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承兌匯票最高人民法院
您好,您所問的是否是:最高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關於廣東省江門市富田農工商經理部訴海南省海南寧贛貿易公司購銷合同一案中法院可否凍結銀行承兌匯票問題的復函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文號:法經(1992)42號
頒布日期:1992-03-24 執行日期:1992-03-24
時 效 性: 效力級別:司法解釋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1991〕粵法經請字第5號《關於法院可否凍結銀行承兌匯票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你院請示中的持票人海南機設信託投資股份(集團)有限公司經海南寧贛貿易公司背書,並且給付對價後取得編號為×18421208的銀行承兌匯票,根據《銀行結算辦法》有關銀行承兌匯票的規定和中國人民銀行銀發〔1991〕258號《關於加強商業匯票管理的通知》第六條的規定,有權持票要求承兌銀行兌付,法院不得凍結該匯票。另外,持票人海南機設信託投資股份(集團)有限公司的前手海南寧贛貿易公司經背書轉讓了票據權利,現已無權將匯票返還簽發銀行。承兌銀行應向承兌申請人追回欠款。富田經理部可以合同糾紛向寧贛公司追回欠款。
最高法院經濟審判庭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B. 法院能查到被執行人的銀行承兌匯票嗎
可以。
法院查封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賬戶,銀行可在一定條件下提出執行異議,要求法院解除查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金融機構協助執行的通知》第九條關於「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採取凍結措施,但不得扣劃。
如果金融機構已對匯票承兌或者已對外付款,根據金融機構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解除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相應部分的凍結措施」的規定,如果銀行在法院查封保證金賬戶之前已經承兌或者付款的,銀行可要求人民法院解除查封。
分析:
1、人民法院扣劃被執行人在金融機構存款的,執行人員應當出示本人工作證和執行公務證,並出具法院扣劃裁定書和協助扣劃存款通知書,還應當附生效法律文書副本。金融機構應當立即協助執行。
2、人民法院查詢、凍結、扣劃被執行人在金融機構的存款時,可以根據工作情況要求存款人開戶的 營業場所的上級機構責令該營業場所做好協助執行工作,但不得要求該上級機構協助執行。
3、對人民法院依法凍結、扣劃被執行人在金融機構的存款,金融機構應當立即予以辦理,在接到協助執行通知書後,不得再扣劃應當協助執行的款項用以收貸收息;不得為被執行人隱匿、轉移 存款。
4、金融機構在接到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後,向當事人通風報信,致使當事人轉移存款的,法院有權責令該金融機構限期追回,逾期未追回的,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罰款、 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建議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C. 關於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印章問題
可以。
1、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關於票據的簽章問題」中明確: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應為該單位的公章或財務專用章並加蓋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章。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一條明確,「商業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3、背書蓋公章的情況並不少見,沒有任何問題。
D. 銀行承兌匯票出人必須蓋財務章嗎
銀行承兌匯票出人必須蓋財務章。就像平時開支票時,需在支票上加蓋的章一樣。必須和在銀行預留簽章一樣。
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出票,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對出票人簽發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是銀行基於對出票人資信的認可而給予的信用支持。
關於票據法的相關規定:
1、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關於票據的簽章問題」中明確: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應為該單位的公章或財務專用章並加蓋單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理人的簽章。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一條明確,「商業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3、背書蓋公章的情況並不少見,沒有任何問題。
E. 法院可依法凍結扣劃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嗎
可以凍結,但不一定可以扣劃。
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相關規定,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採取凍結措施,但不得扣劃。如果金融機構已對匯票承兌或者已對外付款,根據金融機構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解除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相應部分的凍結措施。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已喪失保證金功能時,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採取扣劃措施。
(5)銀行承兌匯票最高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是指企業向開戶行申請辦理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時,作為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按照自己在開戶行(承兌行)信用等級的不同所需繳納的保證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承付的資金。
根據企業在開戶銀行信用等級的不同,銀行可能要求企業繳納足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差額成數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但對符合規定的低風險擔保客戶,可免收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
承兌匯票保證金的核算:
1、開出承兌匯票存入保證金
借:其他貨幣資金——保證金戶
貸:銀行存款
2、如果用承兌匯票支付購貨款時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票據
3、如果用承兌匯票支付以前欠款
借:應付賬款
貸:應付票據
4、票據到期,承兌時
借:應付票據
貸:其他貨幣資金——保證金戶
銀行承兌匯票的作用:
由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是在銀行結算業務基礎上發展的、是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基礎的銀行信用活動,是銀行信用對商業信用的發展和補充。
因此,對於建立全國統一的票據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於增強銀行服務功能,擴大商業銀行的信用活動范圍,對於促進賣方企業的商品銷售,降低買方企業的經營成本,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銀行承兌匯票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可以彌補商業信用的不足,防止因企業拖欠貨款而形成「三角債」,有利於促進商品流通,加速社會資金的循環和周轉等。
假冒、變造、「克隆」承兌匯票的識別:
一查:即通過審查票面的「四性」——清晰性、完整性、准確性、合法性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二聽:即通過聽抖動匯票紙張發出的聲響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三摸:即通過觸摸匯票號碼凹凸感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四比:即藉助票面「四種防偽標志」比較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五照: 即藉助鑒別儀的「四個燈」來辨別票據的真偽。
參考資料:網路—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
F. 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凍結、扣劃問題的復函》(銀條法[2000]9號)之一: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是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向銀行申請承兌而備付的資金,這類資金存放在承兌銀行自己專門設立的保證金賬戶,是出票人提供的承擔最後付款責任的擔保。此保證金存入保證金賬戶後,其支付、劃出均受到銀行的限制,其性質與信用證開證保證金有類似之處,因此,我們認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對信用證開證保證金的有關規定,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凍結,但不應扣劃。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凍結、扣劃問題的復函》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辦公室: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關於經濟案件在審理中人民法院可否對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採取凍結和扣劃的請示》(滬發展銀稽核字[1999]第23號)、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辦公室《關於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能否凍結、扣劃的請示》(銀管辦[1999]207號)均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是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向銀行申請承兌而備付的資金,這類資金存放在承兌銀行自己專門設立的保證金賬戶,是出票人提供的承擔最後付款責任的擔保。此保證金存入保證金賬戶後,其支付、劃出均受到銀行的限制,其性質與信用證開證保證金有類似之處,因此,我們認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對信用證開證保證金的有關規定,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凍結,但不應扣劃。
二、若承兌銀行已兌付了該銀行承兌匯票且出票人未能履行最後付款責任,承兌銀行有權以該銀行承兌匯票的保證金優先受償。若人民法院已凍結此保證金,承兌銀行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93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以被凍結保證金優先受償的申請。
特此函復。
G. 倒賣偽造的銀行承兌匯票應如何定性
先說下,倒賣比較難界定,銀票本身就可以在市場上流動的。至於偽造,現在普及電票,電票被偽造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刑法第194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三)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的;(四)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才構成本罪。
最高人民法院為了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於1996年12月16日發布施行了《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本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作出了規定: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
立案標准第1項規定,「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應當立案。這里的「票據」,包括匯票、本票、支票。所謂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所謂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面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所謂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資料來源網頁鏈接
H. 盜竊銀行承兌匯票賣給他人的行為應如何定性
一、銀行承兌匯票的法律屬性
(一)銀行承兌匯票本質上屬於特殊有價證券
銀行承兌匯票,是指由出票人簽發和申請的,委託付款銀行在指定日期承兌,並在承兌後的到期日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確定金額的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具有以下重要屬性:(1)銀行承兌匯票為遠期票據和承兌票據。遠期票據又稱為「期票」,是指出票人依法簽發的,以出票日後的某個日期為付款到期日,付款人在到期後方付款的票據。遠期票據的主要作用為對出票日至付款日到期日之期間提供期間信用;承兌票據是指根據法律和票面記載,付款人須在承兌提示期間合法進行承兌後,方能依法負有確定的付款義務的票據。我國當前的票據法規確認遠期票據均為承兌票據。(2)銀行承兌匯票為記名票據。記名票據是指出票人在出票時依法須在票上明確記載票據收款人的姓名或名稱的票據,如果銀行承兌匯票未記名,則屬於欠缺必要記載事項,匯票無效,不發生票據效力。(3)銀行承兌匯票具有一定的無因性和信用力。盡管付款銀行在承兌時須對票據原因關系和票據資金關系進行較嚴格的審查,但在其承兌匯票後卻負有確定的付款義務。
(二)銀行承兌匯票根據是否到期具有不同法律屬性
我國《票據法》中沒有關於貼現的規定,只是在《票據管理實施辦法》和《支付結算辦法》對貼現作出了專門規定。票據貼現的規定表明,即使是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也可以從銀行貼現出現金。在實際生活中,銀行承兌匯票可以進入流通領域,被大量運用於交易中,可以自由流轉,有等同於現金的趨勢,有觀點據此認為銀行承兌匯票有等同於現金的趨勢,因屬於可以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證券。[2]但是筆者認為,對此問題不可一概而論,銀行承兌匯票根據是否到期應具有不同屬性。
如果銀行承兌匯票已到期,那麼根據銀行承兌匯票無因性的屬性,就完全符合了票面價值已定並能即時兌現的條件,因此已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屬於可以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證券。而如果銀行承兌匯票未到期,持票人雖有向銀行辦理貼現的權利,但《支付結算辦法》卻對該權利作出了嚴格限制。該辦法第92條規定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企業法人以及其他組織;(2)與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間具有真實的商品交易關系;(3)提供與其直接前手之間的增值稅發票和商品發運單據復印件。可見,如果說匯票對於具有真實商品交易關系的持票人來說尚有可能屬於即時兌現的有價證券,那麼對於不具備真實商品交易關系的持票人是絕對不能作為即時兌現的有價證券。雖然票據實踐中存在大量不符合該規定而進行貼現的行為,但這屬於銀行審核不嚴、操作不規范的問題,並不能以此否定票據貼現的限制性。持票人只有通過偽造增值稅發票和商品發運單據復印件等方式才能達到票據貼現的目的,進一步說明了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並不能即時兌現。因此,在規范的票據操作業務中,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在貼現時,必須經過支付行的嚴格審查,並不具有見票無條件即時貼現、即時支付的特徵。
二、票據詐騙罪[3]的悖論
(一)票據詐騙罪的邏輯起點:無價值的盜竊行為與有價值的冒用行為分別評價
有論者認為,對於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行為人竊取銀行承兌匯票並不能即時兌現,行為人既沒有取得相對應的財物,也沒有給票據權利人造成損失。因此,根據刑法理論,單純盜竊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本身並不具有單獨評價的意義,而應重點評價盜竊後的轉賣行為,即將盜竊與轉賣行為分為無價值的盜竊行為與有價值的冒用行為分別評價。以此為邏輯起點,盜竊他人票據後加以冒用的行為應以重罪吸收輕罪的精神以票據詐騙罪論處。[4]
(二)詐騙罪形式主義誤區導致認定的復雜情形
票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騙取數額較大財物的行為。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方式中有一種即是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這里所說的「冒用」,主要是指行為人擅自以合法持票人的名義,使用自己沒有支配權利的他人票據的行為。在現實中,冒用他人票據的典型情形為,行為人通過撿拾、盜竊、替人保管等方式持有他人的票據,並將自己冒充為合法的持票人,使用他人真實有效的票據,從而騙取財物。因此,持票據詐騙罪觀點的論者認為,行為人將盜竊來的銀行承兌匯票冒充為自己所有的銀行承兌匯票賣給他人,利用金融票據來騙取財物,這種行為是一種典型的冒用他人票據進行詐騙的行為,符合票據詐騙罪的上述主客觀特徵。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只是看到了票據詐騙罪的形式構成,並沒有抓住票據詐騙罪作為詐騙類犯罪的基本構造。詐騙罪的基本結構為:「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對方陷入錯誤或者繼續維持認識錯誤——對方基於錯誤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或者使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損失」。[5]票據詐騙罪屬於詐騙罪的特殊法條,構成票據詐騙罪的行為必須以構成詐騙罪為前提,票據詐騙罪也必須符合詐騙罪的基本結構。因此,如果將轉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認定「冒用」行為,那麼根據是否存在被害人及被害人的不同,可能出現多種不同情況:
1.如果盜竊行為人冒用真實票據權利人身份將銀行承兌匯票轉賣他人,收買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並且最終收買人因票據權利人掛失止付等原因無法貼現或者承兌,那麼盜竊行為人應構成票據詐騙罪,收買人應認定為票據詐騙罪的被害人。
2.如果盜竊行為人冒用真實票據權利人身份將銀行承兌匯票轉賣他人,收買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對價,但收買人繼續轉讓匯票,或者票據最終順利貼現、承兌,收買人並沒有造成損失,但最終造成票據權利人損失的,此種情形的法律關系較為復雜,不易認定。筆者認為,如果勉強作為「三角詐騙」形式來理解,即被騙人與被害人並非一人,只是被騙人(收買人)的後續處分行為(承兌或貼現)造成了被害人(票據權利人)的損失,此情形仍然可以認定為票據詐騙罪,但顯然在論證上較為牽強。
3.如果收買人明知是盜竊所得的銀行承兌匯票仍予以收買,此種情況實際上是司法實踐中最為常見的情況。因為《票據法》對票據轉讓規定了嚴格的條件,收買人應具有更高的注意義務,而收買人(如私人貼現公司)一般屬於從事票據業務的專業機構,對於票據權利是否存在問題應當明知。在此種情況下,不論行為人是否存在詐騙行為,收買人均不存在被詐騙的問題。根據《票據法》第12條規定,明知是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支付結算辦法》第38條進一步明確規定,票據債務人對明知有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可以拒絕付款。筆者認為,如果收買人系惡意取得票據,則類似於刑法中的「收贓」,收買人最終因票據權利人掛失止付等原因未能在銀行兌現而造成損失的,作為惡意取得票據人應自行對損失結果負責,購買銀行承兌匯票所支付的費用應作為犯罪成本而不予保護。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票據權利人沒有損失,惡意收買人不受法律保護,那麼盜竊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人不構成犯罪。
三、盜竊罪法理適應性
筆者認為,將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他人的行為認定為票據詐騙罪的缺陷十分明顯:一是將只要實施冒用行為就一概認定為票據詐騙罪顯然不符合詐騙罪的基本結構;二是如果堅持詐騙罪的基本構造,那麼區分的情況又過於復雜,「三角詐騙」等理論運用較為牽強,尤其存在轉賣惡意收買人不構成犯罪的可能,明顯不當。如前所述,銀行承兌匯票根據是否到期具有不同的法律屬性,筆者認為,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他人的行為,不論銀行承兌匯票是否到期,均應統一認定為盜竊罪。筆者將以銀行承兌匯票是否到期為標准分別論證盜竊罪的法理適應性。
(一)盜竊已到期銀行承兌匯票的定性
評價盜竊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本身是否構成盜竊罪,關鍵是銀行承兌匯票是否可以認定為數額較大的財物。如果銀行承兌匯票已到期,那麼持票人可以隨時兌現。根據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1997年解釋)第5條第(二)項規定的被盜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的計算方法:「記名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如果票面價值已定並能即時兌現的,如活期存摺、已到期的定期存摺和已填上金額的支票,以及不需證明手續即可提取貨物的提貨單等,按票面數額和案發時應得的利息或者可提貨物的價值計算。」
已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完全可以認定為該規定中票面價值已定並能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證券,因此盜竊數額應按票面數額計算。筆者認為,該規定一方面肯定了行為是盜竊性質,並對盜竊數額的計算方法作出了規定,但准確理解該規定,必須要准確把握盜竊罪構成與盜竊罪既未遂的區別,此種情況下,由於盜竊數額可以確定,因此可以構成盜竊罪,但並不能一概認定為盜竊罪既遂。盜竊罪的既未遂標准向來眾說紛紜,但控制說基本上是通說,該說站在犯罪是否得逞的立場認為,應以盜竊犯是否已獲得對被盜財產的實際控制為標准。[6]在盜竊記名的可即時兌現的有價證券的情形下,行為人取得票證後雖然隨時可以獲取實際財物,但並不是必然或一定能夠領取財物,因為權利人仍然可以通過掛失等措施阻止行為人最終取財,它仍然只是存在領取款物的可能性,並沒有取財的必然性。因此,盜竊記名有價證券顯然與盜竊不記名、不掛失的國庫券、股票等不同,不能把是否取得證券作為區分既遂與未遂的標准。[7]只有盜竊行為人通過轉賣、貼現、承兌等行為實際取得財產,才能認定為盜竊罪既遂。如果最終未能取財的,只能認定為盜竊罪未遂,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規定,只有「情節嚴重的」才能追究刑事責任。
(二)盜竊未到期銀行承兌匯票的定性
1.盜竊行為是行為人非法取得財物時起決定作用的手段
認定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他人行為的性質屬於盜竊罪還是票據詐騙罪,關鍵看行為人非法取得財物時起決定作用的手段。如果行為人非法取得財物時起決定作用的手段是秘密竊取,就應當定盜竊罪;如果起決定作用的手段系利用騙術,就應當認定為詐騙罪。由於銀行承兌匯票本身屬於特殊的有價證券,並且該匯票是採取秘密手段竊取的,因此並不能輕易得出盜竊行為無價值的結論。雖然行為人盜竊銀行承兌匯票的後續轉賣行為可能存在詐騙的情形,但詐騙是在盜竊行為後實施的,考察行為人非法取得財物的主要手段或者說被害人喪失對財物控制的根本原因在於被害人銀行承兌匯票的被盜,也就是說盜竊行為在行為人非法佔有財物的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盜竊行為比詐騙行為更有價值。
2.盜竊行為與轉賣行為可以作為盜竊罪進行整體評價
雖然行為人的盜竊行為在最終非法取得財物時起決定作用,但畢竟單純的盜竊行為還不足以真正實現非法佔有目的,行為人盜竊銀行承兌匯票僅僅完成了盜竊行為的一部分,還必須依賴後續行為才能真正實現對財物的控制。實際上,行為人實施的盜竊行為與轉賣行為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盜竊行為進行評價,即後續的轉賣行為是先前的盜竊行為的延續,所實施的後續行為所造成的結果都可歸因為盜竊行為。盜竊行為與轉賣行為實際不存在目的與手段或者原因與結果的牽連關系,二者屬於不可分割的整體行為。
3.認定盜竊罪於法有據
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屬於不能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證券。根據1997年解釋規定:「不能即時兌現的記名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或者能即時兌現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已被銷毀、丟棄,而失主可以通過掛失、補領、補辦手續等方式避免實際損失的,票面數額不作為定罪量刑的標准,但可作為定罪量刑的情節。」持票據詐騙罪的觀點認為,「不作為定罪量刑的標准」正是盜竊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不能認定為盜竊罪的法律依據。但筆者對該司法解釋有不同理解。筆者認為,該條規定本身明確表明解決的是被盜物品的數額計算問題,而正是鑒於不能即時兌現的有價證券的特殊性,才不將「票面數額」作為定罪量刑的標准。換句話說,不作為定罪量刑的標準的是「票面數額」,而並沒有否定行為本身的盜竊性質;「可作為定罪量刑的情節」顯然是行為本身的盜竊性質的肯定。完整解讀該規定應當是:票面數額不作為定盜竊罪及量刑的數額標准,但可作為定盜竊罪及量刑的情節。如果行為人單純盜竊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由於盜竊數額不以票面價值計算而無法計算,因此也就不能構成盜竊罪。只有盜竊行為繼續發展,與後續行為相結合,行為人通過轉賣、承兌、貼現等方式實際取得了財物,盜竊行為才具有了明確的數額表現而告完成,從而構成盜竊罪。
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轉賣他人的行為認定為盜竊罪及盜竊數額的計算方式,可以參考的法律依據是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盜竊內部股權證持有卡違法銷售應如何認定盜竊數額問題的答復》。該答復指出:「被告人盜竊不能隨即兌現的可掛失的定向募集內部股權證持有卡,失主可以通過掛失等方式避免實際損失的,被告人的盜竊數額可以不按面值金額計算。如果已銷贓,獲利額高於股權證持有卡面值金額的,盜竊數額應按銷贓獲利額計算;獲利額低於股權證持有卡面值金額的,盜竊數額應按股權證持有卡面值金額計算。」為了准確理解該規定,探求基於1979年《刑法》的相關規定能否適用於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的行為,有必要對1979年《刑法》與1997年《刑法》關於盜竊罪的兩個司法解釋進行梳理和比較。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1992年解釋)規定,「不能隨即兌現的記名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或者將能隨即兌現的有價支付憑證、有價證券、有價票證銷毀或丟棄,而失主可以通過掛失、補領、補辦手續等方式避免實際損失的,不按票面數額計算,可作為量刑考慮的情節。」通過比較,筆者認為,1997年解釋只是在文字表述上對1992年解釋作出了部分修改,二者的法律精神基本一致。1994年答復的對象雖然並非銀行承兌匯票,但股權證持有卡「不能隨即兌現的可掛失」「失主可以通過掛失等方式避免實際損失的」的屬性顯然符合1992年解釋的相關規定,其中,既明確了行為的盜竊性質,也明確了犯罪數額的計算方法,因此仍然可以作為銀行承兌匯票的參考依據。
(三)統一認定為盜竊罪符合司法適用便利的需要
從司法實踐情況看,對於疑難復雜問題,司法人員真正需要的是對於行為簡單明了的界限。同樣一種行為,如果在定性上區分的情況過多、過於復雜,顯然會使得司法人員無所適從。行為人盜竊銀行承兌匯票行為本身是盜竊性質沒有問題,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的過程本質上完全可以認定為行為人盜竊並銷贓,將行為人盜竊及銷贓行為整體評價為盜竊行為,則其銷贓數額可以認定為盜竊數額,只是這里盜竊罪的構成是以行為人取得財物為標准。因此,從司法適用便利的角度考慮,將後續的轉賣行為與先前的盜竊行為統一作為盜竊整體評價,能夠比較簡單地劃分出行為界限,也能夠與之前的相關司法解釋部分銜接。這樣,行為人盜竊銀行承兌匯票並轉賣的行為,不論銀行承兌匯票是否到期,都可以統一認定為盜竊罪,便於司法實踐操作。
四、余論
筆者認為,本文的分析論證過程在方法論上應對司法機關辦案有所啟示。即以歸謬法的方式正面梳理一種觀點,通過明顯存在悖論的結論反推出前提中的症結所在,並以相對合理的前提推演出更為合理的結論。在票據詐騙罪的結論嚴重缺陷的情況下,筆者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票據詐騙罪的邏輯起點是將盜竊銀行承兌匯票行為本身認定為無價值的行為,而將無價值的盜竊行為與有價值的冒用行為分別評價。而如果推翻該前提,把行為區分為有價值的盜竊行為與無價值的冒用行為,就可以得出相對合理、簡單明了的結論。在司法實踐中,司法人員考慮問題細致縝密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總是堅守一些並非絕對真理的觀點,導致結論過於復雜,可能反而不利於司法實踐的統一,不利於維護法律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下,司法人員不妨轉換思路,尋找症結所在,並得出相對來說更為合理的結論。
I. 關於銀行承兌匯票質押的問題
你如果想將自已公司開立的商業承兌匯票進行質押,貼現等一系列信貸業務的話,必須得保證你們公司在銀行有授信的條件才下才能進行的.一般A公司開給B公司後,應該是B公司作為持票人去銀行辦理質押手續,像你這種情況B公司作為總公司,可以B公司開給A公司,由A公司作為持票人和銀行業務的經辦單位,B公司作為出票單位和A公司的擔保單位.(當然也可以用你這樣的方法,其實商業承兌匯票的一系列業務跟銀行其它的信貸業務是一樣的,只是多走一道程序,關鍵是跟銀行溝通好,現在銀行的機構也是比較靈活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有所變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