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簡述民法的

簡述民法的

發布時間: 2022-06-19 02:20:55

㈠ 簡述民法的作用30字

1.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
2.一切民事主體均應遵循的行為准則。
3.解釋民事法律法規的依據。
4.補充法律漏洞、發展學說判例的基礎。

㈡ 簡述民法的性質

民法性質主要體現為市民社會法、私法和權利法,它的特點是一事物區別他事物的根本屬性。

市民社會法、私法和權利法是民法的主要性質體現。調整法律地位平等者之間的關系是民法本質屬性所在,是民法體系的邏輯起點。研究民法性質對於把握民法基本理念、推動民事立法和司法完善均有裨益。

民法性質的具體表現形式

1、民法為市民社會法。法律作為行為規范一般都是以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為調整對象,通過對人的行為調整,以達規制人的行為之目的。但當出現政治國家和市民社會的區分後,人在群體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同了,這也就產生了法律對人在不同情形下的不同要求。

2、民法屬私法。法律區分為公法與私法,是自羅馬法以來西方法律史上源遠流長的分類,但分類標准眾說紛紜,且各說均有利弊。目前,特別法規說(即國家或機關以公權力主體地位作為法律關系主體所適用的法律是公法,對任何人皆可適用的法律是私法)旨在克服其他各說不足已漸受重視。

3、民法是權利法。民法是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學就是權利之學,將民法稱為權利法似乎不言而喻,這也許是多數學者在論述民法性質中未提及此點特性的原因所在。

(2)簡述民法的擴展閱讀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以下幾類:

1、物。其中包括金錢和有價證券。

2、其他財產。財產在民法上是一個多含義的概念,有時專指物,有時指物和財產 權利,有時指物以及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這里的財產是指物以外的財產。

3、行為。行為是指人的工作和服務。如保管物品的保管行為,演出服務等。

4、知識產品。知識產品是智力勞動所創造出的成果,如商標、專利、技術秘密、發現等。

5、人身利益。人身利益是指人格和身份所體現的非物質利益。

6、其他。能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利益需要的其他財富,如信息等也可為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

㈢ 簡述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平等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原則在民法中的體現,是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准以調整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准則。綠色原則有利於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㈣ 論述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有:
1、平等原則;
2、自願原則;
3、公平原則;
4、誠信原則;
5、綠色原則;
6、公序良俗原則。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㈤ 簡述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由民法調整的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是指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適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與其自身活動相應的權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適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憲法第12條第1款「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應修改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2、自願原則

自願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體現當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強迫,欺詐及其他不當影響和壓力自己作主。這一原則也是由市民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我國民法的自願原則主要表現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囑自由。

3、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

社會公共道德,就是廣大市民公認的道德准則,與共產主義道德有區別。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為准則。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決定的。民法與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執法、適用法律均不能違背公共道德。在法無規定的情況下,道德可以成為民法的淵源,成為解決法律糾紛的依據。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按照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的道德准則平衡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的原則。

此項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實事求是,自覺履行義務,也賦予法官一種解釋法律及法律行為的裁量權,即以一個誠實信用人的理解進行解釋。

5、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權利濫用,是指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時超出權利本身的目的和社會所容許的界線。此種行為是違法的,故為法律所禁止。

行使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專以侵害他人為目的,以絕小瑕疵拒絕對方給付,違背權利目的等,均為法律所禁止。

㈥ 1、簡述民法的適用原則 2、民事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是什麼

一、民法的適用原則有平等原則;
自願原則
;
公平原則
;
誠實信用原則
;
公序良俗原則
;二、民法行為的一般生效要件有:1
民事法律行為
的生效要件
答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即決
定民事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包括
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兩個方
面.第一.實質要件有.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
行為能力----無
民事行為能力
人,只能由他的
法定代理人
代理民事活動
.但純獲利益,不負擔義務的法
律行為除外.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的人只能
進行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
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只有在其
民事權利能力
的范
圍內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才可認為具有相應的
民事行為能力,而對於法人
來說,只有在其民事權利能力的
范圍內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即
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識
表示要真實----即行為人表現
於外部的意識與其內心的真實意識相一致.如果
行為人的意識表示是在外部
力量的影響下進行的,則為不真實,自然
不應讓其產生法律效力.3不違反
法律或
社會公共利益
----即行為內容須合法
.法律行為不得違反法律,不僅包括
民法規范,而且包括其他
部門法
的規范.
法律規定不足的補充,民事法律行
為還必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第二.民事
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即行為人意
識表示的形式,包括
口頭形式
,書面形式和
默示形式
等.當法律規定某項民
事法律行為必須採用某種特定形式或當事人
約定採用某種形式時,這種形
式即成為該項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要件.
如不依此形式,其法律行為則不能生效.完

㈦ 簡述民法體系的主要內容

第一,民法典是對各種民事活動的基本的、普遍適用的規則所作的規定,民法典規定的是市民社會生活中基本規則,它在整個國家民事立法體系中屬於最普通、最基礎的民事立法,然而,社會生活是變動不居、紛繁復雜的,為此需要大量的單行法律以調整各種民事關系。但這些單行民事法律並不都需要納入民法典。只有那些社會生活中普遍適用的、最基本的規則才應當由民法典加以規定,而對那些技術性很強的、僅僅適用個別的、局部性的民事關系的規則不應當民法典規定,而應當由單行法來解決,例如物權法主要解決的是物權中人們對財產進行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關系,這是市場經濟普遍適用的規則,而信託法僅僅調整的是信託關系,它不是普遍的關系,而是在特殊情形下產生的,它是物權法的特別規則。因此物權法應納入民法典,信託法則應當作為民法典之外的單行法。

第二,民法典所確立的制度、規則應當保持較強的穩定性。民法典作為最高形式的成文法必須保持最大程度的穩定性,不能頻繁地修改或者廢除,這種穩定性正是民法典具有實現社會關系的穩定性以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可預期性功能的基礎。民法典中有些甚至是千百年來人類市場活動所共同遵循的規則的總結。至於那些隨著社會經濟生活常常會發生改變的法律規則應當由民事特別法加以規定。例如,民法典中的物權、債權的許多規則是交易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而有關知識產權的具體規則則常常不斷變化發展,如果將各種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變動的技術性很強的知識產權規則都納入民法典,無疑會妨礙民法典內容的穩定性。

第三,民法典主要調整那些私法領域內的基本民事法律規則,至於處於公法與私法交叉地帶的法律規則,例如勞動法、保險法、社會保障法等,由於其本身並非單純的民事法律規則,而體現了較強的國家公權力干預的性質,所以應當制定單行立法。例如,德國的學者就將勞動法稱為「特別私法」,其原因就在於,勞動法並非完全的純粹的私法,勞動合同的訂立也並非基於完全的合同自由,國家常常要做出許多的干預。

第四,民法典主要規定的是實體的交易規則以及對與實體交易規則聯系極為密切的程序問題作出原則性的規定,如不動產登記規則可以在物權法中作出一些原則性規定,但是那些非常瑣碎的具體的具有很強的技術性的程序性的規定,應當由單行法加以規定。例如,知識產權法涉及到有關專利、商標登記的具體程序規則就不應當在民法典中作出規定。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收養法由於涉及到大量的具體的程序性規則,其中更多的是國家基於公共利益對收養條件等作出的嚴格性限定,所以有些學者認為收養法不應被納入民法典,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何構建我國民法典的體系,在理論上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在短短的幾年內,我國學者陸續提出了關於未來民法典體系設計的方案,並圍繞著這些方案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認為,在構架我國民法典的體系之時首先要採納德國潘德克頓模式,將民法典分為總則與分則兩大部分。

㈧ 簡述民法的基本原則並舉例

基本原則的特徵是:
第一,規范性: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最基本的民事行內為規則。容
第二,普遍性:民法的基本原則,其效力貫穿民法的始終。
第三,指導性:民法的基本原則,對具體規范的制定,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意義。
第四,強行性:民法的基本原則,是強行性規范,不是任意性規范,當事人不得排除適用。

㈨ 試論述民法的基本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及其經濟基礎的本質和特徵的集中體現,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為規范和價值判斷准則。 我國的民事立法上,確立了以下幾項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 平等原則 所謂平等原則,也稱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3條明文規定: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則集中反映了民事法律關系的本質特徵,是民事法律關系區別於其他法律關系的主要標志,它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獨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其中平等以獨立為前提,獨立以平等為歸宿。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主體互不隸屬,各自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權益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原則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體體現,是民法最基礎、最根本的一項原則。現代社會,隨著在生活、生產領域保護消費者和勞動 者的呼聲日高,平等原則的內涵正經歷從單純謀求民事主體抽象的法律人格的平等,到兼顧 在特定類型的民事活動中,謀求當事人具體法律地位平等的轉變。我國民法明文規定這一原則,強調在民事活動中一切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意在以我國特殊的歷史條件為背景,突出強調民法應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 (二) 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法律確認民事主體得自由地基於其意志去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自願原則的存在和實現,以平等原則的存在和實現為前提。只有在地位獨立、平等的基礎上,才能保障當事人從事民事活動時的意志自由。自願原則同樣也是市場經濟對法律所提出的要求。在市場上,准入的當事人被假定為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因此,民事主體自願進行的各項自由選擇,應當受到法律的保障,並排除國家和他人的非法干預。自願原則的核心是合同自由原則。雖然有商品經濟就有合同自由的觀念,但合同自由作為一項法律原則卻是遲至近代民法才得以確立。當然,合同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無限制的自由。在某種意義上,一部合同自由的歷史,就是合同如何受到限制,經由醇化,從而促進實踐合同正義的記錄。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社會公平,注重社會公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對合同的自由有諸多限制。 例如在我國的郵政、電信、供用電、水、氣、熱力、交通運輸、醫療等領域所存在的強制締 約,在保險、運輸等許多領域盛行的定式合同,都是對合同自由的限制。 (三) 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依據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

熱點內容
昂承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11-18 20:17:30 瀏覽:292
民事訴訟法基本價值目標 發布:2024-11-18 19:42:45 瀏覽:419
婚姻法家庭關系 發布:2024-11-18 19:21:52 瀏覽:692
自治條例制定機關 發布:2024-11-18 18:52:53 瀏覽:853
法院門前石獅子 發布:2024-11-18 18:37:23 瀏覽:974
彬縣司法局 發布:2024-11-18 17:52:58 瀏覽:432
法院與原告 發布:2024-11-18 16:56:13 瀏覽:43
導游9道德 發布:2024-11-18 16:33:36 瀏覽:173
律師專業前沿 發布:2024-11-18 16:23:36 瀏覽:78
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實現依法治國 發布:2024-11-18 16:22:58 瀏覽:394