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23 15:56:58

Ⅰ 可比非受控價格法的實際運用

例如:有一家在華投資的外商投資企業,其將所生產的100,000台手機銷往國外的母公司,定專價是500元/台,屬10,000台手機銷售給國內的零售商,定價為800元/台。這樣的定價很容易遭受到稅務部門的質疑。這個時候企業該如何調整關聯企業間的內部交易價格呢?企業可以從產品銷售的數量、技術支持、以及可能產生的壞賬等方面出發,對向關聯企業銷售和第三方企業銷售做進一步的分析。比如企業銷售給關聯公司的手機數量要比國內零售商的多,因此可以有一定的價格折扣。而且由於是集團內部,因此相應的營銷費用和技術支持費用都能得到最小化。此外,在日後的收賬上,關聯企業間產生的壞賬可能性要遠遠小於第三方無關聯的企業。因此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企業可以適當地調高與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價格,但是低於第三方的交易價,即使稅務對此產生質疑,企業也可以就以上因素向稅務部門進行解釋。

Ⅱ 什麼是可比非受控價格法可比非受控價格法的可比性分析內容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6號)規定:「 第十七條 可比非受控價格法以非關聯方之間進行的與關聯交易相同或者類似業務活動所收取的價格作為關聯交易的公平成交價格。可比非受控價格法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關聯交易。
可比非受控價格法的可比性分析,應當按照不同交易類型,特別考察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中交易資產或者勞務的特性、合同條款、經濟環境和經營策略上的差異:
(一)有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包括:1.轉讓過程,包括交易時間與地點、交貨條件、交貨手續、支付條件、交易數量、售後服務等;2.轉讓環節,包括出廠環節、批發環節、零售環節、出口環節等; 3.轉讓環境,包括民族風俗、消費者偏好、政局穩定程度以及財政、稅收、外匯政策等;4.有形資產的性能、規格、型號、結構、類型、折舊方法等; 5.提供使用權的時間、期限、地點、費用收取標准等; 6.資產所有者對資產的投資支出、維修費用等。
(二)金融資產的轉讓,包括金融資產的實際持有期限、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其中,股權轉讓交易的分析內容包括公司性質、業務結構、資產構成、所屬行業、行業周期、經營模式、企業規模、資產配置和使用情況、企業所處經營階段、成長性、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交易時間、地理區域、股權關系、歷史與未來經營情況、商譽、稅收利益、流動性、經濟趨勢、宏觀政策、企業收入和成本結構及其他因素;
(三)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包括: 1.無形資產的類別、用途、適用行業、預期收益; 2.無形資產的開發投資、轉讓條件、獨占程度、可替代性、受有關國家法律保護的程度及期限、地理位置、使用年限、研發階段、維護改良及更新的權利、受讓成本和費用、功能風險情況、攤銷方法以及其他影響其價值發生實質變動的特殊因素等。
(四)資金融通,包括融資的金額、幣種、期限、擔保、融資人的資信、還款方式、計息方法等;
(五)勞務交易,包括勞務性質、技術要求、專業水準、承擔責任、付款條件和方式、直接和間接成本等。
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在以上方面存在重大差異的,應當就該差異對價格的影響進行合理調整,無法合理調整的,應當選擇其他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

Ⅲ 財務管理可比公司法的公式是怎麼得來的

說一下我個人對這個公式的理解,僅是用於對公式的記憶:

首先:回等號右邊的移到答等號左邊,公式變成——β資產×[1+負債×(1-所得稅稅率)/權益]=β權益,這樣看起來很像是β資產(公司整體風險系數)乘了一個比例後得到了權益風險系數,即整體風險系數里按比例關系分出了一塊權益風險系數
再看這部分:1+負債×(1-所得稅稅率)/權益——變成「(權益+稅後負債)/權益」,結合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但因為這里體現的是「風險」,企業真正承擔的債務風險實際上是稅後的,所以權益風險+稅後債務風險,得出的才是「資產」整體風險。

Ⅳ 請問經濟項目評價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我只知道折現現金流法、可比交易法,應該還有其他方法

FYI
1、個人認為,項目經濟性評價,屬於可行性研究的范疇;
2、"收購項目",應該是指版:公司兼並與收權購(M&A)中,對於被收購方交易對價的判斷依據吧?並購中,一般聘請專業的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一般方法:資產基礎法,現金流折現法、可比公司法、可比交易案例法,常用的,是資產基礎法、現金流折現法和可比公司法
3、如果是可行性研究,可以考慮協同效應;如果是評估報告,一般不考慮並購之後,或募集資金到位後,被收購方獲得的協同效應。

Ⅳ 市場法可比公司的分分別是怎麼打出來的自己隨便打的嗎

應該不是隨便就打出來的,是根據數字值打出來的。

Ⅵ 基於可比公司的乘數估值法,隱含的假設是什麼

基於抄可比公司的乘數估值法,隱含的假設是有非常相似的已上市公司作為參考
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Ⅶ 私募股權投資中最常用的估值模型有哪些

現金流折現法和可比公司法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指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進行預期,然後選擇合理的貼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摺合成現值對企業進行估值。現金流量折現法是西方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中使用最廣泛、理論上最健全的一種方法,但是,現金流量折現法中要求對未來現金流量做出預測,而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很難准確地做到這一點。因此,國內企業在私募股權投資中使用該法對企業進行估值的還很少。國內企業一般採用可比公司法對企業進行估值。
可比公司法是指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的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後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通常就是指我們所說的P/E法,即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企業估值方法。市盈率法包括歷史市盈率法和未來市盈率法。
歷史市盈率法是指企業用上一年度或過去十二個月的利潤為基數對企業進行估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價值= 企業上一年度或過去十二個月的利潤* 市盈率倍數
未來市盈率法是指企業用下一年度或未來十二個月的利潤為基數對企業進行估值,其計算公式如下:
企業價值= 企業下一年度或未來十二個月的利潤* 市盈率倍數

Ⅷ CPA財管 使用可比公司法衡量投資項目系統風險時卸載和載入財務杠桿的疑問,謝謝!

1、企業總體資產就是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總和。於是,結合第一步,我們得內出:
β(資產)=(權益容/資產)*β(權益)+(負債/資產)*β(負債)

2、根據MM理論可知,債務的系統風險是0。於是有:
β(資產)=(權益/資產)*β(權益)
= β(權益) /[(權益+負債)/權益
= β(權益)/(1+負債/權益)

3、上面都是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接下來就需要把所得稅的因素加上去,於是負債就變成了稅後負債:
β(資產)= β(權益)/[1+負債*(1-T)/權益]
=β(權益)/[1+(1-T)負債/權益]

Ⅸ 銷售可比怎麼算

將所評估的采礦權所具備的經濟的、地質的、采選礦的各類經濟技術信息差異要素,與參照的采礦權已知的上述經濟技術信息差異要素進行對比,由專家評判,得出差異要素判值,再將評判值進行加權平均,最後得出差異要素調整系數,然後利用調整系數計算被評估的采礦權轉讓價格。

該評估方法不考慮參照對象所採用的評估方法及其分析過程,只是考察其礦權交易中由市場性因素所綜合決定的最終結果成交價格。因此能客觀反映市場狀態,具有一定合理性,是一種評估方法。

(9)可比公司法擴展閱讀

可比銷售法在評估實踐中應用較少,隨著我國礦業權評估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作為更接近市場價值的一種礦業權評估方法,可比銷售法將逐漸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參照物的選取是可比銷售法應用成敗的關鍵,《中國礦業權評估准則》中關於參照物選取的描述較為籠統,使得評估實踐中使用者往往有一些困惑。本文將對參照物選取應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並提出建議,以期為該方法的運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可比銷售法對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成果的概略研究,因調查區范圍大、評價礦區多,簡單地對總的資源量進行評價會因簡略籠統而失真,逐個礦區評價又會因工作量大而繁瑣,作者借鑒礦業權評估中的可比銷售法,通過1號礦區概略技術經濟評價與對比,綜合評價整個調查區的成果資源量。

Ⅹ 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可比公司的信用級別是否就相同

中華。會計網校陳華亭老師回復:1、債務成本概念:站在債權人的角度是債券的版到期收益率,站權在債務人的角度就是債權人對債券投資所要求的收益。 2、債務成本計算:股利增長模型3、計算方法: 到期收益率法: (1)到期收益率即債券未來收入現值與目前市價相同的折現率。 (2)折現率的計算需要用到逐步測試法 (3)運用前提:債券為上市債券 可比公司法: (1)運用前提:沒有上市的公司 (2)計算可比公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本公司的債務成本 風險調整法: (1)運用前提:非上市,無可比公司。 (2)稅前債務成本:稅前債務成本=政府債券的市場回報率+企業的信用風險補償率。 (3)信用風險:選擇若干債券——計算收益率(a)——計算長期政府債券到期收益率(b)——計算差額(a-b)——平均值。 財務比率法: (1)運用前提:前三種前提都不適用 (2)運用關鍵財務比率評價信用等級 (3)運用風險調整法 4、變化: 債後稅務成本:稅後債務成本=稅前債務成本×(1-所得稅率) 5、整體思路: 運用到期收益率法計算出債務稅前成本,最後將稅前成本扣除稅,得到稅後成本。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