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價值

民法價值

發布時間: 2020-12-17 09:09:33

㈠ 知乎 民法學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民法民法的價值是什麼

民法的概念:民法是指一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專稱。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屬中最為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根據不同的角度,在使用「民法」這一概念時,賦予其不同的含義:1,民法可分為形式意義上的民法與實質意義上的民法。(1)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指編纂成文的民法法典。(2)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指包括具有一切具有民法性質的法律、法規及判例法、習慣法等。2,民法可分為狹義的民法與廣義的民法。(1)狹義的民法指部門意義上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典及商事特別法;(2)廣義的民法的范圍相當於傳統的私法的范圍,即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別法(如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均是民法的組成部分。

㈡ 如何談民法的內涵及社會價值

民法的內涵及社會價值:
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對民法知識能夠一目瞭然。
還緊密結合司法考試,章前設置了「司法考試要點」,以使學生了解司法考試的基本要求。

㈢ 民法學的原則價值作用

我國的民事立法上,確立了以下幾項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 平等原則
所謂平等原則,也稱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條明文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則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於其他法律關系的主要標志,它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獨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獨立為前提,獨立以平等為歸宿。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主體互不隸屬,各自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權益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原則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體體現,是民法最基礎、最根本的一項原則。現代社會,隨著在生活、生產領域保護消費者和勞動
者的呼聲日高,平等原則的內涵正經歷從單純謀求民事主體抽象的法律人格的平等,到兼顧
在特定類型的民事活動中,謀求當事人具體法律地位平等的轉變。我國民法明文規定這一原則,強調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意在以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為背景,突出強調民法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二) 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法律確認民事主體得自由地基於其意志去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自願原則的存在和實現,以平等原則的存在和實現為前提。只有在地位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保障當事人從事民事活動時的意志自由。自願原則同樣也是市場經濟對法律所提出的要求。在市場上,准入的當事人被假定為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因此,民事主體自願進行的各項自由選擇,應當受到法律的保障,並排除國家和他人的非法干預。自願原則的核心是合同自由原則。雖然有商品經濟就有合同自由的觀念,但合同自由作為一項法律原則卻是遲至近代民法才得以確立。當然,合同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無限制的自由。在某種意義上,一部合同自由的歷史,就是合同如何受到限制,經由醇化,從而促進實踐合同正義的記錄。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社會公平,注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合同的自由有諸多限制。
例如在我國的郵政、電信、供用電、水、氣、熱力、交通運輸、醫療等領域所存在的強制締 約,在保險、運輸等許多領域盛行的定式合同,都是對合同自由的限制。(三) 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公平原則是進步和正義的道德觀在法律上的體現。它對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國家處理民事糾紛起著指導作用,特別是在立法尚不健全的領域賦予審判機關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對於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和糾正貫徹自願原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弊端,有著重要意義。公平原則在民法上主要是針對當事人間的合同關系提出的要求,是當事人締結合同關系,尤其是確定合同內容時,所應遵循的指導性原則。它具體化為合同法上的基本原則就是合同正義原則。合同正義系屬平均正義,要求維系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作為自願原則的有益補充,公平原則在市場交易中,為誠實信用原則和顯失公平規則樹立了判斷的基準。但公平原則不能簡單等同於等價有償原則,因為在民法上就一方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之間是否公平,是否具有等值性,其判斷依據采主觀等值原則,即當事人主觀上願以此給付換取對待給付,即為公平合理,至於客觀上是否等值,在所不問。由此不難看出公平原則的具體運用,必須以自願原則的具體運用作為基礎和前提,如果當事人之間利益關系的不均衡,系自主自願的產物,就不能謂為有違公平。(四) 誠實信用原則

㈣ 民事訴訟法的價值是指什麼,求大神解答

一、民事訴訟價值的分類
對於民事訴訟價值的基本分類,國內多數學者主張根據「目的」和「手段」,把民事訴訟價值劃分為目的性價值和工具性價值兩大類型。
1、內在價值,是指民事訴訟程序滿足價值主體需要所形成的價值,又被稱為「目的性價值」,目的性價值是「被客體化和法律化的主體的最終價值或主體之目的追求。」它包括程序公正和效益等具體類型。
2、外在價值,就是指民事訴訟程序滿足主體某些需要所形成的內在價值。也被稱為「工具性價值」。換句話,工具性價值應當是指滿足那種以更高理由的需要所形成的價值,也就是以實現其他價值目標為歸宿的價值。
雖然在局部看來是主體訴訟活動的內在目的本身,然而從更大范圍內來看,它是為其他價值的實現而服務的,是用以實現某一外在目的的手段,因而工具性價值又被稱為「外在價值」,它包括實體公正、秩序等具體形態。
二、民事訴訟的內在價值
(一)程序公正價值
公正價值作為民事訴訟的重要價值,包括程序公正價值和實體公正價值兩層含義,前者指訴訟活動過程所體現出來的合理性,後者則指通過訴訟活動實現法律對人們實體權利義務的合理分配。
程序的公正是正確選擇和適用法律的根本保障,公正的訴訟程序具有一整套保障法律適用的措施和手段,能夠形成保障法律准確適用的常規機制,可以排除法官在選擇和適用法律過程中的恣意與不當偏向。程序公正不僅具有上訴保障價值,還具有自身獨立的價值:
首先,訴訟當事人參加訴訟,他們不僅希望得到公正的裁判結果,還要求所參與的訴訟程序是公正的。訴訟程序公正可以疏導、甚至消除當事人之間的對立情緒和緊張關系,從而使當事人握手言和,出現調解結案和撤訴的結果,這足以體現程序公正的價值。
其次,民事訴訟程序作為法律程序中非常典型的程序,對其他非訴訟程序的設計和運行具有示範作用,例如訴訟程序公正本身對於仲裁程序公正、非司法組織調解爭議的程序公正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民事訴訟這種程序公正的價值的獨立的。
(二)效益價值
效益是表徵成本與收入之間關系的范疇,訴訟效益也是如此。訴訟效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經濟成本與經濟收益。經濟成本是指訴訟主體在進行訴訟活動中所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等司法資源的總和;對於司法機關而言,經濟收益是指其收取的訴訟費用的數額;對於當事人而言,則是指其利益的實現或預期不利益的避免。對勝訴一方當事人來說,如果他通過勝訴判決獲得的收益大於他付出的訴訟成本,那麼訴訟效益為正值,反之則為負值;對於敗訴方來說,盡管敗訴判決造成其一定的經濟支出,但是如果他通過訴訟而避免的其他經濟損失多與訴訟給她帶來的總的經濟損耗,那麼訴訟效益對他而言就是正直,反之則為負值;此外,對國家而言,如果其在訴訟方面支出的立法、司法成本多餘其預期的收益,那麼訴訟效益對他而言就是負值,反之則為正值。
三、民事訴訟的外在價值
(一)秩序價值
秩序是指人們社會生活中相互作用、相對穩定有序的結構、過程或模式。它在某種程度上能保持社會生活的穩定形式。
在民事訴訟中,審判機關通過行使司法權對社會正常秩序的維護表現在:
(1)對嚴重的社會違規行為進行矯治;
(2)在社會財富的生產、分工、分配中扮演著裁判的角色;
(3)確保小至衣食住行,大至物質財富的所有和流轉這些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秩序正常運轉。
(二)實體公正價值
實體公正就是通常所說的裁判結果公正,公正的裁判結果是審判機關通過整個民事訴訟過程要達到的一種理想結果。實體公正可以從兩種意義上理解:
一是指立法者對人們實體權利和義務的公正分配,這是實體一般公正;
二是指司法人員根據實體一般公正的要求,通過在民事訴訟程序中行使自由裁量權而達到公正的裁判結果,這是實體個別公正。
實體一般公正屬於實體法研究的范圍,訴訟法上的實體公正通常指實體個別公正,即裁判結果對於實體一般公正的追求和趨近。實體個別公正必須是法官經由民事訴訟程序作出裁判而達成的,因而表現為裁判結果的公正,即通常所講的「結果公正」。

㈤ 法律行為在民法中的法律價值

1法律行為是指人們所實施的、能夠發生法律效力、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
2法律就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范
3而法律行為作為民法中特有的能夠通過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產生變更消滅法律關系的行為,是民法調整生活中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民法上的體現
4之所以規定法律行為,區分與一般行為,是為了明確民法調整范圍的界限,也是為了認定與保護人們的行為效力,從而保證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實現

㈥ 民法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什麼

中國走向法制社會,體現國家對民生的重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㈦ 法律,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首先要說來一點,縱觀歷史,自每一部民法典的出台,都承載著決策者或者當權者巨大的政治抱負。
其次,民法典中蘊含或體現的思想,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涉及面廣而深。拿破崙法典倡導的「自由」、「博愛」無疑對社會的變革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拿破崙政治與軍事上的作用或者影響,遠不如一部拿破崙法典。
再次,民法典作為基礎性、體系化的法典,體現民法的基本精神;作為其他民事單行法的上位法,引領所有民事法律的發展方向。
最後,民法典是對我國民法的一次全面梳理,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刪除、修改現行法律中已經不再適合時代發展的規定,補充適應新形勢的相應規定,更加適合我國當前的社會和國家的需要。另外,民法典將是開放的一部法典,也會為將來的新發展新情況預留一定的空間。

㈧ 最新民法草案的立法價值取向

民法以公平為價值取向是對的。
民法(Civil law),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版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權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單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民事法律規范

㈨ 民法有什麼作用

核心內容:民事權利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滿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等。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相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支配權是指權利人可以自己直接支配其權利客體

2、並有權排除他人妨礙其支配的權利。

3、請求權是指權利人有權要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4、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依自己單方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權利。

5、抗辯權是指對抗他人行使權利的權利。

6、絕對權是指效力及於一切人的權利,其權利主體是特定的人,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一切人。

7、相對權是指其效力僅及於特定人的權利,相對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均是特定的人。

8、主權利是指在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以獨立存在的權利;

9、從權利是指在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10、既得權是指其成立要件已全部實現的權利。

11、期待權是指其成立要件尚未全部實現,將來有可能會實現,也有可能不會實現的權利。

12、原權利是指在合法的民事法律關系中存在的權利。

13、救濟權是指在原權利受到侵害時,或有受到侵害危險時而發生的權利。

㈩ 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2019年12月23日,復「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制亮相。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提請會議審議。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成為過去一年來國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記。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到 「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穩。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密集進行。明確禁止高利放貸、進一步完善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民法典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13718位網民提出114574條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隨著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的臨近,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幾代人熱切期盼的中國民法典,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熱點內容
醉駕撞死人同車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6 12:28:10 瀏覽:193
和平法治公正 發布:2024-12-26 12:05:35 瀏覽:841
新源公司法人 發布:2024-12-26 12:02:41 瀏覽:561
電子版offer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6 11:56:54 瀏覽:593
有關於經濟法搜題的公眾號 發布:2024-12-26 11:47:20 瀏覽:386
自治區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6:02 瀏覽:19
湖南水務行業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3:39 瀏覽:731
公司解僱懷孕員工最新勞動法如何賠償 發布:2024-12-26 11:13:28 瀏覽:376
援額法官 發布:2024-12-26 10:31:27 瀏覽:861
深圳電大經濟法基礎網上形考作業答案 發布:2024-12-26 10:24:09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