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思維

民法思維

發布時間: 2020-12-23 16:35:43

Ⅰ 如何學習民法

民法是法學專科階段的基礎課,是本科階段的補休課程。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民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居於基本法的地位。因此,學好民法,意義重大。然而,民法所包含的規則龐雜而艱深,民法所調整的關系復雜而多變,民法又很難把握。如何學習民法呢?以下介紹一些學習技巧,希望能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一、了解民法的學科性質,把握學習重點 民法學是部門法學,學習時應注意民法學與其它部門法學的區別,主要在於研究對象―――民法與其他部門法的區別;民法學是應用法學,學習應以法律規則、法律條文為重點。對規則、法條,不僅要掌握其內容,而且要善於應用,據以解決實際問題。 二、了解民法特點,把握民法體系,培養民法思維 1、了解民法的權利法特點,把握民法體系。有人說,民法是「人權法」。一方面,民法在權利與義務關繫上,以權利為本位;另一方面,民法以權利為中心,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因此,了解民法的權利法特點,就可以對民法體系有所認識,形成系統觀念,樹立權利意識。 2、了解民法的「活」法特點,培養民法思維。民法是「活」的法,它不僅切實反映活生生的現實生活,而且隨著現實經濟生活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由於民法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很多問題均是身邊人、身邊事,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使我們很難以民法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因此,民法的「活」法特點要求我們,一要注意隨時運用民法解決身邊問題;二要注意克服思維定式,培養民法思維。培養民法思維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注意與倫理道德思維相區別。倫理道德思維的核心是合理,而民法思維核心是合法,倫理道德思維不需要嚴密的推理,而民法思維應通過縝密的邏輯推理、嚴格的法律適用作出結論;二是要注意與其它法律思維相區別,民法思維要運用民法的方法,即講求平等、自願、等價有償、誠實信用,講求以民事法律關系為核心,講求民法規則的適用,講求民法術語的准確使用。 三、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則,把握民法的基本精神 很多同學包括教師在講授「民法的基本原則」一章時,僅僅把它當作民法的基本內容來掌握。其實是忽略了基本原則的多重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的基本精神所在,是各項制度、規范的統帥。任何一項民法制度、規則都在基本原則精神的具體體現,因基本原則的存在而成為一個整體。而且在缺乏具體規范是,基本原則還可成為處理案件的依據。因此,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則,就可以把握民法的基本精神,學習時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如:掌握了自願原則,就可以把握民法的意思自治精神,就可以知道在法律范圍內,民事主體可以自由設定權利、義務,產生、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實、自由;一方的意志自由不可損害他方的意志自由等等。由此來理解各種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理解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民事行為,理解民法對各種法律關系的強行性規定,就會容易得多.

Ⅱ 民法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A.形式理性和實質理性的統一
D.具體的方法
E.抽象的方法

Ⅲ 急!關於民法思維方法的十題

BE
ABCD
B
C
AB
abc
C
B
ABD
ABD

Ⅳ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中援引的法條是哪部法的法條啊

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特定行為(作為、不作為)的權利。請求權是相內對權的典範,即僅容僅相對於某個特定的人產生效力。
請求權是民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請求權概念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四個領域:一是在民法基礎理論領域,請求權作為權利分類的一種類型出現;二是在債權的效力領域,關於請求權與債權的請求力的關系;三是在物權法的領域,對物上請求權的認識問題;四是在責任競合的研究領域,對請求權競合理論的爭論。

Ⅳ 民法思維和商法思維在司法適用中的區別

您好,劉為民老師認為:民法與商法在案件受理,調整對象上的異同:「如果說民法是調整的簡單商品經濟的話,那麼,商法則是調整大規模發展條件下充分競爭的近代自由市場經濟關系」。兩者都是調整的經濟關系,但是在經濟體的規模、數量、幅度、專業化程度上有所不同。
民法主要針對的為個體的人或擬制人(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商法的調整對象則主要是商主體(商個人、商法人、合夥企業等)。兩者有相當大的交叉部分,具體表現為自然人包含商個人,法人包含商法人,非法人組織則包含了合夥企業等商主體組織形式。
商法中的許多內容是民法所沒有的,因此民法思維與這些內容也很難有密切的聯系。如證券、保險、匯票、本票、支票、提單、營業權、商號權、商譽權等,這些內容難以用傳統民法債權、物權、知識產權來界定和調整。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Ⅵ 在講座《民法思維方法》中,尹田教授指出「法言法語」實際上是指兩個事物,即

網路的自動分類夠弱智的啊。能把」法言法語「分到 語言類問題來。不過根據我粗淺的理解是A.即認為法律其實是一種邏輯嚴密的語言,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比生活用語更加准確,嚴謹。

Ⅶ 民法思維與刑法思維一定是沖突的嗎

也不能說是沖突,是對社會矛盾的調節方式和手段的區別,一般的刑事犯罪在民法領域也是侵權的,只不過由刑法條件更合適,還可以同時存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Ⅷ 求王澤鑒的《民法思維》pdf

加個網路雲?

Ⅸ 如何形成民法思維

需要有法律思維,對社會現象能想到法律問題,用法律思維就解決,涉及法律事實引起法律關系。

Ⅹ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的書怎樣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旨在建構請求權基礎的理論體系,期能為民法實務提供可資遵循的思維及論證方法,以增進法律適用的合理性及客觀性。
作者簡介
王澤鑒,1938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台灣人學法律系,獲得過慕尼黑大學法學士。曾擔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訪問教授,並在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政經學院、澳洲墨爾本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現任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專攻民法,主要著作有《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1-8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民法概要》、《民法總則》、《債法原理》、《不當得利》、《侵權行為》、《民法物權》等。
內容簡介
《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重視方法論上的運用,所設實例主要針對民法領域重要的基本問題,並多引用判例學說及德國法的理論,有助於讀者理解相關法律的解釋適用,對民法的學習應有助益,《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最新版)》對於大陸和台灣地區民法的比較研究也應有所助益。

熱點內容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