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171條
① 民事訴訟法171條第三款
② 民法總則 171條中,除履行利益外,善意相對人的其他損失怎麼辦
您好 首先你得要弄清楚履行利益的概念。履行利益包括的范圍:因合同未履行實內際遭受的損失及合同容若能正常履行能夠獲取的利益。履行利益的賠償標准等價於合同被完全履行所能獲得的收益。
如果存在其他侵權行為等 那又是另一法律關系了。
③ 民事訴訟法171條第一款至175款規定
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結論的,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
第一百七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案件,應當由該公民的近親屬為代理人,但申請人除外。近親屬互相推諉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為代理人。該公民健康情況許可的,還應當詢問本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申請有事實根據的,判決該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申請沒有事實根據的,應當判決予以駁回。
第一百七十三條人民法院根據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他的監護人的申請,證實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因已經消除的,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第五節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第一百七十四條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財產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財產的種類、數量以及要求認定財產無主的根據。
第一百七十五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經審查核實,應當發出財產認領公告。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判決認定財產無主,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
④ 什麼是民法總則第171條
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法條釋義】
無權代理的構成以代理為前提,這要求無權代理人(行為人)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作出代理法律行為。無權代理與有權代理的區別僅僅在於行為人有無代理權,其他構成要件兩者完全相同。
同時,這也是無權代理和無權處分的最大區別,無權處分的前提是無處分權的行為人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處分,而無權代理的前提是無代理權的行為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作出代理法律行為。
無權代理的構成還包括行為人無代理權。行為人無代理權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情形:
第一,行為人自始無代理權,包括被代理人沒有做出代理授權行為,代理授權行為本身無效或被撤銷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被代理人和行為人之間的基礎關系無效或被撤銷等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導致代理授權行為無效等情形。
第二,行為人享有代理權但超越代理權,即行為人有代理權但超越了代理許可權。
第三,行為人代理權終止後繼續做出代理行為,即行為人之前享有代理權,但代理權依據本法第173條終止且不具有溯及自始的效力,之後行為人依然做出代理行為。
(4)民法171條擴展閱讀:
責任承擔
因無權代理而訂立的合同,如果被代理人追認,無權代理成為有權代理,所訂合同對被代理人產生拘束力,被代理人和相對人成為合同當事人,承受合同所生之權利、義務及責任,此點自不待言。而在相對人行使撤回權,撤回其向無權代理人所為之意思表示時,合同自因欠缺一方意思表示而歸於不存在。
在此兩種情況下,均不存在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承擔責任問題。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行為-無論相對人行使催告權或不行使催告權-使合同歸於無效情況下,依《民法總則》的規定,無權代理人應承擔責任。
此種責任包括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和對相對人的責任。無權代理人對被代理人的責任很可能成為一種侵權責任,如偽稱代理人,侵犯他人姓名權或名稱權,以及商業信譽等。(註:王家福主編:《中國民法學·民法債權》,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614頁。)
而就無權代理人對相對人的責任,我國法律對其承擔責任的根據、構成要件、責任內容等未作具體規定,學理上的解釋及實踐上的做法亦各不相同。
⑤ 《合同法》171條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可以購買標的物,也可以拒絕購買。試用期間屆滿,視為購買。
使用抄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合同,買受人襲佔有標的物,而尚未成立買賣合同,出賣人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試用期間屆滿,買受人可以選擇返還原物,也可以選擇購買。但如果任由買受人消極不作為,勢必損害了出賣人的利益。法律要保護交易雙方的利益,因此規定了視為購買的條款。並不違反合同自由原則。畢竟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個人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
⑥ 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1款
您好!最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版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權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2008年4月1日實施的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第171條是:
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結論的,應當對鑒定結論進行審查。
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