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讀音
❶ 在古代夾手指頭那個刑法叫什麼
拶刑(讀音:ㄗㄢˇ/zǎn),又稱拶指,中國古代一種夾手指的肉刑,一般用於女性。
刑具叫做「拶子」,系由繩索和數根小木棍穿系而成,木棍數量多為五或六根,串成如「冊」形,藉拉扯二側繩索使木棍向中間壓迫,若人手指置於其中,輕者皮開肉綻,重者指骨可能被夾斷。官府常用此刑對女犯逼供。
據說,行刑時衙役先把拶子朝地上一摔,嚇唬受刑的犯人。然後命令犯人跪地雙手合掌,向上高舉過頭頂,不讓犯人看到自己受刑的雙手,再把刑具套上犯人的指縫之間,夾在大拇指以外四對手指的指根部位,拉動繩套收攏木棍,擠壓犯人的手指,造成劇痛。而犯人看不到受刑的雙手,會加強用刑的效果,更快失去抗拒的意志。
行刑時兩個衙役在犯人左右兩旁收繩,一個衙役在犯人身後扯著犯人頭發,防止過度掙扎。還有是 「敲」,是把拶子收緊後,把繩套繞在拶子上綁牢,用木榔頭敲打拶棍的兩頭,使拶棍在指根間來回移動,摩擦被夾緊的指根表皮,加重受刑者的痛苦。所以「敲」也叫「攛梭」。敲得多了會使指根脫皮潰爛,痛苦非凡。
西方古代也有類似的刑罰。羅馬教皇禁止數字「0」,有羅馬學者在筆記本記載了關於使用「0」的一些好處和說明,就被教皇施行了拶刑。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個女畫家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曾被拶刑逼供。
(1)刑法讀音擴展閱讀:
出處
明·沈榜《宛署雜記·經費上》:「拶指六把,連繩價七分。」
《金瓶梅詞話》第三五回:「當下兩個伏侍一個,套上拶指,只雇檠起來,拶的平安疼痛難忍。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把申春嚴刑拷打,藺氏亦加拶指,都抵賴不得,一一招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就用嚴刑拷他,討拶來拶指。」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革命之趨勢一》:「清律重刑訊,所用刑具有笞杖、枷鎖、手杻、腳鐐、夾棍、拶指、壓膝、問板等,已極人世之殘忍矣。」
就用嚴刑拷他,討拶來撥指。——《二刻拍案驚奇》
❷ 刑的讀音是什麼
刑的讀音是[xíng]。
基本釋義如下:
1. 對犯罪的處罰:~罰。~法。~律。~事。執~。服~。
2. 特指對犯人的體罰:~訊。受~。~具。
地支相刑:
命理學中生辰八字中地支之間的關系。
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為恃勢之刑;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為無恩之刑;
子刑卯、卯刑子,為無禮之刑;辰、午、酉、亥自刑。
出處:
〔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從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於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雲:從刀開聲,剄也。從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❸ 寬省刑法的省讀音為啥
省有兩種讀音,一種為sheng(三聲),一種為xing(三聲)。其中第一個讀音所代表的意思一種是行政區劃或機構;其次表節約,不浪費。而第二種讀音具有仔細審查的意思。根據本詞詞義及出處,這里的「省」應該讀xing(三聲)。
❹ 請教此古漢字的念法。讀音。
法。
「法」的古字是
傳說有一種神獸叫「廌(讀zhì)」,古時候公堂上遇到不好查清的案子,就把這個它請出來,它會用角頂那個罪犯。現在某些地方法院門口還立有這個動物的石雕。
《說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法,今文省。(白話:法,刑法。量刑標准平得像水面一樣,因此字形採用「水」作邊旁;廌,是用來在疑犯中撞觸不正直真犯的動物,判別出真犯後將其除滅,所以字形也採用「去」作邊旁。「法」,今天文字的寫法省去「廌」。)說明這個字在古代已經簡化為「法」。
❺ 刖刑怎麼讀
刖刖 (1) 蚏 yuè (2) (形聲。從刀,月聲。本義:斷足。古代的一種酷刑) 同本義 [punishment of cutting off the feet of the criminal] 釋義 刖,絕也。――《說文》 刖,斷也。――《廣雅》。假借為「蚏」 蚏,斷足之刑也。――《說文》 刖五百。――《周禮·司刑》。注:「斷足也。周改髕作刖。」 刖強鉏。――《左傳·庄公十六年》 昔卞和獻寶,楚王刖之。――《史記》 (3) 又如:刖足(古代一種酷刑,砍掉腳) 刖 yuèㄩㄝˋ 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昔卞和獻寶,楚王~之」。 鄭碼:QKD,U:5216,GBK:EBBE 筆畫數:6,部首:刂,筆順編號:351122
刖刑
網路名片
刖刑,中國古代刑法之一,又稱剕刑,中國古代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
目錄
基本信息
刖字辨析
刖刑歷史
斗爭產物
歷史物證
其他物證
相關故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刖刑在夏朝稱臏,周朝稱刖,秦朝稱斬趾。亦有指刖刑 刖刑
是削去膝蓋骨(臏骨)使犯人不能站立的說法。刖刑乃隋朝以前的五刑之一,屬肉刑;亦有指它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刖刑不同於臏刑。臏刑,指挖去膝蓋骨。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正是受此刑而將名字「孫賓」改為「孫臏」。而刖刑指砍去雙腳,春秋時和氏璧的發現者卞和即被施以刖刑。
編輯本段刖字辨析
「刖」,古時與「剕」的意相同,就是斷足。早在殷商時代即有此刑。《尚書·呂刑》篇有「剕避疑赦」一句,後傳雲「刖足曰剕刑。」後又疏雲:「剕,刖也。」許慎《說文解字》也說:「刖者斷絕之名,故削足曰剕。」周代的五刑, 《周禮·秋官·司刑》說是「墨、劓、宮、刖、殺」,《尚書·舜典》說是「墨、劓、剕、宮、大辟」,其中的刖和剕其實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斷足。
編輯本段刖刑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 刖刑
,夏朝開始有肉刑,當包括刖足在內。到了周代,刖刑普遍施用,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春秋時諸侯各自為政,各國國君對臣下或百姓動輒使用刖足之刑,法律規定的應受刖刑的條款也相當繁多,如「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左傳》記載,公元前六七八年鄭國刖強鉏之足,公元前六三二年衛侯刖針莊子之足,公元前五七四年齊國刖鮑牽之足,等等。楚國
❻ 刑法是什麼意思及讀法
刑法: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規范。【簡言之就是規定何為犯罪,以及犯罪後該怎麼處理的問題。】
讀音:xíng fǎ
❼ 單行刑法怎麼讀"行"讀xing還是hang
行"讀xing
單行刑法,單行刑法是最高權力機關以決定、規定、補充規定以及條例等名稱頒布的、規定某種或某類犯罪及其後果或刑罰的某一事項的法律。
❽ 刑天的刑的讀音
刑天的刑的讀音?
《刑》拼音:xíng。
基本字義
● 刑
xíngㄒㄧㄥˊ
◎ 對犯罪的處罰:~罰。~法。~律。~事。執~。服~。
◎ 特指對犯人的體罰:~訊。受~。~具。
折疊詳細字義
◎ 刑 xíng
〈動〉
(1) 同本義 [kill;cut;dig]
利用刑人。——《易·蒙》。注:「兌折為刑。」刑刑人之父子也。——《呂氏春秋·順說》。注:「殺也。」
殺戮之謂刑。——《韓非子·二柄》
陰為刑。——《易·本命》
陰將始刑。——《呂氏春秋·音律》。注:「殺也。」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刑馬作誓。——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臏至, 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史記》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時作犧牲用的牛);刑牲(古時為了祭祀或盟約而殺牲畜);刑馬(古代結盟要殺馬歃血,立誓為信,稱「刑馬」)
(3) 懲罰 [punish torture]
刑其長吏。——《史記·陳涉世家》
五人之當刑。——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彼於刑者。——清· 方苞《獄中雜記》
從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時指受過宮刑的閹人。即後來的宦官,太監)
(5) 征討 [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如:刑殄(征討消滅)
❾ 刖刑怎麼讀音是什麼
漢語拼音 [yuè][xíng]
刖[1] [yuè]刑,中國古代刑法[2] 之一,又稱剕刑,中國古代一種酷刑[3] ,指砍去受罰者左腳、右腳或雙腳。
❿ 刑法與刑罰的讀音區別
聲調不同:
刑法(xíng fǎ)
刑罰(xíng f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