昔日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孟子·告子下》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荀子·議兵》
(3) 又如:謳者(謳歌的人);謳詠(謳歌吟詠);謳誦(歌訟);謳謠(唱歌)區
(4) 歌頌;贊頌 [eulogize;praise]
民謳思之。——《苗防備覽·李瑜》
薛譚身上有什麼可取之處???好想並無可取之處,學習一點都不虛心。不過,可能在某些偏激的觀點看來,薛譚很有個性。
補充:未 wèi
不,不曾,沒有:~必。~曾(c唍g )。~來。~嘗。~竟(沒有完成的)。~及(a.沒有來得及;b.沒有達到)。秦青弗止
「秦青弗止」全句是怎樣的啊?要根據前後的文字來看「止」字取何義。以下是「止」的所有含義: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腳趾頭,下象腳面和腳掌。本義:腳) 同本義 [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說文》
北止。——《儀禮·士昏禮》。注:「足也。」
屨校滅止。——《易·噬嗑》
舉止高。——《漢書·五行志》
四之日舉止。——《漢書·食貨志》
當劓者,笞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漢書·刑法志》
〔動〕
(1) 停住,中斷進程 [halt;stop]
止,停也,息也。——《廣韻》
亦可以止矣。——《呂氏春秋·下賢》。注:「止,休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韓詩外傳》
羽飛乃止。——《三國志·諸葛亮傳》
雪止。——《資治通鑒·唐紀》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聊齋志異·狼三則》
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2) 又
漸拍斷止。
(3) 又如:止步;止怒;止瀉;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戰爭);止止(猶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軍(讓軍隊停止前進)
(4) 阻止,不讓進行 [prevent]
笑而止之。——《列子·湯問》
相如止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又
相如固止。
使人止晉鄙。——《史記·魏公子列傳》
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清·狄夷散人《玉嬌梨》
(6) 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聲);止善(阻止別人做好事);止節(阻塞;節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為)
(7) 駐守 [be stationed]。如:止壁(頓兵扎營);止舍(駐扎宿營);止守(留守);止次(駐扎)
(8) 居住 [dwell]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商頌·玄鳥》
止文殊院。——《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9) 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10) 停留,逗留 [stay]
南陽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則有禍。——《搜神記》
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論語·微子》
(11) 又如:止頓(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於至善(處於最完美的境界)
〔副〕
(1) 僅;只 [only]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2) 又
止露尻尾。
(3) 又
止有剩骨
(4)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還沒有抄完;止有此數了
<語氣助詞>
在句末可表肯定陳述語氣,相當於「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詩·小雅》
遭紛濁而遷逝○17兮,漫逾紀以迄今○18.情眷眷○19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20?憑○21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22.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23.路逶迤以修迥○24兮,川既漾而濟深○25.悲舊鄉之壅隔○26兮,涕橫墜而弗禁○27.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28.鍾儀幽而楚奏○29兮,庄舄顯而越吟○30.人情同於懷土○31兮,豈窮達而異心○32?
惟日月之逾邁○33兮,俟河清其未極○34.冀王道之一平○35兮,假高衢而騁力○36.懼匏瓜之徒懸○37兮,畏井渫之莫食○38.步棲遲以徙倚○39兮,白日忽其將匿○40.風雷瑟而並興○41兮,天慘慘而無色○42.獸狂顧以求群○43兮,鳥相鳴而舉翼○44.原野闃其無人○45兮,征夫行而未息○46.心凄愴以感發○47兮,意忉怛而憯惻○48.循階除而下降○49兮,氣交憤於胸臆○50.夜參半而不寐○51兮,悵盤桓以反側○52.
1、對下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實顯敞而寡仇 寡仇:少於匹敵,很少與之相比
B、路逶迤以修迥兮 修迥:又長又遠
C、冀王道之一平兮 冀:希望
D、循階除而下降兮 除:除去,離開
2、對下列加點「之」「以」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登茲樓以四望兮 ②漫逾紀以迄今
② 攬斯宇之所處兮 ④惟日月之逾邁兮
A、兩個「以」相同,兩個「之」相同
B、兩個「以」相同,兩個「之」不同
C、兩個「以」不同,兩個「之」相同
D、兩個「以」不同,兩個「之」不同
3、對下列句子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花果遮蔽原野,穀物布滿田地。
B、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心中思念故鄉希望回去,誰能忍受這種(思鄉的)憂思啊!
C、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人思念故鄉的感情是相同的,豈會因為窮困還是顯達而表現不同呢?
D、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雖然(我)相信這里很美,但是卻不是我的故鄉,那麼怎麼值得在此地稍微逗留呢?
4、下列都能表現作者思念故鄉的一項是( )
①攬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②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③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④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⑤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⑥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5、下列對文意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第一段寫登樓所見。呈現在作者眼前的是顯敞的地勢、肥沃的原野、茂盛的莊稼,這些壯美的景觀正反襯出作者深深的憂思。
B、文章第二段抒寫懷鄉之情,關山壅隔,路遠濟深,欲歸不得,最後六句列舉古代聖賢為例,言懷念鄉土,人情所同,不因窮達而異。
C、第三段由對故鄉的憂思轉到寫懷才不遇的悲憤。時光流逝,而清平無期,壯志難酬,報國無望。中間的景物寫襯托出作者心情的凄愴。
D、此賦是王粲南依劉表時所作,文章融記敘、議論、抒情於一體,表達了作者看到山川壯美之景時機發起的想建功立業的情懷以及壯志難酬是思念故鄉的悲傷之情。
參考答案:
《指南錄》後序 1、D(○2除:拜官,授官○3萃:聚集,會集);2、B;3、B(就當面詬罵元軍統帥不講信用,列舉罪狀指出呂師孟叔侄的叛國行為。4、A(沒有視死如歸的精神)
《與陳伯之書》 1、A(因:順著)2、B(①②「以」為連詞,相當「而」,③「以」相當以致,④「以」和「為」搭配,把……當作……)3、B、4、C;5、D
《登樓賦》 1、D(除:台階) 2、C (「以」 ①而 ②到;「之」③④的 )3、D、即使(我)這里的確很美,但是卻不是我的故鄉,那麼怎麼能夠值得(我)在此地稍微逗留呢?4、C;5、D
8. 古代為什麼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把人發配到千里之外
古代的刑法有很多,除了死刑是最嚴重的之外,次一點的便就是流放犯人。不少人其實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將這些犯人們送去千里之外的地方?修一個監獄讓他們永久關起來不是更好嗎?送他們去流放,也是挺麻煩的一件事,不僅要派人出去護送,一路上還得管他們的吃喝問題,投入也是不低的。實際上,流放這個處罰問題,對犯人來說可能比死還折磨。另外,犯人流放過去以後,會安排他們做工作,這樣對於國家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發配之法對國家也有不少的用處。第一,讓犯人去到荒無人煙的地方,需要他們重新修建屋子,開耕荒田,一切從無到有,當他們在這里繁衍幾代之後,這就變成了一個繁華之地,這樣犯人流放時的費用都早就回本了。第二,犯人去的地方大多都是邊疆之地,地方人煙稀少,又時常發生暴亂,士兵們都很少願意去。犯人過去之後,正好還能當士兵用,如若有戰亂,還能讓他們先上,這就能為國家節省一部分兵力。第三,只是將犯人流放,而不是殺了他們,這也是體現皇帝仁慈的一種方法。
9. 求文言大神翻譯《起義堂頌序》
堯把天下禪讓給舜,舜把天下禪讓給禹,大禹將住宅百官,總萬國,一個讓於稷……,再讓給皋陶。先發國家……,那商人和周來的更強大;皋繇後大,我們的國家在這里接受命令。不是舜來考察自然而訪求,審靈命的庇護;不是禹以享天而謙讓,知道歷法的有回。到了元元間出來,光大前慶祝,將道德而統運,依清淡而立法,上天賜福給我李,那隻舊呢!
並州起兵堂的人,上天造皇帝之初,高祖誓師的優勢。隋朝失去控制,國家沒有象,小路從賢,大才能相互嫉妒。只有宮殿池塘的好,只有酗酒暴虐傲慢是保。上帝不會享受,黎人都悲傷,六軍越過大海,東失敗,萬乘過江往南覆蓋。豺狼進入城市,猰爭人,百姓怨聲載道,方法將無處訴說。我的高祖感激的,於是龍躍晉水,鳳翔太原,百神前驅百姓投奔。開咸陽,進入天門,用商湯、周武王的軍隊,靜新室的混亂。遵唐堯、虞舜的典,承太王的基,率領百官接受禪讓的帝位,編輯五玉班瑞在諸侯。類圓里才能的禮儀完備,封功爵德的提議允許,規定只有簡,代虐待以寬,兒子惠困境,安撫蠻貊。金石一變,天月重華,近古以來,沒有革命改變姓氏像這樣盛大的了。不是天私我有唐,上帝保佑在積德;不是唐朝求於人民,只有人人在累仁。在這時,太宗內開啟計劃,外行專斷,身披盔甲,跋山涉水,用英雄而為奧主,一個區域而成就大業。周《詩經》說:「昊天有成命,二後接受的。「相信現在的意思。如果修德以下命令,奉命來建造國家,源頭疏通的流工,根深的茂盛,天人報應,難道相遠嗎。觀察周圍的興起,開始於後稷、公劉,秉承以太王、王季,都勤儉忠厚,拓展前烈。到了文王完成的,武王打開的,康王安定的,所以選擇代三十,選擇有八百年,上天所決定的。我國唐代興盛的原因,開始於皋繇元元,秉承以景皇元帝,都立說勉行其德,留給後人。到高祖接受了,太宗有他,高宗堅守的,中宗恢復舊業,睿宗新景福,近來的周室,我道歉什麼呢?比如陳德刑法,希望他們耕種的業績;元宗道要點,小他避難的仁慈。惠及全國,狹窄的江漢流域;義寧大朝,害羞的牧野之戰。所以武德中,太走出來大聲說:「唐興理萬年,」這是上天的安排,年代不可邊的。孔子回答說:「只有天為大,只有堯則之。「又問:「超完美了,又完善的,」不是最高,還有誰能像這樣大的嗎!」
在開玩笑!先後放棄長子而立我主酒,麻煩大地位而交付給天下。從高祖創業,共有六戰,承繼大業,十四年。東西南北四方土地,沒人不服我周邦,山川鬼神,也沒有人不安,其實是技藝祖儲備福所造成的,難道我幼孫菲德所及。方法將運心於元妙之境,厲志在造化的爐,從命令為祥符,施行恩惠為大雨,任用賢人為兩曜,武器能為四季,讓天空之下,有形的東西就全,懷生的自我滿足。樹鋪野繭,田播種穀物,除去雕飾為朴,把珍珠扔玉,追大庭而齊風,夢見華胥而同風俗。並不是說不能這樣,希望憑宗廟而效應。
初三的一年,獻春正月,濟河橫汾,省方展義,慰問老人,緬甸追求本國,城牆高聳,故鄉依舊。鑒於風物質的憂思,不久王業的艱難,只有高祖如果天地的開辟,化成萬物;只有太宗就像太陽和月亮的照耀昨天,光在四表。舉晉陽的軍隊,除了你身邊的盜賊;由唐侯的封,登上天子的稱號。肇基發跡,實際上在這。仙駕無所,有時看著懷在舊土;靈魂不正,倘若回來在這堂。郡、縣的地方應嚴格執行,以前有人說:禮不忘本,快樂不同的道德。如姬吟詠周原,而劉歌沛邑,我烈祖國,如果聽到嘆息的聲音;你後面的人,不要忘記成功的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